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116章各懷鬼胎、離心離德


    李氏皇族向來有兵變的“習俗”。


    李淵靠造反起家,太宗李世民一手導演了玄武門之變,射殺兄弟才登上皇位。而李隆基本人,更是親自運作了兩次兵變,並從中成為最大的獲益者。


    李隆基做夢也沒有想到,同樣的兵變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如今,他是皇帝,卻也是一個被脅迫和逼宮者。


    想來這個兒子,其心狠手辣不亞於他當年。


    既然他提兵控製長安城並兵臨興慶宮之下,不達目的怎肯罷休?


    李隆基心裏非常清楚,李琬提出的誅殺楊國忠和廢黜太子李亨,不過是一個借口,他真正的目的是逼自己退位,好讓他名正言順地登臨君位。


    李隆基從得到消息,到倉促應對,反應不可謂不快,但他沒有想到,李琬的行動比他更快。或者說,這個兒子的手段比他更狠,當然這也昭示著皇帝的垂垂老矣,不管他承認還是不承認,在權謀心智上他都漸漸呈現出相應的頹勢。


    李隆基就這樣站在宮門樓上,居高臨下地凝視著宮前黑壓壓的羽林衛軍馬,以及那縱馬站在隊伍前麵的榮王李琬。


    他心裏當然憤怒無比,但到了此刻,他的心神反倒是漸漸平靜下來。


    隻有他身邊的太子李亨,臉色慘白,肩頭微微有些輕顫。如果不是怕皇帝答應李琬的斜坡,當場廢除了他,他也沒有膽量跟隨著上來;而楊國忠,心裏更是惶急。


    他在李琬發動前探知了消息,也不愧是一代梟雄,在知曉退出城外無望之後,立即當機立斷,糾集數百家丁護衛保護著一家內眷倉皇遁入了皇帝所居的興慶宮。此時此刻,對於楊國忠來說,這長安城裏最安全的地方也就是興慶宮了。


    李隆基怒視著宮前的李琬,突然揚手拚盡渾身氣力斥責道,“李琬,汝帶兵逼宮,無父無君,罪該萬死!”


    “爾等羽林衛,若放下兵器,助朕擒拿榮王逆賊一黨,朕不僅恕爾等謀逆從賊之罪,還重重有賞。”


    李隆基旋即又扯著嗓子麵向羽林衛士卒喊道。


    李琬漠然冷笑,無動於衷。


    他既然起兵,就有絕對的把握。這羽林衛數千兵馬掌握在他手裏並非一日,都到了這個份上,如果僅憑皇帝一句話就將大好的局麵瓦解,李琬不如去找塊豆腐自己一頭撞死算了。


    數千羽林衛默然不語。


    說實話,並非所有羽林衛士卒都心向榮王,都心甘情願地從賊謀逆。隻是羽林衛中的中上層軍官幾乎都被霍青控製在手裏,作為普通士卒他們隻能遵從軍令。有任何風吹草動,怕也會被當即格殺清除。


    皇子向皇帝逼宮,兒子向父親討權——這在很多士卒眼裏,謀逆的罪惡感其實是大大減輕的。


    “李琬,孽障!狗賊!朕要將汝淩遲處死!”


    李隆基蒼老的聲音在宮門前久久回蕩著,卻突然引發了一陣劇烈的咳嗽。


    “兒臣榮王李琬,見過父皇。”


    李琬縱馬上前,馬鞭揮舞,聲音清朗平靜,“當今朝廷,奸佞當道,太子無能。兒臣率這羽林衛八千兒郎,懇請父皇誅奸佞、清君側、廢太子,以正朝綱。”


    “誅奸佞、清君側、廢太子、正朝綱!”


    數千羽林衛振臂呼應,齊聲怒吼,聲若震天。


    宮門樓上的太子李亨和楊國忠臉色驟然一變,下意識地往後退了一步。


    李隆基臉上抽搐了一下,回頭來掃了楊國忠和李亨一眼。


    楊國忠暗叫不妙,這老皇帝在李琬的脅迫下已經產生了棄卒保車的心思,起了殺機!


    楊國忠立即上前一步,躬身壓低聲音道,“陛下,臣以為,逆賊逼宮,勢不可擋,不若讓臣和太子糾集部眾和宮禁宿衛,從興慶宮後門殺出一條血路,拚死衝破延興門,退出長安城,以保周全。”


    “隻要陛下登高一呼,天下藩鎮勤王而至,滅殺叛逆一黨,又何足道哉?”


    李亨也上前小聲道,“楊相所言極是,父皇,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李隆基冷冷一笑,沒有回應。


    李亨和楊國忠失望地後退了一步,慢慢向宮門樓下退卻,隻留下李隆基和高力士二人,在幾個瑟瑟發抖的太監宮女簇擁下,與宮門下的李琬數千羽林衛兵馬相持。


    “取箭來!”李琬振腕一呼。


    身後士卒趕緊送上弓箭。


    李琬將早已寫好的書函綁在弓箭上,然後搭弓引箭,瞄準皇帝身旁的宮門樓旗幟射去。


    “陛下當心!”高力士陡然色變,一個箭步擋在了皇帝跟前。


    嗖!


    一聲脆響,李琬射出的飛箭正中宮門樓的旗杆,一封書函顫巍巍地搖曳在寒風中。


    “取過來。”李隆基聲音嘶啞,緩緩坐在了宮門樓上。


    他倒也不擔心自己的安危,如果李琬真要帶兵殺進宮來,早就做了,就不會陳兵宮外形成逼宮之勢。他很了解自己這個兒子,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會走上那最後一步——如果能逼迫自己主動退位,對於李琬來說,那是最理想的結果。


    高力士取過信函,遞了過去。


    李隆基接過掃了一眼,臉色大變,肩頭抖顫,眸光中頓時起了無盡的殺意和瘋狂。


    李琬沒有要他退位,隻是要挾他立即將梅妃平平安安地放出宮來。如若不然,他會率兵殺進宮去。或者,派兵出城,將玉真觀的楊貴妃擒拿而來,當著皇帝的麵斬殺。


    李隆基憤怒地將信函撕碎,順手一揚,漫天紙屑便沸沸揚揚飄蕩而起,情景煞是詭異。


    李琬無動於衷,他料定李隆基不敢不從。話說回來了,如果得到李隆基突然要將梅妃賜死的消息,他也不會提前一日行動。


    “殿下,我等何不攻進興慶宮……”高仙芝湊上前去輕輕道。


    李琬搖了搖頭,“不可。本王會給父皇兩日的時間,相信,有這兩日的時間,父皇會安排好一切……本王此舉是清君側而非弑君弑父,爾等需要銘記在心!”


    “本王暫且回府等候,轉告盛王李琦,那群朝臣如若再不行文納諫,擁立本王為儲君,本王便不講情麵了。最遲明日一早……這是本王給出的最後期限。”


    李琬回頭冷冷掃了宮門樓上的李隆基幾人,調轉馬頭從容離去。


    “大家……”高力士顫巍巍地躬身道。


    “放梅妃出宮。但隻梅妃一人,梅妃身邊46個奴才,全部斬殺,裝在匣裏,一並送出去!”李隆基陰慘慘地說著,憤然起身,卻忍不住打了一個趔趄。要不是身旁的太監眼疾手快,沒準就要倒在地上。


    被太監攙扶著,李隆基翹腳向皇城外凝望而去,心裏暗暗祈禱祖先靈佑:但願張瑄諸事順利,及時趕回來,拯朕於危難之中!


    而在城門樓之下,李隆基卻不知,太子李亨與楊國忠卻開始與他離心離德了。


    李亨和楊國忠心裏明白,一旦李琬叛軍衝進興慶宮,皇帝或許不會有危險,但他們兩人必死無疑。


    “殿下,看這局勢,皇帝有拋棄我們的心思了。”楊國忠冷笑著壓低聲音道,“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成為別人案板上的肉!”


    “楊相,可有後路可走?”李亨也惶急地左右四顧,見無人跟隨,才輕輕道。


    “太子,不如我們糾集宮禁宿衛和國忠的家奴,湊起來也有一千五百多人,我們由後門突然殺出,直衝延興門。以國忠看來,延興門矮小難守易攻,隻要我等衝出長安,必能保全身家性命!”


    “可父皇……”


    “皇帝會隨時放棄你這個太子……”楊國忠冷笑道,“殿下,不若我們賭一賭,拚死殺出一條血路。我們衝出長安,殺向劍南,臣當擁立太子為帝,日後積蓄力量,再號召天下藩鎮,殺回長安,誅滅榮王逆賊!”


    “好!本宮這一回也豁出去了……楊相,吾等何時行動……”


    楊國忠陰沉著臉抬頭向宮門樓上掃了一眼,冷冷一笑,“殿下,入夜時分,請糾集東宮侍從,聽國忠信號!”


    驪山腳下駐紮著一支軍隊。非羽林衛,而是南衙禁軍十二衛中的金吾衛一部,5000人,其實等同於宮禁宿衛,主要任務是守衛驪山華清宮。因為皇帝這些年,每年都要在華清宮呆上幾個月,所以驪山周遭也是重兵防衛之地。


    酉時時分,張瑄率一百羽林衛和一百宮禁宿衛來到驪山腳下,距離金吾衛軍營大概不足一裏遠。


    金吾衛軍營繞山腳而布,大將軍府則位於山腳下通往山中華清宮的官道左側,雖不是京城衙署,卻也高大巍峨氣象萬千。


    200軍士紀律嚴明地下馬列隊在官道之側,張瑄跨在馬上凝望著燈火點點的金吾衛大將軍府默然良久,一言不發。


    李靜忠上前幾步,在馬下恭謹小聲道,“大人,時間緊急,何不直入何金良的大將軍府,宣布陛下密旨,然後率這5000大軍返回長安……”


    張瑄淡然搖頭,“何金良不比賈永,此人位高權重,整軍七年,宿衛此處,吾等隻有陛下密旨而無調兵詔書,怕何金良不聽召喚。”


    李靜忠猶豫了一下,卻是不敢再言,默然退下。


    蕭十三郎催馬上前伏在張瑄耳邊小聲道,“兄弟,為兄隨你走一遭。若是這廝不聽傳召,也不需跟他客氣……”


    張瑄苦笑一聲,輕輕道,“兄長,這金吾衛5000大軍可不比玉真觀外羽林衛那區區500人可比……何金良乃是正三品大將軍,深受陛下器重,在軍中威信極高……吾等就算是用了強製手段,也調不動他屬下的這5000軍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格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格魚並收藏天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