話說衛公子州籲刺殺了衛桓公,又給自己圓場說衛桓公是暴病身亡。按諸侯的禮儀安葬了衛桓公,公子州籲就和石厚各得其所,一個做國君,一個被拜為上大夫。但是州籲即位才幾天,衛國的街頭巷尾都有人議論說州籲怎麽陰險歹毒,怎麽弑兄奪位。
人言可畏,你州籲奪得了君位,可堵不住人們的嘴呀。那議論要是到處蔓延開來的話,就如一股洪水般能把你衛國的宮殿都淹沒掉。州籲真不知道這奪來的君位這麽難坐,每天讓他感到不安,讓他擔心也會有人把他給幹掉。
州籲隻得把石厚召來說:“我們現在可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了。你看,衛國人都那麽議論我們,很不對頭呀!別人都不服我們,我還當什麽國君?隻怕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啊!”
石厚說:“主公有什麽打算嗎?”
“我有什麽打算?這不就是叫你來商量這事情的嗎?”州籲瞪大了眼睛看著石厚說。
石厚畢竟不是等閑之輩,心裏也有些韜略,他當下把拳頭往桌沿擂了一下,弄得桌上杯盤“叮當叮當”響了一陣,他說:“我們興兵!出去打它個勝仗,既讓鄰國看看我們是有一定實力的,又要衛國人知道我們的能耐,那時國人就不敢小看我們,對我們談七說八了,也不敢不臣服了。”
州籲恍然大悟似的,用手一拍腦門說:“對呀!我也想揚揚我們的軍威,可沒想到現在正好派上用場,真是一舉兩得!”就問石厚可以出兵攻打哪個國家?
石厚想了想說:“昔年鄭國為公子滑的事情,曾經對我們衛國用過兵,先君莊公向他們認過錯,並且請求和解,這是我們衛國的恥辱。要用兵就進軍鄭國,以雪前恥。”
州籲擺擺手說:“不可,不可!鄭和齊國已在石門結過盟,我們攻打鄭國,齊國一定會去幫他們。我們哪能對付他們兩個國呀?”
石厚不慌不忙地說:“當今在異姓的諸侯國裏,隻有宋國封的是公爵,為老大。在同姓諸侯國裏,隻有魯國國君可稱為周王的叔父,為尊。主公要攻打鄭國的話,那就派遣使臣去宋國和魯國,請求他們出兵相助,我們再聯合陳、蔡兩國的兵馬,這樣就有五個國的兵力了,還愁戰勝不了一個衛國嗎?齊國也不一定幫他們呀。”
州籲說:“陳、蔡兩個小國一直順從周王室,鄭國最近和王室結怨,讓他們和我們一起打鄭國沒問題,但宋、魯是大國,我們怎麽能調動他們呢?”
石厚詭秘地笑了笑,說:“主公這就不知道了,以前宋穆公受位於他的哥哥宣公,穆公將死時,為報答他哥哥宣公的恩德,就把君位傳給了宣公的兒子與夷,而沒讓自己的兒子馮繼位。馮埋怨他的父親而嫉妒與夷,就跑到了鄭國,鄭莊公一直想起兵幫助馮奪取與夷的君位。現在我們要是聯合宋國攻打鄭國,與夷正好可以借機除掉公子馮,宋國出兵就不是沒有可能了。至於魯國,兵權在公子?的手裏,魯國君奈何不了他,我們以重賄結交公子?,讓他出兵也就不成問題了。”
州籲這下鬆了一口氣,眉頭舒展開來,朗聲說:“好呀!有卿這樣的能臣,我沒什麽可擔憂的了。”
當天,州籲就遣使往魯、陳、蔡約定起兵去了,石厚又薦能言善辯的說客去了宋國,原來宋殤公與夷也有疑忌公子馮之心,經不住衛國說客的一番鼓動,就答應了出師伐鄭。
那一天,宋、魯、陳、蔡的兵馬如期到了衛國邊界和衛**隊會合。宋殤公因爵尊被推為盟主。衛國的石厚為先鋒,州籲引兵在盟軍後麵接應。
五**隊共有甲車一千三百乘,浩浩蕩蕩開向鄭國邊境,未等鄭國發話,便直逼鄭都,圍住東門安下營寨。
要知鄭國安危如何,請看下節―――
人言可畏,你州籲奪得了君位,可堵不住人們的嘴呀。那議論要是到處蔓延開來的話,就如一股洪水般能把你衛國的宮殿都淹沒掉。州籲真不知道這奪來的君位這麽難坐,每天讓他感到不安,讓他擔心也會有人把他給幹掉。
州籲隻得把石厚召來說:“我們現在可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了。你看,衛國人都那麽議論我們,很不對頭呀!別人都不服我們,我還當什麽國君?隻怕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啊!”
石厚說:“主公有什麽打算嗎?”
“我有什麽打算?這不就是叫你來商量這事情的嗎?”州籲瞪大了眼睛看著石厚說。
石厚畢竟不是等閑之輩,心裏也有些韜略,他當下把拳頭往桌沿擂了一下,弄得桌上杯盤“叮當叮當”響了一陣,他說:“我們興兵!出去打它個勝仗,既讓鄰國看看我們是有一定實力的,又要衛國人知道我們的能耐,那時國人就不敢小看我們,對我們談七說八了,也不敢不臣服了。”
州籲恍然大悟似的,用手一拍腦門說:“對呀!我也想揚揚我們的軍威,可沒想到現在正好派上用場,真是一舉兩得!”就問石厚可以出兵攻打哪個國家?
石厚想了想說:“昔年鄭國為公子滑的事情,曾經對我們衛國用過兵,先君莊公向他們認過錯,並且請求和解,這是我們衛國的恥辱。要用兵就進軍鄭國,以雪前恥。”
州籲擺擺手說:“不可,不可!鄭和齊國已在石門結過盟,我們攻打鄭國,齊國一定會去幫他們。我們哪能對付他們兩個國呀?”
石厚不慌不忙地說:“當今在異姓的諸侯國裏,隻有宋國封的是公爵,為老大。在同姓諸侯國裏,隻有魯國國君可稱為周王的叔父,為尊。主公要攻打鄭國的話,那就派遣使臣去宋國和魯國,請求他們出兵相助,我們再聯合陳、蔡兩國的兵馬,這樣就有五個國的兵力了,還愁戰勝不了一個衛國嗎?齊國也不一定幫他們呀。”
州籲說:“陳、蔡兩個小國一直順從周王室,鄭國最近和王室結怨,讓他們和我們一起打鄭國沒問題,但宋、魯是大國,我們怎麽能調動他們呢?”
石厚詭秘地笑了笑,說:“主公這就不知道了,以前宋穆公受位於他的哥哥宣公,穆公將死時,為報答他哥哥宣公的恩德,就把君位傳給了宣公的兒子與夷,而沒讓自己的兒子馮繼位。馮埋怨他的父親而嫉妒與夷,就跑到了鄭國,鄭莊公一直想起兵幫助馮奪取與夷的君位。現在我們要是聯合宋國攻打鄭國,與夷正好可以借機除掉公子馮,宋國出兵就不是沒有可能了。至於魯國,兵權在公子?的手裏,魯國君奈何不了他,我們以重賄結交公子?,讓他出兵也就不成問題了。”
州籲這下鬆了一口氣,眉頭舒展開來,朗聲說:“好呀!有卿這樣的能臣,我沒什麽可擔憂的了。”
當天,州籲就遣使往魯、陳、蔡約定起兵去了,石厚又薦能言善辯的說客去了宋國,原來宋殤公與夷也有疑忌公子馮之心,經不住衛國說客的一番鼓動,就答應了出師伐鄭。
那一天,宋、魯、陳、蔡的兵馬如期到了衛國邊界和衛**隊會合。宋殤公因爵尊被推為盟主。衛國的石厚為先鋒,州籲引兵在盟軍後麵接應。
五**隊共有甲車一千三百乘,浩浩蕩蕩開向鄭國邊境,未等鄭國發話,便直逼鄭都,圍住東門安下營寨。
要知鄭國安危如何,請看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