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鬆陰都病成這樣了,伊藤博文肯定是不能再問下去了,他隻能悻悻然地離去.


    結果,吉田鬆陰卻並沒有如醫生所說,撐過那麽半個或者一個月.


    就在吉田鬆陰與伊藤博文對話之後的一個星期不到,吉田鬆陰就去了,去見閻王爺了,他死之前,吐了不少的血,而且聽說,他直到死那一刻,一直都在重複一句話,老天不公…..


    吉田鬆陰完全是被氣死的,胸中憋著一口氣,又無處發泄,隻能是被漲死了事。


    也許,他心中的確是有所不甘,但是,他已沒有機會再申訴了,隻能等來生再想辦法了.


    總之,吉田鬆陰已經不存在了,已經歸於塵土.


    吉田鬆陰既然不在了,那他所統率的大軍也得有個安排,於是,在伊藤博文的盤算下,經日本天皇禦批,原吉田鬆陰部所剩下的第一師團的人馬與做為總預備隊的第十師團合並,統一編成全新的東線梯隊,交給大保久利通統率.


    說起這大保久利通,他除了是三虎之一外,還有一層不為人所知的特殊身份,那就是,他是伊藤博文的親信,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伊藤博文會如此放心地將新編成的東線大軍交給他指揮了。


    本來,伊藤博文做為首相,在平時,雖然也參讚軍務,但畢竟他主管的是國家政事,對軍事一途還是有所保留的,所以,此次進攻朝鮮,他主動請戰來當這個總司令官,也就碰到了不少令他很不開心之事。


    在來之前以及來之後的一段時間裏,他通過仔細的觀察。他發現在日軍的這幾路大軍統帥之中,不服他這個司令官之人,竟然大有人在,尤其是三傑的表現最引人注目,而吉田鬆陰則是最為狂妄之人,多次當著眾將的麵搏堂堂司令官伊藤博文的麵子,讓伊藤博文心中很是不爽.


    正因為這些人的製肘,伊藤博文在指揮起大軍來,很難做到如臂使手,但好在,自從入朝以來,日軍是連戰連捷,一帆風順,所以,戰場上的勝利將很多人為的矛盾都給掩蓋了起來,可是,一出狀況,很多矛盾就暴露了出來,要不是這次他有理在,可能吉田鬆陰也不會給他教訓自己的機會。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


    而他一直想找的,就是這種機會,他要借這種機會,好好教訓一下這幫眼高於頂的兵痞,特別是吉田鬆陰這個最大的刺頭.


    吉田鬆陰此次戰敗在後,違抗軍令在先,伊藤博文正好可以拿他開刀,殺雞儆猴,誰知,吉田鬆陰就這麽死了,少了拿他當著眾麵之麵豎立反麵典型的機會。


    不過,死了也好,伊藤博文可以順勢將吉田鬆陰的大軍交給自己的親信大保久利通指揮,而且,通過這一件事,他也巧妙地讓那些平時不安分之人長了一點記性,也許。通過此次之事。這些人以後都不會再那麽張揚,可以說,吉田鬆陰這一死,對伊藤博文來說。還是一舉二得.


    總之,吉田鬆陰死後,伊藤博文基本上就可以掌控整個侵朝日軍,做個明符其實的司令官.


    日軍的問題解決了。內部矛盾也得到了緩和。那伊藤博文就得麵對更重要的大事,那就是,準備與中朝聯軍再戰.


    日軍在準備。(.mianhuatang.info好看的小說)中朝聯軍同樣沒有閑著。


    中朝聯軍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編,補充,大軍很快就恢複了元氣,特別是太平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訓練,以及充足的人員補充,儼然已經恢複到了巔峰狀態,而朝鮮近衛軍團的恢複則要慢一些,畢竟他們沒有太平軍那樣先進的建軍思想以及完善的訓練措施,所以,如想完全恢複,那還需要等上一段時間,再加上,近衛軍團本就是朝鮮國王李元通的親軍,是朝鮮軍中的精銳之師,憑那些臨時補充而來的新兵,如果想在短期之內將之訓練成精銳,的確沒那麽容易。


    不管怎麽樣,中朝聯軍已經有了再戰之力.


    既然可以再戰,那中朝聯軍就不會再閑著了.


    田小二與王小勇等人商議之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概括起來,可以稱之為三大戰役。


    而聯合指揮部則想通過這三大戰役,一舉打敗日軍,從而收複朝鮮全境.


    這三大戰役分別為,開城戰役,漢城戰役,仁川戰役.


    發動開城戰役之目的,是為了打通通往朝鮮首都漢城的道路,並為中朝聯軍南下收複漢城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中朝聯軍一旦占領開城以及其周邊地區,那麽,太平軍就可以在與日軍的爭鬥之中,占得有利位置,進可攻,退可守,前出可以威脅漢城,後撤可保平壤安然無恙。


    中朝在控製開城地區之後,將會進一步發生攻勢,收複漢城,那麽,收複漢城之戰則可稱之為漢城戰役,首都的收服,不僅可以將日軍的戰略空間壓縮到更窄的地方,還能借勢消滅更多的日軍,更重要的是,首都的收複對朝鮮軍民來說,那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足以讓抗擊日軍的戰鬥往更深層次發展.


    而光複漢城之後,那就是與日軍決戰了,而雙方之間決戰的地點將會定於仁川,所以,聯合指揮部將與日軍的決戰之爭稱之為仁川之戰.


    中朝聯軍隻要奪下了仁川,那日軍將失去所有的掩護,丟掉唯一的立足之地,到了那個時候,日軍隻剩下兩個選擇,一,撤出朝鮮國,將朝鮮的領土交回給朝鮮老百姓,二,日軍等著被圍殲.


    所以,隻要中朝聯軍所定的三大戰役的目標能夠被實現,那麽,抗日援朝之戰便會順利地落下帷幕.


    既然目標已定,那麽接下來就需要順著目標而努力了.


    在將三大戰役的方案報中華帝國的皇帝以及朝鮮國王李元通批準之後,圍繞開城戰役所做的全部準備工作便隨之展開。


    此次進攻開城,中朝聯合指揮部決定,主要以太平軍的三大軍團作為戰事發起的主體,而朝鮮軍團將負責所有的後勤保障及維護後方的安全.


    具體安排是這樣的.


    東方不惑率領的第七軍團,做為大軍的先鋒,負責正麵進攻開城.


    陳玉成及羅大綱率領的第八軍團為左翼,呂擎天與李開芳率領的第六軍團為右翼,兩路大軍齊頭並進,負責清剿開城周圍的所有日本駐軍,收複所有被日軍占領的城池,最後與做為先鋒的第七軍團會師於開平城下,共攻開城.


    而聯軍的指揮部將會隨第七軍團行動.


    在中朝雙方的努力之下,所有的軍力部署很快就到位了,一應後勤保障也已萬無一失.


    接下來便是選定出征的吉日,喝壯行酒,之後,伴隨著嘹亮的軍號聲響起,大軍便出發了.


    第七軍團在前,八軍團在左,六軍團在右,刀槍如林,旌旗蔽空,大軍向遠方前進。


    就在太平軍出發之後的第二天,日軍也收到情報,太平軍的主力大軍正直奔開城而來.


    麵對來勢洶洶的太平軍,伊藤博文也作出相應的安排,擺好陣勢迎戰.


    日軍的部署也是有板有眼。


    高杉晉作與戶木孝允所率的大軍出城三十裏下寨,他們的目標是太平軍的第六軍團,這戶木孝允雖說已被東方不惑打廢了,但恢複的不錯,隻要不再次遇上東方不惑,對上其他人,他也能發揮出八成的功力,所以,他仍然可以與高杉晉作搭檔統率大軍.


    阪本龍馬與西鄉隆盛所部也是出城三十裏下寨,準備迎擊太平軍第八軍團,他們與高杉晉作以及城內伊藤博文所率的守城大軍形成犄角之勢,三支大軍遙相呼應.


    而大保久利通所率之軍與伊藤博文則坐鎮開平城中,準備迎接東方不惑所率第七軍團的挑戰.


    同時,伊藤博文嚴令開城周圍的守軍,嚴防死守,一定不能讓太平軍輕易的攻破城池,務必抱有人在城在,城破人亡的信念,與太平軍死戰到底.


    伊藤博文很清楚此戰的重要性,所以,日軍一定要傾盡全力打贏這場仗.


    太平軍何嚐不是這樣想呢.


    這注定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攻防之戰,至於誰能笑到最後,不久之後,自見分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天國當附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凡不是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凡不是錯並收藏回到天國當附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