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秀喝了酒,夾了一片魚片吃了。道:“你啊,就是想得太多。不想那麽多,才能快樂,才能感受到人活一世的樂趣。對了,我嫁了之後,你就應該娶了。林官人那裏可是著急得很,問了許多次了。”


    王宵獵道:“你嫁我娶,總是有許多禮節不少。定在十月吧,隔開兩個月,什麽都好安排。日子你與王阿爹與林家定就好了,隻要是我有空就行。”


    王青秀笑著搖了搖頭:“十月就要防秋了啊。我們定好日子,你就有空?”


    王宵獵一愣。是啊,要防秋,自己會有空嗎?如果金軍大舉來攻,自己是必須要上戰場的。


    想了一會,王宵獵道:“你們定就好了。再是忙碌,我也要成了親再上戰場。”


    王青秀點了點頭,沒有多問。


    今年秋天金軍會不會大舉進攻?關於這個問題,王宵獵與屬下官員討論了許多次。最後的結論,大家還是傾向於不會。上次爭奪西京,金軍敗得太過幹淨利落。沒有把握,他們不會急著南下。


    想到這裏,王宵獵就想到了折彥質押送的火炮。自己是金軍,就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京西之戰剛剛結束的時候,王宵獵及其自己的軍隊一時間威望大增,被認為是天下強軍。過了幾個月,大家都知道了火炮,都知道了火炮的重大作用,就不那麽認為了。很多大將都在想,如果自己有了火炮,必然也是強軍。朝廷派人來要火炮,也是這個原因。


    宋軍是這樣,金軍也是這樣。


    知道了火炮的重大作用,金軍想方設法,想要獲得火炮的製造方法。這幾個月,不管是洛陽還是襄陽,甚至鄧州都查獲了多批金軍間諜。隻是王宵獵一直防得嚴,而且除了少數一小部分人,參加鑄造的工匠隻知道一兩道工序,金軍一直無法得手。王宵獵這裏不行,朝廷要的火炮自然就成了目標。


    火炮有沒有用?當然有用。是不是像別人想的那麽有用?當然不是的。


    沒有針對火炮而建立的研發、製造體係,沒有軍隊深刻的研究,從體係到人員的改變,火炮就隻是一件威力大些的武器而已。一件武器就能改變戰爭,就想得有點多了。


    就像明朝末年,明軍不但是要有火炮,還要火銃許多火器。最後沒有打敗清軍,反而成了清軍手中的利器。


    如果金軍有了火炮,能不能戰勝自己呢?王宵獵搖頭。在火炮的使用上,自己已經遠遠走在了前麵。


    看著王宵獵的樣子,王青秀道:“弟弟又出神。”


    王宵獵道:“姐姐見諒。現在正是風起雲湧的時代,我處在風眼中心,不能不多想一點。”


    姐弟二人一邊喝酒,一邊吃著菜,在這如水的月華裏,說著自己家的閑事。這種輕鬆自在的日子,王宵獵已經很久沒有過了。而這,才是生活,是王宵獵喜歡的生活。


    如果可能,誰不想無拘無束啊,誰不想無憂無慮呢。每日裏算計,事事小心,可不累死個人。


    自己麵對著這樣的一個時代,一個漢人如豬狗,山河破碎,想活著都難的時代。不能夠袖手旁觀,隻能夠挺身而出,拯萬民於水火。自己來自於那樣一個時代,有人喊出了人民當家作主,一切欣欣向榮的時代。怎麽能夠跟古代的帝王將相一樣,隻為自己的榮辱,而置民族國家與人民於不顧呢。


    如果自己也是那樣,就說明自己無能,不配生於這兩世。


    人民當家作主,總有人覺得,這話說說而已,實際不是這樣的,而且也根本做不到。應該說,覺得自己做不到很正常,本來就不容易。覺得自己做不到,所以世人都做不到,那就不對了。


    即使自己現在做不到,也可以去學,去一點一點改正,去努力做到。而不是因為做不到,就覺得這是錯的,自己做到的才是對的。


    想到這裏,王宵獵對王青秀道:“從建炎二年末到襄陽,現在想來,我做對了很多事,也做錯了很多事。我說過許多正確的話,也說過很多錯誤的話。我沒有成功,我成功的路上。我沒有找到正確的路,但我一直在尋找的路上。”


    王青秀“噗嗤”笑了出來:“你跟我說這些做什麽?”


    王宵獵道:“因為我也不知道向誰去說。姐姐就要嫁了,以後連向你說也難了。”


    王青秀道:“怕什麽。姐姐嫁了,你也娶了,自然有說體己話的人。”


    “或許吧。”王宵獵抬起頭,看著天上的月亮。會有嗎?誰能夠說得清呢。


    做了錯誤的事,說了錯誤的話,這很正常。王宵獵的知識也是從別人那裏學來,不是自己憑空想出來的,自然就有錯的。既有知識體係的錯,也有自己理解不了的錯。


    在探索的路上,有錯誤很正常。千萬不要把錯誤當作正確,不許別人說你錯。人就是人,不是一尊神像。不會說錯的話,不會做錯的事,必須被膜拜。一有人說你錯了,就是不忠心,就是不虔誠,就要被報複。


    王宵獵前世學習的知識體係,是從西方文明引入來的。中國文化也學,隻是大部分都被認為是錯誤的,是要被批判的。講思想,一定要講這種思想的局限性,哪一部分是錯的。


    每種文明是不同的。甚至文明也是有生命的。很久之後王宵獵才認識到這一點,認識到世界不是千篇一律,而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同樣看電視,但有許許多多種電視,有許許多多種電視節目。同樣是穿衣服,但是應該有各種各樣的款式,各種各樣的風格。不要走到哪裏都一樣,要繽紛多彩。


    王宵獵也是很久之後才認識到,學習並不容易,想學好更不容易。學得進,走出來,更不容易。


    歐洲文明,從羅馬被蠻族滅亡開始,便有貴族與國王,有依附於土地製度的封建製度。除這些之外,他們還有商人,他們有工匠。這些,是遊離於封建製度之外,與中國是不同的。


    歐洲的特點決定了歐洲工業化的過程,這個過程,與其他文明並不一樣。真正的學習,必須真正搞明白歐洲工業化的過程,還要搞明白中國沒有工業化的過程。學習好的,揚棄舊的,才能真正學好。而不是人家是那樣,我們隻要也那樣就行了。以前的事情,哪個去管。


    這樣學習,等到哪一天學得有些成果了,就會發現無路可走。那個時候想學習別人,學無可學。想發揚自己的傳統,又已經全部丟棄。想開辟新的,發現沒有人才。真正走入了絕路。


    開卷考試總是很快活,因為我們經曆的都是簡單的考試。所出的試題,翻一翻書上都有,照抄就行了。如果不出這樣可以照抄的試題,很多時候開卷考試更難。


    看著人家這也不錯,那也不錯,很正常。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學習什麽。碰到一件事情,隻會想出學著這家的樣子,學著那家的樣子,自己想不出來辦法,那就不對了。


    觸動王宵獵的,是因為《水滸傳》裏許多吃牛肉的,就認為宋朝禁宰耕牛,不吃牛肉。甚至編出水滸裏寫好漢們吃牛肉,以顯示他們有造反精神。這種研究方法,真的可怕。


    古代的物價,並不是沒有資料可查。程民生的《宋代物價研究》,算是比較嚴肅的曆史書。從書中的資料,可以看出在城市豬肉價格比牛肉貴並不是什麽稀罕事。隻是程民生自己,可能都受前麵說法影響,不敢給出肯定的結論。牛肉和豬肉的價,並不是沒有脈絡。隨便查一查資料,1900年日本記錄的武漢物價,羊肉160文,豬肉160文,牛肉80文,雞160文,鵝140文,雞蛋9文一個。豬肉比牛肉貴,在那個農業時代,實際上就是一個常識。而建國後雖然沒有全國的禁宰耕牛令,許多地方其實是有地方法規的。中國統計年鑒,直到1978年,牛肉價格才趕上豬肉。


    正是因為這種想當然的心態,而不去做踏踏實實的研究,才會得出這些匪夷所思的結論。並且還洋洋得意,把這些當年常識,傳播倒全社會。


    其實何止是牛肉和豬肉的價格。比如為什麽從宋朝之後中原政權的軍隊便經常不如遊牧民族?崇文抑武、被漢人文弱文化腐蝕之類的說法,來自於我大清。隻是我大清的最後,軍隊沒有好到哪裏,甚至隻有更爛。有的人就是咬著崇文抑武不放,甚至還洋洋得意,覺得自己掌握真理。


    而軍隊的組織、製度、征兵、指揮等等,這些實際的問題,很少有人踏踏實實研究。有人研究了,一提出來就會遭到撲天蓋地的攻擊,甚至被人嘲笑。


    說是學習,既不踏踏實實地研究工業化起源地歐洲的曆史,也不踏踏實實研究本民族的曆史,就會拍著腦殼喊口號。這樣怎麽能學好呢?


    一說起學習,就說要學英國的君主立憲,要學英國的大憲章,要學法國的大革命,甚至學俄羅斯,學日本。就是不好好想想,這些能不能學。人家曆史中那些真正有用的東西,又不研究,到底想學什麽?


    英美法俄日本不學了,學自己的新中國。既不理解理論,也不研究現實,學什麽呢?


    對於王宵獵來說,自己麵對的局勢很困難,但有用的資料並不多。想改造世界,需要自己的努力。


    以前學過的東西有沒有用?當然有用。隻是這用處,不是人家說怎麽樣,自己就可以怎麽樣。而是必須根據自己所見到的世界,重新評價。從前世的學習中走出來,走一條嶄新的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漢之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化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化軍並收藏天漢之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