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也顧不上儀態了,帶著人就跑。臨淄本身沒有多少駐軍,也不知道敵人來了多少人,而且很明顯是衝自己來的。
根據判斷,孔融也知道,自己擋不住這支敵軍。他不是猛將,這廝殺的事情自然不是他該做的。現在就是要衝出城去,先到達安全的地方。
鄭嘯也是看準了孔融不諳軍事,膽量小的原因。有這個因素在,魏延的這次突襲成功率非常大。首先,沒有人想到,這次瘋狂的行軍。淄水在大雨的澆灌下,水流湍急,異常凶險,這個時候淄水上是不會有船航行的。稍有不慎,就是船毀人亡的下場。
就是因為他們想不到,這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時候,就已經是致命的突襲了。魏延的九千軍隊雖然有一部分沒有恢複戰力,但是突襲臨淄城卻是沒有什麽問題。
軍隊一旦遭受夜間突襲,不知敵人有多少,又沒有一個挽狂瀾於即倒的人物,那麽下場就是潰散,完全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魏延和太史慈正殺的敵人屁滾尿流,向刺史府猛進。一名細作來報:“大人,細作傳來消息,孔融帶人想跑。”
“在什麽地方?”
“往明昭門而去。”
“前麵帶路,去截住他。不能讓他跑了,要是他跑了,弟兄們就白受罪了。”
“兄弟。你帶人去追。我來殺散這些敵人,快去。”太史慈也喊了起來。
魏延點點頭,率領人馬疾奔而去。沿路有細作不斷地指明方向。
孔融帶著一匹人。也管不得大雨不大雨的了,跑出去要緊,現在是危機時刻。孔融知道自己不是戰陣廝殺的好手,軍隊又亂了,組織不起來,如何對抗敵人?
眼看著就快到明昭門了,這裏沒有遭到襲擊,應該還是安全地。出了城回北海。回到自己的老根基,在和他們一比高低。現在孔融已經完全沒有了平時的儒雅風範。
一陣腳步聲宛如炸雷響起,孔融大驚,敵人追來了?還是自己人來救援了?呼啦啦的四下圍上來一群敵人,將孔融和親衛們堵住,看架勢怎麽也不像自己的軍隊…………
“孔融,立即投降,免你一死。若不然,殺無赦。”魏延橫刀立馬,宛如一個凶神惡煞。
孔融一見逃生無望。仰天長歎一聲,說到:“時不予我啊,奈何,奈何。你是什麽人?”
“義陽魏延。”
“罷了,你是鄭大將軍的部署吧。厲害,厲害。鄭嘯用兵果然過人。我服了,還請你善待臨淄滿城百姓。說完孔融丟下長劍,投降了。親衛們一見,這主子都投降了,自己還有什麽說的。也隨著投降了。
“我有個問題,還請將軍指教。否則我死不瞑目。”
孔融忽然問了個奇異的問題,魏延也納悶:“誰說你要死了。大將軍有令,請孔大人去長安做客。指導學宮。您是孔聖人地後人,我們怎麽敢無禮。”
“先祖有靈,怕是也不願意見到我這副落魄的樣子。^^魏將軍,我想知道,你怎麽會在這裏埋伏?難道你算準了我會從這裏跑?”
“小將可沒那麽厲害。既然孔大人已經投降,不妨告訴你。你的親衛中有我們的人,自然知道你在那裏。”
“是誰?那個小人?”孔融也憤怒了,那個小子居然出賣了他。可恨。
“對不起了。這是機密。見了我家主公,您在請教他吧。請吧。孔大人。命令你手下的所有人都投降吧。”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能有什麽辦法,隻有讓所有人停止抵抗,臨淄,不過半夜就落到了魏延手中,雖然城中還不斷的有巷戰,但是大部分人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已經翻不起浪花了。
刺史大人都在人家手上了,你還能做什麽?孔融的威望還是很高的,在他無奈地號召下,人們都投降了。
孔融作為孔子的二十代子孫,他本身就有相當高的價值。儒學的領頭人,天下名士,鄭嘯給魏延下的也是死命令,隻要活的。這孔融在鄭嘯手上,還是有些用處的。
等太史慈來與魏延會合後,一見到孔融,太史慈卻是翻身下拜,讓孔融吃了一驚。
“這位將軍,你這是何意?”
“東萊太史慈拜見孔大人。”
“喔……你便是太史子義,威武不凡,果然了得。”孔融恍然大悟,自己聽說太史慈的事情,對他母親頗為關照,數次派人問候。
“多謝大人對家母照顧之情。”
“不必客氣了。當初以你的事跡稱奇。本想等你歸來之時提拔於你,卻不料這世事無常,現在你是將軍,我隻是階下囚了。嗬嗬……”孔融苦笑了起來。
“大人放心。大人於我有恩,就是拚著性命不要,我也定保的大人安全。”
魏延一見,忙說:“哥哥你說地哪裏話,臨來之時。主公嚴令,對孔大人必須客客氣氣的請回長安,不會加害孔大人的。”
太史慈這才平靜下來,孔融見太史慈說話真摯,果然是條有情有義的好漢子。雖然是敵對方,還是要讚歎一聲,這才是我齊魯男兒…………
臨淄被攻陷,孔融被生擒。這就像一個霹靂一般,震驚了所有人。夏侯淵一得到消息,當即拔營,頂著大雨,不見了。
管亥接到斥候稟報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哈哈…………還說夏侯淵厲害,我看就是一個膽小鬼。臨淄那邊剛有消息,他就逃地比兔子還快。這該死的大雨。要不是大雨,我定然追上去殺他個片甲不丟。”
法正卻麵色凝重了起來:“將軍,請速速追擊。夏侯淵善戰,智勇雙全,不會就這麽輕易退走的。以我看,他定然是冒雨起兵去臨淄了,一旦讓他到達臨淄,魏延他們就危險了。”
“不會吧。這夏侯淵這樣做不是自尋死路嗎?臨淄可不是那麽好攻地。”
“以防萬一,這夏侯淵可不能輕視他^魏延他們手中掌握著孔融,一旦夏侯淵到了,或者殺掉孔融,或者搶到孔融,都會給我們帶來相當大的麻煩。”
“好,我這就起兵,可這孔融的軍隊怎麽辦?他們也要處理啊?”
“不必在意他們,孔融已經投降,想必他們就算有心自立。暫時也不會對我們造成什麽影響。還是追擊夏侯淵要緊。孔融本身的意義可不小,他在青州也很的民望,那裏更要緊。至於城裏地孔融軍,派個使者去交涉一下,他們會知道如何抉擇地,都是有家小的人,嗬嗬。”
管亥想想也是,這些人也算是有官身地人了。一家老小不是在臨淄就是在北海,隻要孔融在自己手中,這些人還敢胡來?他們的主將莊橫可是孔融的心腹。對孔融忠心耿耿,不會做出蠢事的。盡可以留下一萬人馬,其餘人速速趕往臨淄。
管亥也是冒雨追趕,這孔融不能有失。三萬大軍宛如一條長龍在雨中前行。
鄭嘯在長安得到消息。也是大喜,這孔融被生擒,青州大局可定。魏延這小子,有兩手,以後可以好好栽培一下。
急忙派人送信去管亥那裏,讓管亥去臨淄與魏延會合。青州塵埃一定,就送孔融到長安來。
這孔融身份特殊,現在開百家之風後。儒士鬧事的就沒有斷絕過。若是能讓孔融寫一篇文章。一下,想必以孔融的身份。還是很有安撫作用的。
你別看這些儒士沒有什麽力量,但是人們尊敬讀書人,這些讀書人到處亂說,自己雖然不怕,但是誰願意老被說成殺人魔王啊。這個稱號還不是那些儒生到處詆毀自己弄出來的,鄭嘯實在不想為了這點小事大動幹戈。
法正和管亥帶兵緊趕慢趕,也沒探到夏侯淵軍的影子。要不是經常發現大軍經過留下的痕跡,法正幾乎以為自己算計錯了。
“管將軍,請命令大軍停步。”
法正忽然叫管亥停住大軍,管亥很納悶,心中腹誹,叫著急追地也是你,忽然叫停下的也是你。這讀書人就是麻煩,但是還是命令大軍停步了。
“先生,為何要大軍停步啊?”
“管將軍,派出斥候探查一下前麵的。要仔細,這裏的地形很容易受到伏擊。我們要小心行事。雖然大雨已經停了,可一定要仔細檢查。”
“我還以為什麽事情呢。”管亥派出一大堆斥候後有問:“先生,怎麽你這麽小心在意,難道這夏侯淵真的這麽厲害?”
“當然,主公對於夏侯淵的評價可是不低。所以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心中又補充,再說,這是我第一次出征,要是辦不好,吃了敗仗。主公怪罪是小事,失去了機會丟了臉麵那才是大事呢…………
管亥當然不知道法正的想法,不過聽的說鄭嘯對夏侯淵的評價都很高的時候。管亥也就沒話了,管亥是徹徹底底地服了鄭嘯了。這大將軍都對夏侯淵重視,你管亥是哪根蔥?還敢不重視?“報,我們仔細探查過,沒有發現任何敵人,也沒有埋伏。”
得到斥候的情報,管亥才催動大軍,繼續追趕。法正也搖搖頭,莫非自己太敏感了?這夏侯淵怎麽居然沒有埋伏,看來夏侯淵所圖非小啊。
因為太史慈的麵子,魏延對孔融也很客氣。就等著管亥他們來會合了,孔融也非常的無奈地下達了投降的命令,發到治下各地。青州本來就是他說了算,他投降,大部分地方還是都投降地。當然也有些有野心的人鬧了起來。不過等待他們的下場那是誰也不知道。
“報,斥候發現西方來了一支軍隊。沒有亮明旗號,看衣甲應該是曹操軍,離臨淄隻有三十裏了。”
魏延聞報,急忙說到:“立即關閉城門,命令將士,全部準備戰鬥。”說完回頭對太史慈說:“哥哥你陪伴孔大人,我去城上看看。怎麽會忽然出現曹操軍。”
太史慈點點頭,讓魏延放心,自己定然保護好孔融。
等魏延一走,孔融卻給太史慈跪下了:“子義救命啊。”
“大人快快請起,這如何使得。”
“子義,這一去長安,我不然性命不保。鄭嘯恢複百家之風,我作為儒家人必然受其迫害。子義,你可要救我啊。孔融這一舉動弄地太史慈手足無措:“大人,你放心。我定然在主公麵前力保。”
“子義。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想請你放我離去,讓我找個地方,安享晚年。”孔融越說越激動,都有點語無倫次了。
“大人春秋正盛,豈能說安享晚年?您放心,主公不會殺您的。”太史慈很無語,怎麽孔融這麽怕死,主公都說了不會殺他了…………
“那是鄭嘯還需要我,一旦我沒有了利用價值,我的死期也就到了。我不能死地沒有價值。你明白嗎?”
“大人,您不必如此,您不會有事地。”
看太史慈不鬆口,孔融也放棄了。喃喃的說到:“中平初年。我稱疾從朝廷回來,那時我是心灰意冷,初平年間,我被遷到北海為官,那時候想造福一方百姓,我夙夜不眠,兢兢業業。
得到龔景倒了,我到了青州刺史這個位置上。那時候管亥地黃巾軍肆虐。我無力對抗。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你明白那種心情嗎?我明白,那種有心無力地感覺實在不是滋味。
我想讓青州百姓過上好日子。這裏是我的家鄉,都是家鄉的父老。我有了權力,我辦學校,興儒學。招撫百姓,你說這些都是好事吧。”
“是好事啊,大人您是個好官,必然會有好報的。”
融吼了起來:“不,我辦學校,興儒學,就這一點鄭嘯他絕對不會放過我,更不要說我是孔氏子孫,儒學的正統。鄭嘯在打壓儒學,斷然不會容我活著。他現在隻是想需要我來安撫儒生的反彈,一旦我這樣做了,我也就要死了。
青州百姓還需要我,我還沒有給他們足夠好的生活。子義,你放我走吧,我還要造福青州百姓,我還要讓儒學發展昌盛。”
看見孔融有點歇斯底裏的,太史慈心中不忍。什麽樣的煎熬讓孔融都成了這樣,傳說中儒雅不凡的孔融怎麽快變成中了魔障地野獸…………
“大人。”太史慈全力一聲大喝,震的房梁上的灰塵都撲簌簌的落了下來。
一聲大喝,也真的孔融清醒了過來,才發覺剛才的丟人事情。沉默了半晌才紅著臉說:“子義,剛才失態了,見諒。曹操和鄭嘯,兩個人將我夾在中間,我為青州百姓殫精竭慮,心中著急。失態了,子義莫怪。”
見孔融恢複了,太史慈在高興的同時也有些鄙視。雖然孔融對自己有恩,但是這家夥還真是怕死。不過回頭想想,怕死是人之常情,也沒什麽好奇怪的。
兩人都不說話,一時間顯的氣氛尷尬。太史慈說到:“大人,我們也上城牆去看看吧。看看來的到底是什麽人。”
“好融無意識地答應到,這會他也明白了,剛才人丟大了。我不是怕死,我隻是不想死的沒有意義,但是這話如何還能說的出口…………
上了城牆,看到戰士們都布置完畢,等待敵人的出現。看到孔融和太史慈出現,魏延急忙迎了過來。
“哥哥你怎麽帶大人上城牆了?大人是有身份地人,不像咱們是廝殺漢。快帶大人回去吧,這裏有我,你放心。”
孔融也說話了:“不礙的,魏將軍。你放心吧,不會有事的。我也想看看是什麽人,連旗號都不敢打,不是和盜匪一樣了嘛。”
孔融麾下的士兵們雖然都投降了,但是他們尊敬孔融。見孔融來到城牆之上,都十分驚訝,這刺史大人轉性子了嗎?以前他可不會親臨戰場的。
終於看到敵人來了,煙塵滾滾,速度是很快的。現在這些人卻展開了旌旗,一看果然是夏侯淵軍。直讓人感慨,不愧是夏侯淵,居然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趕到臨淄了。
看樣子他是想攻城,但是觀其人馬也沒有多少。怎麽會有信心攻城呢?又沒有攻城器械,難道和我們一樣有內應?
“來人,派人守護四門內側,有擅自靠近者,殺無赦。”魏延一聲令下,馬上有人專門去各個城門守護。
但是沒有夏侯淵擺出一副攻城的架勢,卻不發動攻擊。夏侯淵來到陣前大喝:“我乃天子親封青州刺史夏侯淵,請孔大人上前答話。”
魏延冷笑一聲,還想玩攻心戰,當即上前說到:“天子親封?是曹操親封吧。曹操賊子,挾持天子,對陛下不義;欺詐百姓,對百姓不仁;如此不仁不義之徒,你還為其部署,你不羞愧嗎?”
夏侯淵心中暗叫,好一張利嘴。口中卻叫:“你便是魏延?”
“正是。”
“你背叛劉琦,投效國賊鄭嘯。你還有臉大談仁義?你個無恥之徒。你地仁義呢?就憑你個鼠輩?笑死人了。”
“哈哈…………不用使用這般雕蟲小技了,若想攻城便來。我們是武將,手下見真章,不要效仿書生做口舌之爭。”
根據判斷,孔融也知道,自己擋不住這支敵軍。他不是猛將,這廝殺的事情自然不是他該做的。現在就是要衝出城去,先到達安全的地方。
鄭嘯也是看準了孔融不諳軍事,膽量小的原因。有這個因素在,魏延的這次突襲成功率非常大。首先,沒有人想到,這次瘋狂的行軍。淄水在大雨的澆灌下,水流湍急,異常凶險,這個時候淄水上是不會有船航行的。稍有不慎,就是船毀人亡的下場。
就是因為他們想不到,這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時候,就已經是致命的突襲了。魏延的九千軍隊雖然有一部分沒有恢複戰力,但是突襲臨淄城卻是沒有什麽問題。
軍隊一旦遭受夜間突襲,不知敵人有多少,又沒有一個挽狂瀾於即倒的人物,那麽下場就是潰散,完全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魏延和太史慈正殺的敵人屁滾尿流,向刺史府猛進。一名細作來報:“大人,細作傳來消息,孔融帶人想跑。”
“在什麽地方?”
“往明昭門而去。”
“前麵帶路,去截住他。不能讓他跑了,要是他跑了,弟兄們就白受罪了。”
“兄弟。你帶人去追。我來殺散這些敵人,快去。”太史慈也喊了起來。
魏延點點頭,率領人馬疾奔而去。沿路有細作不斷地指明方向。
孔融帶著一匹人。也管不得大雨不大雨的了,跑出去要緊,現在是危機時刻。孔融知道自己不是戰陣廝殺的好手,軍隊又亂了,組織不起來,如何對抗敵人?
眼看著就快到明昭門了,這裏沒有遭到襲擊,應該還是安全地。出了城回北海。回到自己的老根基,在和他們一比高低。現在孔融已經完全沒有了平時的儒雅風範。
一陣腳步聲宛如炸雷響起,孔融大驚,敵人追來了?還是自己人來救援了?呼啦啦的四下圍上來一群敵人,將孔融和親衛們堵住,看架勢怎麽也不像自己的軍隊…………
“孔融,立即投降,免你一死。若不然,殺無赦。”魏延橫刀立馬,宛如一個凶神惡煞。
孔融一見逃生無望。仰天長歎一聲,說到:“時不予我啊,奈何,奈何。你是什麽人?”
“義陽魏延。”
“罷了,你是鄭大將軍的部署吧。厲害,厲害。鄭嘯用兵果然過人。我服了,還請你善待臨淄滿城百姓。說完孔融丟下長劍,投降了。親衛們一見,這主子都投降了,自己還有什麽說的。也隨著投降了。
“我有個問題,還請將軍指教。否則我死不瞑目。”
孔融忽然問了個奇異的問題,魏延也納悶:“誰說你要死了。大將軍有令,請孔大人去長安做客。指導學宮。您是孔聖人地後人,我們怎麽敢無禮。”
“先祖有靈,怕是也不願意見到我這副落魄的樣子。^^魏將軍,我想知道,你怎麽會在這裏埋伏?難道你算準了我會從這裏跑?”
“小將可沒那麽厲害。既然孔大人已經投降,不妨告訴你。你的親衛中有我們的人,自然知道你在那裏。”
“是誰?那個小人?”孔融也憤怒了,那個小子居然出賣了他。可恨。
“對不起了。這是機密。見了我家主公,您在請教他吧。請吧。孔大人。命令你手下的所有人都投降吧。”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還能有什麽辦法,隻有讓所有人停止抵抗,臨淄,不過半夜就落到了魏延手中,雖然城中還不斷的有巷戰,但是大部分人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已經翻不起浪花了。
刺史大人都在人家手上了,你還能做什麽?孔融的威望還是很高的,在他無奈地號召下,人們都投降了。
孔融作為孔子的二十代子孫,他本身就有相當高的價值。儒學的領頭人,天下名士,鄭嘯給魏延下的也是死命令,隻要活的。這孔融在鄭嘯手上,還是有些用處的。
等太史慈來與魏延會合後,一見到孔融,太史慈卻是翻身下拜,讓孔融吃了一驚。
“這位將軍,你這是何意?”
“東萊太史慈拜見孔大人。”
“喔……你便是太史子義,威武不凡,果然了得。”孔融恍然大悟,自己聽說太史慈的事情,對他母親頗為關照,數次派人問候。
“多謝大人對家母照顧之情。”
“不必客氣了。當初以你的事跡稱奇。本想等你歸來之時提拔於你,卻不料這世事無常,現在你是將軍,我隻是階下囚了。嗬嗬……”孔融苦笑了起來。
“大人放心。大人於我有恩,就是拚著性命不要,我也定保的大人安全。”
魏延一見,忙說:“哥哥你說地哪裏話,臨來之時。主公嚴令,對孔大人必須客客氣氣的請回長安,不會加害孔大人的。”
太史慈這才平靜下來,孔融見太史慈說話真摯,果然是條有情有義的好漢子。雖然是敵對方,還是要讚歎一聲,這才是我齊魯男兒…………
臨淄被攻陷,孔融被生擒。這就像一個霹靂一般,震驚了所有人。夏侯淵一得到消息,當即拔營,頂著大雨,不見了。
管亥接到斥候稟報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哈哈…………還說夏侯淵厲害,我看就是一個膽小鬼。臨淄那邊剛有消息,他就逃地比兔子還快。這該死的大雨。要不是大雨,我定然追上去殺他個片甲不丟。”
法正卻麵色凝重了起來:“將軍,請速速追擊。夏侯淵善戰,智勇雙全,不會就這麽輕易退走的。以我看,他定然是冒雨起兵去臨淄了,一旦讓他到達臨淄,魏延他們就危險了。”
“不會吧。這夏侯淵這樣做不是自尋死路嗎?臨淄可不是那麽好攻地。”
“以防萬一,這夏侯淵可不能輕視他^魏延他們手中掌握著孔融,一旦夏侯淵到了,或者殺掉孔融,或者搶到孔融,都會給我們帶來相當大的麻煩。”
“好,我這就起兵,可這孔融的軍隊怎麽辦?他們也要處理啊?”
“不必在意他們,孔融已經投降,想必他們就算有心自立。暫時也不會對我們造成什麽影響。還是追擊夏侯淵要緊。孔融本身的意義可不小,他在青州也很的民望,那裏更要緊。至於城裏地孔融軍,派個使者去交涉一下,他們會知道如何抉擇地,都是有家小的人,嗬嗬。”
管亥想想也是,這些人也算是有官身地人了。一家老小不是在臨淄就是在北海,隻要孔融在自己手中,這些人還敢胡來?他們的主將莊橫可是孔融的心腹。對孔融忠心耿耿,不會做出蠢事的。盡可以留下一萬人馬,其餘人速速趕往臨淄。
管亥也是冒雨追趕,這孔融不能有失。三萬大軍宛如一條長龍在雨中前行。
鄭嘯在長安得到消息。也是大喜,這孔融被生擒,青州大局可定。魏延這小子,有兩手,以後可以好好栽培一下。
急忙派人送信去管亥那裏,讓管亥去臨淄與魏延會合。青州塵埃一定,就送孔融到長安來。
這孔融身份特殊,現在開百家之風後。儒士鬧事的就沒有斷絕過。若是能讓孔融寫一篇文章。一下,想必以孔融的身份。還是很有安撫作用的。
你別看這些儒士沒有什麽力量,但是人們尊敬讀書人,這些讀書人到處亂說,自己雖然不怕,但是誰願意老被說成殺人魔王啊。這個稱號還不是那些儒生到處詆毀自己弄出來的,鄭嘯實在不想為了這點小事大動幹戈。
法正和管亥帶兵緊趕慢趕,也沒探到夏侯淵軍的影子。要不是經常發現大軍經過留下的痕跡,法正幾乎以為自己算計錯了。
“管將軍,請命令大軍停步。”
法正忽然叫管亥停住大軍,管亥很納悶,心中腹誹,叫著急追地也是你,忽然叫停下的也是你。這讀書人就是麻煩,但是還是命令大軍停步了。
“先生,為何要大軍停步啊?”
“管將軍,派出斥候探查一下前麵的。要仔細,這裏的地形很容易受到伏擊。我們要小心行事。雖然大雨已經停了,可一定要仔細檢查。”
“我還以為什麽事情呢。”管亥派出一大堆斥候後有問:“先生,怎麽你這麽小心在意,難道這夏侯淵真的這麽厲害?”
“當然,主公對於夏侯淵的評價可是不低。所以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心中又補充,再說,這是我第一次出征,要是辦不好,吃了敗仗。主公怪罪是小事,失去了機會丟了臉麵那才是大事呢…………
管亥當然不知道法正的想法,不過聽的說鄭嘯對夏侯淵的評價都很高的時候。管亥也就沒話了,管亥是徹徹底底地服了鄭嘯了。這大將軍都對夏侯淵重視,你管亥是哪根蔥?還敢不重視?“報,我們仔細探查過,沒有發現任何敵人,也沒有埋伏。”
得到斥候的情報,管亥才催動大軍,繼續追趕。法正也搖搖頭,莫非自己太敏感了?這夏侯淵怎麽居然沒有埋伏,看來夏侯淵所圖非小啊。
因為太史慈的麵子,魏延對孔融也很客氣。就等著管亥他們來會合了,孔融也非常的無奈地下達了投降的命令,發到治下各地。青州本來就是他說了算,他投降,大部分地方還是都投降地。當然也有些有野心的人鬧了起來。不過等待他們的下場那是誰也不知道。
“報,斥候發現西方來了一支軍隊。沒有亮明旗號,看衣甲應該是曹操軍,離臨淄隻有三十裏了。”
魏延聞報,急忙說到:“立即關閉城門,命令將士,全部準備戰鬥。”說完回頭對太史慈說:“哥哥你陪伴孔大人,我去城上看看。怎麽會忽然出現曹操軍。”
太史慈點點頭,讓魏延放心,自己定然保護好孔融。
等魏延一走,孔融卻給太史慈跪下了:“子義救命啊。”
“大人快快請起,這如何使得。”
“子義,這一去長安,我不然性命不保。鄭嘯恢複百家之風,我作為儒家人必然受其迫害。子義,你可要救我啊。孔融這一舉動弄地太史慈手足無措:“大人,你放心。我定然在主公麵前力保。”
“子義。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想請你放我離去,讓我找個地方,安享晚年。”孔融越說越激動,都有點語無倫次了。
“大人春秋正盛,豈能說安享晚年?您放心,主公不會殺您的。”太史慈很無語,怎麽孔融這麽怕死,主公都說了不會殺他了…………
“那是鄭嘯還需要我,一旦我沒有了利用價值,我的死期也就到了。我不能死地沒有價值。你明白嗎?”
“大人,您不必如此,您不會有事地。”
看太史慈不鬆口,孔融也放棄了。喃喃的說到:“中平初年。我稱疾從朝廷回來,那時我是心灰意冷,初平年間,我被遷到北海為官,那時候想造福一方百姓,我夙夜不眠,兢兢業業。
得到龔景倒了,我到了青州刺史這個位置上。那時候管亥地黃巾軍肆虐。我無力對抗。有一種深深的挫敗感。你明白那種心情嗎?我明白,那種有心無力地感覺實在不是滋味。
我想讓青州百姓過上好日子。這裏是我的家鄉,都是家鄉的父老。我有了權力,我辦學校,興儒學。招撫百姓,你說這些都是好事吧。”
“是好事啊,大人您是個好官,必然會有好報的。”
融吼了起來:“不,我辦學校,興儒學,就這一點鄭嘯他絕對不會放過我,更不要說我是孔氏子孫,儒學的正統。鄭嘯在打壓儒學,斷然不會容我活著。他現在隻是想需要我來安撫儒生的反彈,一旦我這樣做了,我也就要死了。
青州百姓還需要我,我還沒有給他們足夠好的生活。子義,你放我走吧,我還要造福青州百姓,我還要讓儒學發展昌盛。”
看見孔融有點歇斯底裏的,太史慈心中不忍。什麽樣的煎熬讓孔融都成了這樣,傳說中儒雅不凡的孔融怎麽快變成中了魔障地野獸…………
“大人。”太史慈全力一聲大喝,震的房梁上的灰塵都撲簌簌的落了下來。
一聲大喝,也真的孔融清醒了過來,才發覺剛才的丟人事情。沉默了半晌才紅著臉說:“子義,剛才失態了,見諒。曹操和鄭嘯,兩個人將我夾在中間,我為青州百姓殫精竭慮,心中著急。失態了,子義莫怪。”
見孔融恢複了,太史慈在高興的同時也有些鄙視。雖然孔融對自己有恩,但是這家夥還真是怕死。不過回頭想想,怕死是人之常情,也沒什麽好奇怪的。
兩人都不說話,一時間顯的氣氛尷尬。太史慈說到:“大人,我們也上城牆去看看吧。看看來的到底是什麽人。”
“好融無意識地答應到,這會他也明白了,剛才人丟大了。我不是怕死,我隻是不想死的沒有意義,但是這話如何還能說的出口…………
上了城牆,看到戰士們都布置完畢,等待敵人的出現。看到孔融和太史慈出現,魏延急忙迎了過來。
“哥哥你怎麽帶大人上城牆了?大人是有身份地人,不像咱們是廝殺漢。快帶大人回去吧,這裏有我,你放心。”
孔融也說話了:“不礙的,魏將軍。你放心吧,不會有事的。我也想看看是什麽人,連旗號都不敢打,不是和盜匪一樣了嘛。”
孔融麾下的士兵們雖然都投降了,但是他們尊敬孔融。見孔融來到城牆之上,都十分驚訝,這刺史大人轉性子了嗎?以前他可不會親臨戰場的。
終於看到敵人來了,煙塵滾滾,速度是很快的。現在這些人卻展開了旌旗,一看果然是夏侯淵軍。直讓人感慨,不愧是夏侯淵,居然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趕到臨淄了。
看樣子他是想攻城,但是觀其人馬也沒有多少。怎麽會有信心攻城呢?又沒有攻城器械,難道和我們一樣有內應?
“來人,派人守護四門內側,有擅自靠近者,殺無赦。”魏延一聲令下,馬上有人專門去各個城門守護。
但是沒有夏侯淵擺出一副攻城的架勢,卻不發動攻擊。夏侯淵來到陣前大喝:“我乃天子親封青州刺史夏侯淵,請孔大人上前答話。”
魏延冷笑一聲,還想玩攻心戰,當即上前說到:“天子親封?是曹操親封吧。曹操賊子,挾持天子,對陛下不義;欺詐百姓,對百姓不仁;如此不仁不義之徒,你還為其部署,你不羞愧嗎?”
夏侯淵心中暗叫,好一張利嘴。口中卻叫:“你便是魏延?”
“正是。”
“你背叛劉琦,投效國賊鄭嘯。你還有臉大談仁義?你個無恥之徒。你地仁義呢?就憑你個鼠輩?笑死人了。”
“哈哈…………不用使用這般雕蟲小技了,若想攻城便來。我們是武將,手下見真章,不要效仿書生做口舌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