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法國人搞了什麽玩意。”


    張遙前翻出更下麵的文件。


    箱形車身,車體前方呈立體v字形的正麵突出一根大炮管,垂直的車身兩側各伸出兩根包在裝甲套筒裏的槍管,跟毛子的“門捷列夫”倒有幾分神似。


    照片下麵標注著:


    法製聖沙蒙戰車,推測車體前方安裝一門75毫米野炮,兩側各2挺機槍,馬恩河會戰後期少量出現,因未能繳獲整車實測,具體數據尚不明。


    “比門捷列夫少了個炮塔,叫自行野炮還差不多。”劉百良似乎對炮塔抱持有別樣曖mei的感情。


    “曆史上的水箱隻有炮廓――請體諒一下這個時代的機械工程師。”何新扶了扶他的超重型眼鏡,抽出最底下那張資料,恭敬地捧在手中。“至少法國人堅持了原則,沒有被我們創造的曆史大潮過分汙染,看這個,ft14雷諾,跟那個時空曆史中的模樣沒有多大區別。”


    “數據也差不多,單炮塔的典範,連車體機槍都沒有,裝槍不能裝炮,裝炮不能裝槍,看起來有點像小了一圈的飛霆――毫無藝術價值的存在。”劉百良一有機會就企圖販賣他的兵器美學論。


    “但是很有大規模生產的價值。”深悉劉百良惡趣味的何新提前舉起了實用論的盾牌。“我們的主戰場不在歐陸,不需要那種每小時隻能爬幾公裏的巨無霸,飛狼捷狐之類的快速戰車足夠應付西伯利亞的機動戰和南洋的叢林戰,重要的是產量和可靠性。”


    張遙前揚了揚手中的資料:“總得想辦法對付這些還不算過時的大恐龍,德國人沒有用繳獲的車體做射效實驗嗎?”


    “用77野炮在中近距離上平射,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為保存實力,一般不會將壓製用的77野炮部署在一線。另外德軍還應急製造了步機槍用的k型反戰車子彈和13毫米反戰車槍,但是因為射擊後座力過大,士兵使用時有恐懼感,效果不是很好。”


    “我軍的三七和七五步兵炮對付得了這些恐龍嗎?”張遙前換了個更實用的問題。


    “七五步初速太低,隻能打薄皮榴彈,30倍徑的三七步用穿甲燃燒彈的話在300米距離上勉強可打穿20毫米均質鋼板,開發中的45倍徑三七速射炮使用穿甲爆破彈,500米距離上可打穿40毫米均質鋼板,1000米距離可穿30毫米,但戰鬥全重是前者的四倍,而且要到年中才可能列裝。根據部隊的反映,更需要安裝大口徑火炮的重裝甲戰車來清掃築壘陣地,所以在王虎的設計中,把安裝大威力的七五野炮作為了首要條件,有了安裝七五野的王虎,橫掃那些恐龍是不成問題的。”


    張遙前不滿地哼了一聲:“期待那定型遙遙無期的王虎重戰,還不如現地利用飛狼的底盤,裝上鐵豹的五七戰車炮改成突擊炮車,或是敞開安裝七五野搞成自行野炮車,來得現實點。”


    “那會影響飛狼的產量,我不認為我們會在亞洲戰場遭遇對方的裝甲洪流。若是對王虎的進度不抱希望,不如把機動反戰車的希望放在換裝了45倍徑三七速射炮的飛狼改身上。不出意外的話,到今年年底飛狼改的月產量可超過一百部,捷狐和獵犬每月可產五十部,同期鐵豹的月產量不會超過二十部,至於王虎,恐怕還不到兩位數。”何新對自己所負責的事務再熟悉不過。“真要改突擊炮,不如用鐵豹來改,拆了炮塔,裝個截短的105榴或是160臼,把前裝甲加加厚,可以衝堡壘了。”


    劉百良搖頭道:“等把這種衝堡壘的突擊炮造出來,我軍對麵大概已經沒有值得一提的堡壘了。對了,我們那些戰車、魚雷機的圖紙應該交到德國人手裏了吧。”


    “早就存在大使館裏,進攻夏威夷後的第二周就一卡車一卡車的拉給了德國人,就是不知道老頑固們會不會感興趣。”何新對那些日爾曼大胡子沒什麽好感。


    事實上,在另一時空曆史上,戰前的德國也有人設計出履帶式的裝甲戰車,然而德國最高統帥部從未準備打一場拚物資的戰爭,其所依靠的是人力而非物資和機器。德國可以迅速征召250個師,在西線一直享有步兵和炮兵的數量優勢與質量優勢。因此“坦克”出現在戰場上後,德國軍方也不打算采用這種性能不穩定、似乎隻能嚇唬人的玩藝兒。


    但在這個時空,英國人提前兩年投入了他們準備充分的陸上鐵甲艦隊,馬恩河會戰震撼性地展現了新型裝甲兵器的威力,法國也緊隨英國之後大力發展戰車部隊,就連一向落後於時代的俄國似乎也搞出了他們的火星兵器,這次德國人還會不會故步自封、遊離於時代潮流之外?


    “不過這個時代的戰車還是太多缺陷了,作為主戰兵器遠未夠格……”何新說了句大實話。


    另一時空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坦克不但速度慢、防護差、火力弱,最致命的是故障率太高和沒有合適的通信設備。這時的坦克的最高時速不超過25英裏,行程不及100英裏,故障奇多,特別是履帶經常脫落,行駛100多英裏就報廢。至於坦克的通信問題,則更令指揮官頭疼。當時的無線電電台體積大、重量大,可靠性低,無法在坦克內高溫、顛簸、震動的條件下工作,坦克一旦關閉艙門就成了與外界隔絕的鐵箱子。英國人和法國人在大戰中曾把電台安裝在裝甲容積較大的mk4型和法國的雷諾ft17型輕型坦克上,但裝了電台就無法安裝武器,裝有電台的坦克隻能與司令部聯絡,無法與其他坦克聯絡。英國人和法國人都使用信鴿和信號板聯絡,但這兩種方式都太慢,也不可靠。前者在戰場難以找到流動的坦克,也容易被打死;後者則使坦克乘員不可能時刻觀察其他坦克,遇到大霧或使用煙幕彈時更不起作用。所以當時最常使用的辦法就是用一根鐵棍在坦克的鋼板上猛敲,敲出莫爾斯電碼。這種方法也不可靠,一是其他坦克的乘員離開坦克後極易被打死或打傷,後來成為美國名將的巴頓就是在敲坦克時被炮彈炸成重傷的;二是在戰鬥中坦克內發動機噪音震耳,車體也不斷受各種子彈的撞擊,乘員之間的交談都很困難,常常察覺不到車外有人在敲鋼板;三是徒步奔跑的人很難追上高速行駛的坦克。由於這些原因,坦克群一旦出發,就成了各自為戰、無法控製的一群亂哄哄的烏合之眾。


    在這個時空曆史上,就近一個月帝國裝甲部隊的實際運用來看,以上問題並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帝國的工業技術還沒有超前到可以支持裝甲集群大縱深閃電突擊的地步。


    但相對地,敵方也沒有任何反戰車作戰的準備,更沒有組織起與帝國裝甲旅、軍相當的裝甲兵為主體的諸兵種合成作戰單位,這就給了帝國裝甲集群施顯威力的機會――在超出敵軍想象的極短時間內為步兵部隊打通障礙,將戰線推進到敵軍腹地。


    正是觀念上的滯後,以至烏蘭烏德與赤塔方麵的敵軍未能及時撤到貝加爾以西,反而陷入了我軍的重重包圍。


    “戰車這種不成熟的新兵器隻能對戰局起到有限的輔助作用,就看誰能把這輔助作用發揮到最大,我們已經做到了極限,接下來要看德國人的了,英法的陸上艦隊可夠他們受的――茶還是咖啡?”何新有點口幹。


    “白開水。”劉百良說。


    “一樣。”張遙前說。


    何新提起電話:“送三杯清水進來。”


    “你不用鈴的嗎?”劉百良指指桌上頗具歐陸風味的小手鈴。


    “我們可是21世紀的人,盡量向電氣化靠攏吧。”何新半開玩笑地板起臉。


    “是啊……21世紀,老何,你說在我們那個時代,有沒有可能實現人類的長生不老?”


    “長生不老?靠注射激素來調節新陳代謝,的確有可能保持青春長駐,但在我們穿越之前,這方麵的技術還不夠可靠,有一定的副作用,效力也僅作用於表麵,無法控製內在的衰朽,在實驗中也出現過一夜之間少年白頭的案例……”


    “注射激速麽……”劉百良若有所思。


    “怎麽,想長生不老?省省吧,晚了。”何新毫不留情堅決打擊,卻不知自己打錯了方向,撲錯了被窩。


    “沒什麽,隨便問問――說起來德國終於開始無限製潛艇戰了。”劉百良此地無銀三百兩地轉換起話題來,“不過還真是不可靠,到底什麽時候才肯對美宣戰啊,美國最近的反應也很奇怪,高潮之後直接跌進穀底了,這些天低調得有點詭異,不知道在策劃什麽陰謀……”


    “外交的事情去問內閣,總參不是也有自己的情報來源,怎麽,一點消息都沒撈到?”


    “我會去問的,突然想到還有些事情,就不等那杯清水了,下次再來騷擾。”


    聽起來倒像是急於脫身的托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蘭之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蘭之劍並收藏鐵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