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一陣疾風之間,蕭讓便將四下圍攻而來的百十名士兵斃命當場。但他一出手,城寨上的弓箭手便齊齊放箭了。


    刹那間,密密麻麻的箭簇便照著蕭讓麵門射來。這些箭簇不僅極快,而且數量眾多,若無硬物遮擋,立在空地上的蕭讓非要被它射成了一隻刺蝟不可。


    麵對這漫天齊射的箭雨,蕭讓便奮然以劍引氣,那恢弘的劍氣旋即在他頭頂築起一片無形的屏障來,但有箭羽飛來,皆要自個跳開到別處去。


    城頭上的弓箭手不知是何情形,皆是麵麵相覷起來,但蕭讓卻再不會給他們一刻的活命機會。


    隻見蕭讓虛步一提,整個人便禦著屢塵功直上城頭了。尚在城寨上驚慌失措的弓箭手們便一個個的被他削翻下來。


    城寨門口這場惡戰早已驚動了浴池林裏麵的人,但見著一眾衣不蔽體的兵士急要找來兵器相攻,蕭讓便再不願放他們出去了。一番急劇出手後,欲圖反攻的兵士便被殺了個遍,而那些恐慌不定之人,則就地跪下來向蕭讓求饒。


    這些本該為國戍衛輪台的人,想不到不僅助紂為虐,更是毫無氣骨可言。蕭讓心裏憤恨,便冷道:“把丁孫叫出來。”


    這些求饒之輩遂又潛回到林裏,但他們卻不是去找丁孫的,因為等他們回來時,不僅個個全副武裝好了,而且還領著一隊金國兵士殺了回來。


    不過既然兩邊的守衛都已出現,那麽作為浴池林總管的丁孫便也需露臉了。


    隻見一個麵容憔損頹廢的老者便站出來問道:“小子到底是什麽人?”


    蕭讓卻不回答他,隻問對方是否丁孫本人。


    這老頭回望了站在身邊的二百餘名兵士後,便底氣十足的回答了句:“正是。”


    卻不待他話音落下,蕭讓的劍鞘上已閃爍出一道寒芒光亮。雖隻是極短的一刹那,但蕭讓已憤而完成了出手。因為這道閃光過後,丁孫的頭顱便不自覺的從項上滾落下來。


    眾人完全未看清對方是如何出招的,亦不曾見得半點血漬痕跡,便就在他們將要遲疑時,沒了腦袋的丁孫便如噴泉般的湧射出片片猩紅來。


    丁孫一死,躲在林間各個幔帳裏的女子便悉數慌亂喊叫起來。這是驚恐萬分的喊叫,因為她們未曾見過這般的血腥模樣,也因為丁孫死後她們也難得善終。


    蕭讓這番殺死丁孫後,宋國兵士或許仍要膽寒與他,但金國鐵衛卻無此顧慮,畢竟他們個個都是茹毛飲血之輩,畢竟他們一直是壓著趙宋追打的強者。


    隨著陣中一個將領模樣的人一聲令下,金國兵士便凶狠嚴整的齊齊衝殺過來,此番樣貌,比先前在城寨外圍著伺機而動的趙宋兵士實在不知高明了多少。


    蕭讓對這些敵國兵士原本就心存恨意,如今他們又在此作惡,及此,蕭讓豈能不痛下殺手?


    隻見蕭讓挺出長劍,便純以劍招劍鋒之威迎殺過去。或許在他看來,唯此才夠解恨。便見一個俠士身影於陣中極速遊走,但凡他所過之處,皆要飛濺出一片血色。而待兵士倒下,卻無不是被一劍封喉而死。


    蕭讓步法愈走愈急,其人劍招亦越打越快,便於半柱香之間,那二百餘金國甲士亦被他殺的無一存活。


    見此情形,原本求饒之輩便個個嚇破了膽,遂又重要哀求乞活來。


    可是此刻的蕭讓早已殺紅了眼,怎會再教這些禍害遺留人間?而見識了這麽多惡人惡事後,他的心亦逐漸的要僵硬起來,卻哪裏還聽得進他們的求饒之聲?


    蕭讓於是一翻手中長劍,一片淩厲的劍氣便貼地而起,卻正好一一割裂了那些尚自跪在地上之人的咽喉。


    可是浴池林中卻並非全是該殺之人,比如那些被強行抓來供人淫樂的數百女子,比如那些被迫在其中專幹重活的老弱婦孺。


    蕭讓於是撬開丁孫的庫房,待留得一句“各自拿著錢走”之後,他便徑直向著別處去了。


    蕭讓這次將浴池林上下屠遍之舉足要震動宋金兩國,但各自態度卻迥然不同:金國一方以自己二百餘兵士被殺於趙宋境內為由,不僅對宋朝要挾一番,更誓言要報仇雪恨;而趙宋一方得知己方兵士與金兵沆瀣一氣,便堅稱此乃雙方戍衛交鋒的結果,卻於有人血洗了浴池林一事隻字不提。


    可是浴池林本就坐落於隱秘之地,而蕭讓亦是初出江湖,一時半會兒之間,金國就算想為死去兵士報仇也是尋人不得。


    或是對於這樣的惡人惡事看的太多了,又或者是殺這樣的惡人殺的太多了,當蕭讓再翻看名冊找尋後續目標時,他心中能冒出的火苗便就要愈趨微弱了。uu看書 ww.ukansu


    因為蕭讓此行不僅隻是奉命殺了這些惡徒,私底下他還一直試圖去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何人可以惡到如此地步?


    這是一個非常發散的問題,答案亦可以有許多,隻是不管哪一種,蕭讓都覺得難以以一概全。越是尋不到這樣一個答案,蕭讓便越覺得失望,而又在此失望的驅使下,他便又越加勤勉的去尋找名冊裏的下一位。


    雖然仍自不得其解,但多見識一個惡人,多接觸一件惡事,總能將原先的思考向前更遞進一番。


    不過凡事又總會有個例外,在蕭讓誅殺的諸多惡人之中,卻出現了一個令他有些意外的人。


    與其說是意外,倒不如說是懷疑,因為這個在名冊上留名之人,正是五台山顯通寺的一代高僧淨雲禪師。


    蕭讓徑著五台山山門直抵顯通寺,見著寺內僧侶虔誠誦經,香客恭謙禮佛,蕭讓完全想不到這裏還會藏著一個罪大惡極之人。


    蕭讓不想在此當著一眾香客之麵殺人,便尋著一個沙彌叫其代為通傳。不片刻時間,這沙彌便出來領著蕭讓進內堂去了。


    堂上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正默自念經,待聞得有人入堂時,他才緩緩睜開雙目來。


    不過這淨雲禪師終究是目光伶利之人,他見蕭讓佩劍而入,又覺他雙目隱然伏著殺氣,便當即叫沙彌退去,並不允許任何人進來打擾。


    對蕭讓而言,這樣一對一獨處著出手卻也極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應有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疏桐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疏桐雨並收藏風應有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