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徐馳笑道:“張兄別像個女人似的,你早就應該來了,兄弟我一天忙得昏天黑地。再說,我還想念萍兒呢。要不是我不知道你住哪裏,我早就寫信給你了。你能來我求之不得。”
張翰一路忐忑,到此時才放下心來,招呼萍兒道:“你這丫頭,沒見陳叔叔時,吵著鬧著要找陳叔叔,今日見著了陳叔叔,怎麽又不理睬了?”
萍兒在那裏隻顧粘著馨兒,竟是置若罔聞。
――――
當晚,被陳縣長約談的馮楮衛三人如約前來。三人早已商量妥當,訂立了攻守同盟。
三人給縣太爺見了禮,客套寒暄一番之後,談判就進入了正軌。
楮知白是三老財的代言人,決定以守為攻,率先道:“太爺準備出個甚麽價錢?”
“地是你們幾個的,價錢由你們決定,你們認為什麽價錢公道,雙方都能接受,就定什麽價――估計你們是商量好了的,不妨拿出來說說。”徐馳根本不打算以勢壓人,非但如此,他甚至還打算當冤大頭,讓三人狠狠敲詐一把。
當冤大頭不是徐馳的性格,但徐馳骨子裏反對以勢壓人。他的前世,作為最底層的百姓,對政府強權有著與生俱來的痛恨。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當時正值土地革命,也是走的群眾路線。徐馳的曾祖,作為地主,被槍斃了,也就是被革命了。據村裏的老人說,徐馳的曾祖,雖然是地主,但並不是惡霸。他的家財土地,一部分是繼承自祖上,一部分則是靠自己辛勤勞動,並非剝削而來。當然,那個時候徐馳還沒出生,徐馳的父親都沒出生,徐馳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但有一點,所有上了年紀的人都說,徐馳的曾祖是個好人,是不應該死的。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徐馳與父母一家三口賴以生存的兩畝地被強製征收,補償了五千塊錢。不久,徐馳母親得了一場小病,住了三天醫院,五千塊錢就沒了。曾經的地主孫子,即就是徐馳的父親,淪落到建築工地扛小工,當時徐馳剛上高中。徐馳的父母不知道是身體太差,還是生活壓力太大,竟相繼病故。
徐馳想,如果沒有政府的強權,說不定他也是富二代富三代富四代,最不濟也能守著幾畝地自給自足,而不至於淪落為無業遊民。
徐馳想,天朝說土地是人民的,所以打土豪分田地,曾祖槍斃了就槍斃了,無所謂,徐馳沒有切身的感受。後來,天朝說土地是國家的,父母雖沒有槍斃,但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本,其實和槍斃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徐馳對馮濟源楮知白衛創基並無惡意,更不想挑戰萬惡的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製。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某些穿越人士,一旦穿越,就打土豪分田地,那純粹是腦袋讓驢踢了。事實證明,土地公有或者國有,嚴重地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任何發達國家,任何富裕國家,沒有一個國家的土地不是私有的。
悲催的徐馳,身在縣衙,神思故國,完全不在談判狀態。馮濟源等三人到底說了些什麽,他貌似毫無反應。
陳楚扳著徐馳的肩膀搖了搖:“三郎在想什麽?三位員外在等你回話呢。”
“什麽?你們說什麽?”徐馳如夢方醒。
楮知白無奈,隻得又說道:“草民等人本該支持大人的治境方略,以低價出讓田產,也是草民等人應盡的情分。隻是草民等人都拖家帶口的一大家子人,心有餘而力有所不逮,不知大人的意思是……”
楮知白等人不敢造次,喊高了怕惹怒了縣太爺,喊低了則自己上當,說了些漂亮卻可憐的話,把皮球又踢到了徐馳的身上。
“你們說你們說,我們互不相虧就成了。”徐馳對於田地買賣完全不著調,地好地孬,價高價低,更是兩眼一抹黑。讓賣家出價,也不是矯情的話。
楮知白在馮濟源衛創基的首肯之下,試探著道:“啟稟大人,東門外草民等三人總計有兩千餘畝,都是上等的好田,全縉雲再找不著第二處。以市價估計,每畝至少值十一二貫。如今大人為縉雲百姓修路,乃是造福百姓的千秋功德,草民等人人微力弱,雖然心存感佩大人厚德之心,但不能為大人施以援手,實感慚愧於五腑。
“草民等三人計議,兩千餘畝抹掉餘字後的零頭,另外按市價再降低一兩貫,以每畝十貫計之,以略盡綿薄之力,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奸商奸商,無奸不商,自稱草民的三人雖不是實打實的商人,但在田畝租賃買賣方麵浸淫了幾十年,算盤打得溜溜轉。漂亮話說了一大堆,幹貨沒有一句。
以縉雲市價,上田滿打滿算,至多八貫,遇上災年,五六貫都拿得下。三人一則是欺負徐馳不懂行情,能多賺則多賺,以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二則是準備了徐馳討價還價的餘地,不可能你喊什麽價人家就給什麽價,其間必須留足緩衝的空間。
他們沒想到的是,陳家三郎是個門外漢,可是陳家大郎也是此中老手。陳楚聽到這裏,果然忍耐不住了,冷笑道:
“三位員外嘴上說得極是中聽,開價卻也太狠了一點,憑空抬高了一倍不止――三位的是好田不假,尋常年份不過七八貫,如今是荒年,四五貫都有的賣,你們這不是欺我三郎不懂行麽?”
徐馳辦正事時,除了單綾之外,一般人還是要回避的。即使是馨兒,也隻在端茶倒水的當口才敢靠近。陳大郎當然就不同了,人家可是縣太爺正兒八經的兄長,自家兄弟買地,那是自己的強項,豈能置身事外。
三人聽了陳楚的話,心想糟了,想不到縣太爺身邊還藏龍臥虎的。雖然臉上的神色極是尷尬,但老奸巨猾的三人還是一齊朝陳楚施禮道:“草民等不知先生乃是大人的兄長,失敬失敬,望先生海涵。”
陳楚不是陳越那種小人得誌的暴發戶,素質是可靠的,人家對自己禮敬有加,自然禮尚往來,起身回禮。
徐馳麵露微笑,好像撿了個大便宜,得瑟不已。徐馳的思維還停留在後世,把三個地主老財當成了釘子戶,要獅子大開口的,自己也打算要一番唇舌,才拿得下來。想不到一畝地才區區七八貫,實在是多慮了。
徐馳放心了,心中對地主老財更有好感起來,試想:城市用地豈能和一般的稻田劃等號呢?後世的天朝,從農民手裏征收土地時,按農田的價格,一畝地補償幾千塊或者萬把塊錢。等到把商品房一蓋,再賣給百姓時,一個平方都是幾千幾萬的。其間的差價,至少上千倍的懸殊。
徐馳微笑著,是那種迷人的微笑,是發自肺腑的微笑。
馮濟源等三人驚恐地看著他們的父母官,心裏直發毛:自己是不是要得太狠了?縣太爺豈是那麽好欺蒙哄騙的?自己這是作死的節奏啊。
陳楚對陳三郎的脾氣還是有些了解的,三郎臉上越是笑得燦爛,心裏的鬼主意就越是刻毒。陳楚剛剛還在為三人的要價而光火,現在卻不禁替三人暗暗擔起心來,但願三郎不要太過分的整飭人家。畢竟世人都有逐利的本性,乃是人之常情。嫌價格高了,大可以坐地還錢,萬沒必要為難人家。
徐馳和藹可親地笑著說:“這樣好了,一共給你們三萬貫,按一畝十五貫算――本老爺打算還多給你們一點的,但老爺現在手裏不是很寬裕,還有幾千的勞役指望老爺我吃飯,所以就不多給了――你們看怎麽樣?”
馮濟源等三人睜大了眼,張大了嘴,麵麵相覷:是不是聽錯了?十貫錢一畝,人家非但不還價,還多給五貫,世上有這樣白送錢的嗎?
隻要三人的神經還算正常,就絕對不會相信天下有這麽好的事情。三人愣怔了半天,一齊望向陳家大郎:意思是問,這是真的嗎?
馮濟源三人不可思議,陳楚又何嚐想得通?
陳楚疑惑地問道:“三郎剛才說,一畝地五貫還是十五貫?”
徐馳笑道:“肯定是一十五貫了,不然哪來的三萬貫?”
除徐馳外的另外五個人,包括單綾在內,這才相信徐馳不是口誤,而是確有其事。
單綾哭笑不得,說道:“哪有像秦兒這般做買賣的道理?買東西的使勁替賣東西的漲價,秦兒不如送錢給他們呢。”
“三郎,你……”
陳楚的驚天疑問還沒問出口,就讓陳縣令打斷了:“好好好,你們都不要說話了,你們不清楚我的意思,這是很正常的。相反,如果你們理解我,就會很不正常了。我有我的主見,你們依照我的意思辦手續就行了,不懂的就不要問。”
馮濟源三人的心裏,更加戰戰兢兢的,縣太爺以兩畝地的價錢買一畝地的東西,實在匪夷所思。事有反常必為妖,誰知道縣太爺心裏打的什麽主意呢?
徐馳笑道:“張兄別像個女人似的,你早就應該來了,兄弟我一天忙得昏天黑地。再說,我還想念萍兒呢。要不是我不知道你住哪裏,我早就寫信給你了。你能來我求之不得。”
張翰一路忐忑,到此時才放下心來,招呼萍兒道:“你這丫頭,沒見陳叔叔時,吵著鬧著要找陳叔叔,今日見著了陳叔叔,怎麽又不理睬了?”
萍兒在那裏隻顧粘著馨兒,竟是置若罔聞。
――――
當晚,被陳縣長約談的馮楮衛三人如約前來。三人早已商量妥當,訂立了攻守同盟。
三人給縣太爺見了禮,客套寒暄一番之後,談判就進入了正軌。
楮知白是三老財的代言人,決定以守為攻,率先道:“太爺準備出個甚麽價錢?”
“地是你們幾個的,價錢由你們決定,你們認為什麽價錢公道,雙方都能接受,就定什麽價――估計你們是商量好了的,不妨拿出來說說。”徐馳根本不打算以勢壓人,非但如此,他甚至還打算當冤大頭,讓三人狠狠敲詐一把。
當冤大頭不是徐馳的性格,但徐馳骨子裏反對以勢壓人。他的前世,作為最底層的百姓,對政府強權有著與生俱來的痛恨。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當時正值土地革命,也是走的群眾路線。徐馳的曾祖,作為地主,被槍斃了,也就是被革命了。據村裏的老人說,徐馳的曾祖,雖然是地主,但並不是惡霸。他的家財土地,一部分是繼承自祖上,一部分則是靠自己辛勤勞動,並非剝削而來。當然,那個時候徐馳還沒出生,徐馳的父親都沒出生,徐馳不知道真實的情況到底是怎樣的。但有一點,所有上了年紀的人都說,徐馳的曾祖是個好人,是不應該死的。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徐馳與父母一家三口賴以生存的兩畝地被強製征收,補償了五千塊錢。不久,徐馳母親得了一場小病,住了三天醫院,五千塊錢就沒了。曾經的地主孫子,即就是徐馳的父親,淪落到建築工地扛小工,當時徐馳剛上高中。徐馳的父母不知道是身體太差,還是生活壓力太大,竟相繼病故。
徐馳想,如果沒有政府的強權,說不定他也是富二代富三代富四代,最不濟也能守著幾畝地自給自足,而不至於淪落為無業遊民。
徐馳想,天朝說土地是人民的,所以打土豪分田地,曾祖槍斃了就槍斃了,無所謂,徐馳沒有切身的感受。後來,天朝說土地是國家的,父母雖沒有槍斃,但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本,其實和槍斃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徐馳對馮濟源楮知白衛創基並無惡意,更不想挑戰萬惡的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製。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某些穿越人士,一旦穿越,就打土豪分田地,那純粹是腦袋讓驢踢了。事實證明,土地公有或者國有,嚴重地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任何發達國家,任何富裕國家,沒有一個國家的土地不是私有的。
悲催的徐馳,身在縣衙,神思故國,完全不在談判狀態。馮濟源等三人到底說了些什麽,他貌似毫無反應。
陳楚扳著徐馳的肩膀搖了搖:“三郎在想什麽?三位員外在等你回話呢。”
“什麽?你們說什麽?”徐馳如夢方醒。
楮知白無奈,隻得又說道:“草民等人本該支持大人的治境方略,以低價出讓田產,也是草民等人應盡的情分。隻是草民等人都拖家帶口的一大家子人,心有餘而力有所不逮,不知大人的意思是……”
楮知白等人不敢造次,喊高了怕惹怒了縣太爺,喊低了則自己上當,說了些漂亮卻可憐的話,把皮球又踢到了徐馳的身上。
“你們說你們說,我們互不相虧就成了。”徐馳對於田地買賣完全不著調,地好地孬,價高價低,更是兩眼一抹黑。讓賣家出價,也不是矯情的話。
楮知白在馮濟源衛創基的首肯之下,試探著道:“啟稟大人,東門外草民等三人總計有兩千餘畝,都是上等的好田,全縉雲再找不著第二處。以市價估計,每畝至少值十一二貫。如今大人為縉雲百姓修路,乃是造福百姓的千秋功德,草民等人人微力弱,雖然心存感佩大人厚德之心,但不能為大人施以援手,實感慚愧於五腑。
“草民等三人計議,兩千餘畝抹掉餘字後的零頭,另外按市價再降低一兩貫,以每畝十貫計之,以略盡綿薄之力,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奸商奸商,無奸不商,自稱草民的三人雖不是實打實的商人,但在田畝租賃買賣方麵浸淫了幾十年,算盤打得溜溜轉。漂亮話說了一大堆,幹貨沒有一句。
以縉雲市價,上田滿打滿算,至多八貫,遇上災年,五六貫都拿得下。三人一則是欺負徐馳不懂行情,能多賺則多賺,以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二則是準備了徐馳討價還價的餘地,不可能你喊什麽價人家就給什麽價,其間必須留足緩衝的空間。
他們沒想到的是,陳家三郎是個門外漢,可是陳家大郎也是此中老手。陳楚聽到這裏,果然忍耐不住了,冷笑道:
“三位員外嘴上說得極是中聽,開價卻也太狠了一點,憑空抬高了一倍不止――三位的是好田不假,尋常年份不過七八貫,如今是荒年,四五貫都有的賣,你們這不是欺我三郎不懂行麽?”
徐馳辦正事時,除了單綾之外,一般人還是要回避的。即使是馨兒,也隻在端茶倒水的當口才敢靠近。陳大郎當然就不同了,人家可是縣太爺正兒八經的兄長,自家兄弟買地,那是自己的強項,豈能置身事外。
三人聽了陳楚的話,心想糟了,想不到縣太爺身邊還藏龍臥虎的。雖然臉上的神色極是尷尬,但老奸巨猾的三人還是一齊朝陳楚施禮道:“草民等不知先生乃是大人的兄長,失敬失敬,望先生海涵。”
陳楚不是陳越那種小人得誌的暴發戶,素質是可靠的,人家對自己禮敬有加,自然禮尚往來,起身回禮。
徐馳麵露微笑,好像撿了個大便宜,得瑟不已。徐馳的思維還停留在後世,把三個地主老財當成了釘子戶,要獅子大開口的,自己也打算要一番唇舌,才拿得下來。想不到一畝地才區區七八貫,實在是多慮了。
徐馳放心了,心中對地主老財更有好感起來,試想:城市用地豈能和一般的稻田劃等號呢?後世的天朝,從農民手裏征收土地時,按農田的價格,一畝地補償幾千塊或者萬把塊錢。等到把商品房一蓋,再賣給百姓時,一個平方都是幾千幾萬的。其間的差價,至少上千倍的懸殊。
徐馳微笑著,是那種迷人的微笑,是發自肺腑的微笑。
馮濟源等三人驚恐地看著他們的父母官,心裏直發毛:自己是不是要得太狠了?縣太爺豈是那麽好欺蒙哄騙的?自己這是作死的節奏啊。
陳楚對陳三郎的脾氣還是有些了解的,三郎臉上越是笑得燦爛,心裏的鬼主意就越是刻毒。陳楚剛剛還在為三人的要價而光火,現在卻不禁替三人暗暗擔起心來,但願三郎不要太過分的整飭人家。畢竟世人都有逐利的本性,乃是人之常情。嫌價格高了,大可以坐地還錢,萬沒必要為難人家。
徐馳和藹可親地笑著說:“這樣好了,一共給你們三萬貫,按一畝十五貫算――本老爺打算還多給你們一點的,但老爺現在手裏不是很寬裕,還有幾千的勞役指望老爺我吃飯,所以就不多給了――你們看怎麽樣?”
馮濟源等三人睜大了眼,張大了嘴,麵麵相覷:是不是聽錯了?十貫錢一畝,人家非但不還價,還多給五貫,世上有這樣白送錢的嗎?
隻要三人的神經還算正常,就絕對不會相信天下有這麽好的事情。三人愣怔了半天,一齊望向陳家大郎:意思是問,這是真的嗎?
馮濟源三人不可思議,陳楚又何嚐想得通?
陳楚疑惑地問道:“三郎剛才說,一畝地五貫還是十五貫?”
徐馳笑道:“肯定是一十五貫了,不然哪來的三萬貫?”
除徐馳外的另外五個人,包括單綾在內,這才相信徐馳不是口誤,而是確有其事。
單綾哭笑不得,說道:“哪有像秦兒這般做買賣的道理?買東西的使勁替賣東西的漲價,秦兒不如送錢給他們呢。”
“三郎,你……”
陳楚的驚天疑問還沒問出口,就讓陳縣令打斷了:“好好好,你們都不要說話了,你們不清楚我的意思,這是很正常的。相反,如果你們理解我,就會很不正常了。我有我的主見,你們依照我的意思辦手續就行了,不懂的就不要問。”
馮濟源三人的心裏,更加戰戰兢兢的,縣太爺以兩畝地的價錢買一畝地的東西,實在匪夷所思。事有反常必為妖,誰知道縣太爺心裏打的什麽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