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炮,這是北方護院最嚴密、最隱蔽的防禦形式,也是東北綹子不敢輕易砸紅窯(有槍的財主家)的根本原因。


    所謂坐地炮,就是指圍牆在修建過程中,曾經秘密修建了夾壁牆。夾壁牆的內外側留有射擊孔,平時用磚封著是看不出來的。一旦遭到進攻,就可以把某一塊磚抽出來。


    這種夾壁牆的使用方式是:敵人沒有攻進院子,就使用外側;敵人攻進來了,就使用內測。


    和這個射擊孔配套的,就是在圍牆的地基下麵修建了很多地窖,然後高價聘請一些神槍手隱藏在地窖裏麵。


    這些神槍手對外射擊的時候,都是老神在在的坐著開槍的,而且是從地底下向上射擊,所以稱之為“坐地炮”。


    如果沒有查明坐地炮的位置,一旦強攻的話,這些神槍手突然開火,那基本上就屬於“特等狙擊手”,完全是一槍一個,絕不放空。


    就像楊福堂這座土圍子的規模,隻要八個坐地炮,每個方向放兩個,就可以讓一般的大股土匪灰頭土臉,最後狼狽逃竄!


    這些常識,白書傑在偵察兵的培訓講座上多次強調過。當然,白書傑講解的是如何找到敵人的地堡和隱蔽射擊孔。


    因為封閉射擊孔的磚頭要保證能夠隨時抽出來,所以就會留下一些痕跡。一般人因為磚頭的顏色都一樣,自然就不會這麽小心在意。但是淩開山是和小鬼子血戰出來的兵油子,對於夾壁牆的“空腔音”最是敏感不過。


    再說了,這個土圍子也就一人高,雖然看不見裏麵,看是伸手就可以摸到圍牆頂。淩開山就是發現圍牆可能有問題的時候,就會慢慢站起身來,然後伸手摸一下圍牆頂,檢查一下圍牆的厚度。


    整個圍牆的厚度平均是40厘米左右,也就是說淩開山的手指頭能夠探進圍牆裏麵。但是有幾個地方就不行,圍牆上麵給人的感覺完全可以跑火車!一米七八高的圍牆超過一米厚,這裏麵沒有古怪,那才是巧了!


    尤其是楊福堂的圍牆還是屬於“幹打壘”的圍牆,要想留下一個射擊孔,那就需要切割一塊出來。經過用手慢慢摸索,淩開山在東麵的圍牆上就已經找到了三個射擊孔,彼此之間的距離相距60米左右,離地高度隻有30厘米。


    “難怪楊家四周五百米範圍內沒有其他人居住,都是一片開闊地,原來是給坐地炮留下的射界!”淩開山一邊繼續摸索,一邊在內心分析楊福堂設計防禦體係的指導思想。


    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把東麵、北麵和西麵搜索明白。南麵是大門,有一座碉樓,這個已經不用看了,沒有人會從大門發起進攻。


    北麵,是淩開山選擇的切入點。“三麵佯攻,北麵切入”就是淩開山最初的想法,也是最基本的進攻方案。可是完成了三麵圍牆的搜索以後,他突然發現自己的戰鬥方案不可行!


    因為淩開山在設定作戰方案的時候,產生了一種慣性思維,他是按照自己的“突擊連”來設定的!


    他現在突然想起來,女兵連的子彈總共隻有一萬發,分配到每一支槍裏就隻有幾十發子彈。此其一。


    其二,女兵連根本沒有進行過大型戰鬥,也就沒有戰鬥經驗。加上在子彈不夠的情況下,要想擋住孔慶福聯村保衛團數百人的援軍,那是癡心妄想!


    如果不能擋住敵人的援兵,就算攻進去了,那也是白搭。因為你啥也來不及做,就會被援兵包圍起來,最後彈盡援絕全軍覆沒!


    淩開山抬起手腕,借用星光看了一下時間,身上的冷汗頓時就下來了——現在已經十二點了,距離最後的匯合時間隻有一個小時。要想重新調整部署,已經來不及了!


    今天這一戰,是成立女兵連的第一戰。新兵從訓練場走向戰場,第一仗最關鍵!


    如果不能做到首戰必勝的話,這支部隊今後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始終有“失敗的陰影”,就無法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心,那要走很多彎路,甚至最後都不能形成最大的戰鬥力!


    拚了!


    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時候,淩開山慢慢退回到楊呂萍和譚曉雲身邊低聲吩咐道:“你們立即趕到會合地點,楊呂萍把第一排帶到南大門前麵半裏路埋伏起來,看到大門打開就隱蔽衝進院子。譚曉雲負責把其他人帶到這裏,準備接應一排。趕緊行動!”


    兩個人起身離去以後,淩開山把自己身上仔細檢查了一下,這才從右腿內側把啞光三棱刺拔了出來,又摸出飛虎抓戴在雙手上,然後貓腰奔向沒有搜索過的南大門圍牆。


    現在這個時間對於農村來說,那已經很晚很晚了,正是打瞌睡的好時候。


    匍匐前進到圍牆的東南角三十米草叢中,終於能夠看見碉樓的情形。裏麵掛了一盞很難得的馬燈,雖然火苗撚得很小,但是從黑暗中看過去,碉樓裏麵就非常清楚明白。


    一個家夥抱著步槍坐在一側,腦袋靠在廊柱上。有一挺捷克式輕機槍的槍口朝外,但指著天空,說明機槍沒有人控製。


    爬圍牆,一人多高並不困難。淩開山選定的地方,就在碉樓西側旁邊,這就是利用燈下黑的道理。


    碉樓裏麵的人要想看見淩開山,就必須把腦袋探出來。現在那家夥在打瞌睡,可能性不大。


    雙掌輕輕按到圍牆頂上,然後用力一推圍牆,飛虎抓的鐵鉤就已經抓進牆體裏麵。淩開山雙臂用力把身體慢慢提上去,接著側身翻滾上了圍牆頂。


    團身!上身慢慢起來,腰部用力,身體貼著碉樓的牆柱往上滑,到位!


    果然不錯,碉樓裏麵隻有一個人。現在是你死我活的節骨眼上,不是講什麽仁慈的時候。


    淩開山一個前探步,整個人就已經“滑進了碉樓”,一點聲音都沒有,就到了崗哨麵前。


    然後左手猛地前伸扣住了哨兵的後腦勺,接著往懷裏一摟並且死死地摁住,右手的三棱刺就已經從崗哨的左太陽穴刺了進去!


    三秒鍾,三秒鍾的時間,摸掉了最有威脅的一個哨兵。


    淩開山掃了一眼捷克式輕機槍,的確很新的一挺機槍。可惜隻有槍上的一個彈夾,並沒有備用子彈。看來土老財就是土老財,20發子彈有個屁用啊,純粹就是嚇唬老百姓!


    遊動哨,應該有遊動哨才對,可是到現在也沒有看見。


    淩開山順著圍牆頂爬到西側圍牆看過去,也沒有發現遊動哨。看來老楊家沒有遭到過打擊,院子裏麵的防禦形同虛設。


    從圍牆上溜下來,很快就發現大門兩邊有夾壁牆,厚度接近一米五。好像是圍牆的承力柱,但在淩開山眼裏就像一座碉堡差不多少。終於在耳房發現了進入地窖的地下通道,當下不再猶豫就悄悄鑽了進去。


    沒人!


    有仿製毛瑟98的一支步槍和10個裝滿子彈的彈橋(50發,加上步槍彈夾裏麵的子彈,一共有55發才對),但是沒有人!


    淩開山直接收取子彈,然後把步槍帶走了。隨後又把大門東麵的一支步槍也拿了出來藏到門後。


    就這樣一路搜索過去,東麵的三個地窖都有槍沒人。就在淩開山認為所有的地窖都沒有人的時候,沒想到進入北麵圍牆的第一個地窖就有一個家夥。幸虧淩開山沒有放鬆絲毫警惕,最後沒有驚動對方就滅掉了。


    果然,北麵的三個地窖都有人,東、南、西三麵圍牆都沒人!整個地窖裏麵,一共11支步槍,加上碉樓裏麵的,就是12支,這是一個班的步槍,外帶一挺機槍,非常完整。


    沒有了坐地炮的威脅,淩開山終於鬆了一口氣。把所有的步槍全部抱到大門內側的耳房,這才尿濕了門軸把大門打開。然後跑到碉樓上把馬燈擰了下來,同時把火苗撚到最小。


    大部隊還沒到,淩開山開始提著馬燈搜索院子的房間,這是最關鍵的一環。如果孔慶福沒有說假話的話,那麽這個院子裏應該還有一個營的裝備。


    隻要找到藏匿槍支彈藥的地方,找到備用子彈,有了三挺捷克式輕機槍的交叉火力,就完全可以和孔慶福的部隊幹一場。


    整個院子分為兩進,前院東西廂房加上北麵的正房。淩開山沒有搜查廂房,而是直接撬開了正房的大門溜進去,這才把馬燈的火苗撚大。


    挑開東邊側門的門簾,原來是典型的大戶人家布局,裏麵進竟然還有拱形二門。看來這是大太太的臥室,才有這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格局。


    “楊福堂今兒個晚上會不會睡在大太太房裏?”


    淩開山心中轉著念頭,已經把馬燈輕輕放到地上,然後緩步上前,用三棱刺挑開紗帳一看,床上隻有一位三十多歲、細皮嫩肉的婦人沉睡。


    沒有什麽好猶豫的,淩開山反手一掌切在婦人的脖子上,沒有一個小時別想醒過來。


    古人雲過了:一妻一妾,乃為齊人之福!


    西麵二門裏麵的雕花大床上,並排躺著兩人。男的看起來四十多歲,女的看起來也就是十六七歲。女的雖然睡熟了,看那模樣和身材還真的很可以!


    尤其是這個小妾仰八叉躺在床上,夏天的時節,身上衣服上似乎也不多,真的有些引人犯罪的意思。


    砸暈了女的,把那個男的拖到了堂屋也砸暈了。


    事情並沒有結束,因為還有後一進沒有搜查。按照一般情況,什麽少爺的寢室啊,小姐的繡樓啊,一東一西應該就在第二進。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萬人坑殺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苕麵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苕麵窩並收藏從萬人坑殺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