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後漢蕩陰守將陽朔唯恐尋不到漢軍的蹤跡,竟是忘卻了兩次戰敗帶來的傷痛,率領三千多名兵將一口氣向朝歌方向推進六十裏地,大肆探查漢軍的影蹤,試圖借此來將功贖罪。
不得不承認太子劉和有些手段,其軍略政論皆有不俗的見解,樣貌儀態也是沒得挑。但自從成為後漢太子之後,劉和猜忌寡恩之特點似乎被放大了不少。諸如陽朔這般毫無瓜葛的一城守將,可謂是說斬便斬,說罰便罰,陽朔如何不怕呢?
奇怪的漢軍戰力超群,士氣正盛,六十裏之內竟是沒有任何漢軍屯駐或是埋伏的蹤跡。陽朔提心吊膽之餘,也是覺得奇怪,見四下軍卒皆是小心翼翼,而自己還沒有找到漢軍的位置,咬了咬牙道:“叫兒郎們繼續前進,小心索敵!”
“將軍,此地距離蕩陰已然六十裏之遙,若是遭遇漢軍……”身旁副將苦著臉道。
話沒說完,陽朔早甩手給了這副將十幾個嘴巴罵道:“放屁!你要老子回去被殺頭!?你也甭想活!”。
那副將被打得頭暈眼花,牙齒也嘎嘣掉了兩顆,鮮血從嘴角,鼻孔溢出,諾諾不敢作聲。餘者見了都知道陽朔是沒留情麵,紛紛的努力去索敵了。
摸索著推進了二十裏地,仍是沒有漢軍的蹤跡,這個時候陽朔等人方才鬆了一口氣。若是要埋伏自己,自然是在這八十裏的範圍最佳了。合適的距離讓被伏擊的後漢一方無法迅速的聯係到援軍,而攻擊一方的漢人也有足夠的時間作戰,更有足夠的時間撤走。
超過了這八十裏地,便沒了戰術上變化的空間,即便薑維用兵出人意料的強悍,但也不會違反這等規律的。
“呼……”鬆了口氣,陽朔忽然覺得壓力小了許多,自己率軍到了這裏,即便是毫無所獲,也可以回去複命了。
駐馬許久,身旁的親信將領皆是把眼看著陽朔,卻是沒人言語。陽朔也知方才自己盛怒之下出手太重,正要好言安撫眾人幾句,忽而隊伍後方快馬疾馳而至!
“呼延將軍有令!”那騎士離著老遠便振臂高呼,眾人聽了皆是詫異。
“呼延將軍有令,使陽將軍率領本部人馬向朝歌進發,呼延將軍自為陽將軍壓陣!”那騎士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那是太子劉和的令牌!
“是!可是呼延威將軍?”陽朔強壓心頭怒火,輕聲的問道。這呼延威乃是太子劉和的親信,更是呼延氏支持太子殿下的主要人物之一。甭說是抱著太子的大腿,單單是呼延氏之女乃是如今的皇後這一點,陽朔這般外將便是得罪不起的。
“我家將軍說了,請陽將軍放心進兵,若是遇敵我家將軍自會來戰!”那騎士也不應允,頗為冷淡的說了一句便縱馬而去!對於呼延氏的親兵來說,能入法眼的人物實在是太少了,畢竟呼延氏顯貴不說,更是後漢各個族群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支,無可匹敵!
“好啊……老子成了餌食!!哼!”陽朔目透凶光,麵目猙獰的冷哼一聲,對於自己的遭遇顯然是憤怒到了極點!
怎麽說自己也是一個小族群的族長,以往在塞外依附他人可也沒被人當做這般的炮灰使用國,如今倒是好了一頓大棒打下來讓自己灰溜溜的成為了魚餌,實在是可惱!換而言之自己已然可以回去交差了,然而呼延威這跟在自己身後準備撿便宜的家夥竟然覺得不夠!
“奶奶的!想要作戰立功你怎麽不走在前麵啊!”陽朔看著那騎士離去的方向狠狠的咒罵道。為了呼延威想要立功的心態,自己便要帶著兒郎們冒險靠近朝歌城,這是什麽道理!?
“將軍,不如我們回城?”呼延威一軍的態度激怒了眾人,看到主將表態,其他的將領校尉簇擁上來提議道。
這軍中的兵卒將校來自於不同的族群,但隻要是身處一軍,便是同生共死的戰友同袍。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便是這個道理。陽朔若是被處置掉了,那這些兵卒的待遇也不會好到哪裏,即便留在軍中繼續使用也多半是炮灰之類的位置。
“現在回頭定是被太子責罰,呼延威可是太子身旁的紅人,得罪不起。讓兒郎們小心前進,斥候都派出去,探得遠些,發現漢人蹤跡速速來報!隻要撐過這一趟,回城之後不會虧待兒郎們!”陽朔再三否認了自己心中抗拒的念頭,吩咐眾人道。
“是!”眾人也知自己的微薄實力,根本無法與太子係統而且是超大族群的呼延氏對抗,紛紛散去。
那騎士回到後方大軍之中複命,呼延威全身皮甲坐在馬上嘿嘿笑道:“諒他也不敢違逆與本將軍,讓大軍都跟住了,我就不信漢人龜縮在朝歌城裏!”兩萬人馬浩蕩而行,便在陽朔的三千人馬之後。
胡人喪失了未來十年內渡河南下的能力,同樣漢人也不會長期北上來攻擊,治理地方振興農耕的功績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落入軍方頭上的。在未來可預見的可憐戰事麵前,擁有龐大軍隊的後漢想要滿足部隊的榮譽建設顯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說呼延威這幫將領們在未來根本或者很少有立功的機會,沒有功勳便沒有升遷,對於好戰的胡人來說這簡直是滅頂之災。因此這一次出征,不僅僅呼延威有大撈一把的心態,這甚至是整個後漢軍隊上層的統一思想態度。
諸如陽朔這般地方守將,就算犧牲掉了,又能怎樣?
朝歌城依山而立,城牆城門上仍有漢軍攻打廝殺的痕跡,但對於整體的防禦能力損害並不大。漢朝旗幟高高豎立在城牆上,隨風飄蕩,咧咧作響。漢家將士虎背熊腰,手持刀槍在城頭往來巡視,一派戒備森嚴的氣象。
七八裏外的一片高地上,後漢將領陽朔一身冷汗的望著朝歌,一臉陰晴不定的等待著。沿途而來並沒有漢軍伏擊迎戰,如今推進到了朝歌城下,自然等待呼延威的指示了。若是那呼延威急功好利命令自己揮軍攻城,那該如何?要知道區區三千人馬攻城,而且根本沒有攜帶所謂的攻城器具,這和送死有什麽分別?
那朝歌城中的可不是偽漢的蝦兵蟹將,而是名聞天下的薑維啊!!!
後方的呼延威催動大軍一路跟隨蕩陰守軍至此,也是一頭的霧水。漢軍甫一登岸便立即強攻奪取了朝歌,又是迎頭奮進擊潰了蕩陰守軍,害得蕩陰軍中不過僅有五六千的兵力。這樣的大好機會之下,難道是漢軍見到鄴城援軍而退?可鄴城援軍抵達之前,漢軍還有近乎一個夜晚的時間可以攻擊啊……
漢人拿出一副猛攻的架勢,舉重若輕的又偃旗息鼓,這樣的態度與背後的目的想一想真是頭疼。
“攻城傷亡頗大,嗯……讓陽朔列陣等待,本將軍親自搦戰。”呼延威縱然傲氣十足,然麵對天下聞名的薑維薑伯約仍是不敢托大。
後漢兩路人馬合軍一處,在朝歌城外排開陣勢,呼延威橫刀立馬使眾軍耀武揚威,前往朝歌城下搦戰!
城上漢軍對於胡人的叫嚷視若無睹,置之不理,那叫戰的騎士換了幾批,喊道喉嚨幹啞,漢軍也是毫無回應。
呼延威見狀大怒道:“漢人如此怯戰,難道薑維不在城中?”一番疑問,把眼去看身旁眾將。
剛說到這裏,隻見城頭出現一名將軍模樣之人,看年紀當不是薑維。漢將手一揮,城頭上又湧現出數十漢軍兵卒,手中拿著籮筐向城下猛然拋棄!
叫陣的胡騎人人打馬倒退戒備漢軍射箭,可那籮筐在半空中便傾倒,內中人頭滾滾潑灑滿地,可謂是觸目驚心!
驚詫之間,叫陣的胡騎飛奔回陣雙眼通紅道:“皆是我軍首級,將軍!!”
“什麽!!該死的漢狗,給我攻城!!”呼延威雖是沒有近處官瞧,可那人頭少說也在千顆之上,怕是朝歌的守軍都被漢軍屠戮了。
軍中的將領聽到要攻城一個個都是興奮神色,猙獰麵孔,摩拳擦掌等的不就是今日?唯有陽朔苦著臉道:“將軍切勿衝動,那薑維用兵如神……”
“廢物!”呼延威雙目一蹬,眼珠子好似凸出般的吼道:“速速攻城!”
戰陣如雲般開始蔓延散開,各軍將士自有分工,砍伐樹木打造簡單的攻城器械,四麵包圍探查徹底圍住朝歌,這都是攻城戰前的準備。相對於守城,攻城對於胡人更加的得心應手,這是入侵漢人領土的基本技能,要知道在許久以前漢帝劉淵的野心便不滿足於塞外那一畝三分地了。而且大量高層貴族的漢化,更讓胡人比以往更加的容易接受漢人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魏晉時期的胡人亂華讓胡人無論是底層的軍卒,還是高層的貴族都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吸取教訓之後的胡人軍隊,隻是在守城方麵還欠缺經驗而已,除此之外已經適應了漢人般的攻防節奏與技術。
兩萬多人馬離開了蕩陰地界,奔著朝歌殺去,呼延威如何的高傲,也不敢不與太子劉和打招呼。
聽聞呼延威率軍殺往朝歌,太子劉和也是不敢怠慢,連忙點兵三萬餘人,親自率領前往接應。
胡人聲勢如此浩大,可漢軍並沒有什麽特別大的反應,不過是城頭多了一些兵卒而已。不少漢人兵將對著城外的胡人指指點點,藐視之意一覽無遺,這讓胡人很是手上,呼延威見狀更是怒不可遏!
漢朝始終無法撼動胡人在河北的統治,而胡人南下作戰多番掣肘,更是不服漢人,如何受得了這般的刺激?
兩個時辰之後攻城戰正是開始,然而這一場大戰甫一開始便走向了結束……
呼延威麾下的兵將正在攻城,從外圍開始斥候便不斷飛馬回報有漢軍殺來!數千漢騎飛馳而至,接連撞破胡人外圍的幾處警戒,在呼延威兵力調動未曾抵達之前已經殺到了城下!城上的漢軍見狀也是從四門殺出,城下的胡人腹背受敵,頓時不支潰敗。
麵對滿眼的敗軍,呼延威幾乎是氣炸了肺,奮力揮軍上前迎戰,自家陣勢卻是被敗軍衝得不整,短兵相接之下難免又是吃了大虧!那漢騎皆是精銳,為首的更是漢朝名將羅憲,往來衝突之下胡軍難以抵擋一路敗走……
“窮寇莫追,將軍一路辛苦了。”邵續與曲特率軍出城迎接羅憲,見漢騎陣列整齊,精神奕奕,滿身灰塵難掩銳氣,皆是讚歎。
羅憲手撚須髯注視胡人敗退道:“本將奉旨鎮守此城,二位將軍當辛苦一趟前去接應大將軍。”
邵續抱拳道:“如此有勞將軍了,時間緊迫我二人這便是出發!”
監國太子劉動,大將軍薑維,車騎將軍羅憲三路人馬皆是各有目的,其中大將軍薑維要搶攻朝歌,然後轉掠汲縣;車騎將軍羅憲要虛張聲勢輔佐太子劉動一軍的側翼,對胡人造成壓力,然後全軍馳援朝歌,鎮守這橋頭堡;而監國太子劉動在黎陽一番作為後,也當率軍東顧。
實際上這三路人馬皆是疑兵,其目的乃是將胡人的注意力盡數牽扯在正麵戰場,以朝歌為橋頭堡,各地為輔抵禦胡軍,把鄴城的主力胡軍堵在家裏,使其不敢動彈分毫。然後轉而增兵河北的東西兩側,奪取河東,河內,乃至於平原等地。
其中河東郡的南方與西方皆是接壤水路,而平原所處的河北最東側也是兩麵環水,漢朝有水軍之便利,一旦奪取這兩地,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堅守下來,這等於在河北嵌入兩支釘子,使得河北徹底便得不安定了。
先有了立足之地,才能逐漸蠶食河北土地,太子劉動的目的很明確,河北與胡虜都不是一下子可以擊敗的,唯有長期的作戰才能如願!
漢軍的七路人馬出擊有先後,而胡人的消息傳遞也是需要時間,這樣的時間差足以讓胡人墜入漢人的謀劃之中,這也是太子劉動的詭計。
風雲變幻,不可捉摸,後漢太子劉和聽聞前軍大敗不由得麵色土灰。兩萬人馬,呼延威也是能戰的家夥,不過幾個時辰就敗退而歸,這漢軍到底是什麽實力?心中顫栗,可劉和麵上仍是能夠指揮三軍,當下派遣兩支人馬把戰敗的呼延威等敗卒接應而回。
趾高氣揚的呼延威此刻也是垂頭喪氣,反倒是看著身旁的陽朔。亂軍之中若不是陽朔救下自己,單是身上的兩支銳箭,便足以讓自己葬身在亂兵之中了。
“末將無能,請殿下降罪!”呼延威帶傷跪在地上慚愧的說道。
劉和見退下來的自家兵將一個個臉色倉惶,盔歪甲斜,哪還有一絲強兵的樣子?淡然道:“此戰經過詳細說來。”
心中凜然,呼延威臉色稍有變化,於是便將作戰經過一一說來,當然少不了陽朔救下自己的事情。雖然看起不起陽朔這般外將,但恩怨分明還是呼延威的作風,救命之恩當然不能按下的。
“薑維沒有露麵,兩萬大軍就敗成這個樣子!?”太子劉和聽罷不覺大怒,若真是苦戰落敗也還算了,如今輕易的幾乎沒對漢軍造成任何的殺傷卻是無法接受的。
“臣出戰不利,請殿下降罪!”對於戰敗呼延威沒有任何的辯解,實際上任何辯解都是無用的。漢軍擺明了是一軍守城,等待羅憲的精銳騎兵趕來,隻要有胡軍前往攻擊朝歌,無論如何,都會在羅憲一路大漢騎兵趕到的那一刻遭到前後夾擊。而朝歌周圍沒有伏兵,攻城胡軍的心思必然都聚集在攻城上,如此一來漢人的勝算可謂大增。
這就是漢人挖的坑,等待人來跳罷了。
可現在明白,一切都是晚了,誰讓自己貪功冒進?
端詳呼延威片刻,太子劉和眼中迸出殺機道:“拖下去砍了!”
“什麽!?”周遭文武聽罷皆是震驚!
“太子殿下……!?”呼延威不可置信的看著太子,驚恐萬分。自己乃是呼延氏的重將,更是全力支持太子劉和的事業,如今不過是一戰敗了就要殺頭!?
沒等眾人求情,太子劉和暴喝道:“還不拖下去斬首示眾!”
一幹侍衛如何趕拖延,壓著呼延威便向外圍而去。一旁的陽朔以及軍中的敗將一個個麵如土色,汗似泥漿,顫抖著跪在那裏低頭不語,心中祈禱下一個可不要是自己。
“太子要殺我……太子要殺我……”呼延威不可置信的麵容凝固喃喃自語,待要奮力嘶吼掙紮時刀光一閃,人頭落地!
看著眾人驚恐的麵容,太子劉和心中甚是舒暢,忍不住想笑,嘴邊隻是略微顯露些許笑容而已,可在眾人眼中簡直是殘忍不堪,詭異莫測。
打狗還要看主人,更何況呼延威對太子的忠心與支持都是看在眼裏的,一時間眾人暗自搖頭歎息,這太子殿下容貌出眾,姿儀超群,偏偏寡恩涼薄,如此的主子怎麽伺候?
後漢蕩陰守將陽朔唯恐尋不到漢軍的蹤跡,竟是忘卻了兩次戰敗帶來的傷痛,率領三千多名兵將一口氣向朝歌方向推進六十裏地,大肆探查漢軍的影蹤,試圖借此來將功贖罪。
不得不承認太子劉和有些手段,其軍略政論皆有不俗的見解,樣貌儀態也是沒得挑。但自從成為後漢太子之後,劉和猜忌寡恩之特點似乎被放大了不少。諸如陽朔這般毫無瓜葛的一城守將,可謂是說斬便斬,說罰便罰,陽朔如何不怕呢?
奇怪的漢軍戰力超群,士氣正盛,六十裏之內竟是沒有任何漢軍屯駐或是埋伏的蹤跡。陽朔提心吊膽之餘,也是覺得奇怪,見四下軍卒皆是小心翼翼,而自己還沒有找到漢軍的位置,咬了咬牙道:“叫兒郎們繼續前進,小心索敵!”
“將軍,此地距離蕩陰已然六十裏之遙,若是遭遇漢軍……”身旁副將苦著臉道。
話沒說完,陽朔早甩手給了這副將十幾個嘴巴罵道:“放屁!你要老子回去被殺頭!?你也甭想活!”。
那副將被打得頭暈眼花,牙齒也嘎嘣掉了兩顆,鮮血從嘴角,鼻孔溢出,諾諾不敢作聲。餘者見了都知道陽朔是沒留情麵,紛紛的努力去索敵了。
摸索著推進了二十裏地,仍是沒有漢軍的蹤跡,這個時候陽朔等人方才鬆了一口氣。若是要埋伏自己,自然是在這八十裏的範圍最佳了。合適的距離讓被伏擊的後漢一方無法迅速的聯係到援軍,而攻擊一方的漢人也有足夠的時間作戰,更有足夠的時間撤走。
超過了這八十裏地,便沒了戰術上變化的空間,即便薑維用兵出人意料的強悍,但也不會違反這等規律的。
“呼……”鬆了口氣,陽朔忽然覺得壓力小了許多,自己率軍到了這裏,即便是毫無所獲,也可以回去複命了。
駐馬許久,身旁的親信將領皆是把眼看著陽朔,卻是沒人言語。陽朔也知方才自己盛怒之下出手太重,正要好言安撫眾人幾句,忽而隊伍後方快馬疾馳而至!
“呼延將軍有令!”那騎士離著老遠便振臂高呼,眾人聽了皆是詫異。
“呼延將軍有令,使陽將軍率領本部人馬向朝歌進發,呼延將軍自為陽將軍壓陣!”那騎士從懷中掏出一塊令牌,那是太子劉和的令牌!
“是!可是呼延威將軍?”陽朔強壓心頭怒火,輕聲的問道。這呼延威乃是太子劉和的親信,更是呼延氏支持太子殿下的主要人物之一。甭說是抱著太子的大腿,單單是呼延氏之女乃是如今的皇後這一點,陽朔這般外將便是得罪不起的。
“我家將軍說了,請陽將軍放心進兵,若是遇敵我家將軍自會來戰!”那騎士也不應允,頗為冷淡的說了一句便縱馬而去!對於呼延氏的親兵來說,能入法眼的人物實在是太少了,畢竟呼延氏顯貴不說,更是後漢各個族群中實力最強大的一支,無可匹敵!
“好啊……老子成了餌食!!哼!”陽朔目透凶光,麵目猙獰的冷哼一聲,對於自己的遭遇顯然是憤怒到了極點!
怎麽說自己也是一個小族群的族長,以往在塞外依附他人可也沒被人當做這般的炮灰使用國,如今倒是好了一頓大棒打下來讓自己灰溜溜的成為了魚餌,實在是可惱!換而言之自己已然可以回去交差了,然而呼延威這跟在自己身後準備撿便宜的家夥竟然覺得不夠!
“奶奶的!想要作戰立功你怎麽不走在前麵啊!”陽朔看著那騎士離去的方向狠狠的咒罵道。為了呼延威想要立功的心態,自己便要帶著兒郎們冒險靠近朝歌城,這是什麽道理!?
“將軍,不如我們回城?”呼延威一軍的態度激怒了眾人,看到主將表態,其他的將領校尉簇擁上來提議道。
這軍中的兵卒將校來自於不同的族群,但隻要是身處一軍,便是同生共死的戰友同袍。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便是這個道理。陽朔若是被處置掉了,那這些兵卒的待遇也不會好到哪裏,即便留在軍中繼續使用也多半是炮灰之類的位置。
“現在回頭定是被太子責罰,呼延威可是太子身旁的紅人,得罪不起。讓兒郎們小心前進,斥候都派出去,探得遠些,發現漢人蹤跡速速來報!隻要撐過這一趟,回城之後不會虧待兒郎們!”陽朔再三否認了自己心中抗拒的念頭,吩咐眾人道。
“是!”眾人也知自己的微薄實力,根本無法與太子係統而且是超大族群的呼延氏對抗,紛紛散去。
那騎士回到後方大軍之中複命,呼延威全身皮甲坐在馬上嘿嘿笑道:“諒他也不敢違逆與本將軍,讓大軍都跟住了,我就不信漢人龜縮在朝歌城裏!”兩萬人馬浩蕩而行,便在陽朔的三千人馬之後。
胡人喪失了未來十年內渡河南下的能力,同樣漢人也不會長期北上來攻擊,治理地方振興農耕的功績是無論如何都不會落入軍方頭上的。在未來可預見的可憐戰事麵前,擁有龐大軍隊的後漢想要滿足部隊的榮譽建設顯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也就是說呼延威這幫將領們在未來根本或者很少有立功的機會,沒有功勳便沒有升遷,對於好戰的胡人來說這簡直是滅頂之災。因此這一次出征,不僅僅呼延威有大撈一把的心態,這甚至是整個後漢軍隊上層的統一思想態度。
諸如陽朔這般地方守將,就算犧牲掉了,又能怎樣?
朝歌城依山而立,城牆城門上仍有漢軍攻打廝殺的痕跡,但對於整體的防禦能力損害並不大。漢朝旗幟高高豎立在城牆上,隨風飄蕩,咧咧作響。漢家將士虎背熊腰,手持刀槍在城頭往來巡視,一派戒備森嚴的氣象。
七八裏外的一片高地上,後漢將領陽朔一身冷汗的望著朝歌,一臉陰晴不定的等待著。沿途而來並沒有漢軍伏擊迎戰,如今推進到了朝歌城下,自然等待呼延威的指示了。若是那呼延威急功好利命令自己揮軍攻城,那該如何?要知道區區三千人馬攻城,而且根本沒有攜帶所謂的攻城器具,這和送死有什麽分別?
那朝歌城中的可不是偽漢的蝦兵蟹將,而是名聞天下的薑維啊!!!
後方的呼延威催動大軍一路跟隨蕩陰守軍至此,也是一頭的霧水。漢軍甫一登岸便立即強攻奪取了朝歌,又是迎頭奮進擊潰了蕩陰守軍,害得蕩陰軍中不過僅有五六千的兵力。這樣的大好機會之下,難道是漢軍見到鄴城援軍而退?可鄴城援軍抵達之前,漢軍還有近乎一個夜晚的時間可以攻擊啊……
漢人拿出一副猛攻的架勢,舉重若輕的又偃旗息鼓,這樣的態度與背後的目的想一想真是頭疼。
“攻城傷亡頗大,嗯……讓陽朔列陣等待,本將軍親自搦戰。”呼延威縱然傲氣十足,然麵對天下聞名的薑維薑伯約仍是不敢托大。
後漢兩路人馬合軍一處,在朝歌城外排開陣勢,呼延威橫刀立馬使眾軍耀武揚威,前往朝歌城下搦戰!
城上漢軍對於胡人的叫嚷視若無睹,置之不理,那叫戰的騎士換了幾批,喊道喉嚨幹啞,漢軍也是毫無回應。
呼延威見狀大怒道:“漢人如此怯戰,難道薑維不在城中?”一番疑問,把眼去看身旁眾將。
剛說到這裏,隻見城頭出現一名將軍模樣之人,看年紀當不是薑維。漢將手一揮,城頭上又湧現出數十漢軍兵卒,手中拿著籮筐向城下猛然拋棄!
叫陣的胡騎人人打馬倒退戒備漢軍射箭,可那籮筐在半空中便傾倒,內中人頭滾滾潑灑滿地,可謂是觸目驚心!
驚詫之間,叫陣的胡騎飛奔回陣雙眼通紅道:“皆是我軍首級,將軍!!”
“什麽!!該死的漢狗,給我攻城!!”呼延威雖是沒有近處官瞧,可那人頭少說也在千顆之上,怕是朝歌的守軍都被漢軍屠戮了。
軍中的將領聽到要攻城一個個都是興奮神色,猙獰麵孔,摩拳擦掌等的不就是今日?唯有陽朔苦著臉道:“將軍切勿衝動,那薑維用兵如神……”
“廢物!”呼延威雙目一蹬,眼珠子好似凸出般的吼道:“速速攻城!”
戰陣如雲般開始蔓延散開,各軍將士自有分工,砍伐樹木打造簡單的攻城器械,四麵包圍探查徹底圍住朝歌,這都是攻城戰前的準備。相對於守城,攻城對於胡人更加的得心應手,這是入侵漢人領土的基本技能,要知道在許久以前漢帝劉淵的野心便不滿足於塞外那一畝三分地了。而且大量高層貴族的漢化,更讓胡人比以往更加的容易接受漢人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魏晉時期的胡人亂華讓胡人無論是底層的軍卒,還是高層的貴族都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吸取教訓之後的胡人軍隊,隻是在守城方麵還欠缺經驗而已,除此之外已經適應了漢人般的攻防節奏與技術。
兩萬多人馬離開了蕩陰地界,奔著朝歌殺去,呼延威如何的高傲,也不敢不與太子劉和打招呼。
聽聞呼延威率軍殺往朝歌,太子劉和也是不敢怠慢,連忙點兵三萬餘人,親自率領前往接應。
胡人聲勢如此浩大,可漢軍並沒有什麽特別大的反應,不過是城頭多了一些兵卒而已。不少漢人兵將對著城外的胡人指指點點,藐視之意一覽無遺,這讓胡人很是手上,呼延威見狀更是怒不可遏!
漢朝始終無法撼動胡人在河北的統治,而胡人南下作戰多番掣肘,更是不服漢人,如何受得了這般的刺激?
兩個時辰之後攻城戰正是開始,然而這一場大戰甫一開始便走向了結束……
呼延威麾下的兵將正在攻城,從外圍開始斥候便不斷飛馬回報有漢軍殺來!數千漢騎飛馳而至,接連撞破胡人外圍的幾處警戒,在呼延威兵力調動未曾抵達之前已經殺到了城下!城上的漢軍見狀也是從四門殺出,城下的胡人腹背受敵,頓時不支潰敗。
麵對滿眼的敗軍,呼延威幾乎是氣炸了肺,奮力揮軍上前迎戰,自家陣勢卻是被敗軍衝得不整,短兵相接之下難免又是吃了大虧!那漢騎皆是精銳,為首的更是漢朝名將羅憲,往來衝突之下胡軍難以抵擋一路敗走……
“窮寇莫追,將軍一路辛苦了。”邵續與曲特率軍出城迎接羅憲,見漢騎陣列整齊,精神奕奕,滿身灰塵難掩銳氣,皆是讚歎。
羅憲手撚須髯注視胡人敗退道:“本將奉旨鎮守此城,二位將軍當辛苦一趟前去接應大將軍。”
邵續抱拳道:“如此有勞將軍了,時間緊迫我二人這便是出發!”
監國太子劉動,大將軍薑維,車騎將軍羅憲三路人馬皆是各有目的,其中大將軍薑維要搶攻朝歌,然後轉掠汲縣;車騎將軍羅憲要虛張聲勢輔佐太子劉動一軍的側翼,對胡人造成壓力,然後全軍馳援朝歌,鎮守這橋頭堡;而監國太子劉動在黎陽一番作為後,也當率軍東顧。
實際上這三路人馬皆是疑兵,其目的乃是將胡人的注意力盡數牽扯在正麵戰場,以朝歌為橋頭堡,各地為輔抵禦胡軍,把鄴城的主力胡軍堵在家裏,使其不敢動彈分毫。然後轉而增兵河北的東西兩側,奪取河東,河內,乃至於平原等地。
其中河東郡的南方與西方皆是接壤水路,而平原所處的河北最東側也是兩麵環水,漢朝有水軍之便利,一旦奪取這兩地,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堅守下來,這等於在河北嵌入兩支釘子,使得河北徹底便得不安定了。
先有了立足之地,才能逐漸蠶食河北土地,太子劉動的目的很明確,河北與胡虜都不是一下子可以擊敗的,唯有長期的作戰才能如願!
漢軍的七路人馬出擊有先後,而胡人的消息傳遞也是需要時間,這樣的時間差足以讓胡人墜入漢人的謀劃之中,這也是太子劉動的詭計。
風雲變幻,不可捉摸,後漢太子劉和聽聞前軍大敗不由得麵色土灰。兩萬人馬,呼延威也是能戰的家夥,不過幾個時辰就敗退而歸,這漢軍到底是什麽實力?心中顫栗,可劉和麵上仍是能夠指揮三軍,當下派遣兩支人馬把戰敗的呼延威等敗卒接應而回。
趾高氣揚的呼延威此刻也是垂頭喪氣,反倒是看著身旁的陽朔。亂軍之中若不是陽朔救下自己,單是身上的兩支銳箭,便足以讓自己葬身在亂兵之中了。
“末將無能,請殿下降罪!”呼延威帶傷跪在地上慚愧的說道。
劉和見退下來的自家兵將一個個臉色倉惶,盔歪甲斜,哪還有一絲強兵的樣子?淡然道:“此戰經過詳細說來。”
心中凜然,呼延威臉色稍有變化,於是便將作戰經過一一說來,當然少不了陽朔救下自己的事情。雖然看起不起陽朔這般外將,但恩怨分明還是呼延威的作風,救命之恩當然不能按下的。
“薑維沒有露麵,兩萬大軍就敗成這個樣子!?”太子劉和聽罷不覺大怒,若真是苦戰落敗也還算了,如今輕易的幾乎沒對漢軍造成任何的殺傷卻是無法接受的。
“臣出戰不利,請殿下降罪!”對於戰敗呼延威沒有任何的辯解,實際上任何辯解都是無用的。漢軍擺明了是一軍守城,等待羅憲的精銳騎兵趕來,隻要有胡軍前往攻擊朝歌,無論如何,都會在羅憲一路大漢騎兵趕到的那一刻遭到前後夾擊。而朝歌周圍沒有伏兵,攻城胡軍的心思必然都聚集在攻城上,如此一來漢人的勝算可謂大增。
這就是漢人挖的坑,等待人來跳罷了。
可現在明白,一切都是晚了,誰讓自己貪功冒進?
端詳呼延威片刻,太子劉和眼中迸出殺機道:“拖下去砍了!”
“什麽!?”周遭文武聽罷皆是震驚!
“太子殿下……!?”呼延威不可置信的看著太子,驚恐萬分。自己乃是呼延氏的重將,更是全力支持太子劉和的事業,如今不過是一戰敗了就要殺頭!?
沒等眾人求情,太子劉和暴喝道:“還不拖下去斬首示眾!”
一幹侍衛如何趕拖延,壓著呼延威便向外圍而去。一旁的陽朔以及軍中的敗將一個個麵如土色,汗似泥漿,顫抖著跪在那裏低頭不語,心中祈禱下一個可不要是自己。
“太子要殺我……太子要殺我……”呼延威不可置信的麵容凝固喃喃自語,待要奮力嘶吼掙紮時刀光一閃,人頭落地!
看著眾人驚恐的麵容,太子劉和心中甚是舒暢,忍不住想笑,嘴邊隻是略微顯露些許笑容而已,可在眾人眼中簡直是殘忍不堪,詭異莫測。
打狗還要看主人,更何況呼延威對太子的忠心與支持都是看在眼裏的,一時間眾人暗自搖頭歎息,這太子殿下容貌出眾,姿儀超群,偏偏寡恩涼薄,如此的主子怎麽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