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刀光劍影,血色迷茫,漢軍大將張桐,顧慎被晉軍圍在垓中奮力衝殺屢屢不能脫身,反被晉軍人馬越圍越緊裹得結結實實危在旦夕之間!
張桐挺槍奮戰不休,身手卻越是遲緩,自己本身武藝本是不差,奈何連番衝突之後緩不過氣力,一時手腳發軟招招難顯威勢頓時陷於險境。顧慎同樣出身江南,見狀連忙揮刀來救,無奈晉將紛紛殺來,自己猶是自身難保,哪兒還殺得過去施以援手?
“偽漢之臣還不乖乖認命!”晉將苟言長矛一抖再展殺招,口中充滿嘲笑之意。
張桐汗流浹背,血透甲袍,汗水與血水融為一體黏在臉上,此時喘著粗氣目眥欲裂滿是憤怒,卻偏偏連張嘴還口的氣力也沒,堪堪抵禦幾招身側便露了破綻,被其他晉將趁機砍了兩刀。
“看你也是硬骨頭,可願降我大晉?!”晉將苟言完全占據上風,此時見這張桐哼也不哼一聲,心中倒是帶有幾分欣賞之意。
見苟言如此言語,四周晉將手中一緩,紛紛觀察張桐的意思。身中數創,氣空力盡,誰都知道這漢將咬牙奮戰早沒了氣力說話。
壓力一減張桐大口喘息罵道:“我張桐即為漢將,死亦漢鬼,堂堂江東男兒怎會降汝!”
“殺!”苟言臉色一變勃然大怒,長矛一戳便是致命殺招!
張桐見狀自知難逃一死,卻也豁盡全力刺出長槍,意圖拚一個同歸於盡!四周晉將在苟言麵前不敢爭功,雖然也是各掄刀斧,實際上卻是有意慢了一線。
便在此時慘呼聲從後方傳來,苟言心中一動暗呼不妙,隻覺得腦後生風,一顆頭顱竟是連著頭盔被來將一槍刺穿!!
“啊……”一聲慘呼甚是短促,鮮血伴隨腦漿從臉部迸出,四周晉將自是大吃一驚,張桐同樣嚇了一跳……這苟言死狀真是可怖!
“刺史大人!”見到來人長槍揮灑所向披靡正是薑勝,張桐不由得大喜叫道。
紅纓飄散,殷血飛灑,薑勝縱馬挺槍殺得四方晉軍紛紛退避,讓開了活動空間。薑勝振臂疾呼道:“隨我去救顧將軍一同突圍!”
有了援軍被圍困的張桐以及一眾漢兵士氣大振,本是累的邁不出腳步,而今不知哪裏來的力量,竟是同聲發喊跟隨援軍一同衝殺。
另一側顧慎被晉將顏貫殺的節節敗退,深陷晉軍圍攻之中,正是危急之時。漢軍突然殺入,那薑勝更是一槍殺了苟言,顏貫遠遠見了怒發衝冠。見薑勝殺來,正是合了心意,當下舍棄顧慎拍馬掄刀殺奔薑勝!
刀槍並舉,各顯威風!薑勝槍法玄妙,無論是挑,刺,點,戳皆是鋒銳在前;顏貫刀法精湛,無論是劈,斬,掄,掃招招老辣無比。二將一個是初生牛犢,一個是老當益壯,一時刀來槍往端得是戰的激烈!
有薑勝接下了晉軍大半攻勢,餘下的漢軍在張桐等人的協力下奮力攻殺,救出被圍困的顧慎等人。
“老將軍刀法精妙,薑勝佩服,恕不奉陪了!”揚聲稱讚顏貫刀法不錯,薑勝虛晃一招拔馬便走!
那顏貫聞言冷笑連連道:“娃兒還想走麽!”話未落,刀風起,顏貫用足力道殺奔薑勝不肯有半點放鬆!
“嗯……這是!”
心中一動,一股無形殺氣罩住全身,顏貫那飛斬出去的大刀竟然硬生生的抽回!顧不上虎口滔滔流血,顏貫竟是一身冷汗一動不動,看著薑勝縱馬而去心有餘悸的道:“此子武藝竟是有此境界,方才之言老夫用意自誇,真是汗顏。”
那薑勝雖然虛晃一招,然招後有招,若有追將必是措不及防死於後招之上。顏貫經驗老道險些著了薑勝的道道兒,頓時明白先前薑勝不過是謙虛之言。
漢軍行動迅速殺得晉軍一時正懵,全軍調動失靈,聯係不足,正是突圍的好機會。眼看漢軍要殺出重圍,前方領軍的張桐與顧慎不知為何竟然停頓下來。薑勝拍馬趕上,見狀不由得心中一凜!
但見晉國大將馬隆率領千餘人馬奮身堵截,顧慎,張桐二將傷痕累累,筋疲力盡不是馬隆對手,漢軍屢次衝突不出,四周晉兵恢複了陣勢逐漸壓迫而來!想要突圍倒是可以,但要擊敗馬隆卻是困難!!
正是關鍵時刻,薑勝堅定無比縱馬殺奔前去,長槍好似穿雲貫日一出手便是全力一擊!
自從與馬隆交戰以來,尚無人可以衡量出著馬隆的武藝具體達到何種程度。薑勝自忖眼下乃是關鍵時刻,容不得手下留情,因此起手便是不世之招。
馬隆正與漢將鬥得激烈,頓感氣氛一變心頭大震!一道驚鴻射入戰圈,馬隆揮舞金瓜大吼一聲,威震四麵,氣卷八方!
一聲悶響!毫無花巧的兩招撞擊一處,槍尖頂在金瓜上一彈再彈,薑勝強忍巨力衝撞咬牙再上,槍尖一晃戳殺馬隆!連人帶馬倒退數步,馬隆卸掉了衝擊之力不及回氣便見殺招再至!
目光堅定薑勝瞪視馬隆,更注目槍尖,然此時四方晉將圍攏上來各掄刀槍劈頭蓋臉的便是猛砍猛刺。漢將張桐,顧慎等人希望皆在薑勝身上,見狀紛紛挺身上前舍命廝殺!
一方是忠心護住,一方舍身攔路,雙方這一下交手的都是高級將領,彼此又是下了狠手,一時落馬者紛紛不絕,可謂損傷慘重。
心無旁騖薑勝大戰馬隆,馬隆金瓜一閃已攔住了致命的一槍,隨即金瓜反砸過去,也是行險一搏,不肯讓對方壓製之。那馬隆乃是卸掉了第一次交手的力道站穩腳步方才反擊,而薑勝卻是強忍衝擊之力的奮力一槍,而今攻守易勢薑勝頓時處於劣勢。
馬隆抖擻精神金瓜化作無數幻影從四麵八方猶如驟雨般落下,那瓜本就是極重的,每一次撞擊都是力道所十足。長槍並非硬碰硬的兵刃,屢屢撞擊之下,加上薑勝尚未緩過力道,一時節節敗退抵擋不住。
“哈哈哈哈!薑伯約之後竟是如此無用,待我先殺了你這兒娃兒,再取薑伯約狗命!”馬隆心情甚好奮勇拚殺,一心要打殺薑勝!
薑還是老的辣,薑勝全力襲擊港口的戰略誠然是成功的,可馬隆也有足夠的能力把漢軍留在這裏進行決戰,這一點是薑勝沒有料想到的,但一時的疏忽並非不可彌補。
就算二人的老辣程度難以同日而語,可戰場上比的是誰能更為準確的抓住戰機,並非是之力或武力純粹的比拚——否則看到薑維都投降便是了,還用這般費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能夠抓住對方的失算,或是在某一處占據優勢,便可使得局勢大不相同!
且戰且退漢軍剛有起色的勢頭又平靜下來,甚至帶有幾分危機。顧慎與張桐等人負傷在身,久戰之下更顯疲憊,周遭又是晉軍居多,混戰之中不知不覺間竟是沒了薑勝撤退道路。
鬥誌高昂的馬隆一路衝殺甚是歡喜,猛然心頭狂跳一股不安竄上心頭,金瓜一亂攻勢竟是自行消散。
此時薑勝放聲疾呼道:“快動手!!”
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從亂戰當中各自跳出,有人就地一滾手中刀猛斬馬腿!有人猛地高高躍起斧頭脫手而出飛斬馬隆!這是薑勝有意引馬隆入甕想借刀斧手之利聚眾將其擊殺!
度馬隆的武力自然不低,薑勝年少自負,但還沒自負到自己**可以擊殺晉國武人之首的地位,更何況拚殺之下就算武功好的一方也不一定勝者。
馬隆處於興奮狀態之中,起初並未有所懷疑。那薑勝忍受巨力強忍出招眾人都是看到的。被馬隆殺的連連敗退並不是什麽讓人覺得恥笑的事情,反而是馬隆率先察覺情況不對,連忙抽身急退!
大刀鋒利無比,若是砍在馬腿上,那戰馬必然跌倒,馬隆在步戰摘下別說想來住漢軍,能夠保證不死避開去路才是萬幸。可是就算你顧慮刀對戰馬的傷害,然地上五六名漢兵輕身殺來,想要護住戰馬何其困難?
就算你護住了戰馬,那飛來的斧頭也足以要人性命了!
“喝啊!!!!”馬隆一聲呼喊,怒容浮現,金瓜旋風般的舞動起來,那四周的漢軍隻覺得兵器與金瓜少有碰撞便被彈飛,震得人拿捏不住武器根本無法繼續攻擊。
可就在此時,口角溢血的薑勝拍馬趕到,手中長槍一搖在電光火石見戳在了馬隆肩部!!
……
見裴秀頗有退兵議和的看法,朝中群臣頓時又是分作兩派討論。可這一次並不是針鋒相對,而是頗多看法。主和一派的衛瓘等人雖然不主張出征,但河北全國之軍盡數南下,或是用於河北的防禦,如此大動幹戈隻收獲了濮陽一地這點成果顯然是無法滿足民眾期願的。
對於裴秀隱隱提出的後招,衛瓘等人都覺得有所不妥。不說別的,就是退兵這事兒恐怕就會鬧得軍中沸沸揚揚,民間怨言四起。
主戰一派的何曾等人更是怒視裴秀,毫不掩飾心中的不滿。要知道何氏花費了多少氣力,各大家族又拿出來多少的錢財來供給軍隊。這麽快就要收兵,不用說漢人怎麽想,單是自家人馬這一關便過不去。
更何況此事隱隱與陛下擇後一事有所牽連,這麽大的籌碼更是一盤關係晉國日後權力分配的事情。
事情不能馬虎,退兵更是萬萬不能。
群臣不論派係文武都不讚成退兵,晉帝司馬攸雖然信任裴秀,但也覺得退兵乃是下下之策,並不適宜。
無論是國家政壇還是民間百姓的願望,這個時候獨善其身的退兵恐怕會大市民望,沒了百姓的支持自然也就沒了應有的動力。國家大事不可兒戲,如今攸關家族,更是要謹慎對之。
晉帝司馬攸並非不信任裴秀,隻是覺是實在是無此必要。此時此刻主動撤軍成和體統,算什麽道理?
況且前方隻是稍有不利,如此大的反應會否過分?
各方勢力幾乎看法相同一致,裴秀不過是微微出言便是如此態度,這般形勢下裴秀也隻能放棄勸說一途不再言語。晉國占據了濮陽,正是掌握了南征的關鍵,漢人今日如此齊心,來日卻是未必。
有了橋頭堡濮陽城,晉人大可以施以懷柔之術緩緩圖之。如今剛猛過頭的與漢人別別苗頭,一時氣盛罷了,並不容易持久。盡數調集大漢力量作戰的漢軍,還怕與你晉軍持久戰?
長期對峙下去,晉人別說找不到漢人的破綻,皆時恐怕連和談的立場都失去了,那個時候被迫無奈的弱勢總是不如現在手握大軍的有意和談要好得多。要知道軍中的士氣並非無限,一再激戰下晉軍本身的戰力能夠維持在哪一個程度仍在未知之數,遑論在長期大戰中要保證士氣了。
事情有了定數,並非人力可以操控,群臣如此態度,司馬攸又不堅定,裴秀孤掌難鳴唯有任命。
散朝之後裴秀回到府中甚是介懷,南征一事自己無法阻止唯有順從,從中出謀劃策期望有所改善,不至於讓晉國發生大敗損耗元氣。隻要留得力量伺機而作,中原的漢朝想要撼動河北並不容易。
偏偏世上**難全,人心更是無法滿足,幻想獲勝的朝中文武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堅決反對退兵,雖然保全了國家所謂的顏麵,但因此而喪失葬送的卻是晉國日後與漢朝相處的希望。
看不到這一點,或是執著於眼前的利益之爭,都會讓人泥足深陷,牽扯整個國家的安危!!
月明星稀,又是一夜,裴秀夜觀天象掛心國家大事,不覺又是一夜未眠。東方漸漸發白,新的一天來臨,裴秀歎息之後便要轉身休息。忽見天邊一道星芒閃逝匆匆劃過天際,竟是不由得呆住了。
半晌後,微微咳聲,裴秀臉色慘白的搖頭苦歎不斷。
幾乎在同一時間,一雙醉眼朦朧下也見到了天邊的異象!阮籍靠在庭院裏想要起身看個清楚,偏偏爛醉如泥的自己一時掙紮不起,反倒是碰倒了酒壇子搞出了好大的動靜。
那亭廊附近橫七豎八的酒鬼酒蟲躺了一地,能和阮籍喝到一處的都不是什麽海量之人。與其說是貪杯不如說是與阮籍抱有同樣的心情,同樣的看法,借酒來自保罷了。
有些人,不為朝廷所用,便會招人嫉妒排擠,不做些自汙的事情是絕對難以跳過國家的製裁的。
“國失棟梁,此乃凶兆!裴季彥怕是命不久矣……哎!”阮籍也顧不上四周的酒友有沒有清醒的,見狀手拍大腿痛心呼喊。隻是那手揚起的快,落下的時候沒拍到大腿,又是拍在了酒壇上。
清脆的響聲在這寂靜的清晨無比清脆響亮,阮籍喝得麻木,竟也感覺一絲火辣的疼痛之感從手掌傳來。
有識之士的看法大都相同,這一天幾乎在野的名士心情都不大好。裴秀作為隱居之士中的翹楚被迫入朝,雖然對於國家大事難有幹涉,卻也可以從中斡旋為國家謀取生機。
然國家的每一項軍政決定,主宰乃是晉帝司馬攸以及各大世家的利益,用利害進行說服根本無濟於事,而且裴秀等人的威望也不如以前——尤其是河北文武皆是司馬氏心腹之臣,司馬氏輕易不願有所衝突。
既然裴秀陽壽已盡,眾人除了悲歎之外,更是不願出仕走上這一遭。哪怕裴秀隱居在野也難逃壽命之終,可此時此刻略有顯露的命數,冥冥中似乎決定著晉國的命運,決定著大家腳下究竟是何道路……
……
薑勝一槍殺傷馬隆,馬隆不敢繼續作戰立即撤走,晉軍見主將傷了也是無心作戰,紛紛開始後撤。
借此良機漢軍一舉突破晉軍封鎖全力奔回徐州而去。晉人雖然掩殺一陣頗有收獲,然船塢港口乃至於本地水軍近乎全軍覆沒,苦心經營的海上力量在一日之間化為泡影。
那馬隆見狀氣往上湧,頓時昏迷不醒……
這一番大戰徐州漢軍同樣是付出了頗為慘重的代價,尤其是馬隆在陸地上幾乎讓漢軍無路可走,若非薑勝機敏的設計傷了馬隆,漢軍雖說不會全軍覆沒但也會遭受重創。
就算占了便宜,一時也沒有餘力再戰北海,此戰談不上什麽勝利,充其量不過是兩敗俱傷罷了。
好在江南戰船不斷增援而來,海麵上倒是一家獨大的狀況,這讓漢軍在日後的交戰中占據了難以比擬的優勢,更會對河北造成致命的威脅。一切隻看河北晉軍的動作,若是在徐州戰船集齊之前仍然無動於衷,那麽漢家水師便會經由大海入黃河,切斷河北與濮陽,北海等地的一切聯係!
……
官渡。
一場攻守戰就此落下了帷幕,饒是孟觀戰法百出,卻奈何不了柳隱的紋絲不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漢軍應對有方不被晉人的奇兵所動搖,更是不怕晉人包圍官渡要塞。
柳隱認準了晉人沒膽量越過官渡進逼中原,除了必要的應付之外,根本無動於衷。晉軍一方積弩將軍孟觀萬般無奈唯有承認官渡的局勢無解,除了繼續對峙之外別無他法。
刀光劍影,血色迷茫,漢軍大將張桐,顧慎被晉軍圍在垓中奮力衝殺屢屢不能脫身,反被晉軍人馬越圍越緊裹得結結實實危在旦夕之間!
張桐挺槍奮戰不休,身手卻越是遲緩,自己本身武藝本是不差,奈何連番衝突之後緩不過氣力,一時手腳發軟招招難顯威勢頓時陷於險境。顧慎同樣出身江南,見狀連忙揮刀來救,無奈晉將紛紛殺來,自己猶是自身難保,哪兒還殺得過去施以援手?
“偽漢之臣還不乖乖認命!”晉將苟言長矛一抖再展殺招,口中充滿嘲笑之意。
張桐汗流浹背,血透甲袍,汗水與血水融為一體黏在臉上,此時喘著粗氣目眥欲裂滿是憤怒,卻偏偏連張嘴還口的氣力也沒,堪堪抵禦幾招身側便露了破綻,被其他晉將趁機砍了兩刀。
“看你也是硬骨頭,可願降我大晉?!”晉將苟言完全占據上風,此時見這張桐哼也不哼一聲,心中倒是帶有幾分欣賞之意。
見苟言如此言語,四周晉將手中一緩,紛紛觀察張桐的意思。身中數創,氣空力盡,誰都知道這漢將咬牙奮戰早沒了氣力說話。
壓力一減張桐大口喘息罵道:“我張桐即為漢將,死亦漢鬼,堂堂江東男兒怎會降汝!”
“殺!”苟言臉色一變勃然大怒,長矛一戳便是致命殺招!
張桐見狀自知難逃一死,卻也豁盡全力刺出長槍,意圖拚一個同歸於盡!四周晉將在苟言麵前不敢爭功,雖然也是各掄刀斧,實際上卻是有意慢了一線。
便在此時慘呼聲從後方傳來,苟言心中一動暗呼不妙,隻覺得腦後生風,一顆頭顱竟是連著頭盔被來將一槍刺穿!!
“啊……”一聲慘呼甚是短促,鮮血伴隨腦漿從臉部迸出,四周晉將自是大吃一驚,張桐同樣嚇了一跳……這苟言死狀真是可怖!
“刺史大人!”見到來人長槍揮灑所向披靡正是薑勝,張桐不由得大喜叫道。
紅纓飄散,殷血飛灑,薑勝縱馬挺槍殺得四方晉軍紛紛退避,讓開了活動空間。薑勝振臂疾呼道:“隨我去救顧將軍一同突圍!”
有了援軍被圍困的張桐以及一眾漢兵士氣大振,本是累的邁不出腳步,而今不知哪裏來的力量,竟是同聲發喊跟隨援軍一同衝殺。
另一側顧慎被晉將顏貫殺的節節敗退,深陷晉軍圍攻之中,正是危急之時。漢軍突然殺入,那薑勝更是一槍殺了苟言,顏貫遠遠見了怒發衝冠。見薑勝殺來,正是合了心意,當下舍棄顧慎拍馬掄刀殺奔薑勝!
刀槍並舉,各顯威風!薑勝槍法玄妙,無論是挑,刺,點,戳皆是鋒銳在前;顏貫刀法精湛,無論是劈,斬,掄,掃招招老辣無比。二將一個是初生牛犢,一個是老當益壯,一時刀來槍往端得是戰的激烈!
有薑勝接下了晉軍大半攻勢,餘下的漢軍在張桐等人的協力下奮力攻殺,救出被圍困的顧慎等人。
“老將軍刀法精妙,薑勝佩服,恕不奉陪了!”揚聲稱讚顏貫刀法不錯,薑勝虛晃一招拔馬便走!
那顏貫聞言冷笑連連道:“娃兒還想走麽!”話未落,刀風起,顏貫用足力道殺奔薑勝不肯有半點放鬆!
“嗯……這是!”
心中一動,一股無形殺氣罩住全身,顏貫那飛斬出去的大刀竟然硬生生的抽回!顧不上虎口滔滔流血,顏貫竟是一身冷汗一動不動,看著薑勝縱馬而去心有餘悸的道:“此子武藝竟是有此境界,方才之言老夫用意自誇,真是汗顏。”
那薑勝雖然虛晃一招,然招後有招,若有追將必是措不及防死於後招之上。顏貫經驗老道險些著了薑勝的道道兒,頓時明白先前薑勝不過是謙虛之言。
漢軍行動迅速殺得晉軍一時正懵,全軍調動失靈,聯係不足,正是突圍的好機會。眼看漢軍要殺出重圍,前方領軍的張桐與顧慎不知為何竟然停頓下來。薑勝拍馬趕上,見狀不由得心中一凜!
但見晉國大將馬隆率領千餘人馬奮身堵截,顧慎,張桐二將傷痕累累,筋疲力盡不是馬隆對手,漢軍屢次衝突不出,四周晉兵恢複了陣勢逐漸壓迫而來!想要突圍倒是可以,但要擊敗馬隆卻是困難!!
正是關鍵時刻,薑勝堅定無比縱馬殺奔前去,長槍好似穿雲貫日一出手便是全力一擊!
自從與馬隆交戰以來,尚無人可以衡量出著馬隆的武藝具體達到何種程度。薑勝自忖眼下乃是關鍵時刻,容不得手下留情,因此起手便是不世之招。
馬隆正與漢將鬥得激烈,頓感氣氛一變心頭大震!一道驚鴻射入戰圈,馬隆揮舞金瓜大吼一聲,威震四麵,氣卷八方!
一聲悶響!毫無花巧的兩招撞擊一處,槍尖頂在金瓜上一彈再彈,薑勝強忍巨力衝撞咬牙再上,槍尖一晃戳殺馬隆!連人帶馬倒退數步,馬隆卸掉了衝擊之力不及回氣便見殺招再至!
目光堅定薑勝瞪視馬隆,更注目槍尖,然此時四方晉將圍攏上來各掄刀槍劈頭蓋臉的便是猛砍猛刺。漢將張桐,顧慎等人希望皆在薑勝身上,見狀紛紛挺身上前舍命廝殺!
一方是忠心護住,一方舍身攔路,雙方這一下交手的都是高級將領,彼此又是下了狠手,一時落馬者紛紛不絕,可謂損傷慘重。
心無旁騖薑勝大戰馬隆,馬隆金瓜一閃已攔住了致命的一槍,隨即金瓜反砸過去,也是行險一搏,不肯讓對方壓製之。那馬隆乃是卸掉了第一次交手的力道站穩腳步方才反擊,而薑勝卻是強忍衝擊之力的奮力一槍,而今攻守易勢薑勝頓時處於劣勢。
馬隆抖擻精神金瓜化作無數幻影從四麵八方猶如驟雨般落下,那瓜本就是極重的,每一次撞擊都是力道所十足。長槍並非硬碰硬的兵刃,屢屢撞擊之下,加上薑勝尚未緩過力道,一時節節敗退抵擋不住。
“哈哈哈哈!薑伯約之後竟是如此無用,待我先殺了你這兒娃兒,再取薑伯約狗命!”馬隆心情甚好奮勇拚殺,一心要打殺薑勝!
薑還是老的辣,薑勝全力襲擊港口的戰略誠然是成功的,可馬隆也有足夠的能力把漢軍留在這裏進行決戰,這一點是薑勝沒有料想到的,但一時的疏忽並非不可彌補。
就算二人的老辣程度難以同日而語,可戰場上比的是誰能更為準確的抓住戰機,並非是之力或武力純粹的比拚——否則看到薑維都投降便是了,還用這般費事?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能夠抓住對方的失算,或是在某一處占據優勢,便可使得局勢大不相同!
且戰且退漢軍剛有起色的勢頭又平靜下來,甚至帶有幾分危機。顧慎與張桐等人負傷在身,久戰之下更顯疲憊,周遭又是晉軍居多,混戰之中不知不覺間竟是沒了薑勝撤退道路。
鬥誌高昂的馬隆一路衝殺甚是歡喜,猛然心頭狂跳一股不安竄上心頭,金瓜一亂攻勢竟是自行消散。
此時薑勝放聲疾呼道:“快動手!!”
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從亂戰當中各自跳出,有人就地一滾手中刀猛斬馬腿!有人猛地高高躍起斧頭脫手而出飛斬馬隆!這是薑勝有意引馬隆入甕想借刀斧手之利聚眾將其擊殺!
度馬隆的武力自然不低,薑勝年少自負,但還沒自負到自己**可以擊殺晉國武人之首的地位,更何況拚殺之下就算武功好的一方也不一定勝者。
馬隆處於興奮狀態之中,起初並未有所懷疑。那薑勝忍受巨力強忍出招眾人都是看到的。被馬隆殺的連連敗退並不是什麽讓人覺得恥笑的事情,反而是馬隆率先察覺情況不對,連忙抽身急退!
大刀鋒利無比,若是砍在馬腿上,那戰馬必然跌倒,馬隆在步戰摘下別說想來住漢軍,能夠保證不死避開去路才是萬幸。可是就算你顧慮刀對戰馬的傷害,然地上五六名漢兵輕身殺來,想要護住戰馬何其困難?
就算你護住了戰馬,那飛來的斧頭也足以要人性命了!
“喝啊!!!!”馬隆一聲呼喊,怒容浮現,金瓜旋風般的舞動起來,那四周的漢軍隻覺得兵器與金瓜少有碰撞便被彈飛,震得人拿捏不住武器根本無法繼續攻擊。
可就在此時,口角溢血的薑勝拍馬趕到,手中長槍一搖在電光火石見戳在了馬隆肩部!!
……
見裴秀頗有退兵議和的看法,朝中群臣頓時又是分作兩派討論。可這一次並不是針鋒相對,而是頗多看法。主和一派的衛瓘等人雖然不主張出征,但河北全國之軍盡數南下,或是用於河北的防禦,如此大動幹戈隻收獲了濮陽一地這點成果顯然是無法滿足民眾期願的。
對於裴秀隱隱提出的後招,衛瓘等人都覺得有所不妥。不說別的,就是退兵這事兒恐怕就會鬧得軍中沸沸揚揚,民間怨言四起。
主戰一派的何曾等人更是怒視裴秀,毫不掩飾心中的不滿。要知道何氏花費了多少氣力,各大家族又拿出來多少的錢財來供給軍隊。這麽快就要收兵,不用說漢人怎麽想,單是自家人馬這一關便過不去。
更何況此事隱隱與陛下擇後一事有所牽連,這麽大的籌碼更是一盤關係晉國日後權力分配的事情。
事情不能馬虎,退兵更是萬萬不能。
群臣不論派係文武都不讚成退兵,晉帝司馬攸雖然信任裴秀,但也覺得退兵乃是下下之策,並不適宜。
無論是國家政壇還是民間百姓的願望,這個時候獨善其身的退兵恐怕會大市民望,沒了百姓的支持自然也就沒了應有的動力。國家大事不可兒戲,如今攸關家族,更是要謹慎對之。
晉帝司馬攸並非不信任裴秀,隻是覺是實在是無此必要。此時此刻主動撤軍成和體統,算什麽道理?
況且前方隻是稍有不利,如此大的反應會否過分?
各方勢力幾乎看法相同一致,裴秀不過是微微出言便是如此態度,這般形勢下裴秀也隻能放棄勸說一途不再言語。晉國占據了濮陽,正是掌握了南征的關鍵,漢人今日如此齊心,來日卻是未必。
有了橋頭堡濮陽城,晉人大可以施以懷柔之術緩緩圖之。如今剛猛過頭的與漢人別別苗頭,一時氣盛罷了,並不容易持久。盡數調集大漢力量作戰的漢軍,還怕與你晉軍持久戰?
長期對峙下去,晉人別說找不到漢人的破綻,皆時恐怕連和談的立場都失去了,那個時候被迫無奈的弱勢總是不如現在手握大軍的有意和談要好得多。要知道軍中的士氣並非無限,一再激戰下晉軍本身的戰力能夠維持在哪一個程度仍在未知之數,遑論在長期大戰中要保證士氣了。
事情有了定數,並非人力可以操控,群臣如此態度,司馬攸又不堅定,裴秀孤掌難鳴唯有任命。
散朝之後裴秀回到府中甚是介懷,南征一事自己無法阻止唯有順從,從中出謀劃策期望有所改善,不至於讓晉國發生大敗損耗元氣。隻要留得力量伺機而作,中原的漢朝想要撼動河北並不容易。
偏偏世上**難全,人心更是無法滿足,幻想獲勝的朝中文武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堅決反對退兵,雖然保全了國家所謂的顏麵,但因此而喪失葬送的卻是晉國日後與漢朝相處的希望。
看不到這一點,或是執著於眼前的利益之爭,都會讓人泥足深陷,牽扯整個國家的安危!!
月明星稀,又是一夜,裴秀夜觀天象掛心國家大事,不覺又是一夜未眠。東方漸漸發白,新的一天來臨,裴秀歎息之後便要轉身休息。忽見天邊一道星芒閃逝匆匆劃過天際,竟是不由得呆住了。
半晌後,微微咳聲,裴秀臉色慘白的搖頭苦歎不斷。
幾乎在同一時間,一雙醉眼朦朧下也見到了天邊的異象!阮籍靠在庭院裏想要起身看個清楚,偏偏爛醉如泥的自己一時掙紮不起,反倒是碰倒了酒壇子搞出了好大的動靜。
那亭廊附近橫七豎八的酒鬼酒蟲躺了一地,能和阮籍喝到一處的都不是什麽海量之人。與其說是貪杯不如說是與阮籍抱有同樣的心情,同樣的看法,借酒來自保罷了。
有些人,不為朝廷所用,便會招人嫉妒排擠,不做些自汙的事情是絕對難以跳過國家的製裁的。
“國失棟梁,此乃凶兆!裴季彥怕是命不久矣……哎!”阮籍也顧不上四周的酒友有沒有清醒的,見狀手拍大腿痛心呼喊。隻是那手揚起的快,落下的時候沒拍到大腿,又是拍在了酒壇上。
清脆的響聲在這寂靜的清晨無比清脆響亮,阮籍喝得麻木,竟也感覺一絲火辣的疼痛之感從手掌傳來。
有識之士的看法大都相同,這一天幾乎在野的名士心情都不大好。裴秀作為隱居之士中的翹楚被迫入朝,雖然對於國家大事難有幹涉,卻也可以從中斡旋為國家謀取生機。
然國家的每一項軍政決定,主宰乃是晉帝司馬攸以及各大世家的利益,用利害進行說服根本無濟於事,而且裴秀等人的威望也不如以前——尤其是河北文武皆是司馬氏心腹之臣,司馬氏輕易不願有所衝突。
既然裴秀陽壽已盡,眾人除了悲歎之外,更是不願出仕走上這一遭。哪怕裴秀隱居在野也難逃壽命之終,可此時此刻略有顯露的命數,冥冥中似乎決定著晉國的命運,決定著大家腳下究竟是何道路……
……
薑勝一槍殺傷馬隆,馬隆不敢繼續作戰立即撤走,晉軍見主將傷了也是無心作戰,紛紛開始後撤。
借此良機漢軍一舉突破晉軍封鎖全力奔回徐州而去。晉人雖然掩殺一陣頗有收獲,然船塢港口乃至於本地水軍近乎全軍覆沒,苦心經營的海上力量在一日之間化為泡影。
那馬隆見狀氣往上湧,頓時昏迷不醒……
這一番大戰徐州漢軍同樣是付出了頗為慘重的代價,尤其是馬隆在陸地上幾乎讓漢軍無路可走,若非薑勝機敏的設計傷了馬隆,漢軍雖說不會全軍覆沒但也會遭受重創。
就算占了便宜,一時也沒有餘力再戰北海,此戰談不上什麽勝利,充其量不過是兩敗俱傷罷了。
好在江南戰船不斷增援而來,海麵上倒是一家獨大的狀況,這讓漢軍在日後的交戰中占據了難以比擬的優勢,更會對河北造成致命的威脅。一切隻看河北晉軍的動作,若是在徐州戰船集齊之前仍然無動於衷,那麽漢家水師便會經由大海入黃河,切斷河北與濮陽,北海等地的一切聯係!
……
官渡。
一場攻守戰就此落下了帷幕,饒是孟觀戰法百出,卻奈何不了柳隱的紋絲不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漢軍應對有方不被晉人的奇兵所動搖,更是不怕晉人包圍官渡要塞。
柳隱認準了晉人沒膽量越過官渡進逼中原,除了必要的應付之外,根本無動於衷。晉軍一方積弩將軍孟觀萬般無奈唯有承認官渡的局勢無解,除了繼續對峙之外別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