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漢中,夏商時期時期稱梁州,是為天下九州之一,及至秦惠文王首置漢中郡,為秦36郡之一。對於漢朝皇室而言,漢中有著無比特殊的意義,因為這裡可以算是漢朝的發源地。
昔年項羽滅強秦,分封天下諸侯,漢高祖劉邦便被封為漢王,封地便是在漢中,劉邦在漢中時期韜光養晦,後採用張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拜韓信為大將,突襲拿下三秦地區,進而進軍中原和項羽一爭高低。
如今的漢中為張魯所佔據,但是領袖一方的張魯此時卻是愁眉不展,一臉愁雲慘澹。
“前線探子來報,曹操發兵十萬來襲,先鋒大將司馬英,陽平關已經陷落...”空蕩蕩的屋內,張魯隻招來謀士閻圃,商議著如今漢中危急的形勢。
“參見師君。”閻圃進到屋內,朝滿麵愁容的張魯行了一禮。
“坐吧。”張魯朝閻圃點點頭,隨意的指了指身前的軟榻示意閻圃坐下。
“多謝師君。”閻圃依言坐下,抬眼望向張魯,靜待其下文。
“陽平關的戰事你也知曉了吧?”張魯輕聲問道。
“屬下已經從行軍司馬處得知了。”閻圃點點頭,緩聲答道。
“剛才斥候來報,先前攻取陽平關的曹軍不過是其先鋒,如今曹操已親率大軍進犯我漢中之地。子茂,你看...”張魯沉默了片刻,望著閻圃開口道。
自打從行軍司馬處聽聞陽平關失守的消息,閻圃便知道張魯必然會問計於己,因此早就想好了一番說辭,如今張魯說起,他當下是開口道:“先前曹軍來襲之時,我便與師君你說過,曹操勢大,昔年挾天子以令諸侯,占了先機,如今更是解決了關中綿延多年的西涼兵患,一統北方,天下諸侯中無人能出其左右。我漢中富饒天下皆知,這曹操隻怕早就想取之,其大兵壓境必然是勢在必得,不若早降。可惜師君你不聽,如今陽平關已失,漢中如何還守得住,師君不若早降了曹操,還能保全身家富貴。”
“降曹?”聞言,張魯不由一愣,旋即苦笑道,“若是早聽子茂之言降了那曹操也就罷了,可是我軍已與曹軍在陽平關打了一仗,此時再降曹,難保其不刻意刁難啊。”
“師君多慮了,雖然失了陽平關,但漢中依舊在我手中,師君你拱手獻上漢中之地,那曹操如何會不允?”閻圃接著勸道。
那張魯久久不語,雙眉緊蹙,顯然內心極度掙紮。良久,他還是搖了搖頭,緩聲道:“不行,我張魯身價性命事小,可追隨我的道中教眾千萬,再不知曉曹操如何對待這些無辜的百姓之前,我必然不會貿然請降的。”
“師君!”聽了張魯的話,閻圃麵色一變,就要開口,張魯卻是朝他擺擺手,篤定的說道,“子茂你不必再勸了,現在還不是請降的時候。”
閻圃無奈的止住了話頭,開口道:“那師君你認為何時才是時候呢?莫不是等到失了漢中之後麼?隻怕到時曹操更加會輕視師君吧。”
“這...”張魯無言以對,看了看一臉失望的閻圃,他不由苦口婆心的說道,“子茂啊,你也不要怪我,須知這天師道乃是吾祖父一手創建的,先祖父他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如今的尺寸之地,我如何能如此輕易的拱手贈與他人?何況如今道中教眾不下十萬,若是我為了一人的利益,而罔顧這些追隨我的教眾,我張魯於心何忍啊!”
望著一臉真誠的張魯,閻圃也不由為其之言所動,他之所以在這亂世中選擇了效命張魯,不正是因為其人愛惜百姓,又待人至誠麼?
思慮及此,閻圃不由站起身朝張魯長身行了一禮,滿是歉意的開口道:“師君忠厚!”
“休要說這些了,還是想想我們如今該如何做吧?”張魯擺擺手,將話頭轉回正題上。
“既然請降不可為,那就隻有一條路可走了。”閻圃重新跪坐於軟榻上,開口道。
“子茂有何妙計,快快說與我聽。”聞言,張魯似乎看到一絲希望,趕緊問道。
“漢中之地易攻不利守,而巴中之地路途遙遠,更兼地勢險峻,大軍難以征討,若是我們退入巴中據險以守,或可最大程度的保存實力,待到日後或有轉機。”閻圃正色說道。
“退守巴中?”張魯遲疑許久,開口道,“就這樣將漢中拱手讓與曹操,那你所說的轉機又在何處?”
“這轉機便在益州的劉備劉玄德身上!”閻圃篤定的說道。
“這轉機與那劉備又有何相幹?”張魯不解的問道。
“漢中之地乃是三輔屏障,又是益州的北大門,漢中若有失,則益州門戶大開,曹軍隨時可以藉此進取西川。而那劉備以詐力虜劉璋,郡人未附,一旦曹軍攻克漢中的消息傳入成都,那劉玄德必然是寢食不安,定會率大軍來爭,屆時鷸蚌相爭,我等隻需坐收漁翁之利即可。”閻圃細細將因由與張魯道來。
“唔,子茂所言極是。”張魯本就是個耳根軟的人,這閻圃是他第一謀士,如今情急之下已然再想不到其他更好方法,因此他並未思慮太多便採納了閻圃所言,開口道,“你傳令下去,讓漢中教眾做好準備,舉族遷往巴中以避曹軍鋒芒。”
“謹遵師君法旨!”閻圃見自己的意見終於被張魯採納,終於暫時放下心來,正待出去準備,卻是又止住腳步,回身來朝張魯行禮問道,“對了師君,這漢中城中寶貨倉庫存資頗多,隻怕一時轉移不走,是否要將其付之一炬?”
“不用了。”張魯想了想,搖頭道,“這些財物吾本欲歸命於國家,隻是一直未能如願,如今離開漢中,不過是為了躲避曹軍的鋒銳,並非是想與其作對,這些東西就封存起來,留給那曹操吧。”
閻圃聞言,點了點頭,轉身而去。張魯見他走遠,亦是緩緩站起身,來回踱了幾步,目光終究是停留在牆上掛著的象徵五鬥米道教主之位的符節上,眼中卻是閃過了一絲無奈之色。
漢中,夏商時期時期稱梁州,是為天下九州之一,及至秦惠文王首置漢中郡,為秦36郡之一。對於漢朝皇室而言,漢中有著無比特殊的意義,因為這裡可以算是漢朝的發源地。
昔年項羽滅強秦,分封天下諸侯,漢高祖劉邦便被封為漢王,封地便是在漢中,劉邦在漢中時期韜光養晦,後採用張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拜韓信為大將,突襲拿下三秦地區,進而進軍中原和項羽一爭高低。
如今的漢中為張魯所佔據,但是領袖一方的張魯此時卻是愁眉不展,一臉愁雲慘澹。
“前線探子來報,曹操發兵十萬來襲,先鋒大將司馬英,陽平關已經陷落...”空蕩蕩的屋內,張魯隻招來謀士閻圃,商議著如今漢中危急的形勢。
“參見師君。”閻圃進到屋內,朝滿麵愁容的張魯行了一禮。
“坐吧。”張魯朝閻圃點點頭,隨意的指了指身前的軟榻示意閻圃坐下。
“多謝師君。”閻圃依言坐下,抬眼望向張魯,靜待其下文。
“陽平關的戰事你也知曉了吧?”張魯輕聲問道。
“屬下已經從行軍司馬處得知了。”閻圃點點頭,緩聲答道。
“剛才斥候來報,先前攻取陽平關的曹軍不過是其先鋒,如今曹操已親率大軍進犯我漢中之地。子茂,你看...”張魯沉默了片刻,望著閻圃開口道。
自打從行軍司馬處聽聞陽平關失守的消息,閻圃便知道張魯必然會問計於己,因此早就想好了一番說辭,如今張魯說起,他當下是開口道:“先前曹軍來襲之時,我便與師君你說過,曹操勢大,昔年挾天子以令諸侯,占了先機,如今更是解決了關中綿延多年的西涼兵患,一統北方,天下諸侯中無人能出其左右。我漢中富饒天下皆知,這曹操隻怕早就想取之,其大兵壓境必然是勢在必得,不若早降。可惜師君你不聽,如今陽平關已失,漢中如何還守得住,師君不若早降了曹操,還能保全身家富貴。”
“降曹?”聞言,張魯不由一愣,旋即苦笑道,“若是早聽子茂之言降了那曹操也就罷了,可是我軍已與曹軍在陽平關打了一仗,此時再降曹,難保其不刻意刁難啊。”
“師君多慮了,雖然失了陽平關,但漢中依舊在我手中,師君你拱手獻上漢中之地,那曹操如何會不允?”閻圃接著勸道。
那張魯久久不語,雙眉緊蹙,顯然內心極度掙紮。良久,他還是搖了搖頭,緩聲道:“不行,我張魯身價性命事小,可追隨我的道中教眾千萬,再不知曉曹操如何對待這些無辜的百姓之前,我必然不會貿然請降的。”
“師君!”聽了張魯的話,閻圃麵色一變,就要開口,張魯卻是朝他擺擺手,篤定的說道,“子茂你不必再勸了,現在還不是請降的時候。”
閻圃無奈的止住了話頭,開口道:“那師君你認為何時才是時候呢?莫不是等到失了漢中之後麼?隻怕到時曹操更加會輕視師君吧。”
“這...”張魯無言以對,看了看一臉失望的閻圃,他不由苦口婆心的說道,“子茂啊,你也不要怪我,須知這天師道乃是吾祖父一手創建的,先祖父他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如今的尺寸之地,我如何能如此輕易的拱手贈與他人?何況如今道中教眾不下十萬,若是我為了一人的利益,而罔顧這些追隨我的教眾,我張魯於心何忍啊!”
望著一臉真誠的張魯,閻圃也不由為其之言所動,他之所以在這亂世中選擇了效命張魯,不正是因為其人愛惜百姓,又待人至誠麼?
思慮及此,閻圃不由站起身朝張魯長身行了一禮,滿是歉意的開口道:“師君忠厚!”
“休要說這些了,還是想想我們如今該如何做吧?”張魯擺擺手,將話頭轉回正題上。
“既然請降不可為,那就隻有一條路可走了。”閻圃重新跪坐於軟榻上,開口道。
“子茂有何妙計,快快說與我聽。”聞言,張魯似乎看到一絲希望,趕緊問道。
“漢中之地易攻不利守,而巴中之地路途遙遠,更兼地勢險峻,大軍難以征討,若是我們退入巴中據險以守,或可最大程度的保存實力,待到日後或有轉機。”閻圃正色說道。
“退守巴中?”張魯遲疑許久,開口道,“就這樣將漢中拱手讓與曹操,那你所說的轉機又在何處?”
“這轉機便在益州的劉備劉玄德身上!”閻圃篤定的說道。
“這轉機與那劉備又有何相幹?”張魯不解的問道。
“漢中之地乃是三輔屏障,又是益州的北大門,漢中若有失,則益州門戶大開,曹軍隨時可以藉此進取西川。而那劉備以詐力虜劉璋,郡人未附,一旦曹軍攻克漢中的消息傳入成都,那劉玄德必然是寢食不安,定會率大軍來爭,屆時鷸蚌相爭,我等隻需坐收漁翁之利即可。”閻圃細細將因由與張魯道來。
“唔,子茂所言極是。”張魯本就是個耳根軟的人,這閻圃是他第一謀士,如今情急之下已然再想不到其他更好方法,因此他並未思慮太多便採納了閻圃所言,開口道,“你傳令下去,讓漢中教眾做好準備,舉族遷往巴中以避曹軍鋒芒。”
“謹遵師君法旨!”閻圃見自己的意見終於被張魯採納,終於暫時放下心來,正待出去準備,卻是又止住腳步,回身來朝張魯行禮問道,“對了師君,這漢中城中寶貨倉庫存資頗多,隻怕一時轉移不走,是否要將其付之一炬?”
“不用了。”張魯想了想,搖頭道,“這些財物吾本欲歸命於國家,隻是一直未能如願,如今離開漢中,不過是為了躲避曹軍的鋒銳,並非是想與其作對,這些東西就封存起來,留給那曹操吧。”
閻圃聞言,點了點頭,轉身而去。張魯見他走遠,亦是緩緩站起身,來回踱了幾步,目光終究是停留在牆上掛著的象徵五鬥米道教主之位的符節上,眼中卻是閃過了一絲無奈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