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之《水滸傳》描寫的是北宋末年,水泊梁山宋江等一百零將縱橫在山東,馳騁於河北的英雄故事。書中描寫的梁山好漢們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濟貧,敗官兵陷州府,朝廷不正視。即使是童貫、高俅親自出馬,選調宋朝各地的精兵強將也不能損梁山好漢一人一騎。


    隻是宋江等英雄雖然落草為寇,但心懷忠義,有著一顆報國的赤誠之心,幾經周折,如嚐夙願全夥受招安,獲得了為國家社稷出力的機會。梁山的英雄們南征北戰,征伐大遼衛邊疆,剿滅田虎王慶平內患,為大宋立下赫赫戰功。可惜在征剿江南反賊方臘時,梁山卻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損失。一百零八人隻有二十七人生還。


    那麽給梁山帶來如此大損失的到底是些什麽人呢?我的這篇短文簡介的就是《水滸》中方臘麾下的八位猛將。


    方臘勢力在《水滸傳》中是作為反派角色登場的,因此書中描寫自然筆墨,刻畫等方麵比較的淡薄,但是隻要你仔細地閱讀,仍能比較出書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本文兼談的方臘的“八大天王”這一話題是因為史書中曾記載,方臘手下的確有一個叫“八大王”的名將。而《水滸》中根本沒有描寫過此人,這位“八大王”據說身材彪悍,性情豪爽,作戰勇敢(有點像《水滸》中刻畫的方臘部將鄧元覺)。慣使大刀(有點像《水滸》中刻畫的方臘部將石寶)。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以下列出的八人名單,是在下熟讀《水滸》後,一些個人不成熟的拙見。本文就借用“八大天王”這個名號來泛指《水滸》中所刻畫的方臘麾下的那些最能征慣戰的猛將們:


    第一,尚書王寅:此人頗通文墨,有些謀略,被方臘加封做了文職,官爵是兵部尚書,管領兵權之事。王寅原本是歙州山裏石匠出身,慣使一條鋼槍,這條槍神出鬼沒,萬夫莫擋。坐下有寶馬良駒名喚轉山飛,這匹寶馬登山渡水,如行平地。因為位高職重,王寅在戰場上拚殺的機會並不多,在歙州大戰,他敗中求勝,設計坑殺掉了梁山的神火、聖水二將,滅掉了梁山的特種兵團。清溪城破之時,他匹馬單槍往外突圍,槍起馬到,馬踩擋道的李雲;石勇截住廝殺,數回合之內就枉送了性命。王寅又奮勇力敵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四將,並無懼怯。病尉遲孫立、鎮三山黃信是地煞星之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孫立快槍鐵鞭並非俗手,是雙刀欒廷玉的師兄,如果不是名額限製,孫立完全具備擔任第九位馬軍驃騎將的勢力。黃信一口喪門劍曾一度力壓三山,遜色於秦明,但比燕順、王英等輩那要強多了。


    直至又加上豹子頭林衝,五人合力才將王尚書亂戳殺死。由此可見南國英雄將,王寅王尚書武功之強堪稱方臘帳下之翹楚也。


    第二,寶光如來國師鄧元覺:歙州僧人,名號寶光如來,俗姓鄧,法名元覺,使一條禪杖,乃是渾鐵打就的,重達五十餘斤,人皆稱為護國的國師,鄧元覺有萬夫不敵之勇。曾酣鬥魯智深五十餘合,不分勝敗,不過鄧元覺已經占了上風。行者武鬆恐魯智深有失,不得不殺出助戰,麵對梁山步兵頭領中武力最強的兩大煞星鄧元覺方才敗回。可惜這位國師被宋江等設計,帶入籠中,由小李廣花榮從側麵近距離一箭射中其麵門,墜下馬去,被被宋軍亂刀殺死。鄧元覺沒有機會展示出他的全部武勇,但與**一戰已可推知其悍勇不可力抵也。


    第三,南離大將軍元帥石寶:是福州人氏,使一口寶刀,名為劈風刀,可以裁銅截鐵,遮莫三層鎧甲,如劈風一般過去。還慣使一個流星錘,百發百中,騎一匹瓜黃馬。大戰關勝二十回合突然回馬,關勝勒馬回陣,宋江不解,關勝說:“石寶刀法,不在關勝之下,雖然回馬,必定有計。”能夠得繼承了武聖傲慢的大刀關勝認可的武將在《水滸》中絕對的屬於鳳毛鱗角!


    石寶砍死過梁山的鮑旭,走線錘錘打了八驃騎之一驍將急先鋒索超;五十回合殺敗呂方。這看似石寶的汙點,其實不然,呂方雖然在地煞星之列,其武功並不弱,外號小溫侯,堪比呂布(當然他還沒有強悍到呂奉先那地步)。在俞萬春的《蕩寇誌》一書中,呂方也是一個能夠與那些一流高手扳扳手腕的角色。


    賽仁貴郭盛跟呂方一樣都是那種年輕的帥哥,白袍長戟,英俊瀟灑,長期擔任宋江的貼身衛士,是梁山首腦安全的最後一道屏障,那武功能弱到哪去呢?宋江臨陣對敵把自己的安全大都托付給這兩位了。呂方、郭盛年紀太輕、大頭領的貼身衛士身份是他們屈居地煞星的重要原因,並非他們的武藝不行。


    石寶一口刀,戰呂方、郭盛兩枝戟,沒半分漏泄,直至又加上朱仝一條槍,才敗走已可見石寶之勇矣!


    第四名,護國大將軍司行方:《水滸》中關於方臘手下的這位五虎上將之一的猛將介紹並不多,隻知道他是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帥之一,但他在德清縣南門外,三十回合就斬掉了梁山水泊步兵統領裏的五虎將插翅虎雷橫,司行方的勢力由此可見一斑了。可惜司行方很快就因為兵敗墜水而亡了,沒有來得及展示更多的本領。


    第五,皇侄方傑:慣使一枝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年紀後生,精神一撮,一枝戟使得精熟,與秦明連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敗。在助手杜微飛刀的幫助下,一戟將霹靂火聳下馬去,使秦明死於非命。在最後一戰中,方傑戰關勝不過十數合,宋江又遣花榮出陣,雙戰方傑。方傑力敵二將的夾攻,全無懼怯。雖然難見輸贏,方傑已經隻能是遮攔躲避。李應、朱仝又驟馬出陣,並力追殺。見四將來夾攻,方傑這才撥轉馬頭敗走。卻被臥底的柴進截住了退路,方傑下馬逃命,讓柴進一槍戳中,燕青趕上一刀結果了性命。


    第六,鎮國大將軍厲天閏:初次出場就給梁山迎頭痛擊,一刀斬掉周通;李忠帶傷走了。十個回合殺敗左手負傷的雙槍將董平。厲天閏最出彩的是借著鬆樹的掩護,一槍搠倒梁山馬軍八驃騎之一的沒羽箭張清。厲天閏在兵潰之時,與盧俊義大戰三十回合,心態失衡,被盧俊義挑於馬下。


    第七,龐萬春:人送綽號“小養由基”,是江南方臘國中第一個會射弓箭的。他初次出場就技驚四座,颼的一箭,正中梁山馬軍八驃騎之一的九紋龍史進,撞下馬去。指揮部下亂箭齊發,滅掉了梁山一流的驍將拚命三郎石秀及陳達、楊春、李忠、薛永等五員水滸將佐,以及二千多名軍卒。連珠箭射死以接暗器而聞名的歐鵬。龐萬春的神射乃方臘手下的一絕也。


    第八,樞密呂師囊:原來是歙州富戶,因獻錢糧與方臘,官封為東廳樞密使。呂師囊幼年曾讀兵書戰策,慣使一條丈八蛇矛,武藝出眾。部下管領著十二個統製官,名號“江南十二神”。他率部進行的頑強抵抗是梁山噩夢的開始。


    但屢敗屢戰,心情比較悲憤的呂樞密隻不過二十回合就被梁山馬軍八驃騎之一的金槍將徐寧覓得破綻,肋下刺著一槍,搠下馬去,魂歸了陰曹地府。


    (本文係彭誌文原創,版權所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彭氏軍史評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彭誌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彭誌文並收藏彭氏軍史評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