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距離滅韓之戰已經過去大半年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裏秦國老老實實的,並沒有再做出什麽異常舉動。這也讓原本生出了一些緊張情緒的其餘幾國再次放下了心來。


    不過這段曆史既然被稱之為戰國,那麽又怎麽會閑下來呢?雖然秦國沒有什麽動作,但天下依然並不平靜。其中,事情最多的就要屬趙國了。


    趙國不知道幹了什麽缺德事,自下半年起,各地頻頻發生了各種災禍。


    先是來勢洶洶的地動,之後又有大範圍的麵積發生了嚴重的旱災,搞得各地的官員焦頭爛額,百姓更是痛苦不堪。


    而就在這時,燕國卻趁著這個機會,發兵攻打趙國,欲要一雪前恥。


    其實燕趙兩國已經是老對頭了,在十幾年前兩國之間就發生過一場大戰。


    當初武安君率領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坑殺了數十萬趙國士兵,導致其損失慘重,差點被滅國。


    數年之後,燕丞相栗腹以祝壽為名,出使趙國。見趙國青壯均被秦將白起坑殺,國內盡皆孤寡,無力再戰,便覺得其軟弱可欺。


    回到燕國之後,燕王喜得知此事後想要撿個便宜,就決定發兵攻趙國。並栗腹為將,派出了數十萬大軍,還有當時已經比較少見的二千乘戰車大舉進攻。


    而當時屢經戰亂的趙國已經沒有長平之前的底氣,趙孝成王東拚西湊才堪堪為廉頗、樂乘湊足了十餘萬的士兵。


    雙方的兵力差距不小,而且趙本身便是元氣大傷,按理說燕國想要嬴應該不難,但結局卻往往出人意料。


    也正是因為占據了種種優勢,導致燕軍生出了自負的心態,對於對手不夠重視。


    雖然人多勢眾,但驕傲輕敵,再加上長途跋涉人馬困乏,致使戰鬥狀態很差。


    而趙軍雖然勢弱,但在經曆了長平的傷痛之後,去也是被激起了血性。上下同仇敵愾,決心保衛國土,個個奮勇衝殺。


    就這樣,十三萬趙國殘卒竟然奇跡般的戰勝了燕軍,斬殺了燕軍主將栗腹。廉頗還率軍追擊數百裏,直入燕境,包圍燕都城薊,甚至迫使燕王割讓五座城池求和。


    這一段可以稱得上是燕國的黑曆史了,偷雞不成蝕把米,便宜沒占到反而被別人割了一塊肉。


    不過這也怪不得別人,一切都是燕國自找的,不願意好好的待著,非要趁人之危。你要是贏了還好,但關鍵卻是在占了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依然慘敗,讓人該說什麽好呢?


    結果不僅丟了臉麵,還折損了不少的士兵與土地。


    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燕國究竟有多麽的不堪。


    燕國作為正統的周王朝分支,身份是七國之中最正的,王室祖先乃是周王室宗族的召公,曆史悠久。


    但數百年來,也就隻出了一個正真了不起的君主,那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乃燕王噲之子,早年進入韓國為質,子之之亂平定後歸國繼位為王。


    其雄才大略,招賢納士,不僅命令秦開大破東胡、朝鮮、真番。更有。上將軍樂毅聯合五國攻破齊國,占領齊國七十多城,差點滅了齊國,使造就了燕國一時盛世。


    而在他死後燕惠王即位,燕國的國力急轉直下,好不容易開創的局麵毀於一旦。


    從此之後,曆任燕國君王也是沒有幾個爭氣的,讓燕一直淪落為弱國,隻能偏居一隅。要不是還有韓國墊底,這七國最弱的名頭恐怕就要落到它的身上了。


    言歸正傳,在那次戰敗之後,燕王喜的心中一直憋著一口氣,有事沒事的總想找趙國幹一架。


    但由於實力的差距,基本上都占不到什麽便宜。


    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趙國的實力也開始逐漸的恢複,兩國之間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大,在正常情況下,燕國想要扳回一城非常困難。


    不過燕王喜沒有別的優點沒有,在對待這件事情上卻是很執著。


    雖然近幾年沒有在主動找事,但他未曾放棄心中的想法,一定要把當初挨得巴掌給抽回去,不然念頭不同達。


    因此,他一直在等待機會,一個可以讓燕國重占上風的機會。


    終於,他等到了。


    這一年,趙國各地災禍不斷,百姓食不果腹民怨沸騰,國力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好不容易有了這樣的機會,燕王喜自然不願意錯過,於是在人的唆使下,不顧一些大臣的反對,再次派遣軍隊,對趙國發起了猛烈進攻。


    然而,燕國戰敗。


    曆史再次證明,即便是一個殘血鑽石也不是一個白銀可以挑釁的。


    這場戰鬥持續了一個月,然後燕國軍隊就在李牧所率領的趙軍的進攻下潰敗了,重新縮回了燕地。


    再次被打敗,燕王喜雖然失望,但也知道幹不過對方,不能再繼續打下去了。於是便撤回軍隊,想要講和。


    但趙國這次似乎是被惹毛了,不願意輕易放過前者,越過邊境繼續進軍,似乎是想要狠狠教訓一下前者。uu看書 .uuknshu


    燕國完美的詮釋了什麽叫做,不做就不會死。


    而眼見事情發展成了這樣,燕王頓時也是慌了神。


    燕王宮之中,君臣正在進行一場緊急會議。


    燕王喜於大殿之上來回踱步,臉上帶著焦急與愁苦之色。


    隨後看向了下方的眾多大臣,開口道:“諸位愛卿,如今應當如何啊?”


    聽到問話,群臣皆是沉默不語,垂著一言不發。


    太子燕丹上前一步,拱手道:“伐趙之事本就不妥,兒臣也曾諫言,可父王……”


    一句話還沒說完,便被燕王喜打斷道:“孤是讓你們想辦法,不是要你現在來指責寡人的!”


    燕丹將嘴邊的話咽了回去,沉默了一下,微微蹙眉道:“如今之計,唯有派遣使者出使趙國向其誠心賠禮表達歉意,以此修複兩國關係。”


    話音落下,下方有著不少官員也是隨聲應和,表示讚同。


    聽到這話,燕王喜緊皺著眉頭,這個辦法他也能想到,但卻並不願意去這麽做……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明月之道家師叔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斷千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斷千層並收藏秦時明月之道家師叔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