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沐浴著燦爛的陽光,沒有一絲風,沒有一片雲。[.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官道兩邊人頭攢動,每隔幾步便有一名持槍荷戟的侍衛,間有幾處香案,道旁柳枝頭上,飄拂著彩旗,前邊官道中央是一塊很大的圓形草坪,草坪上擺滿了上千盆姹紫嫣紅的花草,這是臨時從各處調集來擺設的。
陝西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以及各衙門七品以上官員,陝西關內道西安府、長安縣的主要官員都已到齊。幾十名穿紅著綠的吹鼓手和豔抹濃妝的舞姬在草坪上侍立待命。眾人都齊聚在渭水河畔,這氣勢,這場麵,如歡迎凱旋而歸的勇士一般。
渭水岸邊旌旗飛揚,數百名騎、步兵組成的儀衛明盔亮甲,佩執刀槍,在明媚的陽光下閃爍生輝。和暖的春風拂麵吹來,一麵麵彩旗迎風擺拂,每個人表情肅穆,似是一尊尊彩塑兀立河岸,隻有好動的戰馬不習慣不耐煩這種出奇的寂靜,時而昂頭振鬣,挪動四蹄,發出一聲聲嘶鳴。
忽然,右方寬闊的河道上出現一片片引人注目的白色風帆,帆藉順風,排浪迅疾駛來……旗鼓手立刻揮動角旗,頓時三聲炮響,同時鞭炮齊鳴,鼓樂震天。
眾人下意識地理了理冠服,隨著眾人引頸東望,渭水上,陽光下,波浪疊金,浮光耀彩。江上船隊浩浩蕩蕩,為首的兩條船上,環侍著披掛整齊、佩刀肅立的兵勇。接著,便是一艘巍然壯麗的畫閣巨艦,淩波履浪。緩緩駛來。船頭上,一杆金銀絲繡字“魏國公徐”的大旗在風中飄揚。兩排衣著錦繡的儀仗簇擁著兩麵碩大醒目的:“回避”、“肅靜”。
畫閣大船的彩飾艙門打開,走出一個身材魁梧、五縷長須的人來。雙手背後,昂首遐觀,旁若無人。領頭的官員趨前幾步,拱手朗聲說:“陝西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率陝西官民恭迎魏國公!”
隨著陝西布政使俞士賢的話音剛落,鞭炮和鼓樂聲驟起,在一片喧囂聲中,畫閣大船已經靠岸。俞士賢為首,官員排列於碼頭前,徐輝祖從艙門處緩步走到船頭,岸上官員齊行兩拜大禮,齊聲說道:
“卑職參見魏國公!”徐輝祖連忙拱手答禮,朗聲說道:“各位大人免禮。”
徐輝祖本是武將世家,今日卻穿著了一身文官裝束,自己雖然覺得有些別扭,但是放在陝西的官員眼裏。本來魏國公就長得麵如冠玉,英姿非凡,在京師又以才氣著稱,倒也沒有感到什麽。
現在是景泰六年的四月。大明猛然一看似乎一切都沒有變,朱高熾率領北平舊屬仍在朝鮮半島上隔江與朝廷大軍對峙,但是卻和朝鮮李芳遠的蜜月期似乎已經過去。因為資源問題,和朝鮮發生的摩擦甚至比朝廷大軍遠遠多出。
日本的內戰依舊再打。足利義滿為了達到和大明通商的目的,竭盡全力的攻打著大內氏的九州地界。在琉球的支持下,今川了俊終於從幕後走到前台,聲援大內氏,指責室町幕府的專橫跋扈,挾天皇以令諸侯。
今川了俊的站出,使大內氏和室町幕府的矛盾產生計劃,而且對於今川指責的罪行,那就是有些正統之爭的意思了,而且日本模仿大明朱高熾那一招,說是為拯救天皇而靖難,清除室町幕府這種奸臣設置,有些清君側的意味,也不知道是不是張定邊教給日本人的說法。但靖難之說,無疑刺激起那些本對戰爭有些消極的諸侯國,就連一向不滿意父親親和大明的足利義持也分外打起了精神,展開了新一輪對大內氏的圍剿。
一切都像朱標設想的那樣,除了張定邊依然懸於海外,琉球仍未內附。
但是作為皇帝的他一點也沒有著急,因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了,朱標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在大明建立了軍鎮製度,在如今的大明設了十三個軍鎮。
遼東軍鎮,轄區東至海,東北包有庫頁島,西至斡難河,南接圖們江,北抵外興安嶺;北平軍鎮,轄北平都司、河北、山西等地;濟南軍鎮,轄區為山東,並指揮新淮河以北連雲港、徐州地區設防事宜;兩廣軍鎮,轄區為湖南部分地區、廣東、廣西和瓊州;湖廣軍鎮,轄區為河南、湖北、湖南的部分地區;雲南軍鎮,下轄雲南、貴州和安南部分地區軍事;西北軍鎮,下轄甘肅、陝西、寧夏、青海部分地區;蜀中軍鎮,下轄四川、以及和烏思藏邊緣地區軍事;福建軍鎮,下轄福建、江西具體軍事事務;南京軍鎮,下轄江蘇、浙江、安徽和福建、江西部分地區,為京畿直屬。
遼東軍鎮、北平軍鎮、濟南軍鎮、兩廣軍鎮、湖廣軍鎮、雲南軍鎮、西北軍鎮、蜀中軍鎮、福建軍鎮、南京軍鎮等九大軍鎮和一個朝廷直屬軍鎮,十大軍鎮中,設總督一人,正二品,指揮三人,從二品,僉事三人,從三品。
分別由皇帝提名,內閣、以及總參謀部議定後昭告天下,隨詔書規定,每軍鎮總督任期為五年,任期滿後,經考察合格可以調任使用,不可在本地連任,就算是調任,總督也不可連續三屆,任期滿後卸任,自然並入總參謀部任職。
說起了總參謀部,那就是五軍都督府的前身,十大軍鎮成立後,朱標直接將調配權力抓在自己手中,解散了五軍都督府,成立總參謀部,首任部長為馮勝,副部長為傅友德、耿炳文等人,具體接替五軍都督府的事務。
而就在這一次的調配中,徐輝祖徹底被解除了軍職,皇帝加封其為太子太傅,仍為魏國公爵。不過並入東宮詹事府入職,算是個後備了。徐輝祖也算是認命,知道這次靖難之前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都扮演過什麽角色。皇帝沒有秋後算賬,已經算是不錯了。因為徐增壽和徐膺緒出使回來後。積功虛職為參謀處僉事,分配了軍需之責後,並未多做處理。
而徐妙兒一直在深宮之中為女史,朱標幾欲賜婚,都看在其楚楚可憐的模樣上作罷,不過在深宮之中,楊蝶和小維也有了伴兒,相處的也算融洽。
這一切都是諸王在京師中開會期間一蹴而就,利用傅友德和馮勝等人在軍中的威望。迅速完成,其中除了南京軍鎮的定**之外,遼東軍鎮的定邊軍、北平軍鎮的定北軍、濟南軍鎮的定東軍、兩廣軍鎮的定遠軍、湖廣軍鎮的定江軍、雲南軍鎮的定南軍、西北軍鎮定西軍、蜀中軍鎮的定高軍和福建軍鎮的定海軍也相繼而成。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剝除了藩王們的軍權,為了撫慰藩王,朱標特地親自主持了宗室會議。幾經爭議挫折,決定原有的藩王屬地不變,會議完成之後,諸王歸藩。
原則上,根據需要每位藩王可以擁有五百到三千的護衛軍隊。具體數目要有朝廷決議。這隻軍隊算是私軍,不歸軍鎮管轄,軍鎮也無調遣之權。
既然剝奪了藩王們的軍權,那就要給他們一定的補償。行政權力和除嫡子之外的科舉、經商朱標也變了個方式放開了,藩王在屬地,分封不得超過三府之地。另外對於屬地內的行政官員有提名權和彈劾權,但是一年不得超過兩次。任免權依舊把握在朝廷手中。
另外成立了諸如改宗人府為皇事院,藩王超過四十歲者。必須傳位於世子,自己赴皇事院述職,由於現在歸京藩王較少,所以暫時署理宗人府之責,其他雖然沒有多說,但是朱標卻是想將一些核查、巡撫之類的職責慢慢的交給皇事院,再樹立一方勢力,和外臣抗衡,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皇權羸弱的問題了。至於宗室會議,將會兩年召開一次,每次一個月,無旨意不得缺席,缺席者做撤藩之懲。算是極為嚴厲了。
朱標對於兄弟之類的,暫時扯不開顏麵,他要為皇權做想,就不能太削兄弟的麵子,而在今後的封王過程中,就嚴厲很多,比如說,從景泰五年開始,諸王嫡長子五歲要入京學習,考核合格,十五歲冊封為世子,在為世子期間,要有三年的地方官經曆,三年的軍旅經曆,職司不限,由皇事院裁決,然後進京為官,等待藩王年屆四十,由皇帝欽封後,方能就藩。期間,如果藩王提前到達回京年紀,則從當年中段過程,往藩地就藩。
反正宗室會議兩年一次,發現什麽就開始糾正什麽,朱標也不擔心。
一切都沒有發生異議,縱然有小麵積的反彈,也迅速被朱棡、朱棣二人聯手鎮壓,大明正慢慢的改變著。就在去年,在大明北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鬼力赤殺元順帝後裔坤帖木兒,鬼力赤本非元帝後裔,各部多不服。鬼力赤遂廢蒙元朝的國號,改號韃靼,自稱可汗。
鬼力赤建立韃靼之後,遣使朝貢以示通好,去年底又遣使乞求重開榷場,也就是互通貿易之類的事務。朱標考慮後,發於朝議,認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籠絡蒙元殘餘人心,於是就答應了這個結果,然後詔諭魏國公徐輝祖巡邊陝西,主持監督和韃靼使節談判事宜,以示重視。
其實也是徐輝祖賦閑以來,無所事事,朱標也不想就此淹沒一個忠心的人才,可由於徐增壽他們那點破事兒,想重新啟用,那必須有個由頭,所以就算是大材小用,這次將他派來了。
徐輝祖下了船,坐上官轎,剛從船上晃晃悠悠的下來,又要晃晃悠悠的往西安城裏去,真的想下來騎騎馬,找回從前的感覺,可是這個暫時對於他這個欽差來,算是一個奢望吧,陝西的官員,在沒有弄明白欽差來意之前,哪敢讓他騎馬呢。
車、馬、轎、儀仗的隊伍浩浩蕩蕩,轉過幾條大街,進入專門接待朝廷大臣和顯貴賓客的驛館長安北苑。
位於西安城北,這兒原是蒙元皇帝在西安的行宮。也正是徐輝祖的父親徐達在攻取西安之後,曾想縱火焚燒之地。因見屋宇儼然,巧奪天工。不忍加毀。所謂昏君有罪,房屋無辜。這才封存保管下來。洪武三年,朱樉封地西安為秦王,才改成長安北苑這個名字。
長安北苑的門樓宏麗壯觀,五間飛簷抱廈頂覆琉璃瓦,兩側逶迤一色青磚牆。中為正門,左右各有兩個邊門。正門門楣上俯懸寬大匾額,堆金凸起顏體大字“長安北苑”。厚重雄渾,遒勁古拙。
進入大門的院內,古木參天。夾道繁花,爽氣襲人。穿過幾座臨溪假山,豁然開朗,如茵的芳草,寬闊而平坦,四周花木蔥籠,數十間粉牆青瓦精舍呈孤形抱立草坪。
有月洞門通入花園,花園的另一邊,一座座四合院式的屋宇依傍地勢高低櫛比鱗次。錯落有致。屋宇之間,以曲廊相連,廊外兩旁,修篁簇擁。穿過曲曲折折的雕欄彩廊。拾級而上,撲入眼簾的白如霜雪的大理石上鐫刻著三字漢隸:獨秀館。
一棟三麵臨水的兩層紅樓掩映在天水一色之中,園林樓台。花草亭榭,一應仿江南建築。仿佛置身於南國。徐輝祖便下榻於此。感歎著當年父親攻下西安,自己也曾經來到過這個院落。不過當時父親害怕逾製,堅決不同意住進來。那是自己年紀尚小,還哭鬧一番,徐輝祖看著這既陌生,又似乎有些熟悉的院落,心裏不由感慨起來。
徐輝祖之所以首先宣召甄友仁,不獨因為他是陝西最高行政長官,更主要的是甄友仁在京師時,他們便酬謝唱和,切磋畫藝,過往密切了。由於徐輝祖的舉薦,甄友仁才得由一個翰林院編修遷升為朝廷封疆大臣,成了二品官員的陝西布政使。可以說魏國公對於甄友仁有知遇之恩。
驛丞遣人送上瓜果蔬菜,雖然玻璃大棚現在大明已經逐漸推廣,但是對於三月間的西安來,還是比較稀少,隻是僅僅能供秦王府和逐級官員們享受,就連那些行商們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現在卻是不值錢似得斷斷續續的端上,熱水也送來了。
剛交申時,俞士賢走進北苑拜見,衛士將他領進獨秀館,徐輝祖已經梳洗清楚,穿著一身淡雅的便衣在書房迎候,俞士賢行禮後,笑著說:“魏國公這一路勞苦功高,不知西安這安排可還入得魏國公法眼嗎?”
徐輝祖自持身份,隻是拱手還禮道:“俞布政使有心,觀布政使應該是洪武二十七年的進士吧,不過十載,便成了封疆大吏,這才是國之棟梁!”
俞士賢連忙說道:“豈敢!豈敢,那是聖上洪恩,下官隻有盡心盡力,倒是著西安城原是中山王所光複,魏國公故地重遊,那日下官在醉仙樓做東,也好叫京師知道我們西安好客!!”
寒暄幾句,徐輝祖單刀直入地說:
“俞布政使,本官此番千裏迢迢,奉旨查巡查邊境。需親臨陝西各重要關隘,督察查訪,望大人通力協作……”
如敘家常,語調平和,表情坦然,俞士賢忙抱拳說道:“魏國公奉旨巡邊,下官自然俯首聽命,請魏國公明示便了。”
“俞大人。”徐輝祖久居京師養就白皙的臉上掛著溫和的微笑,繼續說:“此次本官前來因由,相信邸報中早有言明,關於聖旨,本官自會明日在衙門宣讀,至於今日接風之事嘛,本官舟車勞頓,看就是免了吧。”
徐輝祖不露聲色,卻拒絕接風之宴,而且語氣中好像有不容分辯的意味。
“這……?”俞士賢摸摸須發,對魏國公這種做官方法,他有點不好理解了,不管怎麽說,也是奉旨欽差,地方上總是要例行接待,因為就算不是魏國公前來,來的是一個尋常小吏,但牽涉到欽差,那是給皇上麵子,為什麽魏國公要拒絕呢?
看他沒有答話,徐輝祖問道:“俞大人有什麽顧忌麽?”
“不,不,”俞士賢連忙搖手說,“下官謹遵欽差大人諭示,不過大家都仰慕中山王之豐功偉績,魏國公的蓋世英明,已經在醉仙樓聽候差遣。如果見不到欽差大人,恐怕會很失望的。”
俞士賢想了半天,斟酌著言語用詞,才說了那麽多,心裏暗自有些腹誹徐輝祖不懂做官之道,接風洗塵乃是最尋常不過的應酬,竟然連這個麵子也不給,如果這樣下去,他對於有些人的托付,真的是有些不敢保證了。
“俞大人!”徐輝祖用手揉揉白皙的臉皮,依然輕聲慢語地說:“本官真的是身體不適,要不咱們再約時間?”
頓了頓,接著說:“俞大人,本官也是心直口快,要不這樣,明日大人幫本官約海關衙門的人前來,另外再擬請按察司、都司大人等來北苑一晤,由本官做東,以做謝罪,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俞士賢不由一怔,看來無法挽回,他沒有想到欽差出來西安,就會給自己這麽大一個釘子來碰,也不知為了什麽,不過出於多年為官經驗,心裏暗暗有種不祥的預兆,到底是什麽,自己也想不出來。突然想起什麽,不由心裏一動,道:“欽差大人,下官剛才忘了說,今日接風,乃是秦王殿下發起的。”(未完待續。。)
陝西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以及各衙門七品以上官員,陝西關內道西安府、長安縣的主要官員都已到齊。幾十名穿紅著綠的吹鼓手和豔抹濃妝的舞姬在草坪上侍立待命。眾人都齊聚在渭水河畔,這氣勢,這場麵,如歡迎凱旋而歸的勇士一般。
渭水岸邊旌旗飛揚,數百名騎、步兵組成的儀衛明盔亮甲,佩執刀槍,在明媚的陽光下閃爍生輝。和暖的春風拂麵吹來,一麵麵彩旗迎風擺拂,每個人表情肅穆,似是一尊尊彩塑兀立河岸,隻有好動的戰馬不習慣不耐煩這種出奇的寂靜,時而昂頭振鬣,挪動四蹄,發出一聲聲嘶鳴。
忽然,右方寬闊的河道上出現一片片引人注目的白色風帆,帆藉順風,排浪迅疾駛來……旗鼓手立刻揮動角旗,頓時三聲炮響,同時鞭炮齊鳴,鼓樂震天。
眾人下意識地理了理冠服,隨著眾人引頸東望,渭水上,陽光下,波浪疊金,浮光耀彩。江上船隊浩浩蕩蕩,為首的兩條船上,環侍著披掛整齊、佩刀肅立的兵勇。接著,便是一艘巍然壯麗的畫閣巨艦,淩波履浪。緩緩駛來。船頭上,一杆金銀絲繡字“魏國公徐”的大旗在風中飄揚。兩排衣著錦繡的儀仗簇擁著兩麵碩大醒目的:“回避”、“肅靜”。
畫閣大船的彩飾艙門打開,走出一個身材魁梧、五縷長須的人來。雙手背後,昂首遐觀,旁若無人。領頭的官員趨前幾步,拱手朗聲說:“陝西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率陝西官民恭迎魏國公!”
隨著陝西布政使俞士賢的話音剛落,鞭炮和鼓樂聲驟起,在一片喧囂聲中,畫閣大船已經靠岸。俞士賢為首,官員排列於碼頭前,徐輝祖從艙門處緩步走到船頭,岸上官員齊行兩拜大禮,齊聲說道:
“卑職參見魏國公!”徐輝祖連忙拱手答禮,朗聲說道:“各位大人免禮。”
徐輝祖本是武將世家,今日卻穿著了一身文官裝束,自己雖然覺得有些別扭,但是放在陝西的官員眼裏。本來魏國公就長得麵如冠玉,英姿非凡,在京師又以才氣著稱,倒也沒有感到什麽。
現在是景泰六年的四月。大明猛然一看似乎一切都沒有變,朱高熾率領北平舊屬仍在朝鮮半島上隔江與朝廷大軍對峙,但是卻和朝鮮李芳遠的蜜月期似乎已經過去。因為資源問題,和朝鮮發生的摩擦甚至比朝廷大軍遠遠多出。
日本的內戰依舊再打。足利義滿為了達到和大明通商的目的,竭盡全力的攻打著大內氏的九州地界。在琉球的支持下,今川了俊終於從幕後走到前台,聲援大內氏,指責室町幕府的專橫跋扈,挾天皇以令諸侯。
今川了俊的站出,使大內氏和室町幕府的矛盾產生計劃,而且對於今川指責的罪行,那就是有些正統之爭的意思了,而且日本模仿大明朱高熾那一招,說是為拯救天皇而靖難,清除室町幕府這種奸臣設置,有些清君側的意味,也不知道是不是張定邊教給日本人的說法。但靖難之說,無疑刺激起那些本對戰爭有些消極的諸侯國,就連一向不滿意父親親和大明的足利義持也分外打起了精神,展開了新一輪對大內氏的圍剿。
一切都像朱標設想的那樣,除了張定邊依然懸於海外,琉球仍未內附。
但是作為皇帝的他一點也沒有著急,因為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了,朱標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在大明建立了軍鎮製度,在如今的大明設了十三個軍鎮。
遼東軍鎮,轄區東至海,東北包有庫頁島,西至斡難河,南接圖們江,北抵外興安嶺;北平軍鎮,轄北平都司、河北、山西等地;濟南軍鎮,轄區為山東,並指揮新淮河以北連雲港、徐州地區設防事宜;兩廣軍鎮,轄區為湖南部分地區、廣東、廣西和瓊州;湖廣軍鎮,轄區為河南、湖北、湖南的部分地區;雲南軍鎮,下轄雲南、貴州和安南部分地區軍事;西北軍鎮,下轄甘肅、陝西、寧夏、青海部分地區;蜀中軍鎮,下轄四川、以及和烏思藏邊緣地區軍事;福建軍鎮,下轄福建、江西具體軍事事務;南京軍鎮,下轄江蘇、浙江、安徽和福建、江西部分地區,為京畿直屬。
遼東軍鎮、北平軍鎮、濟南軍鎮、兩廣軍鎮、湖廣軍鎮、雲南軍鎮、西北軍鎮、蜀中軍鎮、福建軍鎮、南京軍鎮等九大軍鎮和一個朝廷直屬軍鎮,十大軍鎮中,設總督一人,正二品,指揮三人,從二品,僉事三人,從三品。
分別由皇帝提名,內閣、以及總參謀部議定後昭告天下,隨詔書規定,每軍鎮總督任期為五年,任期滿後,經考察合格可以調任使用,不可在本地連任,就算是調任,總督也不可連續三屆,任期滿後卸任,自然並入總參謀部任職。
說起了總參謀部,那就是五軍都督府的前身,十大軍鎮成立後,朱標直接將調配權力抓在自己手中,解散了五軍都督府,成立總參謀部,首任部長為馮勝,副部長為傅友德、耿炳文等人,具體接替五軍都督府的事務。
而就在這一次的調配中,徐輝祖徹底被解除了軍職,皇帝加封其為太子太傅,仍為魏國公爵。不過並入東宮詹事府入職,算是個後備了。徐輝祖也算是認命,知道這次靖難之前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都扮演過什麽角色。皇帝沒有秋後算賬,已經算是不錯了。因為徐增壽和徐膺緒出使回來後。積功虛職為參謀處僉事,分配了軍需之責後,並未多做處理。
而徐妙兒一直在深宮之中為女史,朱標幾欲賜婚,都看在其楚楚可憐的模樣上作罷,不過在深宮之中,楊蝶和小維也有了伴兒,相處的也算融洽。
這一切都是諸王在京師中開會期間一蹴而就,利用傅友德和馮勝等人在軍中的威望。迅速完成,其中除了南京軍鎮的定**之外,遼東軍鎮的定邊軍、北平軍鎮的定北軍、濟南軍鎮的定東軍、兩廣軍鎮的定遠軍、湖廣軍鎮的定江軍、雲南軍鎮的定南軍、西北軍鎮定西軍、蜀中軍鎮的定高軍和福建軍鎮的定海軍也相繼而成。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剝除了藩王們的軍權,為了撫慰藩王,朱標特地親自主持了宗室會議。幾經爭議挫折,決定原有的藩王屬地不變,會議完成之後,諸王歸藩。
原則上,根據需要每位藩王可以擁有五百到三千的護衛軍隊。具體數目要有朝廷決議。這隻軍隊算是私軍,不歸軍鎮管轄,軍鎮也無調遣之權。
既然剝奪了藩王們的軍權,那就要給他們一定的補償。行政權力和除嫡子之外的科舉、經商朱標也變了個方式放開了,藩王在屬地,分封不得超過三府之地。另外對於屬地內的行政官員有提名權和彈劾權,但是一年不得超過兩次。任免權依舊把握在朝廷手中。
另外成立了諸如改宗人府為皇事院,藩王超過四十歲者。必須傳位於世子,自己赴皇事院述職,由於現在歸京藩王較少,所以暫時署理宗人府之責,其他雖然沒有多說,但是朱標卻是想將一些核查、巡撫之類的職責慢慢的交給皇事院,再樹立一方勢力,和外臣抗衡,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皇權羸弱的問題了。至於宗室會議,將會兩年召開一次,每次一個月,無旨意不得缺席,缺席者做撤藩之懲。算是極為嚴厲了。
朱標對於兄弟之類的,暫時扯不開顏麵,他要為皇權做想,就不能太削兄弟的麵子,而在今後的封王過程中,就嚴厲很多,比如說,從景泰五年開始,諸王嫡長子五歲要入京學習,考核合格,十五歲冊封為世子,在為世子期間,要有三年的地方官經曆,三年的軍旅經曆,職司不限,由皇事院裁決,然後進京為官,等待藩王年屆四十,由皇帝欽封後,方能就藩。期間,如果藩王提前到達回京年紀,則從當年中段過程,往藩地就藩。
反正宗室會議兩年一次,發現什麽就開始糾正什麽,朱標也不擔心。
一切都沒有發生異議,縱然有小麵積的反彈,也迅速被朱棡、朱棣二人聯手鎮壓,大明正慢慢的改變著。就在去年,在大明北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鬼力赤殺元順帝後裔坤帖木兒,鬼力赤本非元帝後裔,各部多不服。鬼力赤遂廢蒙元朝的國號,改號韃靼,自稱可汗。
鬼力赤建立韃靼之後,遣使朝貢以示通好,去年底又遣使乞求重開榷場,也就是互通貿易之類的事務。朱標考慮後,發於朝議,認為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籠絡蒙元殘餘人心,於是就答應了這個結果,然後詔諭魏國公徐輝祖巡邊陝西,主持監督和韃靼使節談判事宜,以示重視。
其實也是徐輝祖賦閑以來,無所事事,朱標也不想就此淹沒一個忠心的人才,可由於徐增壽他們那點破事兒,想重新啟用,那必須有個由頭,所以就算是大材小用,這次將他派來了。
徐輝祖下了船,坐上官轎,剛從船上晃晃悠悠的下來,又要晃晃悠悠的往西安城裏去,真的想下來騎騎馬,找回從前的感覺,可是這個暫時對於他這個欽差來,算是一個奢望吧,陝西的官員,在沒有弄明白欽差來意之前,哪敢讓他騎馬呢。
車、馬、轎、儀仗的隊伍浩浩蕩蕩,轉過幾條大街,進入專門接待朝廷大臣和顯貴賓客的驛館長安北苑。
位於西安城北,這兒原是蒙元皇帝在西安的行宮。也正是徐輝祖的父親徐達在攻取西安之後,曾想縱火焚燒之地。因見屋宇儼然,巧奪天工。不忍加毀。所謂昏君有罪,房屋無辜。這才封存保管下來。洪武三年,朱樉封地西安為秦王,才改成長安北苑這個名字。
長安北苑的門樓宏麗壯觀,五間飛簷抱廈頂覆琉璃瓦,兩側逶迤一色青磚牆。中為正門,左右各有兩個邊門。正門門楣上俯懸寬大匾額,堆金凸起顏體大字“長安北苑”。厚重雄渾,遒勁古拙。
進入大門的院內,古木參天。夾道繁花,爽氣襲人。穿過幾座臨溪假山,豁然開朗,如茵的芳草,寬闊而平坦,四周花木蔥籠,數十間粉牆青瓦精舍呈孤形抱立草坪。
有月洞門通入花園,花園的另一邊,一座座四合院式的屋宇依傍地勢高低櫛比鱗次。錯落有致。屋宇之間,以曲廊相連,廊外兩旁,修篁簇擁。穿過曲曲折折的雕欄彩廊。拾級而上,撲入眼簾的白如霜雪的大理石上鐫刻著三字漢隸:獨秀館。
一棟三麵臨水的兩層紅樓掩映在天水一色之中,園林樓台。花草亭榭,一應仿江南建築。仿佛置身於南國。徐輝祖便下榻於此。感歎著當年父親攻下西安,自己也曾經來到過這個院落。不過當時父親害怕逾製,堅決不同意住進來。那是自己年紀尚小,還哭鬧一番,徐輝祖看著這既陌生,又似乎有些熟悉的院落,心裏不由感慨起來。
徐輝祖之所以首先宣召甄友仁,不獨因為他是陝西最高行政長官,更主要的是甄友仁在京師時,他們便酬謝唱和,切磋畫藝,過往密切了。由於徐輝祖的舉薦,甄友仁才得由一個翰林院編修遷升為朝廷封疆大臣,成了二品官員的陝西布政使。可以說魏國公對於甄友仁有知遇之恩。
驛丞遣人送上瓜果蔬菜,雖然玻璃大棚現在大明已經逐漸推廣,但是對於三月間的西安來,還是比較稀少,隻是僅僅能供秦王府和逐級官員們享受,就連那些行商們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現在卻是不值錢似得斷斷續續的端上,熱水也送來了。
剛交申時,俞士賢走進北苑拜見,衛士將他領進獨秀館,徐輝祖已經梳洗清楚,穿著一身淡雅的便衣在書房迎候,俞士賢行禮後,笑著說:“魏國公這一路勞苦功高,不知西安這安排可還入得魏國公法眼嗎?”
徐輝祖自持身份,隻是拱手還禮道:“俞布政使有心,觀布政使應該是洪武二十七年的進士吧,不過十載,便成了封疆大吏,這才是國之棟梁!”
俞士賢連忙說道:“豈敢!豈敢,那是聖上洪恩,下官隻有盡心盡力,倒是著西安城原是中山王所光複,魏國公故地重遊,那日下官在醉仙樓做東,也好叫京師知道我們西安好客!!”
寒暄幾句,徐輝祖單刀直入地說:
“俞布政使,本官此番千裏迢迢,奉旨查巡查邊境。需親臨陝西各重要關隘,督察查訪,望大人通力協作……”
如敘家常,語調平和,表情坦然,俞士賢忙抱拳說道:“魏國公奉旨巡邊,下官自然俯首聽命,請魏國公明示便了。”
“俞大人。”徐輝祖久居京師養就白皙的臉上掛著溫和的微笑,繼續說:“此次本官前來因由,相信邸報中早有言明,關於聖旨,本官自會明日在衙門宣讀,至於今日接風之事嘛,本官舟車勞頓,看就是免了吧。”
徐輝祖不露聲色,卻拒絕接風之宴,而且語氣中好像有不容分辯的意味。
“這……?”俞士賢摸摸須發,對魏國公這種做官方法,他有點不好理解了,不管怎麽說,也是奉旨欽差,地方上總是要例行接待,因為就算不是魏國公前來,來的是一個尋常小吏,但牽涉到欽差,那是給皇上麵子,為什麽魏國公要拒絕呢?
看他沒有答話,徐輝祖問道:“俞大人有什麽顧忌麽?”
“不,不,”俞士賢連忙搖手說,“下官謹遵欽差大人諭示,不過大家都仰慕中山王之豐功偉績,魏國公的蓋世英明,已經在醉仙樓聽候差遣。如果見不到欽差大人,恐怕會很失望的。”
俞士賢想了半天,斟酌著言語用詞,才說了那麽多,心裏暗自有些腹誹徐輝祖不懂做官之道,接風洗塵乃是最尋常不過的應酬,竟然連這個麵子也不給,如果這樣下去,他對於有些人的托付,真的是有些不敢保證了。
“俞大人!”徐輝祖用手揉揉白皙的臉皮,依然輕聲慢語地說:“本官真的是身體不適,要不咱們再約時間?”
頓了頓,接著說:“俞大人,本官也是心直口快,要不這樣,明日大人幫本官約海關衙門的人前來,另外再擬請按察司、都司大人等來北苑一晤,由本官做東,以做謝罪,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俞士賢不由一怔,看來無法挽回,他沒有想到欽差出來西安,就會給自己這麽大一個釘子來碰,也不知為了什麽,不過出於多年為官經驗,心裏暗暗有種不祥的預兆,到底是什麽,自己也想不出來。突然想起什麽,不由心裏一動,道:“欽差大人,下官剛才忘了說,今日接風,乃是秦王殿下發起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