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城外山寺中,夜色將大殿裏打得一片幽暗。
所有人都低首沉默著,任這夜色在寂靜中肆意蔓延開去。
過了片刻,寺中響起了抽泣的聲音。
是一個年幼的孩子。眼淚從他低伏的臉上墜落,摔到地上,散作了一片晶瑩。
這聲抽泣,像是在柴草堆上引燃了一把火似的,很快便彌散開去。頃刻之間,孩子們起伏著哭聲,久久不能平息。
馮先生輕輕歎息了一聲,抬頭看向野雪。
“大師……”馮先生輕聲問道,“亞達的事,你從頭到尾聽過了。亞達為人,你也親眼見過了。請大師告訴我,亞達是不是有罪之人,該不該受王法製裁?”
野雪暗暗握緊了拳頭,卻將頭深埋在一片背光的陰影中。眾人雖看不清野雪的麵容神情,卻從他的身上隱隱察覺到了一股令人不敢接近的陰鬱之氣。
他遲遲沒有回答馮先生的問題,甚至連那雙眼瞳也隱匿了光彩,被夜色吞噬了一般,教人無從捉摸。
馮先生又看向了那師爺,笑著問道:“師爺,你如何認為呢?”
“亞達有罪。”師爺平靜地答道。
似一道閃電掠過天際,連這座大殿,都像是隱隱震顫了一刻。
人人都驚訝地抬起了頭來,隻有馮先生臉上的笑意,未曾改過。
“亞達何罪?”馮先生問道。
“不仁,不義。”師爺答道。
“哪裏不仁?哪裏不義?”馮先生又問道。
“為一己之欲,奪他人性命,是為不仁。燒書院,舍幼童,為賊寇效命,是為不義。”師爺麵容不改,正色答道,“被他殺的人,難道就沒有父母親友了麽?亞達自己的親人枉死,難道他去殺的人就不是枉死了嗎?投奔賊寇,私劫大牢,隻因為他自己心中所謂大義,卻不知天下自有王法公道在,不是憑他一人的愛恨便能定得下善惡的。若人人都似他這般隻看自己,不顧王法,天下豈有不亂之理?”
孩子們怒目看向了師爺,師爺卻不作半點閃避。
馮先生沉吟片刻,又問道:“若依師爺,值此天下紛亂、人命無常之世,亞達該如何做才無罪?”
師爺端正了身姿,高聲答道:“聖賢書中,自有良策。孔子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生於何時,我們這些凡人固然無力決定。但我們本該做到的,是守住該守的道義。若亞達真覺得這世間不公,不甘於此,他應當寒窗苦讀,求取功名,去入朝從政,去憑一己之力翻覆這不公的世間。若亞達沒有這般誌向,至少可以做到藏身避世,不能為虎作倀,助紂為虐。亞達固然有可憐之處,可他畢竟犯了王法,這便是罪。”
馮先生聽完,卻淺淺地笑了。
“師爺,何謂王法?”他輕聲道。
“君王治國之道,謂之王法。”師爺答道。
“何謂君王?”
“天命之主,是為君王。”
“天命在天,凡人又如何知曉?”馮先生笑著問道。
這句話,卻已隱隱有了些違逆之意,似一柄鋒利的刀劍,在幽黑的大殿中露出了寒光。
師爺暗暗心驚,沉下了麵色來:“馮先生,你想說什麽?”
馮先生的臉上,卻是一貫的從容淡然。
“眾生既皆為天父所造,則天父之下,本無貴賤貧富,眾生皆平等。”他用輕柔的語氣緩緩說道,“眾生平等,便不該有君臣。無君臣,自不該有王法。世間公道,本不該是君王之言,該在百姓心裏”
師爺如被驚雷劈中一般,猛地站起了身子,惶恐地望著馮先生。
“大膽!”他恐懼地喝道,“如此無父無君的荒謬之言,豈能教給這些童子!”
馮先生看著師爺驚駭的表情,卻仰頭大笑。
“師爺,你說亞達有罪,說得不錯。”馮先生仍平靜地說道,“亞達有殺人之罪。人皆天父所造,是天父的辛勞。我們若敬天父,便不該枉取他人性命。可是,世人生來便有罪孽,誰不曾犯下過錯?亞達之罪,本是為了救人,而非一己之欲。他更虔心向天父懺悔了自己的過錯,願以餘生贖罪。天父博愛,自會赦免他的罪行。這便是天父聖主之法。”
他微笑著看向師爺道:“這天法,比你口中的王法如何?”
“妖孽之言,豈能與聖賢書言相比。”師爺怒道。
“聖賢書言……”馮先生的麵色,漸漸變得冷峻了下來,“師爺,你是什麽功名?”
師爺一愣,低聲答道:“屢試不中,秀才而已。”
“你家知府,是個什麽功名?”
“進士及第。uu看書 .uukanshu ”
“那知府讀的聖賢書,比你如何?”
“知府之才,自然十倍於我……”
“那他當政時,他的王法,比你的王法如何?”
師爺心驚,無言以對。
馮先生見師爺不答,便又連番問道:“三年前湖南、廣西各處衙門枉殺平民,充作叛黨時,那些衙門官員,讀的是不是聖賢書言?那些欺上瞞下,報喜不報喪,把賊首送到衡陽衙門,推諉無為的官僚,讀的是不是聖賢書言?兩廣一帶若不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怎會叛亂不止,民變多生?若你的王法管用,你的聖賢書言好使,卻何以至此?”
這一番追問,一句比一句重,一個字比一個字沉,大殿中似閃動著刀光劍影一般,陣陣寒氣逼人。
師爺默然良久,一句也不能回答。他心裏,比這馮先生更加明白,官場從來不是一個講聖賢書的地方……
“你們口口聲聲家國大義,孔孟聖賢,可你們早就不信這些聖賢書了。”馮先生的氣息漸漸平靜了下來,似經曆了一場大戰,得勝回營,擦拭了刀上的血跡,凝望著屍橫遍野的沙場。
馮先生看向身邊的這些孩童,用溫暖的聲音道:“唯有以天父聖主之道,博愛世人之法,才能救得了天下人。我教孩子們的,便是這個道理……”
他的聲音正要落定時,那陰沉著臉的野雪口中,忽然崩出了兩個字來——
“放屁!”
所有人都低首沉默著,任這夜色在寂靜中肆意蔓延開去。
過了片刻,寺中響起了抽泣的聲音。
是一個年幼的孩子。眼淚從他低伏的臉上墜落,摔到地上,散作了一片晶瑩。
這聲抽泣,像是在柴草堆上引燃了一把火似的,很快便彌散開去。頃刻之間,孩子們起伏著哭聲,久久不能平息。
馮先生輕輕歎息了一聲,抬頭看向野雪。
“大師……”馮先生輕聲問道,“亞達的事,你從頭到尾聽過了。亞達為人,你也親眼見過了。請大師告訴我,亞達是不是有罪之人,該不該受王法製裁?”
野雪暗暗握緊了拳頭,卻將頭深埋在一片背光的陰影中。眾人雖看不清野雪的麵容神情,卻從他的身上隱隱察覺到了一股令人不敢接近的陰鬱之氣。
他遲遲沒有回答馮先生的問題,甚至連那雙眼瞳也隱匿了光彩,被夜色吞噬了一般,教人無從捉摸。
馮先生又看向了那師爺,笑著問道:“師爺,你如何認為呢?”
“亞達有罪。”師爺平靜地答道。
似一道閃電掠過天際,連這座大殿,都像是隱隱震顫了一刻。
人人都驚訝地抬起了頭來,隻有馮先生臉上的笑意,未曾改過。
“亞達何罪?”馮先生問道。
“不仁,不義。”師爺答道。
“哪裏不仁?哪裏不義?”馮先生又問道。
“為一己之欲,奪他人性命,是為不仁。燒書院,舍幼童,為賊寇效命,是為不義。”師爺麵容不改,正色答道,“被他殺的人,難道就沒有父母親友了麽?亞達自己的親人枉死,難道他去殺的人就不是枉死了嗎?投奔賊寇,私劫大牢,隻因為他自己心中所謂大義,卻不知天下自有王法公道在,不是憑他一人的愛恨便能定得下善惡的。若人人都似他這般隻看自己,不顧王法,天下豈有不亂之理?”
孩子們怒目看向了師爺,師爺卻不作半點閃避。
馮先生沉吟片刻,又問道:“若依師爺,值此天下紛亂、人命無常之世,亞達該如何做才無罪?”
師爺端正了身姿,高聲答道:“聖賢書中,自有良策。孔子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生於何時,我們這些凡人固然無力決定。但我們本該做到的,是守住該守的道義。若亞達真覺得這世間不公,不甘於此,他應當寒窗苦讀,求取功名,去入朝從政,去憑一己之力翻覆這不公的世間。若亞達沒有這般誌向,至少可以做到藏身避世,不能為虎作倀,助紂為虐。亞達固然有可憐之處,可他畢竟犯了王法,這便是罪。”
馮先生聽完,卻淺淺地笑了。
“師爺,何謂王法?”他輕聲道。
“君王治國之道,謂之王法。”師爺答道。
“何謂君王?”
“天命之主,是為君王。”
“天命在天,凡人又如何知曉?”馮先生笑著問道。
這句話,卻已隱隱有了些違逆之意,似一柄鋒利的刀劍,在幽黑的大殿中露出了寒光。
師爺暗暗心驚,沉下了麵色來:“馮先生,你想說什麽?”
馮先生的臉上,卻是一貫的從容淡然。
“眾生既皆為天父所造,則天父之下,本無貴賤貧富,眾生皆平等。”他用輕柔的語氣緩緩說道,“眾生平等,便不該有君臣。無君臣,自不該有王法。世間公道,本不該是君王之言,該在百姓心裏”
師爺如被驚雷劈中一般,猛地站起了身子,惶恐地望著馮先生。
“大膽!”他恐懼地喝道,“如此無父無君的荒謬之言,豈能教給這些童子!”
馮先生看著師爺驚駭的表情,卻仰頭大笑。
“師爺,你說亞達有罪,說得不錯。”馮先生仍平靜地說道,“亞達有殺人之罪。人皆天父所造,是天父的辛勞。我們若敬天父,便不該枉取他人性命。可是,世人生來便有罪孽,誰不曾犯下過錯?亞達之罪,本是為了救人,而非一己之欲。他更虔心向天父懺悔了自己的過錯,願以餘生贖罪。天父博愛,自會赦免他的罪行。這便是天父聖主之法。”
他微笑著看向師爺道:“這天法,比你口中的王法如何?”
“妖孽之言,豈能與聖賢書言相比。”師爺怒道。
“聖賢書言……”馮先生的麵色,漸漸變得冷峻了下來,“師爺,你是什麽功名?”
師爺一愣,低聲答道:“屢試不中,秀才而已。”
“你家知府,是個什麽功名?”
“進士及第。uu看書 .uukanshu ”
“那知府讀的聖賢書,比你如何?”
“知府之才,自然十倍於我……”
“那他當政時,他的王法,比你的王法如何?”
師爺心驚,無言以對。
馮先生見師爺不答,便又連番問道:“三年前湖南、廣西各處衙門枉殺平民,充作叛黨時,那些衙門官員,讀的是不是聖賢書言?那些欺上瞞下,報喜不報喪,把賊首送到衡陽衙門,推諉無為的官僚,讀的是不是聖賢書言?兩廣一帶若不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怎會叛亂不止,民變多生?若你的王法管用,你的聖賢書言好使,卻何以至此?”
這一番追問,一句比一句重,一個字比一個字沉,大殿中似閃動著刀光劍影一般,陣陣寒氣逼人。
師爺默然良久,一句也不能回答。他心裏,比這馮先生更加明白,官場從來不是一個講聖賢書的地方……
“你們口口聲聲家國大義,孔孟聖賢,可你們早就不信這些聖賢書了。”馮先生的氣息漸漸平靜了下來,似經曆了一場大戰,得勝回營,擦拭了刀上的血跡,凝望著屍橫遍野的沙場。
馮先生看向身邊的這些孩童,用溫暖的聲音道:“唯有以天父聖主之道,博愛世人之法,才能救得了天下人。我教孩子們的,便是這個道理……”
他的聲音正要落定時,那陰沉著臉的野雪口中,忽然崩出了兩個字來——
“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