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二百三十章羅貫中
一一小小浩然連忙說道:“快請進來。”廉政公署都使專員張明善帶著一人走了進來,向劉浩然施禮道:“臣張明善羅貫中見過陛下
羅貫中?名人呀!劉浩然細細打量著恭立在對麵的這位四十餘歲的男子,他濃眉如劍,朗目如星,透出一股精氣神來。略瘦的臉有些顯長,微微的紅潤下麵是黝黑之色,幾道深深地皺紋如同溝整,看來他沒少在世間曆練過,那黝黑和皺紋都是歲月風霜刻出的。他站在那裏,氣宇軒昂,但是微微顫抖的手還是透出他心裏的那份激動。x插播s廣告時間哦
“你就是湖海散人羅貫中?。
“回稟陛下,正是臣。湖海散人是臣的妄鄙自號,不敢得陛下汙口。小。羅貫中深吸一口氣。神情鎮靜地說道。
這時站在旁邊一直將目光注視在胡惟庸身上的張明善轉過神來,對劉浩然拱手道:“陛下。臣這次帶著貫中冒昧。見,驚擾了陛下與胡大人議事,有罪有罪!”說到這裏,張明善拱手向胡惟庸施禮。表示歉
廉政公署都使專員雖然不過正三品,比明惟庸這位加直學士銜的禮部尚書低一級,但是廉政都使專員是由皇帝直接簡任的,獨立於內閣,地位然,所以張明善也用不著刻意去交好胡惟庸。
不過羅貫中這位副理毒員不過正六品,與胡惟庸相差甚遠,於是他恭恭敬敬地向胡惟庸施禮道:“見過胡大人!”
“陛下麵前,胡某豈敢如此受市!”胡惟庸滿臉笑容地拱手回禮,道,接著轉向劉浩然道:“陛下,臣告退!”
“嗯,你回去後用心去辦吧。”
“遵旨。小。胡惟庸後退到門口,然後拱手向張明善和羅貫中道:“兩位大人,胡某先行一步了。“張明善拱手但是目光卻像刀子一樣在胡惟庸身上刮了一下。劉浩然看在眼裏,心裏暗笑了一下。說到張明善和胡惟庸,兩人算是老相識了。
胡惟庸雖然能幹,有夫才,但是品行不算很好。在他當滁州知府到任江西省參政就手腳不幹淨。隻是事情辦得滴水不漏,沒有留下一點破綻。張明善接到風聲去查過他幾次都無功而返。
後來隨著大明官員和司政福利待遇提高,享受到高薪養廉、豐厚的養老金、優先購股權等諸多的優待,胡惟庸手裏的合法收入漸漸多了起來,而且他明白,隨著自己官職高升,關注自己的人也越來越多,仕途也越來越需要小心經營了。犯不著像以前一樣為了蠅頭小利賭上大好的前途,於是便“金盆洗手。”這樣張明善是越找不到這位老相識的把
了。
“明善,貫中,都坐。都坐”。
“這次來有什麽事嗎?”
“回稟陛下,臣這次鬥膽帶貫中賢侄來覲見陛下是有一件要事稟
“哦,何事?明善隻管說來
“貫中是臣的好友興化子安先生施肇瑞的弟子,五年前他便將貫中托付與臣照顧。臣找楓林、鐵崖兩位先生,向他們舉薦了貫中。兩位先生對貫中頗為賞識,便舉薦他入了南京大學法科,三年學業有成,僥幸通過了司法考試,臣便擅權了一回,將其招入廉政公署。”
劉浩然微微點頭。看來張明善對羅貫中還挺照顧的,居然願意為了他去找朱升嗬嗬秦從龍兩位老先生,最後說動他們行使了絕不輕用的舉薦權。要知道能夠向南京大學等國學舉薦的人並不多,而朱升是劉浩然的老師,屬於帝師,秦從龍本來就是天下有數的名士,恭據按察院總使多年,所以才有那舉薦權。但是這舉薦是有名額限製的。每兩年隻能舉薦一名,而且被舉薦之人與舉薦人息息相關,如果他被舉薦入學卻各科成績不及格無法畢業。那麽舉薦人就會失去舉薦資格,最重要的是落了個識人不明的臭名,丟了麵子。
不過羅貫中看來也有些本事,;十多歲入南京大學攻號稱最難專業之一的法科,能夠在三年時間裏順利畢業,說明他夠用心也夠有毅力。而能夠通過司法考試,更能說明其能力。根據明曆五年劉浩然頌布的新律法,大明的科舉再一次進行了變革,在司政考試的基礎上多出了一個司法考試。司法考試是專門針對司法人員的“科舉”考試,但是麵對的對象要窄很多。隻有省立大學法科士才能參加。不分省考和國考,統一到南京、北京、東京三地考試,通過者便有資格當律師,優秀者可入廉政公署或被任命為監察禦史的助手一監察給事中。司法考試的設立,算是徹底打破了以往的科舉考試,因為劉浩然已經將自隋唐以來的科舉製度改得麵目全非。
而就在明曆五年開設司法考試的改革中,劉浩然也對司法機構進行了一次改革,使得都察院和按察院兩大機構更加完善,更具獨立性。先都察院主官左右都察禦史沒有變,隻是這副職由原來的左右副都禦史改為五名副都禦史,對下屬都察院機構的控製改為每位副都禦史負責兩到三省事務,每三年便輪換一次。左都察禦史負責總體協調和召開都禦史會議,商議決定都察院重大事務,如對都察院督辦的重大案件的定性。而右都察禦史是由法務部尚書擔任,所以他經常是列席會議,協調都察院與法務部的溝通,並不負責都察院的實際事務。
都察院下屬的各省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全察禦史官署。主官兩人,左右金察禦史,副職三人,副金察禦史,分掌各府都察;府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巡察禦史官署。主官一人,巡察禦史,副職人兩人,副巡察禦史,分掌各縣都察;縣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監察禦史官署,主官一人,監察禦史,副職一人,副監察禦史,其餘監察給事中、巡察給事中、金察給事中、都察給事中相當於禦史的助手和秘書,一個禦史配置
人。
按察院設按察總使五人。相當於最高**官,省級為按察司,設按察使五人,府級設通判署。設通判:人,縣級設判官署,設判官三人。
按照規定,司法人員必須是先當律師滿三年。才有可能被省金察禦史任命為監察禦史,或者是當監察給事中兩年,有機會升任監察禦史,然後巡察給事中,巡察禦史這樣一級級升上去。或看到了巡察禦史這個級別就有可能被任命為縣判官,金察禦史可能被任命為府通判。到了副都禦史,除了有可能當按察使,也有可能調到省布政司當內政廳金事或者是法務廳金事。而按察院以下是隻進不出,除非被免職就是等著退休。
都察院和按察院的經費每年單獨列出,由內閣直接撥,由於都察院、按察院人員配置簡單。定額就那麽幾個”所以經費薪水都是內閣到省布政司,省布政司直接撥到各府縣級都察院和按察院。由於司法考試與司政考試分開,經費又單獨預算和度支,甚至避免了同機構上下級的牽製,可見川智然為了保證司法機構獨右是煞費了苦心乃但是泣隻是幣的其中一步,此後的改革推進還會繼續的。
而在分設司法考試的時候,劉浩然也將大明教育體製完全理順了一遍。大明的教育除了童學、縣學府學這些國民教育外,高等教育有兩種,一是專學,二是大學。專學相當於大專,它更側重於職業技能教育,按照規定,在專學工作滿三年後便有資格參加大學本科錄取考試,可以根據工作所得的經驗進行進修。
大學分為預科和本科1預科專門學習公共基礎科目,如國學、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一般設定為兩年,但是新規定製定了學分製,你一年修完也可以拿到預科畢業證書,稱為預科士。預科士可以根據自己在兩年或一年預科學習中產生的興趣報考本校或者它校的本科,在錄取考試合格後便可進入各專業科學習。
本科生學習也分學分製,你可以兩年修完,也可以在十年內修完,或者辦理休學手續“停學”一段時間,過後隻要辦理了複學手續又可以繼續學習。但是學分是十年內有效,過期後你必須重修,當然還有畢業論文要通過,不過絕對沒有曾經讓劉浩然惡心的毖四級。按照一般學生的學習情況,文科、農科一般是三年,商科、算科、物理科、化學科、機械科一般四隻。最難的是法科和醫科,一般需要五年。羅貫中三年學完,所以劉浩然認為他很厲害。
本科士過後便是碩士生,一般都是由教授或副教授單獨帶,照例是學分製,修完加通過畢業論文之後便是碩士,可進入大學當講師,也可繼續就博士生。博士生一般是由兼任研究員的教授帶,一般情況下在某個研究所邊學習邊實踐,修完學分,通過論文,畢業後是博士,可直接進入研究所當副研究員或進入大學當高級講師。
而根據現在大明“科舉”製度,本科士刻,可以參加司政和司法考試,而商科和法科在諸多專業中算是比較占便宜的,尤其是法科,考司政也行,而且現在大明的司政考試也著重“法治”;考司法也可以,在司法界即清貴福利又好。
羅貫中入了廉政公署,雖然有張明善的照顧,但是自己沒有本事,也不會在短短的時間裏升到正六品官。雖然劉浩然第一映像就對這位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曆史名人很有好感。
不過劉浩然知道。張明善不僅僅為介紹羅貫中與他的關係而來,應該還有下文,於是便微笑著繼續聽著。
“啟稟陛下,貫中曾經跟隨子安先生多年,一起修書,曾經著有《隋唐兩朝誌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七遂平妖傳》、《粉妝樓》。後來看到陛下在定遠營傳下的《評話三國演義》,傾慕之餘便花費了十餘年時間,幾經修改,前些日子終得完本。貫中想將此書獻給陛下,以便刊行天下。”
聽到這裏,劉浩然雖然神情如常,但是心裏卻尷尬不已,這回是李鬼碰到了李逢,最讓劉浩然難堪的是人家正牌作者拿著自己的山塞版三國演義進行了修改,然後以進獻的名義讓自己正式刊行。
劉浩然雖然號稱熟三國演頭,可是那麽大一本書如何記得齊全,他在定遠營講述的多是粗略不堪的故事情節,頂多算得上是個故事大
劉浩然坐在那裏默不作聲,張明善知道自己一點心思瞞不過皇帝陛下,連忙說道:“子安先生曾經有遺著一部,原名《江湖豪客傳》,後經貫中整理取名為《忠義水滸傳》,懇請陛下為之作序一篇,與《評話三國演義》一起刊行。
劉浩然算是明白了張明善所說的意思。羅貫中先以進獻完本的《三國演義》,然後求自己為其老師施耐庵的《水滸傳》作序。隻要有大明皇帝陛下作序,自會名動天下,各大書局也自會爭先搶著刊行。他這是以自己十年的心血為亡師完成遺願。
劉浩然不由長歎了一口氣,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一切技術無不精通,三十六歲於劉基同榜中進士,曾在杭州做了三年官,因不滿元廷官場黑暗便辭官而去。
後張士誠在高郵起事,其部將卞元亨是施耐庵舊識,極力向張士誠推薦。後來在卞元亨的秘密造訪下,施耐庵離開了蘇州趕越高郵,在張士誠幕下任職。
後來張士誠準備南下爭奪東南之地,施耐庵覺得張士誠不占天時地利人和,極力反對。張士誠不聽,結果大敗。
經過此事,加上張士誠開始信任妄小,自暴自棄,施耐庵灰心至極,便離開高郵潛回蘇州隱居。
後來劉基向劉浩然推薦了施耐庵,可其因為曾經投身過張士誠,恐遭朝野士人恥笑,於是便屢屢拒絕。劉浩然見請不動他,隻好贈以布帛百匹,白銀五千兩。以安其家。
後來施耐庵不耐蘇南文人時其的熱風冷嘲,便投奔居住在興化的好友顧逃,在白駒修了房屋,從此隱居不出。五年前可能施耐庵覺得自己難久於人世,恐耽誤弟子羅貫中的才華,便將其托付給已經功成名就的好友張明善。
想到這裏,劉浩然不由歎息,真是造化弄人,施耐庵居住在蘇州,也能被蘇北的張士誠給請了去。
“貫中,書稿可在?”
“回稟陛下,書稿就在門外。”
“抬進來。”
侍衛武官抬進一口箱子,裏麵全是滿滿的書稿,分左右兩疊。左邊是《忠義水滸傳》,右邊是《評話三國演義》。
劉浩然順手擰起右邊的書稿,隻見上麵第二頁寫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尖必分這才是正版的三國演義。
劉浩然思量了一下。提筆在書稿封麵上題下一行字:“著者:劉浩然、羅貫中。”
羅貫中一看便急了。連忙拱手道:“陛下,這萬萬使不得。臣隻是整理編輯而已,如何能具這著者一名。”
劉浩然擺擺手道:“我所述的三國演義隻得其形,你所整理的才是三國演義之魂。原本這著者之名應該你排在前麵,隻是這樣恐怕你就不敢將此書刊行了,我就汗顏愧領名了。”
張明善非常了解劉浩然的性格,也被他網才那句“我隻得其形,你得其魂”所感動,他做為一個文人,最欣慰的是自己的作品被世人所承認和讚賞,尤其這個人還是大明天子。
張明善拉了拉羅貫中的袖子,對他言道:“貫中,陛下的天恩你就受領了,陛下見不得惺惺作態之人。”
羅貫中當即神色肅穆,拱手深鞠一躬道:“臣謝過陛下天恩。”
“不,應該是我要感謝你,如果不是你整理編輯和潤筆。我所述的三國演義永遠都是粗鄙之書。”“劉浩然說的是事實。他所講述的三國演義不及原著的十分之一,可這是皇帝陛下親口講述引。般人不敢動筆修改。可是就這樣一本書真的刊行天下四”在曆史中和眾多評話一樣很快就消失了。要真是那樣,劉浩然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毀了幾乎可以代表中國文化的一部巨著,這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幸好正牌作者羅貫中此前一直有寫一部三國的,看到劉浩然所述的三國演義“草本”和自己構思的非常相似,於是便費了心思將其完善,總算沒有讓這部巨著被一個無恥的“割竊者”毀掉。
劉浩然抖著第一頁稿紙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華夏曆史就一定要如此循環輪回嗎?可每一次分分合合掩蓋了多少冤魂和血淚。”
聽到這個沉重的話題,張明善和羅貫中都不言語了。
“明善,貫中。你們說說,我華夏曆史為什麽會分就必合,合久必分?”
張明善猶豫了一下先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臣愚見。這天下動蕩,百姓困苦不堪。自然是思安。此為大勢,此時定會有英雄豪傑順勢而為,便可盡收民意,一統天下。至於這合久必分,臣愚鈍,不敢妄言。”
合久必分可是個敏感話題,而且曆史很多名士文人也對此爭論不休,張明善不敢妄下斷言。他身為廉政公署都使專員,抓了不少貪官汙吏,其中不乏位高權重的俊才,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他必須保持慎獨的態度,避免被仇人抓到把柄。
劉浩然把目光轉投到羅貫中身上,他猶豫了一會便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臣之見,前朝往往是太平日久,上至君王,下至臣子,奢華享樂,文恬武嬉小盤錄加重,尤其是地方豪強橫行,魚肉百姓,故而民不聊生,頓生始亂。”
說完這些。羅貫中後背都出了一縣冷汗,這種亡國之話如何能在皇帝陛下麵前說。要不是劉浩然的目光逼得太緊,他一時受迫不過脫口而出,說完便後悔了。
“貫中說的挨到一點邊了,隻是還沒有說到重點要害。”劉浩然笑著說道。
他知道,羅貫中作為與“倡優故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被正統的儒家文士被視為每欄瓦舍的下九流,要不是其老師向張明善托付,估計他這輩子都難以出頭。在另一個世界裏,這位寫出中國四大名著的高人,不要說正史。連文人編撰的野史也看不到他的記載,隻有一位明代賈仲明在其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中留下了那麽簡單的幾筆,其餘的多是民間傳說了。“但是此人有大才。看看他寫得《三國演義》就知道了,這本書體現出其的博大精深之才。經天緯地之氣。可以看得出他精通軍事學、心理學、智謀學、公關學、人才學。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如果沒有人的智慧,豐富的實踐,執著的追求,何以能成為這般全才?
“這樣吧小貫中。我會請國用、伯溫先此完本《評話三國演義》,再請他們各寫一篇序文。至於子安先生心血《忠義水滸傳》,我閱後定會做一篇序文。與《評話三國演義》一同刊行。隻是這名字,我建議改為《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如何?”x插播s廣告時間哦
“謹聽陛下的安排。”
劉浩然給《三國演義》改名走出於習慣,給《水滸傳》改名除了習慣之外,更出於個人喜好。在四大名著中。他對《水滸傳》最不感興趣,對裏麵為了所謂的義氣動不動就殺人越貨,絲毫不將他人的性命當成一回事,什麽投名狀,什麽十裏坡人肉包子,這江湖義氣也太“黑”了。而且劉浩然現在站在一個統治者的立場上,他可不認為梁山好漢一邊四處“替天行道”一邊等待招安是忠。所以當下就決定將忠義兩字去掉。
“貫中,兩書刊行後。你出麵主持一場大討論,談一談為何我華夏曆史上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會知會惟庸,讓他在《大明邸報》上安排一個專刊。”
看到羅貫中麵有難色。劉浩然揮揮手道:“沒有關係的,真理是越辯越明,我們隻有弄清楚了為什麽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才能避免這個悲劇生。”
張明善拉了拉羅貫中的衣角,阻止他繼續開口。
張明善已經看出這是劉浩然在考驗羅貫中,而這種考驗往往是提拔的開始,再說了,羅貫中是奉旨展開這場討論的,真要有人找茬,你自個找皇帝陛下說去。而能夠讓皇帝陛下賞識羅貫中,對其加以重用,這也是張明善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他執掌廉政公署多年,年紀也大了,退出公署應該就在幾年內的事情。而站在他嫉惡如仇的立場上,張明善希望廉政公署這把反貪汙**的利劍將來能夠繼續揚光大,因此他想找一個。合適的接班人。而羅貫中正是合適的人選。他出身卑微,在民間遊曆多年,深知百姓的疾苦,為人又正直,痛恨奸詐邪惡。最重要的是他聰明多謀。一般貪官都是聰明之人,你沒點本事是抓不著他的證據的。
待到張明善和羅貫中走出去後,劉浩然對隨即走進來的劉存玄問道:“胡惟庸最近一段時間還經常去李府走動嗎?”
“回稟陛下,自胡惟庸胡大人調京以來,往李府走動反而少了。此前其在貴州布政使任上,每一季都要派人去李府送禮問安。調京這一年多隻親自上門拜訪過兩次,遣人送禮問安也隻有兩次。”
“百室有什麽反應?”
“回稟陛下,李相誇胡惟庸胡大人懂事。”
劉浩然不由笑了笑。李善長身居相一職,當然知道避嫌。
現在胡惟庸也是直學士,要是還像往常一樣走動密切,反而會招來非議。
“還有其它什麽動靜嗎?”
“回稟陛下,李相之弟李存義前日找到了胡大人,兩人在一間茶室密談了大約半個時辰。”
“可探出什麽事?”
“回稟陛下,根據情報科獲取的各種消息推測,李存義想讓胡大人幫忙,讓他接下東市兩處劇場的工程。”
自從大興戲劇後。為了讓百姓們更容易觀賞演出,禮部向內閣提出在南京城東、南、西三城修建若幹座劇場,三個月前已經獲得批準,錢款也分批由計部撥到應天府。雖然劇場由應天府營造廳招標建設,不過此事由禮部主導,胡惟庸當然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劉浩然擺擺手。不再言語。他不擔心李存義走關係攬工程會出什麽麽蛾子,因為工程質量驗收屆時將由應天府營造廳委托南京大學營造科教授和格物院營造研究所驗收,真要走出問題,自然會有廉政公署、監察局、都察院幾個衙門去找麻煩。他現在在想著胡惟庸、李存義、張明善、羅貫中等人的關係。
想到最後,劉浩然笑了笑,輕聲說了句:“胡惟庸。羅貫中。”
9第二百三十章羅貫中
一一小小浩然連忙說道:“快請進來。”廉政公署都使專員張明善帶著一人走了進來,向劉浩然施禮道:“臣張明善羅貫中見過陛下
羅貫中?名人呀!劉浩然細細打量著恭立在對麵的這位四十餘歲的男子,他濃眉如劍,朗目如星,透出一股精氣神來。略瘦的臉有些顯長,微微的紅潤下麵是黝黑之色,幾道深深地皺紋如同溝整,看來他沒少在世間曆練過,那黝黑和皺紋都是歲月風霜刻出的。他站在那裏,氣宇軒昂,但是微微顫抖的手還是透出他心裏的那份激動。x插播s廣告時間哦
“你就是湖海散人羅貫中?。
“回稟陛下,正是臣。湖海散人是臣的妄鄙自號,不敢得陛下汙口。小。羅貫中深吸一口氣。神情鎮靜地說道。
這時站在旁邊一直將目光注視在胡惟庸身上的張明善轉過神來,對劉浩然拱手道:“陛下。臣這次帶著貫中冒昧。見,驚擾了陛下與胡大人議事,有罪有罪!”說到這裏,張明善拱手向胡惟庸施禮。表示歉
廉政公署都使專員雖然不過正三品,比明惟庸這位加直學士銜的禮部尚書低一級,但是廉政都使專員是由皇帝直接簡任的,獨立於內閣,地位然,所以張明善也用不著刻意去交好胡惟庸。
不過羅貫中這位副理毒員不過正六品,與胡惟庸相差甚遠,於是他恭恭敬敬地向胡惟庸施禮道:“見過胡大人!”
“陛下麵前,胡某豈敢如此受市!”胡惟庸滿臉笑容地拱手回禮,道,接著轉向劉浩然道:“陛下,臣告退!”
“嗯,你回去後用心去辦吧。”
“遵旨。小。胡惟庸後退到門口,然後拱手向張明善和羅貫中道:“兩位大人,胡某先行一步了。“張明善拱手但是目光卻像刀子一樣在胡惟庸身上刮了一下。劉浩然看在眼裏,心裏暗笑了一下。說到張明善和胡惟庸,兩人算是老相識了。
胡惟庸雖然能幹,有夫才,但是品行不算很好。在他當滁州知府到任江西省參政就手腳不幹淨。隻是事情辦得滴水不漏,沒有留下一點破綻。張明善接到風聲去查過他幾次都無功而返。
後來隨著大明官員和司政福利待遇提高,享受到高薪養廉、豐厚的養老金、優先購股權等諸多的優待,胡惟庸手裏的合法收入漸漸多了起來,而且他明白,隨著自己官職高升,關注自己的人也越來越多,仕途也越來越需要小心經營了。犯不著像以前一樣為了蠅頭小利賭上大好的前途,於是便“金盆洗手。”這樣張明善是越找不到這位老相識的把
了。
“明善,貫中,都坐。都坐”。
“這次來有什麽事嗎?”
“回稟陛下,臣這次鬥膽帶貫中賢侄來覲見陛下是有一件要事稟
“哦,何事?明善隻管說來
“貫中是臣的好友興化子安先生施肇瑞的弟子,五年前他便將貫中托付與臣照顧。臣找楓林、鐵崖兩位先生,向他們舉薦了貫中。兩位先生對貫中頗為賞識,便舉薦他入了南京大學法科,三年學業有成,僥幸通過了司法考試,臣便擅權了一回,將其招入廉政公署。”
劉浩然微微點頭。看來張明善對羅貫中還挺照顧的,居然願意為了他去找朱升嗬嗬秦從龍兩位老先生,最後說動他們行使了絕不輕用的舉薦權。要知道能夠向南京大學等國學舉薦的人並不多,而朱升是劉浩然的老師,屬於帝師,秦從龍本來就是天下有數的名士,恭據按察院總使多年,所以才有那舉薦權。但是這舉薦是有名額限製的。每兩年隻能舉薦一名,而且被舉薦之人與舉薦人息息相關,如果他被舉薦入學卻各科成績不及格無法畢業。那麽舉薦人就會失去舉薦資格,最重要的是落了個識人不明的臭名,丟了麵子。
不過羅貫中看來也有些本事,;十多歲入南京大學攻號稱最難專業之一的法科,能夠在三年時間裏順利畢業,說明他夠用心也夠有毅力。而能夠通過司法考試,更能說明其能力。根據明曆五年劉浩然頌布的新律法,大明的科舉再一次進行了變革,在司政考試的基礎上多出了一個司法考試。司法考試是專門針對司法人員的“科舉”考試,但是麵對的對象要窄很多。隻有省立大學法科士才能參加。不分省考和國考,統一到南京、北京、東京三地考試,通過者便有資格當律師,優秀者可入廉政公署或被任命為監察禦史的助手一監察給事中。司法考試的設立,算是徹底打破了以往的科舉考試,因為劉浩然已經將自隋唐以來的科舉製度改得麵目全非。
而就在明曆五年開設司法考試的改革中,劉浩然也對司法機構進行了一次改革,使得都察院和按察院兩大機構更加完善,更具獨立性。先都察院主官左右都察禦史沒有變,隻是這副職由原來的左右副都禦史改為五名副都禦史,對下屬都察院機構的控製改為每位副都禦史負責兩到三省事務,每三年便輪換一次。左都察禦史負責總體協調和召開都禦史會議,商議決定都察院重大事務,如對都察院督辦的重大案件的定性。而右都察禦史是由法務部尚書擔任,所以他經常是列席會議,協調都察院與法務部的溝通,並不負責都察院的實際事務。
都察院下屬的各省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全察禦史官署。主官兩人,左右金察禦史,副職三人,副金察禦史,分掌各府都察;府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巡察禦史官署。主官一人,巡察禦史,副職人兩人,副巡察禦史,分掌各縣都察;縣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監察禦史官署,主官一人,監察禦史,副職一人,副監察禦史,其餘監察給事中、巡察給事中、金察給事中、都察給事中相當於禦史的助手和秘書,一個禦史配置
人。
按察院設按察總使五人。相當於最高**官,省級為按察司,設按察使五人,府級設通判署。設通判:人,縣級設判官署,設判官三人。
按照規定,司法人員必須是先當律師滿三年。才有可能被省金察禦史任命為監察禦史,或者是當監察給事中兩年,有機會升任監察禦史,然後巡察給事中,巡察禦史這樣一級級升上去。或看到了巡察禦史這個級別就有可能被任命為縣判官,金察禦史可能被任命為府通判。到了副都禦史,除了有可能當按察使,也有可能調到省布政司當內政廳金事或者是法務廳金事。而按察院以下是隻進不出,除非被免職就是等著退休。
都察院和按察院的經費每年單獨列出,由內閣直接撥,由於都察院、按察院人員配置簡單。定額就那麽幾個”所以經費薪水都是內閣到省布政司,省布政司直接撥到各府縣級都察院和按察院。由於司法考試與司政考試分開,經費又單獨預算和度支,甚至避免了同機構上下級的牽製,可見川智然為了保證司法機構獨右是煞費了苦心乃但是泣隻是幣的其中一步,此後的改革推進還會繼續的。
而在分設司法考試的時候,劉浩然也將大明教育體製完全理順了一遍。大明的教育除了童學、縣學府學這些國民教育外,高等教育有兩種,一是專學,二是大學。專學相當於大專,它更側重於職業技能教育,按照規定,在專學工作滿三年後便有資格參加大學本科錄取考試,可以根據工作所得的經驗進行進修。
大學分為預科和本科1預科專門學習公共基礎科目,如國學、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一般設定為兩年,但是新規定製定了學分製,你一年修完也可以拿到預科畢業證書,稱為預科士。預科士可以根據自己在兩年或一年預科學習中產生的興趣報考本校或者它校的本科,在錄取考試合格後便可進入各專業科學習。
本科生學習也分學分製,你可以兩年修完,也可以在十年內修完,或者辦理休學手續“停學”一段時間,過後隻要辦理了複學手續又可以繼續學習。但是學分是十年內有效,過期後你必須重修,當然還有畢業論文要通過,不過絕對沒有曾經讓劉浩然惡心的毖四級。按照一般學生的學習情況,文科、農科一般是三年,商科、算科、物理科、化學科、機械科一般四隻。最難的是法科和醫科,一般需要五年。羅貫中三年學完,所以劉浩然認為他很厲害。
本科士過後便是碩士生,一般都是由教授或副教授單獨帶,照例是學分製,修完加通過畢業論文之後便是碩士,可進入大學當講師,也可繼續就博士生。博士生一般是由兼任研究員的教授帶,一般情況下在某個研究所邊學習邊實踐,修完學分,通過論文,畢業後是博士,可直接進入研究所當副研究員或進入大學當高級講師。
而根據現在大明“科舉”製度,本科士刻,可以參加司政和司法考試,而商科和法科在諸多專業中算是比較占便宜的,尤其是法科,考司政也行,而且現在大明的司政考試也著重“法治”;考司法也可以,在司法界即清貴福利又好。
羅貫中入了廉政公署,雖然有張明善的照顧,但是自己沒有本事,也不會在短短的時間裏升到正六品官。雖然劉浩然第一映像就對這位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曆史名人很有好感。
不過劉浩然知道。張明善不僅僅為介紹羅貫中與他的關係而來,應該還有下文,於是便微笑著繼續聽著。
“啟稟陛下,貫中曾經跟隨子安先生多年,一起修書,曾經著有《隋唐兩朝誌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七遂平妖傳》、《粉妝樓》。後來看到陛下在定遠營傳下的《評話三國演義》,傾慕之餘便花費了十餘年時間,幾經修改,前些日子終得完本。貫中想將此書獻給陛下,以便刊行天下。”
聽到這裏,劉浩然雖然神情如常,但是心裏卻尷尬不已,這回是李鬼碰到了李逢,最讓劉浩然難堪的是人家正牌作者拿著自己的山塞版三國演義進行了修改,然後以進獻的名義讓自己正式刊行。
劉浩然雖然號稱熟三國演頭,可是那麽大一本書如何記得齊全,他在定遠營講述的多是粗略不堪的故事情節,頂多算得上是個故事大
劉浩然坐在那裏默不作聲,張明善知道自己一點心思瞞不過皇帝陛下,連忙說道:“子安先生曾經有遺著一部,原名《江湖豪客傳》,後經貫中整理取名為《忠義水滸傳》,懇請陛下為之作序一篇,與《評話三國演義》一起刊行。
劉浩然算是明白了張明善所說的意思。羅貫中先以進獻完本的《三國演義》,然後求自己為其老師施耐庵的《水滸傳》作序。隻要有大明皇帝陛下作序,自會名動天下,各大書局也自會爭先搶著刊行。他這是以自己十年的心血為亡師完成遺願。
劉浩然不由長歎了一口氣,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一切技術無不精通,三十六歲於劉基同榜中進士,曾在杭州做了三年官,因不滿元廷官場黑暗便辭官而去。
後張士誠在高郵起事,其部將卞元亨是施耐庵舊識,極力向張士誠推薦。後來在卞元亨的秘密造訪下,施耐庵離開了蘇州趕越高郵,在張士誠幕下任職。
後來張士誠準備南下爭奪東南之地,施耐庵覺得張士誠不占天時地利人和,極力反對。張士誠不聽,結果大敗。
經過此事,加上張士誠開始信任妄小,自暴自棄,施耐庵灰心至極,便離開高郵潛回蘇州隱居。
後來劉基向劉浩然推薦了施耐庵,可其因為曾經投身過張士誠,恐遭朝野士人恥笑,於是便屢屢拒絕。劉浩然見請不動他,隻好贈以布帛百匹,白銀五千兩。以安其家。
後來施耐庵不耐蘇南文人時其的熱風冷嘲,便投奔居住在興化的好友顧逃,在白駒修了房屋,從此隱居不出。五年前可能施耐庵覺得自己難久於人世,恐耽誤弟子羅貫中的才華,便將其托付給已經功成名就的好友張明善。
想到這裏,劉浩然不由歎息,真是造化弄人,施耐庵居住在蘇州,也能被蘇北的張士誠給請了去。
“貫中,書稿可在?”
“回稟陛下,書稿就在門外。”
“抬進來。”
侍衛武官抬進一口箱子,裏麵全是滿滿的書稿,分左右兩疊。左邊是《忠義水滸傳》,右邊是《評話三國演義》。
劉浩然順手擰起右邊的書稿,隻見上麵第二頁寫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尖必分這才是正版的三國演義。
劉浩然思量了一下。提筆在書稿封麵上題下一行字:“著者:劉浩然、羅貫中。”
羅貫中一看便急了。連忙拱手道:“陛下,這萬萬使不得。臣隻是整理編輯而已,如何能具這著者一名。”
劉浩然擺擺手道:“我所述的三國演義隻得其形,你所整理的才是三國演義之魂。原本這著者之名應該你排在前麵,隻是這樣恐怕你就不敢將此書刊行了,我就汗顏愧領名了。”
張明善非常了解劉浩然的性格,也被他網才那句“我隻得其形,你得其魂”所感動,他做為一個文人,最欣慰的是自己的作品被世人所承認和讚賞,尤其這個人還是大明天子。
張明善拉了拉羅貫中的袖子,對他言道:“貫中,陛下的天恩你就受領了,陛下見不得惺惺作態之人。”
羅貫中當即神色肅穆,拱手深鞠一躬道:“臣謝過陛下天恩。”
“不,應該是我要感謝你,如果不是你整理編輯和潤筆。我所述的三國演義永遠都是粗鄙之書。”“劉浩然說的是事實。他所講述的三國演義不及原著的十分之一,可這是皇帝陛下親口講述引。般人不敢動筆修改。可是就這樣一本書真的刊行天下四”在曆史中和眾多評話一樣很快就消失了。要真是那樣,劉浩然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毀了幾乎可以代表中國文化的一部巨著,這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幸好正牌作者羅貫中此前一直有寫一部三國的,看到劉浩然所述的三國演義“草本”和自己構思的非常相似,於是便費了心思將其完善,總算沒有讓這部巨著被一個無恥的“割竊者”毀掉。
劉浩然抖著第一頁稿紙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華夏曆史就一定要如此循環輪回嗎?可每一次分分合合掩蓋了多少冤魂和血淚。”
聽到這個沉重的話題,張明善和羅貫中都不言語了。
“明善,貫中。你們說說,我華夏曆史為什麽會分就必合,合久必分?”
張明善猶豫了一下先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臣愚見。這天下動蕩,百姓困苦不堪。自然是思安。此為大勢,此時定會有英雄豪傑順勢而為,便可盡收民意,一統天下。至於這合久必分,臣愚鈍,不敢妄言。”
合久必分可是個敏感話題,而且曆史很多名士文人也對此爭論不休,張明善不敢妄下斷言。他身為廉政公署都使專員,抓了不少貪官汙吏,其中不乏位高權重的俊才,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他必須保持慎獨的態度,避免被仇人抓到把柄。
劉浩然把目光轉投到羅貫中身上,他猶豫了一會便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臣之見,前朝往往是太平日久,上至君王,下至臣子,奢華享樂,文恬武嬉小盤錄加重,尤其是地方豪強橫行,魚肉百姓,故而民不聊生,頓生始亂。”
說完這些。羅貫中後背都出了一縣冷汗,這種亡國之話如何能在皇帝陛下麵前說。要不是劉浩然的目光逼得太緊,他一時受迫不過脫口而出,說完便後悔了。
“貫中說的挨到一點邊了,隻是還沒有說到重點要害。”劉浩然笑著說道。
他知道,羅貫中作為與“倡優故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被正統的儒家文士被視為每欄瓦舍的下九流,要不是其老師向張明善托付,估計他這輩子都難以出頭。在另一個世界裏,這位寫出中國四大名著的高人,不要說正史。連文人編撰的野史也看不到他的記載,隻有一位明代賈仲明在其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中留下了那麽簡單的幾筆,其餘的多是民間傳說了。“但是此人有大才。看看他寫得《三國演義》就知道了,這本書體現出其的博大精深之才。經天緯地之氣。可以看得出他精通軍事學、心理學、智謀學、公關學、人才學。如果沒有人的智慧,豐富的實踐,執著的追求,何以能成為這般全才?
“這樣吧小貫中。我會請國用、伯溫先此完本《評話三國演義》,再請他們各寫一篇序文。至於子安先生心血《忠義水滸傳》,我閱後定會做一篇序文。與《評話三國演義》一同刊行。隻是這名字,我建議改為《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如何?”x插播s廣告時間哦
“謹聽陛下的安排。”
劉浩然給《三國演義》改名走出於習慣,給《水滸傳》改名除了習慣之外,更出於個人喜好。在四大名著中。他對《水滸傳》最不感興趣,對裏麵為了所謂的義氣動不動就殺人越貨,絲毫不將他人的性命當成一回事,什麽投名狀,什麽十裏坡人肉包子,這江湖義氣也太“黑”了。而且劉浩然現在站在一個統治者的立場上,他可不認為梁山好漢一邊四處“替天行道”一邊等待招安是忠。所以當下就決定將忠義兩字去掉。
“貫中,兩書刊行後。你出麵主持一場大討論,談一談為何我華夏曆史上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會知會惟庸,讓他在《大明邸報》上安排一個專刊。”
看到羅貫中麵有難色。劉浩然揮揮手道:“沒有關係的,真理是越辯越明,我們隻有弄清楚了為什麽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才能避免這個悲劇生。”
張明善拉了拉羅貫中的衣角,阻止他繼續開口。
張明善已經看出這是劉浩然在考驗羅貫中,而這種考驗往往是提拔的開始,再說了,羅貫中是奉旨展開這場討論的,真要有人找茬,你自個找皇帝陛下說去。而能夠讓皇帝陛下賞識羅貫中,對其加以重用,這也是張明善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他執掌廉政公署多年,年紀也大了,退出公署應該就在幾年內的事情。而站在他嫉惡如仇的立場上,張明善希望廉政公署這把反貪汙**的利劍將來能夠繼續揚光大,因此他想找一個。合適的接班人。而羅貫中正是合適的人選。他出身卑微,在民間遊曆多年,深知百姓的疾苦,為人又正直,痛恨奸詐邪惡。最重要的是他聰明多謀。一般貪官都是聰明之人,你沒點本事是抓不著他的證據的。
待到張明善和羅貫中走出去後,劉浩然對隨即走進來的劉存玄問道:“胡惟庸最近一段時間還經常去李府走動嗎?”
“回稟陛下,自胡惟庸胡大人調京以來,往李府走動反而少了。此前其在貴州布政使任上,每一季都要派人去李府送禮問安。調京這一年多隻親自上門拜訪過兩次,遣人送禮問安也隻有兩次。”
“百室有什麽反應?”
“回稟陛下,李相誇胡惟庸胡大人懂事。”
劉浩然不由笑了笑。李善長身居相一職,當然知道避嫌。
現在胡惟庸也是直學士,要是還像往常一樣走動密切,反而會招來非議。
“還有其它什麽動靜嗎?”
“回稟陛下,李相之弟李存義前日找到了胡大人,兩人在一間茶室密談了大約半個時辰。”
“可探出什麽事?”
“回稟陛下,根據情報科獲取的各種消息推測,李存義想讓胡大人幫忙,讓他接下東市兩處劇場的工程。”
自從大興戲劇後。為了讓百姓們更容易觀賞演出,禮部向內閣提出在南京城東、南、西三城修建若幹座劇場,三個月前已經獲得批準,錢款也分批由計部撥到應天府。雖然劇場由應天府營造廳招標建設,不過此事由禮部主導,胡惟庸當然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劉浩然擺擺手。不再言語。他不擔心李存義走關係攬工程會出什麽麽蛾子,因為工程質量驗收屆時將由應天府營造廳委托南京大學營造科教授和格物院營造研究所驗收,真要走出問題,自然會有廉政公署、監察局、都察院幾個衙門去找麻煩。他現在在想著胡惟庸、李存義、張明善、羅貫中等人的關係。
想到最後,劉浩然笑了笑,輕聲說了句:“胡惟庸。羅貫中。”
一一小小浩然連忙說道:“快請進來。”廉政公署都使專員張明善帶著一人走了進來,向劉浩然施禮道:“臣張明善羅貫中見過陛下
羅貫中?名人呀!劉浩然細細打量著恭立在對麵的這位四十餘歲的男子,他濃眉如劍,朗目如星,透出一股精氣神來。略瘦的臉有些顯長,微微的紅潤下麵是黝黑之色,幾道深深地皺紋如同溝整,看來他沒少在世間曆練過,那黝黑和皺紋都是歲月風霜刻出的。他站在那裏,氣宇軒昂,但是微微顫抖的手還是透出他心裏的那份激動。x插播s廣告時間哦
“你就是湖海散人羅貫中?。
“回稟陛下,正是臣。湖海散人是臣的妄鄙自號,不敢得陛下汙口。小。羅貫中深吸一口氣。神情鎮靜地說道。
這時站在旁邊一直將目光注視在胡惟庸身上的張明善轉過神來,對劉浩然拱手道:“陛下。臣這次帶著貫中冒昧。見,驚擾了陛下與胡大人議事,有罪有罪!”說到這裏,張明善拱手向胡惟庸施禮。表示歉
廉政公署都使專員雖然不過正三品,比明惟庸這位加直學士銜的禮部尚書低一級,但是廉政都使專員是由皇帝直接簡任的,獨立於內閣,地位然,所以張明善也用不著刻意去交好胡惟庸。
不過羅貫中這位副理毒員不過正六品,與胡惟庸相差甚遠,於是他恭恭敬敬地向胡惟庸施禮道:“見過胡大人!”
“陛下麵前,胡某豈敢如此受市!”胡惟庸滿臉笑容地拱手回禮,道,接著轉向劉浩然道:“陛下,臣告退!”
“嗯,你回去後用心去辦吧。”
“遵旨。小。胡惟庸後退到門口,然後拱手向張明善和羅貫中道:“兩位大人,胡某先行一步了。“張明善拱手但是目光卻像刀子一樣在胡惟庸身上刮了一下。劉浩然看在眼裏,心裏暗笑了一下。說到張明善和胡惟庸,兩人算是老相識了。
胡惟庸雖然能幹,有夫才,但是品行不算很好。在他當滁州知府到任江西省參政就手腳不幹淨。隻是事情辦得滴水不漏,沒有留下一點破綻。張明善接到風聲去查過他幾次都無功而返。
後來隨著大明官員和司政福利待遇提高,享受到高薪養廉、豐厚的養老金、優先購股權等諸多的優待,胡惟庸手裏的合法收入漸漸多了起來,而且他明白,隨著自己官職高升,關注自己的人也越來越多,仕途也越來越需要小心經營了。犯不著像以前一樣為了蠅頭小利賭上大好的前途,於是便“金盆洗手。”這樣張明善是越找不到這位老相識的把
了。
“明善,貫中,都坐。都坐”。
“這次來有什麽事嗎?”
“回稟陛下,臣這次鬥膽帶貫中賢侄來覲見陛下是有一件要事稟
“哦,何事?明善隻管說來
“貫中是臣的好友興化子安先生施肇瑞的弟子,五年前他便將貫中托付與臣照顧。臣找楓林、鐵崖兩位先生,向他們舉薦了貫中。兩位先生對貫中頗為賞識,便舉薦他入了南京大學法科,三年學業有成,僥幸通過了司法考試,臣便擅權了一回,將其招入廉政公署。”
劉浩然微微點頭。看來張明善對羅貫中還挺照顧的,居然願意為了他去找朱升嗬嗬秦從龍兩位老先生,最後說動他們行使了絕不輕用的舉薦權。要知道能夠向南京大學等國學舉薦的人並不多,而朱升是劉浩然的老師,屬於帝師,秦從龍本來就是天下有數的名士,恭據按察院總使多年,所以才有那舉薦權。但是這舉薦是有名額限製的。每兩年隻能舉薦一名,而且被舉薦之人與舉薦人息息相關,如果他被舉薦入學卻各科成績不及格無法畢業。那麽舉薦人就會失去舉薦資格,最重要的是落了個識人不明的臭名,丟了麵子。
不過羅貫中看來也有些本事,;十多歲入南京大學攻號稱最難專業之一的法科,能夠在三年時間裏順利畢業,說明他夠用心也夠有毅力。而能夠通過司法考試,更能說明其能力。根據明曆五年劉浩然頌布的新律法,大明的科舉再一次進行了變革,在司政考試的基礎上多出了一個司法考試。司法考試是專門針對司法人員的“科舉”考試,但是麵對的對象要窄很多。隻有省立大學法科士才能參加。不分省考和國考,統一到南京、北京、東京三地考試,通過者便有資格當律師,優秀者可入廉政公署或被任命為監察禦史的助手一監察給事中。司法考試的設立,算是徹底打破了以往的科舉考試,因為劉浩然已經將自隋唐以來的科舉製度改得麵目全非。
而就在明曆五年開設司法考試的改革中,劉浩然也對司法機構進行了一次改革,使得都察院和按察院兩大機構更加完善,更具獨立性。先都察院主官左右都察禦史沒有變,隻是這副職由原來的左右副都禦史改為五名副都禦史,對下屬都察院機構的控製改為每位副都禦史負責兩到三省事務,每三年便輪換一次。左都察禦史負責總體協調和召開都禦史會議,商議決定都察院重大事務,如對都察院督辦的重大案件的定性。而右都察禦史是由法務部尚書擔任,所以他經常是列席會議,協調都察院與法務部的溝通,並不負責都察院的實際事務。
都察院下屬的各省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全察禦史官署。主官兩人,左右金察禦史,副職三人,副金察禦史,分掌各府都察;府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巡察禦史官署。主官一人,巡察禦史,副職人兩人,副巡察禦史,分掌各縣都察;縣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監察禦史官署,主官一人,監察禦史,副職一人,副監察禦史,其餘監察給事中、巡察給事中、金察給事中、都察給事中相當於禦史的助手和秘書,一個禦史配置
人。
按察院設按察總使五人。相當於最高**官,省級為按察司,設按察使五人,府級設通判署。設通判:人,縣級設判官署,設判官三人。
按照規定,司法人員必須是先當律師滿三年。才有可能被省金察禦史任命為監察禦史,或者是當監察給事中兩年,有機會升任監察禦史,然後巡察給事中,巡察禦史這樣一級級升上去。或看到了巡察禦史這個級別就有可能被任命為縣判官,金察禦史可能被任命為府通判。到了副都禦史,除了有可能當按察使,也有可能調到省布政司當內政廳金事或者是法務廳金事。而按察院以下是隻進不出,除非被免職就是等著退休。
都察院和按察院的經費每年單獨列出,由內閣直接撥,由於都察院、按察院人員配置簡單。定額就那麽幾個”所以經費薪水都是內閣到省布政司,省布政司直接撥到各府縣級都察院和按察院。由於司法考試與司政考試分開,經費又單獨預算和度支,甚至避免了同機構上下級的牽製,可見川智然為了保證司法機構獨右是煞費了苦心乃但是泣隻是幣的其中一步,此後的改革推進還會繼續的。
而在分設司法考試的時候,劉浩然也將大明教育體製完全理順了一遍。大明的教育除了童學、縣學府學這些國民教育外,高等教育有兩種,一是專學,二是大學。專學相當於大專,它更側重於職業技能教育,按照規定,在專學工作滿三年後便有資格參加大學本科錄取考試,可以根據工作所得的經驗進行進修。
大學分為預科和本科1預科專門學習公共基礎科目,如國學、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一般設定為兩年,但是新規定製定了學分製,你一年修完也可以拿到預科畢業證書,稱為預科士。預科士可以根據自己在兩年或一年預科學習中產生的興趣報考本校或者它校的本科,在錄取考試合格後便可進入各專業科學習。
本科生學習也分學分製,你可以兩年修完,也可以在十年內修完,或者辦理休學手續“停學”一段時間,過後隻要辦理了複學手續又可以繼續學習。但是學分是十年內有效,過期後你必須重修,當然還有畢業論文要通過,不過絕對沒有曾經讓劉浩然惡心的毖四級。按照一般學生的學習情況,文科、農科一般是三年,商科、算科、物理科、化學科、機械科一般四隻。最難的是法科和醫科,一般需要五年。羅貫中三年學完,所以劉浩然認為他很厲害。
本科士過後便是碩士生,一般都是由教授或副教授單獨帶,照例是學分製,修完加通過畢業論文之後便是碩士,可進入大學當講師,也可繼續就博士生。博士生一般是由兼任研究員的教授帶,一般情況下在某個研究所邊學習邊實踐,修完學分,通過論文,畢業後是博士,可直接進入研究所當副研究員或進入大學當高級講師。
而根據現在大明“科舉”製度,本科士刻,可以參加司政和司法考試,而商科和法科在諸多專業中算是比較占便宜的,尤其是法科,考司政也行,而且現在大明的司政考試也著重“法治”;考司法也可以,在司法界即清貴福利又好。
羅貫中入了廉政公署,雖然有張明善的照顧,但是自己沒有本事,也不會在短短的時間裏升到正六品官。雖然劉浩然第一映像就對這位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曆史名人很有好感。
不過劉浩然知道。張明善不僅僅為介紹羅貫中與他的關係而來,應該還有下文,於是便微笑著繼續聽著。
“啟稟陛下,貫中曾經跟隨子安先生多年,一起修書,曾經著有《隋唐兩朝誌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七遂平妖傳》、《粉妝樓》。後來看到陛下在定遠營傳下的《評話三國演義》,傾慕之餘便花費了十餘年時間,幾經修改,前些日子終得完本。貫中想將此書獻給陛下,以便刊行天下。”
聽到這裏,劉浩然雖然神情如常,但是心裏卻尷尬不已,這回是李鬼碰到了李逢,最讓劉浩然難堪的是人家正牌作者拿著自己的山塞版三國演義進行了修改,然後以進獻的名義讓自己正式刊行。
劉浩然雖然號稱熟三國演頭,可是那麽大一本書如何記得齊全,他在定遠營講述的多是粗略不堪的故事情節,頂多算得上是個故事大
劉浩然坐在那裏默不作聲,張明善知道自己一點心思瞞不過皇帝陛下,連忙說道:“子安先生曾經有遺著一部,原名《江湖豪客傳》,後經貫中整理取名為《忠義水滸傳》,懇請陛下為之作序一篇,與《評話三國演義》一起刊行。
劉浩然算是明白了張明善所說的意思。羅貫中先以進獻完本的《三國演義》,然後求自己為其老師施耐庵的《水滸傳》作序。隻要有大明皇帝陛下作序,自會名動天下,各大書局也自會爭先搶著刊行。他這是以自己十年的心血為亡師完成遺願。
劉浩然不由長歎了一口氣,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一切技術無不精通,三十六歲於劉基同榜中進士,曾在杭州做了三年官,因不滿元廷官場黑暗便辭官而去。
後張士誠在高郵起事,其部將卞元亨是施耐庵舊識,極力向張士誠推薦。後來在卞元亨的秘密造訪下,施耐庵離開了蘇州趕越高郵,在張士誠幕下任職。
後來張士誠準備南下爭奪東南之地,施耐庵覺得張士誠不占天時地利人和,極力反對。張士誠不聽,結果大敗。
經過此事,加上張士誠開始信任妄小,自暴自棄,施耐庵灰心至極,便離開高郵潛回蘇州隱居。
後來劉基向劉浩然推薦了施耐庵,可其因為曾經投身過張士誠,恐遭朝野士人恥笑,於是便屢屢拒絕。劉浩然見請不動他,隻好贈以布帛百匹,白銀五千兩。以安其家。
後來施耐庵不耐蘇南文人時其的熱風冷嘲,便投奔居住在興化的好友顧逃,在白駒修了房屋,從此隱居不出。五年前可能施耐庵覺得自己難久於人世,恐耽誤弟子羅貫中的才華,便將其托付給已經功成名就的好友張明善。
想到這裏,劉浩然不由歎息,真是造化弄人,施耐庵居住在蘇州,也能被蘇北的張士誠給請了去。
“貫中,書稿可在?”
“回稟陛下,書稿就在門外。”
“抬進來。”
侍衛武官抬進一口箱子,裏麵全是滿滿的書稿,分左右兩疊。左邊是《忠義水滸傳》,右邊是《評話三國演義》。
劉浩然順手擰起右邊的書稿,隻見上麵第二頁寫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尖必分這才是正版的三國演義。
劉浩然思量了一下。提筆在書稿封麵上題下一行字:“著者:劉浩然、羅貫中。”
羅貫中一看便急了。連忙拱手道:“陛下,這萬萬使不得。臣隻是整理編輯而已,如何能具這著者一名。”
劉浩然擺擺手道:“我所述的三國演義隻得其形,你所整理的才是三國演義之魂。原本這著者之名應該你排在前麵,隻是這樣恐怕你就不敢將此書刊行了,我就汗顏愧領名了。”
張明善非常了解劉浩然的性格,也被他網才那句“我隻得其形,你得其魂”所感動,他做為一個文人,最欣慰的是自己的作品被世人所承認和讚賞,尤其這個人還是大明天子。
張明善拉了拉羅貫中的袖子,對他言道:“貫中,陛下的天恩你就受領了,陛下見不得惺惺作態之人。”
羅貫中當即神色肅穆,拱手深鞠一躬道:“臣謝過陛下天恩。”
“不,應該是我要感謝你,如果不是你整理編輯和潤筆。我所述的三國演義永遠都是粗鄙之書。”“劉浩然說的是事實。他所講述的三國演義不及原著的十分之一,可這是皇帝陛下親口講述引。般人不敢動筆修改。可是就這樣一本書真的刊行天下四”在曆史中和眾多評話一樣很快就消失了。要真是那樣,劉浩然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毀了幾乎可以代表中國文化的一部巨著,這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幸好正牌作者羅貫中此前一直有寫一部三國的,看到劉浩然所述的三國演義“草本”和自己構思的非常相似,於是便費了心思將其完善,總算沒有讓這部巨著被一個無恥的“割竊者”毀掉。
劉浩然抖著第一頁稿紙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華夏曆史就一定要如此循環輪回嗎?可每一次分分合合掩蓋了多少冤魂和血淚。”
聽到這個沉重的話題,張明善和羅貫中都不言語了。
“明善,貫中。你們說說,我華夏曆史為什麽會分就必合,合久必分?”
張明善猶豫了一下先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臣愚見。這天下動蕩,百姓困苦不堪。自然是思安。此為大勢,此時定會有英雄豪傑順勢而為,便可盡收民意,一統天下。至於這合久必分,臣愚鈍,不敢妄言。”
合久必分可是個敏感話題,而且曆史很多名士文人也對此爭論不休,張明善不敢妄下斷言。他身為廉政公署都使專員,抓了不少貪官汙吏,其中不乏位高權重的俊才,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他必須保持慎獨的態度,避免被仇人抓到把柄。
劉浩然把目光轉投到羅貫中身上,他猶豫了一會便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臣之見,前朝往往是太平日久,上至君王,下至臣子,奢華享樂,文恬武嬉小盤錄加重,尤其是地方豪強橫行,魚肉百姓,故而民不聊生,頓生始亂。”
說完這些。羅貫中後背都出了一縣冷汗,這種亡國之話如何能在皇帝陛下麵前說。要不是劉浩然的目光逼得太緊,他一時受迫不過脫口而出,說完便後悔了。
“貫中說的挨到一點邊了,隻是還沒有說到重點要害。”劉浩然笑著說道。
他知道,羅貫中作為與“倡優故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被正統的儒家文士被視為每欄瓦舍的下九流,要不是其老師向張明善托付,估計他這輩子都難以出頭。在另一個世界裏,這位寫出中國四大名著的高人,不要說正史。連文人編撰的野史也看不到他的記載,隻有一位明代賈仲明在其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中留下了那麽簡單的幾筆,其餘的多是民間傳說了。“但是此人有大才。看看他寫得《三國演義》就知道了,這本書體現出其的博大精深之才。經天緯地之氣。可以看得出他精通軍事學、心理學、智謀學、公關學、人才學。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如果沒有人的智慧,豐富的實踐,執著的追求,何以能成為這般全才?
“這樣吧小貫中。我會請國用、伯溫先此完本《評話三國演義》,再請他們各寫一篇序文。至於子安先生心血《忠義水滸傳》,我閱後定會做一篇序文。與《評話三國演義》一同刊行。隻是這名字,我建議改為《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如何?”x插播s廣告時間哦
“謹聽陛下的安排。”
劉浩然給《三國演義》改名走出於習慣,給《水滸傳》改名除了習慣之外,更出於個人喜好。在四大名著中。他對《水滸傳》最不感興趣,對裏麵為了所謂的義氣動不動就殺人越貨,絲毫不將他人的性命當成一回事,什麽投名狀,什麽十裏坡人肉包子,這江湖義氣也太“黑”了。而且劉浩然現在站在一個統治者的立場上,他可不認為梁山好漢一邊四處“替天行道”一邊等待招安是忠。所以當下就決定將忠義兩字去掉。
“貫中,兩書刊行後。你出麵主持一場大討論,談一談為何我華夏曆史上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會知會惟庸,讓他在《大明邸報》上安排一個專刊。”
看到羅貫中麵有難色。劉浩然揮揮手道:“沒有關係的,真理是越辯越明,我們隻有弄清楚了為什麽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才能避免這個悲劇生。”
張明善拉了拉羅貫中的衣角,阻止他繼續開口。
張明善已經看出這是劉浩然在考驗羅貫中,而這種考驗往往是提拔的開始,再說了,羅貫中是奉旨展開這場討論的,真要有人找茬,你自個找皇帝陛下說去。而能夠讓皇帝陛下賞識羅貫中,對其加以重用,這也是張明善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他執掌廉政公署多年,年紀也大了,退出公署應該就在幾年內的事情。而站在他嫉惡如仇的立場上,張明善希望廉政公署這把反貪汙**的利劍將來能夠繼續揚光大,因此他想找一個。合適的接班人。而羅貫中正是合適的人選。他出身卑微,在民間遊曆多年,深知百姓的疾苦,為人又正直,痛恨奸詐邪惡。最重要的是他聰明多謀。一般貪官都是聰明之人,你沒點本事是抓不著他的證據的。
待到張明善和羅貫中走出去後,劉浩然對隨即走進來的劉存玄問道:“胡惟庸最近一段時間還經常去李府走動嗎?”
“回稟陛下,自胡惟庸胡大人調京以來,往李府走動反而少了。此前其在貴州布政使任上,每一季都要派人去李府送禮問安。調京這一年多隻親自上門拜訪過兩次,遣人送禮問安也隻有兩次。”
“百室有什麽反應?”
“回稟陛下,李相誇胡惟庸胡大人懂事。”
劉浩然不由笑了笑。李善長身居相一職,當然知道避嫌。
現在胡惟庸也是直學士,要是還像往常一樣走動密切,反而會招來非議。
“還有其它什麽動靜嗎?”
“回稟陛下,李相之弟李存義前日找到了胡大人,兩人在一間茶室密談了大約半個時辰。”
“可探出什麽事?”
“回稟陛下,根據情報科獲取的各種消息推測,李存義想讓胡大人幫忙,讓他接下東市兩處劇場的工程。”
自從大興戲劇後。為了讓百姓們更容易觀賞演出,禮部向內閣提出在南京城東、南、西三城修建若幹座劇場,三個月前已經獲得批準,錢款也分批由計部撥到應天府。雖然劇場由應天府營造廳招標建設,不過此事由禮部主導,胡惟庸當然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劉浩然擺擺手。不再言語。他不擔心李存義走關係攬工程會出什麽麽蛾子,因為工程質量驗收屆時將由應天府營造廳委托南京大學營造科教授和格物院營造研究所驗收,真要走出問題,自然會有廉政公署、監察局、都察院幾個衙門去找麻煩。他現在在想著胡惟庸、李存義、張明善、羅貫中等人的關係。
想到最後,劉浩然笑了笑,輕聲說了句:“胡惟庸。羅貫中。”
9第二百三十章羅貫中
一一小小浩然連忙說道:“快請進來。”廉政公署都使專員張明善帶著一人走了進來,向劉浩然施禮道:“臣張明善羅貫中見過陛下
羅貫中?名人呀!劉浩然細細打量著恭立在對麵的這位四十餘歲的男子,他濃眉如劍,朗目如星,透出一股精氣神來。略瘦的臉有些顯長,微微的紅潤下麵是黝黑之色,幾道深深地皺紋如同溝整,看來他沒少在世間曆練過,那黝黑和皺紋都是歲月風霜刻出的。他站在那裏,氣宇軒昂,但是微微顫抖的手還是透出他心裏的那份激動。x插播s廣告時間哦
“你就是湖海散人羅貫中?。
“回稟陛下,正是臣。湖海散人是臣的妄鄙自號,不敢得陛下汙口。小。羅貫中深吸一口氣。神情鎮靜地說道。
這時站在旁邊一直將目光注視在胡惟庸身上的張明善轉過神來,對劉浩然拱手道:“陛下。臣這次帶著貫中冒昧。見,驚擾了陛下與胡大人議事,有罪有罪!”說到這裏,張明善拱手向胡惟庸施禮。表示歉
廉政公署都使專員雖然不過正三品,比明惟庸這位加直學士銜的禮部尚書低一級,但是廉政都使專員是由皇帝直接簡任的,獨立於內閣,地位然,所以張明善也用不著刻意去交好胡惟庸。
不過羅貫中這位副理毒員不過正六品,與胡惟庸相差甚遠,於是他恭恭敬敬地向胡惟庸施禮道:“見過胡大人!”
“陛下麵前,胡某豈敢如此受市!”胡惟庸滿臉笑容地拱手回禮,道,接著轉向劉浩然道:“陛下,臣告退!”
“嗯,你回去後用心去辦吧。”
“遵旨。小。胡惟庸後退到門口,然後拱手向張明善和羅貫中道:“兩位大人,胡某先行一步了。“張明善拱手但是目光卻像刀子一樣在胡惟庸身上刮了一下。劉浩然看在眼裏,心裏暗笑了一下。說到張明善和胡惟庸,兩人算是老相識了。
胡惟庸雖然能幹,有夫才,但是品行不算很好。在他當滁州知府到任江西省參政就手腳不幹淨。隻是事情辦得滴水不漏,沒有留下一點破綻。張明善接到風聲去查過他幾次都無功而返。
後來隨著大明官員和司政福利待遇提高,享受到高薪養廉、豐厚的養老金、優先購股權等諸多的優待,胡惟庸手裏的合法收入漸漸多了起來,而且他明白,隨著自己官職高升,關注自己的人也越來越多,仕途也越來越需要小心經營了。犯不著像以前一樣為了蠅頭小利賭上大好的前途,於是便“金盆洗手。”這樣張明善是越找不到這位老相識的把
了。
“明善,貫中,都坐。都坐”。
“這次來有什麽事嗎?”
“回稟陛下,臣這次鬥膽帶貫中賢侄來覲見陛下是有一件要事稟
“哦,何事?明善隻管說來
“貫中是臣的好友興化子安先生施肇瑞的弟子,五年前他便將貫中托付與臣照顧。臣找楓林、鐵崖兩位先生,向他們舉薦了貫中。兩位先生對貫中頗為賞識,便舉薦他入了南京大學法科,三年學業有成,僥幸通過了司法考試,臣便擅權了一回,將其招入廉政公署。”
劉浩然微微點頭。看來張明善對羅貫中還挺照顧的,居然願意為了他去找朱升嗬嗬秦從龍兩位老先生,最後說動他們行使了絕不輕用的舉薦權。要知道能夠向南京大學等國學舉薦的人並不多,而朱升是劉浩然的老師,屬於帝師,秦從龍本來就是天下有數的名士,恭據按察院總使多年,所以才有那舉薦權。但是這舉薦是有名額限製的。每兩年隻能舉薦一名,而且被舉薦之人與舉薦人息息相關,如果他被舉薦入學卻各科成績不及格無法畢業。那麽舉薦人就會失去舉薦資格,最重要的是落了個識人不明的臭名,丟了麵子。
不過羅貫中看來也有些本事,;十多歲入南京大學攻號稱最難專業之一的法科,能夠在三年時間裏順利畢業,說明他夠用心也夠有毅力。而能夠通過司法考試,更能說明其能力。根據明曆五年劉浩然頌布的新律法,大明的科舉再一次進行了變革,在司政考試的基礎上多出了一個司法考試。司法考試是專門針對司法人員的“科舉”考試,但是麵對的對象要窄很多。隻有省立大學法科士才能參加。不分省考和國考,統一到南京、北京、東京三地考試,通過者便有資格當律師,優秀者可入廉政公署或被任命為監察禦史的助手一監察給事中。司法考試的設立,算是徹底打破了以往的科舉考試,因為劉浩然已經將自隋唐以來的科舉製度改得麵目全非。
而就在明曆五年開設司法考試的改革中,劉浩然也對司法機構進行了一次改革,使得都察院和按察院兩大機構更加完善,更具獨立性。先都察院主官左右都察禦史沒有變,隻是這副職由原來的左右副都禦史改為五名副都禦史,對下屬都察院機構的控製改為每位副都禦史負責兩到三省事務,每三年便輪換一次。左都察禦史負責總體協調和召開都禦史會議,商議決定都察院重大事務,如對都察院督辦的重大案件的定性。而右都察禦史是由法務部尚書擔任,所以他經常是列席會議,協調都察院與法務部的溝通,並不負責都察院的實際事務。
都察院下屬的各省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全察禦史官署。主官兩人,左右金察禦史,副職三人,副金察禦史,分掌各府都察;府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巡察禦史官署。主官一人,巡察禦史,副職人兩人,副巡察禦史,分掌各縣都察;縣級都察院機構改名為監察禦史官署,主官一人,監察禦史,副職一人,副監察禦史,其餘監察給事中、巡察給事中、金察給事中、都察給事中相當於禦史的助手和秘書,一個禦史配置
人。
按察院設按察總使五人。相當於最高**官,省級為按察司,設按察使五人,府級設通判署。設通判:人,縣級設判官署,設判官三人。
按照規定,司法人員必須是先當律師滿三年。才有可能被省金察禦史任命為監察禦史,或者是當監察給事中兩年,有機會升任監察禦史,然後巡察給事中,巡察禦史這樣一級級升上去。或看到了巡察禦史這個級別就有可能被任命為縣判官,金察禦史可能被任命為府通判。到了副都禦史,除了有可能當按察使,也有可能調到省布政司當內政廳金事或者是法務廳金事。而按察院以下是隻進不出,除非被免職就是等著退休。
都察院和按察院的經費每年單獨列出,由內閣直接撥,由於都察院、按察院人員配置簡單。定額就那麽幾個”所以經費薪水都是內閣到省布政司,省布政司直接撥到各府縣級都察院和按察院。由於司法考試與司政考試分開,經費又單獨預算和度支,甚至避免了同機構上下級的牽製,可見川智然為了保證司法機構獨右是煞費了苦心乃但是泣隻是幣的其中一步,此後的改革推進還會繼續的。
而在分設司法考試的時候,劉浩然也將大明教育體製完全理順了一遍。大明的教育除了童學、縣學府學這些國民教育外,高等教育有兩種,一是專學,二是大學。專學相當於大專,它更側重於職業技能教育,按照規定,在專學工作滿三年後便有資格參加大學本科錄取考試,可以根據工作所得的經驗進行進修。
大學分為預科和本科1預科專門學習公共基礎科目,如國學、數學、物理、化學等等。一般設定為兩年,但是新規定製定了學分製,你一年修完也可以拿到預科畢業證書,稱為預科士。預科士可以根據自己在兩年或一年預科學習中產生的興趣報考本校或者它校的本科,在錄取考試合格後便可進入各專業科學習。
本科生學習也分學分製,你可以兩年修完,也可以在十年內修完,或者辦理休學手續“停學”一段時間,過後隻要辦理了複學手續又可以繼續學習。但是學分是十年內有效,過期後你必須重修,當然還有畢業論文要通過,不過絕對沒有曾經讓劉浩然惡心的毖四級。按照一般學生的學習情況,文科、農科一般是三年,商科、算科、物理科、化學科、機械科一般四隻。最難的是法科和醫科,一般需要五年。羅貫中三年學完,所以劉浩然認為他很厲害。
本科士過後便是碩士生,一般都是由教授或副教授單獨帶,照例是學分製,修完加通過畢業論文之後便是碩士,可進入大學當講師,也可繼續就博士生。博士生一般是由兼任研究員的教授帶,一般情況下在某個研究所邊學習邊實踐,修完學分,通過論文,畢業後是博士,可直接進入研究所當副研究員或進入大學當高級講師。
而根據現在大明“科舉”製度,本科士刻,可以參加司政和司法考試,而商科和法科在諸多專業中算是比較占便宜的,尤其是法科,考司政也行,而且現在大明的司政考試也著重“法治”;考司法也可以,在司法界即清貴福利又好。
羅貫中入了廉政公署,雖然有張明善的照顧,但是自己沒有本事,也不會在短短的時間裏升到正六品官。雖然劉浩然第一映像就對這位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曆史名人很有好感。
不過劉浩然知道。張明善不僅僅為介紹羅貫中與他的關係而來,應該還有下文,於是便微笑著繼續聽著。
“啟稟陛下,貫中曾經跟隨子安先生多年,一起修書,曾經著有《隋唐兩朝誌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七遂平妖傳》、《粉妝樓》。後來看到陛下在定遠營傳下的《評話三國演義》,傾慕之餘便花費了十餘年時間,幾經修改,前些日子終得完本。貫中想將此書獻給陛下,以便刊行天下。”
聽到這裏,劉浩然雖然神情如常,但是心裏卻尷尬不已,這回是李鬼碰到了李逢,最讓劉浩然難堪的是人家正牌作者拿著自己的山塞版三國演義進行了修改,然後以進獻的名義讓自己正式刊行。
劉浩然雖然號稱熟三國演頭,可是那麽大一本書如何記得齊全,他在定遠營講述的多是粗略不堪的故事情節,頂多算得上是個故事大
劉浩然坐在那裏默不作聲,張明善知道自己一點心思瞞不過皇帝陛下,連忙說道:“子安先生曾經有遺著一部,原名《江湖豪客傳》,後經貫中整理取名為《忠義水滸傳》,懇請陛下為之作序一篇,與《評話三國演義》一起刊行。
劉浩然算是明白了張明善所說的意思。羅貫中先以進獻完本的《三國演義》,然後求自己為其老師施耐庵的《水滸傳》作序。隻要有大明皇帝陛下作序,自會名動天下,各大書局也自會爭先搶著刊行。他這是以自己十年的心血為亡師完成遺願。
劉浩然不由長歎了一口氣,施耐庵博古通今,才氣橫溢,舉凡群經諸子,詞章詩歌,天文、地理、醫卜、星象、一切技術無不精通,三十六歲於劉基同榜中進士,曾在杭州做了三年官,因不滿元廷官場黑暗便辭官而去。
後張士誠在高郵起事,其部將卞元亨是施耐庵舊識,極力向張士誠推薦。後來在卞元亨的秘密造訪下,施耐庵離開了蘇州趕越高郵,在張士誠幕下任職。
後來張士誠準備南下爭奪東南之地,施耐庵覺得張士誠不占天時地利人和,極力反對。張士誠不聽,結果大敗。
經過此事,加上張士誠開始信任妄小,自暴自棄,施耐庵灰心至極,便離開高郵潛回蘇州隱居。
後來劉基向劉浩然推薦了施耐庵,可其因為曾經投身過張士誠,恐遭朝野士人恥笑,於是便屢屢拒絕。劉浩然見請不動他,隻好贈以布帛百匹,白銀五千兩。以安其家。
後來施耐庵不耐蘇南文人時其的熱風冷嘲,便投奔居住在興化的好友顧逃,在白駒修了房屋,從此隱居不出。五年前可能施耐庵覺得自己難久於人世,恐耽誤弟子羅貫中的才華,便將其托付給已經功成名就的好友張明善。
想到這裏,劉浩然不由歎息,真是造化弄人,施耐庵居住在蘇州,也能被蘇北的張士誠給請了去。
“貫中,書稿可在?”
“回稟陛下,書稿就在門外。”
“抬進來。”
侍衛武官抬進一口箱子,裏麵全是滿滿的書稿,分左右兩疊。左邊是《忠義水滸傳》,右邊是《評話三國演義》。
劉浩然順手擰起右邊的書稿,隻見上麵第二頁寫著:“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尖必分這才是正版的三國演義。
劉浩然思量了一下。提筆在書稿封麵上題下一行字:“著者:劉浩然、羅貫中。”
羅貫中一看便急了。連忙拱手道:“陛下,這萬萬使不得。臣隻是整理編輯而已,如何能具這著者一名。”
劉浩然擺擺手道:“我所述的三國演義隻得其形,你所整理的才是三國演義之魂。原本這著者之名應該你排在前麵,隻是這樣恐怕你就不敢將此書刊行了,我就汗顏愧領名了。”
張明善非常了解劉浩然的性格,也被他網才那句“我隻得其形,你得其魂”所感動,他做為一個文人,最欣慰的是自己的作品被世人所承認和讚賞,尤其這個人還是大明天子。
張明善拉了拉羅貫中的袖子,對他言道:“貫中,陛下的天恩你就受領了,陛下見不得惺惺作態之人。”
羅貫中當即神色肅穆,拱手深鞠一躬道:“臣謝過陛下天恩。”
“不,應該是我要感謝你,如果不是你整理編輯和潤筆。我所述的三國演義永遠都是粗鄙之書。”“劉浩然說的是事實。他所講述的三國演義不及原著的十分之一,可這是皇帝陛下親口講述引。般人不敢動筆修改。可是就這樣一本書真的刊行天下四”在曆史中和眾多評話一樣很快就消失了。要真是那樣,劉浩然覺得自己簡直就是毀了幾乎可以代表中國文化的一部巨著,這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幸好正牌作者羅貫中此前一直有寫一部三國的,看到劉浩然所述的三國演義“草本”和自己構思的非常相似,於是便費了心思將其完善,總算沒有讓這部巨著被一個無恥的“割竊者”毀掉。
劉浩然抖著第一頁稿紙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華夏曆史就一定要如此循環輪回嗎?可每一次分分合合掩蓋了多少冤魂和血淚。”
聽到這個沉重的話題,張明善和羅貫中都不言語了。
“明善,貫中。你們說說,我華夏曆史為什麽會分就必合,合久必分?”
張明善猶豫了一下先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臣愚見。這天下動蕩,百姓困苦不堪。自然是思安。此為大勢,此時定會有英雄豪傑順勢而為,便可盡收民意,一統天下。至於這合久必分,臣愚鈍,不敢妄言。”
合久必分可是個敏感話題,而且曆史很多名士文人也對此爭論不休,張明善不敢妄下斷言。他身為廉政公署都使專員,抓了不少貪官汙吏,其中不乏位高權重的俊才,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他必須保持慎獨的態度,避免被仇人抓到把柄。
劉浩然把目光轉投到羅貫中身上,他猶豫了一會便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臣之見,前朝往往是太平日久,上至君王,下至臣子,奢華享樂,文恬武嬉小盤錄加重,尤其是地方豪強橫行,魚肉百姓,故而民不聊生,頓生始亂。”
說完這些。羅貫中後背都出了一縣冷汗,這種亡國之話如何能在皇帝陛下麵前說。要不是劉浩然的目光逼得太緊,他一時受迫不過脫口而出,說完便後悔了。
“貫中說的挨到一點邊了,隻是還沒有說到重點要害。”劉浩然笑著說道。
他知道,羅貫中作為與“倡優故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被正統的儒家文士被視為每欄瓦舍的下九流,要不是其老師向張明善托付,估計他這輩子都難以出頭。在另一個世界裏,這位寫出中國四大名著的高人,不要說正史。連文人編撰的野史也看不到他的記載,隻有一位明代賈仲明在其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中留下了那麽簡單的幾筆,其餘的多是民間傳說了。“但是此人有大才。看看他寫得《三國演義》就知道了,這本書體現出其的博大精深之才。經天緯地之氣。可以看得出他精通軍事學、心理學、智謀學、公關學、人才學。如果沒有人的智慧,豐富的實踐,執著的追求,何以能成為這般全才?
“這樣吧小貫中。我會請國用、伯溫先此完本《評話三國演義》,再請他們各寫一篇序文。至於子安先生心血《忠義水滸傳》,我閱後定會做一篇序文。與《評話三國演義》一同刊行。隻是這名字,我建議改為《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如何?”x插播s廣告時間哦
“謹聽陛下的安排。”
劉浩然給《三國演義》改名走出於習慣,給《水滸傳》改名除了習慣之外,更出於個人喜好。在四大名著中。他對《水滸傳》最不感興趣,對裏麵為了所謂的義氣動不動就殺人越貨,絲毫不將他人的性命當成一回事,什麽投名狀,什麽十裏坡人肉包子,這江湖義氣也太“黑”了。而且劉浩然現在站在一個統治者的立場上,他可不認為梁山好漢一邊四處“替天行道”一邊等待招安是忠。所以當下就決定將忠義兩字去掉。
“貫中,兩書刊行後。你出麵主持一場大討論,談一談為何我華夏曆史上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會知會惟庸,讓他在《大明邸報》上安排一個專刊。”
看到羅貫中麵有難色。劉浩然揮揮手道:“沒有關係的,真理是越辯越明,我們隻有弄清楚了為什麽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才能避免這個悲劇生。”
張明善拉了拉羅貫中的衣角,阻止他繼續開口。
張明善已經看出這是劉浩然在考驗羅貫中,而這種考驗往往是提拔的開始,再說了,羅貫中是奉旨展開這場討論的,真要有人找茬,你自個找皇帝陛下說去。而能夠讓皇帝陛下賞識羅貫中,對其加以重用,這也是張明善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他執掌廉政公署多年,年紀也大了,退出公署應該就在幾年內的事情。而站在他嫉惡如仇的立場上,張明善希望廉政公署這把反貪汙**的利劍將來能夠繼續揚光大,因此他想找一個。合適的接班人。而羅貫中正是合適的人選。他出身卑微,在民間遊曆多年,深知百姓的疾苦,為人又正直,痛恨奸詐邪惡。最重要的是他聰明多謀。一般貪官都是聰明之人,你沒點本事是抓不著他的證據的。
待到張明善和羅貫中走出去後,劉浩然對隨即走進來的劉存玄問道:“胡惟庸最近一段時間還經常去李府走動嗎?”
“回稟陛下,自胡惟庸胡大人調京以來,往李府走動反而少了。此前其在貴州布政使任上,每一季都要派人去李府送禮問安。調京這一年多隻親自上門拜訪過兩次,遣人送禮問安也隻有兩次。”
“百室有什麽反應?”
“回稟陛下,李相誇胡惟庸胡大人懂事。”
劉浩然不由笑了笑。李善長身居相一職,當然知道避嫌。
現在胡惟庸也是直學士,要是還像往常一樣走動密切,反而會招來非議。
“還有其它什麽動靜嗎?”
“回稟陛下,李相之弟李存義前日找到了胡大人,兩人在一間茶室密談了大約半個時辰。”
“可探出什麽事?”
“回稟陛下,根據情報科獲取的各種消息推測,李存義想讓胡大人幫忙,讓他接下東市兩處劇場的工程。”
自從大興戲劇後。為了讓百姓們更容易觀賞演出,禮部向內閣提出在南京城東、南、西三城修建若幹座劇場,三個月前已經獲得批準,錢款也分批由計部撥到應天府。雖然劇場由應天府營造廳招標建設,不過此事由禮部主導,胡惟庸當然有相當大的話語權。
劉浩然擺擺手。不再言語。他不擔心李存義走關係攬工程會出什麽麽蛾子,因為工程質量驗收屆時將由應天府營造廳委托南京大學營造科教授和格物院營造研究所驗收,真要走出問題,自然會有廉政公署、監察局、都察院幾個衙門去找麻煩。他現在在想著胡惟庸、李存義、張明善、羅貫中等人的關係。
想到最後,劉浩然笑了笑,輕聲說了句:“胡惟庸。羅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