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複出後的2號將視察的第一站定在了廣東。


    省主要人物向2號匯報工作時,“逃港”作為一個重大的惡性事件被捅了出來。省一眾主要人物忐忑不安。


    2號卻出奇地沉默。連續抽了幾根香煙後,他緩緩轉過身來,平靜地對大家說,“這是我們的政策有問題,不是部隊管得了的。”


    滯留美國的第一年,胡娜因沒有身份不能參加任何比賽。


    1983年獲得庇護後終於有了身份。


    1984年才開始係統訓練並參賽。而此時因為之前中斷了比賽太長時間,她已經沒有積分。必須從衛星賽打起。而此時已經21歲的胡娜,對手常常是十四五歲的少女們。


    1985年是胡娜職業生涯最成功的一個賽季。這一年她先是打進了溫網的第三輪,實現了第一個夢想。後又打進了美網的第二輪。借著當時世界排名第三的美國人pam  shriver的光,胡娜終於實現了站在中央球場比賽的第二個人生夢想。


    這是胡娜在大滿貫賽場上取得的最好成績。不但華夏運動員的最好成績,更是華夏人首次出現在大滿貫賽場。


    1992年,胡娜因傷退役。八年職業生涯她總共參加了16次大滿貫比賽,1985年是她取得的最好成績。


    就像逃港事件促成了深圳特區的開放一樣,胡娜事件也讓體育界高層尤其是網管中心的高層人士反思。


    然而,華夏所有體育項目的目標任務,畢竟是是以亞運會、奧運會甚至是全運會為目標,以爭金奪銀為國家爭榮譽為核心目的的。


    網管中心的反思和決策直到1988年才開始有了初步的一點鬆動。這個鬆動來自於網球項目重新被吸納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這個契機。


    1988年,離開奧運大家庭多年的網球項目,重新被吸納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而且過去被禁止參加業餘賽事的職業選手也可以參加奧運會、亞運會等綜合性賽會。


    這期間又湧現出了一個代表性人物,被後世稱為上世紀90年代華夏最好的女子網球選手的易景茜。


    易景茜是蘇省人,出生於1974年。8歲開始打網球,14歲進青年隊,16歲進國家隊。


    1990年剛滿十六歲的易景茜入選華夏網球隊,當時時這隻隊伍成立隻有兩年。


    因為國家體育項目的終極目標是在奧運會上爭金奪銀,所以剛剛被重新納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網球,終於進入了體育界高層的視線。


    但因為華夏的網球運動員都是在體製內,此前從未參加網球職業賽事,也就沒有積分排名。但參加奧運會運動員是憑積分排名才能參加比賽。於是,“奧運網球”這個怪胎終於誕生。


    所謂“奧運網球,”就是為了能在奧運會上爭金奪銀,在奧運年的前一年,華夏的優秀網球運動員就開始滿世界參加職業比賽,隻為了能夠拿到足夠的積分。


    當然,這些運動員參賽的所有費用,都是國家或地方大包大攬的。


    而一旦奧運會結束,由於經費的原因,運動員到國外參賽的數量立減,甚至根本不允許。本來已經通過一年來的比賽而獲得的積分,以及很高的世界排名,卻因為此後的不參加比賽而迅速回落。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當時的情況時易景茜說:“我們網球奧運會是沒有預選賽的,完全看積分,一年之前的積分才開始算,所以一年之前的奧運積分賽對我們來說壓力很大,也很緊張。在當時,華夏參加職業網球比賽的機會非常有限。”


    易景茜繼續說道:“九十年代初華夏不可能舉辦國際賽事,所以我們必須花錢去歐洲打。而且多打比賽,一般都是四五站比賽。所以那種比賽是非常難的,好幾次都是哭著輸下來的。”


    1996年法網,易景茜爆冷擊敗了前奧運會冠軍、後來的世界第一卡普裏亞蒂,2000年澳網她闖入了第三輪,這兩次職業生涯最大成就都是在奧運年取得的。


    雖然當時網球不受重視,定的要求也不高,但亞特蘭大和悉尼,易景茜都止步首輪也確實給自己留下了些許遺憾,不過她的名字卻永遠留在中國網球曆史上。


    2002年的釜山亞運會,華夏網球隊一牌未得。讓一向以亞洲老大自居的華夏受到重擊。此時在經曆了20多年謹小慎微的嚐試之後,網管中心終於順應國際潮流,提出了華夏網球職業化的初步構想,


    因為當時世界職業網球發展勢頭相當迅猛,水平提升的速度也是令人瞠目結舌。


    即便華夏選手的目標隻有亞運會和奧運會,但不參加職業比賽,就會讓自己選手的水平同國際頂尖的差距越拉越大。這樣的話,想要在亞運會甚至奧運會上等有職業選手參加的綜合性賽事上取得好成績,幾乎沒有一點可能。


    2002年釜山亞運會的一牌未得讓中國網球管理中心下決心實施醞釀已久的“球員職業模式“……盡管這個所謂的職業化模式仍然是以亞運會和奧運會為目標,但終於有了更加具體的目標和計劃。


    網管中心一方麵確立了“必須堅持走職業化的道路“的指導思想”,同時也堅定了“以女子網球為重點,以女子雙打為突破口“的戰略方針”。


    於是,國家網球集訓隊最醒目的大標語,就變成了“多參戰--掙積分--進奧運……”


    金牌任務對“金牌的含金量”是忽略不計的。


    所以哪怕女雙項目無論從獎金還是影響力來講,uu看書 ww.uukashu都與單打比賽相差巨大,但也正因為如此,才讓網管中心終於發現了女雙項目這個可以投機的“契機。”


    當時的一個澳網男女單打冠軍,最高的獎金額度在220萬澳元(約一千萬多點軟妹幣)左右。


    而雙打的獎金卻隻有45萬澳元。兩人平分後幾乎隻有單打冠軍的十分之一。


    正因為如此,國際上的職業網球運動員對單打都不是很重視。往往在大賽期間都是臨時配對,能多賺到一點是一點……


    所以華夏網球“職業化”的方針便將女雙定為突破口。因為華夏選手在體製管理下,都可以固定搭配,在配合上遠比臨時配對的選手默契。


    盡管當時以李娜為代表的優秀運動員明確表示不喜歡打雙打,但在年期間,還是被迫與李婷配對,打了兩年多的雙打比賽。


    與此同時,在所謂的“職業化”目標和戰略都明確並得到了更高層次的批準後,國家也加大了對網球事業的經濟投入。


    在網管中心製定的“某某某”等特定的既定目標下,開始允許運動員大範圍地參加國際比賽,開始了“華夏特色職業化”的試水。


    李娜、李婷以及後來的鄭潔、晏紫等選手,就成為了這一目標和戰略下的第一批受益的運動員。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球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鋤禾當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鋤禾當舞並收藏從球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