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9月8日,內閣各部總長會議最終通過總統關於罷黜國務院總理唐紹儀的提案,除農業、司法、教育三部總長在會議上選擇了棄權票外,其餘各部齊齊在罷免國務總理唐紹儀的提案上蓋章簽字。-<>-.


    總長會議的決定,宣布了這一場持續了幾年的國務總理與總統權力之爭以來自總統方麵的壓倒性勝利暫時落下帷幕。國務總理唐紹儀在總長會議通過提案的前一天便收拾了東西,離開了新建成沒有幾年的國務院,甚至連總長會議都沒有出席。


    也是,有必要嗎!人家李大總統現在正指揮著軍隊南征北戰,數百萬勁旅收複漢家失陷百年的河山,甚至更外外麵拓土開疆。每當前線一場勝利傳來,關內各地都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整個國家都好似在過節一樣。李漢現在在國內正處於威望正隆的時候,唐紹儀在六月數次沒有接到他的邀請參加內閣會議時便明白,自己在國務總理這個位子上怕是坐不長了。


    盡管恥辱的成為了民國曆史上,第一位被兩位民選總統先後動用總統特權罷免的總理,唐紹儀也沒有什麽怨恨的意思。袁世凱待他不錯,李漢待他也不錯。但是隻要這個國家還有總理這個位置在,任誰坐上去,都會跟總統產生矛盾的。沒辦法,國內黨人推崇總理內閣製,但是國家的章程卻是總統製。除非遇到了一個集權的總統,否則一旦給黨人看到了奪權的可能性,這種爭端就還得亂下去。


    打心眼裏,唐紹儀也不認為這兩位值得他怨恨。縱使袁世凱現在死去多年,民間也逐漸多了些對他的指責,但唐紹儀對他還是比較敬佩的。他曾設身處地的想過,如果沒有袁世凱這位‘武夫’,恐怕真就沒有民國了。而對於李漢,他也是打心眼裏的佩服。沒有他的帶領跟指揮,這個國家根本不可能快速的走出陣痛,甩掉了大多數滿清時期遺留下來的弊病跟包裹上路,還在現在開始收複失土。


    不僅如此,跟中國持續談判了幾年的德國租界也在時間步入九月之後,德國宣布單方麵無條件向中國移交全部在華租界,並且同意將中國的外交地位定位為‘大使’級,將在華德國公使弗朗茨任命為第一任德國駐華大使。


    德國如此動作,它的盟友奧匈帝國自然也是一樣,新的王室代言人卡爾大公已經宣布廢除與中國之間的一切不平等條約,同時將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提升到‘大使’級。


    現在跟李漢有些私交的奧匈王室成員卡爾已經在去年年底繼承了他的父親弗朗茨大公的頭銜,逐漸走向了奧匈帝國的政治高層。這並不奇怪,他本來就是匈牙利王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同時也頂替了他去世的父親,成為了奧地利皇帝的第四順位繼承人。然而隨著斐迪南大公遇刺,他反而成為了現在的奧匈帝國王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自從今年六月約瑟夫皇帝因為一場感冒倒地不起後,包括奧皇本人都明白,他的時日已經不多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卡爾的上位順理成章,任誰也不能阻擋的。德皇威廉二世已經向他贈送了一條純金勳帶象征兩國友誼,奧斯曼土耳其跟保加利亞也各自向他贈送了禮物。


    同盟國想要拉攏中國,而協約國現在則被歐戰牽扯住了太多的精力,十分忌憚中國。中國能夠走到現在這一步,可以說李漢為此費心費神的,他唐紹儀都看在眼裏。可在其位謀其政,既然坐上了國務總理的位子,頗有些好名聲的他,總要為自己為這個國家的後人留下點東西。


    他跟李漢的分歧無非在特務政治、財政、權力過分集中等幾點上。他原本還以為李漢並不是個戀權之人,想在任內一勞永逸為後人解決掉這些問題。等中國的政治製度像歐美國家那樣透明之後,他也能安心的離開國務總理的位子了。


    可惜,他認為自己還是小看了李漢了。


    盡管李漢現在在國內的威望正隆,然而社會上還是出現了一些對他領導下的中樞政府的不利聲音。


    首先是一些近些年來崛起的各黨派報紙,對他罷免國務總理的舉動大肆報道跟評論,其中幾家激進派國民黨的報紙更是指責他這是要搞獨.裁跟集權的征兆,號召全體國民監督跟勸說他放棄成為袁世凱第二的念頭。


    加上跟俄國持續了兩三個月的衝突,已經導致中國積壓了大量的產品無法向協約國出口,國內大量的工廠因此停工或減工,不少實業家的利益因此受到了損害。盡管政府現在已經出台了‘以工代賑’的方案,以政府采購等方式開辟跟擴寬農村市場。但是這種計劃短時間內很難見到成效,而且政府采購賺到的利潤也遠沒有協約國的采購那麽大。現在國內實業界已經積壓了一些對中樞政府的不滿,尤其是東南沿海實業界。


    東南沿海地區自宋元時期經濟開始興起,到明清時期最終成型。鴉片戰爭之後,沿海大量的城市被開辟為外埠口岸,洋人的到來帶來了新技術跟新思想,加上東南沿海城市的便利交通條件。使得這些地區迅速的超過了國內的絕大多數省份,尤其是西北內陸地區,成為了中國最富庶也是最重要的經濟區。不可否認,現在東南沿海地區逐漸成為支撐中樞財政的主要地區,歐戰爆發前或許它們在工業實力上較之李漢曾經控製下的西北十省可能差一些。但隨著歐戰的爆發,東南沿海地區的金融業棉紡織、糧食加工、礦產出口等等輕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並超過了西北地區,甚至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跟物流業都誕生了萌芽。


    過去的兩年時間裏,東南實業界的實力進一步增強,組成東南實業界的那些清末立憲派的鄉紳們也多少轉變了些心思。畢竟他們中不少人都有著地方議員的身份,中國幾千年來的官本位讓商人一旦有了錢,除了想要更多的錢外,還想在政治上走遠一些。他們渴望利用手裏的巨大資本損取更多更長遠的利益。


    中樞政府這幾年跟國內實業界之間的矛盾並不少,最主要的還是來自於‘第一個國家五年工業計劃’。根據1915年這一規劃出台時政府的宏觀預測,到19年底的五年間。政府每年將撥發財政撥款不低於兩億元用於發展一些大型、重型工業。但是這塊巨大的蛋糕,國內實業界卻很少吃到。原因無它,以來政府投資的數額巨大,一般實業家沒有那個能力參股;二來涉及到大量的軍事工業跟國防工業,在是否向民間資本開放問題上,現在內閣各部之間的爭議不斷。


    有漢冶萍的前例在前,任誰也不敢再讓民間資本參股這種事關國本的國防軍事工業。要知道當年日本人可是花錢從中國的那些參股商人手裏購買了不少漢冶萍的股份,再加上盛宣懷的貸款,最終使得這家亞洲最大的鋼鐵托拉斯成為了日本人侵華的工具之一。


    一五計劃中,東南沿海地區得到的工業規劃項目隻占到了總體計劃的一成五也是令東南實業界不滿的一點。這政府出錢出力大建工業是好事,任誰都知道這是能富裕一方、強盛一方的好事。可是憑什麽財政大家都要掏,最後建設的工廠卻都在西部地區,反而東南沿海隻得到了幾座船廠跟飛機、汽車廠的規劃。在東南實業界的商人看來,沿海地區相比內陸地區更有優勢,無論是人力資源、財力資源還是進口海外的資源方麵。


    所以,哪怕現在政府-<>-一五計劃的規劃是建立在國家外部條件不穩,建在沿海地區很可能在國家遭遇了外地入侵時遭遇損失。依舊有不少人為此不滿。


    對比幾個月來的變化,現在不少商人都感覺到了唐紹儀被罷免帶來的變化了。他們還以為是在唐紹儀時期,大家都有錢賺。反而唐紹儀被罷免後,不通財政的總統‘瞎指揮’反而叫國內的商人跟商業受損。


    這種情況下,一些黨派迅速將實業家跟商人們的不滿利用起來,並且逐漸在國會擰成了一股聲音。而總統罷免總理提案就成為了他們攻擊的目標,尤其是最近總統提出了‘國務院改組計劃’,決定廢除國務總理,效仿美國成立‘國務卿’之後,似乎也刺痛了一些人。


    人心思變,國會作為中國的最高立法機構,卻不是歐洲議會式的權力機關,不少國會議員在老實本分的幾年後心裏不滿也越來越多了。他們現在地位是尊崇,可尊崇有了屁用,哪裏有權力來的實在。甚至共和黨籍的議員都有些不滿聲,現在國民黨以汪兆銘為首的一群議員正在上躥下跳的,要求國會團結起來阻止‘國務院改組計劃’的通過。調查局也向李漢遞上了一些不好的東西,有人現在正在慫恿國會不滿他的人走到一起,雖不至於出現彈劾他這位大總統的聲音,但要求修改憲法,重新定義國會的聲音越來越多起來。


    同盟國想要拉攏中國,而協約國現在則被歐戰牽扯住了太多的精力,十分忌憚中國。中國能夠走到現在這一步,可以說李漢為此費心費神的,他唐紹儀都看在眼裏。可在其位謀其政,既然坐上了國務總理的位子,頗有些好名聲的他,總要為自己為這個國家的後人留下點東西。


    他跟李漢的分歧無非在特務政治、財政、權力過分集中等幾點上。他原本還以為李漢並不是個戀權之人,想在任內一勞永逸為後人解決掉這些問題。等中國的政治製度像歐美國家那樣透明之後,他也能安心的離開國務總理的位子了。


    可惜,他認為自己還是小看了李漢了。


    盡管李漢現在在國內的威望正隆,然而社會上還是出現了一些對他領導下的中樞政府的不利聲音。


    首先是一些近些年來崛起的各黨派報紙,對他罷免國務總理的舉動大肆報道跟評論,其中幾家激進派國民黨的報紙更是指責他這是要搞獨.裁跟集權的征兆,號召全體國民監督跟勸說他放棄成為袁世凱第二的念頭。


    加上跟俄國持續了兩三個月的衝突,已經導致中國積壓了大量的產品無法向協約國出口,國內大量的工廠因此停工或減工,不少實業家的利益因此受到了損害。盡管政府現在已經出台了‘以工代賑’的方案,以政府采購等方式開辟跟擴寬農村市場。但是這種計劃短時間內很難見到成效,而且政府采購賺到的利潤也遠沒有協約國的采購那麽大。現在國內實業界已經積壓了一些對中樞政府的不滿,尤其是東南沿海實業界。


    東南沿海地區自宋元時期經濟開始興起,到明清時期最終成型。鴉片戰爭之後,沿海大量的城市被開辟為外埠口岸,洋人的到來帶來了新技術跟新思想,加上東南沿海城市的便利交通條件。使得這些地區迅速的超過了國內的絕大多數省份,尤其是西北內陸地區,成為了中國最富庶也是最重要的經濟區。不可否認,現在東南沿海地區逐漸成為支撐中樞財政的主要地區,歐戰爆發前或許它們在工業實力上較之李漢曾經控製下的西北十省可能差一些。但隨著歐戰的爆發,東南沿海地區的金融業棉紡織、糧食加工、礦產出口等等輕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並超過了西北地區,甚至第三產業中的服務業跟物流業都誕生了萌芽。


    過去的兩年時間裏,東南實業界的實力進一步增強,組成東南實業界的那些清末立憲派的鄉紳們也多少轉變了些心思。畢竟他們中不少人都有著地方議員的身份,中國幾千年來的官本位讓商人一旦有了錢,除了想要更多的錢外,還想在政治上走遠一些。他們渴望利用手裏的巨大資本損取更多更長遠的利益。


    中樞政府這幾年跟國內實業界之間的矛盾並不少,最主要的還是來自於‘第一個國家五年工業計劃’。根據1915年這一規劃出台時政府的宏觀預測,到19年底的五年間。政府每年將撥發財政撥款不低於兩億元用於發展一些大型、重型工業。但是這塊巨大的蛋糕,國內實業界卻很少吃到。原因無它,以來政府投資的數額巨大,一般實業家沒有那個能力參股;二來涉及到大量的軍事工業跟國防工業,在是否向民間資本開放問題上,現在內閣各部之間的爭議不斷。


    有漢冶萍的前例在前,任誰也不敢再讓民間資本參股這種事關國本的國防軍事工業。要知道當年日本人可是花錢從中國的那些參股商人手裏購買了不少漢冶萍的股份,再加上盛宣懷的貸款,最終使得這家亞洲最大的鋼鐵托拉斯成為了日本人侵華的工具之一。


    一五計劃中,東南沿海地區得到的工業規劃項目隻占到了總體計劃的一成五也是令東南實業界不滿的一點。這政府出錢出力大建工業是好事,任誰都知道這是能富裕一方、強盛一方的好事。可是憑什麽財政大家都要掏,最後建設的工廠卻都在西部地區,反而東南沿海隻得到了幾座船廠跟飛機、汽車廠的規劃。在東南實業界的商人看來,沿海地區相比內陸地區更有優勢,無論是人力資源、財力資源還是進口海外的資源方麵。


    所以,哪怕現在政府-<>-一五計劃的規劃是建立在國家外部條件不穩,建在沿海地區很可能在國家遭遇了外地入侵時遭遇損失。依舊有不少人為此不滿。


    對比幾個月來的變化,現在不少商人都感覺到了唐紹儀被罷免帶來的變化了。他們還以為是在唐紹儀時期,大家都有錢賺。反而唐紹儀被罷免後,不通財政的總統‘瞎指揮’反而叫國內的商人跟商業受損。


    這種情況下,一些黨派迅速將實業家跟商人們的不滿利用起來,並且逐漸在國會擰成了一股聲音。而總統罷免總理提案就成為了他們攻擊的目標,尤其是最近總統提出了‘國務院改組計劃’,決定廢除國務總理,效仿美國成立‘國務卿’之後,似乎也刺痛了一些人。


    人心思變,國會作為中國的最高立法機構,卻不是歐洲議會式的權力機關,不少國會議員在老實本分的幾年後心裏不滿也越來越多了。他們現在地位是尊崇,可尊崇有了屁用,哪裏有權力來的實在。甚至共和黨籍的議員都有些不滿聲,現在國民黨以汪兆銘為首的一群議員正在上躥下跳的,要求國會團結起來阻止‘國務院改組計劃’的通過。調查局也向李漢遞上了一些不好的東西,有人現在正在慫恿國會不滿他的人走到一起,雖不至於出現彈劾他這位大總統的聲音,但要求修改憲法,重新定義國會的聲音越來越多起來。看首發無廣告請到-<>-.


    請分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超陸權強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戰列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戰列艦並收藏超陸權強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