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1月14日,色楞金斯克。
兩天來,中俄兩軍為了爭奪這座位於烏蘭烏德以西80公裏的小城,爆發了激烈的戰鬥,雙方不斷增添兵力,一時間形成了拉鋸之勢。
這天早上,華軍裝1旅旅長袁旭上校接到裝1軍軍長銀天少將的命令:派出1個混編戰車連,支援禁衛第一師的一個步兵營進攻城南的阿克別托村,為後繼突擊部隊執行迂回到城西以切斷守軍退路的行動打開通道。
蓄著一綹山羊胡、有“裝甲小諸葛”之稱的袁旭立即召來他麾下最好的戰車連長付亮上尉――一位堅毅果敢的東北漢子,傳達了軍長的命令。
“這是軍長親**代的任務,務必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為我們裝1旅爭光。付連長,有沒有信心!”
付亮馬靴一並:“完不成任務,屬下當提頭來見。”
袁旭拈須點頭道:“好,既如此,你自己去挑戰車和乘員,這次任務主要是支援步兵攻堅,你就帶上飛霆輕戰車六部,策電重戰車四部,備足油彈,中午十二點之前進入出發陣地。”
說罷又提筆寫了張字條遞給付亮:“帶上我的手令,有敢不聽調遣者,叫憲兵綁了押到我這裏。”
付亮得此信任,腰杆挺得更直了,中氣十足地敬禮道:“是!請旅長放心,我付亮就算豁出這條命,也絕不辜負旅長的信任!”
袁旭微笑著拍了拍付亮的肩:“有你這句話就行了,到了那裏記得要跟步兵的長官搞好關係,步兵戰車協調一致、合力同心,就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
話語中透著慈愛,顯出對付亮的特別重視與關愛。
付亮心知上級栽培之意,更加勤勉自省,不敢稍顯驕滿,當下也隻能幹淨利落地道了聲“明白!”,拿了手令,辭別旅長,轉身掀開帳簾,大踏步走了出去。
迎麵一陣清冷冰風,令剛從溫暖帳篷中出來的付亮精神一振,潛藏的不安分思維也莫名其妙地活躍起來。
本朝太祖武皇帝定下的“軍人七德”,即忠勇仁義禮智信,忠排在第一位,也是後麵六德之根本。
付亮毫不懷疑自己對帝國與女皇陛下之忠心,如果有必要,他隨時準備為此忠誠信念犧牲性命。
正如藍天蔚所著《軍人的修養》中所言:“以赤誠無瑕之心,忠君愛國之誌,毅然赴死,無畏無懼,無怨無悔,成就鐵血精神之軍魂,飛抵淩煙閣而萬世流芳……”
但是,這場戰爭的正義性真的如軍報以至女皇陛下詔書中所寫的那樣,不容置疑,不可動搖嗎?
自古以來,中華各皇朝皆以開疆拓土為昭然功業,勒石刻史,光耀後世,但史書也並非毫無差別地為此歌功頌德,也有君主沉迷於侵征掠戰而荼毒百姓、引發內亂的沉重教訓。
隨著現代戰爭的規模與消耗呈幾何數增長,國民的戰爭熱情在對外征伐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凝聚國民的意誌,形成舉國一致的局麵,才能最大限度地將國力轉化為軍事力,並保證國家最低限度的穩定。
此次大戰,本是歐洲列強之爭霸戰爭,與我國無甚關係,我國卻趁機侵奪德國之太平洋領地,雖有事後議價之舉,無形中卻給列國留下我國貪婪鑽營之印象。此為其一。
興王師、舉義兵,解放南洋以至亞細亞,本乃無上榮光之大義,但美國早已為菲律賓定好獨立計劃,也無意在亞洲開拓新殖民地,對我國向無惡意,我國卻以近似不宣而戰之行徑突襲美艦隊,攻占夏威夷,不但有失大國信義,亦必激怒美人,以美利堅之雄厚國力,若果真不肯媾和、與我死搏到底,結局尚未可料。此為其二。
北方失地,經上次亞俄大戰,大部收複,兩國邊界亦經紐約和約確定,且我國上次開戰之緣由,乃俄人在外東北屠戮華人並入侵我江東六十四屯,我軍奮起自衛,進而懲暴複土,正義是非無庸置疑。而此次征伐沙俄,並非自衛反擊,以“複土”而言難免牽強,以“解放”而言亦難自圓其說,而與同盟國聯手對俄,東西對進,卻似奪土滅國之野蠻侵略,大義飄渺無存。此為其三。
……
而且,這場戰爭真的能打贏嗎?從已知的曆史來看,這應該是自人類出現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了,地球上二十億人中的絕大部分都被卷入其中,戰場上的軍隊數以千萬,短短半年間就有數百萬人傷亡,也許正如那位反戰領袖譚嗣同所說,這樣的戰爭不會有真正的贏家,所有參與者都將傷筋動骨、血肉模糊……
打住,這樣的想法已經滑到了危險的邊緣,作為尊奉皇命、為帝國而戰的忠勇軍人,怎麽可以認同那種反動分子的悲觀論調,帝國陸軍裝甲兵上尉付亮,就此懸崖勒馬吧!
壓住了心頭某些危險種子的無意識放縱,付亮加快了腳步,被壓雪板、輪胎和履帶壓實的冰路在腳下嗒嗒作響,周圍的雪地上縱橫交錯著深深淺淺的車轍,紛亂卻很自然。
付亮先回到了自己的連部,挑出了狀態最好的四部“策電”重戰車。
裝1旅共有6個裝甲連,分屬兩個營,其中1連、4連裝備“策電”重戰車,2連、5連裝備“飛霆”輕戰車,3連裝備“捷狐”輕戰車,6連裝備“追風”裝甲汽車。
二號“策電”乃是十年前完成設計的第一代戰車,重達二十四噸,配備一門75毫米短管炮和2-3挺機槍,乘員5名,由於車體笨重,動力係統落後,最大時速僅10公裏。
一號“飛霆”與“策電”同時誕生,原本就預定要與後者搭配運用,全重八噸,配一門37毫米海軍炮和1-2挺機槍,乘員2名,最大時速15公裏。
三號“捷狐”於1912年定型,是為“機槍輕戰車”,全重僅四噸,配1-2挺氣冷重機槍,乘員2名,由於采用了新型戰車專用引擎和工藝更先進的變速箱,最大公路時速可達30公裏。
看起來有些老舊的“飛霆”和“策電”不僅在裝1旅中處於骨幹地位,事實上,蒙古方麵軍和東北方麵軍的全部700部裝甲車輛中,這兩種一代戰車所占的比例差不多有六成之多。
兩天來,中俄兩軍為了爭奪這座位於烏蘭烏德以西80公裏的小城,爆發了激烈的戰鬥,雙方不斷增添兵力,一時間形成了拉鋸之勢。
這天早上,華軍裝1旅旅長袁旭上校接到裝1軍軍長銀天少將的命令:派出1個混編戰車連,支援禁衛第一師的一個步兵營進攻城南的阿克別托村,為後繼突擊部隊執行迂回到城西以切斷守軍退路的行動打開通道。
蓄著一綹山羊胡、有“裝甲小諸葛”之稱的袁旭立即召來他麾下最好的戰車連長付亮上尉――一位堅毅果敢的東北漢子,傳達了軍長的命令。
“這是軍長親**代的任務,務必要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為我們裝1旅爭光。付連長,有沒有信心!”
付亮馬靴一並:“完不成任務,屬下當提頭來見。”
袁旭拈須點頭道:“好,既如此,你自己去挑戰車和乘員,這次任務主要是支援步兵攻堅,你就帶上飛霆輕戰車六部,策電重戰車四部,備足油彈,中午十二點之前進入出發陣地。”
說罷又提筆寫了張字條遞給付亮:“帶上我的手令,有敢不聽調遣者,叫憲兵綁了押到我這裏。”
付亮得此信任,腰杆挺得更直了,中氣十足地敬禮道:“是!請旅長放心,我付亮就算豁出這條命,也絕不辜負旅長的信任!”
袁旭微笑著拍了拍付亮的肩:“有你這句話就行了,到了那裏記得要跟步兵的長官搞好關係,步兵戰車協調一致、合力同心,就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
話語中透著慈愛,顯出對付亮的特別重視與關愛。
付亮心知上級栽培之意,更加勤勉自省,不敢稍顯驕滿,當下也隻能幹淨利落地道了聲“明白!”,拿了手令,辭別旅長,轉身掀開帳簾,大踏步走了出去。
迎麵一陣清冷冰風,令剛從溫暖帳篷中出來的付亮精神一振,潛藏的不安分思維也莫名其妙地活躍起來。
本朝太祖武皇帝定下的“軍人七德”,即忠勇仁義禮智信,忠排在第一位,也是後麵六德之根本。
付亮毫不懷疑自己對帝國與女皇陛下之忠心,如果有必要,他隨時準備為此忠誠信念犧牲性命。
正如藍天蔚所著《軍人的修養》中所言:“以赤誠無瑕之心,忠君愛國之誌,毅然赴死,無畏無懼,無怨無悔,成就鐵血精神之軍魂,飛抵淩煙閣而萬世流芳……”
但是,這場戰爭的正義性真的如軍報以至女皇陛下詔書中所寫的那樣,不容置疑,不可動搖嗎?
自古以來,中華各皇朝皆以開疆拓土為昭然功業,勒石刻史,光耀後世,但史書也並非毫無差別地為此歌功頌德,也有君主沉迷於侵征掠戰而荼毒百姓、引發內亂的沉重教訓。
隨著現代戰爭的規模與消耗呈幾何數增長,國民的戰爭熱情在對外征伐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凝聚國民的意誌,形成舉國一致的局麵,才能最大限度地將國力轉化為軍事力,並保證國家最低限度的穩定。
此次大戰,本是歐洲列強之爭霸戰爭,與我國無甚關係,我國卻趁機侵奪德國之太平洋領地,雖有事後議價之舉,無形中卻給列國留下我國貪婪鑽營之印象。此為其一。
興王師、舉義兵,解放南洋以至亞細亞,本乃無上榮光之大義,但美國早已為菲律賓定好獨立計劃,也無意在亞洲開拓新殖民地,對我國向無惡意,我國卻以近似不宣而戰之行徑突襲美艦隊,攻占夏威夷,不但有失大國信義,亦必激怒美人,以美利堅之雄厚國力,若果真不肯媾和、與我死搏到底,結局尚未可料。此為其二。
北方失地,經上次亞俄大戰,大部收複,兩國邊界亦經紐約和約確定,且我國上次開戰之緣由,乃俄人在外東北屠戮華人並入侵我江東六十四屯,我軍奮起自衛,進而懲暴複土,正義是非無庸置疑。而此次征伐沙俄,並非自衛反擊,以“複土”而言難免牽強,以“解放”而言亦難自圓其說,而與同盟國聯手對俄,東西對進,卻似奪土滅國之野蠻侵略,大義飄渺無存。此為其三。
……
而且,這場戰爭真的能打贏嗎?從已知的曆史來看,這應該是自人類出現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了,地球上二十億人中的絕大部分都被卷入其中,戰場上的軍隊數以千萬,短短半年間就有數百萬人傷亡,也許正如那位反戰領袖譚嗣同所說,這樣的戰爭不會有真正的贏家,所有參與者都將傷筋動骨、血肉模糊……
打住,這樣的想法已經滑到了危險的邊緣,作為尊奉皇命、為帝國而戰的忠勇軍人,怎麽可以認同那種反動分子的悲觀論調,帝國陸軍裝甲兵上尉付亮,就此懸崖勒馬吧!
壓住了心頭某些危險種子的無意識放縱,付亮加快了腳步,被壓雪板、輪胎和履帶壓實的冰路在腳下嗒嗒作響,周圍的雪地上縱橫交錯著深深淺淺的車轍,紛亂卻很自然。
付亮先回到了自己的連部,挑出了狀態最好的四部“策電”重戰車。
裝1旅共有6個裝甲連,分屬兩個營,其中1連、4連裝備“策電”重戰車,2連、5連裝備“飛霆”輕戰車,3連裝備“捷狐”輕戰車,6連裝備“追風”裝甲汽車。
二號“策電”乃是十年前完成設計的第一代戰車,重達二十四噸,配備一門75毫米短管炮和2-3挺機槍,乘員5名,由於車體笨重,動力係統落後,最大時速僅10公裏。
一號“飛霆”與“策電”同時誕生,原本就預定要與後者搭配運用,全重八噸,配一門37毫米海軍炮和1-2挺機槍,乘員2名,最大時速15公裏。
三號“捷狐”於1912年定型,是為“機槍輕戰車”,全重僅四噸,配1-2挺氣冷重機槍,乘員2名,由於采用了新型戰車專用引擎和工藝更先進的變速箱,最大公路時速可達30公裏。
看起來有些老舊的“飛霆”和“策電”不僅在裝1旅中處於骨幹地位,事實上,蒙古方麵軍和東北方麵軍的全部700部裝甲車輛中,這兩種一代戰車所占的比例差不多有六成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