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治河方略


    周夢臣遲疑了一會兒,問王世貞說道:“王兄,你覺得王景治河之策,能大行於今日嗎?”


    王世貞說道:“王景的治河手段,是非常高明的。但是未必能大行於今日了。”


    “願聞其詳。”周夢臣問道。


    王世貞說道:“時過境遷。當時王景想修多少支河都不是沒有問題的。而王景更是因舊河而修之。大多都不是挖掘出來的。但是而今大人能看到這樣的自然河流嗎?大多已經被黃河所奪。此其一也。”


    “在兩漢之際,河雖有決,但不為懸河。所以河水分出。僅僅是洪水來的時候。而今卻不想,河底高於兩岸,一旦有水門,恐怕水勢滔天,說不定,大河直接遷徙,根本控製不了水量。此其二也。”


    “漢唐之季,東南地窪,多有湖澤。而今大多都不在了,黃河兩岸也是如此,趙齊之間所謂河間地,正是大河分股南下,夾在中間的。大河所過之處,湖泊河道相連。支水分沙,這沙是有地方可去的。而今,即便有支渠分沙,分出來的沙又要去什麽地方?如果堆積在兩岸,大雨一衝,又衝進河裏,豈不是在做無用之功。此其三也。”


    “有此三者,王景遺意可以參考,但是王景之策,大多已經不堪用了。”


    周夢臣聽了,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如果我願意新修一道河道,作為緩急泄洪之用。王兄覺得如何?”


    周夢臣看重了王景方略之中分洪的功能。而潘季馴的方案之中,根本舍棄了這一部分的功能,黃河遙堤之間,什麽寬闊,有數裏之寬,有滯洪的可能。但決計泄洪的辦法。


    王世貞說道:“周兄。量力而為。這個方案不是不行,最大的問題不是方案可行不可行,而是錢的問題。朝廷想要的從來是用最少的錢維持河道不惡化。你這樣大興土木,朝廷會同意嗎?”


    周夢臣沉吟片刻,忽然發現,束水攻沙之法,或許並不是最好的水利方案,但是是最符合朝廷心思解決方案了。不需要開新河,僅僅需要整治舊河。不需要另開支渠,僅僅維護河道而已。


    清代以潘季馴的治河之策作為根本大計,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周夢臣深吸一口氣,他隻是不甘心而已。


    他倒不是一定與潘季馴一較長短,一定要提出一個能勝過潘季馴的方案。而是他覺得,治水方案關係到太多的東西,能夠盡善盡美,就一定要盡善盡美。


    周夢臣心中暗道:“就要等結果了。隻有程大位的那邊的結果出來。我才能判斷,束水攻沙之策,到底是行與不行?”


    程大位並沒有讓周夢臣久等。在嘉靖三十九年畫上句號的時候。初步估算的結果,已經出來了。


    程大位拿著單子說道:“老師,一些東西還在計算之中,而今也僅僅是估算。首先,按照束水攻沙之法,黃河每年都會向大海延伸一裏。而且這還是理想情況下的。如果,我說如果,海底有什麽問題的話,要麽這些泥沙全部填海,這是最好的。如果海底過於平坦,就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黃河水衝擊之力,越來越不足,受到大海潮汐的影響。出海口淤積。河水出海不暢,發生倒灌。”


    周夢臣說道:“這需要多長時間才會發生?”


    程大位說道:“這不好說,海底的情況實在摸不清。但是我敢肯定,即便沒有束水攻沙,這種情況,也在進行之中。哪怕明年因為黃河出海口堵塞,水為之不流,反衝兩岸的,消息傳來,我一點也不意外?”


    周夢臣一愣,出海口的問題在周夢臣記了一筆,說道:“沉降怎麽說?”


    程大位說道:“這個不好說,數字跨度太大了,我進行過一次修訂了,但是依然在一尺到三尺之間,具有還需要再次驗算。不過,大概也就在二尺三尺之間。”


    周夢臣心中暗道:“二尺三尺之間。也就是六十裏麵到一米。”周夢臣心中暗暗搖頭。


    這這個數字太高了。


    無他,整個黃淮海平原的海拔並不高,也就一兩百米而已,甚至最低的幾十米也是很正常的。假設,大明重新修建一道河道,能讓黃河自然流淌。以每年一米的速度,隻需一兩百年,這一條河也就成為了地上懸河了。


    即便是增加了束水攻沙的手段,也是一樣的。


    前文就已經說了,束水攻沙即便再束水,也不可能一點泥沙都不沉澱。不過都是沉澱在下遊而已。畢竟出滎陽之後,河道漸漸平緩。水的下切之力,也會漸漸的乏力,更不要說在出海口,很有可能遇見抬高的河床。大量沉澱,也就是出海口往上幾百裏之內。


    如此一來,即便人再怎麽壓迫河流。時間一到,黃河也必然決堤。甚至壓製的越猛烈。決堤之後的破壞力也就越強大。


    單單這兩個數據,都讓很多人陷入沉思了。


    這個時候,


    忽然有一個人歎息一聲,說到:“如果能人為的揭河底就好了。”


    周夢臣定睛一看,卻是劉修水。周夢臣說道:“揭河底,什麽是揭河底?”


    劉修水說道:“大人,那是禹門口見到的奇景。”劉修水陷入沉思之中,隨即緩緩道來。


    “那一年我到山西兩岸測繪,遭遇大水,水來的非常湍急,我記得非常清楚,河水衝到了龍王廟之中,水跡就在龍王像口中。當地百姓說,這是龍王河水。是龍王在關鍵時刻,將洪水都喝了,水才會退。”


    “我記得非常清楚。我躲過洪水之中,再次去測繪,讓人難以相信的事情發生。河岸淤積的沙地,下陷了丈餘。當地百姓說這個揭河底。在我看來,就是因為洪水太大。將整個河底的泥沙都衝走了。才有這種情況,如果我們能人為的揭河底,一年有一兩次,就不用擔心黃河是地上懸河了。”


    周夢臣聽了劉修水的話,第一個感覺就是小浪底工程。


    如果關注新聞的人就會知道,小浪底水庫常常搞調水調沙。老百姓稱呼為洗河。本質上與劉修水所言的揭河底是一樣的。


    <a id="wzsy" href="http://m.yawenku.com">雅文庫</a>


    人工製造洪峰,來洗刷河床,將泥沙衝出大海。保持黃河河床下切,不成為地上懸河。


    周夢臣不知道,是先有揭河底這個自然現象,才讓水利專家有了靈感,搞出小浪底調水調沙了。還是調水調沙是無數專家辛苦的成果,與揭河底沒有一點點的幹係。


    不過,劉修水給周夢臣帶來信的思路。他心中暗道;“而今在黃河主幹上修建水庫,是不現實,也不科學。但是在黃河兩岸建立大小水庫,用來衝刷河床。卻是可以的。”


    “潘季馴的治水之策中,也有以清刷黃的想法,不過,他想的是用淮河衝黃河沙。我想的卻是建立層層水庫,實在不想的時候,也可以用蒸汽機補水。”


    周夢臣心中有這個想法,卻沒有說出來,畢竟太過不完善了。


    程大位將各種數據給報過之後,雖然這些數據誤差值都有一些大。以至於程大位想要造出來一個能夠幫組人計算的工具。


    但是即便如此,這些數據,也是人們第一次用數學去描繪黃河的種種,為治理黃河提供了豐富的根據。


    在了解完這些數據之後,周夢臣就讓下麵的學生自己討論起來。一時間,天馬奔騰,什麽想法都有。大多數都是不切實際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