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新式戰船的建議,由忠右衛門來提,其實是不夠身份的。曆史上同樣在今年,同樣在這個時間段,已經把水野忠邦給鬥倒了的阿部正弘也向幕府提出了新形勢下的新辦法。
《外船擊攘之難行及軍艦建造之急務》!
起因自然是美國船和英國船在本年度先後侵入日本的港口,於是阿部正弘指出日本的漕運帆船無法與外國軍艦相抗衡,建議應在浦賀、長崎、鬆前、薩摩等要塞口岸建造牢固之戰船。
這裏其實有一個問題在的,大船的禁止建造之令,明確的寫在武家諸法度的第十七條,這一點毫無問題。
但這裏麵還是有曲折,幕府早期為了限製日本人的對外貿易和交通,隨即於1609年(慶長14年),在全國範圍內沒收了所有超過五百石的軍船和商船。其後,幕府又於1635年(寬永12年),在武家諸法度第十七條中明文規定“五百石以上之船停止之事”,即史稱的“大船建造禁止令”。
然後1638年幕府再次發令,明確規定禁止建造的對象是“以安宅船為代表的軍船,而非商船”。像是有千石船之稱呼的弁才船(載重大約百二十噸),另外還有菱垣廻船、樽廻船、北前船等商船,也都不在“大船建造禁止令”的禁止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禁令,幕府有專門的網開一麵!
你建造大型商船,是不違反幕府的法度的!
曆史上阿部正弘上書之後,井伊直弼也緊接著上書,直接主張“撤銷大船建造禁令,與外國通商,其間須加強武備”。
另外還有一位老兄,也是如此設想,不過因為他不是譜代,所以隻能在私下表態。薩摩藩主島津齊彬指出,“即便修築了炮台,暫時驅逐了外國艦船,但以我方軍船之能力實難追趕。對方遠離海岸之後,我方依然無計可施。若不追趕,待對方修整之後又會再次來襲,簡直就像驅趕那縈繞周圍的蒼蠅一般”。島津齊彬將外國艦船比作蒼蠅,雖然可笑但卻如實指出,西洋蒸汽戰船的靈活機動遠非日本的帆船所能匹敵。
實際上到了弘化三年時,整個幕府上下,但凡是個能睜眼的,都知道光是建造炮台,加強防備已經沒有什麽用處了。想要阻敵於國門之外,隻有建造各類軍艦才行。
但為什麽最終沒有建造呢?
沒錢!
理由是不是非常棒?當初執掌幕府中樞的老中阿部正弘不是什麽救時宰相,他有些事情倒也能夠看的明白,可是他並沒有幫助德川幕府重整財政,擴充財源的本事。
既然德川幕府自己不能夠建造大型風帆戰艦,更不要說什麽蒸汽火輪船。那麽諸位覺得德川家慶會答應解禁,讓其他外樣大名建造新式輪船嗎?不用拍拍小腦袋,隻拍拍自己的大屁股也知道答案啊。
要是放開了,島津和毛利的海軍直接開著大兵船,載著人馬衝到江戶城下。德川家慶卻沒有可以對敵的大兵船,那德川幕府還不能不能好了呢?
如今的情況有所不同,幕府除開為品川炮台劃撥了七十五萬兩黃金的建設費用,又撥給了佐賀藩五萬兩鑄造大炮的費用以外,攥在水野忠邦手裏的黃金還有起碼一百二十萬兩以上。
之前德川家慶已經從中吞沒了不少好處,現在水野忠邦把錢袋子捂的死緊,這回就算是德川家慶來搞錢,也會被水野忠邦給頂回去。
你貪一次也就算了,不能沒完沒了啊!
就算你是將軍,也要守一個規矩,大家互相在一個可以容忍的“度”當中辦事,才能夠把事情辦成啊。不守規矩的人,像是德川齊昭,這會子都懶得再鞭了。
所以眼下水野忠邦有建造蒸汽火輪船的錢,加上忠右衛門說的也確實不錯,這才願意帶著忠右衛門向德川家慶上奏,並請求德川家慶的允許。
德川家慶不是什麽明君,但也算不上什麽純粹的昏君,他貪財好色,任人唯親,同時懈怠於政務,可他起碼是個懂道理的人。他知道幕府現在正在往深淵衝去,希望有個能人出來拽幕府的破車一把。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起碼踩一腳刹車是吧……
這位堂堂的幕府征夷大將軍聽完水野忠邦和忠右衛門兩人的稟報,楞楞的坐了一會兒,說了一句“盡管去做!”,便轉身離開,沒有一句多餘的話。
有時候想想,碰上這樣的君主其實也還行,隻要能伺候好了,事事都交托給你辦,一點子阻力都沒有,輕而易舉的就答應了。
當然壞起來也壞的很,真要殺你的時候,直接把你關在無水無米的屋子裏,活活把你渴死餓死的也是他。
人果然是一種矛盾的存在,不能一言以蔽之!
既然德川家慶答應了,水野忠邦也同意。向歐洲派遣留學生的事情自然就提上了議程,按照水野忠邦的想法是現在選人在長崎學半年到一年的荷蘭語,學會了以後就直接坐荷蘭船去阿姆斯特丹,學上四五年就能回來,中間有荷蘭人照顧也方便。
可忠右衛門很清楚,這年頭你要學工業技術啥的,你得去帶英帝國啊。法國也還可以,荷蘭的水平已經落後了呀。至於普魯士,還沒有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統一德意誌呢,未來二三十年,他還要亂一段時間,暫時不適合學習。
俄羅斯?不好意思,沒考慮過。
聽忠右衛門說英國和法國更好,水野忠邦稍有幾分遲疑。荷蘭他大小還懂一點,英法他就完全不了解了,甚至可能還不如美國了解。畢竟他見過美國人長啥樣,還知道美國不是一個封建王國。
或許去美國也是個選擇,畢竟再過幾年美國就要內戰了,到時候派軍校生去的話,直接參加實戰,這比在課堂裏學十年八年都要好。
南北戰爭是在幾幾年發生的來著,忠右衛門想了想,好像是1861年,距離現在的1846年,正好還有段時間。
《外船擊攘之難行及軍艦建造之急務》!
起因自然是美國船和英國船在本年度先後侵入日本的港口,於是阿部正弘指出日本的漕運帆船無法與外國軍艦相抗衡,建議應在浦賀、長崎、鬆前、薩摩等要塞口岸建造牢固之戰船。
這裏其實有一個問題在的,大船的禁止建造之令,明確的寫在武家諸法度的第十七條,這一點毫無問題。
但這裏麵還是有曲折,幕府早期為了限製日本人的對外貿易和交通,隨即於1609年(慶長14年),在全國範圍內沒收了所有超過五百石的軍船和商船。其後,幕府又於1635年(寬永12年),在武家諸法度第十七條中明文規定“五百石以上之船停止之事”,即史稱的“大船建造禁止令”。
然後1638年幕府再次發令,明確規定禁止建造的對象是“以安宅船為代表的軍船,而非商船”。像是有千石船之稱呼的弁才船(載重大約百二十噸),另外還有菱垣廻船、樽廻船、北前船等商船,也都不在“大船建造禁止令”的禁止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這個所謂的禁令,幕府有專門的網開一麵!
你建造大型商船,是不違反幕府的法度的!
曆史上阿部正弘上書之後,井伊直弼也緊接著上書,直接主張“撤銷大船建造禁令,與外國通商,其間須加強武備”。
另外還有一位老兄,也是如此設想,不過因為他不是譜代,所以隻能在私下表態。薩摩藩主島津齊彬指出,“即便修築了炮台,暫時驅逐了外國艦船,但以我方軍船之能力實難追趕。對方遠離海岸之後,我方依然無計可施。若不追趕,待對方修整之後又會再次來襲,簡直就像驅趕那縈繞周圍的蒼蠅一般”。島津齊彬將外國艦船比作蒼蠅,雖然可笑但卻如實指出,西洋蒸汽戰船的靈活機動遠非日本的帆船所能匹敵。
實際上到了弘化三年時,整個幕府上下,但凡是個能睜眼的,都知道光是建造炮台,加強防備已經沒有什麽用處了。想要阻敵於國門之外,隻有建造各類軍艦才行。
但為什麽最終沒有建造呢?
沒錢!
理由是不是非常棒?當初執掌幕府中樞的老中阿部正弘不是什麽救時宰相,他有些事情倒也能夠看的明白,可是他並沒有幫助德川幕府重整財政,擴充財源的本事。
既然德川幕府自己不能夠建造大型風帆戰艦,更不要說什麽蒸汽火輪船。那麽諸位覺得德川家慶會答應解禁,讓其他外樣大名建造新式輪船嗎?不用拍拍小腦袋,隻拍拍自己的大屁股也知道答案啊。
要是放開了,島津和毛利的海軍直接開著大兵船,載著人馬衝到江戶城下。德川家慶卻沒有可以對敵的大兵船,那德川幕府還不能不能好了呢?
如今的情況有所不同,幕府除開為品川炮台劃撥了七十五萬兩黃金的建設費用,又撥給了佐賀藩五萬兩鑄造大炮的費用以外,攥在水野忠邦手裏的黃金還有起碼一百二十萬兩以上。
之前德川家慶已經從中吞沒了不少好處,現在水野忠邦把錢袋子捂的死緊,這回就算是德川家慶來搞錢,也會被水野忠邦給頂回去。
你貪一次也就算了,不能沒完沒了啊!
就算你是將軍,也要守一個規矩,大家互相在一個可以容忍的“度”當中辦事,才能夠把事情辦成啊。不守規矩的人,像是德川齊昭,這會子都懶得再鞭了。
所以眼下水野忠邦有建造蒸汽火輪船的錢,加上忠右衛門說的也確實不錯,這才願意帶著忠右衛門向德川家慶上奏,並請求德川家慶的允許。
德川家慶不是什麽明君,但也算不上什麽純粹的昏君,他貪財好色,任人唯親,同時懈怠於政務,可他起碼是個懂道理的人。他知道幕府現在正在往深淵衝去,希望有個能人出來拽幕府的破車一把。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起碼踩一腳刹車是吧……
這位堂堂的幕府征夷大將軍聽完水野忠邦和忠右衛門兩人的稟報,楞楞的坐了一會兒,說了一句“盡管去做!”,便轉身離開,沒有一句多餘的話。
有時候想想,碰上這樣的君主其實也還行,隻要能伺候好了,事事都交托給你辦,一點子阻力都沒有,輕而易舉的就答應了。
當然壞起來也壞的很,真要殺你的時候,直接把你關在無水無米的屋子裏,活活把你渴死餓死的也是他。
人果然是一種矛盾的存在,不能一言以蔽之!
既然德川家慶答應了,水野忠邦也同意。向歐洲派遣留學生的事情自然就提上了議程,按照水野忠邦的想法是現在選人在長崎學半年到一年的荷蘭語,學會了以後就直接坐荷蘭船去阿姆斯特丹,學上四五年就能回來,中間有荷蘭人照顧也方便。
可忠右衛門很清楚,這年頭你要學工業技術啥的,你得去帶英帝國啊。法國也還可以,荷蘭的水平已經落後了呀。至於普魯士,還沒有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下統一德意誌呢,未來二三十年,他還要亂一段時間,暫時不適合學習。
俄羅斯?不好意思,沒考慮過。
聽忠右衛門說英國和法國更好,水野忠邦稍有幾分遲疑。荷蘭他大小還懂一點,英法他就完全不了解了,甚至可能還不如美國了解。畢竟他見過美國人長啥樣,還知道美國不是一個封建王國。
或許去美國也是個選擇,畢竟再過幾年美國就要內戰了,到時候派軍校生去的話,直接參加實戰,這比在課堂裏學十年八年都要好。
南北戰爭是在幾幾年發生的來著,忠右衛門想了想,好像是1861年,距離現在的1846年,正好還有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