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方劍的威名越來越盛,天下間敢明目張膽罵他的已經沒有幾個了。當然河東衛氏的衛仲道就是這為數不多其中的一個。


    自從東方劍在洛陽詩會上,徹底的羞辱了衛仲道以後,衛仲道就算是徹底的將他跟恨上了,而且是恨得咬牙切齒的,如果東方劍不是手握幾十萬雄兵的一方諸侯,恐怕他會找到東方劍吃了他。當然僅僅隻有這樣他還不至於那麽的痛恨東方劍,使得他痛恨東方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蔡琰的冷漠以及無視。至於蔡琰對他冷漠的直接責任人就是東方劍。這還得從洛陽詩會說起,那天東方劍對她的直接無視使得一相心高氣傲的蔡琰很是覺得委屈,尤其是東方劍離開時說的話,更使她這個天之驕女心裏更是覺得委屈。但是當日東方劍的對她的大聲斥責時,使得她對東方劍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而且從此以後不知道為什麽她的心裏總是出現東方劍那狂傲不羈的樣子。


    東方劍臨走對曹操說的話,她也就知道自己從小就當叔叔看的曹操對竟然喜歡自己,但是她對曹操根本就沒有那樣的感情,而且隨著東方劍的身影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她總是不由自主的把自己身邊所有的人都拿出來與東方劍比,很可惜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他。


    在董卓火燒洛陽時,自己被幾個匈奴人將要強暴的時候,被人救下來的時候,她就感覺到那些人是幽州方麵的人。然後隨自己的父親一起跟隨董卓前往長安的途中被幽州軍解救下來的時候,看著那位將軍離去時的背影,在聯想到在洛陽家中救自己的東方劍的屬下,為此她的心中更加肯定了自己要去幽州的想法,想親自去看一看幽州的一切,去看一看那個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中的東方劍。


    而且自己的父親跟東方劍的的關係很不一般,在董卓放火燒洛陽的時候,東方劍是在自己父親的幫助下才將大漢的藏書安全的運到幽州的。總之一切的一切使得,蔡琰的心中對方方劍產生了一種朦朧的情誼,就這些使得他在衛仲道的麵前總是提起東方劍來。你想呀,任何一個男人都不喜歡一個自己喜歡的女人在自己麵前毫無保留的提起另外一個男人,而且這個男人還是自己非常痛恨的。


    這幾年以來,衛仲道都是在沮喪和憤怒中度過的,衛仲道寫了很多詩,每一篇詩詞中充溢的都是他對東方劍深入骨髓的恨,心上人蔡文姬同他的距離遠一分,他的心中對東方劍的痛恨也就更深一層。


    就在衛仲道憤瞞的時候,以陰險著稱的王允突然找到他。兩人在房間內談了很久,之後衛仲道臉上的憤瞞不見了,代之以陰狠之色。隨後不久,王允又開始向蔡邕發難,這一次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以衛仲道為代表的一幫士族才子竟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站在了王允一邊。[.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王允這一次發難顯然是做足了準備,他們繞開蔡邕編寫的‘漢史’本身不談,而節選‘漢史’中的一些批評皇帝的言語,以此為據要求朝廷治蔡邕大不敬之罪。王允扣下的這個帽子很大,所以雖然馬日?等老臣極力從中調和,但局麵卻對蔡邕越來越不利。


    無可奈何之下,蔡邕最終決定帶著學生和家眷保護自己精心編製的‘漢史’離開洛陽。蔡邕的目的地選在幽州北平,原因有二,一是因為幽州軍控製下的北地局勢穩定;二是幽州的文學氣氛很濃,文人可以很輕易的批判幽州的各種政策,這讓蔡邕有一種歸屬感。


    對於去幽州的決定,蔡文姬是一百個願意,原因不言自明,但是就是自己不說來罷了。


    在蔡邕離開洛陽的當天,馬日?等老臣來送行。這些老臣並沒有勸蔡邕留下來,原因很簡單,以現在洛陽的情況,蔡邕不走不行啊!在和這些老友話別後,蔡邕和學生家眷便踏上了去往幽州的道路。


    對於蔡邕的離開,心胸狹窄的王允並未阻止,衛仲道倒是想阻止,但他卻找不到任何理由,最後隻能遠遠地眼睜睜地看著蔡文姬和蔡邕一道離開了洛陽。


    蔡邕被逼離開洛陽後,主導此事的王允贏得了崇高的威望,許多朝臣及世家都以王允馬首是瞻,此時的洛陽可以說得上是王允一手遮天。


    此時此刻的王允心滿意足的笑了,到此刻許多人才明白過來,王允之所以對蔡邕不依不饒,原來就是想撈取政治資本,以為將來打算。


    蔡家雖然對離鄉背井有些傷感,而且可以說是被人家給趕出來的。但當他們出了洛陽後卻不禁由衷地感到了一種輕鬆,這種輕鬆就如同一個扛著重物的路人終於卸下了肩上的負擔。


    不過蔡家輕鬆的情緒並沒有持續多久。出洛陽後不久,他們便不時地看到餓死在路旁的百姓。


    蔡邕不禁感慨道:“天下紛爭不斷!最終倒黴的還是這些普通百姓啊!”


    一旁的蔡母不禁歎了口氣。這時,蔡文姬說道:“隻要東方大將軍掃平天下諸侯!百姓們便能安居樂業了!”蔡文姬這話明顯在偏幫東方劍。


    蔡邕和蔡母不禁對望了一眼,心有感觸地苦笑著搖了搖頭。


    蔡邕一行人不急不徐地向西走著,漸漸地看到越來越多的百姓。這些百姓大多都攜家帶口地往北邊走著。


    蔡邕不禁心中詫異,於是派學生去詢問。片刻之後,學生回來對蔡邕說:“老師,剛才學生已經問過了。據那些百姓說,他們這是要到幽州去。”


    蔡邕不禁愣了一下,隨即問道:“他們為什麽要去幽州呢?”


    學生恭敬地回答道:“現在大漢豫、徐、青等州都在鬧旱災,顆粒無收,他們聽聞驃騎大將軍東方劍在幽州廣施仁政,而且遼東這些個新得之地急缺百姓,東方大將軍開出了很優惠的政策,招募大漢境內的百姓,前往幽州及遼東定居,所以這些百姓便想到遊走去生活,去碰碰運氣。”


    聽到學生的回答,蔡邕露出微驚的神情。蔡邕根本就不知道東方劍在幽州施行仁政的事,這也難怪他這樣一個全副身心都投入到‘漢史’編纂事業的大文人根本就很少關心其它的事情。


    蔡邕頓了頓,隨即又問道:“即便東方劍施行仁政,百姓們也沒有必要離鄉背井吧!這樣長途跋涉,真是何苦啊!難道各地衙門不管百姓的死活嗎?”


    學生歎了口氣回答道:“老師有所不知,現在各地尤其是洛陽周圍的許多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他們留在故土隻有死路一條,還不如出來碰碰運氣!”


    蔡邕大吃一驚,急聲道:“這怎麽可能?你莫不是道聽途說吧!”


    “學生哪敢欺瞞老師!洛陽周圍的農村百姓們根本就吃不上飯!袁紹雖出生名門,但卻不思體恤百姓,反而對百姓巧取豪奪;朝中大臣隻會空言,隻知道相互攻訐,況且也無能力改變目前的狀況!”學生一臉激憤地說道。


    蔡邕不禁露出尷尬之色,因為這個學生的一番話把他這個老師也給罵進去了,蔡邕自己不正是那隻會空言的大臣嗎?


    學生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話一落便一臉惶恐地跪在蔡邕麵前請罪道:“學生失言,請老師責罰!”


    蔡邕卻並沒有生氣。蔡邕連忙將學生扶起,一臉感慨地說道:“你說得好啊!我能有你這樣的學生真是今生無憾了!”


    學生唯唯諾諾,不敢再亂說什麽了。蔡邕一行人正行間,突然道旁的一個老人昏倒在地,老人身邊一個**歲的小女孩頓時哭喊起來:“爺爺!爺爺!……”


    蔡邕見狀,於是連忙下車來到那老人身旁,這時,老人周圍已經圍了十幾個人了,其中一個氣質非凡的年輕人將老人扶起靠在一截木樁上。


    “這老人家怎麽了?”蔡邕問道。


    年輕人看了一眼蔡邕,眼神中露出微訝的神情。因為他看得出蔡邕是一個有身份的貴人,他有些吃驚像這樣的人竟然會出現在這裏。不過這個年輕人並沒有像其他百姓那樣對蔡邕流露出敬畏的神情,他的神情很淡然。


    “他沒有大礙!隻是餓昏過去罷了!”年輕人歎了口氣說道。


    蔡邕點了點頭,隨即叫身邊的學生去取食物。


    片刻之後,學生將食物取來了,蔡邕接過,隨即蹲下準備給那老人喂食物。然而這時問題來了,蔡邕哪裏會服侍人啊,於是愣在當場。


    年輕人看出了蔡邕的窘態,於是說道:“還是我來吧!”蔡邕有些不好意思地將食物和水交給了年輕人。


    年輕人接過食物,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口水。年輕人細心地將食物給老人喂了下去,片刻之後,老人悠悠醒轉過來。


    周圍百姓見狀,均露出了由衷的喜色。


    “爺爺!爺爺!”,小女孩撲進老人的懷中,露出了歡快的笑容。


    這時,那年輕人站起來,將剩下的食物遞還給蔡邕。蔡邕不禁雙眼一亮,這個年輕人顯然也已經餓極,但卻絲毫不欲占人便宜,如此品格真是難得啊!


    蔡邕接過食物,然後交給那老人,老人心中感動不已,當即帶著孫女朝蔡邕重重地叩了三個響頭。


    蔡邕扶起老人。他見老人帶著一個孩童孤苦無依,於是對老人道:“老人家若不嫌棄,今後便跟著我如何?”


    老人不禁大喜,當即又牽著孫女朝蔡邕跪下。老人大喜倒不是因為自己,而是因為膝下這個父母早亡的可憐孫女終於可以不用再跟著自己受苦了。


    蔡邕讓學生將老人和他的孫女帶下去,然後朝那個年輕人抱拳道:“我乃蔡邕,不知這位小哥如何稱呼?


    聽到蔡邕自報家門,年輕人立刻露出一絲驚詫之色,隨即又恍然地點了點頭。


    年輕人朝蔡邕回禮道:“我叫司馬懿,隻是一無名之輩!”。


    他竟然是司馬懿!他就是哪個被曹操稱為三馬同槽司馬懿,他就是那個在五丈原硬是耗死諸葛亮的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曹魏大都督,魏國丞相。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以其功著,封宣王。其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晉宣帝。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除軍事方麵外,司馬懿在經濟上也為魏國作出了重大貢獻。時曹魏政權為了恢複北方經濟,解決軍糧問題,曾經推行包括民屯、軍屯兩類的屯田製度。司馬懿在推廣軍屯事業上有很大的建樹。約在建安二十三、四年,司馬懿由轉為丞相軍司馬後,向曹操建議:“昔箕子陳謀,以食為首。今天下不耕者蓋二十餘萬,非經國遠籌也。雖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行之。結果魏國一時“務農積穀,國用豐贍”。


    曹操采納這個建議僅兩年就駕崩了,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要使軍屯走向正規,大規模的鋪開推行,當然是困難的。管理軍屯的主要官吏――度支中郎將、度支校尉、度支都尉等官員,都是在曹丕稱帝後的黃初年間(220―226年)設置的。這說明軍屯走上正規是在曹丕時期。


    曹魏軍屯推行很廣泛,但主要基地是設置在邊境駐軍地區,特別是在和吳、蜀的軍事對立地帶。曹魏和吳、蜀對立地帶的兩大軍屯基地的開創,都和司馬懿有關係。


    司馬懿一介紹完自己便讓開一旁,指著身後的十幾人繼續道;“這位是我的父親,其他的都是我的兄弟。


    司馬懿口中的那個父親立刻走上前抱拳道:“我乃司馬防,見過蔡大人。”


    隨即司馬懿的其他兄弟一起拜道:“見過蔡大人。”顯得很有教養的樣子。


    蔡邕謙和笑道:“不必多禮。”


    蔡邕見對方談吐不俗儀表堂堂,不禁問道:“司馬公是否曾在州郡為官?”。


    蔡邕這麽問是有道理的,司馬防的談吐舉止不像是普通人,倒像是官場中人,但如果對方曾在朝為官,蔡邕不會不認識,所以蔡邕猜測對方曾在州郡為官。


    司馬防回答道:“在下曾在河內為長史。”


    “那麽司馬大人為何會到此呢?”蔡邕不解地問道。


    司馬防歎了口氣,回答道:“那王匡要降袁紹,我不願與他一樣,所以便出走了!”


    “可是你們怎會如此狼狽呢?”蔡邕之所以這麽問,是因為司馬這一家子的樣子非常狼狽,像極了逃難的百姓。


    司馬防苦笑道:“我們在路上碰到了一群土匪,行禮家資都丟了!”


    這時,一旁的司馬懿卻很灑脫地笑道:“好在沒有人受傷!”


    蔡邕也笑道:“司馬公子說得好!”,隨即對司馬防道:“司馬大人若不嫌棄,可願與我結伴同行?”


    司馬防頓時露出喜色,說道:“故所願爾,不敢請也。”


    隨後,司馬一家便同蔡邕一家一道上路了,蔡邕將司馬防及司馬防的兩個長子請到自己的車上,縱談天下事,不亦樂乎。


    不知不覺間,兩家人在幾天後到達了幽州的涿郡城下。此時,涿郡城門大開,難民正陸陸續續地湧入涿郡,一對鎧甲鮮明神情嚴肅的軍士正列在關門兩旁。


    司馬懿不禁讚道:“軍容嚴謹,含而不露!幽州軍真不愧為天下精兵啊!”一旁的蔡邕不懂這些,沒有發表意見,而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和父親司馬防則點了點頭。


    一行人緩緩地向關門駛去,由於他們這些人明顯是一起的,而且有車馬,所以守門軍士將他們攔了下來,要進行檢查。


    “你們是什麽人?”一名小軍官來到當頭的車馬前問道。態度雖然嚴肅,但並不顯得趾高氣昂。


    蔡邕的學生回答道:“馬車上是當今大學士蔡邕蔡大人!”頓了頓,又道:“還有河內長史司馬大人!”


    小軍官不禁愣了一下,隨即不卑不亢地說道:“請稍等!”然後便轉身快步走進了關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劍198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劍1980並收藏三國之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