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535章改革大都督府


    張慎言頓時愣住,欲言又止。


    張準居然在打懿安皇後的主意,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沒錯,懿安皇後張嫣對崇禎的影響力的確很大,要是她主動開口,崇禎或許會考慮。但是,張嫣同樣知道,張準是反賊,一切行動,都是以推翻朝廷為目的的,她怎麽可能答應張準的要求?她想讓張準推翻自己麽?


    再說,就算張嫣出麵,內閣和六部也會積極反對的。還有山東的三個藩王,同樣會強烈反對的。讓張準主持山東的軍務,就等於是讓張準控製整個山東。一旦朝廷開了口子,山東就等於是沒有了。你什麽時候見過被張準吞下去的地盤,還有吐出來的?


    山東戰略位置如此重要,張準要是控製了山東,就可以隨時切斷運河,斷絕京師和明國北部軍隊的後勤供應。這樣一來,整個明國北部,都要全部枯萎掉。這是萬萬不可以的。即使是最腦殘的皇帝,最腦殘的內閣首輔,都不可能答應張準這個狂妄的要求。


    高弘圖深沉的說道:“我讚成玉麟統管山東軍務。要是藐山覺得還有誰比玉麟更有能力抗擊韃子,還請提出來。要是沒有,此事還請史可法大力促成吧。”


    張準輕描淡寫的說道:“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朝廷既然不急,咱們急什麽?反正死的都是普通的百姓,朝廷緊張什麽?”


    張慎言苦澀無語。


    他明白,張準是在將朝廷的軍。我提出這麽狂妄的要求,是有理由的。理由就是我能保護這些百姓的安全。北國的百姓,就算沒有五百萬,三四百萬還是有的。韃子如果到來,這些百姓,必然遭受屠戮。你朝廷要是不能保護這些百姓,又不讓我來保護,這樣的朝廷,肯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張準的目的,就是要造反,就是要推翻朝廷。換言之,朝廷和虎賁軍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朝廷想方設法遏製虎賁軍的發展,虎賁軍又何嚐不是在千方百計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朝廷要是放任北國的百姓不管,任憑他們落在韃子的手裏。有這麽好的借口,這麽好的機會,張準怎麽可能錯過?隻要稍微煽動一下,北國就會燃起熊熊大火,加入到反抗朝廷的行列。


    要是在以前,朝廷的京師和北國附近,重兵雲集,一般的亂民,根本不可能起來鬧事。隻要有這個苗頭,馬上就會被鎮壓。但是,現在,有虎賁軍的插手,有韃子的即將入寇,事情頓時變得無比的複雜起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張慎言,也無法推斷,這件事到底會如何發展。虎賁軍這個大火星,落在幹透的柴堆裏,天知道會有什麽樣的後果。


    高弘圖意味深長的說道:“藐山,你有更好的人選嗎?”


    張慎言當然沒有更好的人選。現在的他,感覺實在是太痛苦了。一方麵,是朝廷的無能,還有無恥。這樣的朝廷,的確讓張慎言感覺越來越失望。一方麵,是虎賁軍的強大,是張準的咄咄逼人。這同樣讓張慎言覺得不舒服。你張準難道就不能犧牲一點,成全朝廷嗎?好吧,這的確是過高的要求了。朝廷並沒有給張準任何的實質性的恩惠,又怎麽可能要求張準回報朝廷?


    無奈之下,張慎言唯有眉頭緊鎖,苦澀的說道:“朝廷那些人……唉!屍位素餐,屍位素餐啊!”


    張準若無其事的說道:“史可法到來浮山城以後,我會和他商量此事。要是朝廷答應,大善。要是不答應,我也會想辦法撤退並安置北國的百姓,盡量減少損失。現在,我要和兩位斟酌另外一件事情。關於大都督府的架構改組問題。”


    張慎言隻好收拾心情,轉移到下一個議題。


    在以前,張準一直都是用城管司、裝備司、財政司等部門,來統管下麵的關係,偶爾還參雜一下生夏宗。結果,前前後後的,成立了二十幾個司。連專門生產精鹽的都有一個精鹽司。組織架構多了,自然不免有些混亂,很多司的職能存在重疊和交叉的現象。現在,虎賁軍控製的地盤大了,事務也變得複雜了,有必要對權力架構進行改組,做到簡練、高效、廉潔。


    既然朝廷給自己的職銜是大都督,張準也就按照大都督的名義來編排了。最耳熟能詳的大都督府,應該是在唐朝,是軍政合一的機構。曆朝曆代,對外擴張比較厲害的,應該要算漢唐。大都督府在擴張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張準也有很強烈的擴張**,因此,決定使用大都督府作為最高管理機構。


    唐代的大都督府一般設有:都督一人,從二品;長史一人,從三品;司馬二人,從四品下;錄事參軍事一人,正七品上;錄事二人,從九品上;功曹參軍事、倉曹參軍事、戶曹參軍事、田曹參軍事、兵曹參軍事、法曹參軍事、士曹參軍事各一人,正七品下;參軍事五人,正八品下;市令一人,從九品上;文學一人,正八品下;醫學博士一人,從八品上。


    相對而言,明朝的官職設置要完善得多。事實證明,內閣和六部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封建管理架構。皇帝和內閣的權力互相製衡,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現大起大落的局麵。明朝曾經有過皇帝被抓的不光彩曆史,但是並沒有對明朝產生大的影響。土木堡之變和靖康之恥相比,後果是完全不同的。


    經過研究,張準決定以都督府作為軍政合一的最高統治結構,自己擔任大都督。大都督府下麵管轄數個部門,分別是軍務部、政務部、財務部、法務部、工務部等,分別負責不同的事務。


    軍務部包括參謀部、情報司、貓眼司、裝備司、醫療司、傷退司、後勤司、造船司等部門。參謀部主要負責虎賁軍的組織、訓練、指揮、作戰等。情報司和貓眼司都是情報機關,負責搜集情報。裝備司主要負責武器裝備的研究和生產,包括煉鐵、虎賁銃生產、火炮生產、火藥生產等。


    醫療司主要負責醫療事務,包括建立衛生製度,收容傷病員等。傷退司主要負責傷殘及退伍軍人的安置,還要負責新兵的基本訓練。後勤司自然是負責所有後勤物資的生產、集中、運輸、管理等。造船司自然是專門負責海軍戰艦的設計、製造、維修等。


    軍務部的總負責人,自然是張準本人。軍權是絕對不能旁落的,隻要是人都知道。沒有人會跟張準爭搶這個職務,除非是覺得自己活得不耐煩了。


    在各個司之外,軍務部下屬還有一個軍事委員會,包括張準在內,總共有十三名委員。這些委員都是虎賁軍的頭頭,包括各個軍種的主要指揮官在內。楊致遠、郝林勇、楊國華、周正宇等人都是其中的成員。有大的戰事,張準會召集軍事委員會的所有成員,一起討論研究。


    政務部的架構比較複雜。政務部囊括了所有的政務、經濟、科技方麵的管理事務。下屬的機構,包括內政司、精鹽司、軍田司、民田司、科技司等。政務部的組織架構,是最龐大的,人員也最多。


    按照張準的設計,政務部應該有一個尚書,數個侍郎或郎中。高弘圖本來是尚書的最適合人選,他的大局感是比較強的。但是,高弘圖本人堅持不擔任公開的官職。因此,這個尚書的職務,暫時空缺。劉航、劉寶玉、侯山平、楊立仁等人,都是侍郎或郎中。職位沒有高低之分,隻有分工的不同。


    作為最主要的內政部門,政務部當然要有大量的骨幹。田楓、劉廣新、宋應升、宋應星、馮夢龍、張煌言、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徐正明等人,都是政務部的儲備人才。其中,宋應升等人都擔任了地方知縣。萊州府知府王銘宇,登州府知府張慎言,都是政務部的直接下屬。


    在政務部的下麵,同樣設置有一個政務委員會,包括張準在內,同樣是十三名的委員。遇到重大的政務需要決策,會召集全部的委員進行商議。這些委員,當然是政務領域的骨幹,包括張準、高弘圖、張慎言、王銘宇、劉航、劉寶玉、楊立仁、侯山平、周一鳴、田楓、劉廣新、楊銳鋒等。


    財務部包括財政司、審計司。財政司主管財政收入和支出。審計司負責審計各項費用的開支。財務部的總負責人,當然是楊映菡了。楊映菡本身能力不是很強,因此需要多人協助。姬玉情對財務管理,也算精通,有她協助,楊映菡就不會感覺到吃力了。


    法務部包括法製司、監察司。法製司主要負責各項法令法規的製定和完善,如《均田令》、《軍田令》、《戶籍令》、《經商令》等。隨著虎賁軍控製區域的擴大,這些法令都要不斷的完善。同時,針對新的情況,也要製定新的法律。張準準備用幾個月的時間,製定一套相對簡單的法律,然後頒布執行。


    其實,明代不是沒有法律。相反的,明代的法律,還非常的完善。《大明律》總共有30卷,460條,包括五刑、十惡、八議等各方麵的內容。即使在後世看來,大明律也已經是相當的完善了。


    遺憾的是,完善的法律,不代表嚴格的執法,更不代表公正的執法。至於其中的原因,就不必細表了。每個朝代都是開國之初,法令的執行比較公正嚴明,慢慢的就開始產生惰性,逐漸**,最後蕩然無存。有的朝代開創不過幾十年,就已經**透頂了。


    《大明律》相對之前曆朝曆代的法令,最大的特點,就是加重了對貪官汙吏的懲罰。要說對付貪官的**,朱元璋的狠勁兒誰也比不了。據《大誥》記載,明代光是酷刑就有數十種之多。有族誅、淩遲、極刑、梟令、斷手、刖足、閹割、剝指、剁趾、墨麵、文身等等。此外,朱元璋自己還發明了不少令人發指的刑法,如“鏟頭會”、“刷洗”、“抽腸”。


    所謂“鏟頭會”,是將五至十名囚犯推入預先挖好的坑中,用土埋至頸項,隻把腦袋露出地麵。然後,劊子手用特製板斧排將砍去,往往一板斧下去,便有數個人頭落地。


    所謂“刷洗”和“抽腸”更加叫人毛骨悚然。前者是將犯人全身**地綁在一張特製的鐵床上,用滾燙的開水往犯人身上澆。頓時,犯人被開水燙得皮開肉綻。接著,行刑的劊子手,手持鐵刷,在犯人燙爛的身體上用力刷去皮肉,直至露出白骨,“至盡而死”。


    後者則是將犯人剝去衣服,高吊在特製的架子上,劊子手用鐵鉤從肛門處伸進犯人體內,將其腸子鉤出,再將腸子的一端係在石頭上,旋即鬆手,此時“屍起腸出”,犯人便被活活地刳腸而死。


    據野史記載,明朝刑法中曾有一字叫“醢”,即是言朱元璋將貪官汙吏剁成肉醬,然後分賜給各地官員叫他們吃下,永記不忘。此類說法雖不一定可靠,但卻反映出朱元璋對官吏**的深惡痛絕。


    在反**問題上,朱元璋絞盡了腦汁兒,除了思想教育和懲治打擊這兩手外,在製度建設方麵也做得頗有成效。為了確保封建官僚機構的正常運作,防範和抑製官場**,同時也為了將各級官吏置於自己的嚴密監控之下,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開始對中央監察機構進行改革。


    其主要內容包括:廢除了元朝的禦史台,改設都察院。都察院設左右都禦史為院長官,另設左右副都禦史,左右僉都禦史為副貳。全國共有110名監察禦史,秩正七品,分掌十三道。(每一道相當一省)洪武十六年(1383),朱元璋提高了都察院的級別,將左右都禦史封為正四品,左右僉都禦史封為正五品。第二年,他又進一步將都察院改為正二品衙門,與六部尚書衙門品秩相齊,左右都禦史與六部尚書合稱“七卿”。


    朱元璋將都察院都禦史職責明確為:“專糾百官,辨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構黨,作威作福亂政者劾;凡百官猥葺、貪冒、壞官紀者劾;凡學術不正,上書陳言,變亂成憲希進用者飭。遇朝覲考察,同吏部司賢否黜陟。大獄重囚,無鞠於外朝,偕刑部考察大理讞平之。其奉敕內地,拊循外地,各專其敕行事。”(《明史?明官誌二》)由此可見,明朝所設都察院是將紀檢、組織、公安、司法職能集於一身。


    張準對貪官汙吏同樣的痛恨,恨不得將他們剁為肉醬。但是,張準同樣知道,要防止貪汙**,最有效的途徑,還在於監督。因此,建立監督機製,是十分必要的。法務部的監察司,職能就是監督。


    法務部的總負責人,張準準備讓張慎言兼任。張慎言本身就擔任過刑部侍郎,對法律條文有很深的理解。虎賁軍的法律,在原來大明律的基礎上,進行增刪修改即可,完全沒有必要另起爐灶。


    工務部主要負責各項工程建設,下屬機構完全照搬朝廷的工部。張準準備讓周一鳴負責這個部門。周一鳴是高弘圖的弟子,算起來,和張準應該是師兄弟。周一鳴最大的特點,就是頭腦靈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當然,工務部負責太多的工程建設,有油水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張準決定讓監察司全程跟進。


    有了大都督府以後,原來的生夏宗,就成為純粹的政黨了。這也是張準希望的。生夏宗應該是純粹的政黨組織,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上。政黨內部,隻有自己最親信最忠誠的人。好像張慎言這樣,即使有能力,暫時也不會加入生夏宗。因為,他還無法完全將朝廷割舍掉。


    十月二十日,張準正式公布了大都督府的改革方案。沒有誰有異議,順利推行。於是,有關的各項決議,都順利通過。自此,虎賁軍大都督府就成為了萊州府、登州府、安東衛、東江鎮等地的最高統治機關。浮山城,也因此而成為虎賁軍控製地盤的統治中樞。


    改革方案公布的當天,劉寶玉送來了十月份的秋收數據。


    十月份,虎賁軍控製區域,水稻獲得大豐收。收獲的水稻麵積總共是三百多萬畝,按照每畝平均產量兩石計算,總共收獲糧食六百多萬石。賦稅收入是六十多萬石。除了水稻之外,紅薯、玉米、土豆的產量,也相當的不錯。從萊州府到登州府,到處都充滿著一片豐收的喜悅。


    “數字準確嗎?”張準抑製住內心的興奮,沉聲說道。


    “我已經反複核準過了。”劉寶玉謹慎的說道。


    “好!很好!”張準滿意的點點頭。


    有這麽多的糧食,足夠對付韃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刺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丁海十三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丁海十三郎並收藏刺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