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三千裏鋼鉗(六)
一瞬間裏,e軍西伯利亞第15師58團的陣地幾乎完全淹沒在熾焰濃煙中,尤其是位於兩處涉渡場正麵的2營防區遭到華軍半數以上重炮集中轟擊,塹壕被逐段轟平,掩體崩塌,四五層的鐵絲網陣被大口徑炮彈的衝擊波掃得殘缺不全,陣地上血肉橫飛,碎土爛木紛紛揚揚……
炮擊開始後的一刻鍾,空中傳來了引擎的轟鳴聲,第一航空集團三個重轟聯隊的110架“炎雷”四發重轟炸機準時趕到戰場,三個聯隊自東向西依次掠過被彩色煙霧彈標記出的e軍58團陣地,天女散花地拋下近千枚100公斤級炸彈,密密麻麻的爆轟閃光吞沒了原野、灌木叢、森林,硝煙稍散,顯出月球表麵般密密麻麻的彈坑……然而這還隻是當天指派給第三集團軍的第一波航空支援。
“炎雷”機群尚未掉頭返航,三個偵轟聯隊的66架“風雷”輕型轟炸機在54架“閃電”戰鬥機掩護下接踵而至,這時地麵上的華軍炮火已經向e軍防禦縱深延伸,輕便的雙發“風雷”低空掠過已是一塌糊塗的e軍前沿陣地,準確地投下10到50公斤不等的小炸彈,並以安置在後機身的機槍輪番掃射。
最後,空中閑得發慌的“閃電”戰鬥機也三五成群輪流俯衝下來,機頭的兩挺七九口徑重機槍以每分一千發的極速噴灑子彈――前兩天的戰鬥中,e軍本來就薄弱的航空部隊早被主動出擊的第一航空集團打得落花流水,再無還手之力。
“真正殺雞用牛刀啊。”在望遠鏡中看得過癮的許魂不禁嘖嘖稱歎。
趙民河看了看表:“是時候了。”
“好像沒用到特種煙霧彈啊。”許魂還有點不滿足。
“用不著吧,現在可是三百門炮、兩百架飛機打一個團啊,再說用特種煙霧彈會影響渡河部隊的展開,速度第一,這不是你一直強調的嘛?”
許魂點頭道:“明白了。我還是繼續看戲。”
趙民河笑了笑:“我們地戲份不多,你才是主角。”說罷回頭下令:“開始渡河。”
前奏已經足夠華麗,在最後一波煙幕彈的掩護下,南岸的蘆葦叢、灌木叢和櫸樹林中湧出一波又一波蟻群般的華軍士兵:隻見最前一波士兵八到十人一組抬著橡皮筏衝下河岸,七手八腳拚力劃著筏子渡向北岸,第二波士兵則集中奔向兩處涉渡場,迎著設在對岸陡峭山坡上的e軍陣地涉水衝鋒,後麵幾波士兵則忙著將搭載在卡車或拖拉機上的浮舟和拚接式浮筏泛入水中。有條不紊地安裝連接起來。很快,寬闊的阿爾庫特河上呈現出了三座機械化浮橋的輪廓,與此同時,十來個順利泛水地機動浮筏搭載著裝3軍的一個“飛霆”輕戰車連先行渡河,支援步兵突擊。
自西向東,第三集團軍依次展開了四個常備重步兵師――第7、第10、第12和第14師,都是參加過亞俄戰爭的精銳老部隊,平均每師負責兩公裏半的戰線。實際上是以第10師為主攻部隊。負責涉渡場周邊一公裏半正麵的突擊,任務是控製涉渡場對岸的高地,掩護兩翼友軍建立橋頭堡和搭造浮橋。第7師在其左翼、第12和14師在其右翼,這三個師各負責在對岸建立一個三公裏正麵、縱深三到五公裏的橋頭堡並掩護一座浮橋。
沒有任何懸念,被鋪天蓋地的炮火和轟炸打懵掉地e軍一線部隊隻零星放了幾槍便被蜂擁而至的華軍步兵吞沒。二線預備隊則被華軍延伸射擊的炮火和頭頂蒼蠅般盤旋飛舞的戰機壓得寸步難移,無法及時支援一線,偶爾有一兩門殘存的e軍火炮不顧死活地開火,沒開幾炮就會被華軍飛機迅速捕捉摧毀――當天渡河作戰中死傷於敵方炮火地華軍士兵不過兩位數。甚至少於次日一起浮橋事故造成的損失。
突擊開始後2小時,第10步兵師已順利控製涉渡場正麵的三座高地,按計劃設置了炮兵觀察哨和對空聯絡所,後續部隊――騾馬馱載的七五步兵炮、八零迫擊炮等團屬重武器與步兵一起涉水過河,七五野炮、一零五榴炮等師屬火炮則搭乘機動浮筏渡河。第10師兩翼地各師也進展順利,左翼第7師先頭部隊以勇猛的白刃衝鋒擊垮了當麵的e軍58團1營,3小時內向敵縱深突進三公裏,占據了一片有利於防禦的半環形橋頭堡。右翼第12師先頭部隊在十餘部戰車支援下迅速突破e軍58團3營陣地。4小時內推進五公裏,途中還擊潰了靠後部署的58團預備隊,摧毀58團團部,繳獲團旗、無線電等。右端的第14師先頭部隊鍥入e軍58團與友鄰59團防區之間,猛打猛衝,將這兩個團硬生生隔開。
到正午時分,4個師建立的橋頭堡連成一線,構成一個正麵10公裏、縱深3到5公裏的大橋頭堡。也就在這時。從最初地震撼中清醒過來的e軍西伯利亞第15師開始反撲――第59團從橋頭堡東麵,第57團從西麵。作為師預備隊的第60團從北麵,三麵夾擊,企圖趁華軍立足未穩將其趕下河去。
然而,e軍的反攻組織混亂,三個團是相隔很長時間相繼投入戰鬥的,加上喪失了製空權,各部的行動被華軍偵察機看得一清二楚。華軍偵察機隨時召喚戰機襲擊或以炮火覆蓋,遲滯消耗e軍反攻部隊,譬如,e軍57團的一個營以密集縱隊向進攻陣地行軍時接連遭遇三次炮火覆蓋和多次空襲,不但遲到了3小時才抵達陣地,還損失了百分之六十的兵力。
到黃昏時分,e軍西伯利亞第15師地反攻徹底失敗,參加反攻地三個團傷亡慘重、精疲力竭,華軍的橋頭堡安然無恙,守軍地力量還在不斷增強,連接南北兩岸的三座浮橋也都整出了輪廓,浮橋後麵的十幾公裏縱深內,引擎轟鳴,履帶鏗鏘,披鋼帶鐵的第一裝甲集團軍蓄勢待發……
一瞬間裏,e軍西伯利亞第15師58團的陣地幾乎完全淹沒在熾焰濃煙中,尤其是位於兩處涉渡場正麵的2營防區遭到華軍半數以上重炮集中轟擊,塹壕被逐段轟平,掩體崩塌,四五層的鐵絲網陣被大口徑炮彈的衝擊波掃得殘缺不全,陣地上血肉橫飛,碎土爛木紛紛揚揚……
炮擊開始後的一刻鍾,空中傳來了引擎的轟鳴聲,第一航空集團三個重轟聯隊的110架“炎雷”四發重轟炸機準時趕到戰場,三個聯隊自東向西依次掠過被彩色煙霧彈標記出的e軍58團陣地,天女散花地拋下近千枚100公斤級炸彈,密密麻麻的爆轟閃光吞沒了原野、灌木叢、森林,硝煙稍散,顯出月球表麵般密密麻麻的彈坑……然而這還隻是當天指派給第三集團軍的第一波航空支援。
“炎雷”機群尚未掉頭返航,三個偵轟聯隊的66架“風雷”輕型轟炸機在54架“閃電”戰鬥機掩護下接踵而至,這時地麵上的華軍炮火已經向e軍防禦縱深延伸,輕便的雙發“風雷”低空掠過已是一塌糊塗的e軍前沿陣地,準確地投下10到50公斤不等的小炸彈,並以安置在後機身的機槍輪番掃射。
最後,空中閑得發慌的“閃電”戰鬥機也三五成群輪流俯衝下來,機頭的兩挺七九口徑重機槍以每分一千發的極速噴灑子彈――前兩天的戰鬥中,e軍本來就薄弱的航空部隊早被主動出擊的第一航空集團打得落花流水,再無還手之力。
“真正殺雞用牛刀啊。”在望遠鏡中看得過癮的許魂不禁嘖嘖稱歎。
趙民河看了看表:“是時候了。”
“好像沒用到特種煙霧彈啊。”許魂還有點不滿足。
“用不著吧,現在可是三百門炮、兩百架飛機打一個團啊,再說用特種煙霧彈會影響渡河部隊的展開,速度第一,這不是你一直強調的嘛?”
許魂點頭道:“明白了。我還是繼續看戲。”
趙民河笑了笑:“我們地戲份不多,你才是主角。”說罷回頭下令:“開始渡河。”
前奏已經足夠華麗,在最後一波煙幕彈的掩護下,南岸的蘆葦叢、灌木叢和櫸樹林中湧出一波又一波蟻群般的華軍士兵:隻見最前一波士兵八到十人一組抬著橡皮筏衝下河岸,七手八腳拚力劃著筏子渡向北岸,第二波士兵則集中奔向兩處涉渡場,迎著設在對岸陡峭山坡上的e軍陣地涉水衝鋒,後麵幾波士兵則忙著將搭載在卡車或拖拉機上的浮舟和拚接式浮筏泛入水中。有條不紊地安裝連接起來。很快,寬闊的阿爾庫特河上呈現出了三座機械化浮橋的輪廓,與此同時,十來個順利泛水地機動浮筏搭載著裝3軍的一個“飛霆”輕戰車連先行渡河,支援步兵突擊。
自西向東,第三集團軍依次展開了四個常備重步兵師――第7、第10、第12和第14師,都是參加過亞俄戰爭的精銳老部隊,平均每師負責兩公裏半的戰線。實際上是以第10師為主攻部隊。負責涉渡場周邊一公裏半正麵的突擊,任務是控製涉渡場對岸的高地,掩護兩翼友軍建立橋頭堡和搭造浮橋。第7師在其左翼、第12和14師在其右翼,這三個師各負責在對岸建立一個三公裏正麵、縱深三到五公裏的橋頭堡並掩護一座浮橋。
沒有任何懸念,被鋪天蓋地的炮火和轟炸打懵掉地e軍一線部隊隻零星放了幾槍便被蜂擁而至的華軍步兵吞沒。二線預備隊則被華軍延伸射擊的炮火和頭頂蒼蠅般盤旋飛舞的戰機壓得寸步難移,無法及時支援一線,偶爾有一兩門殘存的e軍火炮不顧死活地開火,沒開幾炮就會被華軍飛機迅速捕捉摧毀――當天渡河作戰中死傷於敵方炮火地華軍士兵不過兩位數。甚至少於次日一起浮橋事故造成的損失。
突擊開始後2小時,第10步兵師已順利控製涉渡場正麵的三座高地,按計劃設置了炮兵觀察哨和對空聯絡所,後續部隊――騾馬馱載的七五步兵炮、八零迫擊炮等團屬重武器與步兵一起涉水過河,七五野炮、一零五榴炮等師屬火炮則搭乘機動浮筏渡河。第10師兩翼地各師也進展順利,左翼第7師先頭部隊以勇猛的白刃衝鋒擊垮了當麵的e軍58團1營,3小時內向敵縱深突進三公裏,占據了一片有利於防禦的半環形橋頭堡。右翼第12師先頭部隊在十餘部戰車支援下迅速突破e軍58團3營陣地。4小時內推進五公裏,途中還擊潰了靠後部署的58團預備隊,摧毀58團團部,繳獲團旗、無線電等。右端的第14師先頭部隊鍥入e軍58團與友鄰59團防區之間,猛打猛衝,將這兩個團硬生生隔開。
到正午時分,4個師建立的橋頭堡連成一線,構成一個正麵10公裏、縱深3到5公裏的大橋頭堡。也就在這時。從最初地震撼中清醒過來的e軍西伯利亞第15師開始反撲――第59團從橋頭堡東麵,第57團從西麵。作為師預備隊的第60團從北麵,三麵夾擊,企圖趁華軍立足未穩將其趕下河去。
然而,e軍的反攻組織混亂,三個團是相隔很長時間相繼投入戰鬥的,加上喪失了製空權,各部的行動被華軍偵察機看得一清二楚。華軍偵察機隨時召喚戰機襲擊或以炮火覆蓋,遲滯消耗e軍反攻部隊,譬如,e軍57團的一個營以密集縱隊向進攻陣地行軍時接連遭遇三次炮火覆蓋和多次空襲,不但遲到了3小時才抵達陣地,還損失了百分之六十的兵力。
到黃昏時分,e軍西伯利亞第15師地反攻徹底失敗,參加反攻地三個團傷亡慘重、精疲力竭,華軍的橋頭堡安然無恙,守軍地力量還在不斷增強,連接南北兩岸的三座浮橋也都整出了輪廓,浮橋後麵的十幾公裏縱深內,引擎轟鳴,履帶鏗鏘,披鋼帶鐵的第一裝甲集團軍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