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鄧浩楠頭像”銀元
武漢知府賴有光將查抄楚王的一千多萬兩銀子解到戶部後,使得錢謙益暫時不需要再從鄧浩楠那裏要銀子了。
隻是,鄧浩楠手裏的銀子越來越少,總覺得不是滋味,因此天天琢磨著如何斂財。當然,鄧浩楠是不會從老百姓手裏搜刮民脂民膏的,他把主意打到了文武百官們的身上。
然而,搜刮當官兒的銀子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鄧浩楠為此不得不費盡心思。
這些大明的官員們,都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能手,因此各個家中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國朝兩百多年的積累下來的財富有九成在他們手裏,因此才會造成大明越來越窮。
鄧浩楠現在的目的就是要把官員們手裏掌控的九成國富掏出來,作為繼續維持休養生息國策的資金。
“王爺準備怎麽做?”
書房內,鄧浩楠將馮邵延、王承恩和張溥都叫了來,商議計劃。
“微臣認為應該是準備成立中央銀行了吧!”
馮邵延才得比較貼近,鄧浩楠找他和王承恩一起來,八成跟這個有關。
“猜對一半!”鄧浩楠笑了笑,點頭道:“中央銀行是要辦的!但是在這之前,本王希望把全國各地的金銀都收上來!”
張溥並不懂什麽中央銀行,問向馮邵延之後才知道大概。不過聽鄧浩楠想要收繳全國金銀,急忙出言阻止。
“王爺使不得啊!”
鄧浩楠為之一愣,隻聽張溥接著說道:“收繳全國金銀,勢必會導致全民憤怒,國將不國啊!”
鄧浩楠苦笑了一下,猜到張溥以為他收繳全國金銀是為了橫征暴斂呢!
“子安勿要多想!本王可不是你想得那樣!”
“那王爺此舉的意思是?”
張溥確實捏著一把汗,不過想到鄧浩楠肯自己掏腰包給國家休養生息,應該不至於再橫征暴斂。
一旁馮邵延出言回答道:“張先生沒有體會王爺的意思!其實,早在遼東時,王爺就準備進行金融改革了!遼東銀行和瑞士錢莊就是試點,為了將來中央銀行的順利籌辦而積累經驗!”
張溥問道:“中央銀行可是朝廷出資辦錢莊之意?”
“正是如此!”
王承恩和馮邵延於是便給張溥大致說了些關於中央銀行的事情,省的待會兒鄧浩楠說話時他聽不懂。
人無全才,鄧浩楠還以為張溥也懂得金融,如今看來正應了那句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張溥向來不喜歡雙手染上銅臭,因此對於金融隻是略懂皮毛。
不過,這並不影響鄧浩楠的金融改革,馮邵延一直經驗遼東銀行和錢莊的事情,現在已經完全上手,加上帝國大學中也不乏金融學的專家,因此籌建工作並不困難。
問題在於,鄧浩楠在金本位製和銀本位製問題上有些拿不定主意。
王承恩執掌鄧浩楠的私人內府金庫,對金融也是剛剛學了些皮毛,真正拿主意的還得靠馮邵延。
馮邵延傾向於使用銀本位製,理由是目前全世界主要強國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法等國都是銀本位製,因此使用銀本位製將會促進國際貿易。同時,白銀自漢代已逐漸成為貨幣金屬,到明代白銀事實上已貨幣化,大明真正成為用銀之國。但現在大明實行的是銀兩製,以金屬的重量計值,屬於稱量貨幣製度,沒有踏進真正銀本位貨幣製度階段。
而鄧浩楠也知道,一直到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頒行《幣製條例》,正式采用銀本位,以“元”為貨幣單位,重量為庫平七錢二分,成色是90%的銀幣,到那時才真正實行銀本位製。
同時,大明現在雖然半隻腳踏進銀本位製國家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很嚴重,大明帝國是一個缺乏白銀的國家,國土雖然遼闊,但是白銀缺乏,開采量跟不上國家財富的積累,總是製約經濟發展。因此,大明國內現在還是白銀輔助,使用銅幣和黃金作為主要支付手段。
然而,大明的銅幣同樣缺乏,鑄造錢幣的銅原材料還得從菲律賓和日本進口,這樣依賴外國的貨幣體係很容易遭到別國操控。曆史上,甲午之後,列強們大規模向中國傾銷白銀便是主要的經濟侵略手段。
“用銀本位製倒是可以!”
鄧浩楠想了想,說道:“但我們需要占領墨西哥,掌控白銀主要生產國才能滿足大明的用銀需要!”
馮邵延問道:“那王爺的意思是傾向於金本位製了?”
鄧浩楠並不確定,說道:“使用金本位製倒是比使用銀本位製安全一些,黃金比較穩定,至少在未來四百年內都非常穩定。”
銀本位製是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貨幣製度。有銀兩本位和銀幣本位兩種類型。銀兩本位是以白銀重量“兩”為價格標準實行銀塊流通。銀幣本位則是國家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銀幣可以自由鑄造成和自由熔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銀幣或白銀;銀幣和白銀可自由輸出或輸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穩定。
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本位貨幣。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麵,黃金遠勝於白銀。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銀本位製先是過渡到金銀複本位製,19世紀20年代後又為金本位製所取代。
四百年內穩定?
馮邵延等人不敢相信,但不得不相信。
除了張溥外,其他二人都知道鄧浩楠有些特異功能,早就見怪不怪了。當然,馮邵延知道,鄧浩楠說四百年穩定或許誇張,但是黃金的確很穩定,這是他所知曉的事實。
“隻是黃金的儲備不如白銀的儲備來得快,大明人口眾多,如果用黃金作為本位貨幣,流通量非常大,國庫很難短時間內做到。同時,黃金外流還是一個問題。對外貿易中,假如其他國家獲得我們的金幣,拿回他們國家融了,變成首飾或者變成他們國家的貨幣,那就會影響我們國家的貨幣流通!”
鄧浩楠點點頭,很是感慨的說道:“沒錯!這個問題很難纏。當初西班牙帝國頒布法律禁止向大明輸出白銀,就是因為白銀流入大明之後便不再流出,使得西班牙帝國的銀本位製體係受到不小的影響!”
馮邵延說道:“現在西班牙人放開白銀出口限製,主要是因為我們在控製白銀流入不流出狀況上麵有了很大改善。隻是,國內已經流入了大量的白銀,我們隊白銀擁有一定的定價權,可是在黃金上麵,我們並沒有全世界的黃金定價權,因此一旦采取金本位製,外國人擁有大量黃金容易操控我們的貨幣!”
“那不如同時使用金銀本位製好了!”
張溥見他們二人都不確定到底使用哪種方式,於是索性兩個同時使用。
“這倒是好主意!”王承恩認為可行。
馮邵延看向鄧浩楠,鄧浩楠卻是搖搖頭。
金銀共存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是屬於複本位製,就是一國同時規定金和銀為本位幣。在複本位製下金與銀都如在金本位製或銀本位製下一樣,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鑄造與熔化,自由輸出輸入。
複本位製從表麵上看能夠使本位貨幣金屬有更充足的來源,使貨幣數量更好地滿足商品生產與交換不斷擴大的需要,但實際上卻是一種具有內在不穩定性的貨幣製度。
“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即金銀兩種金屬中市場價值高於官方確定比價的不斷被人們收藏時,金銀兩者中的“貴”金屬最終會退出流通,使複本位製無法實現。這一現象被稱為“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的根本原因在於金銀複本位與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具有排他性、獨占性的矛盾。
“這樣會造成混亂!”鄧浩楠當即否定。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總得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吧!
鄧浩楠見他們幾人都陷入了困頓中,於是苦笑了一下,暗道自己過於追求完美了。既然現在不具備金本位製的條件,那就用銀本位製好了。反正銀本位製還得統治世界好幾百年,由著去吧!
“如果能用紙幣就好了!”
馮邵延問道:“王爺是準備發行像大明寶鈔那種東西?”
張溥也道:“寶鈔已經貶值的一文不值了,地方上根本都不認了!”
鄧浩楠笑了笑,道:“想想而已!那就采取銀本位製好了!至於輔助貨幣,你們看還要繼續用銅幣鑄造嗎?”
馮邵延回答道:“輔助貨幣消耗甚大,朝廷鑄造銅幣所費頗多,不劃算。而現在我們的煉鋼廠可以煉出光澤好、耐腐蝕的不鏽鋼出來,不如用不鏽鋼來鑄造輔助貨幣!”
鄧浩楠恍然大悟,怎麽把這茬給忘記了!用不鏽鋼來鑄造輔助錢幣再好不過了。
張溥讚同的點頭,說道:“我也見過那種不鏽鋼,用來鑄造錢幣當真不錯。以前的那些銅錢過一段時間就腐蝕了,朝廷重新熔煉火耗甚大,不劃算。”
王承恩突然道:“隻是那不鏽鋼材鍛造成錢幣不是很容易,同樣增加朝廷負擔!”
鄧浩楠笑道:“放心,不是蒸汽機和水壓機都搞出來了嗎?隻需要稍微改進一下,變成小型的鑄幣機器還是很容易的!”
“王爺英明!”
馮邵延頓時喜道:“這水壓機我可是見識了,遠非人畜之力所能及,有了它,鑄鋼鐵錢幣之事成矣!”
鄧浩楠突然想起了火耗問題,於是說道:“既然決定采取銀本位製了,但白銀的火耗問題需要解決。地方官員經常利用火耗差價,對老百姓進行盤剝,他們從中牟取暴利,這個必須要控製!”
如何控製火耗,著實有些難度,幾人陷入了沉思當中。
過了一會兒,馮邵延突然道:“不如廢除銀塊本位製,使用西洋人國家的銀幣本位製。將白銀統一鑄造成銀幣,禁止地方私自鑄造模仿,統一由中央進行火耗補差,這樣地方官就無法利用火耗來壓榨老百姓了!”
“還不夠!”
鄧浩楠想了想,於是說道:“用銀元本位製!”
何謂銀元本位製?
幾人不明所以,紛紛看向鄧浩楠,後者解釋道:“銀幣固定了比率,一兩銀子兌換兩枚銀幣。但是白銀的價值還是很高,老百姓每個月能賺四個銀幣都算是不錯了。這樣來看,銀幣和輔助錢幣兌換起來數額差距很大。因此本王將銀幣和輔助硬幣分作三六九等。”
鄧浩楠的意思就是把錢幣鑄造成幣值不等的貨幣,例如銀幣改銀元,最大麵值五百,最小一銀元。輔助貨幣分作角、分。一銀元兌換十角,一角兌換十分。
這樣一來,不用再像以前那樣。一兩銀子兌換一千個銅錢那麽繁瑣了,現在一兩銀子隻需要換成兩塊銀元,或者二十角,兩百分,大大減少了交易的繁瑣性。
“此法甚妙!”馮邵延說道:“在錢幣上標明幣值,這樣私人或者地方官便不敢輕易熔毀錢幣,火耗問題立刻解決。同時,這種貨幣更加有利於交易,大大立於民啊!”
“那就這樣敲定了!”
鄧浩楠很是高興,這時張溥說道:“王爺改革幣製恐怕還有其他考量吧!”
鄧浩楠微微一笑,說道:“當然!現在國庫存銀隻有一千多萬兩,內府金庫算上也不過三千萬兩,還要休養生息兩年,這些銀子怕是不夠!所以本王需要銀子,大把的銀子!”
馮邵延這時給張溥解釋道:“王爺進行金融改革,所有的金銀和銅錢將禁止流通,然後命令所有國民將自己家中的存錢全部拿到銀行兌換新錢幣!”
張溥擔憂的問道:“隻是,兌換新錢幣談何容易?隻有三千萬兩害滿足不了福王一個人的呢,如何滿足大明數千萬人口?國朝上下的錢財足夠堆成金山銀山啊!”
鄧浩楠明白張溥的意思,笑道:“子安勿須擔心!新貨幣發行並非一下子就在全國同時實行!而是要有一個過渡期,本王暫定為一年!這一年當中,先從直隸開始,銀行開設到哪裏,哪裏再實行貨幣兌換。這樣一來,我們先前兌換來的白銀,便可以再次鑄造成貨幣,然後繼續兌換。”
馮邵延說道:“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知道大明國朝到底有多少財富!每次兌換都記錄在案,便知道大明國力如何!同時,文武百官、各地士紳商人們到底有多少財富,可以窺探八成!”
“好策略!”
張溥頻頻點頭,對這個計劃十分看好。
同治元年三月,鄧浩楠著急內閣六個閣臣商議金融貨幣改革計劃,由於鄧浩楠已經做好了全盤計劃,因此很順利的被錢謙益等人接受。
三月十二日,大明帝國中央銀行成立,王承恩人央行行長兼內務府總管。馮邵延任副行長,同時除去軍情局直隸分處處長職務,任命他為戶部右侍郎。
第二天,內閣通過了並公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規定,銀本位幣定名為“元”,總重26.6971克,銀百分之八十八、銅百分之十二,即含純銀23.493448克。銀本位幣每元重量及成色,與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過0.3,並規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銀本位幣授受,其用數每次均無限製。按照計劃,先在京畿實行“廢兩改元”,預計一年內在發行全國統一的銀幣――“鄧浩楠頭像”銀元,或者稱龍幣。
鄧浩楠頭像銀元,也稱龍幣。正麵為鄧浩楠的大頭像,標注漢字銀元麵值,背麵為長城和龍圖騰標誌,標注阿拉伯數字麵值和鑄造時間。
央行成立,鄧浩楠將戶部一千多萬兩銀子鑄造成各種麵值的銀幣在北京先發行流通。同時,新建成的帝國鑄幣廠全麵開工鑄造錢幣,向老百姓大規模兌換不鏽鋼鑄造的硬幣。
由於銀元本身就有價值,因此朝廷下達銀本位製改革,限期將錢幣兌換的命令後,並沒有遭到各個利益階層的反對。而對於老百姓而言,他們很少有正裝的銀子,兌換不起銀元,隻能將一大堆銅錢和散碎銀子到銀行兌換成硬幣。
這硬幣鑄造的可比銀元好看多了,光澤十足,十分受老百姓歡迎。一時間,但凡到銀行兌換錢幣的人們,都喜歡兌換這些硬幣。這使得銀行儲備的銀元夠用的情況下,硬幣的儲備卻是不夠了。
不得已,帝國鑄幣廠隻好加開了十幾道生產線,大規模鑄造硬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硬幣的大規模發行量超出了鄧浩楠的想象,雖然增加的央行和鑄幣廠的負擔,但是反過來卻幫助了鄧浩楠。
因為三千萬兩鑄造出來的六千萬銀元根本連北京城內的黃金白銀兌換都無法滿足,更不要說整個京畿了。
好在人們喜歡更加光亮好看的硬幣,使得央行得以緩過勁兒來,頂住了第一波的兌換壓力。加上鑄幣廠大規模的開工鑄造銀元,將剛剛兌換進來的銀兩迅速變成銀元才得以解決問題。
後來鄧浩楠才明白,北京城內的都是王公貴族,哪個家中沒有個十幾萬,上百萬兩銀子啊?不說別的,賣一套房子就不止十萬兩銀子!鄧浩楠的三千萬兩銀子作為幣製改革的基準金實在有些冒險了。
當然,這也不能怪鄧浩楠。大明超級邋遢的理財能力,使得財政收入僅僅才幾百萬兩銀子。正常情況下,儲備金達到財政的三倍既可以實行貨幣改革,而鄧浩楠手裏有三千萬兩銀子,本來足夠了。萬萬沒有想到,大明朝廷窮,但是民間可是有的是錢。
這算是藏富於民嗎?鄧浩楠隻得苦笑!
武漢知府賴有光將查抄楚王的一千多萬兩銀子解到戶部後,使得錢謙益暫時不需要再從鄧浩楠那裏要銀子了。
隻是,鄧浩楠手裏的銀子越來越少,總覺得不是滋味,因此天天琢磨著如何斂財。當然,鄧浩楠是不會從老百姓手裏搜刮民脂民膏的,他把主意打到了文武百官們的身上。
然而,搜刮當官兒的銀子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鄧浩楠為此不得不費盡心思。
這些大明的官員們,都是搜刮民脂民膏的能手,因此各個家中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國朝兩百多年的積累下來的財富有九成在他們手裏,因此才會造成大明越來越窮。
鄧浩楠現在的目的就是要把官員們手裏掌控的九成國富掏出來,作為繼續維持休養生息國策的資金。
“王爺準備怎麽做?”
書房內,鄧浩楠將馮邵延、王承恩和張溥都叫了來,商議計劃。
“微臣認為應該是準備成立中央銀行了吧!”
馮邵延才得比較貼近,鄧浩楠找他和王承恩一起來,八成跟這個有關。
“猜對一半!”鄧浩楠笑了笑,點頭道:“中央銀行是要辦的!但是在這之前,本王希望把全國各地的金銀都收上來!”
張溥並不懂什麽中央銀行,問向馮邵延之後才知道大概。不過聽鄧浩楠想要收繳全國金銀,急忙出言阻止。
“王爺使不得啊!”
鄧浩楠為之一愣,隻聽張溥接著說道:“收繳全國金銀,勢必會導致全民憤怒,國將不國啊!”
鄧浩楠苦笑了一下,猜到張溥以為他收繳全國金銀是為了橫征暴斂呢!
“子安勿要多想!本王可不是你想得那樣!”
“那王爺此舉的意思是?”
張溥確實捏著一把汗,不過想到鄧浩楠肯自己掏腰包給國家休養生息,應該不至於再橫征暴斂。
一旁馮邵延出言回答道:“張先生沒有體會王爺的意思!其實,早在遼東時,王爺就準備進行金融改革了!遼東銀行和瑞士錢莊就是試點,為了將來中央銀行的順利籌辦而積累經驗!”
張溥問道:“中央銀行可是朝廷出資辦錢莊之意?”
“正是如此!”
王承恩和馮邵延於是便給張溥大致說了些關於中央銀行的事情,省的待會兒鄧浩楠說話時他聽不懂。
人無全才,鄧浩楠還以為張溥也懂得金融,如今看來正應了那句話,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張溥向來不喜歡雙手染上銅臭,因此對於金融隻是略懂皮毛。
不過,這並不影響鄧浩楠的金融改革,馮邵延一直經驗遼東銀行和錢莊的事情,現在已經完全上手,加上帝國大學中也不乏金融學的專家,因此籌建工作並不困難。
問題在於,鄧浩楠在金本位製和銀本位製問題上有些拿不定主意。
王承恩執掌鄧浩楠的私人內府金庫,對金融也是剛剛學了些皮毛,真正拿主意的還得靠馮邵延。
馮邵延傾向於使用銀本位製,理由是目前全世界主要強國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法等國都是銀本位製,因此使用銀本位製將會促進國際貿易。同時,白銀自漢代已逐漸成為貨幣金屬,到明代白銀事實上已貨幣化,大明真正成為用銀之國。但現在大明實行的是銀兩製,以金屬的重量計值,屬於稱量貨幣製度,沒有踏進真正銀本位貨幣製度階段。
而鄧浩楠也知道,一直到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頒行《幣製條例》,正式采用銀本位,以“元”為貨幣單位,重量為庫平七錢二分,成色是90%的銀幣,到那時才真正實行銀本位製。
同時,大明現在雖然半隻腳踏進銀本位製國家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很嚴重,大明帝國是一個缺乏白銀的國家,國土雖然遼闊,但是白銀缺乏,開采量跟不上國家財富的積累,總是製約經濟發展。因此,大明國內現在還是白銀輔助,使用銅幣和黃金作為主要支付手段。
然而,大明的銅幣同樣缺乏,鑄造錢幣的銅原材料還得從菲律賓和日本進口,這樣依賴外國的貨幣體係很容易遭到別國操控。曆史上,甲午之後,列強們大規模向中國傾銷白銀便是主要的經濟侵略手段。
“用銀本位製倒是可以!”
鄧浩楠想了想,說道:“但我們需要占領墨西哥,掌控白銀主要生產國才能滿足大明的用銀需要!”
馮邵延問道:“那王爺的意思是傾向於金本位製了?”
鄧浩楠並不確定,說道:“使用金本位製倒是比使用銀本位製安全一些,黃金比較穩定,至少在未來四百年內都非常穩定。”
銀本位製是以白銀為本位貨幣的貨幣製度。有銀兩本位和銀幣本位兩種類型。銀兩本位是以白銀重量“兩”為價格標準實行銀塊流通。銀幣本位則是國家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一定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銀幣可以自由鑄造成和自由熔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銀幣或白銀;銀幣和白銀可自由輸出或輸入,以保證外匯市場的穩定。
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本位貨幣。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麵,黃金遠勝於白銀。西方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銀本位製先是過渡到金銀複本位製,19世紀20年代後又為金本位製所取代。
四百年內穩定?
馮邵延等人不敢相信,但不得不相信。
除了張溥外,其他二人都知道鄧浩楠有些特異功能,早就見怪不怪了。當然,馮邵延知道,鄧浩楠說四百年穩定或許誇張,但是黃金的確很穩定,這是他所知曉的事實。
“隻是黃金的儲備不如白銀的儲備來得快,大明人口眾多,如果用黃金作為本位貨幣,流通量非常大,國庫很難短時間內做到。同時,黃金外流還是一個問題。對外貿易中,假如其他國家獲得我們的金幣,拿回他們國家融了,變成首飾或者變成他們國家的貨幣,那就會影響我們國家的貨幣流通!”
鄧浩楠點點頭,很是感慨的說道:“沒錯!這個問題很難纏。當初西班牙帝國頒布法律禁止向大明輸出白銀,就是因為白銀流入大明之後便不再流出,使得西班牙帝國的銀本位製體係受到不小的影響!”
馮邵延說道:“現在西班牙人放開白銀出口限製,主要是因為我們在控製白銀流入不流出狀況上麵有了很大改善。隻是,國內已經流入了大量的白銀,我們隊白銀擁有一定的定價權,可是在黃金上麵,我們並沒有全世界的黃金定價權,因此一旦采取金本位製,外國人擁有大量黃金容易操控我們的貨幣!”
“那不如同時使用金銀本位製好了!”
張溥見他們二人都不確定到底使用哪種方式,於是索性兩個同時使用。
“這倒是好主意!”王承恩認為可行。
馮邵延看向鄧浩楠,鄧浩楠卻是搖搖頭。
金銀共存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是屬於複本位製,就是一國同時規定金和銀為本位幣。在複本位製下金與銀都如在金本位製或銀本位製下一樣,可以自由買賣,自由鑄造與熔化,自由輸出輸入。
複本位製從表麵上看能夠使本位貨幣金屬有更充足的來源,使貨幣數量更好地滿足商品生產與交換不斷擴大的需要,但實際上卻是一種具有內在不穩定性的貨幣製度。
“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即金銀兩種金屬中市場價值高於官方確定比價的不斷被人們收藏時,金銀兩者中的“貴”金屬最終會退出流通,使複本位製無法實現。這一現象被稱為“格雷欣法則”。“劣幣驅逐良幣”的根本原因在於金銀複本位與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具有排他性、獨占性的矛盾。
“這樣會造成混亂!”鄧浩楠當即否定。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總得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吧!
鄧浩楠見他們幾人都陷入了困頓中,於是苦笑了一下,暗道自己過於追求完美了。既然現在不具備金本位製的條件,那就用銀本位製好了。反正銀本位製還得統治世界好幾百年,由著去吧!
“如果能用紙幣就好了!”
馮邵延問道:“王爺是準備發行像大明寶鈔那種東西?”
張溥也道:“寶鈔已經貶值的一文不值了,地方上根本都不認了!”
鄧浩楠笑了笑,道:“想想而已!那就采取銀本位製好了!至於輔助貨幣,你們看還要繼續用銅幣鑄造嗎?”
馮邵延回答道:“輔助貨幣消耗甚大,朝廷鑄造銅幣所費頗多,不劃算。而現在我們的煉鋼廠可以煉出光澤好、耐腐蝕的不鏽鋼出來,不如用不鏽鋼來鑄造輔助貨幣!”
鄧浩楠恍然大悟,怎麽把這茬給忘記了!用不鏽鋼來鑄造輔助錢幣再好不過了。
張溥讚同的點頭,說道:“我也見過那種不鏽鋼,用來鑄造錢幣當真不錯。以前的那些銅錢過一段時間就腐蝕了,朝廷重新熔煉火耗甚大,不劃算。”
王承恩突然道:“隻是那不鏽鋼材鍛造成錢幣不是很容易,同樣增加朝廷負擔!”
鄧浩楠笑道:“放心,不是蒸汽機和水壓機都搞出來了嗎?隻需要稍微改進一下,變成小型的鑄幣機器還是很容易的!”
“王爺英明!”
馮邵延頓時喜道:“這水壓機我可是見識了,遠非人畜之力所能及,有了它,鑄鋼鐵錢幣之事成矣!”
鄧浩楠突然想起了火耗問題,於是說道:“既然決定采取銀本位製了,但白銀的火耗問題需要解決。地方官員經常利用火耗差價,對老百姓進行盤剝,他們從中牟取暴利,這個必須要控製!”
如何控製火耗,著實有些難度,幾人陷入了沉思當中。
過了一會兒,馮邵延突然道:“不如廢除銀塊本位製,使用西洋人國家的銀幣本位製。將白銀統一鑄造成銀幣,禁止地方私自鑄造模仿,統一由中央進行火耗補差,這樣地方官就無法利用火耗來壓榨老百姓了!”
“還不夠!”
鄧浩楠想了想,於是說道:“用銀元本位製!”
何謂銀元本位製?
幾人不明所以,紛紛看向鄧浩楠,後者解釋道:“銀幣固定了比率,一兩銀子兌換兩枚銀幣。但是白銀的價值還是很高,老百姓每個月能賺四個銀幣都算是不錯了。這樣來看,銀幣和輔助錢幣兌換起來數額差距很大。因此本王將銀幣和輔助硬幣分作三六九等。”
鄧浩楠的意思就是把錢幣鑄造成幣值不等的貨幣,例如銀幣改銀元,最大麵值五百,最小一銀元。輔助貨幣分作角、分。一銀元兌換十角,一角兌換十分。
這樣一來,不用再像以前那樣。一兩銀子兌換一千個銅錢那麽繁瑣了,現在一兩銀子隻需要換成兩塊銀元,或者二十角,兩百分,大大減少了交易的繁瑣性。
“此法甚妙!”馮邵延說道:“在錢幣上標明幣值,這樣私人或者地方官便不敢輕易熔毀錢幣,火耗問題立刻解決。同時,這種貨幣更加有利於交易,大大立於民啊!”
“那就這樣敲定了!”
鄧浩楠很是高興,這時張溥說道:“王爺改革幣製恐怕還有其他考量吧!”
鄧浩楠微微一笑,說道:“當然!現在國庫存銀隻有一千多萬兩,內府金庫算上也不過三千萬兩,還要休養生息兩年,這些銀子怕是不夠!所以本王需要銀子,大把的銀子!”
馮邵延這時給張溥解釋道:“王爺進行金融改革,所有的金銀和銅錢將禁止流通,然後命令所有國民將自己家中的存錢全部拿到銀行兌換新錢幣!”
張溥擔憂的問道:“隻是,兌換新錢幣談何容易?隻有三千萬兩害滿足不了福王一個人的呢,如何滿足大明數千萬人口?國朝上下的錢財足夠堆成金山銀山啊!”
鄧浩楠明白張溥的意思,笑道:“子安勿須擔心!新貨幣發行並非一下子就在全國同時實行!而是要有一個過渡期,本王暫定為一年!這一年當中,先從直隸開始,銀行開設到哪裏,哪裏再實行貨幣兌換。這樣一來,我們先前兌換來的白銀,便可以再次鑄造成貨幣,然後繼續兌換。”
馮邵延說道:“這樣做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知道大明國朝到底有多少財富!每次兌換都記錄在案,便知道大明國力如何!同時,文武百官、各地士紳商人們到底有多少財富,可以窺探八成!”
“好策略!”
張溥頻頻點頭,對這個計劃十分看好。
同治元年三月,鄧浩楠著急內閣六個閣臣商議金融貨幣改革計劃,由於鄧浩楠已經做好了全盤計劃,因此很順利的被錢謙益等人接受。
三月十二日,大明帝國中央銀行成立,王承恩人央行行長兼內務府總管。馮邵延任副行長,同時除去軍情局直隸分處處長職務,任命他為戶部右侍郎。
第二天,內閣通過了並公布《銀本位幣鑄造條例》,規定,銀本位幣定名為“元”,總重26.6971克,銀百分之八十八、銅百分之十二,即含純銀23.493448克。銀本位幣每元重量及成色,與法定重量、成色相比之下公差不得超大型過0.3,並規定一切公私交易用銀本位幣授受,其用數每次均無限製。按照計劃,先在京畿實行“廢兩改元”,預計一年內在發行全國統一的銀幣――“鄧浩楠頭像”銀元,或者稱龍幣。
鄧浩楠頭像銀元,也稱龍幣。正麵為鄧浩楠的大頭像,標注漢字銀元麵值,背麵為長城和龍圖騰標誌,標注阿拉伯數字麵值和鑄造時間。
央行成立,鄧浩楠將戶部一千多萬兩銀子鑄造成各種麵值的銀幣在北京先發行流通。同時,新建成的帝國鑄幣廠全麵開工鑄造錢幣,向老百姓大規模兌換不鏽鋼鑄造的硬幣。
由於銀元本身就有價值,因此朝廷下達銀本位製改革,限期將錢幣兌換的命令後,並沒有遭到各個利益階層的反對。而對於老百姓而言,他們很少有正裝的銀子,兌換不起銀元,隻能將一大堆銅錢和散碎銀子到銀行兌換成硬幣。
這硬幣鑄造的可比銀元好看多了,光澤十足,十分受老百姓歡迎。一時間,但凡到銀行兌換錢幣的人們,都喜歡兌換這些硬幣。這使得銀行儲備的銀元夠用的情況下,硬幣的儲備卻是不夠了。
不得已,帝國鑄幣廠隻好加開了十幾道生產線,大規模鑄造硬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
硬幣的大規模發行量超出了鄧浩楠的想象,雖然增加的央行和鑄幣廠的負擔,但是反過來卻幫助了鄧浩楠。
因為三千萬兩鑄造出來的六千萬銀元根本連北京城內的黃金白銀兌換都無法滿足,更不要說整個京畿了。
好在人們喜歡更加光亮好看的硬幣,使得央行得以緩過勁兒來,頂住了第一波的兌換壓力。加上鑄幣廠大規模的開工鑄造銀元,將剛剛兌換進來的銀兩迅速變成銀元才得以解決問題。
後來鄧浩楠才明白,北京城內的都是王公貴族,哪個家中沒有個十幾萬,上百萬兩銀子啊?不說別的,賣一套房子就不止十萬兩銀子!鄧浩楠的三千萬兩銀子作為幣製改革的基準金實在有些冒險了。
當然,這也不能怪鄧浩楠。大明超級邋遢的理財能力,使得財政收入僅僅才幾百萬兩銀子。正常情況下,儲備金達到財政的三倍既可以實行貨幣改革,而鄧浩楠手裏有三千萬兩銀子,本來足夠了。萬萬沒有想到,大明朝廷窮,但是民間可是有的是錢。
這算是藏富於民嗎?鄧浩楠隻得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