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司空府。
西廂的一間房內,明黃的燭光將整間屋子照耀得通亮,幾道人影在印在雪白的牆上,隻留下極淡的顏色。
隻是這些人的臉色,沒有一個是好看的,端坐在正中央的正是當朝司空,三公之一的,他微閉著眼睛,一言不發。
而在他的右首是自家的兩個後輩袁紹袁本初和袁術袁公路,左首則是他最為信任的謀臣荀爽,此人雖“荀氏八龍”中的第六位,但若論才學,則數第一,因此得到了“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讚。
袁隗雖未出言,但從他的麵色來看,他不過在壓抑著心頭的怒氣而已。發怒的緣由,自然還是為了西園校尉之事,當初劉宏提出要成立西園新軍之時,他作為三公是極力讚成的,因為在他心目中,此事對一向在朝中勢微的士人來說,實在是一天賜良機,若是能在新軍中爭得幾校人馬,那麽自己在朝廷上說話的底氣必定要足不少,甚至對於實現士人主政的理想,也是大有裨益的。
但袁隗未曾想到,為此事自己精心謀劃了許久,到頭來卻落得個兩手空空,損兵折將不說,還丟了老大的人。反倒讓那叫童英的大出風頭,甚至能得天子垂青,要親自賜婚。
一想到這裏,袁隗便心中不忿,他原本早就想為自己的兩個子侄袁紹或是袁術向那萬年公主提親,因為與皇室聯姻乃是最有效也最迅速穩固和提升權柄的策略,君不見那何進何屠夫,不過是因為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妹有寵於劉宏並被立為皇後,才得以隨之升遷,一躍成為大將軍的麽?
如今可好了,那童英在西園當著如此多人的麵拒絕了劉宏的賜婚,他袁隗又怎能拉下老臉去向劉宏提親,畢竟連一平民都不願意娶的公主,作為天下第一大家的袁家子侄如何又會去娶?
“諸位都是智多之士,當以為如今局麵,該如何是好?”袁隗終於開口,目光卻是微微瞥向身側的袁紹,袁紹自然感覺到了袁隗的目光,麵色一紅,低下頭去,他自然也能聽出袁隗話語中那濃濃的嘲諷之意。
坐在袁紹身側的袁術也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臉上不自覺的掛上了一抹得色。
袁術與袁紹一樣,同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之後,傳說他出生的時候,神仙托夢給他母親,說她懷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因此袁術頗得其父袁逢的偏愛。
說起來袁術和袁紹還是親兄弟,皆是為司空袁逢之子。隻不過由於袁逢之兄袁成早逝,袁紹便被過繼於袁成為養子。同時袁紹母親僅是個婢女,而袁術乃是袁逢嫡長子,因此年幼之時,袁術處處在袁紹之前,天生的優越感讓他對自己這個堂兄頗不在意。
然而袁紹雖被過繼給早逝的袁成,但其人聰敏好學,折節下士,因此知名於當世,名聲在外,連族內之人也開始高看袁紹,袁紹也並未讓族人失望,逐漸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才能來,反倒是壓了袁術一頭,這讓袁術心中一直頗為不忿,如今看到袁隗如是說,他如何不竊喜於心。
“叔父,此事確是侄兒大意…”袁紹低聲開口道。
“袁紹,我本甚看好於你,奈何你卻讓老夫如此失望。”袁隗打斷袁紹的話,冷聲道,“難道你不知這西園校尉對我士人之重要?”
袁術心裏樂開了花:叔父,您就繼續失望吧。
袁紹聞言,忍不住微微一震,自他有表字之後。袁隗從未這樣直呼其名,今日如此稱呼,顯然是心裏怒極了。連忙跪下:“此事是侄兒失了算計,請叔父責罰!”
一旁的荀爽見狀,微微搖頭道:“司空,年輕人血氣方剛,難免會有思慮不周之處,想必本初已經知道錯了。如今之計,當要設法挽救。”
“如今木已成舟,還能如何挽救法?”袁隗搖頭歎道。
“司空無需自擾。”荀爽頓了頓,淡淡一笑:“何況現下最惶恐不安的隻怕另有其人。”
“慈明此話何意?”袁隗望向荀爽,開口問道。
“在下以為,這西園校尉之事隻怕根本就是那些閹黨所謀劃,為的是分割那何屠夫的兵權,如今上軍校尉為小黃門蹇碩所領,其人總領西園禁軍,直接受命於皇上,亦可說是軍權盡落閹黨之手,隻怕這幾日裏那何屠夫每夜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了。”荀爽開口說道。
“這是何故?”袁術皺眉問道。
“何故?”荀爽閃過一絲嘲諷的笑意,緩緩道,“竇武之禍乃是前車之鑒,難道何屠夫不擔心自己成為第二個竇武麽?”
荀爽所言的竇武乃是當朝竇太後之父,先帝在位之時立其長女為皇後,竇武遂以郎中遷越騎校尉,封槐裏侯。而後先帝駕崩﹐竇武以擁立劉宏稱帝有功,被拜為大將軍﹐更封聞喜侯。其人與司空陳蕃共秉朝政,引用尹勳為尚書令,劉瑜為侍中,馮述為屯騎校尉。又起用李膺、杜密、劉猛等黨人,並以太後詔誅戮專製宮省的中常侍管霸﹑蘇康等﹐得到士大夫的擁護。
然而,建寧元年竇武與陳蕃定計翦除諸宦官。可惜事機泄露﹐宦官曹節﹑王甫等人劫持劉宏和竇太後,詔令收捕竇武等。竇武召集北軍五校兵士數千人駐屯都亭下,與王甫﹑張奐率領的虎賁﹑羽林和五營士對陣。結果兵敗自殺,被梟首於洛陽都亭,宗親、賓客、姻屬悉被處死,家屬徙日南。
如今的何進處境情況與竇武何其相似,同是因為與皇上聯姻而身居高位,然處處受製於宦官,隻怕如今何進的心境也與當初的竇武一般了吧。
屋內眾人皆是聰慧之士,一聽荀爽如是說,皆是須臾便反應過來,不由皆點頭稱是,袁隗鬱結的眉頭也稍稍紓緩了些。
“既是如此,那我們也總不能等到閹黨將何進誅滅之後,再坐以待斃吧?”袁紹卻是開口道。
“我有一計,或可讓我士人一舉取得朝政大權。”荀爽忽然開口道。
“慈明有何良策,快快與我說來。”袁隗聞言,大喜道。
“此計名為驅狼吞虎…”荀爽緩緩將自己的想法與眾人道來。
“好,好,好。”那袁隗聽了,不禁擊節連說三個好字,當下道,“明日乃是何進壽辰,我便親自去大將軍府,公路、本初你二人隨我一同前去。”
“喏。”袁紹和袁術同時拱手道。
眾人商議結束,荀爽起身告辭,袁隗卻將自己的兩個侄兒留了下來。
“叔父,你留我二人,還有何要事吩咐?”袁術望著袁隗開口道。
“公路、本初,你二人都是我袁氏子弟,亦是我最親近之人,有些話我也不瞞你們。”袁隗望著二人緩緩道,“這些年我想了很多,也見過了許多,到如今明白了一個道理——士人的風骨,永遠也敵不過刀口的鋒利。沒有足夠的實力,休想要成大事。”
“侄兒謹記!”袁紹與袁術聞言,當下拱手道。
“慈明這驅狼吞虎之計確是不錯,然而稍有不慎我們士人亦會引火燒身,若說竇武是何進的前車之鑒,那麽陳蕃、李膺便是我們士人的前車之鑒…”袁隗頓了頓,歎了口氣道,“我們士人再也經不起一次黨錮之禍了。”
袁紹聞言,深以為然道:“那照叔父的意思,我們應該怎麽做呢?”
“想要實現我們天下大治的理念,靠嘴是不行的。”袁隗緩緩開了口,舉起攥緊的拳頭,說道,“這世上唯有掌握了武力才能有大聲說話的資本,我們要實現理想,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行。所以我們務必要能控製一支屬於自己的兵馬,否則的話,就算我們聚集了天下間所有的名士,一樣是難以成事!”
袁紹與袁術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拱手道:“侄兒明白。”
西廂的一間房內,明黃的燭光將整間屋子照耀得通亮,幾道人影在印在雪白的牆上,隻留下極淡的顏色。
隻是這些人的臉色,沒有一個是好看的,端坐在正中央的正是當朝司空,三公之一的,他微閉著眼睛,一言不發。
而在他的右首是自家的兩個後輩袁紹袁本初和袁術袁公路,左首則是他最為信任的謀臣荀爽,此人雖“荀氏八龍”中的第六位,但若論才學,則數第一,因此得到了“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讚。
袁隗雖未出言,但從他的麵色來看,他不過在壓抑著心頭的怒氣而已。發怒的緣由,自然還是為了西園校尉之事,當初劉宏提出要成立西園新軍之時,他作為三公是極力讚成的,因為在他心目中,此事對一向在朝中勢微的士人來說,實在是一天賜良機,若是能在新軍中爭得幾校人馬,那麽自己在朝廷上說話的底氣必定要足不少,甚至對於實現士人主政的理想,也是大有裨益的。
但袁隗未曾想到,為此事自己精心謀劃了許久,到頭來卻落得個兩手空空,損兵折將不說,還丟了老大的人。反倒讓那叫童英的大出風頭,甚至能得天子垂青,要親自賜婚。
一想到這裏,袁隗便心中不忿,他原本早就想為自己的兩個子侄袁紹或是袁術向那萬年公主提親,因為與皇室聯姻乃是最有效也最迅速穩固和提升權柄的策略,君不見那何進何屠夫,不過是因為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妹有寵於劉宏並被立為皇後,才得以隨之升遷,一躍成為大將軍的麽?
如今可好了,那童英在西園當著如此多人的麵拒絕了劉宏的賜婚,他袁隗又怎能拉下老臉去向劉宏提親,畢竟連一平民都不願意娶的公主,作為天下第一大家的袁家子侄如何又會去娶?
“諸位都是智多之士,當以為如今局麵,該如何是好?”袁隗終於開口,目光卻是微微瞥向身側的袁紹,袁紹自然感覺到了袁隗的目光,麵色一紅,低下頭去,他自然也能聽出袁隗話語中那濃濃的嘲諷之意。
坐在袁紹身側的袁術也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臉上不自覺的掛上了一抹得色。
袁術與袁紹一樣,同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之後,傳說他出生的時候,神仙托夢給他母親,說她懷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因此袁術頗得其父袁逢的偏愛。
說起來袁術和袁紹還是親兄弟,皆是為司空袁逢之子。隻不過由於袁逢之兄袁成早逝,袁紹便被過繼於袁成為養子。同時袁紹母親僅是個婢女,而袁術乃是袁逢嫡長子,因此年幼之時,袁術處處在袁紹之前,天生的優越感讓他對自己這個堂兄頗不在意。
然而袁紹雖被過繼給早逝的袁成,但其人聰敏好學,折節下士,因此知名於當世,名聲在外,連族內之人也開始高看袁紹,袁紹也並未讓族人失望,逐漸表現出高人一等的才能來,反倒是壓了袁術一頭,這讓袁術心中一直頗為不忿,如今看到袁隗如是說,他如何不竊喜於心。
“叔父,此事確是侄兒大意…”袁紹低聲開口道。
“袁紹,我本甚看好於你,奈何你卻讓老夫如此失望。”袁隗打斷袁紹的話,冷聲道,“難道你不知這西園校尉對我士人之重要?”
袁術心裏樂開了花:叔父,您就繼續失望吧。
袁紹聞言,忍不住微微一震,自他有表字之後。袁隗從未這樣直呼其名,今日如此稱呼,顯然是心裏怒極了。連忙跪下:“此事是侄兒失了算計,請叔父責罰!”
一旁的荀爽見狀,微微搖頭道:“司空,年輕人血氣方剛,難免會有思慮不周之處,想必本初已經知道錯了。如今之計,當要設法挽救。”
“如今木已成舟,還能如何挽救法?”袁隗搖頭歎道。
“司空無需自擾。”荀爽頓了頓,淡淡一笑:“何況現下最惶恐不安的隻怕另有其人。”
“慈明此話何意?”袁隗望向荀爽,開口問道。
“在下以為,這西園校尉之事隻怕根本就是那些閹黨所謀劃,為的是分割那何屠夫的兵權,如今上軍校尉為小黃門蹇碩所領,其人總領西園禁軍,直接受命於皇上,亦可說是軍權盡落閹黨之手,隻怕這幾日裏那何屠夫每夜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了。”荀爽開口說道。
“這是何故?”袁術皺眉問道。
“何故?”荀爽閃過一絲嘲諷的笑意,緩緩道,“竇武之禍乃是前車之鑒,難道何屠夫不擔心自己成為第二個竇武麽?”
荀爽所言的竇武乃是當朝竇太後之父,先帝在位之時立其長女為皇後,竇武遂以郎中遷越騎校尉,封槐裏侯。而後先帝駕崩﹐竇武以擁立劉宏稱帝有功,被拜為大將軍﹐更封聞喜侯。其人與司空陳蕃共秉朝政,引用尹勳為尚書令,劉瑜為侍中,馮述為屯騎校尉。又起用李膺、杜密、劉猛等黨人,並以太後詔誅戮專製宮省的中常侍管霸﹑蘇康等﹐得到士大夫的擁護。
然而,建寧元年竇武與陳蕃定計翦除諸宦官。可惜事機泄露﹐宦官曹節﹑王甫等人劫持劉宏和竇太後,詔令收捕竇武等。竇武召集北軍五校兵士數千人駐屯都亭下,與王甫﹑張奐率領的虎賁﹑羽林和五營士對陣。結果兵敗自殺,被梟首於洛陽都亭,宗親、賓客、姻屬悉被處死,家屬徙日南。
如今的何進處境情況與竇武何其相似,同是因為與皇上聯姻而身居高位,然處處受製於宦官,隻怕如今何進的心境也與當初的竇武一般了吧。
屋內眾人皆是聰慧之士,一聽荀爽如是說,皆是須臾便反應過來,不由皆點頭稱是,袁隗鬱結的眉頭也稍稍紓緩了些。
“既是如此,那我們也總不能等到閹黨將何進誅滅之後,再坐以待斃吧?”袁紹卻是開口道。
“我有一計,或可讓我士人一舉取得朝政大權。”荀爽忽然開口道。
“慈明有何良策,快快與我說來。”袁隗聞言,大喜道。
“此計名為驅狼吞虎…”荀爽緩緩將自己的想法與眾人道來。
“好,好,好。”那袁隗聽了,不禁擊節連說三個好字,當下道,“明日乃是何進壽辰,我便親自去大將軍府,公路、本初你二人隨我一同前去。”
“喏。”袁紹和袁術同時拱手道。
眾人商議結束,荀爽起身告辭,袁隗卻將自己的兩個侄兒留了下來。
“叔父,你留我二人,還有何要事吩咐?”袁術望著袁隗開口道。
“公路、本初,你二人都是我袁氏子弟,亦是我最親近之人,有些話我也不瞞你們。”袁隗望著二人緩緩道,“這些年我想了很多,也見過了許多,到如今明白了一個道理——士人的風骨,永遠也敵不過刀口的鋒利。沒有足夠的實力,休想要成大事。”
“侄兒謹記!”袁紹與袁術聞言,當下拱手道。
“慈明這驅狼吞虎之計確是不錯,然而稍有不慎我們士人亦會引火燒身,若說竇武是何進的前車之鑒,那麽陳蕃、李膺便是我們士人的前車之鑒…”袁隗頓了頓,歎了口氣道,“我們士人再也經不起一次黨錮之禍了。”
袁紹聞言,深以為然道:“那照叔父的意思,我們應該怎麽做呢?”
“想要實現我們天下大治的理念,靠嘴是不行的。”袁隗緩緩開了口,舉起攥緊的拳頭,說道,“這世上唯有掌握了武力才能有大聲說話的資本,我們要實現理想,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行。所以我們務必要能控製一支屬於自己的兵馬,否則的話,就算我們聚集了天下間所有的名士,一樣是難以成事!”
袁紹與袁術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拱手道:“侄兒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