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就到了至正十四年春,劉浩然在滁州一直忙碌著。首先是內政,地盤雖然大了不少,但是四處有強敵環視,絲毫大意不得,所以鞏固地盤是第一首要任務。不過有李善長幫手,劉浩然也輕鬆不少。李善長雖然讀書不多,但是處理這些事情倒是挺熟練的,安撫流民,吊孤助貧,處理政務,裁決如流,官吏帖服,居民安堵。


    而劉浩然卻忙著兩件事情,一是接納各地投奔的義軍。定遠軍在滁和打出了名號,使得各地的義軍都看到了希望,紛紛舉軍投奔。


    首先歸附的是巢湖的俞廷玉和廖永安。俞廷玉原是濠州人,後徒居巢縣,有子三人,通海、通源、通淵,而廖永安字彥敬,原是黃梅人,因戰亂四起,便舉家徒居巢縣,後來彭瑩玉、徐壽輝在薪黃起事,於是就和弟弟廖永忠連通俞廷玉一家,結寨自保。後來彭徐兩人在元軍的打擊下失利,其部將趙普勝率水師一部並入寨一時有水舟千艘。但是這支巢湖水軍卻不為廬州路此時最大的義軍-左君弼部所容,累累排擠欺壓,苦不堪言。後來聽得劉浩然攻克滁和,俞廷玉和廖永安一商量,準備投奔定遠軍,於是就派俞通海前來通誠。


    正苦於手裏沒有水師,被元廷江浙行省中書右丞蠻子海牙率元軍水師累累侵擾的劉浩然不由大喜,親自前往和州麵見俞通海。兩人會麵後相談甚歡,接到俞通海傳回來的劉浩然誠意,俞廷玉和廖永安當即下了決心,立即拔寨投奔。


    誰知趙普勝卻依然心向徐壽輝,聽說水寨要改投定遠軍,立即準備把隊伍拉出去,回附徐壽輝麾下。他的異心被部將桑世傑知道了,秘密通報了俞廷玉和廖永安。見事情敗露,趙普勝隻得率少部分水師倉惶別走。


    在和州接到投奔的俞廷玉和廖永安,劉浩然立即拜兩人為定遠軍水師正副統領,水師改編為前中左右四營,以俞通海、廖永忠、張德勝、桑世傑四人為都營。


    巢湖最大的“水寇”俞、廖兩家歸了定遠軍,幾股小“水寇”也聞風而動,盡數歸附,巢縣人金朝興便是其中最大一股,被拜為水師後營都營。


    接著來投奔的是虹縣人鄧友德(鄧愈)。其父鄧順興,重氣節,講信義,被鄉人推為練總,結兵自保。後與元軍作戰箭身亡,友德之兄友隆接掌兵權。不久,友隆病故,十六歲的鄧友德繼掌兵權,親率人馬與元軍作戰。鄧友德足智多謀,身高體壯,武藝高強,每戰均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奮力拚殺,元兵多不敢與之交鋒。泗州、靈璧、盱眙等地百姓聞風歸附,求其保護。後彭大、趙均用率軍攻略泗州,鄧友德不齒其部軍紀渙散,貪圖女子金帛,聽得仁義滿江淮的定遠軍在滁和大勝,又接到父兄舊友王弼的書信,於是率部從盱眙歸附投奔。


    劉浩然感其勇武赤誠,委其為都營,所部擇出青壯編入其營。


    還有濠州人趙德勝,原本是元廷義軍百夫長,隸屬滁州元將王忙哥麾下,善長馬槊,每戰先登。後來其部奉鎮南王孛羅不花當之命北上,在途中聽說定遠軍攻取了滁州,而其母正好留在城於是就丟棄了王忙哥賞賜的女子,潛回滁州城。他看到定遠軍隻懲首惡,斬了一些作惡多端的蒙古、色目貴人,而對城中元軍將士的家眷卻秋毫未犯,家中老母更是因為孤苦一人反而受到照顧。感念劉浩然的仁義,趙德勝便改投了定遠軍。在軍官訓練營裏,李善長看他剛直沉鷙,馭下嚴肅,雖未嚐讀書,但臨機應變,動合古法,平居篤孝友如修士,於是就推薦給了劉浩然。


    劉浩然與他相談良久,確信他是一個將才,於是就逾級提拔,委為都營。


    虹縣人胡大海,原本想去投奔鄧友德,結果聽說鄧友德拔軍投了滁州,於是也跟著南下投了定遠軍。新兵團統領胡海見他長身鐵麵,頗有勇力,而且智力過人,很快就在新兵中樹立了威信,於是就向劉浩然重點推薦了他,被委為隊正。


    定遠人茅成,一直在外遊蕩,聞知定遠軍仁義,便起了投奔之心,然後一直追到和州從了軍,在新兵營裏也是出類拔萃,被委為隊正。


    合肥人葉升,原在鄉中結兵自保,因左君弼據廬州,累加排擠,故拔軍來歸,被委為隊正。(.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


    李善長以鄧友德、趙德勝、胡大海、茅成、葉升五人為一時英傑,素有大才,僅授營官隊正,恐難收其心,故私語於劉浩然,請他多加擢升,以示恩德。


    劉浩然對答道:“此五人有智有勇,皆為將才,堪能重用,從我內心來說是非常喜愛看重他們。可是定遠軍賞罰分明,職以授能,爵以授功,不能以主將的喜惡隨意遷職。五人都是人才,他們缺的不是官職,而是證明自己的機會。”


    李善長深以為然,並以此言轉述五人,鄧趙五人不由感歎幸遇明主。


    劉浩然新增兩個步兵團,以胡海和王弼為統領。在虎頭山老兄弟兩人才幹稍差一些,碾轉於新兵團、刀術教習、副統領等職位,又也立了不少戰功,總算是鍛煉出來了。挑選出來的青壯近兩萬餘被編入新兵預備營,繼續操練,其餘投軍的青壯男丁則被編入輜重營。


    劉浩然也著手對水師進行了整編,淘汰舊船,購造新船。水師以營為作戰單位,並根據實際情況,以兩種船隻為主,一是六槳課船,此船流行於長江中下遊和漢水流域,專門轉運鹽糧課稅,所以稱為課船。其船身狹長,分十餘艙,每艙僅能臥一人,首尾兩側共有木槳六隻,有小蓬帆一杆,順風順水一晝夜可水行四百餘裏,逆水亦可行百餘裏。每船設哨官一名,槳手六人,弓箭手六人,刀手四人,舵工一人,總計十八人。


    二是十槳快船,此船原本是元廷官府的定製船,比六槳課船長上一半,有木槳十隻,蓬帆兩杆,設哨官一名,槳手十人,弓箭手十人,刀手六人,舵工一人,總計二十八人。


    水師每營下轄六槳課船六十餘艘不等,十槳快船十五餘艘不等,共一千五百餘人。還有十二槳、十六槳大船少量,都是營官統領的座船。改編後全軍共大小船隻四百五十餘艘,軍士八千餘人。


    劉浩然把定遠軍軍紀完全照搬到了水師,並根據水師的情況,與俞廷玉、俞通海、廖永安、廖永忠等人製定了詳細的水師操練準則,把操舟、接舷作戰、施用弓弩火箭等基本操作和戰術都明確下來,著重訓練軍官、士官,要求他們通力合作,將偵查、設伏、誘敵、殲滅等一係列作戰程序有條不紊地完成,並培養凶悍絕倫、狡詐靈活的作戰風格,增強凝聚力。


    經過兩月的訓練,定遠軍水師盯上了蠻子海牙的元廷水軍,以實戰為實踐。定遠軍水師設伏於馬場河,元軍駕樓船氣勢洶洶而來,卻被定遠水師從四麵包圍。元軍船隻龐大,進退轉向不便,而俞通海、廖永安等人率領的水師操舟如飛,靈活機動,驟聚驟散,輪番出擊,不管三七二十一,圍住幾艘大船隻管放火箭,點著後再轉向其它船隻。


    兩個多時辰激戰下來,元廷損失船隻數十艘,隻得退走。過了幾日,蠻子海牙不服,又率軍前來挑釁,依然被大敗,從此不敢再輕犯和州一帶江境。


    劉浩然忙的第二件事就是收集滁和兩地的工匠郎並四處尋訪儒生名士。滁州、和州原本有元廷的雜造局,有鐵、木等匠戶千餘戶部被劉浩然收入定遠軍,編為工匠營,以士官待遇從優。而郎是定遠軍中迫切需要的,不過這些郎中隻能算是內科,卻沒有幾個真正懂外科的,但是劉浩然也管不了那麽多了,合適的統統請進軍並擇機靈少年跟隨左右,學習醫術。


    尋訪儒生名士更是劉浩然的重要工作,雖然馮國用和李善長是他的左右謀士,但卻在書生士人中上不了檔次,因此定遠軍急需“供養”幾位名士文人來撐場麵,提高檔次。


    忙到至正十四年夏天,劉浩然接到了劉福通傳回的書信。在書信劉福通對自己這位同姓頗是讚賞了一番,並給了他一個滁和總管的官職。


    不是劉浩然急著跳槽,而是隨著定遠軍不斷壯大,濠州這座廟就顯得太小了,就濠州那幫人,劉浩然要不是看在郭子興、朱元璋的份上,根本就不鳥他們。在至正十四年初,彭大突然暴斃,其部由其子彭早住統領,歸在趙均用麾下。彭大是郭子興最大的庇護和靠山,他一死,老對頭孫德崖等人就聯合正得勢的趙均用,對郭子興的迫害更甚,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要不是劉浩然這個實力派力挺郭子興,加上朱元璋又在其中斡旋,郭子興恐怕早就遭了毒手。


    郭子興已經罩不住了,必須找新的靠山。在劉浩然心目靠山最大的作用就是幫自己和定遠軍遮風擋雨,扛住來自元廷的壓力。於是劉浩然就把目標直接定在了劉福通的頭上,劉福通是江北紅巾軍第一人,這座靠山夠大。


    有了這個正式“官職”,劉浩然不忘舊情,向劉福通推薦了郭子興和朱元璋,並把懷遠這塊地盤讓給了他。劉福通見劉浩然如此上路,也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正式封郭子興為元帥,命他移駐懷遠,協助經略淮北。孫德崖等人在劉福通、劉浩然南北兩麵的壓力下,加上朱元璋使人收買他們的心腹,大說好話,終於放過了郭子興。


    逃出生天的郭子興慌忙帶著一家老小和朱元璋等人,以及本部一萬餘人,直奔懷遠,在那裏暫時安下了腳。


    忙完這些,劉浩然考慮該實行下一步的戰略。全勝滁和兩州,為劉浩然和定遠軍掙下不小的名聲,但是劉浩然等人卻非常的清楚,滁和地盤狹長,回旋餘地太必須向四周發展。


    向東是揚州路,那裏有元軍重兵,恐怕不好啃。向西原本是徐壽輝的地盤,現在這位天完帝還在黃梅山上打遊擊,匯集幾個行省的元軍正聚在武昌一帶未散,劉浩然可不願意去觸這個黴頭了;向北就是定遠、濠州和劉福通的地盤,已經被劉浩然等人放棄了。那隻有向南了,攻占太平、寧國、集慶諸路。


    現在元軍的水軍已經被打怕了,渡江應該不是問題了,也該著手渡江南攻了。


    正當劉浩然與眾將協商如何渡江南下的事宜時,元軍卻打上門了。


    按理說定遠軍原本應當由就近的鎮南王孛羅不花和宣讓王貼木兒不花率兵剿滅,但是貼木兒不花已經是自身難保,元廷是指望不上他了,而鎮南王孛羅不花在定遠軍攻取滁和兩州後不久就做好了收複失地的準備,誰知一件大事爆發,使得他也自身難保,無暇他顧了


    因為猛人張士誠在高郵稱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的榮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鄫並收藏帝國的榮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