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掘突嗣位,就是鄭武公,他娶了申侯的小女為妻,叫薑氏。(.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後來,鄭武公的夫人薑氏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寤(音同“誤”)生,次子就叫段。
這寤生的名字不是什麽好名,含有嘲笑的意思。這是為什麽呢?
原來薑氏在分娩時,沒有經過坐蓐(音同“入”)子的程序,也就是沒坐月子,是她在睡夢中生下了一個男嬰,直到早晨一覺醒來,才吃了一驚,發現身邊有個嬰兒,還睡得挺香的。薑氏為此就很不高興,把嘴撇了又撇。
你想呀,像薑氏這麽尊貴的婦人,在生孩子之前就應該躺在床上,一大群人伺候著她,給她燉鮮美的肉湯,給她送一流的海參燕窩及果品,給她捶背按摩,身為伯侯的老公也要噓寒問暖地嗬護她,得讓最好的接生婆提前準備,她還要呼三喚四撒撒嬌。(.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可這些享受都沒有,就突然冒出來一個兒子。薑氏覺得自己虧大了,太虧了。
薑氏有好幾天都不樂,就和丈夫鄭武公戲謔地給這個孩子取名叫寤生,意思是夢中生下來的。盡管這個孩子長得很聰明可愛,薑氏總對他有些芥蒂。
過了一年多時間,薑氏又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雖然讓她受過懷胎和生產的折磨,但她也同時享受了尊貴婦人特有的待遇和快樂。雖然寤生也是她親生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淡忘了對他的不快,但她對這個叫段的小兒子的喜愛遠過於寤生。
等到段長到十幾歲時,真是一表人才,隻見他臉如銀盤,皮膚白皙光潤,眉目靈動秀美,唇紅如塗脂,齒白似潔玉,而且身材高大,有千斤力氣,射起箭來百發百中。相貌和武藝都強過哥哥寤生許多。相比之下,母親薑氏更加偏愛小兒子段了。
一天,薑氏就對鄭武公說出了早就擱在心裏頭的話:“夫君,就把段立為世子。你看他多麽優秀,以後要是他繼承了您的大位,豈不比寤生強十倍嗎?”武公以為她就說說,不想掃她的興,沒怎麽理她。
薑氏並不就此罷休,以後隻要有好的機會,譬如,見到武公心情好時,武公和她共枕時,她就會極力在武公麵前誇讚小兒子段,說他讀書用功,習武吃苦,還很懂事等等。
武公當然明白薑氏的心事,有一次就嚴肅地說:“長幼是有序的,不能因為偏愛就打亂了這個順序。再說,寤生又沒有什麽過失的地方,怎麽可以廢長立幼呢?”武公堅持把長子寤生立為了世子,隻給小兒子段一座名叫共城的狹小地方,算是段的封地,讓他去那裏居住,因此人們稱段為共叔,含有一點取笑的意味。薑氏感到平添了幾分煩惱,但決策權在武公手裏,薑氏也就有苦說不出了。
幾年後,鄭武公便與世長辭了。寤生繼位,他就是有名的鄭莊公。
鄭莊公又代父職,在周朝當卿士,獨攬朝政。
鄭母薑氏素來喜歡小兒子段,現在見小兒子既沒有一塊體麵像個樣子的封地,又沒有什麽官職,心中自然很不快活。
有一天,莊公上朝回來後給薑氏請安。薑氏就說:“你繼承了父位,享受數百裏那麽大地方的錢糧供奉,可是讓你同胞的弟弟在那個巴掌大的小地方容身,你就那樣忍心嗎?”
鄭莊公心裏“咯噔”了一下,不知道老媽要他拿出什麽城池給弟弟。可他嘴裏還是說:“我聽母親的,您說怎樣?”
薑氏也就開門見山說:“那你就把製邑這地方封給他,也讓你弟寬闊一些。”
鄭莊公一聽,心想:這可了不得,製邑雖然不是很大的地方,卻扼鄭國東西部之間的咽喉,失去它就等於失去了整個鄭國。莊公心裏略盤算了一下,就說:“母親,您老人家不知道,製邑地勢險要,是我們鄭國的門戶,我父親去世時就留下話,說製邑不許分封的。除了這個地方外,我都聽您老人家的吩咐。”
薑氏也不用對自己的兒子客氣,就說:“既然製邑不行,你父親在世時已把都城遷到了新鄭,你就把原來的京城給了你弟。”莊公沒有答話,心想:母親隻為弟弟著想,不管他怎樣,可她的胃口怎麽這樣大,這是鄭國目前最繁華的地方呀!
薑氏見莊公不說話,就板起了臉說:“你還要是不同意,那你就幹脆把他趕到別的國去。讓他在別國找個官職做,也好生活下去!”
莊公知道母親將要發脾氣了,免得自己不好下台,便連聲說:“我答應,我答應!”一邊唯唯諾諾地退了出來。
要知後來怎樣,請看下節―――
後來,鄭武公的夫人薑氏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叫寤(音同“誤”)生,次子就叫段。
這寤生的名字不是什麽好名,含有嘲笑的意思。這是為什麽呢?
原來薑氏在分娩時,沒有經過坐蓐(音同“入”)子的程序,也就是沒坐月子,是她在睡夢中生下了一個男嬰,直到早晨一覺醒來,才吃了一驚,發現身邊有個嬰兒,還睡得挺香的。薑氏為此就很不高興,把嘴撇了又撇。
你想呀,像薑氏這麽尊貴的婦人,在生孩子之前就應該躺在床上,一大群人伺候著她,給她燉鮮美的肉湯,給她送一流的海參燕窩及果品,給她捶背按摩,身為伯侯的老公也要噓寒問暖地嗬護她,得讓最好的接生婆提前準備,她還要呼三喚四撒撒嬌。(.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可這些享受都沒有,就突然冒出來一個兒子。薑氏覺得自己虧大了,太虧了。
薑氏有好幾天都不樂,就和丈夫鄭武公戲謔地給這個孩子取名叫寤生,意思是夢中生下來的。盡管這個孩子長得很聰明可愛,薑氏總對他有些芥蒂。
過了一年多時間,薑氏又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雖然讓她受過懷胎和生產的折磨,但她也同時享受了尊貴婦人特有的待遇和快樂。雖然寤生也是她親生的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淡忘了對他的不快,但她對這個叫段的小兒子的喜愛遠過於寤生。
等到段長到十幾歲時,真是一表人才,隻見他臉如銀盤,皮膚白皙光潤,眉目靈動秀美,唇紅如塗脂,齒白似潔玉,而且身材高大,有千斤力氣,射起箭來百發百中。相貌和武藝都強過哥哥寤生許多。相比之下,母親薑氏更加偏愛小兒子段了。
一天,薑氏就對鄭武公說出了早就擱在心裏頭的話:“夫君,就把段立為世子。你看他多麽優秀,以後要是他繼承了您的大位,豈不比寤生強十倍嗎?”武公以為她就說說,不想掃她的興,沒怎麽理她。
薑氏並不就此罷休,以後隻要有好的機會,譬如,見到武公心情好時,武公和她共枕時,她就會極力在武公麵前誇讚小兒子段,說他讀書用功,習武吃苦,還很懂事等等。
武公當然明白薑氏的心事,有一次就嚴肅地說:“長幼是有序的,不能因為偏愛就打亂了這個順序。再說,寤生又沒有什麽過失的地方,怎麽可以廢長立幼呢?”武公堅持把長子寤生立為了世子,隻給小兒子段一座名叫共城的狹小地方,算是段的封地,讓他去那裏居住,因此人們稱段為共叔,含有一點取笑的意味。薑氏感到平添了幾分煩惱,但決策權在武公手裏,薑氏也就有苦說不出了。
幾年後,鄭武公便與世長辭了。寤生繼位,他就是有名的鄭莊公。
鄭莊公又代父職,在周朝當卿士,獨攬朝政。
鄭母薑氏素來喜歡小兒子段,現在見小兒子既沒有一塊體麵像個樣子的封地,又沒有什麽官職,心中自然很不快活。
有一天,莊公上朝回來後給薑氏請安。薑氏就說:“你繼承了父位,享受數百裏那麽大地方的錢糧供奉,可是讓你同胞的弟弟在那個巴掌大的小地方容身,你就那樣忍心嗎?”
鄭莊公心裏“咯噔”了一下,不知道老媽要他拿出什麽城池給弟弟。可他嘴裏還是說:“我聽母親的,您說怎樣?”
薑氏也就開門見山說:“那你就把製邑這地方封給他,也讓你弟寬闊一些。”
鄭莊公一聽,心想:這可了不得,製邑雖然不是很大的地方,卻扼鄭國東西部之間的咽喉,失去它就等於失去了整個鄭國。莊公心裏略盤算了一下,就說:“母親,您老人家不知道,製邑地勢險要,是我們鄭國的門戶,我父親去世時就留下話,說製邑不許分封的。除了這個地方外,我都聽您老人家的吩咐。”
薑氏也不用對自己的兒子客氣,就說:“既然製邑不行,你父親在世時已把都城遷到了新鄭,你就把原來的京城給了你弟。”莊公沒有答話,心想:母親隻為弟弟著想,不管他怎樣,可她的胃口怎麽這樣大,這是鄭國目前最繁華的地方呀!
薑氏見莊公不說話,就板起了臉說:“你還要是不同意,那你就幹脆把他趕到別的國去。讓他在別國找個官職做,也好生活下去!”
莊公知道母親將要發脾氣了,免得自己不好下台,便連聲說:“我答應,我答應!”一邊唯唯諾諾地退了出來。
要知後來怎樣,請看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