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119章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


    興慶宮裏濃煙滾滾,哭聲喊聲震天響。


    李琬眉頭緊皺,輕輕回頭掃了身後的高仙芝一眼。


    高仙芝趕緊上前低低道,“殿下,這宮中突然起火,不知……是何緣故?”


    李琬默然不語。轉頭繼續凝望興慶宮宮殿群的層層疊疊的華麗飛簷,良久才淡然一笑道,“且不管它。如果父皇想要**,跟本王死扛到底,那倒是也省下本王一番力氣。”


    “大明宮那邊,動靜如何了?”


    高仙芝微微一笑,“盛王動作不慢。已經有九成朝臣聯合簽署,共同擁立殿下為大唐儲君……殿下,臣以為,不若直接……”


    李琬哈哈一笑,“高帥,這個急不得。”


    “本王可先做儲君……至於這皇位,本王想,父皇下一步肯定會讓本王來替他分憂吧。”李琬嘴角浮起一抹冷笑來。


    很顯然,隻要李隆基下詔廢除李亨,冊立李琬為太子。而旋即,李琬就會打蛇隨棍上,再次威逼李隆基退讓讓賢。


    這滿朝文武和長安軍力皆在李琬掌握之中,皇帝就如同光杆司令,由不得他不答應。


    李琬之所以如此,因為他太了解自己這位父皇的性格。如果一下子就威逼李隆基退位,李隆基說不定會真的死扛到底,而李琬固然不懼,最終也能達成心願,但終歸還是會背上一個弑父弑君的惡名。


    不到萬不得已,李琬是不會這樣做的。


    李琬隻索要儲君之位,武力強迫之下,形勢所逼之下,李隆基八成會答應下來。


    而對於李琬來說,隻要他登上了儲君之位,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接管大唐朝政權力,然後采取各種更加激烈隱晦的手段,迫使李隆基禪讓皇位。


    “高帥,傳本王的命令,讓盛王帶著朝臣的奏表,進宮去與父皇談一談。”李琬肅然揮手,上馬馳去。


    高仙芝愕然。


    興慶宮中。


    李隆基臉色陰沉地站在禦書房門外,凝視著那頭火光衝天而宮女太監往來呼號救火的現場。


    “楊國忠這個狗賊!朕要活剮了他!朕要活剮了他!”李隆基恨恨地大聲咆哮起來,不過他的聲音再大也被那邊的救火聲壓住,“老東西,太子呢?讓太子過來見朕!”


    高力士輕聲一歎,躬身道,“大家,太子緊閉東宮之門,不準任何人出入——老奴擔心……”


    “擔心什麽?”李隆基猛然陰狠地回頭斥道。


    “老奴擔心,絕望之下,太子殿下會自尋短見。”高力士長出了一口氣。


    李隆基呆了一下,身子同時也晃蕩了一下,突然仰天噴出一口鮮血,無力地癱倒在了地上。


    “陛下!”


    “陛下——速傳禦醫,傳禦醫!”


    高力士倉惶尖聲驚叫起來。


    驪山。


    金吾衛大將軍府衙正堂。


    哥舒翰一身甲胄,威風凜凜地坐在大堂正位,而側麵則是一身官袍麵色肅然的張瑄。蕭十三郎則手持寶劍,站在張瑄身後。


    啪!


    哥舒翰猛然一拍桌案,緩緩起身,凜然的目光緩緩從列隊堂下的金吾衛郎將、長史、錄事參軍、兵曹、都尉、校尉等一幹大將軍府的文臣將佐,沉聲道,“諸位,請張大人宣布陛下旨意。”


    “喏。”眾人不敢怠慢,躬身應是。


    張瑄望著眾人那或是狐疑或是震驚或是倉惶不安的臉色,心裏暗叫僥幸。


    到了這個時候,張瑄才發現,哥舒翰這個大唐名將的赫赫威風名望,遠遠比皇帝的密旨更好使。如果不是張瑄突發奇想將哥舒翰帶到這裏來,縱然是用雷霆手段拿下何金良,也無法收複調動這支軍隊。


    這支軍馬曾是哥舒翰的舊部。當年哥舒翰血屠石堡城的殺氣騰騰、多年來在軍中的威望,足以震懾住很多蠢蠢欲動的軍中中低將領。


    張瑄霍然起身朗聲道,“榮王李琬起兵謀反,金吾衛大將軍何金良從賊叛逆。本官奉旨將其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由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暫代——哥帥,陛下危在旦夕,本官以為,應立即集聚兵將,向長安發兵,勤王救駕!”


    哥舒翰慨然點頭,朗聲呼道:“然。眾將聽令!速集聚兵馬,兵進長安!”


    金吾衛5000人馬與楊漣的2000兵馬合兵一處,統由哥舒翰一並指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百裏之外的長安城急行軍而去。夜幕之下,大軍飛速行動,驚起無數夜鶯飛鳥,發出淒厲的啼鳴聲。


    五更時分,這支7000人的軍馬悄然掩殺至長安城外。


    以哥舒翰的意思,就要進通化門,發起強攻。由通化門而入,一路直逼玄武門,一路解救興慶宮。


    但張瑄卻認為,東麵的通化門、北麵的玄武門以及西麵的開元門等,必是李琬重兵防衛之處,唯有南麵的明德、安化和啟夏三門防衛較弱,可以強行攻破。


    哥舒翰是軍中宿將,戰無不勝的統帥,他的目光自然是不會錯的,但張瑄自有考量,隻是不能明說罷了。


    楊漣見張瑄跟哥舒翰“爭執”起來,不由皺了皺眉。心道:你一個文官,就算有些謀略膽識,又怎能跟軍中名帥哥舒翰相比!


    但張瑄級別雖然不高,可持有皇帝密旨金牌,卻是此行的真正首腦。而哥舒翰,不過是適逢其會被張瑄推到了這個位置上,楊漣縱有不滿,也不能明說。


    哥舒翰深深凝視著這個自己已經不敢小覷的年輕的皇帝特使,長出了一口氣,輕輕道,“張大夫,通化門防衛雖重,但我軍集中力量攻其一點,還是有很大勝算的。此門距離陛下所在的興慶宮最近,吾等可一鼓作氣營救陛下!”


    “哥帥,通化門防衛過重,一旦我軍久攻不下,必會讓榮王鋌而走險,反而更加危及陛下安危……”張瑄輕輕道,“不如這樣,哥帥率5000人猛攻通化門,楊守捉率軍一千佯攻開元門,而本官則率一千軍馬攻擊南麵的明德門……”


    “兵力分散……”哥舒翰沉吟了一下,點點頭慨然道,“這樣也好,本帥率重兵吸引榮王兵馬,二位分別從西、南方向進攻。諸位,切記,不論吾等哪一路先攻進長安,都須飛速進擊興慶宮,救援陛下!”


    “然。”張瑄拱手道。心裏卻淡然一笑,他倒希望李琬把李隆基幹掉,把這盤棋局徹底搞亂,然後推倒重來。可惜張瑄心裏很清楚,李琬逼宮奪權不假,但弑父的可能性太低。


    通化門外的曠野上,火光衝天,黑壓壓的軍馬壓進,馬蹄聲軍鼓聲喊殺聲,聲聲震天。


    把守通化門的羽林衛大驚失色,趕緊傳報榮王李琬。


    李琬正在府中自斟自飲,慢慢想著明日待皇帝妥協後該怎麽上位和處置長安亂局,突然聞報說城外有勤王兵馬突至,領軍者竟是哥舒翰,不禁麵色大變。


    李琬縱馬直至通化門,上得城門樓,高仙芝匆匆迎了過來。


    高仙芝的臉色很不好看,城外這支軍馬打著金吾衛的旗幟,哥舒翰親率,這顯然意味著皇帝早有安排,而李琬所謂的金吾衛皆在掌握,終歸還是虛幻一場。


    李琬俯身凝視著城外作勢要立即進攻城門的金吾衛軍馬,神色因為極度意外、憤怒而扭曲抽搐起來。


    “何金良,混賬東西,誤了本王大事!”


    “高帥,速速調集其他城門軍馬馳援通化門……高帥,本王隻希望汝能頂住,隻要給本王半個時辰的時間……汝懂本王的意思嗎?”


    李琬麵目猙獰,聲音低沉而冷厲。


    高仙芝默然拱手領命,知道李琬危急之下要不管不顧立即向李隆基下手了。在這種時候,他哪怕是弑父也在所不惜了。


    李琬率百餘護衛直抵興慶宮,當即命令包圍興慶宮的三千羽林衛猛攻興慶宮。


    而此時此刻,皇帝李隆基心力交瘁地躺在禦書房裏,早已無力指揮宮中宿衛抵抗羽林衛的進攻。


    倒是太子李亨和楊國忠為了自保,也算是臨死一搏,親自衝上宮門樓,率宮中的千餘宮禁宿衛和數百家奴護衛,仗著厚重結實的宮門與高大的宮牆,與猛攻的羽林衛展開了殊死戰鬥。


    當然,這也正是通化門外的動靜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坐以待斃是個死,拚死抵抗還有一線生機,何去何從就不難理解了。


    興慶宮竟然久攻不下,李琬煩躁暴怒,如果不是護衛的再三阻攔,他一定會親自衝上前去參與拚殺。


    在哥舒翰進攻通化門之前,張瑄就早已親率一千士卒潛伏在了明德門下。按照與哥舒翰商定的計策,他這一路進攻要等待通化門的動靜,但張瑄顯然並沒有按照原定的計劃去做。


    他抬頭凝望著高達數十米的堅固城牆,以及那城牆上隱隱綽綽的羽林衛旗幟,沉默片刻,才扭頭望著蕭十三郎輕輕道,“兄長,這城牆可能上的去?”


    蕭十三郎怎能不明白張瑄的意圖。他淡然一笑,“兄弟,且少待片刻,待為兄潛進城去,打開城門,爾等便可趁機掩殺而入。”


    張瑄深躬一禮,“煩勞兄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格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格魚並收藏天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