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抉擇!帝國的意誌!(九)
中國華北平原上某個平凡而灰撲撲的小鎮,正逢集日,四麵八方的來客熙熙攘攘,把狹窄而擺滿了雜亂攤位的市街擠得水泄不通。
街頭一間撐著油布陽傘的茶鋪裏,一群敞著汗濕的短褂、沾滿塵泥的褲腿挽到膝蓋上的漢子,正喝著大碗茶,抽著旱煙杆,有一撥沒一茬地聊著身旁的新鮮事。
“聽說小宛村的二狗子被抓起來了,知道為啥不?”
一位精瘦黝黑、小眼睛大耳朵的中年漢子向周圍的同伴神秘地眨眼道。
“哪個二狗子?”有人問。
中年漢子眯眯眼:“就是村東頭馬大嫂的侄子啊,常來咱們村運東西的,駕著輛膠輪大車,挽了匹棗紅大馬,威風著呢。”
“是他啊……”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挺漂亮個小夥子,看起來不像幹壞事的啊,怎麽抓起來了?”
“這話說的,長的漂亮咋就不能幹壞事啦?”
“還是聽聽三叔咋說的吧。”
“對,三叔,您就給我們說說吧。”
被稱為“三叔”的中年漢子看到自己的話達到了效果,滿意地點點頭,擺出惋惜的樣子歎道:“二狗子什麽都好,就是性子太直,前兩天鄉裏來了人,說是縣裏下了征調令,要征用他的馬,他不幹,人家用強的,他就動手了,這不,就給人家五花大綁,押到縣裏去了。”
“後來呢?”
聽眾們的好奇心已經被三叔勾了起來,顯然不可能隻被這三言兩語打發走。
“後來?馬大嫂托俺給他找關係,把二狗子弄出來,俺就找了小河沿的老孫頭,讓他當警察的兒子去給說說情,你們猜怎麽著?”
“怎麽著?”
“人家開價三千大元,否則就移送***,提起那個什麽公訴來的,判個十幾年算是輕的。還說戰爭時期軍法行事,想坐牢都沒門,要麽丟到西伯利亞修鐵路,要麽扔去南洋修工事,死了都沒人收屍。”
眾人驚訝不已,麵麵相覷:“三千塊?這也太坑人了吧?俺們莊稼人刨個十年地,不吃不喝也攢不到啊。”
“那咋辦呢?”有人追問。
“還能咋辦?湊唄,月底還湊不夠數,二狗子就算完了。”
三叔搖搖頭,表示說不下去了,抓起煙杆子堵住了嘴。
聽眾們不滿地唏噓起來,直到另一位高大壯實的青年漢子接過了話頭。
“那算什麽,俺大舅家原本有兩頭大騾子,幹起活來是一等一的,去年給他們征去了一頭,前兩個月又要把剩下的一頭也牽走,說是前一頭已經給俄國人打死了,要拿剩下的這頭補上。俺大舅急了,扛起鋤頭就要跟他們拚命,俺外婆跟舅娘好不容易攔下他,這才沒惹出事來,可從這以後,大舅家就得用人來拖犁了,隔三岔五的還得叫俺過去幫手。”
他身旁的另一位小個子年輕人不屑道:“嘿,那有什麽,別說俺們了,槐樹坡那邊的大興農場,頂著官辦示範的名頭,厲害吧?從前整地壓根不用活牲口,不是那噴煙大鐵牛,就是那四輪大卡車,威風的不得了,那幫駕鐵牛開卡車的王八羔子,把附近村裏大姑娘小媳婦的魂都勾走了。”
“現在怎麽樣?鐵牛拉走了吧?卡車沒有了吧?哭著喊著跟俺們借牲口,呸!不說俺家的騾子早就給征走了,就是有,給多少草料錢也不借!”
不甘寂寞的三叔插話道:“大興農場俺知道,他們不光用鐵牛卡車,還往地裏撒增產藥、殺蟲藥啥的,俺就不明白了,人病了要吃藥,這地好好的,喂這麽多藥下去,長出來的糧食還能吃嗎?”
小個子年輕人笑著糾正道:“三叔,那不叫增產藥、殺蟲藥,叫化肥、農藥來的,化肥比咱們的糞肥好用多了,農藥殺起害蟲來更是沒得說,就是價錢不便宜,第一次用還得請人來教。不過人家農場規模大,又是官字號的,花得起這個錢,還請得起專門的技術員,別看花銷大,一畝地能比俺們多產五六成呢――不過自從開戰以後,就沒見過他們用化肥了。”
三叔撇嘴道;“那又咋樣?他幾千畝地才養個百來號人,俺們十畝地就得養活一大家子,俺要有幾百畝地,也去整個鐵牛來伺候著。”
小個子戲謔道:“你要有幾百畝地,也早被土改了,開你一張白條,吃屁去吧。”
三叔氣得一跺腳:“呸,你個死耗子,別看不起那白條,俺們村裏靠這白條在城裏做起生意,現在發達起來的,那日子你是想都不敢想。”
被稱為“死耗子”的小個子年輕人歪嘴道:“是嘛,俺倒是聽說,你隔壁的王大官人,跟村西頭的李大戶,都是比狐狸還精的。土改一來,幾百畝地變了白條,跟著把自留的那一百畝也賣掉了,進城辦什麽實業,沒幾年就給逼得上吊了――這日子,俺可真是不敢想。”
三叔氣急了,拍桌道:“這說的什麽話,沒有土改,你現在還得給李大戶打長工呢,本朝太祖武皇帝的恩典,那是幾輩子都不能忘的。”
死耗子眯眼道:“是啊,幾輩子都不能忘,不過這輩子就得統統還清!我看哪,這回牽完了騾馬,下回就得牽人了。當兵不怕,死也死得明白。就怕被拉到不知道什麽地方出勞役,聽說吃的連牲口都不如,卻要幹跟牲口一樣的活,死了就給家裏發一張光榮證,外加幾袋糧食。光榮證發不發得到,不一定,至於糧食,經手的狗官是一定要刮走大半的……”
“還有,你以為俺們被牽走的牲口,真的全都運到了前線,給軍隊使喚去了?實話告訴你吧,俺就親眼見過,說是為軍隊征用的牲口,一轉眼就賣給了牲口販子。俺跟其中一個販子早先認識的,上去一問,他就說了,那幫狗官征來的牲口,差不多一半都是這樣轉手賣掉,拿到錢就自己人一塊兒分了。到征用期滿,就說牲口在前線死了,要你補上,補不上就出錢,不出錢就抓起來――大家都知道咋回事,就是沒人敢說,上麵也沒人來管!”
三叔邊聽邊一口接一口地吸著旱煙,末了,他一拍大腿,憤憤不平道:“那都是下麵的貪官汙吏幹的好事,等著吧,趕明兒皇上派個青天下來,這幫混賬王八蛋一個都別想好過!”
死耗子嗤了一聲,冷笑道:“得了吧,自古以來,有幾個青天?又有幾個好皇上?還是去廟裏多燒幾柱香,求菩薩保佑這般災禍不要落到自個頭上吧。”
那位沉默了許久的高大壯實的青年漢子冷不防插道:“靠天不如靠人,靠人不如靠己,俺種田納糧,借債還錢,沒幹過虧心事,也沒欠著誰的,誰要惹到俺頭上,俺就跟他拚了。”
三叔一聽,趕忙放下煙杆,拍了拍青年漢子的肩膀:“大柱,賭氣的話說說就好了,別真來啊,你們老李家現在全靠你了,你要有個三長兩短,你娘可怎麽活啊。”
大柱一下子氣短了,隻得重新低下頭,一口旱煙,一口茶水地消磨時間。
眾人稍稍安靜了一會兒,不多久,又有人挑起了新話題,這次是有關某村“破鞋”又勾搭了誰誰誰之類的大家喜聞樂見的八卦新聞,很快,簡陋的茶水鋪裏就毫無顧忌地爆發出各種原生態的淫詞穢語,令過往的大姑娘小媳婦不由得掩麵捂耳、繞路疾走。
與這一群樸實熱鬧的漢子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茶鋪一角那幾位頭戴小禮帽、身著長衫的客人,落座以後並不怎麽說話,也不抽煙,隻是小口小口地喝茶,仿佛就是要側耳傾聽鄰座那些無所顧忌的談話。
他們腳邊的樹樁上係著幾頭載滿包裹的騾子,很像是往常行走縣際鄉間的馬幫騾隊,騾子周圍站著幾位健壯的騾工打扮的男子,看起來卻不像在照料騾子,更像是在以警惕的目光監視茶鋪內外。
突然,一位騾工走近其中一位長衫客身旁,附耳低語了幾句,那位看起來體格比騾工更高大威猛的長衫客便畢恭畢敬地轉過頭去,對身旁戴著墨鏡、身形修長的白麵小生低聲道:“皇……黃老板,該走了。”
“武師爺,你都記下了嗎?”被稱為黃老板的白麵小生,聲音也是女腔女調的,乍聽起來有點像在念戲文。
“我的記性不是很好,不過回頭您可以問問吳俊和王一陽,他們在下麵轉了幾個月,掌握的資料應該不少。”
武師爺說著,朝周圍使了使眼色,眾長衫客便擁著那位“黃老板”起了身,騾工們也相繼解了繩子,牽著騾子跟了過去。
就在這夥人的背影消失在人海之前,正在津津有味地參與各村“破鞋”評比的三叔突然發現了什麽,一巴掌拍在大柱背上。
“看,那個跟在長衫先生後麵牽騾子的,像不像小宛村的吳大臉――吳俊?”
大柱忙站起身,探頭一看:“那不是俺們村的王狗剩――王一陽嘛,他不是在北京城安了家,怎麽會在這裏?”
三叔也慌忙起身:“可不是,我叫你看吳俊,你倒一眼瞅見了狗剩,看那邊,是不是就是吳俊?”
大柱一個激動,丟下煙杆就追了上去,邊追邊喊:“吳大臉,王狗剩,我是大柱啊――”
……
中國華北平原上某個平凡而灰撲撲的小鎮,正逢集日,四麵八方的來客熙熙攘攘,把狹窄而擺滿了雜亂攤位的市街擠得水泄不通。
街頭一間撐著油布陽傘的茶鋪裏,一群敞著汗濕的短褂、沾滿塵泥的褲腿挽到膝蓋上的漢子,正喝著大碗茶,抽著旱煙杆,有一撥沒一茬地聊著身旁的新鮮事。
“聽說小宛村的二狗子被抓起來了,知道為啥不?”
一位精瘦黝黑、小眼睛大耳朵的中年漢子向周圍的同伴神秘地眨眼道。
“哪個二狗子?”有人問。
中年漢子眯眯眼:“就是村東頭馬大嫂的侄子啊,常來咱們村運東西的,駕著輛膠輪大車,挽了匹棗紅大馬,威風著呢。”
“是他啊……”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挺漂亮個小夥子,看起來不像幹壞事的啊,怎麽抓起來了?”
“這話說的,長的漂亮咋就不能幹壞事啦?”
“還是聽聽三叔咋說的吧。”
“對,三叔,您就給我們說說吧。”
被稱為“三叔”的中年漢子看到自己的話達到了效果,滿意地點點頭,擺出惋惜的樣子歎道:“二狗子什麽都好,就是性子太直,前兩天鄉裏來了人,說是縣裏下了征調令,要征用他的馬,他不幹,人家用強的,他就動手了,這不,就給人家五花大綁,押到縣裏去了。”
“後來呢?”
聽眾們的好奇心已經被三叔勾了起來,顯然不可能隻被這三言兩語打發走。
“後來?馬大嫂托俺給他找關係,把二狗子弄出來,俺就找了小河沿的老孫頭,讓他當警察的兒子去給說說情,你們猜怎麽著?”
“怎麽著?”
“人家開價三千大元,否則就移送***,提起那個什麽公訴來的,判個十幾年算是輕的。還說戰爭時期軍法行事,想坐牢都沒門,要麽丟到西伯利亞修鐵路,要麽扔去南洋修工事,死了都沒人收屍。”
眾人驚訝不已,麵麵相覷:“三千塊?這也太坑人了吧?俺們莊稼人刨個十年地,不吃不喝也攢不到啊。”
“那咋辦呢?”有人追問。
“還能咋辦?湊唄,月底還湊不夠數,二狗子就算完了。”
三叔搖搖頭,表示說不下去了,抓起煙杆子堵住了嘴。
聽眾們不滿地唏噓起來,直到另一位高大壯實的青年漢子接過了話頭。
“那算什麽,俺大舅家原本有兩頭大騾子,幹起活來是一等一的,去年給他們征去了一頭,前兩個月又要把剩下的一頭也牽走,說是前一頭已經給俄國人打死了,要拿剩下的這頭補上。俺大舅急了,扛起鋤頭就要跟他們拚命,俺外婆跟舅娘好不容易攔下他,這才沒惹出事來,可從這以後,大舅家就得用人來拖犁了,隔三岔五的還得叫俺過去幫手。”
他身旁的另一位小個子年輕人不屑道:“嘿,那有什麽,別說俺們了,槐樹坡那邊的大興農場,頂著官辦示範的名頭,厲害吧?從前整地壓根不用活牲口,不是那噴煙大鐵牛,就是那四輪大卡車,威風的不得了,那幫駕鐵牛開卡車的王八羔子,把附近村裏大姑娘小媳婦的魂都勾走了。”
“現在怎麽樣?鐵牛拉走了吧?卡車沒有了吧?哭著喊著跟俺們借牲口,呸!不說俺家的騾子早就給征走了,就是有,給多少草料錢也不借!”
不甘寂寞的三叔插話道:“大興農場俺知道,他們不光用鐵牛卡車,還往地裏撒增產藥、殺蟲藥啥的,俺就不明白了,人病了要吃藥,這地好好的,喂這麽多藥下去,長出來的糧食還能吃嗎?”
小個子年輕人笑著糾正道:“三叔,那不叫增產藥、殺蟲藥,叫化肥、農藥來的,化肥比咱們的糞肥好用多了,農藥殺起害蟲來更是沒得說,就是價錢不便宜,第一次用還得請人來教。不過人家農場規模大,又是官字號的,花得起這個錢,還請得起專門的技術員,別看花銷大,一畝地能比俺們多產五六成呢――不過自從開戰以後,就沒見過他們用化肥了。”
三叔撇嘴道;“那又咋樣?他幾千畝地才養個百來號人,俺們十畝地就得養活一大家子,俺要有幾百畝地,也去整個鐵牛來伺候著。”
小個子戲謔道:“你要有幾百畝地,也早被土改了,開你一張白條,吃屁去吧。”
三叔氣得一跺腳:“呸,你個死耗子,別看不起那白條,俺們村裏靠這白條在城裏做起生意,現在發達起來的,那日子你是想都不敢想。”
被稱為“死耗子”的小個子年輕人歪嘴道:“是嘛,俺倒是聽說,你隔壁的王大官人,跟村西頭的李大戶,都是比狐狸還精的。土改一來,幾百畝地變了白條,跟著把自留的那一百畝也賣掉了,進城辦什麽實業,沒幾年就給逼得上吊了――這日子,俺可真是不敢想。”
三叔氣急了,拍桌道:“這說的什麽話,沒有土改,你現在還得給李大戶打長工呢,本朝太祖武皇帝的恩典,那是幾輩子都不能忘的。”
死耗子眯眼道:“是啊,幾輩子都不能忘,不過這輩子就得統統還清!我看哪,這回牽完了騾馬,下回就得牽人了。當兵不怕,死也死得明白。就怕被拉到不知道什麽地方出勞役,聽說吃的連牲口都不如,卻要幹跟牲口一樣的活,死了就給家裏發一張光榮證,外加幾袋糧食。光榮證發不發得到,不一定,至於糧食,經手的狗官是一定要刮走大半的……”
“還有,你以為俺們被牽走的牲口,真的全都運到了前線,給軍隊使喚去了?實話告訴你吧,俺就親眼見過,說是為軍隊征用的牲口,一轉眼就賣給了牲口販子。俺跟其中一個販子早先認識的,上去一問,他就說了,那幫狗官征來的牲口,差不多一半都是這樣轉手賣掉,拿到錢就自己人一塊兒分了。到征用期滿,就說牲口在前線死了,要你補上,補不上就出錢,不出錢就抓起來――大家都知道咋回事,就是沒人敢說,上麵也沒人來管!”
三叔邊聽邊一口接一口地吸著旱煙,末了,他一拍大腿,憤憤不平道:“那都是下麵的貪官汙吏幹的好事,等著吧,趕明兒皇上派個青天下來,這幫混賬王八蛋一個都別想好過!”
死耗子嗤了一聲,冷笑道:“得了吧,自古以來,有幾個青天?又有幾個好皇上?還是去廟裏多燒幾柱香,求菩薩保佑這般災禍不要落到自個頭上吧。”
那位沉默了許久的高大壯實的青年漢子冷不防插道:“靠天不如靠人,靠人不如靠己,俺種田納糧,借債還錢,沒幹過虧心事,也沒欠著誰的,誰要惹到俺頭上,俺就跟他拚了。”
三叔一聽,趕忙放下煙杆,拍了拍青年漢子的肩膀:“大柱,賭氣的話說說就好了,別真來啊,你們老李家現在全靠你了,你要有個三長兩短,你娘可怎麽活啊。”
大柱一下子氣短了,隻得重新低下頭,一口旱煙,一口茶水地消磨時間。
眾人稍稍安靜了一會兒,不多久,又有人挑起了新話題,這次是有關某村“破鞋”又勾搭了誰誰誰之類的大家喜聞樂見的八卦新聞,很快,簡陋的茶水鋪裏就毫無顧忌地爆發出各種原生態的淫詞穢語,令過往的大姑娘小媳婦不由得掩麵捂耳、繞路疾走。
與這一群樸實熱鬧的漢子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茶鋪一角那幾位頭戴小禮帽、身著長衫的客人,落座以後並不怎麽說話,也不抽煙,隻是小口小口地喝茶,仿佛就是要側耳傾聽鄰座那些無所顧忌的談話。
他們腳邊的樹樁上係著幾頭載滿包裹的騾子,很像是往常行走縣際鄉間的馬幫騾隊,騾子周圍站著幾位健壯的騾工打扮的男子,看起來卻不像在照料騾子,更像是在以警惕的目光監視茶鋪內外。
突然,一位騾工走近其中一位長衫客身旁,附耳低語了幾句,那位看起來體格比騾工更高大威猛的長衫客便畢恭畢敬地轉過頭去,對身旁戴著墨鏡、身形修長的白麵小生低聲道:“皇……黃老板,該走了。”
“武師爺,你都記下了嗎?”被稱為黃老板的白麵小生,聲音也是女腔女調的,乍聽起來有點像在念戲文。
“我的記性不是很好,不過回頭您可以問問吳俊和王一陽,他們在下麵轉了幾個月,掌握的資料應該不少。”
武師爺說著,朝周圍使了使眼色,眾長衫客便擁著那位“黃老板”起了身,騾工們也相繼解了繩子,牽著騾子跟了過去。
就在這夥人的背影消失在人海之前,正在津津有味地參與各村“破鞋”評比的三叔突然發現了什麽,一巴掌拍在大柱背上。
“看,那個跟在長衫先生後麵牽騾子的,像不像小宛村的吳大臉――吳俊?”
大柱忙站起身,探頭一看:“那不是俺們村的王狗剩――王一陽嘛,他不是在北京城安了家,怎麽會在這裏?”
三叔也慌忙起身:“可不是,我叫你看吳俊,你倒一眼瞅見了狗剩,看那邊,是不是就是吳俊?”
大柱一個激動,丟下煙杆就追了上去,邊追邊喊:“吳大臉,王狗剩,我是大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