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燈啊,你與華凝一起去吧。”沐水雲淡笑搖頭,那種熱鬧她不是很向往,便想要委婉的拒絕。
可江南卻不依了,一把拉住她的手,“水雲,這萬裏山莊已經夠寂靜的了,你還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多悶啊。今天不要想劍譜的事情了,我們去放鬆放鬆。有可能你觀賞盡興了,伏魔譜的古怪就想通了呢。”
“這,還是不去啦。”沐水雲聲音小了很多。
“哎呀,走走走啦!”江南不給她拒絕的機會,當即將她拉了出去。
“好了,我去就是,你別拉著我啊。”沐水雲抽出了手,心中無奈的很。
月光傾灑而下,二人剛走出來,就見華凝早已等在院外,看向沐水雲的眸光中,帶著一抹柔和。
“原來你早有安排啊。”沐水雲瞥了江南一眼,卻是不知這華凝為何不進屋,反倒等在外麵。
“好了,不要多說了,我們快走。”江南的手還拉著沐水雲的袖子,這一幕卻讓華凝清冷的臉色更加冷了,但也沒說什麽。
從萬裏山莊到達地海城根本不能用走路,更加不便騎馬,此時夜色來臨,三人最終決定,飛著去。
夜灑華光,泛舟湖上愜意之極,地海城的夜晚華美蕩然,更有一些文人墨客駕船趕來,都是為了每年一度的賞燈時節。
各式各樣的花燈排列在岸邊,花紅柳綠,五彩繽紛,多方遊子亦是紛紛前來觀賞。
一襲白衣,飄然灑脫,女子靜靜坐在船頭,將視線瞥到岸上人流聚集處,唇邊的笑意慵懶至極,纖細的手指輕輕撥弄著清涼的湖水,感覺全身都處在一種極為舒適的狀態裏。
她很享受這種感覺,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後,她從沒有這般輕鬆愜意過,江南說的對,這裏的氣氛,的確能夠讓人放鬆。
“水雲,嚐嚐這杯茶。”華凝將一杯溫茶遞過來。
沐水雲接過了茶,鼻端輕聞,清新淡雅,輕輕一抿,綿香醇厚,微笑道:“果然好茶。”
“水雲啊,這茶可是船家特地為你煮的,我們也都是沾了你的光呢。”江南手托茶杯走了過來,竟不顧華凝清冷視線掃視,大大方方的坐在了沐水雲身旁,真是好不客氣。
華凝頗為無奈的搖頭,這是要有多大的忍耐力才能控製那股爭風吃醋的念頭,水雲,怎樣才能與你獨處呢,沒有其他人打擾,就隻有我們兩個。
“唉。”華凝微歎一聲,竟將杯中茶一口飲盡,明明是喝茶,卻硬是喝出了一種愁苦般的古酒味道。
手被一個溫暖覆蓋,華凝微微一怔,卻見沐水雲眸光溫和的看著她,“歎氣可不好。如此閑情之下,你應該愉悅一點。”
“水雲…”華凝眸光隱著溫柔,心中更是舍不得她離開,將她的手握在手中,就像對待珍寶般輕柔撫摸。
沐水雲心髒急跳一下,想要抽回手,耳畔卻傳來一聲又一聲的驚歎與倒抽氣。
放眼望去,兩岸花燈一片多彩,竟將這夜晚照耀的猶如白晝般喜慶連綿,各地公子書生以及富商小姐全都眼巴巴的看過來,目光急速穿梭在白衣女子的身上,就像她有什麽吸引力般,看的一些風流公子目瞪口呆。
“這姑娘長的真美,活像個天仙!”
“誰說不是呢,這地海城多年不曾看到過如此美麗的女子了,她應該不是本地人。”
眾人議論紛紛,都將驚豔的視線集體掃射那名氣質獨特的白衣女子,她身邊的女子雖然也是一身白衣,但就氣質來說,隻能算是清冷類型,仍舊達不到天仙級,所以眾人也就忽略了華凝的存在,而坐在沐水雲旁邊的江南,直接淪為無視的對象。(.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水雲啊,看來跟你在一起,我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了。連那些姑娘都不看我了,唉。”江南裝模作樣的歎了一口氣,直接弄得沐水雲哭笑不得。
一旁的華凝卻清冷道:“我寧願做陪襯。”
“啊?”
“什麽?”
沐水雲跟江南同時詫異的看她,卻見她低頭喝茶,不言不語了。
沐水雲微微抿唇,心中無奈,你喝茶就喝茶嘛,為什麽還抓著我的手不放啊…
不遠處的一座橋上,一個粗衣女人環抱著小女娃正在挑花燈,女娃歡樂的伸手去抓,女人本來抱的好好的,卻看著下方深邃的湖水,竟眼暈了起來,女娃自然未留意,就連叫喊都沒來得及,直接從高橋上掉了下來。
“有孩子掉下來了,快救人啊!”
“馨兒!”
就在眾人驚慌尖叫之下,隻見天空閃過了兩道身影,一白一灰,宛如兩股清風般,劃過了眾人的眸底。
船頭邊,華凝與江南簡直不可置信,方才那些人尖叫的一刹那,身邊的水雲已經不見了。
一陣柔風飄過,沐水雲優雅的坐回了船頭,手上還托著那杯清香的溫茶,隻是人們並沒有如期的看到那個險些落水的女娃。
眾人正在驚歎白衣女子宛如謫仙般的身手與身姿時,橋上卻傳來動靜。
“阿彌陀佛,這可愛的小娃歸還於施主了,今後施主要善加看護好。”一個和尚麵帶微笑,將懷中的小女娃遞過去。
“多謝大師相救,多謝了!”女人見女娃沒事,便感恩戴德的拜謝和尚,之後抱著女兒離開了。
“哎啊,真是有驚無險啊!”
“對啊,想不到這個和尚的修為這麽高啊!我還沒看清楚怎麽回事呢,那女娃就沒事了,果然驚奇至極。”
“真是結善因得善果啊。”
眾人紛紛對和尚救人這一幕倍感讚揚,佛家的人都那麽善良,見不得有人受難。
沐水雲盯著橋頭上的挺拔身影,唇邊勾起一絲笑意,仍舊是靜靜品茶,不言不語。
江南與華凝對視一眼,順著沐水雲的目光望去,月光灑下,卻襯托了那件灰色衣衫的潔淨與樸素,夜的光線與燈燭的光芒相結合,將那和尚俊逸的麵龐清晰勾勒,讓人看了,竟產生一種平然淨世的情懷。
“這和尚長的頗俊,出家實在是可惜了。”江南竟看了他的麵容後,止不住有感而發。
沐水雲聽了卻咯咯一笑,美麗的臉頰微微泛紅,為何她聽江南說的這句,就是控製不住想笑呢。
華凝見沐水雲笑容滿麵,心中狂跳了起來,她不想探究那個和尚的來曆,也不想理會江南的言語,隻想這麽看著她,細品她每一個麵部表情,這個過程,卻是會讓她愉悅。
“你笑什麽?”江南有些詫異,他隻不過是說了一句感歎的話而已,水雲就笑成這樣,笑點到底在哪裏?
沐水雲卻搖了搖頭,不想解釋什麽,那個和尚的臉龐她看的一清二楚,論修為他們相差一大截,這也是為何她出手救人之際又撤回來的原因,有這個和尚在,就算一百個人同時掉下橋,他也能將他們完完整整的救上岸,因為,他就是有這個資本。
而江南的言語,著實好笑,和尚的修為乃是尊級,自然延緩壽命,他此刻的年齡與麵容,根本就不是俊美二字所能概括的,估摸著他的歲數,應該過百了吧。
對於沐水雲飄來的眼神,和尚自然感受的到,借著月光與燈火的環繞,將目光看向了那條飄蕩在湖中心的小船,那名白衣女子氣質絕佳,容顏更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驚喜道:“沐姑娘?”
江南對此情景不淡定了,轉頭問道:“他怎麽認識你?你們兩個難道…”
華凝見沐水雲神情平淡,唇邊卻勾著別樣的笑意,心中一跳,到底怎麽回事?
灰影當空掠過,足尖輕點湖水,一圈圈水波蕩漾開來,卻未將他的靴頭沾濕,這和尚竟在眨眼間,落到了那條小船上。
和尚站在船頭,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沐姑娘,你可真讓我好找啊。”
“元海大師救人的風姿讓我極是佩服,佛家都是以傳揚善業,秉承哉緣普度為己任,我果真見識了。不知大師找我何事?”沐水雲同樣雙手合十,對他行了一個佛禮。
對於佛這個字眼與含義,沐水雲根本不能忽視,也不會去忽視,她尊重每一個佛家弟子,就像尊奉佛祖一般,同時也承載著她半生的信仰,尊重佛道,就是尊重自己。
“什麽?元海大師?經綸寺易心方丈的大弟子元海尊者?”
江南與華凝雙雙不可置信,水雲怎麽會認識元海尊者,他是出了名的閉門苦修僧,怎麽會與女子打交道,著實驚奇。
“想不到這個和尚還是個高僧!”
“居然是經綸寺的尊者!”
眾人都是一派震驚之色,天宗大陸之上誰人不知皇家國寺經綸寺之名,那鎮國大寺之中全是得到高僧,況且這位高僧的身份也是不得了,就算這些遊子孤陋寡聞,可也聽說過易心方丈的名諱與事跡,那真是要追溯到百年之前了,不過經綸寺曆史悠久這是不爭的事實,傳了幾代方丈他們也是無從探究,隻知道那裏全是得道高僧,都是最近接佛祖的修為者,這讓他們起了一種敬而畏的心理。
可江南卻不依了,一把拉住她的手,“水雲,這萬裏山莊已經夠寂靜的了,你還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多悶啊。今天不要想劍譜的事情了,我們去放鬆放鬆。有可能你觀賞盡興了,伏魔譜的古怪就想通了呢。”
“這,還是不去啦。”沐水雲聲音小了很多。
“哎呀,走走走啦!”江南不給她拒絕的機會,當即將她拉了出去。
“好了,我去就是,你別拉著我啊。”沐水雲抽出了手,心中無奈的很。
月光傾灑而下,二人剛走出來,就見華凝早已等在院外,看向沐水雲的眸光中,帶著一抹柔和。
“原來你早有安排啊。”沐水雲瞥了江南一眼,卻是不知這華凝為何不進屋,反倒等在外麵。
“好了,不要多說了,我們快走。”江南的手還拉著沐水雲的袖子,這一幕卻讓華凝清冷的臉色更加冷了,但也沒說什麽。
從萬裏山莊到達地海城根本不能用走路,更加不便騎馬,此時夜色來臨,三人最終決定,飛著去。
夜灑華光,泛舟湖上愜意之極,地海城的夜晚華美蕩然,更有一些文人墨客駕船趕來,都是為了每年一度的賞燈時節。
各式各樣的花燈排列在岸邊,花紅柳綠,五彩繽紛,多方遊子亦是紛紛前來觀賞。
一襲白衣,飄然灑脫,女子靜靜坐在船頭,將視線瞥到岸上人流聚集處,唇邊的笑意慵懶至極,纖細的手指輕輕撥弄著清涼的湖水,感覺全身都處在一種極為舒適的狀態裏。
她很享受這種感覺,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後,她從沒有這般輕鬆愜意過,江南說的對,這裏的氣氛,的確能夠讓人放鬆。
“水雲,嚐嚐這杯茶。”華凝將一杯溫茶遞過來。
沐水雲接過了茶,鼻端輕聞,清新淡雅,輕輕一抿,綿香醇厚,微笑道:“果然好茶。”
“水雲啊,這茶可是船家特地為你煮的,我們也都是沾了你的光呢。”江南手托茶杯走了過來,竟不顧華凝清冷視線掃視,大大方方的坐在了沐水雲身旁,真是好不客氣。
華凝頗為無奈的搖頭,這是要有多大的忍耐力才能控製那股爭風吃醋的念頭,水雲,怎樣才能與你獨處呢,沒有其他人打擾,就隻有我們兩個。
“唉。”華凝微歎一聲,竟將杯中茶一口飲盡,明明是喝茶,卻硬是喝出了一種愁苦般的古酒味道。
手被一個溫暖覆蓋,華凝微微一怔,卻見沐水雲眸光溫和的看著她,“歎氣可不好。如此閑情之下,你應該愉悅一點。”
“水雲…”華凝眸光隱著溫柔,心中更是舍不得她離開,將她的手握在手中,就像對待珍寶般輕柔撫摸。
沐水雲心髒急跳一下,想要抽回手,耳畔卻傳來一聲又一聲的驚歎與倒抽氣。
放眼望去,兩岸花燈一片多彩,竟將這夜晚照耀的猶如白晝般喜慶連綿,各地公子書生以及富商小姐全都眼巴巴的看過來,目光急速穿梭在白衣女子的身上,就像她有什麽吸引力般,看的一些風流公子目瞪口呆。
“這姑娘長的真美,活像個天仙!”
“誰說不是呢,這地海城多年不曾看到過如此美麗的女子了,她應該不是本地人。”
眾人議論紛紛,都將驚豔的視線集體掃射那名氣質獨特的白衣女子,她身邊的女子雖然也是一身白衣,但就氣質來說,隻能算是清冷類型,仍舊達不到天仙級,所以眾人也就忽略了華凝的存在,而坐在沐水雲旁邊的江南,直接淪為無視的對象。(.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水雲啊,看來跟你在一起,我的吸引力大大下降了。連那些姑娘都不看我了,唉。”江南裝模作樣的歎了一口氣,直接弄得沐水雲哭笑不得。
一旁的華凝卻清冷道:“我寧願做陪襯。”
“啊?”
“什麽?”
沐水雲跟江南同時詫異的看她,卻見她低頭喝茶,不言不語了。
沐水雲微微抿唇,心中無奈,你喝茶就喝茶嘛,為什麽還抓著我的手不放啊…
不遠處的一座橋上,一個粗衣女人環抱著小女娃正在挑花燈,女娃歡樂的伸手去抓,女人本來抱的好好的,卻看著下方深邃的湖水,竟眼暈了起來,女娃自然未留意,就連叫喊都沒來得及,直接從高橋上掉了下來。
“有孩子掉下來了,快救人啊!”
“馨兒!”
就在眾人驚慌尖叫之下,隻見天空閃過了兩道身影,一白一灰,宛如兩股清風般,劃過了眾人的眸底。
船頭邊,華凝與江南簡直不可置信,方才那些人尖叫的一刹那,身邊的水雲已經不見了。
一陣柔風飄過,沐水雲優雅的坐回了船頭,手上還托著那杯清香的溫茶,隻是人們並沒有如期的看到那個險些落水的女娃。
眾人正在驚歎白衣女子宛如謫仙般的身手與身姿時,橋上卻傳來動靜。
“阿彌陀佛,這可愛的小娃歸還於施主了,今後施主要善加看護好。”一個和尚麵帶微笑,將懷中的小女娃遞過去。
“多謝大師相救,多謝了!”女人見女娃沒事,便感恩戴德的拜謝和尚,之後抱著女兒離開了。
“哎啊,真是有驚無險啊!”
“對啊,想不到這個和尚的修為這麽高啊!我還沒看清楚怎麽回事呢,那女娃就沒事了,果然驚奇至極。”
“真是結善因得善果啊。”
眾人紛紛對和尚救人這一幕倍感讚揚,佛家的人都那麽善良,見不得有人受難。
沐水雲盯著橋頭上的挺拔身影,唇邊勾起一絲笑意,仍舊是靜靜品茶,不言不語。
江南與華凝對視一眼,順著沐水雲的目光望去,月光灑下,卻襯托了那件灰色衣衫的潔淨與樸素,夜的光線與燈燭的光芒相結合,將那和尚俊逸的麵龐清晰勾勒,讓人看了,竟產生一種平然淨世的情懷。
“這和尚長的頗俊,出家實在是可惜了。”江南竟看了他的麵容後,止不住有感而發。
沐水雲聽了卻咯咯一笑,美麗的臉頰微微泛紅,為何她聽江南說的這句,就是控製不住想笑呢。
華凝見沐水雲笑容滿麵,心中狂跳了起來,她不想探究那個和尚的來曆,也不想理會江南的言語,隻想這麽看著她,細品她每一個麵部表情,這個過程,卻是會讓她愉悅。
“你笑什麽?”江南有些詫異,他隻不過是說了一句感歎的話而已,水雲就笑成這樣,笑點到底在哪裏?
沐水雲卻搖了搖頭,不想解釋什麽,那個和尚的臉龐她看的一清二楚,論修為他們相差一大截,這也是為何她出手救人之際又撤回來的原因,有這個和尚在,就算一百個人同時掉下橋,他也能將他們完完整整的救上岸,因為,他就是有這個資本。
而江南的言語,著實好笑,和尚的修為乃是尊級,自然延緩壽命,他此刻的年齡與麵容,根本就不是俊美二字所能概括的,估摸著他的歲數,應該過百了吧。
對於沐水雲飄來的眼神,和尚自然感受的到,借著月光與燈火的環繞,將目光看向了那條飄蕩在湖中心的小船,那名白衣女子氣質絕佳,容顏更是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驚喜道:“沐姑娘?”
江南對此情景不淡定了,轉頭問道:“他怎麽認識你?你們兩個難道…”
華凝見沐水雲神情平淡,唇邊卻勾著別樣的笑意,心中一跳,到底怎麽回事?
灰影當空掠過,足尖輕點湖水,一圈圈水波蕩漾開來,卻未將他的靴頭沾濕,這和尚竟在眨眼間,落到了那條小船上。
和尚站在船頭,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沐姑娘,你可真讓我好找啊。”
“元海大師救人的風姿讓我極是佩服,佛家都是以傳揚善業,秉承哉緣普度為己任,我果真見識了。不知大師找我何事?”沐水雲同樣雙手合十,對他行了一個佛禮。
對於佛這個字眼與含義,沐水雲根本不能忽視,也不會去忽視,她尊重每一個佛家弟子,就像尊奉佛祖一般,同時也承載著她半生的信仰,尊重佛道,就是尊重自己。
“什麽?元海大師?經綸寺易心方丈的大弟子元海尊者?”
江南與華凝雙雙不可置信,水雲怎麽會認識元海尊者,他是出了名的閉門苦修僧,怎麽會與女子打交道,著實驚奇。
“想不到這個和尚還是個高僧!”
“居然是經綸寺的尊者!”
眾人都是一派震驚之色,天宗大陸之上誰人不知皇家國寺經綸寺之名,那鎮國大寺之中全是得到高僧,況且這位高僧的身份也是不得了,就算這些遊子孤陋寡聞,可也聽說過易心方丈的名諱與事跡,那真是要追溯到百年之前了,不過經綸寺曆史悠久這是不爭的事實,傳了幾代方丈他們也是無從探究,隻知道那裏全是得道高僧,都是最近接佛祖的修為者,這讓他們起了一種敬而畏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