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珍正在想著自己的事情,突然,馬車停住了。
怎麽回事?她撩開了簾子,隻見前麵的騎兵,也都停住了,最前方,似乎是一個人在向陳王爺報告著什麽。
出了什麽事?
陳風看著朱麗葉將人參收了起來,接著,就聽到了遠處有響動。那是騎手在飛快而來的聲音。
怎麽?自己來的時候,沒有把那些胡子們都打怕嗎?他們還敢來給自己搗亂?要是真的敢來,那自己就不留活口,全部幹掉好了。
這樣想著,前麵的劉狗兒的人,已經拿出了火器,隨時都可以將對麵來的人幹掉,劉狗兒也已經發現了異常。
很快,兩名騎手,就出現在了前鋒的視線裏,這一看到,才算是放下心來。
對麵兩人,穿的衣服,是黑色的,他們是黑衣軍的人。
這兩名騎手,看到了對麵的騎兵,頓時高興起來,遠遠地,一個人就喊道:“我乃黑衣軍百戶,對麵的,可否是陳王爺的隊伍?陳王爺可否在裏麵?”
說著,又靠近了,對麵的這個百戶,劉狗兒認識。
此時,離大都還有兩百多裏,這百戶前來尋王爺,那一定是有要緊的事。
很快,百戶就被引到了陳風的麵前。
“王爺,常將軍派屬下,帶領一個百人隊,四處打探王爺的消息,小人將這百人隊,分成數支小隊,希望能夠早日遇到王爺。”百戶說道。
這附近的道路他們不熟,又不知道王爺會從哪條路上回來,所以,百戶隻能是廣撒網,還好,終於讓自己找到了王爺。
“大都出了什麽事?”陳風問道。不用說,這麽著急地來找自己,一定是大都出了難以解決的事情,以藍玉寒的聰明,加上施彥端辦事的幹練,如果還有他們都解決不了的,那一定是大事。
“王爺,皇上前幾天,傳了旨意,說要到大都來北巡,來得很急,恐怕現在,離大都,已經沒有幾日的水路了,現在,大都裏由施大人主持著,不過,唯恐不周,所以,想看看王爺什麽時候才能夠回來。”
朱元璋?他跑到大都來幹什麽?陳風在腦子裏思索了一下,還是想不出朱元璋到底葫蘆裏賣得什麽藥。
大都裏,可全部都是自己的人,光騎兵,就已經四萬多了,朱元璋來這裏,絕對不是來找自己麻煩的。
那是什麽?陳風往自己的後麵望了一眼,看到了其中一個馬車,門簾上露著一條縫,裏麵一雙眼睛正在看她。
這個李麗珍,仿佛和朱元璋心有靈犀似的,這幾日,她一直催著自己趕路,原來是知道朱元璋要到大都去啊。
該不會,朱元璋是覺得這些貢女們快要接來了,就迫不及待地要來看看這些高麗的美女們了吧?
不過,曆史上,朱元璋自從當了皇帝,那就一直是勞模,對於後宮的這些事情,似乎很少有興趣吧,不過,愛美之心,也是每個男人都有的。
管他是什麽原因,先回了大都再說。
“傳令,加快行軍,三日之內,趕回大都。”陳風說道。
現在胡思亂想什麽,都沒有用,回去之後,再決定怎麽行動。陳風現在,隻能有這樣一個辦法。
隨著陳風的命令,後麵的馬車,都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速度一快,馬車就更顛了,李麗珍坐著馬車,感覺到胸口有些憋悶,似乎總想吐出來一般。
她在堅持著。
………
“越向北,這土地就荒蕪得越多。土地沒有耕種,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也就無法國富民強。”戰船上,朱元璋看著兩岸的景象,心中有些不滿。
這次,朱元璋出來北巡,其中一個目的,也是查探北方的情況,現在看來,這北方雖然已經受到了朱元璋的足夠重視,也想了很多辦法,但是,實施起來,效果還是不如意。
北方,災荒連連,再加上常年戰爭,因此,土地荒蕪得非常多。
“啟稟皇上,戶部已經做了很多的工作,隻是,北方人口銳減,雖然已經調動起來了全部人手,還是顯出不足。”朱元璋身邊,一同跟隨來的傅友德說道。
朱元璋搖了搖頭,這樣的結果,他並不滿意。
“曹愛卿有何良策?”朱元璋向身邊的另一個人問道,這個人,就是戶部侍郎。
曹良臣在一旁心驚,說道:“啟稟皇上,北方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人口稀少,這個問題,現階段,我們是無法解決的,等到百姓們安居樂業,恢複生機之後,人口自然會慢慢地多起來。”
聽到曹良臣這麽說,朱元璋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其實,曹良臣也知道,自己的這個辦法,根本就不是辦法,但是,除此之外,還能怎樣?現在是人的問題,不是朝廷多調撥點銀兩就能管用的。
“皇上,微臣有一個主意。”就在這時,一旁一個聲音說道。
朱元璋放眼望過去,隻見一個還很年輕的臉龐,這個臉龐,雖然隻在朝廷上出現過幾次,朱元璋也是識得的,這是吏部的郎中,叫胡惟庸。
“胡愛卿有何良策?”朱元璋問道。
“啟稟皇上。”胡惟庸的心情有些激動。
等到了吏部之後,胡惟庸才發現,想要見到皇上,還真是很難。
每日裏能夠上朝的,最少也得是正三品的大官,隻有侍郎才有資格上朝,而自己,隻是個郎中,雖然也有實權,但是,想要進入皇上的視線,那就非常難了。
見不到皇上,如何才能夠展現出自己的才華?隻有讓皇上賞識自己,才有升遷的可能。
所以,胡惟庸非常重視現在這次機會,如果通過這次,讓皇上能夠賞識自己,那麽,自己以後飛黃騰達,就指日可待了。
因此,剛剛聽到皇上的話,本來,他是沒有資格發言的,但是這個機會,他一定要抓住。
聽到皇上叫自己為胡愛卿,胡惟庸激動之中,語音稍稍有些發顫,他使勁讓自己的心情平複下來,然後說道:“皇上,我大明的北方,荒蕪之地很多,都是百姓人口數量不足造成的,微臣覺得,不如將南方的一部分人,遷移到北方來,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解決這個問題。”
從南方,遷移一些人口過來!胡惟庸話剛出口,其他的人,就在眼裏露出了不屑,這是什麽餿主意!
遷移人口,曆史上很多朝代都會做,結果可能會真的促進生產的發展,但是,每一次遷移,都會是一次血淚史。
尤其是,南方富庶,北方貧寒,將南方的人,遷移到北方,不知道朝廷會挨多少罵。
曹良臣剛想要說話,但是,又止住了嘴,如果他反駁,那麽,皇上肯定就會問他有什麽主張,他又沒有更好的辦法,說也是白說。
因此,曹良臣很有自知地閉上了嘴,皇上真的要這麽幹的話,還得在朝廷上議論,到時候,留給丞相等人去討論吧。
“胡愛卿,回去之後,你給朕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呈到早朝上來。”朱元璋說道,他這麽說,就表示對胡惟庸的計劃,已經非常支持了。
“微臣遵旨。”胡惟庸非常高興。
“啟稟皇上,船隊已經補充好了糧食和飲用水,可以登船了。”就在這時,劉彥昌上來報告道。
船隊在航行的過程中,由於增加了七百人,再加上當初出發的時候就準備倉促,所以,走到半路之中,糧食就不夠了,而且,給皇上準備得也太單調,因此,這次半途之中,在陵州停了下來,補充一些糧食和飲水。
朱元璋沒有在船上等著,本來,在運河內航行的時候,就看到了兩邊的景象,現在,應該是莊稼正茂盛生長的時候,卻看到了四處荒草叢生,於是非常擔憂。
帝國不會一日就成為最強,朱元璋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胡惟庸的話,讓朱元璋很動心,對於他來說,遷移一些南人,並不是多麽困難的事情,隻要他有決心,隻要是有利於他的這個帝國的,一切都可以進行。
就在這時,聽到了劉彥昌的話,朱元璋說道:“好,既然一切已經妥當,那就開船吧。”說完,朱元璋在太監的攙扶下,上了船。
胡惟庸看著朱元璋的背影,雖然在路途之中,無法和皇上乘一艘船,但是,這次自己的建議,顯然皇上很動心,隻要自己把這件事辦好了,一定可以在皇上麵前獲得更加良好的印象。
權力,對於胡惟庸來說,是最重要的。他這些年來的經曆,這些年的恥辱,讓他知道了權力的魅力。
“皇上,請到後艙用膳。”上了船,劉彥昌向朱元璋說道。
船上條件簡陋,還是在後艙給朱元璋開辟出了一個艙室,專門供朱元璋吃飯用。
一路過來,連個新鮮的蔬菜都沒有,最多就是偶爾從水裏,撈出了幾條魚,來給朱元璋享用,現在,靠了岸,終於上了一批新鮮的菜肴,在出發的同時,給朱元璋做好了。
看到那已經擺在桌子上的菜肴,頓時,朱元璋眼前一亮,食指大動。
怎麽回事?她撩開了簾子,隻見前麵的騎兵,也都停住了,最前方,似乎是一個人在向陳王爺報告著什麽。
出了什麽事?
陳風看著朱麗葉將人參收了起來,接著,就聽到了遠處有響動。那是騎手在飛快而來的聲音。
怎麽?自己來的時候,沒有把那些胡子們都打怕嗎?他們還敢來給自己搗亂?要是真的敢來,那自己就不留活口,全部幹掉好了。
這樣想著,前麵的劉狗兒的人,已經拿出了火器,隨時都可以將對麵來的人幹掉,劉狗兒也已經發現了異常。
很快,兩名騎手,就出現在了前鋒的視線裏,這一看到,才算是放下心來。
對麵兩人,穿的衣服,是黑色的,他們是黑衣軍的人。
這兩名騎手,看到了對麵的騎兵,頓時高興起來,遠遠地,一個人就喊道:“我乃黑衣軍百戶,對麵的,可否是陳王爺的隊伍?陳王爺可否在裏麵?”
說著,又靠近了,對麵的這個百戶,劉狗兒認識。
此時,離大都還有兩百多裏,這百戶前來尋王爺,那一定是有要緊的事。
很快,百戶就被引到了陳風的麵前。
“王爺,常將軍派屬下,帶領一個百人隊,四處打探王爺的消息,小人將這百人隊,分成數支小隊,希望能夠早日遇到王爺。”百戶說道。
這附近的道路他們不熟,又不知道王爺會從哪條路上回來,所以,百戶隻能是廣撒網,還好,終於讓自己找到了王爺。
“大都出了什麽事?”陳風問道。不用說,這麽著急地來找自己,一定是大都出了難以解決的事情,以藍玉寒的聰明,加上施彥端辦事的幹練,如果還有他們都解決不了的,那一定是大事。
“王爺,皇上前幾天,傳了旨意,說要到大都來北巡,來得很急,恐怕現在,離大都,已經沒有幾日的水路了,現在,大都裏由施大人主持著,不過,唯恐不周,所以,想看看王爺什麽時候才能夠回來。”
朱元璋?他跑到大都來幹什麽?陳風在腦子裏思索了一下,還是想不出朱元璋到底葫蘆裏賣得什麽藥。
大都裏,可全部都是自己的人,光騎兵,就已經四萬多了,朱元璋來這裏,絕對不是來找自己麻煩的。
那是什麽?陳風往自己的後麵望了一眼,看到了其中一個馬車,門簾上露著一條縫,裏麵一雙眼睛正在看她。
這個李麗珍,仿佛和朱元璋心有靈犀似的,這幾日,她一直催著自己趕路,原來是知道朱元璋要到大都去啊。
該不會,朱元璋是覺得這些貢女們快要接來了,就迫不及待地要來看看這些高麗的美女們了吧?
不過,曆史上,朱元璋自從當了皇帝,那就一直是勞模,對於後宮的這些事情,似乎很少有興趣吧,不過,愛美之心,也是每個男人都有的。
管他是什麽原因,先回了大都再說。
“傳令,加快行軍,三日之內,趕回大都。”陳風說道。
現在胡思亂想什麽,都沒有用,回去之後,再決定怎麽行動。陳風現在,隻能有這樣一個辦法。
隨著陳風的命令,後麵的馬車,都不由得加快了速度。
速度一快,馬車就更顛了,李麗珍坐著馬車,感覺到胸口有些憋悶,似乎總想吐出來一般。
她在堅持著。
………
“越向北,這土地就荒蕪得越多。土地沒有耕種,就沒有糧食,沒有糧食,也就無法國富民強。”戰船上,朱元璋看著兩岸的景象,心中有些不滿。
這次,朱元璋出來北巡,其中一個目的,也是查探北方的情況,現在看來,這北方雖然已經受到了朱元璋的足夠重視,也想了很多辦法,但是,實施起來,效果還是不如意。
北方,災荒連連,再加上常年戰爭,因此,土地荒蕪得非常多。
“啟稟皇上,戶部已經做了很多的工作,隻是,北方人口銳減,雖然已經調動起來了全部人手,還是顯出不足。”朱元璋身邊,一同跟隨來的傅友德說道。
朱元璋搖了搖頭,這樣的結果,他並不滿意。
“曹愛卿有何良策?”朱元璋向身邊的另一個人問道,這個人,就是戶部侍郎。
曹良臣在一旁心驚,說道:“啟稟皇上,北方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人口稀少,這個問題,現階段,我們是無法解決的,等到百姓們安居樂業,恢複生機之後,人口自然會慢慢地多起來。”
聽到曹良臣這麽說,朱元璋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其實,曹良臣也知道,自己的這個辦法,根本就不是辦法,但是,除此之外,還能怎樣?現在是人的問題,不是朝廷多調撥點銀兩就能管用的。
“皇上,微臣有一個主意。”就在這時,一旁一個聲音說道。
朱元璋放眼望過去,隻見一個還很年輕的臉龐,這個臉龐,雖然隻在朝廷上出現過幾次,朱元璋也是識得的,這是吏部的郎中,叫胡惟庸。
“胡愛卿有何良策?”朱元璋問道。
“啟稟皇上。”胡惟庸的心情有些激動。
等到了吏部之後,胡惟庸才發現,想要見到皇上,還真是很難。
每日裏能夠上朝的,最少也得是正三品的大官,隻有侍郎才有資格上朝,而自己,隻是個郎中,雖然也有實權,但是,想要進入皇上的視線,那就非常難了。
見不到皇上,如何才能夠展現出自己的才華?隻有讓皇上賞識自己,才有升遷的可能。
所以,胡惟庸非常重視現在這次機會,如果通過這次,讓皇上能夠賞識自己,那麽,自己以後飛黃騰達,就指日可待了。
因此,剛剛聽到皇上的話,本來,他是沒有資格發言的,但是這個機會,他一定要抓住。
聽到皇上叫自己為胡愛卿,胡惟庸激動之中,語音稍稍有些發顫,他使勁讓自己的心情平複下來,然後說道:“皇上,我大明的北方,荒蕪之地很多,都是百姓人口數量不足造成的,微臣覺得,不如將南方的一部分人,遷移到北方來,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就解決這個問題。”
從南方,遷移一些人口過來!胡惟庸話剛出口,其他的人,就在眼裏露出了不屑,這是什麽餿主意!
遷移人口,曆史上很多朝代都會做,結果可能會真的促進生產的發展,但是,每一次遷移,都會是一次血淚史。
尤其是,南方富庶,北方貧寒,將南方的人,遷移到北方,不知道朝廷會挨多少罵。
曹良臣剛想要說話,但是,又止住了嘴,如果他反駁,那麽,皇上肯定就會問他有什麽主張,他又沒有更好的辦法,說也是白說。
因此,曹良臣很有自知地閉上了嘴,皇上真的要這麽幹的話,還得在朝廷上議論,到時候,留給丞相等人去討論吧。
“胡愛卿,回去之後,你給朕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呈到早朝上來。”朱元璋說道,他這麽說,就表示對胡惟庸的計劃,已經非常支持了。
“微臣遵旨。”胡惟庸非常高興。
“啟稟皇上,船隊已經補充好了糧食和飲用水,可以登船了。”就在這時,劉彥昌上來報告道。
船隊在航行的過程中,由於增加了七百人,再加上當初出發的時候就準備倉促,所以,走到半路之中,糧食就不夠了,而且,給皇上準備得也太單調,因此,這次半途之中,在陵州停了下來,補充一些糧食和飲水。
朱元璋沒有在船上等著,本來,在運河內航行的時候,就看到了兩邊的景象,現在,應該是莊稼正茂盛生長的時候,卻看到了四處荒草叢生,於是非常擔憂。
帝國不會一日就成為最強,朱元璋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胡惟庸的話,讓朱元璋很動心,對於他來說,遷移一些南人,並不是多麽困難的事情,隻要他有決心,隻要是有利於他的這個帝國的,一切都可以進行。
就在這時,聽到了劉彥昌的話,朱元璋說道:“好,既然一切已經妥當,那就開船吧。”說完,朱元璋在太監的攙扶下,上了船。
胡惟庸看著朱元璋的背影,雖然在路途之中,無法和皇上乘一艘船,但是,這次自己的建議,顯然皇上很動心,隻要自己把這件事辦好了,一定可以在皇上麵前獲得更加良好的印象。
權力,對於胡惟庸來說,是最重要的。他這些年來的經曆,這些年的恥辱,讓他知道了權力的魅力。
“皇上,請到後艙用膳。”上了船,劉彥昌向朱元璋說道。
船上條件簡陋,還是在後艙給朱元璋開辟出了一個艙室,專門供朱元璋吃飯用。
一路過來,連個新鮮的蔬菜都沒有,最多就是偶爾從水裏,撈出了幾條魚,來給朱元璋享用,現在,靠了岸,終於上了一批新鮮的菜肴,在出發的同時,給朱元璋做好了。
看到那已經擺在桌子上的菜肴,頓時,朱元璋眼前一亮,食指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