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伯溫先生願意來江寧?”劉浩然驚異道。按照他的曆史知識,一般牛叉的謀士都是主公一請二請三四五請,當年劉備請諸葛亮不也三顧茅廬了,怎麽這劉基一請就來了,自己讓馮國用去一趟隻是表示一下誠意,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準備忙完之後再自己親自跑一趟。要知道劉伯溫在後世被傳得神乎其神,幾乎是劉神仙了,怎麽這麽容易就請到了。


    “回護軍,屬下趕到處州的時候伯溫先生已經從孫炎之請,同意出山赴江寧,我去的時候伯溫先生已經住在孫府了,不日即可來江寧。”


    “孫炎這小子還真行。”劉浩然不由喜歎道。


    劉浩然是知道孫炎這個人的,他身高六尺餘,麵黑如鐵,一隻腳還有點跛,不怎麽讀書,但卻喜歡賦詩,往往有奇句,又善於雄辯,一開口就是數千言,在他的麵前,人人都怕他那張嘴。而孫炎還非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作詩辯論,有如神助,豪情萬丈。孫炎交友廣泛,在江寧,楊憲、汪廣洋等都是他的好友,到了處州,又和宋濂、胡深等當地名士成了好友。換句現代話來說,孫炎確實是一個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


    “他是怎麽招攬伯溫先生的?”劉浩然饒有興趣地問道。


    “孫炎孫大人得知護軍要招攬浙東四學士後,便費心去辦。宋濂等三位先生很快便應承前去江寧,唯獨伯溫先生不願出山。”馮國用解釋道。聽到這裏,劉浩然便點點頭,他知道劉基原是元朝進士,後來又出仕元廷,與元軍處州守將舒穆魯宜遜關係甚好,後來雖然離開了元廷,但是誌士不仕二主,劉基出山投靠江南還是有一定心理壓力的。


    “後來孫大人頻頻給伯溫先生去信相邀,伯溫先生無奈,他與孫大人原本相識,誠請之下便回了一把龍泉劍。”


    “回了一把龍泉劍?”


    “是的,孫大人後來與我說道,伯溫先生此舉的用意是他擁護護軍起兵抗元,驅逐韃虜,隻是他自己一臣不事二主,所以不能親自為丞相效力,隻好請孫大人攜此劍為護軍多殺敵虜,共創大業。”


    “伯溫先生還真是位高學雅士,拒絕都拒絕得如此風雅含蓄。”劉浩然不由嘻笑道,“孫炎如何應對?”


    “孫大人詩興大發,便寫了一首詩,還有數千字回信,連劍一起回給了伯溫先生。”


    “孫炎這小子還真是愛寫詩。國用,你把他那首歪詩念一念,還說說他到底寫了些什麽。”


    “集中寶劍光耿耿,佩之可以當一龍。隻是陰山太古雪,為誰潔此青芙蓉?明珠為寶錦為帶,三尺枯蛟出冰海。自從虎革裹幹戈,飛入芒碭育光彩。青田劉郎漢諸孫,傳家唯有此物存。匣中千年睡不醒,白帝血染桃花痕。山童神全眼如日,時見蜿蜒走虛室。我逢龍精不敢彈,正氣直貫青田寒。還君持之獻明主,若歲大旱為霖雨。”


    馮國用一口氣把孫炎的詩背了一遍,並繼續言道:“孫大人在回信中寫道,‘劍當獻天子,斬不順命之人,我乃臣子,豈敢私受。”


    “這個孫炎,軟的不行便來硬的,他這是在威脅伯溫先生。”劉浩然大笑道,“如此之下,伯溫先生便無可奈何了?隻好從命了。”


    “是的,孫大人又請陶安、宋濂先生給伯溫先生寫信相邀,而且聽說伯溫先生的家人因為其累次推辭護軍和孫大人的誠請,甚是擔憂,便紛紛相勸,伯溫先生思量許久,於是便答應出山了。不過伯溫先生見到屬下,向我提出了一個請求。”


    “什麽請求?”


    “伯溫先生想看看我江南的煉鋼廠和軍器局。這不是什麽大事,屬下便擅自做主答應下來了,但是為了做好準備,屬下便提前趕了回來,伯溫、宋濂四位先生由孫大人護送著在後麵慢慢趕路。”


    孫炎在處州幹得不錯,不但壓製住了東邊的方國珍和南邊的元廷福建行省,還平息了好幾次叛亂,安撫山民,將處州治理的井井有條。所以劉浩然準備把他調到西邊去治理接手的原陳友諒地盤,因此他就可以陪著四位先生先到江寧述職,然後再去新職上任。


    “伯溫先生參觀也無妨。他精於天文術數,應該對工匠巧技也有興趣。這位伯溫先生不簡單,一來就想去看鋼鐵工場和軍器局,那是我最得意的所在。”劉浩然似笑非笑地說道。


    馮國用聽到這話,並不答言,也隻是笑了笑。


    過了近十日,劉伯溫、宋濂、章溢、葉琛四人在孫炎的護隨下趕到了江寧。劉浩然出南門三十裏迎接。劉基貌秀修偉,宋濂誠謹端重,章溢謙和平善,而且三人都留著美須長髯,唯獨葉琛短須淨麵,顯得精明強幹。


    “而今天下動蕩,四位先生國士大才,劉某惶恐,屈先生們出世,以俗事凡務相擾,還請見諒。”說罷,劉浩然深鞠大禮,劉基四人皆施然還禮,口稱不敢當。


    劉浩然接著走到孫炎麵前,挽著他的手:“你為江南請得四位先生,功遠勝於我敗陳友諒。”


    一番話把孫炎的一張黑臉樂開了花。


    劉浩然把四位先生請至賢士館暫時安置,第二日在府中設下宴席,請李善長、馮國用、汪廣洋、孫炎、楊憲、夏煜及朱升、陶安等名士相陪,為四位先生洗塵接風。


    第三日,劉浩然與馮國用等人請劉基四位先生參觀江寧軍器局。


    江寧軍器局依靠秦淮河而建,隻見河道兩邊滿是碩大的水車,在河流的驅動正緩緩而動。再靠裏麵就是一排排高大的廠房,觸目望去,幾乎看不到邊。


    走進高大的廠房,便能感受到其中的忙碌和有序。首先參觀的是軍器局製造滑膛槍的車間。


    隻見工匠技師拿起旁邊的一塊鋼板,放在一個碩大鐵製墊座的鋼製模具上,放置妥當後工匠一踩開關,一個碩大的圓盤發出怪聲緩緩轉動起來,剛才還懸在空中的一個大鐵塊緩緩地沿著鐵墊座的四個光滑的柱子壓了下來,慢慢合縫,隻聽到嘎吱一陣聲響,然後打鐵塊又轟隆地升了起來,而那塊鋼板卻被壓成了一個長圓筒。


    工匠取下長圓筒,前後看了看,發現沒有什麽問題,便將其放在一條緩緩移動的皮帶上,慢慢地被送到下一道工序去。[.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


    “這是衝壓機,水力帶動水車,然後傳動到這裏,再由機關驅動那個大圓盤,大圓盤再帶動幾個齒輪,使得上麵的鐵塊壓下來,從而將槍管初步壓製成型。”劉浩然簡略解釋道。


    劉基四人沒見過這種東西,所以隻是默默地聽著,並不開口說話。


    劉浩然帶著劉基四人走到了下一道工序處,隻見一個工匠從皮帶上取下初步壓製成型的槍管,把一根鋼棒插進去,左右轉了幾圈,然後放到旁邊的爐子架上,用煤火加熱。


    而另一個工匠端著一個白泥土做成的小鍋子,走到一個已經被爐火加熱得發紅的槍管麵前,快速而均勻地將鍋裏的鋼水往槍管縫隙中一拖,一條紅色鋼水便出現在槍管上。忙完這些,工匠又走到另一支已經加熱好的槍管麵前。


    等了一會,第三名工匠取下補好縫隙的槍管,把它掛在一個鐵鉤上,隨著一個移動的鏈架緩緩向下一個工序移去。


    “這是把槍管的縫隙補上,使其變成一個完整的槍管。”


    在下一道工序裏,工匠們取下鐵鉤上還發紅的槍管,整齊地放進一個個爐子裏麵。


    “這是給槍管退火,以免槍管的鋼材發生變化。”


    另一個工匠打開爐子,將已經退火完畢的一批槍管取出,放到一個竹筐裏,再由另一個移動的皮帶送下去。


    接來是工匠利用簡單的車床、磨床對槍管內外進行精加工,看到那飛轉的機床,劉基四人更加看不明白了,他們隻覺得那些能夠在旋轉中把槍管車得鋼屑亂飛,磨得火光四濺的機床太匪夷所思了。


    看到加工完畢,槍管最後被一個旋轉的毛刷轉子打磨地通體亮光,並被整齊地碼在一個竹筐裏,劉基四人一時還反應不過來。此前的所見所聞,已經讓他們思量好一會了。


    接著的工藝是給槍管後端攻絲,旋上一個螺栓,把槍管一端堵死,然後再有工匠將槍管放在固定的架子上,用鋼鋸在固定的位置上鋸出一道口子來。


    “這道口子是引燃槍管火藥的地方,位置必須確定,差一點對射程和威力都會有影響。”劉浩然越說越興致勃勃,這些都是在他的指導下一手建立起來的,現在現場介紹給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劉浩然心裏有一種改變曆史的自豪感。


    最後是裝配工藝,從其它車間運來的木拖、槍機、擊鐵等零部件匯集在了一起,分成幾道工序的工匠們熟練地將槍管嵌在木托上,再一一固定好,接著把槍機等零件裝在上麵,最後組成了一枝靖康式滑膛槍。


    “在裝彈藥測試前,滑膛槍還要經過一次全麵的測試,測試槍管內壁的圓滑程度,檢查槍機、擊鐵的可靠程度等等。”劉浩然指著車間一角忙碌的幾十個工匠說道。


    走到另外一個車間,劉浩然提起一枝裝好燧石的滑膛槍,擺弄了幾下後說道:“現在這槍可以經過彈藥測試,按照軍器局的規定,必須經過十發以上的實彈測試,測試合格後才刻上編碼入庫,最後發放到軍中使用。”


    把滑膛槍放回原處之後,劉浩然拍拍手說道:“四位先生,火藥車間過於危險,為了你們安全著想,我們還是不去參觀了,我們接著去看鑄炮廠吧。”


    坐上馬車行駛了一會,很快就進入到另一個戒備森嚴的工廠裏。走進車間,相對於造槍廠那種流暢精細的氣氛,這裏呈現出另一種氣氛,一種氣勢磅礴的氣氛。抬頭一看,首先可以看到屋梁上的行車,行車上垂下來的鐵鏈吊著約有數百上千斤重的鐵製模具。而車間兩邊的十幾人在技師的指揮下,拉動著行車上連下來的鐵鏈,再通過滑輪帶動整個行車向前行進。


    在技師的指揮下,鐵製模具被吊到了一個泥土製造成的大鍋前,那裏正翻滾著通紅的鐵水,並不停地向外飛濺著星點火花。在行車的幫助下,工匠們把模具放置好,一些工匠提著桶子,用毛刷給模具加料,另外兩個工匠用卡尺和錘線測量模具的位置是不是正了。


    最後,在技師的指揮下,工匠們小心地拉動著大鍋兩邊耳朵的鐵鏈,使得大鍋慢慢地向前傾,鐵水慢慢地從大鍋鍋嘴裏流出,流在了模具上麵,隻見鐵花四飛,到處都是飛濺的紅色,工匠們在其中有條不紊地工作著,密切關注著鐵水的多少和澆鑄的程度。


    最後,大鍋又被拉平了,一個通紅的圓筒出現在眾人的麵前,它長長的身軀前小後大,但是足有上千斤。


    “這是海軍戰艦的重炮,我叫它三十二斤炮,也就是說它可以發射三十二斤重的鐵彈。”


    聽到劉浩然的話,劉基等人不由駭然,三十二斤重的鐵彈,砸在人身上豈不是成為一灘肉泥。難怪說江南火器犀利,聞所未聞。


    稍等了一會,行車把還是通紅的炮身和模具一起吊了起來,慢慢地向另一處行去。劉浩然介紹道:“現在這重炮還要鑄造炮身,然後還要退火和加工,檢測完畢後還要經過發射試驗,然後才可以裝在船上使用。”


    走出這個車間,看著外麵林立的車間,無數的水車,劉基不由感歎道:“真是壯觀!”


    “伯溫先生,這還不算壯觀,如果你到太平鋼鐵廠去看看,那裏更壯觀,數十丈的高爐,如瀑布一樣的鐵水,還有水力傳動的鍛打鐵錐,讓你看完之後更是激蕩不已。”劉浩然笑著接言道。


    “太平鋼鐵廠?”


    “是的,現在這裏使用的鋼鐵都是從那裏冶煉鍛打出來的。那裏一個月可出鐵數十萬斤,鋼數萬斤。”劉浩然欣然地答道。


    雖然這點產量對於後世來說,隻能算是鄉鎮企業,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劉基等人以前做過元廷的官吏,或者對民政有過了解,知道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麽。


    “這就是江南製勝的秘訣和保障。”劉基最後歎然道。


    “鋼鐵、火藥和信念是我們江南製勝的關鍵。”劉浩然微微一笑接言道。


    最後走出軍器局的槍炮廠,宋濂等人是興奮不已,尤其是章溢和葉琛,此二人一個長於民政,一個擅於軍略,看到江南實力如此雄厚,自然激動不已,有這些做基礎,江南自然能百戰百勝,他們心裏對自己正確的選擇不由歎息不已。


    不過劉基卻有點索然,臉上看上去沒有太多的興奮,更多的是思考,還有一點點失望。


    “國用,伯溫先生怎麽了?他難道對江南的這些槍炮、鋼鐵工廠不滿了,認為是旁門外道嗎?”劉浩然悄悄地問道。在他想來,最有可能持此想法的應該是看上去像老學究的宋濂,他可是以治學聞名,在劉浩然的印象中,這時候的文人,學問越高越刻板,當然了,朱升、陶安那種大才不在此列。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宋濂並沒有腹誹這些東西,想來他再學究也清楚兵器、鋼鐵對於一個勢力來言意味著什麽,禮義靠嘴巴和筆墨去講,勝仗卻是要靠雙手和鋼鐵去爭取。但是他沒有想到最保有期望的劉基卻有點異常了。


    馮國用遠遠地看了劉基一眼,轉頭答道:“伯溫先生誌向遠大,以經緯天下、匡扶乾坤為己任。但是他仕途艱難,在元廷官場上累次受到排擠,最後鬱鬱隱居山林。此次他答應出山,想來也打算一展抱負,隻是今日參觀一番,伯溫先生可能有點失落了。”


    馮國用的話說得有點隱晦,但是劉浩然細細一琢磨,慢慢明白過來了。劉基精於天象地理和術數,這兩樣東西在古代傳得非常神秘,幾乎有驚天地泣鬼神的作用,成為輔助帝王的專用知識。而劉基精於此道,也是他引為自負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加上劉基擅於戰略,多於計謀,所以在曆史上才被老朱同誌器重。


    其實古代的天文術數說簡單些就是建立在物理、數學基礎上的一門學科,也就是說劉基對物理、數學有一定的研究,但是見過江寧槍炮廠之後,劉基以往的信心大受動搖了。剛才所見所聞,非天工難以成就,而這一切據說都是在劉浩然指導下完成的,這讓劉基震驚之餘又為自己的前途有些擔憂起來。


    劉基最自負的除了文學和謀略之外,就是天象和術數,這也是自古大謀士的拿手好戲,三國的孔明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能造木馬牛車連環弩嗎?古代謀士學習科學技術,一般都會把它弄得神秘無比,也算是為自己增加籌碼,與一般的工匠劃清界線,劉基也是如此。但是今日一見,劉基覺得主公劉浩然這一套玩得比他高明數十倍,在古代人眼裏,能弄出這些東西的人,無一不是知曉天文地理的高人。


    劉基自認為文才比不過宋濂,計謀比不過李善長,治政比不過章溢,而擅長的戰略他覺得比不過處處能讓敵人被牽著鼻子走的劉浩然。唯一可以持仗的天文術數現在在一番參觀之後被擊得粉碎,所以有點患失患得,難道自己的仕途又會艱難坎坷。劉基非常清楚,君王是最現實不過的,你沒有擅長的東西,他是不會重用你的。


    想通這一點後,劉浩然走到劉基麵前,悄聲說道:“伯溫先生,我曾經寫過幾個小冊子,論述格物、製器等學問,想請你指點一二。”


    劉基聽完後不由眼睛一亮,過了一會,臉上現出微笑,拱手道:“丞相大才高論,伯溫必當恭敬拜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的榮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鄫並收藏帝國的榮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