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拂綠,草木綻翠,轉瞬之間,時間便來到了1927年的春季時節。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經過十幾年的和平發展,那場歐洲大戰所造成的破壞都已經被盡數消去,廣袤的歐洲原野上工廠林立,一列列火車在鐵道上呼嘯飛掠。而就連蒙受戰爭創傷最為嚴重的法國大地,也在時間的撫平下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生機。千瘡百孔的村莊城市得到重建,溝壑縱橫的幽深戰壕被運土填平,法國的經濟總量也在探底之後止跌回升,並於去年恢複到了戰爭爆發之前的水平。


    在清英的統禦之下,德意誌這台優良精密的國家機器一直都在向理想的方向穩步推進:27艘條約重巡悉數竣工,在對全球航道的不斷巡弋中支撐起了德國在海外的廣闊利益天地。50餘艘新式驅逐艦也在條約簽署之後的十幾年內被建造出來,兼顧炮戰、雷擊、反潛、防空、護衛、遠洋等使命於一身的它們,較那些隻能近海雷擊的前輩魚雷艇們在戰術使用上無疑都有了質的飛躍。而隨著電焊技術在戰後數年間的急速發展,德國海軍從1920年起開工的戰艦,又較先批艦艇有了質的性能飛躍:因為相比於傳統的鉚接,新式的焊接工藝能節省下數以千計的細小鉚釘,從而在維持船體強度的情況下大幅降低了結構重量。


    曆史上,戰敗後的德國在他們1921年建造的埃姆登號輕巡洋艦上就廣泛采用了焊接工藝,並從隨後的k級巡洋艦起開始推廣到所有的軍艦建造中去。在這一位麵中,德國的艦用焊接工藝則顯然更是爐火純青了。


    1915年,德國建造的初代重巡漢諾威級就已經是各國的絕對翹楚,而他們在1920年開工的第16艘重巡柏林號,則更是在這一領域實現了空前的噸戰鬥力。該級艦艇維持了前輩們的11200噸標準排水量和12門203毫米主炮。但卻將10門128毫米副炮和8門40毫米高炮的次級火力,一舉提升至14門128毫米副炮和40門40毫米高炮,這幾乎已經達到了二戰後期戰列艦級別的防空火力。密集遍布的高炮使得德國重巡在自家內部都有了“刺蝟”或“豪豬”的別名。


    麵對德國戰艦這全身插滿小口徑火炮的外形,美英兩國海軍都以一種疑惑的目光打量著自己的假想敵:當前的航空力量仍舊停留在開放式座艙和木質蒙皮的階段。[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戰機的最高時速不過200多節。而至於對戰艦具備威脅的轟炸機,則更是還在100節以下的速度區段苦苦掙紮;一艘戰艦上隨便裝備個十幾門高炮,就能把這些妄圖在天空中逞凶的蠻夷給掃到海裏去喂魚!整天就想著弄個大新聞的英國媒體也沒有放棄這個貶低德艦的機會,其各方報紙紛紛譏諷德國重巡洋艦是“提爾皮茨的仙人球”,除了在非洲土著麵前耀武揚威之外再無任何用處。


    對於這些論調,清英也是一笑置之了。這一次德國艦艇裝備大量防空火力的配置,卻並不是出於他的直接設計要求,實是由於海軍在演習當中所總結的經驗所致。由於德國科技的發展承繼。以及清英對航空界的傾注重視,德國空軍在戰機性能上取得了遠勝曆史的高度:而在清英所刻意主導的幾場海軍演習當中,德國水麵艦艇主力都在海量陸基機群的掃蕩之下遭受了嚴重的損傷,甚至有部分戰艦被判沉沒。麵對越來越嚴峻的空中威脅,德國設計師自己就開始做出了改進:原有的雙聯裝128毫米火炮更改炮塔結構,使之最大能以85度仰角對空射擊,而小口徑高炮則更是見縫插針的被布設到了甲板和上層建築之上,以便能在敵機來襲時構築起一道密集的對空彈雨。即便是在驅逐艦上,其對空火力也在逐步增加,在隨後的幾次演習中。水麵艦隊的對空能力就有了明顯的增強。


    矛與盾從來都是一對共存體。在謀劃解決對空問題的同時,德國海軍也在開始考慮如何才能將這種進攻力量為自己所用:一旦戰鬥位置遠離陸地,唯一能讓己方擁有空中戰力的也就隻有平頂船航母了!德國海軍的第二級航母由此問世。而為了盡可能的讓自家海軍擁有更強的戰鬥力。清英這個大號外掛又不務正業地參與到了航母的設計工作中,並連續提出了三個革命性的指導方略。


    其一,新式航母必須在機庫上方的飛行甲板處鋪設一片足夠堅實的裝甲。相比於埃塞克斯、翔鶴之類的普通航母,大鳳、光輝等擁有裝甲飛行甲板的裝甲航母,顯然在海空大戰中擁有無可比擬的持續戰鬥優勢:裸奔的飛行甲板隻需一顆最普通的250kg炸彈,就能在其表麵炸出一個上百平米的大坑,根本無法再繼續使用,而無法起降飛機的航母在戰鬥中顯然就是一個廢物!曆史上光輝和翔瑞兩鶴姊妹在地中海和珊瑚海的表現,已經足可證明裝甲航母在扛炸方麵的巨大優勢:光輝的裝甲甲板被炸了之後隻會出現一個小小的淺坑。填上速幹水泥之後就能立即接著再用,而五航戰雙姝卻隻能回國返修。它們在中途島海戰中的缺陣也直接導致了聯合艦隊遭受前所未有的重挫!


    與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所不同的是,裝甲航母實際上並不會比普通航母增加多少的裝甲重量。因為就算普通航母不在飛行甲板處鋪設裝甲。其自身該有的水平防護也是少不了的;否則對方一發延時引信炸彈下來,輕則動力艙報廢,重則彈藥庫殉爆,直接就在海麵上成為了一朵炮仗。裝甲航母隻是把本該布設的水平防禦給抬高到了飛行甲板上,並在機庫周圍加了一圈輕甲,以防止本艦在大角度落下的炸彈麵前出現如同沙恩的上裝一樣的天窗。至於載機量的問題,隻要機庫麵積足夠,裝甲航母一樣能帶為數不少的戰機;大鳳號的機庫就比埃塞克斯的還要大,如果日本艦載機也能像美國那樣折翼的話,其搭載量絕不會比後者少!


    當然了,裝甲航母也有它的弊端。抬升到飛行甲板上來的主水平防護大大提高了戰艦的重心,連同機庫裝甲一道使得其gm值直線降低。而一旦遭受來自水下的魚雷攻擊,則勢必更將陷入遠較同噸位常規航母更加為巨的傾覆危險。麵對這一問題,清英的解決方法是加寬艦體,並在水下設置防雷突出部,如此便可在相當程度上彌補gm值的不足。雖然這又會帶來相當程度的航行阻力,但對於手握球鼻艏、大方尾、尾板三大流體開掛神器,且擁有極其強勁的動力子係統的清英而言,這根本不用付出多少代價就能輕鬆搞定。


    其二,便是清英剽竊曆史上英國人的發明,在寬闊的直通甲板上又多加了一條斜角甲板了。雖然斜角甲板是英國人在噴氣機時代才在航母上做出的發明,但這絲毫不影響這項創新在螺旋槳時代所同樣具備的巨大效應。有了斜角甲板之後,在降落中未能勾住攔阻索的飛機就能從另一條跑道上立即拉起複飛,不會撞在攔阻網上受損,更不會和前方停放的飛機發生災難性的相撞。除此之外,擁有斜角甲板的航母也能同時實施飛機的起降作業,出勤效率較單一甲板的航母有了質的提升。由於這段斜角甲板並不算長,在重量上所付出的代價也完全能夠接受。


    最後,清英為這級航母規劃了一個總麵積足夠大的雙層機庫,且單層高度也得到了不低於4.8米的保證。由於這一位麵的德國科技力量已經大大領先與曆史同期,就連始作俑者的清英自己,也無法判定德國的航空技術會在今後發展到一個什麽樣的程度。一旦今後德國出現令他始料未及的強力飛機,而航母的機庫高度又不夠用的話,那才是一件最痛苦的事情:二戰英國的光輝級航母就因為機庫高度隻有4.27米,無法容納噴氣式飛機上艦,最終隻能黯然退出海洋的舞台。


    1926年末,2艘依照這些理念建造的重型航母相繼下水,清英將它們分別命名為“齊柏林”和“埃克納”,用於紀念這兩位曾經為德國的航空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工程先驅。由於該艦鋪設了長達180米、寬20米的100毫米裝甲飛行甲板,且水下多層防雷裝甲的總厚度也達到了80毫米,設計航速33節的齊柏林級的最終標準排水量高達3.1萬噸。當然了,德國海軍對外宣稱的噸位則是條約框架下的2.7萬噸。該級艦采用更適合大西洋作戰的封閉式機庫,飛行甲板總長度超過270米,在放飛戰機上擁有較同時期各國航母都無可比擬的優勢。


    為了不引發對手的懷疑,清英同樣在這款航母的上層建築前後裝備了4座雙聯裝254毫米主炮。不過,這些炮塔卻都隻是杵在甲板上的空架子,不僅沒有任何的炮井伺服機構,就連炮塔內部也是空空蕩蕩,根本不具備戰鬥力。清英的用意相當清晰,這些火炮就是做給列強海軍看的;一旦戰事爆發,這些火炮就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幹淨地拆除。(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沒翅膀的雲、西辰、瀟湘夜雨異鄉客的月票支持,和zhouyu1976的打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第二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幽泠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幽泠秋月並收藏重生之第二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