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七月二十二日一大早,張原請西張大兄張岱相陪去府學宮後的社學拜師求學,小奚奴武陵提著個大籃子,籃子裏有新鮮的蔬菜四色、米糕一磚、酒一壺、肉兩斤,這是拜師的贄見禮。
大明朝開國之初,朱元璋下詔立社學,每五十家就要立一社學,以便良家子弟求學,社學都是官辦,四書五經之類的書籍免費,社學蒙師由當地縣令聘請,俸錢也由縣署支付,學生除第一次拜師需要贄禮之外,一般也不再交費――
永樂、宣德年間社學最為興盛,人稱“家有弦誦之聲,人有青雲之誌”,朱元璋通過科舉之路把天下士子的心給籠絡住了,但嘉靖以後私學興起,有些州縣的社學就逐漸廢馳了,紹興府是文風鼎盛之地,社學辦得較好,僅山陰一縣就有社學近兩百所,府學宮後的這一處社學近年因為有良師指教,儒童中考取童生、補生員的比其他社學多,所以來此求學的儒童竟有四十多人,而一般社學不過一、二十人――
府學宮後社學位於府河左岸,距張原家不過一裏地,原是一處神廟,供奉的神祗是無名之輩,嘉靖時毀淫祠,神廟就改作社學了,從大門進去是一個方形的小院,那社學蒙師已經立在學塾門邊等候新入學的儒童子雞,是個瘦削的中年人,白淨麵皮,胡子稀疏,兩眼無神,張原向他作揖行禮時這蒙師還打了一個哈欠,待接過張原親手呈上的拜師贄禮才臉露笑意,嗯,肉菜都還新鮮。
新入學的儒童要由父兄陪伴拜見蒙師,張原父親不在家,張原也沒有同胞兄長,隻有請族兄張岱來,張岱一見這個打哈欠的蒙師就是一愣,作揖問:“原來是兆夏兄,曾先生已經不在這裏了嗎?”心想:“周兆夏也能當塾師!”
新來的蒙師周兆夏自然不會不認得神童張岱,二人都是本縣生員,周兆夏是二十年的老生員了,嗬嗬笑道:“宗子賢弟,少會,少會,那曾先生老母病故,回家奔喪去了,這裏的儒童暫由愚兄教導。”
張岱看了看族弟張原,笑了笑,說道:“介子,那你就在兆夏兄這裏學兩天吧,我不能多待了,明日便要去武林。”
周兆夏道:“宗子賢弟是去應鄉試吧,預祝高中,愚兄現在功名心是淡了,隻以啟蒙後學為業。”
張原道:“大兄明日幾時動身,我為大兄送行?”
張岱擺擺手:“不用了,你好好在社學讀書,別學燕客的樣。”說完,一邊搖頭一邊笑,走了。
張原雖然覺得大兄張岱的神態有些奇怪,卻也想不明白是為什麽?
周兆夏領著張原進學堂,學堂高敞,原是做神殿的,現在擺著幾十張桌椅,卻隻有十幾個學生稀稀落落坐在那裏,見到張原進來,好奇地看過來,張定一也在其中,起身叫了一聲:“介子哥。”
邊上一個儒童便問張定一:“你叫他什麽,戒指?他家開戒指首飾鋪的嗎?”
又有儒童低笑道:“這麽大個子了才來讀書,有十六歲了吧,嘻嘻,站在那裏的樣子好傻。”
張原也覺得自己有點傻,這裏的儒童最小的才七、八歲,大多數是十二、三歲,倒是有一個年齡看上去比他還大的,卻是木愣愣的――
張原心道:“我要從小學一年級讀起嗎?”
“安靜,安靜――”
蒙師周兆夏一拍醒木,然後向諸生介紹張原,張原向諸位同學施二拜禮,同學們還禮,這就完事了,也沒說要拜孔子拜梅花鹿什麽的。
周兆夏把張原叫到一邊,問:“《三字經》讀過沒有?”
初入社學,八歲以下的先習《三字經》,然後是《百家姓》、再後是《千字文》,周兆夏看這張原十五歲才入社學,恐怕是幼時頑皮搗蛋不肯讀書的,所以才這麽問。
張原答道:“四書五經學生都已讀過了,進社學是向老師請教製藝。”
周兆夏“哦”的一聲,意似不信,道:“那我考考你,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這算什麽問題啊,張原耐著性子答道:“是兩個人,一個叫堯,一個叫舜。”
周兆夏又問:“那澹台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澹台滅明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複姓澹台,字子羽,因為容貌醜陋,曾遭孔子的嫌棄,不願教他,澹台滅明發憤自學,終成大賢,“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就是指澹台滅明。
對於熟讀四書五經的張原來說,問這種問題簡直是藐視,想起方才大兄張岱那奇怪的神態,心中一動,答道:“斷然是兩個人。”
周兆夏並沒有哈哈大笑起來,似乎張原答錯在他意料之中,嗯,這個問題太有難度了,不能怪張原,說道:“不要好高騖遠,老老實實從《三字經》讀起,製藝是那麽好學的嗎,讀上五年書再學製藝――這是你的書,保管好,回你的座位上去,就是那邊,左起第三排。”
張原捧著那冊薄薄的插圖本《三字經》入座,就聽蒙師周兆夏打了一個哈欠道:“好生念書,不認識的字互相問,等下本師會來抽查的,記住,要默讀。”撣撣袍袖,踱進鄰室再不見出來。
張定一挪過來與張原鄰座,低笑道:“先生睡覺去了,別吵醒他就行。”
張原翻了個白眼,問:“這先生什麽時候來的?”
張定一道:“來了有半個月了,這先生好,不怎麽管我們,原來的曾先生嚴厲得要命。”
張原問:“不是說這裏有三十多個學生嗎,怎麽――哦,明白了,周先生一來,好學生就走了,就剩你們了。”
張定一笑嘻嘻道:“我們也不差,每日早出晚歸讀書呢,嘻嘻。”
現在是正辰時,紅日東照,塾舍光線明亮,風從府河吹來,帶著略含土腥味的水氣,天氣不冷不熱,這正是讀書的好時光啊,但看塾舍的這些學生,要麽在交頭接耳說話,要麽在紙上塗塗畫畫,有的還在空地上翻起了斤鬥,有的執小彈弓將紙彈到處亂射――
張原耳朵靈敏,聽到鄰室鼾聲隱隱,問張定一:“這姓周的白天都睡大覺?”
張定一吐吐舌頭:“介子哥你膽子好大,敢這麽叫周先生――周先生也不是都白天睡覺的,有時是夜裏打馬吊,白天就要睡大覺,周先生最愛打馬吊。”
張原知道馬吊就是麻將的前身,這**吊先生不是誤人子弟嗎!
“撲”的一聲,一團紙彈射在張原後腦勺上,張原回過頭去,幾個十來歲的儒童端端正正坐著,不知是哪個射的他。
張定一指著其中一個道:“介子哥,是他,李柱,李柱射的你。”
張原站起身,那李柱以為張原要過去揍他,趕緊跳出座位,哇哇叫著逃跑。
“吵什麽!”
一聲大喝,蒙師周兆夏怒氣衝衝出來了,被攪了睡癮的人是易怒的,周兆夏一把揪住自投羅網的李柱,拖到書案邊,要用戒尺揍李柱。
李柱大叫道:“先生,先生,不是我,是新來的張原張戒指要打我,張原還稱呼先生你為姓周的,很無禮是不是?”
――――――――――――――――――
周一求票票啊,衝一衝或許能上周推薦榜,這是小道的新目標,努力,努力!
七月二十二日一大早,張原請西張大兄張岱相陪去府學宮後的社學拜師求學,小奚奴武陵提著個大籃子,籃子裏有新鮮的蔬菜四色、米糕一磚、酒一壺、肉兩斤,這是拜師的贄見禮。
大明朝開國之初,朱元璋下詔立社學,每五十家就要立一社學,以便良家子弟求學,社學都是官辦,四書五經之類的書籍免費,社學蒙師由當地縣令聘請,俸錢也由縣署支付,學生除第一次拜師需要贄禮之外,一般也不再交費――
永樂、宣德年間社學最為興盛,人稱“家有弦誦之聲,人有青雲之誌”,朱元璋通過科舉之路把天下士子的心給籠絡住了,但嘉靖以後私學興起,有些州縣的社學就逐漸廢馳了,紹興府是文風鼎盛之地,社學辦得較好,僅山陰一縣就有社學近兩百所,府學宮後的這一處社學近年因為有良師指教,儒童中考取童生、補生員的比其他社學多,所以來此求學的儒童竟有四十多人,而一般社學不過一、二十人――
府學宮後社學位於府河左岸,距張原家不過一裏地,原是一處神廟,供奉的神祗是無名之輩,嘉靖時毀淫祠,神廟就改作社學了,從大門進去是一個方形的小院,那社學蒙師已經立在學塾門邊等候新入學的儒童子雞,是個瘦削的中年人,白淨麵皮,胡子稀疏,兩眼無神,張原向他作揖行禮時這蒙師還打了一個哈欠,待接過張原親手呈上的拜師贄禮才臉露笑意,嗯,肉菜都還新鮮。
新入學的儒童要由父兄陪伴拜見蒙師,張原父親不在家,張原也沒有同胞兄長,隻有請族兄張岱來,張岱一見這個打哈欠的蒙師就是一愣,作揖問:“原來是兆夏兄,曾先生已經不在這裏了嗎?”心想:“周兆夏也能當塾師!”
新來的蒙師周兆夏自然不會不認得神童張岱,二人都是本縣生員,周兆夏是二十年的老生員了,嗬嗬笑道:“宗子賢弟,少會,少會,那曾先生老母病故,回家奔喪去了,這裏的儒童暫由愚兄教導。”
張岱看了看族弟張原,笑了笑,說道:“介子,那你就在兆夏兄這裏學兩天吧,我不能多待了,明日便要去武林。”
周兆夏道:“宗子賢弟是去應鄉試吧,預祝高中,愚兄現在功名心是淡了,隻以啟蒙後學為業。”
張原道:“大兄明日幾時動身,我為大兄送行?”
張岱擺擺手:“不用了,你好好在社學讀書,別學燕客的樣。”說完,一邊搖頭一邊笑,走了。
張原雖然覺得大兄張岱的神態有些奇怪,卻也想不明白是為什麽?
周兆夏領著張原進學堂,學堂高敞,原是做神殿的,現在擺著幾十張桌椅,卻隻有十幾個學生稀稀落落坐在那裏,見到張原進來,好奇地看過來,張定一也在其中,起身叫了一聲:“介子哥。”
邊上一個儒童便問張定一:“你叫他什麽,戒指?他家開戒指首飾鋪的嗎?”
又有儒童低笑道:“這麽大個子了才來讀書,有十六歲了吧,嘻嘻,站在那裏的樣子好傻。”
張原也覺得自己有點傻,這裏的儒童最小的才七、八歲,大多數是十二、三歲,倒是有一個年齡看上去比他還大的,卻是木愣愣的――
張原心道:“我要從小學一年級讀起嗎?”
“安靜,安靜――”
蒙師周兆夏一拍醒木,然後向諸生介紹張原,張原向諸位同學施二拜禮,同學們還禮,這就完事了,也沒說要拜孔子拜梅花鹿什麽的。
周兆夏把張原叫到一邊,問:“《三字經》讀過沒有?”
初入社學,八歲以下的先習《三字經》,然後是《百家姓》、再後是《千字文》,周兆夏看這張原十五歲才入社學,恐怕是幼時頑皮搗蛋不肯讀書的,所以才這麽問。
張原答道:“四書五經學生都已讀過了,進社學是向老師請教製藝。”
周兆夏“哦”的一聲,意似不信,道:“那我考考你,堯舜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這算什麽問題啊,張原耐著性子答道:“是兩個人,一個叫堯,一個叫舜。”
周兆夏又問:“那澹台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
澹台滅明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複姓澹台,字子羽,因為容貌醜陋,曾遭孔子的嫌棄,不願教他,澹台滅明發憤自學,終成大賢,“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就是指澹台滅明。
對於熟讀四書五經的張原來說,問這種問題簡直是藐視,想起方才大兄張岱那奇怪的神態,心中一動,答道:“斷然是兩個人。”
周兆夏並沒有哈哈大笑起來,似乎張原答錯在他意料之中,嗯,這個問題太有難度了,不能怪張原,說道:“不要好高騖遠,老老實實從《三字經》讀起,製藝是那麽好學的嗎,讀上五年書再學製藝――這是你的書,保管好,回你的座位上去,就是那邊,左起第三排。”
張原捧著那冊薄薄的插圖本《三字經》入座,就聽蒙師周兆夏打了一個哈欠道:“好生念書,不認識的字互相問,等下本師會來抽查的,記住,要默讀。”撣撣袍袖,踱進鄰室再不見出來。
張定一挪過來與張原鄰座,低笑道:“先生睡覺去了,別吵醒他就行。”
張原翻了個白眼,問:“這先生什麽時候來的?”
張定一道:“來了有半個月了,這先生好,不怎麽管我們,原來的曾先生嚴厲得要命。”
張原問:“不是說這裏有三十多個學生嗎,怎麽――哦,明白了,周先生一來,好學生就走了,就剩你們了。”
張定一笑嘻嘻道:“我們也不差,每日早出晚歸讀書呢,嘻嘻。”
現在是正辰時,紅日東照,塾舍光線明亮,風從府河吹來,帶著略含土腥味的水氣,天氣不冷不熱,這正是讀書的好時光啊,但看塾舍的這些學生,要麽在交頭接耳說話,要麽在紙上塗塗畫畫,有的還在空地上翻起了斤鬥,有的執小彈弓將紙彈到處亂射――
張原耳朵靈敏,聽到鄰室鼾聲隱隱,問張定一:“這姓周的白天都睡大覺?”
張定一吐吐舌頭:“介子哥你膽子好大,敢這麽叫周先生――周先生也不是都白天睡覺的,有時是夜裏打馬吊,白天就要睡大覺,周先生最愛打馬吊。”
張原知道馬吊就是麻將的前身,這**吊先生不是誤人子弟嗎!
“撲”的一聲,一團紙彈射在張原後腦勺上,張原回過頭去,幾個十來歲的儒童端端正正坐著,不知是哪個射的他。
張定一指著其中一個道:“介子哥,是他,李柱,李柱射的你。”
張原站起身,那李柱以為張原要過去揍他,趕緊跳出座位,哇哇叫著逃跑。
“吵什麽!”
一聲大喝,蒙師周兆夏怒氣衝衝出來了,被攪了睡癮的人是易怒的,周兆夏一把揪住自投羅網的李柱,拖到書案邊,要用戒尺揍李柱。
李柱大叫道:“先生,先生,不是我,是新來的張原張戒指要打我,張原還稱呼先生你為姓周的,很無禮是不是?”
――――――――――――――――――
周一求票票啊,衝一衝或許能上周推薦榜,這是小道的新目標,努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