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你們簡直都是胡鬧!”


    在聽完事情的發展經過後,朱元璋剛剛收獲傳國玉璽的喜悅,也不禁不翼而飛。


    事情在發生時顯得很詭異,但是經過後來各自的陳述,講明了事情原委,卻又是極為平常。


    一群整天無所事事的王孫公子,借助自己鼓勵秋狩的號召,然後糾集在一起前往寶華山打獵,因為貪玩,就回來晚了,走到玄武湖畔,看見天空飛過了龐然大物,感到稀奇,甚至還射了一箭,不過這一箭的運氣也太好了一點,竟然射死了人。


    其他的也並沒有做出什麽出格的事情,雖然跟蹤,但是並未繼續攻擊,最後還被飛彪衛押送到了京師,才發現這些人的身份都不一般,害怕承受不了這些王孫公子的怒火,所以趕快的報知了皇帝。


    要是不牽涉到傳國玉璽,恐怕朱元璋都懶得管這麽多事,最多是像幾百年後老師對待調皮搗蛋的學生一樣,將其留下,然後通知各個家長過來領走了事。


    這件事畢竟牽涉到了傳國玉璽,這本來就是老朱的逆鱗之一,傳國玉璽對於他一個草根出身的皇帝,實在是太重要了,隻要公告天下,那就可以證明了他的天命所歸,雖然現在整個大明都知道他是皇帝,都說他是天命所歸。


    但是在朱元璋心裏,總是有著那麽一點點的缺憾,而自己女婿呈獻的這個東西,恰恰能彌補他心中的缺憾。


    這一切,卻差點沒有毀在這群無所事事的勳貴子弟手裏。真的讓朱元璋很惱火,心想。如果傳國玉璽真的出了什麽事情,朕會讓你們全家全族來陪葬。


    呃。還不行,其中竟然還有朕的兒子。


    這可能就是朱元璋暴怒的原因吧!聖旨已經下達,所有隨從人員,全部都在外麵挨板子,午門外已經是燈火通明,木杖和屁股的接觸聲,夾雜著那些人的慘叫聲,皇帝在深宮之中當然聽不到。


    但是麵前包括自己兒子在內的十六個年輕人,卻是實實在在的站在自己麵前。該怎麽處理。


    其中竟然還有胡惟庸的兒子,據奏報,駙馬都尉所乘坐的飛舟上的駕馭人員,就是由這個胡嵐親手射死的。


    但從各種陳述中,卻也找不出什麽毛病,驚慌失措下的失手,誤殺對於一個丞相的兒子來說,根本就不算是什麽罪過。


    掃了一眼偏殿內,龐煌垂手而立。貌似誠惶誠恐,而下麵站著的朱棣和其他十五人,也是麵帶驚慌,但是卻沒有害怕。


    在另一處偏殿。朱元璋幾乎召集了在京師所有出名的博學多才者,正在鑒定傳國玉璽的真偽,現在結果還沒有出來。這也正是他感到煩躁的原因之一。


    抬眼看去,鄧鎮正在畏畏縮縮的向後隱藏。好像害怕自己看到他一樣,想了一下不由大怒。喊道:“鄧鎮,你給朕跪出來!”


    本來就有些心虛的鄧鎮害怕皇帝注意到自己,沒有想到怕什麽來什麽,聽到皇帝召喚,連猶豫也不敢猶豫,原地跪下,膝行而出,叩頭道:“皇上,臣知罪!”


    “你知罪?朕看你什麽都不知道!”朱元璋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瀉火的,哪能輕易放過,大吼道:“你父親鄧愈去年病逝於軍中,你不在家好好丁憂,竟敢參與到遊獵當中,真的可謂不孝,你當朕不會嚴懲你嗎?”


    鄧鎮不由暗暗叫苦,是有丁憂這個規矩的,但是武將卻不在此列,武將丁憂不解除官職,而是給假一百天,大祥、小祥、卒哭等忌日另給假日。


    鄧鎮雖然承襲了父親衛國公的爵位,但是由於年輕,還在五軍都督府領了一個後軍都督僉事的閑職,而且還在兵部領了一個正五品的武選清吏司的郎中職司。


    要是說丁憂的話,就看從哪個官職來看了,要是從五軍都督府的後軍都督僉事上麵看,那就不用丁憂,在家守孝一百天就夠了。


    但是要是非要找事,從他的爵位和兵部的差事來看,他是要丁憂二十七個月的。這也是他害怕見到朱元璋的原因,看來是躲不過去了,鄧鎮當然不敢和皇帝爭辯,隻能叩頭認罪。


    其實他心裏也知道,自己不過是皇上的出氣筒而已,誰讓自己身上能找到毛病呢,不過父親年屆四十就以身殉職,當時皇上還是挺傷心的,所以不會在父親去世還不滿周年的時候,皇上要自己的命,至於懲罰是絕對免不了的了,那沒有辦法,隻有受著唄。


    “傳旨,衛國公鄧鎮,丁憂期間,擅自外出遊獵,有違孝道,特除五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僉事之職,降為五軍都督府後軍都事,免兵部武選清吏司郎中,暫時將衛國公爵位懸掛,以儆效尤,禁足在衛國公府,丁憂期滿方可外出,否則以違逆論處。”


    朱元璋顯然對鄧鎮的官職分布特別熟悉,直接懸掛了衛國公的爵位,免了鄧鎮兵部的差事,然後又降了鄧鎮在五軍都督府的職位,由正二品的都督僉事,降成了正五品的都事。


    這個懲罰可謂很重,但是鄧鎮卻是放下心來,也不爭辯,叩頭謝恩,總算是從朱元璋的怒火中解脫出來了。


    龐煌嘴裏不說,心裏卻是想到,朱元璋看似暴怒,其實做事很有分寸,什麽懸掛衛國公的爵位,光懸掛,卻是沒有說斷了他的俸祿,不痛不癢,兵部的差事本來就是可有可無,五品的郎中,多他不多,少了它也感覺不出來。


    而且沒有將其調離五軍都督府,看來等待風聲過去之後,朱元璋想要鄧鎮領兵了。


    已經為官多年的龐煌,對於官場上的一些勾當,早就看得透徹。估計給鄧鎮一個下馬威,就是為了找別人的事情了。而現在最好找事的,龐煌看了看剩下的十五個人。心想到,估計下一個就要輪到胡嵐了。


    胡惟庸的這個兒子,很低調啊!


    自己幾乎以前都沒有注意過,而從幾百年後的曆史中,也就好像記得書中就提到一句什麽胡惟庸的兒子墮馬而死,胡惟庸遷怒於人,也就是這件事讓朱元璋和胡惟庸的矛盾開始尖銳起來,也不知道墮馬而死的是不是這個胡嵐,更不清楚。胡惟庸有幾個兒子。


    果然不出所料,朱元璋看了一會,開口道:“胡嵐!”


    “臣在!”胡嵐心頭一跳,馬上站出跪了下來,以他的秀才身份,在沒有父親在身旁的話,還真的有些膽怯。


    “記得前年朕去你家時,還見過你,當時朕說過什麽。你還記得嗎?”朱元璋說的很慢,仿佛正在猶豫什麽。


    “回陛下,承蒙皇上厚愛,當時臣記得。皇上說臣老實穩重,是個可造之材!”


    “你記得就好,但是今天的所作所為。你對得起朕的誇讚嗎?”


    “臣惶恐,當時天色已暗。驟然有不明之物飛過,臣想。臣的年齡最大,當然要保護閻王殿下和其他弟弟,所以當時不查,冒然射出一箭,臣甘願領罪。”


    不錯,龐煌心裏讚歎道,不愧為胡惟庸的兒子,說話絲毫不露把柄,認罪歸認罪,但是就是扣著要保護燕王朱棣,射出哪一箭,無非是防衛過當,一時失手而已。


    “你也知道你年紀最大啊!”朱元璋似笑非笑,接著說道:“那你為什麽不提醒他們早些回來,以至於天黑還未歸還京師,你年紀最大,為何還要慫恿燕王,去叫鄧鎮,破壞他的丁憂盡孝?你年紀最大,責任當然也是最大.......。”


    朱元璋語氣一窒,龐煌偷著抬眼看去,隻見蔣瓛朕默默的跪在偏殿的角落,心道結果終於出來了,果然朱元璋改變了語氣,繼續對胡嵐說道:


    “既然你年紀最大,那朕就著你監刑,今日出去狩獵的人,除你之外,每人朕賞他五鞭,去午門外執行去吧。行刑之後,每人禁足三個月,春節之前不許出門。”


    這個結果頓時讓所有的人都楞了起來,看皇帝的語氣,肯定要問責胡嵐的,而且懲罰說不定要比鄧鎮嚴厲的多。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胡嵐不僅沒有受到懲罰,而且卻變成了監視行刑的人,其他人不但要禁足,還要挨鞭子,所以,每個人看望胡嵐的眼神都變了。


    一種**裸的憤恨和妒忌彌漫起來,古人講究的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現在倒好,出事的那一箭是你射的,你的年紀最大,反而一點事都沒有,我們這些沉默不語的人,倒是每個人都要挨鞭子,每個人都要關禁閉,這算什麽?


    就因為你爹是大明的丞相,皇上才這麽護著你嗎?


    龐煌苦笑著看著這十六人分成了兩派往偏殿外告退,偏偏這兩派十五人在一起,另外一派卻隻有孤零零的胡嵐自己。


    老朱這挑撥離間用的真的不太高明!龐煌心道,相比於鄧鎮的處罰,胡嵐的才是最嚴重的處罰,不傷筋動骨卻讓眾人和他疏遠了關係,相信胡惟庸回去就能看出端倪,但又有什麽辦法呢?


    射死人的事情皇帝都沒有問,你胡惟庸難道還有意見?


    看來朱元璋對於胡惟庸的成見真的不淺,難道君權和相權之間的矛盾真的不能調和嗎?望著胡嵐落寞的背影,龐煌心裏一動,似乎抓住了什麽,又似乎什麽都沒有抓住。


    回過神來,朱元璋已經從龍椅上坐了起來,走到了蔣瓛的麵前,而自己隻能小步跟隨,在那班老夫子沒有辨明真假之前,他還不好開口說話。


    本來想到會有一個很大的迎接玉璽的典禮,皇帝祭天之後接收玉璽,就證明了正統歸大明所有,但是卻沒有想到朱元璋為人這麽謹慎,不由鄙視到,不就是一塊玉璽嗎?


    何必分真或假呢?你老朱說是真的,誰還敢拿過來翻來覆去的看,其實對於朱元璋為傳國玉璽的執著,龐煌真的感到很不以為然,連劉伯溫那樣的半仙都造出來了。你就是拿蘿卜雕刻一個印章,說是玉璽。隻要不用,誰能知道是假的呢?


    因為龐煌從各種途徑了解到。傳國玉璽一般是不用的,不到皇位交替之際,誰也不會用傳國玉璽,那隻是證明正統的一個工具,而非實際的印章。


    但是龐煌卻沒有了解過朱元璋心裏真正的想法,他倒是想直接通過一個儀式找塊傳國玉璽裝下去。


    但是畢竟要經過哪些讀書人的承認,這次朱元璋勞師動眾,無非也就是想在士大夫階層造成一定的影響力,通過士大夫之口。向世人宣布,大明得到了正統,是天命所歸,那樣的話,就不會出現諸如民間大儒,屢召不至的局麵了。


    因為讀書人很認死理,特別有些理學宗師級別的人物,看不到傳國玉璽,寧願抱著蒙元的臭腳丫子不丟。也不願意跟著不是正統的皇帝。


    諸如蔡子英等人,就是這般模樣,蒙元都滅亡好幾年了,朱元璋要封他做官。蔡子英卻是堅決不接受,軟硬兼施都不行,最後還經常無緣無故的大哭。說是思念故主,把朱元璋弄得毫無辦法。因為其名聲太大,又不好殺。最後隻好派人將其送到北方出塞去和林,該幹什麽就去幹什麽了。


    像蔡子英這樣隻看正統與否,而不在意是誰做皇帝的人,還有不少,所以朱元璋心裏堅持著認為,就是因為他沒有傳國玉璽,別人嫌棄他的大明不是正統,所以才不為大明效力的。


    對於傳國玉璽的執著,這也是最主要的來源吧。


    走到蔣瓛麵前,朱元璋沒有說話,蔣瓛用顫抖的聲音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經多位大學士聯合鑒定,玉璽是真的。”


    本來淡定的朱元璋聽到這句話也不由眉頭動了一下,龐煌從朱元璋側後方看去,發現老朱的手緊握了一下,隨即又鬆開,顯得心情好些有些緊張。


    “那還不拿過來給朕!”朱元璋聽說玉璽是真的,終於忍不住要看了。


    蔣瓛伏在地上不起,道:“幾位大學士說,玉璽現世乃是天大的祥瑞,吉兆也,所以皇上最好舉行天授之典禮,以告知天下,方可顯示出誠意,所以請臣來請示陛下,是否.......。”


    “不用說了,朕準了!”朱元璋沒有等蔣瓛說完,就擺手說道:“玉璽之事,你負責保護,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觸動,另外,命禮部、欽天監和太常寺聯合籌備典禮事宜,由太子主持,再命鴻臚寺和尚寶司同時昭告各屬國,朕允許可以動用飛彪衛的飛舟,向諸屬國報訊,命其遣人來賀。”


    龐煌撇了撇嘴,心想看來這次老朱要玩大的了,竟然動用飛舟去各屬國喊人捧場,這會也不想著省錢了,這一圈下來,不知道要浪費多少高純度酒精。


    誰知道這還沒有完,朱元璋繼續下著聖旨:命翰林院和國子監上表慶賀,並撰寫各種題材的賀詞,其中祭天時要用的祝文,就要準備九套,以備自己選用,另外命光祿寺準備犧牲祭品和為大宴做準備。


    還有令刑部擬定赦書,準備大赦天下!!


    .......。


    從頭到尾,龐煌幾乎都沒有出聲,而朱元璋好像把他忘卻了一般,隻顧滔滔不絕的布置著各項旨意,先開始是蔣瓛一人奉旨,接下來又召來了數位翰林待詔,專門為皇帝書寫各種聖旨。


    龐煌乘坐飛舟到京師,幾乎一天都沒有吃什麽東西,降落之後,隨即又被族擁著進了皇城,一直到現在,不用掏出在袖中的懷表,就可以知道已經過了亥時,直餓的兩腿抽筋,卻沒有見到朱元璋有停歇的意思。


    看著興奮的朱元璋,龐煌估計當老朱知道傳國玉璽到手之後,肯定已經打了無數遍腹稿,各種聖旨都考慮的很周詳了。要不也不會說的這麽流利,也不會考慮的這麽周全,甚至連已經告老還鄉的宋濂,都記得下旨召回京師。


    在這樣的宣傳攻勢之下,估計連聾子、瞎子都會知道傳國玉璽由彌勒佛祖送還大明,確立了大明正統的名分。


    但是龐煌卻又看到了一種很詭異的場景,穿越這麽多年,當了這麽多年官,也不是白白吃飯的,為了適應這個時代,他看了很多書,也了解了各種官場上的規則和製度。


    也就是由茫然到了解,龐煌才能看出其中的蹊蹺,那就是朱元璋下旨,起草詔書竟然用的是翰林院的待詔,而不是中書舍人,也沒有中書省的任何官員。


    起草詔書是一件很講究的事情,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例如在秦代由禦史大夫負責起草,在漢代最初也由禦史大夫,武帝的時候改為尚書令起草。魏晉時由通事舍人起草,隋唐時主要是中舍人起草,宋朝是由中書省商議,由翰林院翰林學士起草。


    大明立國,由於出現了蒙元侵占華夏的百年時間斷層,所以有的製度是沿襲唐製,有的製度是沿襲宋製,在起草詔書這一條上也是一樣,有的時候是中書舍人起草,那是皇上直接口諭的時候,由中書舍人記錄並潤色。


    而一般皇上提出意見,那就要有中書省討論之後,將討論結果奏報給皇帝,然後皇帝按照中書省的意思,再行找中書舍人或者翰林學士來起草。


    因為現在的大明,朱元璋不允許太監識字,起草詔書這件事,肯定落不到宦官的身上,即便是那樣,皇上不通過中書省,直接召集翰林院的人起草詔書,也是不符合製度的。


    看來,朱元璋對於中書省的存在,已經達到了一個不能容忍的地步了。(未完待續。)


    ps:今天努力一萬多字的更新,是否可以張嘴要點什麽呢?大家有什麽就給什麽吧!謝謝大家的支持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臣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受傷的害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受傷的害蟲並收藏臣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