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一係列賑濟災民工作的展開,兩位後宮娘娘在京城百姓中的聲望達到了頂點,而具體負責此事的楊寧,原先因監軍寧夏平叛及出使草原積下的聲名更是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整個京城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隨著南北人流往來京城,這募捐賑災一事也傳遍了中原關外、大江南北,天下人都知道當今大明朝出了兩位大慈大悲的皇後與貴妃,也知道還出了一個年少有為、深具才幹的少年太監。
就連參與此次募捐救災的各部抽調官員,在同僚鄰裏之間說起來也是頗受人尊敬和羨慕,讓這些官員著實得意了一陣,而此事帶來的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那就是一向如狼似虎、令人聞之色變的錦衣衛,由於參與此事,大大改變了在人們中的不好形象,頭一次在民間出現了正麵的讚揚聲。
所有賑災工作完成以後,所有賬目清算下來,所有的實物物資全部發放完畢,但此次募捐所得的銀兩卻剩下了不少,將近有十萬兩之巨。
楊寧卻不想剩下這銀子,思來想去,又和魏學增一商議,最終決定在京師四麵遠郊河麵上選幾處扼要的地方,以兩位娘娘的名義建四座“功德橋”,將這些募捐銀子全部花完,也算是添做了件造福於民、流芳後世的好事。
楊寧將此想法和李貴妃一說,李貴妃雖然嘴上猶豫,覺得有些太張揚,但楊寧哪還看不出她心裏的樂意,也不再征得她的同意,直接命魏學增督辦此事。
聽說兩位娘娘要為百姓建“功德橋”,剛剛得到了天大恩惠的災民自然是一呼百應,青壯勞力雲集報名,不要工錢也要來幫忙建橋。雖然此時是天寒地凍,但災民中不乏能工巧匠,再加上人多,個個熱情高漲、幹勁十足,這“功德橋”修建的很快,看進度估計年前就能完工。
辦完了差事,就該論功行賞了!
遵照先前的承諾,楊寧命人在皇城大明門外廣場上建了一座高聳的“功德碑”,將此次募捐救災一事中的捐獻者鐫刻在了上麵,由於人數實在太多,楊寧下令隻將捐獻銀兩超過百兩的人名刻了上去,“功德碑”之名是求的隆慶皇帝的手書。
對於隆慶皇帝的字楊寧還是十分佩服的,筆力雄渾有力、字跡龍飛鳳舞,同時楊寧也奇怪,看隆慶皇帝寫的這幾個字,還真不像是隨時要死球的樣子,莫非是那個叫玉陽子的妖道真有什麽秘方吊住了他的性命不成?楊寧問李貴妃,李貴妃也說見到隆慶看他的氣色倒比以前好了許多,這讓楊寧心裏不禁對曆史到底如何演變又產生了疑慮不定!
在陳皇後與李貴妃的參與下,隆慶有旨,所有此次參與募捐救災的內監、部堂官員、錦衣衛官佐,品秩全都升授一級,就連剛開始挨了楊寧板子、後來也為募捐賑災出力的趙永清和郭正旭也不例外,但隻有一個都察院八品知事顧兆則例外。
李貴妃得了消息,知道此人藐視、辱罵楊寧的事情,因此不但沒賞他,還直接免了他的官職,當然,他也沒參與後麵的募捐救災,不同於趙永清和郭正旭,楊寧從打了他板子之後便再也沒用此人,看到顧兆則的下場,趙永清和郭正旭不由都是暗自慶幸,相比於升官,覺得當初就算挨了幾板子也是值了!
在頒旨賞賜有功人員的過程中,李貴妃故意放出風來,將這次請賞的人情全都做給了楊寧,眾官員皆大歡喜的同時,對為他們請功的楊寧更也是心存感激。
而對於戶部主事魏學增,在楊寧的關照下,則直接升遷了兩級,一下成為了正五品的戶部山東清吏司郎中,關於魏學增的升遷,楊寧是存了心思的,他本就是從山東清吏司主事位置上下來的,如今不但回到原部門,還升為了正五品郎中,可謂是大大的揚眉吐氣,原來與他不和的山東清吏司郎中則調到了浙江清吏司。
之所以如此升遷魏學增,楊寧還存了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兩人十幾天相處下來,原本有些恃才傲物、心高氣傲的魏學增與楊寧的關係日漸親近,對於楊寧處事的能力和手段也是佩服不已。
在一次兩人閑下來一起喝酒時,魏學增酒酣耳熱之際,與楊寧交了心,吐露了自己從山東清吏司主事位置上被卸了差事的真正原因,原來,這件事還是與山東水災賑濟有關,其中牽扯到戶部山東清吏司官員與山東道地方官員貪墨賑災銀的事情,因為魏學增不肯苟同,便成了上峰的眼中釘,後被卸了差事,據魏學增講,那戶部尚書張本直與山東清吏司的郎中王泮都與貪墨有關,而張本直卻是首輔高拱的人。
盡管早就聽說賑災銀被有關官員貪墨的傳聞,但此刻楊寧聽魏學增揭露出來,不由仍是憤恨難平,災民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本來已經夠慘的了,這幫子官員還要打本來就不多的朝廷賑災銀的主意,真是絲毫不顧忌百姓死活了!
聽魏學增說此事牽涉到高拱,又有一位大九卿牽扯到其中,楊寧立刻意識到此事非同小可,也看到了此事背後可以利用的文章,但卻也知道此事不能著急,得慢慢來,因此,他便與魏學增商議,等募捐之事做完之後,論功行賞時,將魏學增升為山東清吏司郎中,在那些貪墨的人當中按插一個釘子,以後伺機而動。
魏學增知道楊寧與他如此商議那是將他看作了自己人,他雖然性子孤傲,但卻更是個聰明的,通過募捐一事他看到了楊寧的能力與胸襟,以及在後宮兩位娘娘麵前的受寵,此刻已是下定了決心以後跟著楊寧混前程,更何況他對那些貪墨賑災銀的官員也是深惡痛絕,當下立刻便答應了。
楊寧也說話算話,對於在此次捐獻中出手闊綽的富商大戶,他也上折子為他們請求散官官階榮譽封賞,當然,捐獻的大戶太多,楊寧在告示裏早已有言在先,朝廷隻封賞捐獻數目排在前二十位的人員,此事隆慶有旨交給了吏部驗封司,於是很快,從散階正六品的承德郎、儒林郎等,一直到從九品的將仕佐郎,京城裏一下多了二十位民間的榮譽散官。其中,京城首富、也即郝夢陽的父親——郝奉先,因為捐銀兩萬兩、捐獻最多,而受封正六品的承德郎。一時間,這二十幾戶受了封賞後,家家戶戶像過年似的,好生熱鬧了一陣。
別人都賞的賞、升官的升官,身為主事人的楊寧的封賞卻遇到了麻煩。如今楊寧已是內監中最高的品秩——正四品,按規矩是再不能往上升了,按官職他上麵隻有司禮監掌印馮保和秉筆大太監、東廠廠督馮保,也不能升了,因此,李貴妃舊事重提,要給楊寧封侯,楊寧卻不答應,覺得肯定會招來朝中大臣、尤其是高拱一派官員的反對,當初他自草原回來時,也有朝中張居正一係的大臣提出要給他封侯,但最終高拱一係官員竭力反對,最終沒封成,而這次募捐賑災的功勞,與那出使草原的功勞比起來就小多了,封侯是更不可能了。
李貴妃不聽,潑辣勁上來,道一聲“本宮倒要看哪個敢攔著”,與封賞其他官員的剌書一道交給吏部時,結果可想而知,兼著吏部尚書一職的高拱一係的部堂官員、禦史言官,全都跳出來,哭天搶地般勸皇上收回成命,最終隆慶耐不過群臣三天兩頭進宮請見,向李貴妃無奈告知一聲,最終封侯的事情仍舊沒有成功,將李貴妃氣得柳眉倒豎,對高拱恨得咬牙切齒,但如今萬曆尚未繼位,她身份畢竟隻是個貴妃娘娘,卻也無可奈何。
最終,楊寧獲封了個嘉義大夫的正三品內官散階榮譽虛銜,又在李貴妃的爭取下,加封了個太子少保的官銜,嘉義大夫本就是內官散階,倒也無可厚非,可這太子少保,卻是從一品的文官加贈銜,授予內官也是壞了規矩,李貴妃自也料到高拱一係的官員會反對,這次她要求隆慶直接沒通過內閣和吏部,直接用“中旨”頒了獎賞下來,然後聖旨已下、木已成舟,大臣們再怎麽反對也是無濟於事了!
就這樣,搞了個募捐救災,楊寧獲得了兩個虛銜,這前一個倒還不痛不癢,可這太子少保的官銜,卻是榮耀無比,明朝曆史上,還真沒有太監能夠給授“三公三孤”的加封官銜。
封賞楊寧的聖旨頒出來之後,朝野自是一片嘩然,可皇上聖旨已下,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再反對也已是沒用,更何況,高拱一派的官員中出了一件大事,讓他們都自顧不暇,已經沒心思注意楊寧的事情了。這件大事便是當今的內閣輔臣、吏部侍郎張四維家裏曝出了一件令人既震驚又哭笑不得的“醜事”,那就是其正妻哭喊著跑到皇宮裏去敲登聞鼓告禦狀,告的卻正是她的相公張四維,理由是張四維好色無恥、不守夫道,背著她在府外養了七八房小妾,其中裏麵竟然還有兩個歌妓。
此消息一傳出,京師朝野頓時一片嘩然,很多人開始本來不信,可這事坊間傳得卻是有鼻子有眼的,甚至還言之鑿鑿傳出了張四維養得這些個小妾姓甚名誰、被張四維養在了哪裏,更有人親眼看到悍婦李如花又是如何一個個去這些地方逮住了這幫小妾、如何又痛扁一頓、抓撓得頭破血流。自此,此事已是確認無疑!
在京師朝野,張四維的聲名一向都是不錯的,此人為官清廉、潔身自好,又有一身的好才學並長於政事,再加上其人長得風度翩翩、一副謙謙君子模樣,因此,一直很得百姓及其他官員的好感,可是,正是因為他如此良好的一貫形象,竟突然間曝出這麽件醜事,人們的驚訝與鄙夷可想而知!
除了一貫的好名聲,張四維有一個“懼內”的名聲也是出了名的,他是典型的家有“悍妻”型。
張四維妻子名李如花,乃是他的結發妻子,說起來也還是蘭飛鳳丈夫的親姑姑,其長相如無鹽、性格更彪悍。當初張四維年輕落魄潦倒時,卻是這李如花的父親、也就是蘭飛鳳的老公公收留了張四維,招他為婿,並資助他上京趕考,可以說,張四維能有現在這番風光地位,完全是得益於他的老丈人,也因了這層緣故,張四維一向在這李如花麵前矮了一頭。
後來,雖然張四維的老丈人死了,但李如花卻是十分爭氣,為張四維生了一個風流倜儻、聰慧有才的好兒子——張文康,也是張四維唯一一個兒子,因此,這李如花更是將張四維吃得死死的,對他“管教甚嚴”,張四維見了他這妻子便如老鼠見了貓一般,什麽脾氣都沒有,張四維在李如花麵前怕到如此地步,就更別說張四維千辛萬苦征得李如花同意娶回家的兩個小妾了,在李如花麵前更是陪著小心,完全是一副丫鬟下人狀。
這次,張四維終於為他的“懼內”付出了代價,李如花這個悍婦的一番大鬧,弄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張居正一係的禦史言官、六部九卿官員,紛紛上折彈劾張四維身為朝廷大員卻“帷薄不修”,當應致仕!近些時日一直深居簡出的隆慶皇帝為此也不得不重開了一次擢免了多日的早朝,專門朝議此事。
朝堂之上,以高拱與張居正為首的兩派官員吵作了一團,但明顯高拱一派的官員底氣不足,前不久,他們剛剛用同樣的方法彈劾掉了李春芳的首輔之位,所不同的是李春芳是因德行孝道,而張四維卻是更加令人不齒的“帷薄不修”,也即個人家庭生活**!
最終,在張居正一派官員的猛烈抨擊下,隆慶皇帝下旨將張四維逐出了內閣,但卻保留了其吏部左侍郎的職位,並未讓其致仕,這要歸功於高拱一派官員在朝堂之上遠超於張居正一派的雄厚實力,這些人力保之下,才讓張四維好歹保住了官職,不至於被一擼到底。
對於這個結果,楊寧想張居正應該還算是比較滿意的,有內閣閣臣頭銜和沒有這個頭銜所起的作用大大不同,張四維被趕出內閣,至此,內閣裏隻剩下首輔高拱,次輔張居正,還有一個看似偏向高拱、實則處事低調、明哲保身的高儀,張居正在內閣的日子應該要比李春芳在時還要好過一點兒。
整個事件中,沒有人怎麽去注意悍婦李如花到底是如何準確得了消息、將張四維養在外麵的“野花”“一舉成擒”的,但楊寧心裏卻是再清楚不過,這定是東廠廠督馮保的功勞了!
通過這件事,楊寧不得不讚歎“特務機構”東廠辦事的效率和能耐,還有馮保利用妒忌悍婦李如花自曝家醜、從而順理成章地揭出張四維醜事的高明,同時他心裏也是暗自警惕,東廠如此神出鬼沒、無孔不入,從自身安全計,以後可是要加倍小心了,如今不同往日,自己與馮保已生嫌隙,鬼知道他會不會暗中派了東廠探子來查自己!
在楊寧忙於賑濟災民的日子裏,去昌平小湯山接收皇莊的韓山林終於回來了,向楊寧匯報了接受皇莊的情況。
這湯山皇莊,原本是隆慶要賞給太子萬曆的,但考慮到萬曆年齡還太小,也就沒封給他,到頭來倒被隆慶賞給了楊寧。
據韓山林講,這湯山黃莊說是“皇莊”,其實也並沒有多少建築和人口,莊子周圍的百頃田地隻不過是一片片的荒地罷了。
楊寧十分奇怪,據他所知,這京師周圍像通州、密雲、懷柔郊縣、甚至直隸八府,幾乎所有的地都被各王公顯貴、勳戚大臣占了去,這昌平在京師西北,雖說遠了些,可也不該都是一些未開墾的荒地才是。
對於楊寧的疑問,韓山林的解釋是:當地大小湯山周圍的土地不知含有什麽東西,地溫比別處要高,還時不時向外冒些熱氣,根本就不適合種莊稼,因此就沒有人耕種,也就無法存活佃戶,因此也就一片荒涼了。
聽到韓山林那皇莊周圍的地裏往外冒熱氣,楊寧心裏不由咯噔一聲,猛地想了起來,之所以那湯山地熱,可不正是那裏存在著稀罕的溫泉麽!怪不得當時自己聽到“小湯山”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在後世北京西北昌平縣的“小湯山溫泉”,那可是大大有名的,而聽韓山林所說,如此珍稀寶貴的資源竟然還沒有被人開發,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啊,如今那裏的大片土地已經都歸了自己,若是自己將這溫泉開發起來,成立個“度假村”,再在王公貴族之間大肆宣揚一下溫泉的好處,讓他們來消費度假,那豈不是要發一筆大大的橫財麽!
就連參與此次募捐救災的各部抽調官員,在同僚鄰裏之間說起來也是頗受人尊敬和羨慕,讓這些官員著實得意了一陣,而此事帶來的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那就是一向如狼似虎、令人聞之色變的錦衣衛,由於參與此事,大大改變了在人們中的不好形象,頭一次在民間出現了正麵的讚揚聲。
所有賑災工作完成以後,所有賬目清算下來,所有的實物物資全部發放完畢,但此次募捐所得的銀兩卻剩下了不少,將近有十萬兩之巨。
楊寧卻不想剩下這銀子,思來想去,又和魏學增一商議,最終決定在京師四麵遠郊河麵上選幾處扼要的地方,以兩位娘娘的名義建四座“功德橋”,將這些募捐銀子全部花完,也算是添做了件造福於民、流芳後世的好事。
楊寧將此想法和李貴妃一說,李貴妃雖然嘴上猶豫,覺得有些太張揚,但楊寧哪還看不出她心裏的樂意,也不再征得她的同意,直接命魏學增督辦此事。
聽說兩位娘娘要為百姓建“功德橋”,剛剛得到了天大恩惠的災民自然是一呼百應,青壯勞力雲集報名,不要工錢也要來幫忙建橋。雖然此時是天寒地凍,但災民中不乏能工巧匠,再加上人多,個個熱情高漲、幹勁十足,這“功德橋”修建的很快,看進度估計年前就能完工。
辦完了差事,就該論功行賞了!
遵照先前的承諾,楊寧命人在皇城大明門外廣場上建了一座高聳的“功德碑”,將此次募捐救災一事中的捐獻者鐫刻在了上麵,由於人數實在太多,楊寧下令隻將捐獻銀兩超過百兩的人名刻了上去,“功德碑”之名是求的隆慶皇帝的手書。
對於隆慶皇帝的字楊寧還是十分佩服的,筆力雄渾有力、字跡龍飛鳳舞,同時楊寧也奇怪,看隆慶皇帝寫的這幾個字,還真不像是隨時要死球的樣子,莫非是那個叫玉陽子的妖道真有什麽秘方吊住了他的性命不成?楊寧問李貴妃,李貴妃也說見到隆慶看他的氣色倒比以前好了許多,這讓楊寧心裏不禁對曆史到底如何演變又產生了疑慮不定!
在陳皇後與李貴妃的參與下,隆慶有旨,所有此次參與募捐救災的內監、部堂官員、錦衣衛官佐,品秩全都升授一級,就連剛開始挨了楊寧板子、後來也為募捐賑災出力的趙永清和郭正旭也不例外,但隻有一個都察院八品知事顧兆則例外。
李貴妃得了消息,知道此人藐視、辱罵楊寧的事情,因此不但沒賞他,還直接免了他的官職,當然,他也沒參與後麵的募捐救災,不同於趙永清和郭正旭,楊寧從打了他板子之後便再也沒用此人,看到顧兆則的下場,趙永清和郭正旭不由都是暗自慶幸,相比於升官,覺得當初就算挨了幾板子也是值了!
在頒旨賞賜有功人員的過程中,李貴妃故意放出風來,將這次請賞的人情全都做給了楊寧,眾官員皆大歡喜的同時,對為他們請功的楊寧更也是心存感激。
而對於戶部主事魏學增,在楊寧的關照下,則直接升遷了兩級,一下成為了正五品的戶部山東清吏司郎中,關於魏學增的升遷,楊寧是存了心思的,他本就是從山東清吏司主事位置上下來的,如今不但回到原部門,還升為了正五品郎中,可謂是大大的揚眉吐氣,原來與他不和的山東清吏司郎中則調到了浙江清吏司。
之所以如此升遷魏學增,楊寧還存了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兩人十幾天相處下來,原本有些恃才傲物、心高氣傲的魏學增與楊寧的關係日漸親近,對於楊寧處事的能力和手段也是佩服不已。
在一次兩人閑下來一起喝酒時,魏學增酒酣耳熱之際,與楊寧交了心,吐露了自己從山東清吏司主事位置上被卸了差事的真正原因,原來,這件事還是與山東水災賑濟有關,其中牽扯到戶部山東清吏司官員與山東道地方官員貪墨賑災銀的事情,因為魏學增不肯苟同,便成了上峰的眼中釘,後被卸了差事,據魏學增講,那戶部尚書張本直與山東清吏司的郎中王泮都與貪墨有關,而張本直卻是首輔高拱的人。
盡管早就聽說賑災銀被有關官員貪墨的傳聞,但此刻楊寧聽魏學增揭露出來,不由仍是憤恨難平,災民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本來已經夠慘的了,這幫子官員還要打本來就不多的朝廷賑災銀的主意,真是絲毫不顧忌百姓死活了!
聽魏學增說此事牽涉到高拱,又有一位大九卿牽扯到其中,楊寧立刻意識到此事非同小可,也看到了此事背後可以利用的文章,但卻也知道此事不能著急,得慢慢來,因此,他便與魏學增商議,等募捐之事做完之後,論功行賞時,將魏學增升為山東清吏司郎中,在那些貪墨的人當中按插一個釘子,以後伺機而動。
魏學增知道楊寧與他如此商議那是將他看作了自己人,他雖然性子孤傲,但卻更是個聰明的,通過募捐一事他看到了楊寧的能力與胸襟,以及在後宮兩位娘娘麵前的受寵,此刻已是下定了決心以後跟著楊寧混前程,更何況他對那些貪墨賑災銀的官員也是深惡痛絕,當下立刻便答應了。
楊寧也說話算話,對於在此次捐獻中出手闊綽的富商大戶,他也上折子為他們請求散官官階榮譽封賞,當然,捐獻的大戶太多,楊寧在告示裏早已有言在先,朝廷隻封賞捐獻數目排在前二十位的人員,此事隆慶有旨交給了吏部驗封司,於是很快,從散階正六品的承德郎、儒林郎等,一直到從九品的將仕佐郎,京城裏一下多了二十位民間的榮譽散官。其中,京城首富、也即郝夢陽的父親——郝奉先,因為捐銀兩萬兩、捐獻最多,而受封正六品的承德郎。一時間,這二十幾戶受了封賞後,家家戶戶像過年似的,好生熱鬧了一陣。
別人都賞的賞、升官的升官,身為主事人的楊寧的封賞卻遇到了麻煩。如今楊寧已是內監中最高的品秩——正四品,按規矩是再不能往上升了,按官職他上麵隻有司禮監掌印馮保和秉筆大太監、東廠廠督馮保,也不能升了,因此,李貴妃舊事重提,要給楊寧封侯,楊寧卻不答應,覺得肯定會招來朝中大臣、尤其是高拱一派官員的反對,當初他自草原回來時,也有朝中張居正一係的大臣提出要給他封侯,但最終高拱一係官員竭力反對,最終沒封成,而這次募捐賑災的功勞,與那出使草原的功勞比起來就小多了,封侯是更不可能了。
李貴妃不聽,潑辣勁上來,道一聲“本宮倒要看哪個敢攔著”,與封賞其他官員的剌書一道交給吏部時,結果可想而知,兼著吏部尚書一職的高拱一係的部堂官員、禦史言官,全都跳出來,哭天搶地般勸皇上收回成命,最終隆慶耐不過群臣三天兩頭進宮請見,向李貴妃無奈告知一聲,最終封侯的事情仍舊沒有成功,將李貴妃氣得柳眉倒豎,對高拱恨得咬牙切齒,但如今萬曆尚未繼位,她身份畢竟隻是個貴妃娘娘,卻也無可奈何。
最終,楊寧獲封了個嘉義大夫的正三品內官散階榮譽虛銜,又在李貴妃的爭取下,加封了個太子少保的官銜,嘉義大夫本就是內官散階,倒也無可厚非,可這太子少保,卻是從一品的文官加贈銜,授予內官也是壞了規矩,李貴妃自也料到高拱一係的官員會反對,這次她要求隆慶直接沒通過內閣和吏部,直接用“中旨”頒了獎賞下來,然後聖旨已下、木已成舟,大臣們再怎麽反對也是無濟於事了!
就這樣,搞了個募捐救災,楊寧獲得了兩個虛銜,這前一個倒還不痛不癢,可這太子少保的官銜,卻是榮耀無比,明朝曆史上,還真沒有太監能夠給授“三公三孤”的加封官銜。
封賞楊寧的聖旨頒出來之後,朝野自是一片嘩然,可皇上聖旨已下,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再反對也已是沒用,更何況,高拱一派的官員中出了一件大事,讓他們都自顧不暇,已經沒心思注意楊寧的事情了。這件大事便是當今的內閣輔臣、吏部侍郎張四維家裏曝出了一件令人既震驚又哭笑不得的“醜事”,那就是其正妻哭喊著跑到皇宮裏去敲登聞鼓告禦狀,告的卻正是她的相公張四維,理由是張四維好色無恥、不守夫道,背著她在府外養了七八房小妾,其中裏麵竟然還有兩個歌妓。
此消息一傳出,京師朝野頓時一片嘩然,很多人開始本來不信,可這事坊間傳得卻是有鼻子有眼的,甚至還言之鑿鑿傳出了張四維養得這些個小妾姓甚名誰、被張四維養在了哪裏,更有人親眼看到悍婦李如花又是如何一個個去這些地方逮住了這幫小妾、如何又痛扁一頓、抓撓得頭破血流。自此,此事已是確認無疑!
在京師朝野,張四維的聲名一向都是不錯的,此人為官清廉、潔身自好,又有一身的好才學並長於政事,再加上其人長得風度翩翩、一副謙謙君子模樣,因此,一直很得百姓及其他官員的好感,可是,正是因為他如此良好的一貫形象,竟突然間曝出這麽件醜事,人們的驚訝與鄙夷可想而知!
除了一貫的好名聲,張四維有一個“懼內”的名聲也是出了名的,他是典型的家有“悍妻”型。
張四維妻子名李如花,乃是他的結發妻子,說起來也還是蘭飛鳳丈夫的親姑姑,其長相如無鹽、性格更彪悍。當初張四維年輕落魄潦倒時,卻是這李如花的父親、也就是蘭飛鳳的老公公收留了張四維,招他為婿,並資助他上京趕考,可以說,張四維能有現在這番風光地位,完全是得益於他的老丈人,也因了這層緣故,張四維一向在這李如花麵前矮了一頭。
後來,雖然張四維的老丈人死了,但李如花卻是十分爭氣,為張四維生了一個風流倜儻、聰慧有才的好兒子——張文康,也是張四維唯一一個兒子,因此,這李如花更是將張四維吃得死死的,對他“管教甚嚴”,張四維見了他這妻子便如老鼠見了貓一般,什麽脾氣都沒有,張四維在李如花麵前怕到如此地步,就更別說張四維千辛萬苦征得李如花同意娶回家的兩個小妾了,在李如花麵前更是陪著小心,完全是一副丫鬟下人狀。
這次,張四維終於為他的“懼內”付出了代價,李如花這個悍婦的一番大鬧,弄得滿城風雨、人盡皆知,張居正一係的禦史言官、六部九卿官員,紛紛上折彈劾張四維身為朝廷大員卻“帷薄不修”,當應致仕!近些時日一直深居簡出的隆慶皇帝為此也不得不重開了一次擢免了多日的早朝,專門朝議此事。
朝堂之上,以高拱與張居正為首的兩派官員吵作了一團,但明顯高拱一派的官員底氣不足,前不久,他們剛剛用同樣的方法彈劾掉了李春芳的首輔之位,所不同的是李春芳是因德行孝道,而張四維卻是更加令人不齒的“帷薄不修”,也即個人家庭生活**!
最終,在張居正一派官員的猛烈抨擊下,隆慶皇帝下旨將張四維逐出了內閣,但卻保留了其吏部左侍郎的職位,並未讓其致仕,這要歸功於高拱一派官員在朝堂之上遠超於張居正一派的雄厚實力,這些人力保之下,才讓張四維好歹保住了官職,不至於被一擼到底。
對於這個結果,楊寧想張居正應該還算是比較滿意的,有內閣閣臣頭銜和沒有這個頭銜所起的作用大大不同,張四維被趕出內閣,至此,內閣裏隻剩下首輔高拱,次輔張居正,還有一個看似偏向高拱、實則處事低調、明哲保身的高儀,張居正在內閣的日子應該要比李春芳在時還要好過一點兒。
整個事件中,沒有人怎麽去注意悍婦李如花到底是如何準確得了消息、將張四維養在外麵的“野花”“一舉成擒”的,但楊寧心裏卻是再清楚不過,這定是東廠廠督馮保的功勞了!
通過這件事,楊寧不得不讚歎“特務機構”東廠辦事的效率和能耐,還有馮保利用妒忌悍婦李如花自曝家醜、從而順理成章地揭出張四維醜事的高明,同時他心裏也是暗自警惕,東廠如此神出鬼沒、無孔不入,從自身安全計,以後可是要加倍小心了,如今不同往日,自己與馮保已生嫌隙,鬼知道他會不會暗中派了東廠探子來查自己!
在楊寧忙於賑濟災民的日子裏,去昌平小湯山接收皇莊的韓山林終於回來了,向楊寧匯報了接受皇莊的情況。
這湯山皇莊,原本是隆慶要賞給太子萬曆的,但考慮到萬曆年齡還太小,也就沒封給他,到頭來倒被隆慶賞給了楊寧。
據韓山林講,這湯山黃莊說是“皇莊”,其實也並沒有多少建築和人口,莊子周圍的百頃田地隻不過是一片片的荒地罷了。
楊寧十分奇怪,據他所知,這京師周圍像通州、密雲、懷柔郊縣、甚至直隸八府,幾乎所有的地都被各王公顯貴、勳戚大臣占了去,這昌平在京師西北,雖說遠了些,可也不該都是一些未開墾的荒地才是。
對於楊寧的疑問,韓山林的解釋是:當地大小湯山周圍的土地不知含有什麽東西,地溫比別處要高,還時不時向外冒些熱氣,根本就不適合種莊稼,因此就沒有人耕種,也就無法存活佃戶,因此也就一片荒涼了。
聽到韓山林那皇莊周圍的地裏往外冒熱氣,楊寧心裏不由咯噔一聲,猛地想了起來,之所以那湯山地熱,可不正是那裏存在著稀罕的溫泉麽!怪不得當時自己聽到“小湯山”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在後世北京西北昌平縣的“小湯山溫泉”,那可是大大有名的,而聽韓山林所說,如此珍稀寶貴的資源竟然還沒有被人開發,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啊,如今那裏的大片土地已經都歸了自己,若是自己將這溫泉開發起來,成立個“度假村”,再在王公貴族之間大肆宣揚一下溫泉的好處,讓他們來消費度假,那豈不是要發一筆大大的橫財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