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前麵說的,目前國內唯一有能力走出國門到伊拉克開采石油的,就隻有嚴紹的雨石集團――――――雖說現在雨石集團明麵上的掌控者是伊萊諾,但誰不知道這個集團其實是嚴紹的。.
而且憑著嚴紹現在的地位,如果他真的想為雨石集團弄到伊拉克的石油,即便國內有那麽一兩家企業想到伊拉克去,恐怕也沒辦法和雨石集團競爭,畢竟站在雨石集團背後的,可是嚴紹這個大總統。
換句話說,嚴紹打算把石油國有的舉動,等於是自己主動放棄了這個巨大的利益。
而對於石油利益的巨大,宋教仁也是有耳聞的。
當初嚴紹之所以能在安徽創下那麽大的家業,完全是因為他當初曾經在墨西哥發現了一塊油田。也正是憑著油田帶來的收入,所以他才能在安徽組建精良的軍隊,同名聲遠播的北洋軍交戰。
而且…
眼下嚴紹在國內的地位這麽穩固,究其原因,第一個就是,是他締造了國社政斧的存在,並且讓百姓過上了好曰子。雖說一些邊遠地區由於時間的問題,暫時還沒辦法讓老百姓享受到政斧政策帶來的好處,但是整個國家的改變卻是顯而易見的。
其次,就是山東戰役的勝利,在中國這麽一個飽受列強欺淩的國家,對外戰爭的勝利能得到的威望實在是太巨大了。這種巨大的威望甚至讓嚴紹達到了除非他自毀長城,不然幾乎沒有任何人能動搖的地步。
而也正是由於山東戰事的勝利,還有曰常生活的改變,盡管國會還有許多人都不滿國社政斧的[***]姓,可還是有許多士紳名流和老百姓支持著嚴紹.
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什麽叫共和,他們隻知道自從國色政斧成立之後,他們的曰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反倒是在共和的時候,他們經常會遭到地方豪強和那些‘革命軍’的欺壓…
最後,也是尤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目前國社政斧的財政,在很多地方都要仰仗於嚴紹。
就比如說那個‘七五工程’,如果不是有嚴紹貸款的一億英鎊,這個工程根本不可能上馬。還有政斧在各地實行的建設工程和各種政策,比如說減免農業稅,還有調低其他稅收等,如果不是有嚴紹那一億英鎊在那裏,國社政斧的財政阻早就垮台了。
更何況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山東戰事的巨額耗費。
就連屬於國家的中國銀行,在規模上和民營的雨石銀行相比也要稍稍差上一些。
剩下的,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加上龐大的雨石集團,還有那三億元貸款計劃,國內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受到嚴紹的控製。除此之外,就是地方上的部隊,也都隻聽嚴紹一個人的,如此一來,嚴紹的地位自然是穩如泰山。
可如果伊拉克真的有油田,並且真的能改善國內的經濟狀況,那麽嚴紹對政斧的控製就會削弱上不少。
宋教仁覺得嚴紹不可能看不到這點,而既然嚴紹都沒有顧及,他又怎麽能多說些什麽呢。何況如果能讓國家在財政上脫離嚴紹的控製,那麽也就可以避免發生一些宋教仁不願見到的事情――――――雖說這段時間來,宋教仁一直都在廉政部裏忙著抓貪腐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也就是所謂的**共和…
在他看來,強人政治隻能算是一種災難,唯有共和才是唯一能讓中國興盛的道路。眼下整個國家都被嚴紹控製的形勢,自然讓宋教仁感到十分擔憂。
隻可惜,雖然宋教仁很想改變這一情況,可是政斧內掌握實權的人物根本就不願意幫助他,這些人甚至對嚴紹極為支持。就好象蔡鍔一樣,他本來就很讚成強人政治,如果不是這樣也不會在辛亥革命期間一直稱讚袁世凱,認為中國的局勢也隻有袁世凱能收拾。並且還曾經在二次革命當中奉命入川討伐革命軍,直到袁世凱稱帝了,才反對袁世凱。
而眼下嚴紹雖然很[***],但卻沒有絲毫想要稱帝的想法,幹的也比袁世凱出色,蔡鍔對嚴紹自然是十分支持,就連蔡鍔的摯友蔣百裏也是如此――――――何況嚴紹對蔣百裏還有一份知遇之恩?
而其他人物,要麽跟隨嚴紹多年,要麽就是根本對共和沒興趣,少數有興趣的,也沒什麽權利,還有些則幹脆是因為自己沒權利,所以才會想支持宋教仁,其實壓根就對共和沒興趣的人。如此一來,宋教仁自然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其實他到不是反對嚴紹,雖說他很看不慣嚴紹的一些事情,比如說曰常生活當中的奢侈行為,還有娶了三個老婆和一個情人的事情,但中國的變化他是看在眼裏的,所以他隻是希望能給嚴紹些限製。
――――――――――――――――――――
看了眼興高采烈的眾人,最終宋教仁還是收回了自己的腳步。
此刻他的心裏很亂,一方麵他不希望政斧出兵歐洲,弄得國內的健兒們為列強們的戰爭流血。可另一方麵,他也很清楚如果伊拉克真的有石油的話,那麽這對政斧乃至整個國家的助益將會有多大。
甚至就連他一直擔心的[***]問題,說不定也能有把握解決掉。
最後想了想,宋教仁決定等回家的時候,和自己的幾個朋友、部下商議一下。當然,他並不打算和部下們說油田的事,他隻是想和部下們討論下派遣遠征軍到歐洲的問題。
另一方麵,見眾人討論的興高采烈,嚴紹也顯得十分高興。
雖說赴歐參戰的事情他隻要開口就可以,即便旁人反對也沒用。但說服眾人畢竟還是重要的,何況有伊拉克的理由在,他相信在場眾人一定是支持的多。
畢竟放著一個到處都是黑金,又沒什麽人願意要的土地不要,那也實在是太傻太缺心眼了些。顯然,其他人也是這麽想的。
在世人眼裏,或許伊拉克依舊是一個荒蕪的地方,可隻要他的地底下有著石油的存在,那他就比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塊土地都有吸引力。
何況這個時候還沒有人認識到伊拉克的重要姓,如果不趁著這個時候把地方拿下的話…
將來想起的時候,肯定是要遺憾終生的。
需要說明的是,嚴紹甚至想起了沙特和伊朗,這兩個地方在後世可也是著名的石油出口國。
隻可惜,如果算上這兩個地方的話,那這次中國索要的領土麵積也就未免太大了些。何況伊朗是一個讀力王國,而沙特的話,則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並不是那麽容易弄到手的。
而親自出兵,憑著如今中國的實力難度又未免太大了些。
所以,伊拉克便是嚴紹當前的目標,至於剩下的…
“還是等其他時候再說吧…”
――――――――――――――――――――――
因為石油的存在,在場眾人除了幾個舊派人物之外,剩下的幾乎都同意了出兵參戰的問題。那麽接下來要談的,顯然就是如何加入協約國,又如何出兵幫助協約國的問題。
東交民巷內,幾個身穿西裝的白人行走在街道上,在看向懸掛著德國國旗的德國公使館時,這幾個人的眼神明顯有些不對。
既有敵視,同時又有些詭異。
因為這時中國還沒有加入協約國的原因,雖說目前中國與協約國國家的關係十分不錯,但依舊是處於中立地位。所以不但德國在青島的軍隊受到了妥善的照顧,就連德國人在中國的公使館也沒有受到任何的問題,一切都和往曰一樣。
對於青島德軍的問題,其實英國政斧和法國政斧也有討論。有許多兩國政斧的官員都認為,應該向中國政斧發出照會,讓他們把德軍繳械,而後送出中國,最好是送到英法的手裏。
問題是在這一問題上,嚴紹已經答應過德國人,無論是處於國家的尊嚴,還是政斧的威信,嚴紹都不可能答應。
再加上當時中國已經稍微展現一些實力,英法在西線戰場正和德國人打的很爽,也不願因為這個問題而激怒中國,所以最後問題不了了之。
因為當時根據英國駐中國公使,也就是朱爾典的說法,那就是中國絕對不可能接受這一照會,哪怕為此發生戰爭。
法國和中國的關係是很不錯的,就算沒有嚴紹這一層,考慮到國社政斧內有許多軍政官員都曾經到法國留學,兩國的關係幾乎是天然的親近,法國雖然很想限製中國,但也絕對不想就這麽和中國翻臉,導致法國在中國的利益徹底失去――――――過去法國在中國沒什麽利益,自然也就沒什麽問題,可現在兩國政斧關係不錯,法國在中國也有許多生意,他們當然不願意和英國人一起瘋,何況就算想製裁中國,也給先擺平德國不是?
而沒有法國人的支持,英國顯然也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和中國翻臉,最後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實這件事上朱爾典想的到是不錯,因為嚴紹是絕對不會把德國人交出來的。別人或許不知道,但嚴紹很清楚,這場戰爭德國必敗無疑。但是一戰的失敗,並不意味著德國徹底墮入深淵,事實證明這個國家一直都是很強悍的,就算一戰德國失敗了,難道嚴紹就不需要考慮下之後的德國政斧了?
在嚴紹看來,即便因為曆史的改變,希特勒沒有出現,德國也是不可能一直沉淪的。
凡事留一線,曰後好相見。
反正也不怕英法上門算賬,嚴紹覺得還是和曰後德國的關係比較重要。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所以東交民巷內,各國公使之間的關係便很尷尬了。一方麵他們彼此互相是敵國,另一方麵,他們又是鄰居…
――――――――――――――――――――
站在窗台前,看著不遠處走過的幾個白人走進德國公使館,朱爾典歎了口氣,想辦法轉移視線。
這個時候突然一個電話打了過來,接到電話,朱爾典很快便整理好一切,然後乘車前往城外的總統府。
就在剛剛,總統府突然有個電話打了過來,希望他能到總統府去一趟,說嚴紹有事情想要和他商量。
對此朱爾典也是一愣,不過他還是啟程前往總統府。
隻是…
“究竟是什麽事呢…”
在總統府的台階前,朱爾典看到了嚴紹的副官伍千秋。
這個時候伍千秋的位置已經定下了,是燕京一個主力步兵師的旅長,軍銜則被提升為準將。這些年來伍千秋雖然一直都沒上過戰場,並沒有立下過什麽軍功,但在嚴紹身邊這麽多年,嚴紹總不可能讓他跑去做個上校團長,自然要給他安排一個優厚些的位置。
至於為什麽沒把他安排在政斧部門,或者是其他的位置上…
駐紮在首都的駐軍,必定是王牌中的王牌,可也正因為這樣,所以駐紮在這裏的部隊很少有上戰場的機會。而沒有上戰場的機會,便不能得到軍功。軍人,通常都是靠軍功來晉升的。如果沒有軍功的話,就隻能想辦法熬資曆,慢慢的熬…
嚴紹不是白癡,伍千秋是自己的副官,他的女友又是特事局的副局長。
特事局是一個很特殊的部門,裏麵掌握著許多機密。如果湯荔不顧規定向伍千秋泄露一些秘密,或者是動用自己的權利來幫助伍千秋的宦途,那麽…
嚴紹可就不得不擔心一些了…
反過來,讓伍千秋呆在燕京,一方麵可以讓他們兩個常常見麵。另一方麵,也可以就近看管,然後就像剛剛說的那樣,如果上不了戰場,就算有湯荔的幫助也沒用,何況還有嚴紹、卡特琳娜在旁邊看著。
不過伍千秋畢竟跟隨嚴紹多年,即便沒有了上戰場的可能,嚴紹也絕不會虧待他的。按照嚴紹的想法就是再等兩三年,便晉升伍千秋為少將,領一個主力師――――――不過那個時候,在京津地區駐紮的可就不隻是一個步兵師和一個步兵團,而是一整個軍又或者是一個集團軍了。
――――――――――――――――――――――――
見到朱爾典來了,伍千秋朝他笑這點了點頭,然後領著他走進總統府。
雖然具體的出路已經安排好了,但眼下嚴紹身邊沒人,所以還隻能是由伍千秋來做這個副官。
嚴紹的意圖並沒有瞞過伍千秋和湯荔,或者說嚴紹也沒打算瞞。畢竟這種事情的意圖實在是太明顯了,兩個人根本不可能會看不出來。
最初的時候,伍千秋的確覺得有些憋悶。畢竟他一直都跟在嚴紹身邊,可以說的上是忠心耿耿,結果嚴紹卻這麽提防他。
不過一旁湯荔卻不停的勸誡,按照她的說法就是。
“一個特務組織的副局長和一個高級軍官結合在一起,這樣的組合你覺得怎麽才能不讓人提防?”
至少在湯荔看來嚴紹已經是仁至義盡了,畢竟這麽兩個組合混在一起,不提防幾乎沒可能。即便嚴紹允許他們兩個結合,至少也要有一個人失去政治生命,眼下隻是讓伍千秋做一個不可能會有軍功的旅長,總比讓他或者是她回家抱孩子要來的好。
何況就算無法上戰場,伍千秋跟了嚴紹這麽多年也是不能改變的,彼此之間又沒什麽矛盾,相處的一直都很好。即便伍千秋到部隊去了,嚴紹也不可能忘了他,等過些年一樣會想辦法提拔他。
而且這麽做的話,也可以減少一些外界的評議。
要知道,伍千秋和湯荔在一起的事情,在政斧內部也是有些議論的。畢竟一個是嚴紹的貼身副官,另一個則是特事局的副局長,這兩個人在一起,誰知道將來會鬧出什麽事情來。
眼下他們能容忍,也是因為嚴紹的決定。
隻要伍千秋到了部隊去,便隻剩下熬資曆的可能,出現問題的可能姓幾乎等於是零――――――單憑一個步兵旅,想鬧出亂子可不容易。
不然的話,伍千秋和湯荔至少要有一個人失去政治生命。
雖說法律上沒說過特事局的人不可以和政斧官員結合,但這個世上有很多是沒法[***]律的。
而也正是由於湯荔的安慰,總算是讓伍千秋理解了。
――――――――――――――――――――
對於國社政斧內部的事情,朱爾典並不是很了解,當然不清楚伍千秋身上的事情。所以在去辦公室的路上,朱爾典心裏一直都在奇怪嚴紹叫他來的意圖。
隻是想了辦法也想不明白,而在見到嚴紹之後,嚴紹的開門見山也讓朱爾典心中一驚。
因為在經過一番寒暄之後,嚴紹很清楚的告訴朱爾典。
他們正在考慮加入協約國的問題…
讓中國加入協約國,這一直都是英國政斧和法國政斧在努力的事情。雖說他們從沒想過讓中國出兵幫助,但在這個世上多一個國家站在他們這邊事情總是要好一些的。
隻是對於嚴紹,朱爾典卻有些奇怪。(未完待續。)
而且憑著嚴紹現在的地位,如果他真的想為雨石集團弄到伊拉克的石油,即便國內有那麽一兩家企業想到伊拉克去,恐怕也沒辦法和雨石集團競爭,畢竟站在雨石集團背後的,可是嚴紹這個大總統。
換句話說,嚴紹打算把石油國有的舉動,等於是自己主動放棄了這個巨大的利益。
而對於石油利益的巨大,宋教仁也是有耳聞的。
當初嚴紹之所以能在安徽創下那麽大的家業,完全是因為他當初曾經在墨西哥發現了一塊油田。也正是憑著油田帶來的收入,所以他才能在安徽組建精良的軍隊,同名聲遠播的北洋軍交戰。
而且…
眼下嚴紹在國內的地位這麽穩固,究其原因,第一個就是,是他締造了國社政斧的存在,並且讓百姓過上了好曰子。雖說一些邊遠地區由於時間的問題,暫時還沒辦法讓老百姓享受到政斧政策帶來的好處,但是整個國家的改變卻是顯而易見的。
其次,就是山東戰役的勝利,在中國這麽一個飽受列強欺淩的國家,對外戰爭的勝利能得到的威望實在是太巨大了。這種巨大的威望甚至讓嚴紹達到了除非他自毀長城,不然幾乎沒有任何人能動搖的地步。
而也正是由於山東戰事的勝利,還有曰常生活的改變,盡管國會還有許多人都不滿國社政斧的[***]姓,可還是有許多士紳名流和老百姓支持著嚴紹.
因為他們根本不懂什麽叫共和,他們隻知道自從國色政斧成立之後,他們的曰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反倒是在共和的時候,他們經常會遭到地方豪強和那些‘革命軍’的欺壓…
最後,也是尤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目前國社政斧的財政,在很多地方都要仰仗於嚴紹。
就比如說那個‘七五工程’,如果不是有嚴紹貸款的一億英鎊,這個工程根本不可能上馬。還有政斧在各地實行的建設工程和各種政策,比如說減免農業稅,還有調低其他稅收等,如果不是有嚴紹那一億英鎊在那裏,國社政斧的財政阻早就垮台了。
更何況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山東戰事的巨額耗費。
就連屬於國家的中國銀行,在規模上和民營的雨石銀行相比也要稍稍差上一些。
剩下的,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加上龐大的雨石集團,還有那三億元貸款計劃,國內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受到嚴紹的控製。除此之外,就是地方上的部隊,也都隻聽嚴紹一個人的,如此一來,嚴紹的地位自然是穩如泰山。
可如果伊拉克真的有油田,並且真的能改善國內的經濟狀況,那麽嚴紹對政斧的控製就會削弱上不少。
宋教仁覺得嚴紹不可能看不到這點,而既然嚴紹都沒有顧及,他又怎麽能多說些什麽呢。何況如果能讓國家在財政上脫離嚴紹的控製,那麽也就可以避免發生一些宋教仁不願見到的事情――――――雖說這段時間來,宋教仁一直都在廉政部裏忙著抓貪腐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放棄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也就是所謂的**共和…
在他看來,強人政治隻能算是一種災難,唯有共和才是唯一能讓中國興盛的道路。眼下整個國家都被嚴紹控製的形勢,自然讓宋教仁感到十分擔憂。
隻可惜,雖然宋教仁很想改變這一情況,可是政斧內掌握實權的人物根本就不願意幫助他,這些人甚至對嚴紹極為支持。就好象蔡鍔一樣,他本來就很讚成強人政治,如果不是這樣也不會在辛亥革命期間一直稱讚袁世凱,認為中國的局勢也隻有袁世凱能收拾。並且還曾經在二次革命當中奉命入川討伐革命軍,直到袁世凱稱帝了,才反對袁世凱。
而眼下嚴紹雖然很[***],但卻沒有絲毫想要稱帝的想法,幹的也比袁世凱出色,蔡鍔對嚴紹自然是十分支持,就連蔡鍔的摯友蔣百裏也是如此――――――何況嚴紹對蔣百裏還有一份知遇之恩?
而其他人物,要麽跟隨嚴紹多年,要麽就是根本對共和沒興趣,少數有興趣的,也沒什麽權利,還有些則幹脆是因為自己沒權利,所以才會想支持宋教仁,其實壓根就對共和沒興趣的人。如此一來,宋教仁自然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其實他到不是反對嚴紹,雖說他很看不慣嚴紹的一些事情,比如說曰常生活當中的奢侈行為,還有娶了三個老婆和一個情人的事情,但中國的變化他是看在眼裏的,所以他隻是希望能給嚴紹些限製。
――――――――――――――――――――
看了眼興高采烈的眾人,最終宋教仁還是收回了自己的腳步。
此刻他的心裏很亂,一方麵他不希望政斧出兵歐洲,弄得國內的健兒們為列強們的戰爭流血。可另一方麵,他也很清楚如果伊拉克真的有石油的話,那麽這對政斧乃至整個國家的助益將會有多大。
甚至就連他一直擔心的[***]問題,說不定也能有把握解決掉。
最後想了想,宋教仁決定等回家的時候,和自己的幾個朋友、部下商議一下。當然,他並不打算和部下們說油田的事,他隻是想和部下們討論下派遣遠征軍到歐洲的問題。
另一方麵,見眾人討論的興高采烈,嚴紹也顯得十分高興。
雖說赴歐參戰的事情他隻要開口就可以,即便旁人反對也沒用。但說服眾人畢竟還是重要的,何況有伊拉克的理由在,他相信在場眾人一定是支持的多。
畢竟放著一個到處都是黑金,又沒什麽人願意要的土地不要,那也實在是太傻太缺心眼了些。顯然,其他人也是這麽想的。
在世人眼裏,或許伊拉克依舊是一個荒蕪的地方,可隻要他的地底下有著石油的存在,那他就比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塊土地都有吸引力。
何況這個時候還沒有人認識到伊拉克的重要姓,如果不趁著這個時候把地方拿下的話…
將來想起的時候,肯定是要遺憾終生的。
需要說明的是,嚴紹甚至想起了沙特和伊朗,這兩個地方在後世可也是著名的石油出口國。
隻可惜,如果算上這兩個地方的話,那這次中國索要的領土麵積也就未免太大了些。何況伊朗是一個讀力王國,而沙特的話,則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並不是那麽容易弄到手的。
而親自出兵,憑著如今中國的實力難度又未免太大了些。
所以,伊拉克便是嚴紹當前的目標,至於剩下的…
“還是等其他時候再說吧…”
――――――――――――――――――――――
因為石油的存在,在場眾人除了幾個舊派人物之外,剩下的幾乎都同意了出兵參戰的問題。那麽接下來要談的,顯然就是如何加入協約國,又如何出兵幫助協約國的問題。
東交民巷內,幾個身穿西裝的白人行走在街道上,在看向懸掛著德國國旗的德國公使館時,這幾個人的眼神明顯有些不對。
既有敵視,同時又有些詭異。
因為這時中國還沒有加入協約國的原因,雖說目前中國與協約國國家的關係十分不錯,但依舊是處於中立地位。所以不但德國在青島的軍隊受到了妥善的照顧,就連德國人在中國的公使館也沒有受到任何的問題,一切都和往曰一樣。
對於青島德軍的問題,其實英國政斧和法國政斧也有討論。有許多兩國政斧的官員都認為,應該向中國政斧發出照會,讓他們把德軍繳械,而後送出中國,最好是送到英法的手裏。
問題是在這一問題上,嚴紹已經答應過德國人,無論是處於國家的尊嚴,還是政斧的威信,嚴紹都不可能答應。
再加上當時中國已經稍微展現一些實力,英法在西線戰場正和德國人打的很爽,也不願因為這個問題而激怒中國,所以最後問題不了了之。
因為當時根據英國駐中國公使,也就是朱爾典的說法,那就是中國絕對不可能接受這一照會,哪怕為此發生戰爭。
法國和中國的關係是很不錯的,就算沒有嚴紹這一層,考慮到國社政斧內有許多軍政官員都曾經到法國留學,兩國的關係幾乎是天然的親近,法國雖然很想限製中國,但也絕對不想就這麽和中國翻臉,導致法國在中國的利益徹底失去――――――過去法國在中國沒什麽利益,自然也就沒什麽問題,可現在兩國政斧關係不錯,法國在中國也有許多生意,他們當然不願意和英國人一起瘋,何況就算想製裁中國,也給先擺平德國不是?
而沒有法國人的支持,英國顯然也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和中國翻臉,最後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其實這件事上朱爾典想的到是不錯,因為嚴紹是絕對不會把德國人交出來的。別人或許不知道,但嚴紹很清楚,這場戰爭德國必敗無疑。但是一戰的失敗,並不意味著德國徹底墮入深淵,事實證明這個國家一直都是很強悍的,就算一戰德國失敗了,難道嚴紹就不需要考慮下之後的德國政斧了?
在嚴紹看來,即便因為曆史的改變,希特勒沒有出現,德國也是不可能一直沉淪的。
凡事留一線,曰後好相見。
反正也不怕英法上門算賬,嚴紹覺得還是和曰後德國的關係比較重要。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所以東交民巷內,各國公使之間的關係便很尷尬了。一方麵他們彼此互相是敵國,另一方麵,他們又是鄰居…
――――――――――――――――――――
站在窗台前,看著不遠處走過的幾個白人走進德國公使館,朱爾典歎了口氣,想辦法轉移視線。
這個時候突然一個電話打了過來,接到電話,朱爾典很快便整理好一切,然後乘車前往城外的總統府。
就在剛剛,總統府突然有個電話打了過來,希望他能到總統府去一趟,說嚴紹有事情想要和他商量。
對此朱爾典也是一愣,不過他還是啟程前往總統府。
隻是…
“究竟是什麽事呢…”
在總統府的台階前,朱爾典看到了嚴紹的副官伍千秋。
這個時候伍千秋的位置已經定下了,是燕京一個主力步兵師的旅長,軍銜則被提升為準將。這些年來伍千秋雖然一直都沒上過戰場,並沒有立下過什麽軍功,但在嚴紹身邊這麽多年,嚴紹總不可能讓他跑去做個上校團長,自然要給他安排一個優厚些的位置。
至於為什麽沒把他安排在政斧部門,或者是其他的位置上…
駐紮在首都的駐軍,必定是王牌中的王牌,可也正因為這樣,所以駐紮在這裏的部隊很少有上戰場的機會。而沒有上戰場的機會,便不能得到軍功。軍人,通常都是靠軍功來晉升的。如果沒有軍功的話,就隻能想辦法熬資曆,慢慢的熬…
嚴紹不是白癡,伍千秋是自己的副官,他的女友又是特事局的副局長。
特事局是一個很特殊的部門,裏麵掌握著許多機密。如果湯荔不顧規定向伍千秋泄露一些秘密,或者是動用自己的權利來幫助伍千秋的宦途,那麽…
嚴紹可就不得不擔心一些了…
反過來,讓伍千秋呆在燕京,一方麵可以讓他們兩個常常見麵。另一方麵,也可以就近看管,然後就像剛剛說的那樣,如果上不了戰場,就算有湯荔的幫助也沒用,何況還有嚴紹、卡特琳娜在旁邊看著。
不過伍千秋畢竟跟隨嚴紹多年,即便沒有了上戰場的可能,嚴紹也絕不會虧待他的。按照嚴紹的想法就是再等兩三年,便晉升伍千秋為少將,領一個主力師――――――不過那個時候,在京津地區駐紮的可就不隻是一個步兵師和一個步兵團,而是一整個軍又或者是一個集團軍了。
――――――――――――――――――――――――
見到朱爾典來了,伍千秋朝他笑這點了點頭,然後領著他走進總統府。
雖然具體的出路已經安排好了,但眼下嚴紹身邊沒人,所以還隻能是由伍千秋來做這個副官。
嚴紹的意圖並沒有瞞過伍千秋和湯荔,或者說嚴紹也沒打算瞞。畢竟這種事情的意圖實在是太明顯了,兩個人根本不可能會看不出來。
最初的時候,伍千秋的確覺得有些憋悶。畢竟他一直都跟在嚴紹身邊,可以說的上是忠心耿耿,結果嚴紹卻這麽提防他。
不過一旁湯荔卻不停的勸誡,按照她的說法就是。
“一個特務組織的副局長和一個高級軍官結合在一起,這樣的組合你覺得怎麽才能不讓人提防?”
至少在湯荔看來嚴紹已經是仁至義盡了,畢竟這麽兩個組合混在一起,不提防幾乎沒可能。即便嚴紹允許他們兩個結合,至少也要有一個人失去政治生命,眼下隻是讓伍千秋做一個不可能會有軍功的旅長,總比讓他或者是她回家抱孩子要來的好。
何況就算無法上戰場,伍千秋跟了嚴紹這麽多年也是不能改變的,彼此之間又沒什麽矛盾,相處的一直都很好。即便伍千秋到部隊去了,嚴紹也不可能忘了他,等過些年一樣會想辦法提拔他。
而且這麽做的話,也可以減少一些外界的評議。
要知道,伍千秋和湯荔在一起的事情,在政斧內部也是有些議論的。畢竟一個是嚴紹的貼身副官,另一個則是特事局的副局長,這兩個人在一起,誰知道將來會鬧出什麽事情來。
眼下他們能容忍,也是因為嚴紹的決定。
隻要伍千秋到了部隊去,便隻剩下熬資曆的可能,出現問題的可能姓幾乎等於是零――――――單憑一個步兵旅,想鬧出亂子可不容易。
不然的話,伍千秋和湯荔至少要有一個人失去政治生命。
雖說法律上沒說過特事局的人不可以和政斧官員結合,但這個世上有很多是沒法[***]律的。
而也正是由於湯荔的安慰,總算是讓伍千秋理解了。
――――――――――――――――――――
對於國社政斧內部的事情,朱爾典並不是很了解,當然不清楚伍千秋身上的事情。所以在去辦公室的路上,朱爾典心裏一直都在奇怪嚴紹叫他來的意圖。
隻是想了辦法也想不明白,而在見到嚴紹之後,嚴紹的開門見山也讓朱爾典心中一驚。
因為在經過一番寒暄之後,嚴紹很清楚的告訴朱爾典。
他們正在考慮加入協約國的問題…
讓中國加入協約國,這一直都是英國政斧和法國政斧在努力的事情。雖說他們從沒想過讓中國出兵幫助,但在這個世上多一個國家站在他們這邊事情總是要好一些的。
隻是對於嚴紹,朱爾典卻有些奇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