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產業分布
幾個主要的預算項目,占到了60%的財政預算,剩下的400億則由其他部門瓜分,其中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治山治水的預算再度提升。
特別是治理山水方麵,這次是真正的全國性的治理。
植樹造林、退耕還草方麵的政策也有所完善,扶持力度有所提高。而最主要的就是黃河流域的治理。
黃河流域隨著黃土高原的生態崩潰,曾經作為中華文明的搖籃,古代的中心區域,其地位實際上也已經不複存在了。
中國的文明中心,實際上轉移到了長江流域。
如何讓黃土高原的生態恢複過來,將黃河水土流失問題改善,這是一個必須長期堅持投入的項目。
攔沙大壩是要每年堅持建設的,這樣可以將泥沙攔下來,使泥沙不入黃河,也使得這些富含有機物的泥沙能夠留在黃土高原,而不是讓黃土高原進一步的變得更加貧瘠。攔沙大壩所在的地方,綠化更加容易。
這種攔沙大壩,以前都是黃土高原上的民眾自發的建設的,從而在大壩的地方擁有更好的農業資源。但是這種建設量很小,畢竟民眾沒有那麽多的財力和物力,人力也十分有限。
西北政fu自從財政變得比較寬裕之後,以及在黃土高原上將人口大量遷移到西域省等地區後,黃土高原上的人口減少了,每年對黃土高原上的治理投入也增加了。
經過十幾年的治理,黃土高原的情況有不少改善,泥沙入黃的規模也明顯減少。黃土高原上的植被恢複情況比較不錯,到處都出現了綠蔭。
1920年華北大幹旱,黃土高原的綠化遭到了一定打擊。不過這個時候沒有吃草根樹皮的饑民,隻要有降雨就可以很快恢複。
1921年的財政預算中,中華民國預計明年投入到黃土高原上的治理費用將上升到10億元。
另外則是對黃河的治理,主要就是冬季對河床進行挖掘,將淤泥清理出來,並將淤泥運去肥田。河南等黃河流域省份經過曆代的耕種,土地已經變得比較貧瘠了,這些淤泥中卻是富含有機物。
再有一個就是對華北各省的農用土地進行治理,采取輪流耕種製度。一個是施加堆肥,一個就是種上幾年的小麥、玉米之後,在土地上種植牧草,以增加突然有機質的含量,種地還要懂得養地。
中華民國現在不缺土地,更多的耕地正在不斷開坑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土地輪耕變得非常可行。
另外,在1921年,中華民國將實行農業訂單製。並在全國成立各種農作物公會。
訂單製的好處就是調節市場產量,同時在市場上普及期貨投資,使得農業成本恒定,售價也恒定。
農民最怕的是什麽?
最怕的就是農產品價格做過山車,忽上忽下的。而大多數農民的眼界不高,價格一跌就把多年生作物給砍了。等價格上去了又懊惱不已,又有人被吸引進去,產量一次次的擴大、縮減,結果變得非常不專業。
中華民國的農業施行訂單製之後,那些機械化農業的土地種植什麽,種植多少都將有中華民國農業部決定。
有訂單就生產,沒有訂單就把土地空著。對於空閑的土地,國家將發放一定的補貼。如此一來就不會造成農產品過剩,從而確保了農產品價格。
另外期貨市場的存在,也讓農產品的售價能夠恒定下來,從事農業活動的生產者就可以計算成本、收益。
財團自然也是在農產品期貨上賺錢的。
農產品期貨能吸引很多投資者進入,但是農產品期貨是做多還是做空,財團是做有把握的,因為財團手上的耕地最多。另外,農產品是增產還是減產,財團的數據也是最準確的。
就如後世美國國際財團做農產品期貨,如果要做多,就宣布xxx產區減產,要做空,就宣布xxx產區增長。
反正從生產到輿論渠道,都是財團控製的。
財團做期貨是穩賺不虧,即成為財團金融斂財工具,也是農民恒定農產品價格的重要工具。
此前西北政fu的農業也有一定的訂單製經驗,這次中央政fu在全國搞農業訂單製,波及的範圍並不是全麵的,而是在那些實現了機械化農業的土地上進行農業訂單製。那些未完成農業機械化的土地則不在此列。
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是主要的訂單製作物。
其中以棉花和大豆的訂單製最為徹底,小麥的訂單製也比水稻要徹底,水稻在南方還是有不少是人力種植的。不過隨著城鎮化的開展,以及糧食價格的下行,農村的人力種植水稻已經你賺不到什麽錢了。
也許相比以前,現在人力種植水稻確實是賺到了更多的錢,但是別人在城鎮當工人賺到的錢卻是更高許多倍。所以南方的水稻種植規模正在大幅度的減少,而且是逐年遞減。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這幾個水稻主產區的水稻逐漸實現機械化種植後,農村基本上沒有誰再種植水稻了。
那些地主也紛紛轉型,特別是在不動產稅收開征之後。不是賣掉,就是轉型種植經濟農作物。
南方的轉型能力是很強的,首先南方的風水合適發展經濟,南方人的經濟頭腦比較強,而且性格方麵比較上進。
其中以蘇南、浙江、福建幾個省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能力最強,一個是在有沿海優勢,另外這幾個省的農業資源不夠豐富,民眾相比內陸更加勤勞。內陸省份則因為農業資源比較豐富,很多時候老百姓的生活節奏很慢。
山東方麵的經濟也非常不錯,和南方的奢華相比,山東的企業家們,日子過得比較節儉,很多有錢人也都是和普通工人一樣吃著饅頭啃著大蒜。
廣東方麵的經濟如今也很不錯,但卻和後世gdp第一的地位相比,卻是大大不如。主要是廣東方麵的節奏實際上也比較慢。加上如今沒有各省勞動力湧入廣東,無法為廣東創造豐厚的人口紅利,而且中華民國的經濟也不再是對外出口型,沿海城市雖然有優勢,但優勢並不是很大,所以廣東經濟隻能說不錯。
華東沿海各省的經濟轉型基本上不用操心,而內陸的農業則因為平原更多,轉型也容易,直接用機械化耕作,山區直接種樹。
不動產稅收是5%,所以站著茅坑不拉屎的現象能夠杜絕。空出來的土地,也有大量的投資者去投資,到底是投資果園,還是投資蔬菜種植什麽的,市場有需求就有人投資。
內陸各省份的經濟發展勢頭卻是很好的,主要還是因為此時中華民國發展的不是出口型經濟,所以內陸省份工廠極多。
主要也就是集中在四川、湖北等省份,盡管四川的老百姓生活節奏比較慢,但是工業發展自然能夠將生活節奏提上去。
而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則是以產業分布來做的。這個時候中華民國大量農業人口轉型為工業人口,人口遷移非常劇烈。人口快速集中到了那些有產業的城市,開始像後世的美國一樣,形成一個個超級城市。
中華民國的產業分布主要就是耗水比較大的產業放到不缺水的南方,並且要求有汙水處理設施,避免水質汙染。另外人口主要也是往南方集中,因為南方不缺水,華北的水資源要優先向農業供應。
另外華北的人口,也向東北、西域遷移。
北方的產業以鋼鐵等原材料生產,以及機械設備製造為主。南方則是以生產消費商品為主。機械設備從北方輸出,北方則輸入南方的商品,或者經濟殖民地的輕工業產品。
中華民國的輕工業主要集中在湖北、四川一帶,因為沿海城市的輕工業可以由經濟殖民地供應,畢竟那裏有海運。而內陸沒有海運,從經濟殖民地進口輕工業產品運費方麵不太劃算,就在四川和湖北一帶生產,然後供應周邊各省,包括西北各省。
西域省的輕工業商品,未來則將由波斯、阿富汗這兩個經濟殖民地供應。
甘肅、陝西、四川、湖北則擁有不少軍工業,中華民國高端軍工業基本上都在這幾個省份,此時中華民國徹底統一,這些高端軍工業開始向湖南、江西、安徽這幾個省擴散,這都是內陸省份,戰略上非常安全,西北高端軍工業則沒有繼續增長,主要還是因為缺水。但是西北的軍工業卻是最高端的,戰略轟炸機什麽的都是在西北生產。
而比較低級的彈藥生產之類,則是大量分布在西域省,這些低級的軍用物資又是消耗量最大的。另外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上海這幾個省份則有大規模的造船業。其中以上海、浙江、福建的造船業最為發達,軍艦、商船、漁船被大量製造。山東造船業此時也迅猛發展,山東的機械製造也發展得非常迅猛。
而華東各省,則是海軍軍工業的集中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兩省,如今則開始向遼寧、山東、江蘇、廣東這幾個省份擴散。這幾個沿海省份,除了擁有比較高級的海軍軍工業外,還有比較低級的軍工業。
畢竟西域省的軍工業並不太合適海運,盡管主要的戰場在西域方向,但是其他地區的戰爭也不會少,而且沿海省份有海運,比較方便軍事物資的運輸。
因此中華民國形成了西域、華東兩大軍工業生產區域,中部則生產高端軍工業產品。
北方的軍工業則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域、山東,西北各省。東北和西域生產的是低級一些的軍工業產品,甘肅、陝西、新疆則生產更高端的軍工業產品。
南方的軍工業各省都有,沿海生產數量大,比較低級的軍工業產品,以及發展造船業和海軍其他軍事裝備生產。內陸省份則是生產高端軍工業產品。
軍事技術研發方麵則主要集中在四川和西北各省,破壞性大的研發項目放在西北,西北有足夠大的靶場。那種不需要進行破壞試驗的研究項,以及不會造成汙染的研究項目大量集中在四川,這裏是中華民國最安全的省份,除了地震外,沒什麽可以威脅到這裏。主要的地震帶就是黑河到騰衝一線,可以進行規避。
另外各省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以及礦產的開采、冶煉,都可以形成一個個聚居城鎮,加上金融、文化、政治等中心,也可以形‘成’人口聚集。而商品製造同樣也能形成大量的人口聚集,軍工業生產、研發也可以聚集大量人口。
進出口貿易、海洋運輸、捕撈等等也可以形‘成’人口聚集。
這些產業通過財團精心的分布,形成了主要的人口聚集區域。中華民國的人口大量向那些產業聚集地遷移,華北各省的人口則是不斷減少。
華北水資源不夠豐富,水資源要優先供應農業,所以華北人口自然是大量遷移到其他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最為合適。現在進行農業機械化建設,在華北又不太適合發展那些耗水量大的工業,人口自然是遷移掉最好的。
華北人口主要遷移到了東北和西域,以及南方一些省份。
雲貴高原上的人口也大量向其他省份遷移,那裏不他適合發展工業,所以未來不會有太多的人口。雲貴高原的人口,主要將從事農產品生產和礦產開采,以及旅遊業方麵的活動。
對於雲貴方麵的農業,就是能機械化的進行機械化,能農改的地方進行農改。不能機械化的地方,進行植樹造林,而那些原始森林則直接封山建立保護區。
另外一些地區,也進行風扇造林。
主要是為了讓那些少數民族能遷移到城市裏去。西南的少數民族數量比較多,這些少數民族很多都是生活在山裏,性格淳樸。民族關係還是比較好的,曆史上盡管也有一些少數民族作亂,但規模不會太大。
要想進一步進行民族融合,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那些少數民族也進入城市成為工業化人口,通婚個幾代也就融合了。
不過強製性遷移是不可取的,曆史上對少數民族進行強製性遷移是一種懲罰措施,一般是針對那些作亂的少數民族。顯然古代也意識到要消除少數民族叛亂,有效而人道的辦法就是遷移到漢族較多的地方進行通婚。
而當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
讓那些少數民族的孩子也能接受到漢文化教育,讓他們可以上大學,成年後自然不會回到山裏生活,而是會選擇融入城市。
願意繼續留在山裏過平靜生活的也可以發展一下旅遊業什麽的。
山裏的少數民族構不成威脅,所以主要是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扶持。而山外的少數民族,性格也不是那麽淳樸的,很容易與漢族發生矛盾,主要也就是進行漢化教育,並通過產業分布的方式,讓那些學生進入社會後融入其他城市。
西南的人口遷移也就比較頻繁了,大量的農民遷移到了四川、湖南、廣西、廣東等省份。
海南則將在1921年正式建省,海南和台灣的產業主要就是農業和旅遊業,有汙染的工業一個不允許進去。
中華民國將把海南和台灣打造成農業花園省份,生態旅遊省份。主要的產業也就是農業和旅遊業。
未來中華民國如果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則可以將全世界的有錢人都吸引到海南和台灣進行熱帶旅遊。
旅遊這玩意,主要靠宣傳,還有靠造景、生態保護,以及各種旅遊設施的配套。
到熱帶旅遊,當然也可以去越南、暹羅、印尼等地,但是那裏也許道路不通,也許生態保護不咋滴,又或者不太安全,更或者沒什麽好玩的設施等等。
中華民國卻可以講海南和台灣打造成一個安全、生態、美麗的熱帶旅遊區。靠本國的旅遊業就可以支撐了,隨著國民富裕起來,旅遊業也將迅猛發展。
還有國內各個名山風景區,另外還有西北那種粗獷風格的旅遊地帶,以及漠南、漠北(內外蒙古)的大草原,東北、外東北的林海雪原等等。
另外中華民國現在地方的森林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生態保護區遍地都是,旅遊資源將變得非常豐富。
加上人口大量向城市轉移,農村人口對於生態的破壞也大大減少,各種野生動物這個時代還是很多的,也都因為大量的保護區的建立而被保護了起來。
大量的人口因為產業的集中而匯聚起來,也使得消費市場變得更大,而產值也變得更高。
在那些人口少的省份,主要就是投資那些不動產,農業投資、林區投資、礦產投資,然後將農產品和原材料運往城市。
而中華民國的戶籍製度非常寬鬆,老百姓可以很方便的進行遷移。大量的農業人口轉型成為工業化人口後,工人可以通過加入公會的模式,確保自己的利益。
這些公會的背後,實際上就是財團。財團在給那些公會撐腰,避免工人被那些黑心民資老板剝削。而工人給財團做事,財團又不缺錢,而且財團要讓工人有足夠的消費能力,所以財團能確保工人的利益。而那些黑心的民資老板就未必了,所以這個時候要有公會給工人出頭。
公會的背後因為有財團在撐腰,所以能對那些損害工人利益的民資老板進行起訴等等,執法機關也不敢偏袒那些民資老板,工人權益得到了足夠的保障。
最低的工資水平,以及加班、節假日工資翻倍、各種津貼的製度也得到很好的施行。沒有工會的話,工人有時候怕被開除,對於不發放津貼、加班費的行為很多時候是敢怒不敢言的,有了工會卻是不同。
幾個主要的預算項目,占到了60%的財政預算,剩下的400億則由其他部門瓜分,其中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治山治水的預算再度提升。
特別是治理山水方麵,這次是真正的全國性的治理。
植樹造林、退耕還草方麵的政策也有所完善,扶持力度有所提高。而最主要的就是黃河流域的治理。
黃河流域隨著黃土高原的生態崩潰,曾經作為中華文明的搖籃,古代的中心區域,其地位實際上也已經不複存在了。
中國的文明中心,實際上轉移到了長江流域。
如何讓黃土高原的生態恢複過來,將黃河水土流失問題改善,這是一個必須長期堅持投入的項目。
攔沙大壩是要每年堅持建設的,這樣可以將泥沙攔下來,使泥沙不入黃河,也使得這些富含有機物的泥沙能夠留在黃土高原,而不是讓黃土高原進一步的變得更加貧瘠。攔沙大壩所在的地方,綠化更加容易。
這種攔沙大壩,以前都是黃土高原上的民眾自發的建設的,從而在大壩的地方擁有更好的農業資源。但是這種建設量很小,畢竟民眾沒有那麽多的財力和物力,人力也十分有限。
西北政fu自從財政變得比較寬裕之後,以及在黃土高原上將人口大量遷移到西域省等地區後,黃土高原上的人口減少了,每年對黃土高原上的治理投入也增加了。
經過十幾年的治理,黃土高原的情況有不少改善,泥沙入黃的規模也明顯減少。黃土高原上的植被恢複情況比較不錯,到處都出現了綠蔭。
1920年華北大幹旱,黃土高原的綠化遭到了一定打擊。不過這個時候沒有吃草根樹皮的饑民,隻要有降雨就可以很快恢複。
1921年的財政預算中,中華民國預計明年投入到黃土高原上的治理費用將上升到10億元。
另外則是對黃河的治理,主要就是冬季對河床進行挖掘,將淤泥清理出來,並將淤泥運去肥田。河南等黃河流域省份經過曆代的耕種,土地已經變得比較貧瘠了,這些淤泥中卻是富含有機物。
再有一個就是對華北各省的農用土地進行治理,采取輪流耕種製度。一個是施加堆肥,一個就是種上幾年的小麥、玉米之後,在土地上種植牧草,以增加突然有機質的含量,種地還要懂得養地。
中華民國現在不缺土地,更多的耕地正在不斷開坑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土地輪耕變得非常可行。
另外,在1921年,中華民國將實行農業訂單製。並在全國成立各種農作物公會。
訂單製的好處就是調節市場產量,同時在市場上普及期貨投資,使得農業成本恒定,售價也恒定。
農民最怕的是什麽?
最怕的就是農產品價格做過山車,忽上忽下的。而大多數農民的眼界不高,價格一跌就把多年生作物給砍了。等價格上去了又懊惱不已,又有人被吸引進去,產量一次次的擴大、縮減,結果變得非常不專業。
中華民國的農業施行訂單製之後,那些機械化農業的土地種植什麽,種植多少都將有中華民國農業部決定。
有訂單就生產,沒有訂單就把土地空著。對於空閑的土地,國家將發放一定的補貼。如此一來就不會造成農產品過剩,從而確保了農產品價格。
另外期貨市場的存在,也讓農產品的售價能夠恒定下來,從事農業活動的生產者就可以計算成本、收益。
財團自然也是在農產品期貨上賺錢的。
農產品期貨能吸引很多投資者進入,但是農產品期貨是做多還是做空,財團是做有把握的,因為財團手上的耕地最多。另外,農產品是增產還是減產,財團的數據也是最準確的。
就如後世美國國際財團做農產品期貨,如果要做多,就宣布xxx產區減產,要做空,就宣布xxx產區增長。
反正從生產到輿論渠道,都是財團控製的。
財團做期貨是穩賺不虧,即成為財團金融斂財工具,也是農民恒定農產品價格的重要工具。
此前西北政fu的農業也有一定的訂單製經驗,這次中央政fu在全國搞農業訂單製,波及的範圍並不是全麵的,而是在那些實現了機械化農業的土地上進行農業訂單製。那些未完成農業機械化的土地則不在此列。
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是主要的訂單製作物。
其中以棉花和大豆的訂單製最為徹底,小麥的訂單製也比水稻要徹底,水稻在南方還是有不少是人力種植的。不過隨著城鎮化的開展,以及糧食價格的下行,農村的人力種植水稻已經你賺不到什麽錢了。
也許相比以前,現在人力種植水稻確實是賺到了更多的錢,但是別人在城鎮當工人賺到的錢卻是更高許多倍。所以南方的水稻種植規模正在大幅度的減少,而且是逐年遞減。特別是湖北、湖南、江西這幾個水稻主產區的水稻逐漸實現機械化種植後,農村基本上沒有誰再種植水稻了。
那些地主也紛紛轉型,特別是在不動產稅收開征之後。不是賣掉,就是轉型種植經濟農作物。
南方的轉型能力是很強的,首先南方的風水合適發展經濟,南方人的經濟頭腦比較強,而且性格方麵比較上進。
其中以蘇南、浙江、福建幾個省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能力最強,一個是在有沿海優勢,另外這幾個省的農業資源不夠豐富,民眾相比內陸更加勤勞。內陸省份則因為農業資源比較豐富,很多時候老百姓的生活節奏很慢。
山東方麵的經濟也非常不錯,和南方的奢華相比,山東的企業家們,日子過得比較節儉,很多有錢人也都是和普通工人一樣吃著饅頭啃著大蒜。
廣東方麵的經濟如今也很不錯,但卻和後世gdp第一的地位相比,卻是大大不如。主要是廣東方麵的節奏實際上也比較慢。加上如今沒有各省勞動力湧入廣東,無法為廣東創造豐厚的人口紅利,而且中華民國的經濟也不再是對外出口型,沿海城市雖然有優勢,但優勢並不是很大,所以廣東經濟隻能說不錯。
華東沿海各省的經濟轉型基本上不用操心,而內陸的農業則因為平原更多,轉型也容易,直接用機械化耕作,山區直接種樹。
不動產稅收是5%,所以站著茅坑不拉屎的現象能夠杜絕。空出來的土地,也有大量的投資者去投資,到底是投資果園,還是投資蔬菜種植什麽的,市場有需求就有人投資。
內陸各省份的經濟發展勢頭卻是很好的,主要還是因為此時中華民國發展的不是出口型經濟,所以內陸省份工廠極多。
主要也就是集中在四川、湖北等省份,盡管四川的老百姓生活節奏比較慢,但是工業發展自然能夠將生活節奏提上去。
而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則是以產業分布來做的。這個時候中華民國大量農業人口轉型為工業人口,人口遷移非常劇烈。人口快速集中到了那些有產業的城市,開始像後世的美國一樣,形成一個個超級城市。
中華民國的產業分布主要就是耗水比較大的產業放到不缺水的南方,並且要求有汙水處理設施,避免水質汙染。另外人口主要也是往南方集中,因為南方不缺水,華北的水資源要優先向農業供應。
另外華北的人口,也向東北、西域遷移。
北方的產業以鋼鐵等原材料生產,以及機械設備製造為主。南方則是以生產消費商品為主。機械設備從北方輸出,北方則輸入南方的商品,或者經濟殖民地的輕工業產品。
中華民國的輕工業主要集中在湖北、四川一帶,因為沿海城市的輕工業可以由經濟殖民地供應,畢竟那裏有海運。而內陸沒有海運,從經濟殖民地進口輕工業產品運費方麵不太劃算,就在四川和湖北一帶生產,然後供應周邊各省,包括西北各省。
西域省的輕工業商品,未來則將由波斯、阿富汗這兩個經濟殖民地供應。
甘肅、陝西、四川、湖北則擁有不少軍工業,中華民國高端軍工業基本上都在這幾個省份,此時中華民國徹底統一,這些高端軍工業開始向湖南、江西、安徽這幾個省擴散,這都是內陸省份,戰略上非常安全,西北高端軍工業則沒有繼續增長,主要還是因為缺水。但是西北的軍工業卻是最高端的,戰略轟炸機什麽的都是在西北生產。
而比較低級的彈藥生產之類,則是大量分布在西域省,這些低級的軍用物資又是消耗量最大的。另外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上海這幾個省份則有大規模的造船業。其中以上海、浙江、福建的造船業最為發達,軍艦、商船、漁船被大量製造。山東造船業此時也迅猛發展,山東的機械製造也發展得非常迅猛。
而華東各省,則是海軍軍工業的集中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兩省,如今則開始向遼寧、山東、江蘇、廣東這幾個省份擴散。這幾個沿海省份,除了擁有比較高級的海軍軍工業外,還有比較低級的軍工業。
畢竟西域省的軍工業並不太合適海運,盡管主要的戰場在西域方向,但是其他地區的戰爭也不會少,而且沿海省份有海運,比較方便軍事物資的運輸。
因此中華民國形成了西域、華東兩大軍工業生產區域,中部則生產高端軍工業產品。
北方的軍工業則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域、山東,西北各省。東北和西域生產的是低級一些的軍工業產品,甘肅、陝西、新疆則生產更高端的軍工業產品。
南方的軍工業各省都有,沿海生產數量大,比較低級的軍工業產品,以及發展造船業和海軍其他軍事裝備生產。內陸省份則是生產高端軍工業產品。
軍事技術研發方麵則主要集中在四川和西北各省,破壞性大的研發項目放在西北,西北有足夠大的靶場。那種不需要進行破壞試驗的研究項,以及不會造成汙染的研究項目大量集中在四川,這裏是中華民國最安全的省份,除了地震外,沒什麽可以威脅到這裏。主要的地震帶就是黑河到騰衝一線,可以進行規避。
另外各省的農產品生產、加工,以及礦產的開采、冶煉,都可以形成一個個聚居城鎮,加上金融、文化、政治等中心,也可以形‘成’人口聚集。而商品製造同樣也能形成大量的人口聚集,軍工業生產、研發也可以聚集大量人口。
進出口貿易、海洋運輸、捕撈等等也可以形‘成’人口聚集。
這些產業通過財團精心的分布,形成了主要的人口聚集區域。中華民國的人口大量向那些產業聚集地遷移,華北各省的人口則是不斷減少。
華北水資源不夠豐富,水資源要優先供應農業,所以華北人口自然是大量遷移到其他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最為合適。現在進行農業機械化建設,在華北又不太適合發展那些耗水量大的工業,人口自然是遷移掉最好的。
華北人口主要遷移到了東北和西域,以及南方一些省份。
雲貴高原上的人口也大量向其他省份遷移,那裏不他適合發展工業,所以未來不會有太多的人口。雲貴高原的人口,主要將從事農產品生產和礦產開采,以及旅遊業方麵的活動。
對於雲貴方麵的農業,就是能機械化的進行機械化,能農改的地方進行農改。不能機械化的地方,進行植樹造林,而那些原始森林則直接封山建立保護區。
另外一些地區,也進行風扇造林。
主要是為了讓那些少數民族能遷移到城市裏去。西南的少數民族數量比較多,這些少數民族很多都是生活在山裏,性格淳樸。民族關係還是比較好的,曆史上盡管也有一些少數民族作亂,但規模不會太大。
要想進一步進行民族融合,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那些少數民族也進入城市成為工業化人口,通婚個幾代也就融合了。
不過強製性遷移是不可取的,曆史上對少數民族進行強製性遷移是一種懲罰措施,一般是針對那些作亂的少數民族。顯然古代也意識到要消除少數民族叛亂,有效而人道的辦法就是遷移到漢族較多的地方進行通婚。
而當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
讓那些少數民族的孩子也能接受到漢文化教育,讓他們可以上大學,成年後自然不會回到山裏生活,而是會選擇融入城市。
願意繼續留在山裏過平靜生活的也可以發展一下旅遊業什麽的。
山裏的少數民族構不成威脅,所以主要是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扶持。而山外的少數民族,性格也不是那麽淳樸的,很容易與漢族發生矛盾,主要也就是進行漢化教育,並通過產業分布的方式,讓那些學生進入社會後融入其他城市。
西南的人口遷移也就比較頻繁了,大量的農民遷移到了四川、湖南、廣西、廣東等省份。
海南則將在1921年正式建省,海南和台灣的產業主要就是農業和旅遊業,有汙染的工業一個不允許進去。
中華民國將把海南和台灣打造成農業花園省份,生態旅遊省份。主要的產業也就是農業和旅遊業。
未來中華民國如果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則可以將全世界的有錢人都吸引到海南和台灣進行熱帶旅遊。
旅遊這玩意,主要靠宣傳,還有靠造景、生態保護,以及各種旅遊設施的配套。
到熱帶旅遊,當然也可以去越南、暹羅、印尼等地,但是那裏也許道路不通,也許生態保護不咋滴,又或者不太安全,更或者沒什麽好玩的設施等等。
中華民國卻可以講海南和台灣打造成一個安全、生態、美麗的熱帶旅遊區。靠本國的旅遊業就可以支撐了,隨著國民富裕起來,旅遊業也將迅猛發展。
還有國內各個名山風景區,另外還有西北那種粗獷風格的旅遊地帶,以及漠南、漠北(內外蒙古)的大草原,東北、外東北的林海雪原等等。
另外中華民國現在地方的森林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生態保護區遍地都是,旅遊資源將變得非常豐富。
加上人口大量向城市轉移,農村人口對於生態的破壞也大大減少,各種野生動物這個時代還是很多的,也都因為大量的保護區的建立而被保護了起來。
大量的人口因為產業的集中而匯聚起來,也使得消費市場變得更大,而產值也變得更高。
在那些人口少的省份,主要就是投資那些不動產,農業投資、林區投資、礦產投資,然後將農產品和原材料運往城市。
而中華民國的戶籍製度非常寬鬆,老百姓可以很方便的進行遷移。大量的農業人口轉型成為工業化人口後,工人可以通過加入公會的模式,確保自己的利益。
這些公會的背後,實際上就是財團。財團在給那些公會撐腰,避免工人被那些黑心民資老板剝削。而工人給財團做事,財團又不缺錢,而且財團要讓工人有足夠的消費能力,所以財團能確保工人的利益。而那些黑心的民資老板就未必了,所以這個時候要有公會給工人出頭。
公會的背後因為有財團在撐腰,所以能對那些損害工人利益的民資老板進行起訴等等,執法機關也不敢偏袒那些民資老板,工人權益得到了足夠的保障。
最低的工資水平,以及加班、節假日工資翻倍、各種津貼的製度也得到很好的施行。沒有工會的話,工人有時候怕被開除,對於不發放津貼、加班費的行為很多時候是敢怒不敢言的,有了工會卻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