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現存的曆史影像資料來審視,奧托&#183莫裏茨&#183瓦爾特&#183莫德爾戴著單片的夾鼻眼鏡,平易近人卻不苟言笑,嚴肅客觀卻不失幽默,頗有些學者風範。按照歐洲人的標準來衡量,莫德爾的個子算是較矮的,但卻非常地結實,是那種很有特色的普魯士人。


    如果不看他的領章,很難想像這就是納粹德國最為年輕的陸軍元帥之一,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陣營裏湧現出來的一位很著名的軍事家。莫德爾冷靜沉著,頑強果敢,先後在東線、西線對蘇聯亟西方盟國作戰,擅長重建破損的防線,是位防禦戰的專家。在二戰後期,他成為了希特勒最為倚重的將領之一。因為屢次敗中取勝,戰功斐然,莫德爾也曾獲譽為“元首的消防員”這一救世主般的稱號。


    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莫德爾出生在德國東普魯士廷根的耶裏霍夫肯特欣鎮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的父親是當地一所師範學校的教員(據說是校長)兼普魯士皇家樂隊的指揮。在這樣的中產階級家庭熏陶之下,莫德爾恪循著古板而保守的道德觀,同時他還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在莫德爾常去的那個教堂附近有一座兵營,但少年的莫德爾對軍事似乎沒有什麽興趣,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他對這座輕步兵兵營也沒有太留意。中學時的莫德爾身材單薄,體質羸弱,他喜歡的學科是希臘文、拉丁文和曆史,另外他還曾是學校文學社裏的活躍成員之一。


    一九零六年,經常到教堂作禱告或禮拜的莫德爾很偶然地觀看了一次兵營中德皇步兵部隊的操演。想必這一定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演練,它給莫德爾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此後莫德爾對當兵入伍充滿了向往。


    莫德爾的叔父是德意誌銀行的一名高級職員,而他的另一層身份則是德皇軍隊勃蘭登堡步兵團的預備役軍官。一九零九年,十七歲的莫德爾從瑙姆堡的中學高中畢業後,依靠著叔父的關係成為了賴斯軍校的學員。就這樣,莫德爾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莫德爾在賴斯軍校學習生活了兩年的時間,因為身材比較單薄,因此各項軍事科目考核和訓練,他都表現平平,沒有太出彩的記錄,傳統的普魯士士官培育體製發揮不出莫德爾的優點。


    一九一零年,莫德爾十九歲時開始成為一名德**官,他獲得了陸軍少尉的軍銜。莫德爾加入的部隊是駐德國勃蘭登堡州的科特布斯德皇陸軍的第52步兵團。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莫德爾所在部隊被調往西線作戰,他當時擔任著第52步兵團第i營副官(營長助理)。很快地,莫德爾的軍銜就晉升為陸軍中尉。


    一九一六年六月,在長官的推薦下,莫德爾參加了總參謀部組織的參謀培訓。經過八個月(原本需要兩年的課程在戰時被精簡了)的培訓,他順利地結業了。值得一提的是這期間的八月二十九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最著名的英雄人物保羅;馮;興登堡將軍來到了總參謀部工作。莫德爾重返作戰部隊,極短時間地擔任旅部參謀,然後調任為連長,按照軍銜正常的晉升程序升為了陸軍上尉。


    一九一七年底,莫德爾被調回德國參謀本部工作,他參加了一個由馮;西克特少將[見注解一]領銜的赴土耳其考察的軍事代表團。作為一名年輕而優秀的參謀官,莫德爾的表現甚至引起了興登堡將軍的關注。更喜歡擔任具體的指揮崗位的莫德爾向上級要求到前線去戰鬥,他的申請獲得了批準。這樣,莫德爾重新擔任連長,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為慘烈的凡爾登戰役後期的戰鬥。


    莫德爾作戰十分地勇敢,先後兩次負傷,他的右眼就是在戰鬥中受損的。莫德爾的優異表現贏得了長官的嘉許,他的上級上報總部替莫德爾申請頒授了一枚高級勇敢勳章。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最終戰敗了。


    戰爭結束時,“戰爭英雄”莫德爾上尉已調動到第36步兵預備役師任軍需官,此時他佩帶著一枚二級鐵十字勳章及一枚一級鐵十字勳章(能夠同時獲得二級鐵十字勳章的人在一戰德軍中是不太多見的),可見莫德爾在一戰中的表現是相當搶眼的,隻是他沒有像隆美爾那樣地留下回憶錄;相反在戰爭結束前為了逃避盟國的罪行追究,莫德爾利用職權對自己的檔案進行了掩蓋性地的銷毀,所以有關於莫德爾在一戰中的表現以及他(太太、兒女)家庭的資料實在是少得可憐了,我們現在看到這些內容大都是來自莫德爾的戰友或部下的描述。


    想必是在出訪土耳其時曾給負責軍官名單審核的西克特將軍留下了較好的印象,視力不好的莫德爾很幸運地成為了允許保留的十萬德國國防軍四千名軍官中的一員,繼續著自己的軍事生涯。這一次,莫德爾上尉被調動到第十四步兵團任連長。


    一九一九年二月六日,德國建立了新政府魏瑪共和國,但是帝製與戰爭的結束,並沒有給德國人們帶來和平的曙光。當時的德國政局非常地混亂,起義暴動是此起彼伏,莫德爾隨部參加了對威爾賽萊森(versailles)等地的鎮壓暴動的軍事行動。


    一九二一年五月十一日,莫德爾上尉與來自法蘭克福瑪林因坦戈斯泊城的美女赫芮塔;胡爾森小姐結婚。新婚燕爾的莫德爾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賞受幸福,他很快地隨部調防到德國薩克森州的格爾利茨。


    魏瑪共和國動蕩的局勢直接影響著莫德爾的仕途,一九二三年起,莫德爾就擔任了第二步兵團團長的職務(但是他卻要到一九二九年才被晉升任到少校軍銜)。一九二五年四月,原帝國陸軍元帥興登堡在右翼政黨支持下當選為魏瑪共和國的第二任總統。一九二九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開始席卷全球,魏瑪德國也不能幸免,階級矛盾空前激化,執政黨、在野黨之間的權力爭奪日趨激烈。莫德爾少校在動蕩之際榮調至新組建的柏林軍事部,被分配到了德**隊的訓練部門,馮;布勞希奇將軍這時正擔任著參謀總長。一九三一年莫德爾隨著一個軍事代表團秘密地前往蘇聯考察,他參觀了俄軍部隊和軍事設施,同紅軍軍官交流暨研究了軍備方麵的問題,莫德爾的專業務實,嚴謹認真贏得了蘇聯同行的好評。回國之後,莫德爾撰寫了專門的考察報告。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莫德爾晉升為中校。也是在這一年,他寫的一本關於普魯士陸軍元帥軍事改革家格奈瑟瑙元帥的著作出版了[見注解二]。因為這本書的出版,莫德爾在軍中名聲大噪。一九三四年十月,莫德爾晉升為上校,然後調往著駐托恩斯坦的第二步兵團擔任團長。


    阿道夫;希特勒上台之後,莫德爾上校跟當時的大多數德國人一樣,很快地接受了納粹的理論,成為了一名比較狂熱的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的信徒和希特勒的追隨者。需要特別指出的,莫德爾對納粹的支持符合德**官團的主流立場。他始終是一個虔誠的路德派基督教徒,並沒有屈從於納粹宣傳而放棄自己的宗教信仰。一九三五年三月十六日,希特勒發表了重整軍備的宣言,頒布了國防軍法令,宣布恢複普遍義務兵役製,公開撕毀了《凡爾賽條約》。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莫德爾上校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優秀的參謀人才,根據納粹擴軍的需要,他再次被調動到陸軍總參謀部八處(訓練局)任處長,主持研發突擊炮和二百四十毫米大口徑的自行火炮。


    德國參謀本部是由新任路德維希;貝克炮兵上將來領導的。貝克上將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稟性冷靜孤立。當德國決心重整軍備的時候,貝克上將開始要以毛奇的精神為指導,來重建新的參謀本部。但是對這個時代的技術問題貝克缺乏了解,對於航空、摩托化、無線電等項問題,也都一概不懂;貝克上將看到技術的進展使戰爭的型態發生的革命型變化,大感傷痛腦筋,於是他就盡量的想阻止這種事情的發生,企圖作“撥鍾向後”的打算。莫德爾上校在這樣的一種背景下,職調往技術司任司長,負責重整德**備技術方麵的問題。以其從來沒有在軍校進修和培訓過的資曆能夠擔任到技術司司長的職務,可見莫德爾上校在軍事改革、專業方麵確實有著過人之處和相當的聲望。莫德爾是新型機械化戰爭理論的積極支持者和倡導人之一,當時也在總參謀部任次長的弗裏茨;埃裏埃;馮;曼施坦因將軍就曾稱讚莫德爾為“鯉魚池中的梭魚”。


    經保羅;約瑟夫;戈培爾的介紹,莫德爾得到了希特勒的接見,這個時候的莫德爾已經曉有名氣了,於是深得有意籠絡軍方人士的希特勒的賞識亟器重。希特勒在德國當時正如日中天,莫德爾無疑是受寵若驚,感激涕淋,因此莫德爾對於希特勒的忠誠中還參雜著一種人之常情,即希特勒對他的知遇之恩。


    一九三八年九月,德國與捷克斯洛伐克的關係非常緊張,希特勒在紐倫堡國會大廈作了措辭非常強硬的講話。並暗中授意參謀本部製訂進攻捷克斯洛伐克的“綠色計劃”,參謀總長貝克將軍因為無法讚成希特勒危險的外交政策而辭職,希特勒任命弗朗茨;哈爾德上將為新的參謀總長。哈爾德是莫德爾從前的同事,上麵有人罩著了,莫德爾如魚得水,很快地晉升為陸軍少將,並參與了入侵捷克計劃的製訂和實施。他組織了一次對捷克要塞的模擬進攻,並邀請軍政首腦現場觀看,這次演習得到了希特勒讚賞。九月三十日,在英法的共同協迫下,捷克斯洛伐克簽訂了割讓蘇台德地區的“慕尼黑協定”。十月二日,德國陸軍第16軍(由海因茨;威廉;古德裏安將軍指揮)越過邊境進占了蘇台德地區。


    一九三九年,根據本人喜歡擔任具體的指揮工作的願望,莫德爾將軍榮調到駐紮在德累斯頓的國防軍第四軍馮;希維德勒(gen;v;schwedler)將軍的麾下擔任參謀長。九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莫德爾少將隨部第4軍(下轄第4、第46步兵師)在南方集團軍群主攻部隊瓦爾特;馮;賴歇瑙(waltervonreichenau)上將的第10集團軍編成內參加了對波蘭的進攻。第4軍首先向東南朝華沙推進,渡過了瓦爾塔河。閃擊戰像教科書一樣地精準,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第4軍從波蘭克拉科夫集團軍第3、第7步兵師的結合部殺入,打得波軍暈頭轉向,當天下午就深入到波蘭境內二十四公裏,然後每天前進十六公裏。德軍的快速挺進很快便形成了波蘭戰役中很著名的“拉多姆口袋”。


    雖然隻是個步兵軍的參謀長,但莫德爾少將現場參與指揮亟見識了大兵團作戰,洞悉了地空立體協同等等現代化戰爭戰術、戰法等的運用及效應。波蘭戰役的見聞對莫德爾後來的一生產生著良好的影響。在拉多姆戰役中第4軍與第15摩托化步兵軍、第14摩托化步兵軍配合,在李沙哥拉森林山地之中,擊潰了拉多姆地區的波軍重兵集團,乘勝在基爾斯―拉多姆地區合圍了波蘭軍隊的一個集團軍七個師(第1、第2、第3、第11、第29步兵師等)。背靠著維斯瓦河,波軍突圍失敗無路可逃,德國空軍也暫停對華沙的空襲轉而轟炸拉多姆的波軍。到戰役勝利結束時,德軍在這一合圍圈俘虜大約六萬波蘭軍人,另外繳獲了一百三十門火炮。


    九月十七日淩晨五時四十分,由謝;康;鐵木辛哥和米;普;科瓦廖夫分別指揮的烏克蘭方麵軍、白俄羅斯方麵軍七個集團軍六十萬蘇聯紅軍進入波蘭境內。閃擊波蘭出現了新的格局,到九月十八日,莫德爾少將所在整個第10集團軍共俘虜波軍九萬多人,擊毀(或繳獲)火炮三百二十門,飛機一百三十架和坦克四十輛。“拉多姆口袋”戰役後,莫德爾少將跟隨部隊渡過了維斯瓦河,一直推進到波蘭的盧布林(uublin)。九月二十七日,華沙守軍投降,德蘇第四次瓜分波蘭。曾在總參謀部負責對蘇軍友好交流工作的莫德爾以“蘇聯專家”的身份發揮著協調作用。


    法蘭西戰役開始以前,莫德爾將軍因波蘭戰役中的優異表現已升遷到恩斯特&#183布施上將指揮的第16集團軍擔任集團軍參謀長。


    一九四零年五月,德國對英法正式開戰,第16集團軍下轄著十五個步兵師有二十多萬兵力,它們負責掩護克萊斯特裝甲坦克群在盧森堡南部及比利時南部阿登山區的進攻,阻止馬奇諾防線的法軍實施反衝擊。第16集團軍是南線德軍龍德施泰特上將指揮的a集團軍群三個主力集團軍之一。因為布施上將能力比較地平庸,莫德爾實際上負責著計劃的製訂和具體指揮,這對莫德爾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鍛煉。


    五月十日a集團軍群發起進攻後,僅有三十萬人口的盧森堡宣布投降。德國坦克轉向西麵,翻越阿登山區,向英吉利海峽疾進;十四日突破色當,此時法軍已潰不成軍......六月,德軍a、b集團軍群在占領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等地後,又以一百四十三個師的兵力開始了法蘭西戰役的第二階段的作戰――“紅色方案”。a、b兩個集團軍群迅速地完成了改組,向法軍發起了進攻。僅三天時間,法軍就一敗塗地,“魏剛防線”被突破,戰敗的法軍潰退往馬奇諾防線。


    根據希特勒第15號作戰命令莫德爾製訂了周密而實用的作戰計劃,第16集團軍選擇馬奇諾防線比較薄弱的阿爾薩斯與洛林築壘地域的結合部也發起攻擊。法軍的防禦非常地脆弱,德軍很快地就突破了馬奇諾防線,莫德爾隨部戰鬥在穆塞爾河上遊的特裏爾一帶,占領了馬斯河畔的凡爾登。五十萬法軍被包圍在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南部,除極少數逃往瑞士外其餘全部被殲滅。一九四零年六月二十三日,法國投降,法蘭西戰役結束。


    雖然法蘭西戰役的大部分時間裏莫德爾是在作壁上之觀,但是號稱“天塹”的馬奇諾防線在防禦戰中的毫無用處等戰例,給了“未來的防禦專家”莫德爾不少的啟迪。法國戰事結束以後,第16集團軍被調到法國北部,準備入侵英倫三島。作為布施上將參謀長的莫德爾參與了入侵英國的“海獅行動”的登陸戰計劃的製訂。不幸的是因為英倫空戰中德國空軍的失利,登陸行動最終被無限期地推遲,莫德爾參與製訂登陸英國的計劃沒有實施就被迫流產了。


    一九四零年十一月,莫德爾少將被晉升為陸軍中將軍銜,隨後他擔任了師一級的軍事主官,肩負著具體的指揮職責。莫德爾榮任的是德國陸軍第3裝甲師的師長,這支英雄的部隊在波蘭戰役就曾第一個衝進了但澤港,西線戰事結束之後該裝甲師駐紮在巴黎的近郊。上任伊始,莫德爾就在全師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訓練,他創造性打亂了各單位間的隸屬關係和日常的戰鬥序列,隨機組建多兵種混編的戰鬥群。他的這種戰鬥群模式日後將成為德軍在東線戰場很重要的戰時編製,在一九四零年時是沒有幾個德國將軍能有莫德爾這樣的遠見卓識。不久,第3裝甲師就奉命悄然地移師到了波蘭境內。


    十二月五日,三個德國集團軍在波蘭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合成軍事演習,這是為“巴巴羅莎”行動實施的預演。兩千輛馬克三型和四號坦克突破了“敵人”的陣地,大地上到處彌漫著硝煙和火光。大約一千架左右的轟炸機、戰鬥機低空掠過,俯衝掃射或轟炸......


    演習結束之後,希特勒在馮&#183布勞希契元帥、哈爾德上將的陪同下檢閱三軍。遠處突然傳來了整齊劃一的叫喊聲,希特勒大聲地問,“他們在喊些什麽?”


    莫德爾將軍快步出列行了一個納粹禮,甕聲甕氣地報告說,“我的元首,他們在喊元首萬歲哩!”


    希特勒麵無表情地用力一揮右手,“告訴他們,在軍事演習中不要再喊口號,該把精力放到演習中去。”


    =============================================================================================================================================


    ※注解一:馮&#183西克特:(1866年~1936年)曾是名體育健將,他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擔任軍、集團軍級別的參謀長。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巴黎和會的《凡爾賽條約》隻允許保留“十萬陸軍”。西克特是這十萬陸軍的締造者之一,奠定了德國陸軍重新崛起的基礎,因此西克特被稱為“二戰德軍之父”。此人還曾來到中國,幫助蔣介石打贏了“第五次圍剿”,迫使中國工農紅軍開始兩萬五千裏長征。


    ※注解二:格奈瑟瑙:(1760年~1831年)出生於奧地利的普魯士軍事改革家,陸軍元帥。他曾作為英國雇傭軍赴北美作戰,與沙恩霍斯特等人共同領導了普魯士的軍事改革,改編了普魯士軍隊。格奈瑟瑙還參與過反對拿破侖的反法聯盟,1835年擢升為陸軍元帥;1830年出任普魯士軍隊總司令;1831年參加鎮壓波蘭人民起義。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的“沙恩霍斯特”號戰列艦的姊妹艦就是以“格奈瑟瑙”的名字來命名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彭氏軍史評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彭誌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彭誌文並收藏彭氏軍史評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