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帝舜是陳姓家族公認的祖先之一,而舜又是有虞氏部落中一位重要的帝王,那麽,舜所屬的有虞氏部落與黃帝家族究竟是什麽關係?史學家們便各執一詞,有了很多不同的看法和見解。把帝舜、帝俊、帝嚳看作一人。(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也有人以帝舜、帝俊、帝嚳不一人。(郭沫若《中國古化社會研究》、《卜辭通纂》)由此看來,陳姓先祖--舜就是黃帝的曾孫。關於有虞氏起源的另一種說法:“典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句望(芒),句望生橋牛,橋牛生瞽叟,瞽叟生舜。”《史記•五帝本紀》這一種說法中,舜是黃帝第九代孫,當然,有虞氏也就是黃帝的後裔了。根據近代史學家研究結果表明,大多數人認為有虞氏部落不是黃帝族之後,而屬於東夷族。炎黃部族和東夷族,是上古時代構成中華民族的兩大部族,一邊以獸為圖騰,一邊以鳥為圖騰,我們今天仍然十分熟知的龍與鳳,就是這兩大部族各自的主圖騰。


    虞氏起源於燕山(今北京附近)一帶,後來逐漸遷到山東。支脈繁衍,傳到舜時,與黃帝族通婚,舜入贅做了堯的女婿,當了東夷--炎黃部落大聯盟的酋長,因此舜也被尊為帝。


    到夏朝時,除了部分留居山西南部及河南外,有虞氏部落有的南遷浙江、湖南、疆、印度、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地,有的北遷蒙古、東北、朝鮮、日本以至遠達南北美洲等地。有虞氏部落支裔繁多,子孫繁衍昌盛,人丁興旺,星羅棋布,漸漸成為華夏族和漢族的主體之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虞氏部落中,陳氏是為重要的一支。有虞氏部落的始祖是虞幕而不是黃帝的原因是舜做了堯的女婿,所以才會發生把黃帝、顓頊當作有虞氏始祖這一誤會。


    人類原始社會是母係社會轉向父係社會,仍廣泛存男子入贅,保留父親、嶽父雙層姓氏的習慣。入贅的男子,必須把女方的祖先當作自己的祖先來祭祀。入贅的女婿也可以像親生兒子一樣繼承嶽父母家的財產。瑤族及另一些少數民族中,這種殘存的母係社會特征,至今仍保留。上古時代,“女婿便是全子”。從中古時代到現的中國社會,都習慣認為“女婿是半子”。由於兩個部族聯姻,把血緣關係弄得線不清,混為一談了。


    虞幕是有虞氏部落的始祖,亦即陳姓的第一個始祖。距今約有五千餘年。


    有虞氏部落以縐虞為圖騰,縐虞是仁獸,到漢代已近絕跡。有虞氏既然來自東夷族,應該以鳥為圖騰,但以獸為圖騰可能說明他們入贅黃帝族。


    根據虞幕為幕的意思幕又作莫,即以貘莫為圖騰,貘是縐虞的子圖騰。可以推測他是創造帳篷的人。這是一種食草動物,體形中等,矮足,短尾,皮厚,毛稀。商代青銅器銘文中有它的記載,河南安陽發現過這種獸的殘骨,有時還以這種獸為開關鑄的青銅器貘尊。根據銘文顯示,這尊是漁伯為他的妻子井姬製作的。井姬是西周初年刑國國君之女,刑國今河北邢台市一帶。其北方是莫,也就是漢代所置的莫縣,唐代稱之為貘州,今為河北任丘縣北古三十五裏的貘州鎮。鄂州與霸縣的莫金口這些地名都是因虞幕之裔所居而得名。莫這種動物與縐虞一樣,到漢代即中國境內絕跡。不少學者疑貘即縐虞。現馬來西亞尚有少量馬來貘,目前已被該國定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幕之子窮蟬,窮蟬子敬康,敬康子句望。窮蟬的圖騰為蟬,窮與古字工穹相通,以穹廬為居之意。句望又叫句幕,句幕因為善編織牛羊毛帳幕作穹廬而得名。他的這種編織手藝今天的遊牧藏民以及其它的少數民族之中仍然很流傳。句望又稱句芒,望、芒音極似。因為播種有芒的穀物,故稱為句芒。後代的人們把他作為有益農業的春神,加以祟奉祭祀。也可以證明句望已由遊牧生活轉向農業生活。


    明代,就有祭祀春神的儀式。每年立春前一日,都舉行迎春的盛大儀式。隊伍前麵是旗幟,後麵是農民樂隊,隨後抬著句芒神亭和春牛模型台,再後麵跟著地方官吏、當地有聲望的長老和教師。官員身著紅衣,帽子上戴著鮮花,坐轎騎馬去迎春。太學生抬著句芒神像和春牛模型進入朝廷,向皇帝祝賀春安,再進入中宮,向皇後、皇紀、皇子祝賀權威者,就足以證明橋牛以牛為圖騰。遠古時代,牛是大牲畜,象征財富。橋牛的意思大概就是這人擁有很多的財富,牛很多,因此而得名。橋牛之子為瞽叟。“無目曰瞽”《史記》,有人誤認為瞽叟是個盲人。後代一些學者以及他們編的各種字典、辭典都依從這個的說法。


    事實上,瞽的意思就是鼓大眼睛觀察天象的意思,好像今天的氣象觀測員、預報員之類。當春風吹來的時候,就告訴全部落的人們,要不失時機地開始春耕春播。這說明有虞氏時候,農業生產中把握氣候、季節這一類問題開始變得十分重要了。有的史書以為,普史知天道,誓是史官之名《左傳》。


    瞍則是“有目無眸子謂之瞍”。而叟,各種經典都解釋為長老;籀體的叟字的意義是“持火屋下(尋)物”,即老人持火夜觀天象。古代老人多掌管火種這一類事,冬天又多用木柴草禾徹夜燒火取暖,所以眼睛多被煙火熏壞。直到近現代,六十歲以上的農村老人大多視力較差,多是由於長時間坐火爐取暖及專司燒火煮炊為火所傷。至今西南少數民族,如佤、怒、景頗、德昂、哈尼、布朗等族仍然保留有這種習慣。瞽叟生帝舜和象,帝舜生商均和箕伯,商均傳虞思,箕伯傳直柄。後,據考證,虞思五十二代之後,有遏父;直柄五十二代之後有虞遂。媯從女旁,是女係母權社會的痕跡。媯又作溈,表示旁水而居。有虞氏起源於燕山一帶,即今北京市延慶縣境內,那兒有條河,稱媯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酒裏的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酒裏的熊並收藏回到原始部落當村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