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最終秩序?(十三)


    大連,北洋重工造船廠第三號幹船塢,孟加拉灣海戰中受創的“雲鵬”號航空母艦正安靜地趴臥在密密麻麻的腳手架中,空曠得有些寂寥的飛行甲板上,兩位製服雪白的將軍正肩並肩地背手漫步。


    “原來如此,我說他們怎麽會放過我的……聖恩浩蕩,不勝惶恐!”


    說話間,突然停下來向西方恭敬鞠躬的較年長者,正是率部奇襲珍珠港的傳奇英雄,前機動艦隊司令官,現皇家戰爭研究會顧問研究員――梁書銘。


    孟加拉灣海戰後,被認為有抗命嫌疑的梁書銘遭到海軍高層的集中炮轟,劉步蟾、林泰曾等閩係元老一致要求將其送上軍事法庭。一時間謠言四起,有說梁書銘親英通敵床底下塞滿英國金幣的,有說他生活腐化包養一打女學生的,也有說他對薩鎮冰之女始亂終棄所以才遭到報複的――種種奇談怪論,如雨後春筍遍布市井小報,以致內政部最終不得不出麵幹涉,以“損害海軍形象”、“擾亂軍心民心”為名,查封了幾家炒的最凶的報社,方才將此風波略略消弭。


    最終還是女皇陛下親自出麵,以代理總參謀長身份召見劉步蟾、林泰曾,達成了對梁書銘免予追究的協議,條件是將其轉入預備役,由皇室開辦的皇家戰爭研究會聘任為顧問研究員。


    而剛剛將以上內情告知梁書銘的,正是以大本營特派專員身份主持機動艦隊整頓工作的潘國臣少將――最近女皇陛下麵前炙手可熱的心腹要員。


    微笑看著梁書銘朝北京方向鞠躬再鞠躬,潘國臣示意性地清了清嗓子,順勢轉入正題。


    “你的建議書我都看過了,很有教益。”


    “這都是用鮮血換來的。”


    梁書銘自顧煽情道。


    “是啊,血的教訓……關鍵還是增加母艦的載機數量,這一點我尤其認同。”潘國臣點頭讚許,兀然話鋒一轉,“不過嘛……你不覺得你的改進方式有問題嗎?取消維修車間和一台升降機,代價太大了。”


    梁書銘眨眼道:“不知潘專員有何高見?”


    潘國臣胸有成竹:“這樣如何?平時就把部分飛機係留在飛行甲板上,飛行作業隻騰出前甲板,降落作業隻騰出後甲板,機庫隻須空出幾架飛機的空間來保證甲板的騰移作業。另外就是壓縮備用機庫,備用機庫隻用來存放引擎電台之類的精密零件,其他拆散的部件直接吊掛在主機庫天花板上,使用時再組裝起來,這樣一來既可增加主機庫空間,又可大幅增加備用機數。保守估算,以雲鵬號為例,如此改進的話,至少可以增加一半的載機量,順利的話甚至可能翻倍。”


    梁書銘背手聽完,卻並無佩服得五體投地納頭就拜高喊大哥的意思。


    “把飛行甲板作為常用停機空間?這個也不是沒想到過,戰前也做過相關的試驗,結論是:我們的帆布木頭飛機若長期處於陽光曝曬和海浪衝刷的惡劣環境下,不但故障率將急劇上升,整機報廢的速率也將大大提高。當時的估算是,采用甲板係留法將令我們每三個月非戰鬥損失三分之一的艦載機,連續飛行作業的故障率將達到采用全機庫容納法時的3倍,至於飛行員的損失就難以確計了。”


    “原來如此……”


    潘國臣這才知道自己功課做得還不夠,不過這無關緊要,他確信自己的大方向是對的,是經過另一個時空更多的鮮血檢驗過的。


    大方向對了,細節可以慢慢再磨,相反就會越做越錯,多做多錯。


    梁書銘並未注意到潘國臣那張雲卷霧開的臉,繼續評論道:“備用機部件吊掛在機庫天花板的想法倒是挺有意思,不過具體布置起來恐怕還要大費功夫,金隼級設計時出於對飛行員安全的考慮,特別強調穩定性,幹舷壓得較低,機庫高度有點……出於同樣的理由,大鵬級的情況隻是稍微好那麽一點點。”


    潘國臣一點即通:“明白了,初創期的艦載機飛行員很金貴,都是未來大發展的種子,但是很多東西又是要實打實摸索著完善的,這樣一來飛行員的安全就成了特別需要重視的問題,所以最初兩代母艦的設計連同載機方式也特別將就了這一點,是這個意思吧?”


    梁書銘笑道:“潘專員比我說的清楚。”


    潘國臣歪歪頭,示意兩人繼續向前,直到甲板最前端方才落落停步,叉起腰來,左右憑顧。


    右邊的第四號幹船塢,一艘“鎮海”級戰列艦的船體尚在施工中。


    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四號艦“肅海”號的船體――潘國臣心想,眼前晃過出發前在海軍參謀部裏臨時惡補過的一點相關資料。


    “鎮海”級由當今東亞聯合艦隊最強大的現役超無畏型戰列艦“平海”級改進而來,主要的性能數據與原型相差不大:標準排水量由三萬二千噸增加到了三萬三千五百噸,主機功率由七萬一千馬力增加到七萬二千馬力,最高航速同樣是二十五節,主要武裝也依然是8門江南製造集團的一九一一型三八零毫米四十五倍徑主炮――安裝在四座艏艉背負布置的一九一一式雙聯裝炮塔內。


    然而親眼看到過“鎮海”級設計模型的潘國臣很清楚兩者的區別――至少在外形上。


    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鎮海”級取消了“北嶽”級以來帝國無畏艦上大同小異的三角柱主桅,代之以一座高大的寶塔――是的,一座鋼鐵的中國式寶塔。


    在帝國海軍的術語中,這東西叫做“一體化射控指揮塔樓”,總體看來就是個底寬上窄的八麵柱體,由環繞柱體的帶護板橋廊分隔為四個部分:下部包括雙層裝甲司令塔、無線電室和兵員待機室,中部包括從柱體內部向前方和兩側突出的晝戰、夜戰雙層艦橋,上部為探照燈指揮所,最上部為防空指揮所和主炮射擊指揮所。


    整個塔樓乍看起來晃晃悠悠,有點重心過高的感覺,不過內部卻是非常結實,蜂窩式的內構提高了耐損性,包裹在150毫米裝甲層內的通訊管道保證了戰時指揮能力的可靠性,塔樓中部電梯井中得到重重保護的高速電梯比起“平海”級那暴露在外的簡易電梯來,安全性更是天上地下。


    另一個較明顯的區別是副炮的安裝方式,之前帝國的各型無畏艦都是將一五零毫米副炮以致七五毫米或九零毫米的反雷擊炮都安裝在舷側或上層建築的炮廓中,而“鎮海”級的兩舷卻幹淨利落地安裝了六座雙聯炮塔,共12門一九零三式一五零毫米副炮,另外在高出副炮塔底座的上層建築甲板上,共布置了14座僅有輕薄炮罩防護的一九一零式九零毫米四十五倍徑高平兩用炮。此外還首次在設計時便留下了安裝機關炮和高射機槍的空間,兩舷的九零毫米高平兩用炮內側見縫插針建起的凸台上共布置有6座四聯裝三七毫米高射機關炮,在環繞煙囪和塔樓的橋廊上共布置了8座雙聯裝和10座單裝二十毫米機關炮。


    外表不容易看出來的還有新型的主副炮射擊指揮儀,改進後的內外通訊係統,全電氣化的生活設施……總而言之,四艘一九一三年到一九一四年開工的“鎮海”級集合了戰前帝國科技和工業的最高結晶,堪稱繼“平海”級之後的世界最優秀戰艦。


    一九一三年開工的“鎮海”和“定海”號分別於一九一五年四月和三月下水,舾裝工作將持續到年底,預定在明年二到三月間加入現役。


    而眼前這艘“肅海”號和遠在江南製造上海船廠某船台上的“清海”號估計要到明年三到四月間才能下水,預定在一九一七年一月到三月間服役。


    隔著“肅海”號已漸成形的船體,第五號幹船塢中,當年二月開工的“天乾”號戰列艦船體被重重隔隔的幕牆、腳手架和吊車緊緊包圍,看不見任何有意義的東西。


    來得匆忙,之前潘國臣並未查閱到保密級別極高的“天乾”級最新設計資料,這意味著,他對“天乾”的基本印象尚停留在五年之前自己擔任海軍情報處中尉科員的時候。


    五年之前,“天乾”級在潘國臣擬出的計劃表上隻是一個簡單的“g”(詳見第一百五十四章連橫合縱六),被設計來對抗英美未來裝備十六到十八英寸主炮的超無畏艦,海軍參謀部對“g”的基本要求是:不少於8門十六英寸(406毫米)以上口徑主炮,航速25節,主裝甲帶對某初速某重量的十六英寸或十八英寸炮彈應具有某萬某千公尺到某萬某千公尺間的免疫區……


    時過境遷,應對不斷變化的戰略戰術需要而不斷修改,最終實體化為遠處幕牆後那堆鋼鐵構架的決定版設計,還真是想早點捧在手裏看個夠啊。


    不過這些都不是潘國臣眼下最關心的。


    左邊有一段曆史的第二號幹船塢內,當年三月開工的新型艦隊航空母艦“飛鳳”號已經有了個大略的雛形,明年春天下水應該不成問題。


    作為帝國的第三代艦隊航母,“飛鳳”級以在“金隼”和“大鵬”級上得到實戰驗證的技術和戰術概念為基礎,一方麵充分利用現有最成熟可靠的資源,一方麵在足以大幅提升戰鬥力的少數關鍵設備上采用突破性的新技術新概念,如舷側升降機、一體化艦島、無線電導航台等。


    機庫的設計也優先考慮到了吊掛備用機部件的需要,備用機庫空間大大縮減,而飛行甲板的設計也是以作為常用停機空間為前提進行的,這樣一來,在標準排水量比“大鵬”級增加七千二百噸(達到兩萬六千六百噸),最大航速提高5節(達到33節)的情況下,設計載機量翻了一倍有餘,達到常用132架(艦戰60架,艦攻72架),備用44架(艦戰20,艦攻24)――合計176架之多!武備為14門一二零毫米單裝高平兩用炮,8座四聯裝三七毫米高射機關炮和14座雙聯裝二十毫米機關炮。


    據說預定明年四月後開工的四艘瑞雲級艦隊航母還將擁有更為驚人的載機量,不過在親眼看到圖紙之前,潘國臣還不想太過揮霍自己的感歎。


    更古老的第一號幹船塢內是一艘正在接受航母改造工事的香格裏拉級豪華郵輪,工程已經進行了半年多,被腳手架密集簇擁的輪廓中早已看不出這條三萬噸級巨輪本身的模樣――尤其是那標誌性的三座巨大優美的煙囪,它的原名更是無足輕重,在明年開春駛出船塢前往舾裝碼頭之前,這條船將擁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嶽飛”。


    三艘香格裏拉級郵輪曾是太平洋和亞歐航線上最大最快最豪華的商用船隻,乘坐過它們的王公貴族高官富豪各界名流不計其數,其上發生過的種種悲喜情緣留下的無數浪漫回憶在戰爭爆發後便如過眼雲煙般消散於銀河係之外。


    國防總部很快將它們全部征用,作為一九一五年度新海軍法案的一部分,分別在北洋重工大連船廠、江南製造上海船廠、海軍部廣州造船廠的船塢中改造為艦隊航空母艦,采用與“飛鳳”級相同的航母新技術,但因船型自身的局限,隻能布置一層半的機庫(下層機庫長度不到上層的一半),預定改造全周期為18到20個月,改造完成後的基本技術指標為:標準排水量兩萬七千噸,最大航速27節,設計載機常用102架(艦戰48架,艦攻54架),備用34架(艦戰16架,艦攻18架),合計136架。武備為12門單裝一二零毫米高平兩用炮,8座四聯裝三七毫米機關炮和12座雙聯裝二十毫米機關炮。


    這還僅僅是開始,孟加拉灣海戰後,為彌補兩艘艦隊航母沉沒的重大損失,國防總部又緊急征用了四艘早已改作運兵船的遠望級郵輪,準備改造為單層機庫的簡易輔助航母,首艦將命名為“去病”號。潘國臣出京前已經對這種臨時湊數的東西有了初步的了解:標準排水量一萬八千噸,設計最大航速23到24節,設計載機量為常用51架(艦戰24架,艦攻27架),備用17架(艦戰8架,艦攻9架),共68架。武備中沒有中口徑火炮,僅為6座四聯裝三七毫米高射機關炮和10座雙聯裝二十毫米機關炮。紙麵性能的確不怎麽樣,但其最大的優點是改造工期較短,不過10到12個月,僅為嶽飛級的一半。


    同樣在孟加拉灣海戰後,為了保護即將橫跨半個地球的漫長海上交通線,國防總部又陸續征用了12艘八千噸級的“戊子”型標準貨輪,預定改造為單層機庫的護航航母,首艦將命名為“星島”(即新加坡島的新稱)號,設計最大航速16節,設計載機常用21架,備用7架,合計28架。武備為2座四聯裝三七毫米高射機關炮和8座單裝二十毫米機關炮。


    此外,國防總部還直接插手海軍部的艦政事務,提出將兩艘當年年中開工的昆侖改級快速裝甲巡洋艦改造為快速輕型航母,遭到了海軍高層的激烈反彈,方才勉強罷手。


    回憶到這裏戛然而止,突然感悟到什麽似的,潘國臣長歎一聲,目光中無奈與無情交替閃爍:“雖然這麽說很殘忍,不過現在還真不是探討誰比誰金貴的時候,為了勝利,我們不惜犧牲,即使是看起來無意義的犧牲。”


    “我明白,現在大權在潘專員手中,請放手去幹吧,你是直屬陛下的欽差,原本又是陸戰隊係統的,那些古董元老們奈何不了你。”


    梁書銘心裏顯然還鬧著不小的別扭。


    潘國臣就當沒聽見,淡然分析道:“鯤鵬號預定年底服役,金鵬號大概要等到明年初,四條飛鳳和三條嶽飛就要等到後年了,也就是說明年我們最多還是隻有四條可用的艦隊航母。英國那邊的情報是已經新服役了一條艦隊航母,明年將陸續增加兩條艦隊航母和一條改裝航母,數量上我們還是不占優勢,卻要同時承擔ia作戰和an作戰的掩護任務,單艦的載機量不大幅增加的話,孟加拉灣的悲劇就難免會重演啊。”


    “希望我能幫得上忙。”梁書銘微笑伸手。


    “合作愉快。”


    兩人的右手剛握在一起,潘國臣身後突然傳來了略顯生澀的報告聲:“長官,大本營來電……”


    接過新任副官周閏發少尉――一個出身名門剛出校門的俊俏小白臉――小心翼翼呈上的電報,潘國臣略一瀏覽,怔了一下,突然喜笑顏開,一臉的淫蕩或幸福。


    梁書銘笑道:“潘專員這麽高興,想必是有什麽喜事了?”


    潘國臣卻是雙手捏緊了電報紙,自顧喃喃道:“蜜月,我要蜜月,我要補回我的蜜月……”


    ……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北方方麵軍司令部。


    “鐵路,鐵路,去他媽的鐵路,不要拿這個敷衍我,我要新西伯利亞,我要鄂木斯克,我要過年前到烏拉爾山下開荒,聽明白了嗎?聽明白了就快給我幹活,一天二十五小時的幹,不要怕累死人,一切有我頂著!”


    氣呼呼地放下電話,方麵軍司令長官王直元帥起身走到地圖前,一巴掌拍到標記為“新西伯利亞”的雙層小圓圈上,鷹眉狼目間殺氣四溢。


    “這都是預料中的事吧,何必那麽大火氣?”


    安坐於電話機另一頭的參謀長向藍上將捧著茶碗勸慰道。


    王直冷笑一聲,背手走到窗前:“如果讓這些預料中的事繼續發展下去,接下來的日子我們就跟在沙漠裏行軍沒什麽兩樣了。”


    窗外,稀薄的初雪之下,是大片令人絕望的黑灰色。


    八月十四日,主動放棄克城的俄軍有計劃地點燃了幾乎每一幢建築,將這座主要由木質建築構成的西伯利亞第三大城市燒成了一片炭灰。


    不止如此,在已成強弩之末的克武集團先遣支隊被迫停留在克城等待主力的短短兩三天裏,克城到新西伯利亞間的十多座鐵路橋全部被炸毀,部分高聳於季節性沼澤間的鐵路堤道也遭到了精心安排的爆破,修複起來非常棘手。


    當許魂上將的克武集團與配屬的第18集團軍一部離開克城繼續向西挺進時發現了更大的悲劇:鐵路兩側的城鎮村莊幾乎全部被焚毀,正是麥子成熟的季節,麥田裏的主色卻並非耀眼的金黃而是陰沉的灰黑,到處空無一人,廢墟的遠方是無窮無盡的森林和沼澤,最勇敢的蒙古漢子也不敢深入其中。


    痛苦的行軍開始了,將近一千公裏的路程中,最大的敵人不是e國軍隊,是饑餓。


    伊爾庫茨克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之間的鐵路修複和改軌工程雖然一刻不停地進行著,然而不斷前進中的克武集團與後方鐵路終點站之間的距離還是越拉越大,集中了方麵軍半數以上卡車的克武集團專屬運輸隊頂著百分之六十的在修率日夜不停地來往於數百公裏補給線上的大小兵站之間,即便如此還是難以滿足前線部隊的基本需要,優先補充油料和彈藥的結果,就是把官兵都逼成了蝗蟲。


    某群自焦土之上奔流而過的蝗蟲,幾乎無法征集到糧食,也很難找到現成的幹草來喂馬,配屬給克武集團的蒙古騎兵和乘馬步兵部隊很快落在了後麵――他們的戰馬要麽在餓死前被主人忍痛槍殺,要麽因為吃了灑有毒藥的草料而奄奄一息,一些小分隊冒險遠離鐵路尋找未被摧毀的居民點,收獲寥寥,有時還會遭到自發的抵抗――遇到這種情況時憤怒的蝗蟲們往往會將周圍所有完好的建築付之一炬。


    克武集團的一千多部各型戰車、半履帶裝甲車、自行火炮、越野車、摩托車和卡車每天要消耗數以百噸計的汽油,各路車隊在未經平整的馬車土路上快速行軍更令油料的消耗遠遠超出了預期,備件和潤滑油也迅速耗盡。許多拋錨的車輛因為無法及時維修,也沒有可用的車輛將其拖曳到後方,隻得由乘員原地看守,這就造成部隊實力在前進過程中不斷削弱,猶如隨著洋流衝進溫暖海域的冰山――到九月七日集團先遣支隊開抵新西伯利亞東郊,與來自巴爾瑙爾方向的西北方麵軍第二裝甲集團軍先遣支隊會師時,集團主力縱列中可用的車輛隻剩下不到三百部。


    好在天氣條件良好時,偶爾還能得到大本營直屬特別浮空集團的空中接濟,克武集團總算沒有因缺乏油料而停頓不前,當然也沒餓死過人。


    方麵軍也及時組織了前進收容隊,沿各條行軍路線收容拋錨的車輛和留守人員。少數耐不住寂寞或恐懼的留守人員因為擅自深入遠離鐵路的森林,從此列入了失蹤名錄,而收容隊也曾在一些拋錨多日的車輛上發現了大量新鮮的動物毛皮和肢體,其中不乏珍貴的貂皮和熊掌。


    兩大方麵軍的曆史性會師,其實遠沒有那麽風光,每一部抵達新西伯利亞城下的裝甲戰車,背後往往是十倍以上為其接力運輸以及在修的卡車,而勉強抵達前線每一匹騾馬,身後或許是數十倍同類的性命……


    直到九月中旬,包圍新西伯利亞要塞的兩個方麵軍數十個營級單位,總兵力不足兩萬人,數量上甚至還不如守軍,憑恃兩三百部機件已經磨損到極限的戰車,還是牢牢地控製住了進出要塞的各條通道。


    隨著e國戰場新作戰序列的出台,西北方麵軍即將改編為中亞方麵軍和裏海方麵軍,分別專顧中亞-烏拉爾河和裏海-波斯方麵的作戰,新西伯利亞要塞及之後的烏拉爾山防線的攻略,將由北方方麵軍單獨承擔,王直的焦慮正是從此時開始的。


    大本營給北方方麵軍下達的任務是:年內攻占新西伯利亞,將戰線推進至鄂木斯克,明年開春前推進至庫爾幹,作為突破烏拉爾山防線的前進基地。


    可是直到九月中旬,伊爾庫茨克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之間的鐵路段僅僅修複改造了三分之二,餘下三分之一路程仍需要使用汽車接力運輸,遭到更及時而係統性破壞的克城到新西伯利亞路段自然就更讓人頭痛了。


    鐵路不通,重炮運不過去,拿什麽轟開那些鋼鐵水泥的堡壘?


    “牲口,都是一群牲口,對自己人都那麽狠,我們就更不能拿他們當人了!準備一下,我要到工地上去看看,他媽的我就不信了……”


    王直罵罵咧咧地抓起大衣和馬鞭就要出門,隔壁的無線電室門口卻突然探出一個機靈的小腦袋,總算趕在元帥閣下厚重的靴底踏入走廊之前把一份新鮮譯出的電文呈了上去。


    王直眯眼一掃,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捏成紙團往後一甩,邊套大衣邊嚷嚷:“開會?開他娘的會,老子要鐵路!鐵路!這都什麽人啊,淨會整這些有用沒用的球玩意……”


    還是向藍心細,彎腰撿起地上的紙團,拆開一看,大驚失色,慌忙出門叫住王直。


    “司令長官,快回來!這是陛下的諭電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蘭之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蘭之劍並收藏鐵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