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水利國策
周夢臣很清楚大明的財政狀況吧,在周夢臣種種辦法之下,大明國庫是有了一點點結餘,但也僅此而已。千萬兩的修繕費用,戶部都拿不出來。
更不要說,五千萬兩銀子。
有這麽多錢,朝廷上就不用縮手縮腳了。
可惜沒有。所以這個方案是決計不可能落實的。
但是而今這個方案,就是砸向徐階的長矛。
周夢臣作為方麵之臣,不需要為朝廷考慮。隻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就行了。周夢臣的任務是什麽,是治河。他既然要治河,提出一個最完美的方案,是最好不過了。
至於撥款,那是朝廷的事情,是戶部的事情。
朝廷用人,也不能不給經費吧。
而這個方案足夠讓飽受黃河之苦的百姓士紳看見希望,他們未必不知道周夢臣的規劃,是一張畫餅。但是他們不介意,在周夢臣的帶領之下,到朝廷鬧一鬧。
畢竟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不鬧一鬧,朝廷怎麽知道下麵的人苦啊?
即便這個方案不能完全通過,也能多爭取一些治河經費,何樂而不為。
那麽周夢臣這個方案是什麽?
周夢臣思量想起,以一個原則,作為治河的總原則。
這個原則,就是增加冗存。
周夢臣推到了所有思路,從最根本的開始思考。黃河為什麽會發洪水?很簡單,河道不夠用了。那麽就讓河道夠用就行了。
這就是治河分水思路。
而在有限的條件之下,用各種巧妙的辦法,讓河水攜帶泥沙入海。這就是束水攻沙的想法。
周夢臣覺得兩則並不矛盾。
周夢臣的新方案有最主要的三條。
第一,就是在滎陽以下,都采取潘季馴的束水攻沙之策。按這個方案,千裏黃河大堤都要重新修繕,花費巨大。
第二,黃淮分流。開新河,引黃河從徐州而東,與淮河並道入海。這裏有數百裏的工程量。當然了,這不是唯一的方案,還有另外一個方案,那就是引河入張秋。讓河水順著大清河東進。
第二個方案,就是後世黃河的河道。
其實而今這一條河也是黃河故道。黃河到底決堤,遷移不定,幾乎整個華北平原的所有河道,都被黃河侵占過。
隻是這個方案,也需要修建不短的河渠。也不知道那一條更有優勢。
這就要到執行的事情去調查了
。
第三,那就是分流泄洪。
周夢臣準備效仿王景,在黃河上開河。一道在鄭州,挖新渠與賈魯河相連。一旦洪峰太大,就開閘,分洪入賈魯河,然賈魯河引入淮河之中。
這其中工程量也很大。
第一,就是挖掘黃河與賈魯河之間的河道。這個並不是太長的。也就是在後世鄭州市區之內而已。
第二,那就是加固擴建賈魯河。
不僅僅是賈魯河,而是從賈魯河一直到淮河的所有河道。
原因簡單,以而今的賈魯河的河道根本不能承接黃河分洪的大水,甚至周夢臣,還準備在淮河中遊,尋一地方建立一座大水庫。作為淮河泄洪之處。
如此一來,黃河分洪的河水,可以引入湖泊之中。這個湖泊可以為黃河與淮河兩條河調節水量。
當然了,周夢臣也知道,這個工程是巨大的,單單是選址就不容易。不過,周夢臣印象之中,兩淮之地,準確地說安徽省北部,一些地方一直是國家級泄洪區,可見這些地方的地勢如何。建立一個人工湖,應該不難。
另外一條,就是從黃河北岸,連接衛河。
首先說明,衛河很早之前,其實是黃河支流,甚至可以說,整個華北平原上大多數河流在某一段時間段,都是黃河的支流。當年曹操北伐,就堵塞了衛河入黃河的通道,逼迫,衛河北流,從而為大軍運輸軍資。
衛河某些河道距離黃河並不遠。甚至周圍還有很多河流可以加工。
隻需修一段並不長的河道,就能分洪入衛河。
而衛河北流進入運河,或者衛河北段本身就是衛河,借助衛河河道,北流入海。不過,如此一來,整個衛河都要擴建,並加固堤壩。
這道分流,都是用來分洪,而不是長流的。
之所以選擇現成的河流,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一條河如此長期沒有水,會是什麽樣子?會成為一片平地,很有可能被人開荒了。而且即便不說人為地破壞,單單說自然的淤積,也會讓這一條河再有水的時候,水道不暢。
周夢臣大多選擇原有的河流的河道。也就是說,即便沒有黃河分洪,河道之中,也是有水的。隻是河道有一些寬,而河裏的水有一些少而已。
如此一來,周夢臣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水網。
類似於隋唐大運河的水道分布。
有主幹道有束水攻沙,來清理泥沙沉澱,周夢臣自然也不會完全相信這個時代的清淤的速度,於
是,加急的蒸汽船也就到位了。
這一艘蒸汽船先在徐州河道上試用,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徐州的河道是最危險不過了。之前合攏也是勉勉強強的。一旦再遇見大水,分分鍾給了衝開,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周夢臣在研究黃河治理的時候,也沒有忘記讓潘季馴督導這一段河道,修繕河堤,挖沙浚水,等等傳統的辦法。
隻是,治標不治本。
蒸汽船挖沙船的效果不錯,長長的管子插入河堤,連沙子帶水就抽了出來,如此本來沉澱的沙子,再次翻騰起來,本來有幾分清澈的河水,再次變得猶如泥漿一般。
這樣的情況下,不管說衝刷河床。但是減少泥沙沉澱還是很有的。
而這樣的新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周夢臣有弟子提議,直接讓鐵路上河堤。原因是河堤是最好的地基了,以河堤為地基,修一條鐵路根本沒有一點問題。
很簡單的事情,隻是上坡的時候,對蒸汽機的要求稍稍高一點。
有了河堤的火車,可以將大量的物資輕輕鬆鬆的運上河堤,如此一來,可以減少大量的民工。減輕百姓的負擔。
周夢臣還在計劃之中,增添了整治河南河北水利的設想,注意是農田水利。
這是與衛河與賈魯河的治理是相互聯係的。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為了保持兩條河之中長期有水,也是可以從黃河之中調水的,隻是如此一來,雖然運河廢了,但是從南方還是可以走水道到北-京的。不過是從揚州入淮河,從淮河入賈魯河,從賈魯河入黃河。這裏大概要換船的。畢竟雙方是通過水門,滾水壩等方式連接的。過不了船的。然後再渡河黃河,進入衛河之中,再次換船。原因如上。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然後順著衛河一路北上,就能到天津了。
為了保持這一路河道,必須對河道進行大力度修繕。同時可以依托兩條河進行農田水利建設。畢竟這兩條河等閑啟用,一旦啟用分洪,用一次,這兩條河泥沙就會淤積一次。隻要有完整的農田水利,能讓百姓將河泥作為肥料,不用官府強製督促,都會有百姓能消化這些河泥的。
總之,大體上說得很簡單,但是細節上簡直是千頭萬緒。從上遊的植樹,中遊的分流,乃至於百姓種稻還是種麥子,應該用水多一些,還是用水少一些。而黃河出海口是應該分流,還是應該合流。
是應該修堤壩,還是任其自然?
等等等等。真要說清楚這個方案的技術細節。估計要另開一本書來談了。
周夢臣很清楚大明的財政狀況吧,在周夢臣種種辦法之下,大明國庫是有了一點點結餘,但也僅此而已。千萬兩的修繕費用,戶部都拿不出來。
更不要說,五千萬兩銀子。
有這麽多錢,朝廷上就不用縮手縮腳了。
可惜沒有。所以這個方案是決計不可能落實的。
但是而今這個方案,就是砸向徐階的長矛。
周夢臣作為方麵之臣,不需要為朝廷考慮。隻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就行了。周夢臣的任務是什麽,是治河。他既然要治河,提出一個最完美的方案,是最好不過了。
至於撥款,那是朝廷的事情,是戶部的事情。
朝廷用人,也不能不給經費吧。
而這個方案足夠讓飽受黃河之苦的百姓士紳看見希望,他們未必不知道周夢臣的規劃,是一張畫餅。但是他們不介意,在周夢臣的帶領之下,到朝廷鬧一鬧。
畢竟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不鬧一鬧,朝廷怎麽知道下麵的人苦啊?
即便這個方案不能完全通過,也能多爭取一些治河經費,何樂而不為。
那麽周夢臣這個方案是什麽?
周夢臣思量想起,以一個原則,作為治河的總原則。
這個原則,就是增加冗存。
周夢臣推到了所有思路,從最根本的開始思考。黃河為什麽會發洪水?很簡單,河道不夠用了。那麽就讓河道夠用就行了。
這就是治河分水思路。
而在有限的條件之下,用各種巧妙的辦法,讓河水攜帶泥沙入海。這就是束水攻沙的想法。
周夢臣覺得兩則並不矛盾。
周夢臣的新方案有最主要的三條。
第一,就是在滎陽以下,都采取潘季馴的束水攻沙之策。按這個方案,千裏黃河大堤都要重新修繕,花費巨大。
第二,黃淮分流。開新河,引黃河從徐州而東,與淮河並道入海。這裏有數百裏的工程量。當然了,這不是唯一的方案,還有另外一個方案,那就是引河入張秋。讓河水順著大清河東進。
第二個方案,就是後世黃河的河道。
其實而今這一條河也是黃河故道。黃河到底決堤,遷移不定,幾乎整個華北平原的所有河道,都被黃河侵占過。
隻是這個方案,也需要修建不短的河渠。也不知道那一條更有優勢。
這就要到執行的事情去調查了
。
第三,那就是分流泄洪。
周夢臣準備效仿王景,在黃河上開河。一道在鄭州,挖新渠與賈魯河相連。一旦洪峰太大,就開閘,分洪入賈魯河,然賈魯河引入淮河之中。
這其中工程量也很大。
第一,就是挖掘黃河與賈魯河之間的河道。這個並不是太長的。也就是在後世鄭州市區之內而已。
第二,那就是加固擴建賈魯河。
不僅僅是賈魯河,而是從賈魯河一直到淮河的所有河道。
原因簡單,以而今的賈魯河的河道根本不能承接黃河分洪的大水,甚至周夢臣,還準備在淮河中遊,尋一地方建立一座大水庫。作為淮河泄洪之處。
如此一來,黃河分洪的河水,可以引入湖泊之中。這個湖泊可以為黃河與淮河兩條河調節水量。
當然了,周夢臣也知道,這個工程是巨大的,單單是選址就不容易。不過,周夢臣印象之中,兩淮之地,準確地說安徽省北部,一些地方一直是國家級泄洪區,可見這些地方的地勢如何。建立一個人工湖,應該不難。
另外一條,就是從黃河北岸,連接衛河。
首先說明,衛河很早之前,其實是黃河支流,甚至可以說,整個華北平原上大多數河流在某一段時間段,都是黃河的支流。當年曹操北伐,就堵塞了衛河入黃河的通道,逼迫,衛河北流,從而為大軍運輸軍資。
衛河某些河道距離黃河並不遠。甚至周圍還有很多河流可以加工。
隻需修一段並不長的河道,就能分洪入衛河。
而衛河北流進入運河,或者衛河北段本身就是衛河,借助衛河河道,北流入海。不過,如此一來,整個衛河都要擴建,並加固堤壩。
這道分流,都是用來分洪,而不是長流的。
之所以選擇現成的河流,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一條河如此長期沒有水,會是什麽樣子?會成為一片平地,很有可能被人開荒了。而且即便不說人為地破壞,單單說自然的淤積,也會讓這一條河再有水的時候,水道不暢。
周夢臣大多選擇原有的河流的河道。也就是說,即便沒有黃河分洪,河道之中,也是有水的。隻是河道有一些寬,而河裏的水有一些少而已。
如此一來,周夢臣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水網。
類似於隋唐大運河的水道分布。
有主幹道有束水攻沙,來清理泥沙沉澱,周夢臣自然也不會完全相信這個時代的清淤的速度,於
是,加急的蒸汽船也就到位了。
這一艘蒸汽船先在徐州河道上試用,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徐州的河道是最危險不過了。之前合攏也是勉勉強強的。一旦再遇見大水,分分鍾給了衝開,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周夢臣在研究黃河治理的時候,也沒有忘記讓潘季馴督導這一段河道,修繕河堤,挖沙浚水,等等傳統的辦法。
隻是,治標不治本。
蒸汽船挖沙船的效果不錯,長長的管子插入河堤,連沙子帶水就抽了出來,如此本來沉澱的沙子,再次翻騰起來,本來有幾分清澈的河水,再次變得猶如泥漿一般。
這樣的情況下,不管說衝刷河床。但是減少泥沙沉澱還是很有的。
而這樣的新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周夢臣有弟子提議,直接讓鐵路上河堤。原因是河堤是最好的地基了,以河堤為地基,修一條鐵路根本沒有一點問題。
很簡單的事情,隻是上坡的時候,對蒸汽機的要求稍稍高一點。
有了河堤的火車,可以將大量的物資輕輕鬆鬆的運上河堤,如此一來,可以減少大量的民工。減輕百姓的負擔。
周夢臣還在計劃之中,增添了整治河南河北水利的設想,注意是農田水利。
這是與衛河與賈魯河的治理是相互聯係的。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為了保持兩條河之中長期有水,也是可以從黃河之中調水的,隻是如此一來,雖然運河廢了,但是從南方還是可以走水道到北-京的。不過是從揚州入淮河,從淮河入賈魯河,從賈魯河入黃河。這裏大概要換船的。畢竟雙方是通過水門,滾水壩等方式連接的。過不了船的。然後再渡河黃河,進入衛河之中,再次換船。原因如上。
<a href="https://m.ranwena.net" id="wzsy">ranwena.net</a>
然後順著衛河一路北上,就能到天津了。
為了保持這一路河道,必須對河道進行大力度修繕。同時可以依托兩條河進行農田水利建設。畢竟這兩條河等閑啟用,一旦啟用分洪,用一次,這兩條河泥沙就會淤積一次。隻要有完整的農田水利,能讓百姓將河泥作為肥料,不用官府強製督促,都會有百姓能消化這些河泥的。
總之,大體上說得很簡單,但是細節上簡直是千頭萬緒。從上遊的植樹,中遊的分流,乃至於百姓種稻還是種麥子,應該用水多一些,還是用水少一些。而黃河出海口是應該分流,還是應該合流。
是應該修堤壩,還是任其自然?
等等等等。真要說清楚這個方案的技術細節。估計要另開一本書來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