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龐煌的心裏,很明白所謂的佛道之爭,說白了,也就是兩種信仰上的衝突而已,道教以前之所以沒有佛教的影響大,並不是因為佛教優於道教,而是因為本身的缺點所造成的,比如理論係統不夠嚴密,巫術成分太多等。


    但是道教以前的影響雖然在宗教層麵上不如佛教,但是在民間信仰中,道教的一些東西卻是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比如土地城隍的崇拜、趨吉避凶的心理等等,隻要經過朝廷的大力扶持,要壓過佛教應該不是個難題。


    但是必要要先解決自身的缺點,可是龐煌對宗教的了解也算是膚淺的很,在另一個時空,宗教不過是一個賺錢的借口而已,真正從信仰的角度去對待宗教的人已經不太多了,比如他自己,雖然是很不可思議的魂魄穿越回大明,但是在內心深處,還是一個根深蒂固的無神論者,因為除了自己穿越,也再也沒有找出任何神跡。


    所以讓他來指導宗教的發展,未免有些牽強,龐煌擅長的是控製,而不是單一的發展,所以他隻能在加大力度鼓勵道教的想象的基礎上,去控製道教的發展不至於會危及到政治層麵。


    至於道教發展的細節,就交給了張宇清的龍虎山和有關部門去解決了。


    經過張宇清等人不懈的努力,完善了《老子化胡經》和《老子八十一化圖》之後。由禮部開始刊印發行,再次增印《道德經》作為教化的開始。而道教要不是人手不繼,可能已經開始籌劃新一輪的佛道辯論了。


    不過由於印度和東南亞的傳道。占用了道教大部分的人才,特別是對於傳說中佛教發源地的印度所籌劃的行動,幾乎耗盡了道教所有的儲備,要不,東南亞一帶和白蓮教爭鋒,也不會派護教神兵前去了。


    現在大明國內的道教人才儲備已經嚴重不足,因為本來經過蒙元的摧殘。大明初建時佛教的繁華衝擊,道教的人才已經慢慢出現斷層。而才十餘年的道教複興,怎麽能積蓄那麽多的底蘊,張宇清等人心裏十分著急,但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好按部就班的等待著。


    道教開始等待,佛教很多有識之士卻是坐不住了,智光大師就是其中一人。


    智光和尚字無隱,慶雲人氏。當他還十分年少的時候,便辭謝雙親,出家侍佛。剛開始,他在蒙元大都法雲寺修行念佛。盡管年歲少小,但苦心學習,加之本來就聰慧超人。所以,入寺還不很久,寺中收藏著的內外典籍。已無所不讀;而且,凡讀之書,又無一不精。這些經籍律論大大地豐富了他的頭腦,使他為日後的深入鑽研與修習找下了十分堅實的基礎。


    蒙元順帝至正年間,鼎鼎大名的班的答禪師從印度遨遊上都,其中有一段時間。班的答禪師就居止在智光和尚出家的法雲寺裏。因此,近水樓台先得月。智光和尚便憑著同寺的便利,朝參夕叩,向禪師請教、問道。時間長了不僅學識大長,甚至連禪師嘴中的印度梵音也漸漸地能聽懂了。而班的答禪師呢,也頗為麵前這位少年刻苦努力的小和尚所吸引,回答他的提問的時侯,不時額外指點幾句,幫他參悟正道。智光各尚聰穎過人,對禪師的指點,也心領神會。智光和尚自然而然地成了班的答禪師在中國的入室弟子!


    等到蒙元敗亡,大明鼎立之後,智光和尚和其他幾位僧侶一起結伴前往京師,朝見皇帝。朱元璋因為建國初始,需要穩定民心,昭示恩德,因此,對智光一行的到來,格外垂青,頗嘉辛勞。並在朝拜之後,又特地禦駕便殿,召請智光和尚一行,垂問佛法。


    就在這次召見時,朱元璋偶然聽出智光嘴中不自覺地流露出罕聞的佛國梵音,不覺大為驚奇!仔細詢問,方知麵前這位貌不驚人的智光和尚是大名鼎鼎、不遠萬裏來到中原,傳播佛法的班的答禪師的入室弟子!


    於是,朱元璋便令智光將班的答禪師帶過來的佛教經籍一一譯成漢語,以廣流傳。為了方便智光和尚譯經,太祖皇帝又下旨,命令有司就近選擇幽境勝地,構築寺宇,以供棲止。這便是後來的金陵鍾山西天寺。


    西天寺金碧輝煌,雄踞虎勢,翠竹掩映,疊巒層幛,令人歎為觀止。智光和尚搬入寺中。太祖皇帝又命人供給他各種用度物什,凡所就應有,無不具備,頗見優崇。之後,智光和尚便率領弟子開始翻譯佛經。曆經幾載,終於大功告成。


    早在朱標沒有穿越回大明之前,智光和尚為了更好地參證佛法,錄求正果,又立誌要再循先遺跡,西去天竺,取得佛教正經。於是,他便帶著自己的徒弟惠便和尚,出使西域,曆盡千辛萬險,足跡遍布印度諸國。


    在印度各地,智光和尚不僅參拜名刹古寺,拜謁得道高僧,搜求佛法經典,而且與佛門中人互相參求法理,探討正道。不久,聲名鵲起的智光和尚又特地前去拜謁了當時如日中天的麻曷菩提上師。據聽說上師一見,也對他大加推寵,特地傳授給他《金剛鬘壇場四十二會禮》。據說傳法時地下突然湧現出九層浮圖,金碧耀眼,光芒照人。大家一見這異乎尋常的瑞兆,對智光和尚更加敬仰,視之為神異之人。


    智光在大明境內的時間很短,特別是朱標執政之前,又去了印度尋求正道,一直到了景泰五年才回到中原,但是卻迎來了皇帝的抑製佛教發展時期,不過那時還不太明顯。智光又深知皇帝初登基時的威嚴,不敢違逆聖明,隻是暗示門徒收斂。希望隻是皇帝暫時的衝動。


    作為一個見多識廣的高僧,知道天子腳下的危險,待到朱高熾的靖難完全平複後,智光借口去北方弘揚佛教,離開了鍾山西天寺,回到了北平法雲寺中繼續生活。一直深居簡出,以苦修行。


    說句實話。智光和尚是一個十分有眼光的人,當初太祖皇帝大肆反貪和為皇室清除障礙的情況下。他以明哲保身的態度,不惜放棄皇帝對他的青睞,帶著徒弟遠去印度求取真經,也真的有些唐玄奘的味道。


    第一次從印度歸來。正好遇上太祖皇帝駕崩,新皇即位而四方不穩,北平的朱高熾雖然看上去成不了氣候,但當時新皇朱標的表現卻稍微有些羸弱,所以在搞不清狀況的情勢下,智光又毅然再次細度流沙河,去印度明為求取正道,實則避禍。


    一直到了穩定之後才回到大明,但是不巧的是又遇到了朝廷抑製佛教發展的時候。他無奈之下回到北平,以為避世。實則為在北平那裏廣收門徒,傳頌佛教真諦。


    想積蓄儲備力量。待到新皇的熱乎勁過去,誰知道等了十餘年,等待到了朝廷全力扶植道教,那時智光已經感到不妙了,又隱忍了十餘年,到了現在。道教的氣焰一天比一天高漲,而佛家在道教的打壓下。隻有挨打的份了。


    十分失望,但是最失望的莫過於朝廷禮部刊發《老子化胡經》和《老子八十一化圖》之後,智光和尚雖然一直在北平法雲寺避世,但一直關注著朝野之間的變化,到如今,他再也隱忍不住了。


    智光和尚明白,如果再隱忍下去,恐怕佛教在若幹年後就不複存在了。


    印度的佛教發源處被侵蝕了,他覺得沒有什麽,他是中原人,可以弘揚以中原教義為主的佛教。朝廷限製佛教發展也沒有什麽,因為朝廷限製佛教發展的同時,也沒有濫建道觀,隻是有節製的在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等區域內建設道觀,由此可見朝廷也不希望宗教的勢力過大。


    而道教不過是被皇上利用的棋子而已,智光有信心自己佛教也可以變成皇上手中的棋子,因為道教的一家獨大肯定會給朝廷帶來擔憂,也肯定會發展另外一個宗教來牽製道教,皇帝的手段一向是製衡,而不是滅亡。


    所以智光一直十分有耐心的等待著,可是《老子化胡經》和《老子八十一化圖》的出現,終於使他坐不住了,因為稍微明白點的人都可以看出,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抑製佛教了,而是在進行滅佛之前的準備。


    有什麽比從根源上破壞更為嚴重,一旦論證得出了“佛本是道”的結果,什麽都沒有了,真的什麽都沒有了,如今的佛教麵臨著比“三武滅佛”更令人絕望的後果。


    智光已經是六十餘歲的老人了,他更不能眼看著自己一生的執著被破壞。他對皇上、對朝廷、對道教如此的咄咄逼人感到憤怒。


    憤怒可能會使別人失去理智,但卻會使一個高僧異常的冷靜。智光仔細的分析了當前的形式,得出了一個結論,現在道教無力發動佛道之辯,因為道教之前的衰退,和現在的急速擴張,經過十餘年的沉澱,也凸現出一個致命的缺點。


    那就是人才的缺乏,也就是理論人才的缺乏,至少在對佛教發源地印度的攻勢上,道教顯得有些激進,也就是出於重視,再加上最近十餘年來佛教僧侶的隱忍,所以給了道教一個錯誤的感覺,沒有顧忌一些後果,幾乎把精英人才全部派遣往印度準備和佛教決戰。


    而這次的東南亞諸島的傳道,就已經證明了道教對於人才已經是強弩之末,就算是佛教一直處於挨打地位,至少三年到五年的時間內,道教根本無力發動佛道置辯。


    換一句話來說,也就是道教已經陷入進了一個誤區,那就是忽略了佛家的底蘊,也忽略了源自於苦行僧的堅忍,畢竟在蒙元時的昌盛到大明如今,雖然屢次遭到打壓,但依然有自己的根基,也還保留著自己的力量。


    這種力量雖然受到打壓。但是卻沒有消失,而道教卻由於一時的得意,把主要方向搞錯了。至少不應該在現在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印度。


    佛教雖然是由印度傳入中原,但畢竟是受到過中原改造過的佛教,根本還是在國內。道教不該忽視的,對於這一點,智光看的很明白,但是更明白要翻身就必須找到靠山,這時。皇帝朱標為了穩定北方而讓太子駐守北平的政策,讓智光看到一線生機。


    智光一麵吩咐門徒拿著自己書信。分散著前往大明各地寺廟中尋覓誌同道合者,給道教一個黔驢技窮的感覺,讓道教諸人感到佛教已經在垂死掙紮,沒有多大希望了。


    一麵在自己的信徒中。暗暗流傳著一個隱晦的消息,消息的大意就是:智光大師有辦法使太子有子嗣,而且十分肯定。


    做完這一切後,智光就在法雲寺中繼續若無其事的誦經念佛,等待著魚兒上鉤。因為他知道,處於彷徨中的太子殿下一旦知道這個消息,無論是真是假,也會嚐試的。


    景泰二十五年,朱雄英二十八歲。


    這是一個很尷尬的年齡。此時他兩個弟弟,朱允炆以二十五歲禮王的身份代天巡狩陝西已經近兩年時間,而最小的弟弟朱允熥則已經年滿十六歲。實授閩王前往福州,主持航海商務事宜。


    一個把持西北軍政,和手握重兵的朱棣眉來眼去;一個馬上就要把持大明主要的海外航運命脈,天下的商賈都要看閩王的臉色行事。而自己呢?


    守著江南人眼中的蠻荒之地,空有一個太子的名銜,在遼東鼓勵農耕。發展工業。默默如老黃牛一般辛苦,卻眼看著兩個弟弟日漸坐大。他從三歲時就不定時的監國。自小就被人看成未來的大明國君,長久的這樣下去,一旦受到些許威脅,那在朱雄英的心目中就是一個了不得的大事情了。


    所以朱雄英感到很不高興,就連方孝孺也隱隱嗅出一絲不對來,按照道理,皇上的年紀愈大,也應該愈加開始穩固儲君的位置,從皇上之前的理政能力上看,斷斷不會疏忽這一條,而現在做的卻是另一個模樣。


    這和太祖高皇帝的做法有什麽區別,在立了太子之後,大力封藩,造成了邊塞九王的坐大,讓景泰皇帝用了近五年的時間才慢慢的理清頭緒,難道皇帝也要犯同樣的錯誤嗎?


    太子執掌東宮已經二十多年,一向沒有什麽過錯,為什麽皇上還要讓禮王和閩王的勢力逐漸擴展呢?這不是要給太子以後登基留下隱患嗎?不但這樣,而且會造成三兄弟的不合,如此下去,皇上一旦仙去,勢必會造成禍起蕭牆之勢,皇上這是何苦呢。


    去年,也就是景泰二十四年,方孝孺的母親過了八十七歲大壽。不顧年邁的方老夫人需要照料,方孝孺讓兒子方中憲寫信把兩個兒子方中愈、方中仁叫到北平,那時他已經感覺到有些危機了。


    加之常想到儲君前途的迷霧重重,特別是今年的閩王南下,使他內心時時難於平靜。方孝孺是個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胸懷大誌的人,時值用人之際,怎會甘於讓兒子們成天沉浸在瑣屑的事務圈裏?


    他距離京師太遠,加上消息不暢,已經遠離了權力中心,再加上皇上刻意的安排,方孝孺根本進不去。進表也好,上疏也罷,不但皇上根本沒有回應,就是是到了內閣手中,也是沒有一點消息。


    天被遮住了,他為國憂,心急如焚。可急又有什麽用呢?想來想去,他隻能耐心地等待時機了。方中愈、方中仁的來到,讓他了解到江南的一些真實情況,才知道,遠遠要比他想象中的糟糕。


    人是善忘的,方孝孺想。


    在京師,二皇子有黃金華主持的《大明周報》為其造勢,而三皇子朱允熥有溝通天下的商賈為其傳頌,但是太子的影響力卻日漸薄弱。長久的沒有在公眾麵前出現,造成了皇太子可能隻是在遼東有一定的影響力,那和一方藩王有什麽區別。


    北平方孝孺府中,就安在北平城內僻靜處。這裏雖無亭台樓閣,卻環境優美。在一片蒼綠之中,並無秋之落木飄零的感覺。但變換的政治,常讓方孝孺心境難以平靜。好在家中還養有三幾歌伎,弄弄絲弦,聽聽俚歌,倒也能消閑解愁。


    太子尷尬的同時,整個年節中,方孝孺也鬱鬱寡歡,成天和幾個門下盧原質、鄭公智、林嘉猷、胡子昭等聚在一起,慷慨激昂地議論國家大事,商討東宮大計。這幾個人不但是他的門下,而且除了胡子昭之外,都是方孝孺的同鄉,皆寧海人,時值壯年,有充沛的精力和飽滿的感情。說到悲憤時,一個個拍桌打椅的;說到激昂處,則一齊引吭高歌。


    這麽高談闊論了幾天之後,在一次聚會中,始終默然不語的方孝孺突然提出:


    “各位,幾天以來,我們都傾泄了心頭的塊磊,救我大儒,我等之願;護佑東宮,我等之誌;慷慨激昂,何其壯哉!然高談雖可揚誌,卻難以務實。如純然高談,則可誤國矣!以本人之見,今日無妨議議,我等究竟以何計恢複太子聲望;以何能救我大儒;以何力抗擊永嘉之人的猖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臣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受傷的害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受傷的害蟲並收藏臣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