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新書正在努力地修改中,盡量在月中之前搞定吧)
翌日,當袁紹收拾了叛軍,重新掌握洛陽之後,由於皇帝以及具有繼承權的劉協一齊死去,所有的人都將這些事算到了袁紹頭上。空蕩蕩的皇宮內,袁紹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已經輸給曹操第二次了。第一次他出招,結果曹操殺了皇帝,並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將他的殺招帶來的影響平攤到了他的頭上,那一次他已經敗了;而這次他輸得更慘,不管他怎麽解釋,都沒人會相信他的,皇帝和能夠繼承帝位的唯一皇子死了,朝堂中與他不善的重臣也差不多死了個幹淨,可以說現在他袁紹就是洛陽的主宰,所有稱帝的障礙都被掃清了。
袁紹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現在他才是天下人所指的逆賊,“孟德啊,你真地是好算計啊!”袁紹在大殿中大喊了起來,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隻有稱帝這一條路可以走了,再立個傀儡皇帝,恐怕那些人隻會更加罵他虛偽,而他手下那些與他綁在一起的世家大族也迫不及待地想做擁立之臣吧!
袁紹走下了台階,他的確有稱帝謀位之心,但是絕不是現在這個時候,隻要再有三年,他就可以更穩固,那時稱帝才是最佳的時機,可是現在他卻不得不提前稱帝,江東,西涼他們可以更加名正言順地與他決裂,自立為王。而得益最大的就是他的老友,曹操。
公元187年的秋天,袁紹於洛陽稱帝,國號為夏,河北世家與汝南門閥盡皆得封高位,已曆四百餘年的劉漢王朝正式宣告覆滅,天下震驚,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此時天下的另外三大勢力卻同時選擇了沉默,仿佛袁紹稱帝與他們毫不相幹似的,而在一些人猜測中的大戰也沒有爆發,整個天下處在了一種詭異的平靜氣氛裏。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曹操非常滿意這樣的形勢,就像他想的一樣,孫堅果然不是無智之人,他一定猜出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也選擇了沉默,而董卓被他和袁紹死死壓著,就算他想動也動彈不了,現在他們兩個一定在等著自己吧!曹操笑了起來,袁紹的勢力看上去的確強大,那些大世家基本上都站在他那一邊,但是那種由利益維係起來的權力團體太複雜了,對袁紹來講,那就是一把雙刃劍,用之不當,便會傷己,這次他稱帝之舉,恐怕更多還是因為那些想做擁立之臣的世家壓力,他才不得不提前稱帝。
“王允啊王允,我也許該謝謝你。”曹操走到了堂外,看向了洛陽的方向,王允這個史上的名臣,之所以被稱為名臣,是因為他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用美人計除去了董卓,但是在那之後他的表現完全不符合一個忠臣的表現,其實他也隻是一個有著野心的男人罷了,至於他的能耐,在曹操看來也不過是善於隱忍罷了。
“主人,荀彧和荀攸兩位大人求見。”突然曹陀出現在了曹操身後。“讓他們來這裏見我吧。”曹操笑了起來,看起來他們是忍不住了,的確也是時候給自己這些麾下一個正統名分的時候了。“主公。”不多時,曹陀便引著兩人進來了。“不必多禮,坐下講吧。”曹操招呼著兩人坐了下來。“主公。”隻是荀彧和荀攸剛想說話,曹陀又來了,“程昱大人和墨名大人也來了。”“今天真是個好日子啊,都來了。”曹操搖著頭笑了起來,果不其然,程昱和墨名剛進來,戲誌才也來了。這下,曹操麾下負責各處州郡大權的一方大吏全到齊了,看來這建立新朝,青史留名的誘惑力還真地不是一般的強啊!曹操想道。
“主公,袁紹稱帝,如今正是我北庭興起的大好時機。”戲誌才在這個建國一項上最是積極,自從接到中原的消息後,他就想都不想地從並州連夜趕回,一路上沒有聽到曹操對此事的絲毫反應,更是心急如棼地死命回趕。
“誌才是覺得我們該建朝了。”曹操看了一眼眾人,“你們呢?”“主公當早定國號,以安天下之心。”程昱眼都不眨地道。“請主公早做決定。”荀彧和荀攸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後,同時道,他們本來就不反對曹操稱帝,隻是怕率先稱帝占據不了道義上的優勢,但是如今袁紹既然把漢室給徹底粉碎了,他們還猶豫什麽呢!
“那麽大家覺得國號用何為佳呢?”曹操淡淡地說道,但是這句話卻讓所有人的心都劇烈地跳動了起來,他們終於要建立一個屬於他們的帝國了,這一天在他們心中已不知憧憬了多久了,如今就要在他們手中實現了。“一切但憑主公決定。”墨名第一個反應過來道,然後其他人都紛紛附和道,他們知道曹操心中一定已經有了主意。
“我北庭,向來以黑色為尊,以法紀為綱,與先秦頗有相似之處,所以我決定,我北庭立國當以秦為號,希望諸公盡力,不要使我朝如那先秦一般,二世而亡。”曹操一振臉上神色道。“臣等一定竭盡所能。”荀彧和荀攸等人一起伏在地上道。“諸公請起,我大秦一向以公平為先,以後這跪禮就廢了。”曹操就這樣直接把跪禮給廢了,但是荀彧和荀攸他們並未覺得有什麽不妥,長久在曹操身邊,他們明白曹操對於虛禮並不喜歡。
“諸公,坐下說吧!”雖然曹操仍舊讓荀彧和荀攸等人坐下,但是無形中荀彧和荀攸他們還是拘謹了很多,畢竟從今日開始,曹操將以帝皇的身份君臨天下,他們與曹操之間的關係也將變了。
“現在,當務之要便是抵定我大秦日後的製度。”曹操沒有猶豫,直接看向了荀彧,“文若,你說一下。”“是,主公,根據您所講的,我與公達商量之後,又做了一些改動。”荀彧行禮道。“那麽把你們商量得出來的結果說一下。”“是。”荀彧大聲答道,然後興奮地講了起來。
聽著荀彧講的,曹操露出了沉思的神色,顯然荀彧和荀攸這草擬的中央集權官僚製度,是在他所拋出的一些理念上將內閣與三省製度結合在了一起,首先是內閣,在荀彧和荀攸的草擬中,內閣成員由兩部分組成,一部自然是六部尚書,另一部則是由他們所提出的學士製度,即設立五名大學士,從科舉中選拔,並且具有一定的行政經驗後,才有資格進入內閣,其職責便是為皇帝提供谘詢建議,以便後世沒有經驗的皇帝在處理政事時不會被六部閣臣欺瞞,而且學士每隔五年便要換人。最後在內閣製中,荀彧和荀攸還想出了一個票擬的製度:所謂票擬便是關於六部、百司各類政務奏請文書的批答,也就是說內閣可以先與皇帝共同討論,作出決定後再草擬成文字,但也可以是內閣先擬好批答文字,連同原奏請文書一起送皇帝審批,其實就是各類文書可全歸於內閣票擬,疑難者由皇帝召閣臣一起商議決定;但必要時皇帝也可在禁中主動提出自己關於政事和用人的意見,通過手詔、中旨(傳口諭)下內閣票擬,對於這類手詔等,內閣可以奉行,也可以拒絕。而荀彧和荀攸顯然隻是把內閣當成一個決策機構,並不打算讓它具備太大的權力,所以他們在內閣後又設立了兩個部門,門下省和尚書省:其中門下省負責審核內閣政令,有不可行的可以駁回,交由內閣重審,等於是為國家最高決策又加了一把鎖,不至於讓內閣權力失控,尚書省負責具體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有監責六部的權力。這三個部門處於平級,全都直屬於皇帝管轄,互相之間權力相等但職責各異。
在這三大部門之下,才是六部,但是這六部的名字與曹操原來想的不同,荀彧和荀攸是這樣為六部定性的: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戶部主管戶口、賦稅,商業,憲部主管國家禮儀製度,軍部主管軍隊人員升遷、軍籍、補給、調令、武備之類,具體如遇有戰事由軍部會同內閣一同向皇帝負責,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國家的工程建設和技術發展。最後在六部之外,還有曹操所講的監察府,有監察之權,但無刑審之權,隻對內閣和皇帝負責。其中軍部和憲部應當就是原史中的兵部和禮部,沒想到卻被荀彧和荀攸改成了軍部和憲部,不過曹操也覺得蠻不錯的,聽上去比原來的要有氣勢得多了。
內閣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這就是荀彧和荀攸想出的三權分工,從而彼此製約,以掌管國家大政,同時內閣又限製了皇帝權利,不致於因為皇帝的昏庸而導致整個國家決策層的錯誤。而六部雖然低於內閣,門下,尚書三省,但是由於六部尚書可以參與到內閣決策層中,所以不至於讓六部完全變成附庸,等於又來了一道人事上的製約。可以說荀彧和荀攸在這製度上花費了極大的心血。
(新書正在努力地修改中,盡量在月中之前搞定吧)
翌日,當袁紹收拾了叛軍,重新掌握洛陽之後,由於皇帝以及具有繼承權的劉協一齊死去,所有的人都將這些事算到了袁紹頭上。空蕩蕩的皇宮內,袁紹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可怕,他已經輸給曹操第二次了。第一次他出招,結果曹操殺了皇帝,並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將他的殺招帶來的影響平攤到了他的頭上,那一次他已經敗了;而這次他輸得更慘,不管他怎麽解釋,都沒人會相信他的,皇帝和能夠繼承帝位的唯一皇子死了,朝堂中與他不善的重臣也差不多死了個幹淨,可以說現在他袁紹就是洛陽的主宰,所有稱帝的障礙都被掃清了。
袁紹從龍椅上站了起來,現在他才是天下人所指的逆賊,“孟德啊,你真地是好算計啊!”袁紹在大殿中大喊了起來,他已經沒有退路了,他隻有稱帝這一條路可以走了,再立個傀儡皇帝,恐怕那些人隻會更加罵他虛偽,而他手下那些與他綁在一起的世家大族也迫不及待地想做擁立之臣吧!
袁紹走下了台階,他的確有稱帝謀位之心,但是絕不是現在這個時候,隻要再有三年,他就可以更穩固,那時稱帝才是最佳的時機,可是現在他卻不得不提前稱帝,江東,西涼他們可以更加名正言順地與他決裂,自立為王。而得益最大的就是他的老友,曹操。
公元187年的秋天,袁紹於洛陽稱帝,國號為夏,河北世家與汝南門閥盡皆得封高位,已曆四百餘年的劉漢王朝正式宣告覆滅,天下震驚,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此時天下的另外三大勢力卻同時選擇了沉默,仿佛袁紹稱帝與他們毫不相幹似的,而在一些人猜測中的大戰也沒有爆發,整個天下處在了一種詭異的平靜氣氛裏。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曹操非常滿意這樣的形勢,就像他想的一樣,孫堅果然不是無智之人,他一定猜出了自己的意思,所以也選擇了沉默,而董卓被他和袁紹死死壓著,就算他想動也動彈不了,現在他們兩個一定在等著自己吧!曹操笑了起來,袁紹的勢力看上去的確強大,那些大世家基本上都站在他那一邊,但是那種由利益維係起來的權力團體太複雜了,對袁紹來講,那就是一把雙刃劍,用之不當,便會傷己,這次他稱帝之舉,恐怕更多還是因為那些想做擁立之臣的世家壓力,他才不得不提前稱帝。
“王允啊王允,我也許該謝謝你。”曹操走到了堂外,看向了洛陽的方向,王允這個史上的名臣,之所以被稱為名臣,是因為他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用美人計除去了董卓,但是在那之後他的表現完全不符合一個忠臣的表現,其實他也隻是一個有著野心的男人罷了,至於他的能耐,在曹操看來也不過是善於隱忍罷了。
“主人,荀彧和荀攸兩位大人求見。”突然曹陀出現在了曹操身後。“讓他們來這裏見我吧。”曹操笑了起來,看起來他們是忍不住了,的確也是時候給自己這些麾下一個正統名分的時候了。“主公。”不多時,曹陀便引著兩人進來了。“不必多禮,坐下講吧。”曹操招呼著兩人坐了下來。“主公。”隻是荀彧和荀攸剛想說話,曹陀又來了,“程昱大人和墨名大人也來了。”“今天真是個好日子啊,都來了。”曹操搖著頭笑了起來,果不其然,程昱和墨名剛進來,戲誌才也來了。這下,曹操麾下負責各處州郡大權的一方大吏全到齊了,看來這建立新朝,青史留名的誘惑力還真地不是一般的強啊!曹操想道。
“主公,袁紹稱帝,如今正是我北庭興起的大好時機。”戲誌才在這個建國一項上最是積極,自從接到中原的消息後,他就想都不想地從並州連夜趕回,一路上沒有聽到曹操對此事的絲毫反應,更是心急如棼地死命回趕。
“誌才是覺得我們該建朝了。”曹操看了一眼眾人,“你們呢?”“主公當早定國號,以安天下之心。”程昱眼都不眨地道。“請主公早做決定。”荀彧和荀攸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後,同時道,他們本來就不反對曹操稱帝,隻是怕率先稱帝占據不了道義上的優勢,但是如今袁紹既然把漢室給徹底粉碎了,他們還猶豫什麽呢!
“那麽大家覺得國號用何為佳呢?”曹操淡淡地說道,但是這句話卻讓所有人的心都劇烈地跳動了起來,他們終於要建立一個屬於他們的帝國了,這一天在他們心中已不知憧憬了多久了,如今就要在他們手中實現了。“一切但憑主公決定。”墨名第一個反應過來道,然後其他人都紛紛附和道,他們知道曹操心中一定已經有了主意。
“我北庭,向來以黑色為尊,以法紀為綱,與先秦頗有相似之處,所以我決定,我北庭立國當以秦為號,希望諸公盡力,不要使我朝如那先秦一般,二世而亡。”曹操一振臉上神色道。“臣等一定竭盡所能。”荀彧和荀攸等人一起伏在地上道。“諸公請起,我大秦一向以公平為先,以後這跪禮就廢了。”曹操就這樣直接把跪禮給廢了,但是荀彧和荀攸他們並未覺得有什麽不妥,長久在曹操身邊,他們明白曹操對於虛禮並不喜歡。
“諸公,坐下說吧!”雖然曹操仍舊讓荀彧和荀攸等人坐下,但是無形中荀彧和荀攸他們還是拘謹了很多,畢竟從今日開始,曹操將以帝皇的身份君臨天下,他們與曹操之間的關係也將變了。
“現在,當務之要便是抵定我大秦日後的製度。”曹操沒有猶豫,直接看向了荀彧,“文若,你說一下。”“是,主公,根據您所講的,我與公達商量之後,又做了一些改動。”荀彧行禮道。“那麽把你們商量得出來的結果說一下。”“是。”荀彧大聲答道,然後興奮地講了起來。
聽著荀彧講的,曹操露出了沉思的神色,顯然荀彧和荀攸這草擬的中央集權官僚製度,是在他所拋出的一些理念上將內閣與三省製度結合在了一起,首先是內閣,在荀彧和荀攸的草擬中,內閣成員由兩部分組成,一部自然是六部尚書,另一部則是由他們所提出的學士製度,即設立五名大學士,從科舉中選拔,並且具有一定的行政經驗後,才有資格進入內閣,其職責便是為皇帝提供谘詢建議,以便後世沒有經驗的皇帝在處理政事時不會被六部閣臣欺瞞,而且學士每隔五年便要換人。最後在內閣製中,荀彧和荀攸還想出了一個票擬的製度:所謂票擬便是關於六部、百司各類政務奏請文書的批答,也就是說內閣可以先與皇帝共同討論,作出決定後再草擬成文字,但也可以是內閣先擬好批答文字,連同原奏請文書一起送皇帝審批,其實就是各類文書可全歸於內閣票擬,疑難者由皇帝召閣臣一起商議決定;但必要時皇帝也可在禁中主動提出自己關於政事和用人的意見,通過手詔、中旨(傳口諭)下內閣票擬,對於這類手詔等,內閣可以奉行,也可以拒絕。而荀彧和荀攸顯然隻是把內閣當成一個決策機構,並不打算讓它具備太大的權力,所以他們在內閣後又設立了兩個部門,門下省和尚書省:其中門下省負責審核內閣政令,有不可行的可以駁回,交由內閣重審,等於是為國家最高決策又加了一把鎖,不至於讓內閣權力失控,尚書省負責具體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有監責六部的權力。這三個部門處於平級,全都直屬於皇帝管轄,互相之間權力相等但職責各異。
在這三大部門之下,才是六部,但是這六部的名字與曹操原來想的不同,荀彧和荀攸是這樣為六部定性的: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戶部主管戶口、賦稅,商業,憲部主管國家禮儀製度,軍部主管軍隊人員升遷、軍籍、補給、調令、武備之類,具體如遇有戰事由軍部會同內閣一同向皇帝負責,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國家的工程建設和技術發展。最後在六部之外,還有曹操所講的監察府,有監察之權,但無刑審之權,隻對內閣和皇帝負責。其中軍部和憲部應當就是原史中的兵部和禮部,沒想到卻被荀彧和荀攸改成了軍部和憲部,不過曹操也覺得蠻不錯的,聽上去比原來的要有氣勢得多了。
內閣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這就是荀彧和荀攸想出的三權分工,從而彼此製約,以掌管國家大政,同時內閣又限製了皇帝權利,不致於因為皇帝的昏庸而導致整個國家決策層的錯誤。而六部雖然低於內閣,門下,尚書三省,但是由於六部尚書可以參與到內閣決策層中,所以不至於讓六部完全變成附庸,等於又來了一道人事上的製約。可以說荀彧和荀攸在這製度上花費了極大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