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五百九十九章李大帝的震怒
人對於環境的適應性是無窮無的,而人的耐力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無窮無的。
長孫無忌昔日把持政事的時候,李大帝甚至連接見百姓的事情都想自己插手,足以證明他雖說對皇位忽然降臨到自己身上準備不足,但並不是一個無欲無求的君主。恰恰相反,頭上頂著太宗皇帝這樣一位文治武功幾乎無人能及的明君,他那種想要超過的意識空前強烈。這也間接導致,李大帝發動戰爭方麵絲毫不遜色於乃父。
遼東先後打了兩次,百濟和高句麗統統滅了,順便還教訓了一下羅;西北大仗小仗不斷,遏製了吐蕃東進和北擊的囂張氣焰,安西四鎮也不時還有小摩擦。至於文治方麵,雖說被時人評為好大喜功的代表,但封禪泰山這樣的壯舉足夠他得意一輩子。
總而言之,李大帝做到了太宗皇帝沒有做到的事,因此失明了兩個月之後,他就幾乎完全想通了。太醫署的太醫不是說輕鬆愉快就能快複明麽?那麽好,他就輕鬆愉快地享樂,國事統統交給能幹的妻子,反正還有聰明伶俐的兒子看著,百官之中也是能人輩出,不用他操心。
初掉了五斤肉之後,李治本著輕鬆愉快的態度對待生活,於是到如今這隆冬之際,竟是又長了十斤。這心寬體胖讓太醫齊齊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他自己也不免體會到了無事一身輕的逍遙――他原本還要過問一下國事,但初一個月武後凡事都處理得沒有任何紕漏的情況下,如今他性連後一道聽匯報的程序也省去了。
慨歎人生真逍遙的李治當然沒有想到,武後趁著他失明的當口,已經把蓬萊殿中不少侍女和內監都換成了她信任的心腹。如今放眼蓬萊殿內外,這老人隻剩寥寥幾個,而且也汰換的行列之中,可憐的王福順幾乎要成為光杆司令了。
這種事李治原本應該察覺到的,無奈武後換的這一批人都是精挑細選的伶俐人,服侍周到妥貼且不必說,就是嘴巴那也是一等一的蜜甜,那功夫比宮中廝混多年的王福順隻深不淺。王福順雖說有心提醒,但一想到武後的厲害手段,他終保持了沉默。
這一天,李治趁著心情好,帶上幾個內監太液池泛舟,忽然大發感慨道:“這些天除了媚娘,竟是沒有人再來探望朕,朕倒覺得有些寂寞了!別人暫且不說,老上官是朕一手簡拔的,裴炎也是朕一步步擢升的,怎麽都連人影不見一個?”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起這一樁,王福順簡直是滿肚子的苦水――武後吩咐不許人打擾李治固然是一樁,但問題是,上官儀和裴炎都曾經來過,那時候李大帝忙著聽排演的歌,根本沒顧得上見人,如今這位皇帝居然埋怨上了宰相,這不是倒打一耙麽?咦,他竟然險些把坊間流傳唐僧取經那段故事裏頭的典故搬出來了,罪過罪過!
嘀咕歸嘀咕,好話他還是得說:“陛下,想必兩位相公如今都忙,若是陛下想見,這和外頭吩咐一聲也就是了。”
“好端端的朕見他們做什麽,要是讓他們知道朕這眼疾大有好轉,必定緊跟著又要來說道!”
李治得意洋洋地揪著自己的胡須,愈發慶幸自己聽崔元昌的話沒聽錯。這輕輕鬆鬆休養,比之前吃藥無數的結果好多了。現如今他不但能夠感光,而且麵前的人影也遠遠比從前清晰,照這樣下去,複明之日指日可待!還是他的媚娘貼心,否則若是讓人知道了,非得請他臨朝理政不可!
過久了頹廢的日子,對於日理萬機的忙碌李治自然有些心有餘悸,因此他寧可隆冬之日泛舟太液池,也不想去前頭關心一下政務。畢竟,這撒手掌櫃的生活太舒坦了。然而,一想到病弱的太子,他春風滿麵的臉上便露出了一絲陰霾。
他費心栽培了太子那麽多年,又替李弘安排了那樣堅實可靠的東宮班底,為什麽這個兒子的身體就是不爭氣呢?按照他之前的安排,如今他本應該退位好好當太上皇享福了!
“太子為什麽偏偏就身體不好!唉,難道朕就沒有享福的命?”
李治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一句感慨讓王福順臉上一陣抽搐,沒有注意到身後幾名內侍的麵麵相覷。說來也巧,今天陪伴這艘船上的都是幾個蓬萊殿中的老人,覷著李大帝心情極好的光景,其中一個站王福順之後的內監逮著機會,便大膽上前了一步。
“陛下,這如今外頭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層出不窮,百姓和大臣們都翹首盼望陛下付出。且陛下春秋鼎盛,如何隻想著悠閑度日?”
這內監的年紀比王福順還大,說話的時候那滿頭白發也微微顫動。而他這麽一句話也讓船上所有的人一下子都怔住了,甚至連劃槳的四個內監也忘了動作。人們都震驚於此人的大膽,這揭開事實固然容易,但這之後的結果怎麽辦?
“什麽大事?”李治還沒反應過來,反而以為有人危言聳聽,立刻板了一張臉問道,“有皇後和雍王主政,百官輔佐,難道還會有處理不成的事?”
仿佛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那內監非但沒有因為李大帝的不悅而退縮,反而幹脆屈膝跪了下來:“小人聽說,自從明崇儼被刺身亡之後,先有皇後大肆追查,羽林軍偵騎晝夜出動,百官惶惶不安。再有諸王公大臣宅第先後查出違禁皂甲和私兵無數,就是東宮馬坊也曾經出皂甲三百。雍王引咎自劾,一度閉門數日。就前兩天,東嶽先生郭行真又忽然失蹤。如是種種,難道不是大事?”
明崇儼的死李大帝知道,但是之後武後大肆追查的事情隻是輕描淡寫和他說了說,甚至沒有提到不少王公貴族家裏到東西的事情,而是把重心放了為兩位公主選婿的事情上。李大帝是貪鮮的人,別說蕭淑妃已經死了,就算那個曾經千嬌百媚的人還,他也不會放心上,至於兩個女兒則是被他忘腦後了。
隻不過,妻子的態度卻是令人滿意的,因為那周全的是他這個做丈夫的麵子。
所以,這時候聽到那內監的話,他的臉上一下子就從陽光明媚的晴天變成了傾盆暴雨,如果這不是太液池,他幾乎就要暴跳如雷了。
違禁皂甲,還私兵,甚至連東宮都有,這是幹什麽,要造反麽?李治自己當初還當晉王的時候,夾雜兩位哥哥中間就沒少當受氣包,畢竟他是幼子,生性又比較軟弱。一想到承乾和李泰火並時的光景,一想到那險些成功的謀逆,他就感到後背心一股涼意漸漸沿著脊柱一點點爬了上來,後連牙齒似乎都喀喀作響。
虧他還認為自己以孝治天下,自己的兒子都賢孝仁德!
“陛下,澤王殿下忽然長安城病故,郇王殿下是無故吐血,這分明是有人暗害!裴行儉乃陛下親召,回京之後卻無法見陛下一麵,這又是何道理?”
那內監越說越大膽,後幹脆就船上砰砰磕起了頭。那腦袋和船板撞擊發出的陣陣聲響,聽所有人耳中都有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包括李大帝本人內。
“小人身為內監卻言政事,自知罪責深重,今日便以死謝罪!”
隨著這個義無反顧的聲音,隻見那白發蒼蒼的老內監猛地站起身來,竟是撲通一聲往水中一跳。飛濺的水花濺得船上的人滿頭滿臉滿身都是,可即便是那冰冷的水,似乎都沒能讓眾人驚醒過來――就是驚醒,也沒人敢出聲或是嚐試施救。人們就那樣呆呆地看著一池冰涼刺骨的冬水,不發呆也要充作發呆。
太液池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武後耳中,以她耳目靈通的程度,李治船上有人跳水的同時,就有人匆匆忙忙往她那裏傳消息。想明白了整件事情之後,她非但沒有露出森然怒色,反倒是露出了欣慰而嫵媚的笑容。
緊跟著,她一麵吩咐人去把李賢叫進來,一麵吩咐人去東宮看看李弘的狀況,如果人還不錯就先把人弄進來,同時又派內監去宣千騎果毅程務挺。
將近二十年了!這漫長的歲月中,她使了柔情手段,用了千般溫柔萬般體貼,休說李治的脾氣原本就是好哄的,就算是百煉鋼也應該成了繞指柔。如今她的目標隻有一個,如何利用丈夫此次勃發的怒氣達到她自己的目標,這才是重要的事。
於是,當李賢和李弘蓬萊殿門口碰頭時,彼此之間都感到一股莫名其妙的詫異。然而,兩兄弟還沒來得及寒暄一二,就看到內監急匆匆地跑來,緊跟著便是一陣極端快速的語調。這還不算,不多時竟連王福順也竄了出來,衝著李賢殺豬抹脖子似的打手勢。
所有的一切都讓李弘李賢兄弟傻了眼――這都是出什麽事了?
第五百九十九章李大帝的震怒
人對於環境的適應性是無窮無的,而人的耐力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無窮無的。
長孫無忌昔日把持政事的時候,李大帝甚至連接見百姓的事情都想自己插手,足以證明他雖說對皇位忽然降臨到自己身上準備不足,但並不是一個無欲無求的君主。恰恰相反,頭上頂著太宗皇帝這樣一位文治武功幾乎無人能及的明君,他那種想要超過的意識空前強烈。這也間接導致,李大帝發動戰爭方麵絲毫不遜色於乃父。
遼東先後打了兩次,百濟和高句麗統統滅了,順便還教訓了一下羅;西北大仗小仗不斷,遏製了吐蕃東進和北擊的囂張氣焰,安西四鎮也不時還有小摩擦。至於文治方麵,雖說被時人評為好大喜功的代表,但封禪泰山這樣的壯舉足夠他得意一輩子。
總而言之,李大帝做到了太宗皇帝沒有做到的事,因此失明了兩個月之後,他就幾乎完全想通了。太醫署的太醫不是說輕鬆愉快就能快複明麽?那麽好,他就輕鬆愉快地享樂,國事統統交給能幹的妻子,反正還有聰明伶俐的兒子看著,百官之中也是能人輩出,不用他操心。
初掉了五斤肉之後,李治本著輕鬆愉快的態度對待生活,於是到如今這隆冬之際,竟是又長了十斤。這心寬體胖讓太醫齊齊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他自己也不免體會到了無事一身輕的逍遙――他原本還要過問一下國事,但初一個月武後凡事都處理得沒有任何紕漏的情況下,如今他性連後一道聽匯報的程序也省去了。
慨歎人生真逍遙的李治當然沒有想到,武後趁著他失明的當口,已經把蓬萊殿中不少侍女和內監都換成了她信任的心腹。如今放眼蓬萊殿內外,這老人隻剩寥寥幾個,而且也汰換的行列之中,可憐的王福順幾乎要成為光杆司令了。
這種事李治原本應該察覺到的,無奈武後換的這一批人都是精挑細選的伶俐人,服侍周到妥貼且不必說,就是嘴巴那也是一等一的蜜甜,那功夫比宮中廝混多年的王福順隻深不淺。王福順雖說有心提醒,但一想到武後的厲害手段,他終保持了沉默。
這一天,李治趁著心情好,帶上幾個內監太液池泛舟,忽然大發感慨道:“這些天除了媚娘,竟是沒有人再來探望朕,朕倒覺得有些寂寞了!別人暫且不說,老上官是朕一手簡拔的,裴炎也是朕一步步擢升的,怎麽都連人影不見一個?”
不提這個還好,一提起這一樁,王福順簡直是滿肚子的苦水――武後吩咐不許人打擾李治固然是一樁,但問題是,上官儀和裴炎都曾經來過,那時候李大帝忙著聽排演的歌,根本沒顧得上見人,如今這位皇帝居然埋怨上了宰相,這不是倒打一耙麽?咦,他竟然險些把坊間流傳唐僧取經那段故事裏頭的典故搬出來了,罪過罪過!
嘀咕歸嘀咕,好話他還是得說:“陛下,想必兩位相公如今都忙,若是陛下想見,這和外頭吩咐一聲也就是了。”
“好端端的朕見他們做什麽,要是讓他們知道朕這眼疾大有好轉,必定緊跟著又要來說道!”
李治得意洋洋地揪著自己的胡須,愈發慶幸自己聽崔元昌的話沒聽錯。這輕輕鬆鬆休養,比之前吃藥無數的結果好多了。現如今他不但能夠感光,而且麵前的人影也遠遠比從前清晰,照這樣下去,複明之日指日可待!還是他的媚娘貼心,否則若是讓人知道了,非得請他臨朝理政不可!
過久了頹廢的日子,對於日理萬機的忙碌李治自然有些心有餘悸,因此他寧可隆冬之日泛舟太液池,也不想去前頭關心一下政務。畢竟,這撒手掌櫃的生活太舒坦了。然而,一想到病弱的太子,他春風滿麵的臉上便露出了一絲陰霾。
他費心栽培了太子那麽多年,又替李弘安排了那樣堅實可靠的東宮班底,為什麽這個兒子的身體就是不爭氣呢?按照他之前的安排,如今他本應該退位好好當太上皇享福了!
“太子為什麽偏偏就身體不好!唉,難道朕就沒有享福的命?”
李治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一句感慨讓王福順臉上一陣抽搐,沒有注意到身後幾名內侍的麵麵相覷。說來也巧,今天陪伴這艘船上的都是幾個蓬萊殿中的老人,覷著李大帝心情極好的光景,其中一個站王福順之後的內監逮著機會,便大膽上前了一步。
“陛下,這如今外頭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層出不窮,百姓和大臣們都翹首盼望陛下付出。且陛下春秋鼎盛,如何隻想著悠閑度日?”
這內監的年紀比王福順還大,說話的時候那滿頭白發也微微顫動。而他這麽一句話也讓船上所有的人一下子都怔住了,甚至連劃槳的四個內監也忘了動作。人們都震驚於此人的大膽,這揭開事實固然容易,但這之後的結果怎麽辦?
“什麽大事?”李治還沒反應過來,反而以為有人危言聳聽,立刻板了一張臉問道,“有皇後和雍王主政,百官輔佐,難道還會有處理不成的事?”
仿佛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那內監非但沒有因為李大帝的不悅而退縮,反而幹脆屈膝跪了下來:“小人聽說,自從明崇儼被刺身亡之後,先有皇後大肆追查,羽林軍偵騎晝夜出動,百官惶惶不安。再有諸王公大臣宅第先後查出違禁皂甲和私兵無數,就是東宮馬坊也曾經出皂甲三百。雍王引咎自劾,一度閉門數日。就前兩天,東嶽先生郭行真又忽然失蹤。如是種種,難道不是大事?”
明崇儼的死李大帝知道,但是之後武後大肆追查的事情隻是輕描淡寫和他說了說,甚至沒有提到不少王公貴族家裏到東西的事情,而是把重心放了為兩位公主選婿的事情上。李大帝是貪鮮的人,別說蕭淑妃已經死了,就算那個曾經千嬌百媚的人還,他也不會放心上,至於兩個女兒則是被他忘腦後了。
隻不過,妻子的態度卻是令人滿意的,因為那周全的是他這個做丈夫的麵子。
所以,這時候聽到那內監的話,他的臉上一下子就從陽光明媚的晴天變成了傾盆暴雨,如果這不是太液池,他幾乎就要暴跳如雷了。
違禁皂甲,還私兵,甚至連東宮都有,這是幹什麽,要造反麽?李治自己當初還當晉王的時候,夾雜兩位哥哥中間就沒少當受氣包,畢竟他是幼子,生性又比較軟弱。一想到承乾和李泰火並時的光景,一想到那險些成功的謀逆,他就感到後背心一股涼意漸漸沿著脊柱一點點爬了上來,後連牙齒似乎都喀喀作響。
虧他還認為自己以孝治天下,自己的兒子都賢孝仁德!
“陛下,澤王殿下忽然長安城病故,郇王殿下是無故吐血,這分明是有人暗害!裴行儉乃陛下親召,回京之後卻無法見陛下一麵,這又是何道理?”
那內監越說越大膽,後幹脆就船上砰砰磕起了頭。那腦袋和船板撞擊發出的陣陣聲響,聽所有人耳中都有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包括李大帝本人內。
“小人身為內監卻言政事,自知罪責深重,今日便以死謝罪!”
隨著這個義無反顧的聲音,隻見那白發蒼蒼的老內監猛地站起身來,竟是撲通一聲往水中一跳。飛濺的水花濺得船上的人滿頭滿臉滿身都是,可即便是那冰冷的水,似乎都沒能讓眾人驚醒過來――就是驚醒,也沒人敢出聲或是嚐試施救。人們就那樣呆呆地看著一池冰涼刺骨的冬水,不發呆也要充作發呆。
太液池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武後耳中,以她耳目靈通的程度,李治船上有人跳水的同時,就有人匆匆忙忙往她那裏傳消息。想明白了整件事情之後,她非但沒有露出森然怒色,反倒是露出了欣慰而嫵媚的笑容。
緊跟著,她一麵吩咐人去把李賢叫進來,一麵吩咐人去東宮看看李弘的狀況,如果人還不錯就先把人弄進來,同時又派內監去宣千騎果毅程務挺。
將近二十年了!這漫長的歲月中,她使了柔情手段,用了千般溫柔萬般體貼,休說李治的脾氣原本就是好哄的,就算是百煉鋼也應該成了繞指柔。如今她的目標隻有一個,如何利用丈夫此次勃發的怒氣達到她自己的目標,這才是重要的事。
於是,當李賢和李弘蓬萊殿門口碰頭時,彼此之間都感到一股莫名其妙的詫異。然而,兩兄弟還沒來得及寒暄一二,就看到內監急匆匆地跑來,緊跟著便是一陣極端快速的語調。這還不算,不多時竟連王福順也竄了出來,衝著李賢殺豬抹脖子似的打手勢。
所有的一切都讓李弘李賢兄弟傻了眼――這都是出什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