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嘉靖四十二年
春去秋來,不知不覺之間,周夢臣的頭上忽然多了幾縷白發。
周夢臣今歲才三十九歲,距離四十歲還有幾個月的。就已經如此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周夢臣從下麵摔打上來,自以為對大明朝廷而今的局麵,有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是在內閣之中,事情的焦點,已經不在於做事了。更多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或者說內閣首輔,已經不能將自己局限於做某一件事情上了。
如此一來,周夢臣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一些不適應的。
好在周夢臣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方式了。
但是這幾縷白發,就是適應這種變化留下來的痕跡。
不過,周夢臣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他總算是將一件事情給辦成了。那就是重新修訂了《大明律-錢法》。
並且將這些錢法都落實下去了。
而今日,就連續數個月分動告一段落了。
張居正將一切整理好,將賬冊遞給了周夢臣。
周夢臣細細看了。卻見上麵,總計保證金一共有一千萬兩。而銀行的名目也變成了三十多家銀行。幾乎每一省都有一家銀行,還有七八家有跨省能力的銀行。他們的保證金在幾十萬兩與百萬兩不等。總計是一千萬兩上下。
這一千萬兩,放在國庫之中。雖然不能輕易動用,但是大明財政也算是有了壓艙石了。周夢臣做其他事情上,也就可以放開了。
然後就是印花稅。總計有六百多萬兩。
這個印花稅應用最多的乃是,大額匯單,當然了,以古人的話來說,那就是銀票。
電視劇之中,那種一百兩,五十兩的銀票。在大明是斷然不允許的。而今大明所有銀行所謂之銀票。幾乎都是存單,或者說是匯票。
每一張這樣的票據,都要在衙門蓋章才行。
否則出了事情,朝廷不會插手。因為無從分辨這些匯票的真假。
印花稅也因為存取多少,而不同。千兩以下的印花稅,全部按千分之一來算。而到了百萬兩,也就是萬分之一來算。其中就是階梯的稅率。
有這六百萬兩,就足夠應對嘉靖的金花銀了。
也讓周夢臣鬆了一口氣。
至於其他零零碎碎賦稅,周夢臣也就不怎麽看了。他而今關注是大項,幾萬兩,幾千兩的賦稅,都被他劃到其他之中了。
比如剛剛成了的雲南錢監,專門派一名戶部主事去雲南做這一件事情。
中國缺銅,即便是後世也是一樣的。在大明境內,也就雲南有銅礦。而當周夢臣重新將銅錢納入官鑄造。打擊私鑄之後。大明銅錢就會出現短缺。
前文也說過,銅錢與銀子之間的比值,並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好像匯率一般。因為時代不同地域不同而變動。在明朝一兩銀子一般是小於一千文的。而到了清代,特別是清末。大量白銀外流。以至於一千八九百文才能換一兩銀子。
為了調整銅錢與銀元之間的比例,周夢臣希望能維持在千文上,成為一個固定值。這也方便朝廷與民間結算。如此一來,朝廷就需要向市場上投放大量的銅錢。
所以雲南錢監一年下來利潤大概也就幾萬十幾萬而已。但卻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周夢臣還準備在上海附近,修建一座南洋銅監,用南洋銅料鑄造銅錢。
周夢臣依稀記得南洋有好幾個大銅礦,隻是他記不得具體位置了。但是大明從南洋進口銅料,也有很長的曆史了。大明鼎鼎的宣德爐,就是證據。
宣德爐就是宣德皇帝得了一批南洋朝貢的好銅,才起意將這一批銅材鑄造成為香爐的。
所以,周夢臣寄希望於海外來銅,鑄造銅幣,並不是異想天開。隻是沒有在南洋發現大銅礦之前,上海的錢監,隻能多用日本銀與日本銅打造錢幣了。
再加上京師原本有的寶源局等。
這雖然很重要,投入不小。但是賺錢不多的事情也不在少數。算是整個錢法的配套工程。
畢竟周夢臣是大明首輔,而不是大明商號的掌櫃。很多事情不能夠僅僅看錢。
當然了還有一筆大錢。
整個對高利貸嚴打活動查獲的錢財。
錢法的事情,主要是張居正負責。而這一件事情主要是由高拱負責。高拱在這一件事情做到了毫不留情。手段很嚴厲,將各地豪紳打擊的哭爹喊娘的。
但總體上沒有鬧出多少事情。
一來,大明朝廷軍力的恢複,對地方上的控製權大大增加。雖然說周夢臣覺得軍製改革還有很多問題。但是各地方政府手中兵權實實在在增加了。而不是之前,比民壯還差勁的衛所軍。
二來,這也是拉一派打一派。銀行業後麵的過江龍就不說了,。相當一部分士大夫並沒有參與其中,比如一些清流,他們自然支持朝廷這種行動。
再有,就是很多感覺風聲不對的人,在最後關頭改弦易轍了。否則為什麽大明銀行數量一下子增加了這麽多。其中原因,也就不用多說了。
但是不管怎麽說。這一次才罰金在八百萬兩上下,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當然了,這麽高的罰金,也是高拱放棄了對這些士大夫進行處罰的結果。畢竟大明律之中,就有贖刑的規矩。所謂之贖刑,其實就是花錢免罪。
也就是繳納罰款,免於其餘處罰。
其實這規矩在中國律法之中一直都有。隻是都有限製,而今金銀鋪放高利貸,這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總體上來說,並不算重罪,才能罰款了事。
不過,也就清朝有奇葩的議罪銀。
“不錯,如此一來,也能向陛下交差了。”周夢臣說道:“這都是叔大的功勞。”
張居正說道:“周兄過獎了,其實是淑山的功勞。我不過是督促一二,還有你擺平了楊博。否則這一件事情斷難推行下去。”
周夢臣歎息一聲,說道:“楊博----”隨即搖搖頭。
周夢臣知道,在政壇之上,今日是敵人,明日是友人的事情,常常發生。很多盟友是一時的,但是真到了即將決裂的時候,周夢臣內心之中也有一些傷感。
不過,這一件事情也怪不得楊博。
晉商在周夢臣扶持之下,大力發展。晉商的實力本來是在北方,對長江以南的很多事情,插不上手。畢竟南方富庶,也有自己的商幫。正是在周夢臣的幫助之下。晉商插手南方,甚至在南洋之上,也都有晉商的身影。
隻是如此一來,問題也就出現了。
對於周夢臣來說,他需要晉商為他服務。而並不是相反。但是對於晉商們來說,就不是那回事情了。為什麽要為周夢臣的事情耽誤賺錢。
在江南的時候,晉商一心要借周夢臣的力量,過江,在最富庶的南方插上一手。但是周夢臣最後選擇了以江南商人為根基建立起江南銀行。而江南銀行更是直接成為了黃河銀行的對手。
這讓晉商很不滿意。
但是周夢臣也不可能因為晉商的利益,得罪江南所有商人。自絕於江南士紳,那個時候該怎麽辦事啊?
楊博入內閣之中,晉商有了楊博這個靠山。自然更加不願意為了周夢臣犧牲自己的利益,而周夢臣對銀行征稅。又是繳納保證金。每一樣都從銀行裏麵抽血。
而晉商這裏就非常非常不滿意。
這種不滿意,自然就形成了周夢臣與楊博之間,漸行漸遠。
7017k
春去秋來,不知不覺之間,周夢臣的頭上忽然多了幾縷白發。
周夢臣今歲才三十九歲,距離四十歲還有幾個月的。就已經如此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周夢臣從下麵摔打上來,自以為對大明朝廷而今的局麵,有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但是在內閣之中,事情的焦點,已經不在於做事了。更多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或者說內閣首輔,已經不能將自己局限於做某一件事情上了。
如此一來,周夢臣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有一些不適應的。
好在周夢臣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方式了。
但是這幾縷白發,就是適應這種變化留下來的痕跡。
不過,周夢臣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他總算是將一件事情給辦成了。那就是重新修訂了《大明律-錢法》。
並且將這些錢法都落實下去了。
而今日,就連續數個月分動告一段落了。
張居正將一切整理好,將賬冊遞給了周夢臣。
周夢臣細細看了。卻見上麵,總計保證金一共有一千萬兩。而銀行的名目也變成了三十多家銀行。幾乎每一省都有一家銀行,還有七八家有跨省能力的銀行。他們的保證金在幾十萬兩與百萬兩不等。總計是一千萬兩上下。
這一千萬兩,放在國庫之中。雖然不能輕易動用,但是大明財政也算是有了壓艙石了。周夢臣做其他事情上,也就可以放開了。
然後就是印花稅。總計有六百多萬兩。
這個印花稅應用最多的乃是,大額匯單,當然了,以古人的話來說,那就是銀票。
電視劇之中,那種一百兩,五十兩的銀票。在大明是斷然不允許的。而今大明所有銀行所謂之銀票。幾乎都是存單,或者說是匯票。
每一張這樣的票據,都要在衙門蓋章才行。
否則出了事情,朝廷不會插手。因為無從分辨這些匯票的真假。
印花稅也因為存取多少,而不同。千兩以下的印花稅,全部按千分之一來算。而到了百萬兩,也就是萬分之一來算。其中就是階梯的稅率。
有這六百萬兩,就足夠應對嘉靖的金花銀了。
也讓周夢臣鬆了一口氣。
至於其他零零碎碎賦稅,周夢臣也就不怎麽看了。他而今關注是大項,幾萬兩,幾千兩的賦稅,都被他劃到其他之中了。
比如剛剛成了的雲南錢監,專門派一名戶部主事去雲南做這一件事情。
中國缺銅,即便是後世也是一樣的。在大明境內,也就雲南有銅礦。而當周夢臣重新將銅錢納入官鑄造。打擊私鑄之後。大明銅錢就會出現短缺。
前文也說過,銅錢與銀子之間的比值,並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好像匯率一般。因為時代不同地域不同而變動。在明朝一兩銀子一般是小於一千文的。而到了清代,特別是清末。大量白銀外流。以至於一千八九百文才能換一兩銀子。
為了調整銅錢與銀元之間的比例,周夢臣希望能維持在千文上,成為一個固定值。這也方便朝廷與民間結算。如此一來,朝廷就需要向市場上投放大量的銅錢。
所以雲南錢監一年下來利潤大概也就幾萬十幾萬而已。但卻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周夢臣還準備在上海附近,修建一座南洋銅監,用南洋銅料鑄造銅錢。
周夢臣依稀記得南洋有好幾個大銅礦,隻是他記不得具體位置了。但是大明從南洋進口銅料,也有很長的曆史了。大明鼎鼎的宣德爐,就是證據。
宣德爐就是宣德皇帝得了一批南洋朝貢的好銅,才起意將這一批銅材鑄造成為香爐的。
所以,周夢臣寄希望於海外來銅,鑄造銅幣,並不是異想天開。隻是沒有在南洋發現大銅礦之前,上海的錢監,隻能多用日本銀與日本銅打造錢幣了。
再加上京師原本有的寶源局等。
這雖然很重要,投入不小。但是賺錢不多的事情也不在少數。算是整個錢法的配套工程。
畢竟周夢臣是大明首輔,而不是大明商號的掌櫃。很多事情不能夠僅僅看錢。
當然了還有一筆大錢。
整個對高利貸嚴打活動查獲的錢財。
錢法的事情,主要是張居正負責。而這一件事情主要是由高拱負責。高拱在這一件事情做到了毫不留情。手段很嚴厲,將各地豪紳打擊的哭爹喊娘的。
但總體上沒有鬧出多少事情。
一來,大明朝廷軍力的恢複,對地方上的控製權大大增加。雖然說周夢臣覺得軍製改革還有很多問題。但是各地方政府手中兵權實實在在增加了。而不是之前,比民壯還差勁的衛所軍。
二來,這也是拉一派打一派。銀行業後麵的過江龍就不說了,。相當一部分士大夫並沒有參與其中,比如一些清流,他們自然支持朝廷這種行動。
再有,就是很多感覺風聲不對的人,在最後關頭改弦易轍了。否則為什麽大明銀行數量一下子增加了這麽多。其中原因,也就不用多說了。
但是不管怎麽說。這一次才罰金在八百萬兩上下,也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當然了,這麽高的罰金,也是高拱放棄了對這些士大夫進行處罰的結果。畢竟大明律之中,就有贖刑的規矩。所謂之贖刑,其實就是花錢免罪。
也就是繳納罰款,免於其餘處罰。
其實這規矩在中國律法之中一直都有。隻是都有限製,而今金銀鋪放高利貸,這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總體上來說,並不算重罪,才能罰款了事。
不過,也就清朝有奇葩的議罪銀。
“不錯,如此一來,也能向陛下交差了。”周夢臣說道:“這都是叔大的功勞。”
張居正說道:“周兄過獎了,其實是淑山的功勞。我不過是督促一二,還有你擺平了楊博。否則這一件事情斷難推行下去。”
周夢臣歎息一聲,說道:“楊博----”隨即搖搖頭。
周夢臣知道,在政壇之上,今日是敵人,明日是友人的事情,常常發生。很多盟友是一時的,但是真到了即將決裂的時候,周夢臣內心之中也有一些傷感。
不過,這一件事情也怪不得楊博。
晉商在周夢臣扶持之下,大力發展。晉商的實力本來是在北方,對長江以南的很多事情,插不上手。畢竟南方富庶,也有自己的商幫。正是在周夢臣的幫助之下。晉商插手南方,甚至在南洋之上,也都有晉商的身影。
隻是如此一來,問題也就出現了。
對於周夢臣來說,他需要晉商為他服務。而並不是相反。但是對於晉商們來說,就不是那回事情了。為什麽要為周夢臣的事情耽誤賺錢。
在江南的時候,晉商一心要借周夢臣的力量,過江,在最富庶的南方插上一手。但是周夢臣最後選擇了以江南商人為根基建立起江南銀行。而江南銀行更是直接成為了黃河銀行的對手。
這讓晉商很不滿意。
但是周夢臣也不可能因為晉商的利益,得罪江南所有商人。自絕於江南士紳,那個時候該怎麽辦事啊?
楊博入內閣之中,晉商有了楊博這個靠山。自然更加不願意為了周夢臣犧牲自己的利益,而周夢臣對銀行征稅。又是繳納保證金。每一樣都從銀行裏麵抽血。
而晉商這裏就非常非常不滿意。
這種不滿意,自然就形成了周夢臣與楊博之間,漸行漸遠。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