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船勝小船


    鄧銓是鄧城的另外一個兒子,此刻正跟在鄧城身側。


    俞大猷眼前閃過多年前的場景。他世襲百戶,家中清貧,年少襲職的時候,手下根本沒有幾個人,唯有鄧城再那個時間就跟隨了。在廣西,麵對廣西土司勾結安南,俞大猷點起幾十個人,擒賊先擒王,突入廣西土司本營,一番廝殺之中,懸首示眾,餘者皆平,從俞大猷殺入大營的人幾十個人中,就有鄧城。


    後來俞大猷剿匪,知道這些土匪都是一些無辜的可憐人,生起招降之念,但是彼此不能互信。俞大猷單刀赴會,隻帶了三五個伴當,深入山寨之中,與這些土匪頭目會談。在數千土匪的包圍之下,俞大猷侃侃而談,讓這數千土匪齊械投降。但是在他身後,始終手不離開刀把的,就是鄧城。


    之後,因為他被牽連罷官的是鄧城,與俞大猷一並下獄的是鄧城。


    多少年來,俞大猷都習慣了鄧城的存在。很多事情都不用說了。就像今日,見俞大猷有危險,鄧城自然突出吸引倭寇的注意力。


    俞大猷以為,這是多少年來,他們無數次在兵危戰急之中一個小配合,因為這樣的配合,俞大猷與鄧城打過不知道多少次了。萬萬想不到今日會有今日這個結果。


    此刻俞大猷才忽然覺得,自己頭發已經花白了。


    俞大猷微微閉上眼睛,有一滴老淚從眼角甩過,隨即睜開眼睛,滿臉通紅的血絲,按劍在手,再也沒有一絲絲的軟弱,說道:“各部久違,全速向東。給我壓過去。”


    如果說,剛剛開始的撞擊還是意外,而今俞大猷的命令之下,就不是意外了。


    可以說,明軍所部主動要求撞擊。


    明軍的船隻撞擊海盜的船隻,就好像是一堵城牆壓了過去,無數木頭崩裂的聲音傳來,密密麻麻的就好像鞭炮一般。


    當兩船相撞的時候,一般來說大沙船即便是有一點問題,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即便受損也不影響作戰性能。當然了,同樣木製船是很難沉默,除非被撞斷看龍骨,否則想要一下子撞沉,卻也是不大可能的。


    撞擊其實才是雙方交戰的開始,因為一旦撞擊之後,不管是船隻受損,還是上麵的人員人仰馬翻,一時間對船隻失去了操縱。於是,仗著船舷高,上麵無數火器就可以盡情的傾瀉。


    而這個時候,就會發現在這個時候,傾斜火力最方便的不是火


    炮,也不是火銃,而手榴-彈,也就是掌心雷。


    為什麽是他。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射擊角度問題。


    因為火銃是前膛槍,火炮也是前膛炮,他們開炮的時候,有一個微微向上的角度最好,如果說平射也不是不行。而向下射擊,就有一個問題了,那就是槍膛,或者是大炮之中的火藥與彈丸,很容易滑出來。


    這就很尷尬了。


    當然了,熟練火槍手,或者火炮手,是會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有各種的方法。但問題是,在此之前,江南各軍,其實不大喜歡用火器。甚至與倭寇的交手的時候,明顯是倭寇的火器更加精良。


    曆史上,就是戚繼光從倭寇手中奪得鳥銃,從此成為大明裝備最多的火銃之一,一直裝備到了清代。


    看上去,好像倭寇像是官軍,而官軍這邊的反而像是盜賊,那些軍備武器,一言難盡。火器不行。冷兵器也不行。


    周夢臣從大同調來大批火器,這才改變了這些將士對火器的印象。他們才知道,原來火器這玩意,隻要自己不作死,是可以不炸自己人的。這才開始大量裝備。雖然說,火器使用很簡單。但是短短幾個月之間,很難做到非常嫻熟的使用。甚至有些士卒拿到火器,還沒有幾個月,也就一兩個月之間。


    他們能夠簡單使用就算不錯了。至於更多就做不到了。


    等他發現火銃火炮出現這種滑膛的現象。他們第一時間不是想怎麽解決,而是拿起一邊的掌心雷往下麵砸。


    居高臨下,相距不遠。一個個隻要保證能扔到對麵的甲板上,就沒有問題,甚至還能引爆對麵船上的火藥。


    一瞬間,能將對麵的甲板給清洗一遍。然後用火箭點燃船帆已經船上一些其他東西,比如火藥什麽的。接下來就可以去追其他船隻了。因為這一艘船即便沒有戰鬥力了。


    畢竟,海盜的船隻雖然有船艙的,但在開戰之時,大部分戰鬥人員都是在甲板上,還有大量火器也在甲板之上的。一旦甲板上的人死得七七八八的,戰鬥力就等於無了。


    而且海盜決計沒有戰鬥到底的精神,躲過死亡的海盜,他們決計不會再來找打,而是想辦法逃離戰場,而在船隻受損,船帆被燒掉,人員短缺的情況下,這些海盜很難,有什麽辦法控製船隻加速逃離,等仗打完之後,再收拾戰場不遲。


    <a id="wzsy" href="http://m.bidige.com">嗶嘀閣</a>


    絕大多數船隻是跑不掉的,即便有少數幸運兒逃了,也無所謂。畢竟要兜著大頭


    。


    所以,明軍這個回馬槍,殺了大部分倭寇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追得最急的這一批倭寇擋了槍,後麵的倭寇立即開始準備撤。


    隻是,這個時候撤也是不大好撤的。


    剛剛俞大猷將船往上遊撤的時候,並沒有調頭,雖然是為了營造狼狽撤退的情況。畢竟船隻與車輛不一樣,一艘船在河流之中調頭是很麻煩的。是有一個調頭半徑的。在麵臨突然襲擊的時候,調頭不及,才是正常的。


    當然了,俞大猷也是為了此刻。帆船的船頭與船尾還是有區別的。船頭比較高,可以破風破浪,讓船隻速度更快,而船尾卻有一些平。此刻,官軍衝了下來,倭寇的船隻,也麵臨同樣的問題,他們也調頭不及。


    一來,是剛剛的原因,調頭需要空間太大。來不及。


    二來,也是倭寇的船隊也亂了,彼此之間,根本不給對方留空間,怎麽調頭?


    長江口,此刻江海無二,自然是有的是空間,奈何彼此之間不配合,再大的空間,也不可能讓他們調頭。


    調頭不及的倭寇,也不調頭了,與俞大猷剛剛一樣,調轉帆麵想要順著水流衝出去。


    而此刻,就看出大船勝小船的地方了。


    很多人的印象之中,小船要比大船快,其實小船僅僅比大船反應過快,轉彎半徑小。而真正航速上卻比不過大船,帆船速度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水流的方向,二是船帆。


    而今他們在長江之中,滾滾長江水東流。雙方是一樣的。而船帆卻不一樣,海盜的多是雙桅三桅船,而沙船是五桅船,在同樣的風力之下,沙船所能承受的風力,要遠遠大於小船。單單從帆麵上計算,要是小船的兩倍三倍甚至更多。


    雖然大船比小船重,但是也足以抵消。


    於是,倭寇撤退官軍追擊的時候,官軍的大船從後麵一點一點的追上來,將落在後麵的倭寇船隻,一一給敲掉了。一路上追擊,打得倭寇狼狽不堪。


    一連追了幾十裏,兩岸遠遠被拋到後麵,連長江口的沙洲也很少了。此刻已經衝出長江了。最明顯的特征,所有船隻的速度就變慢了。原因無他,乃是長江水流的衝擊力慢慢被大海化解了。


    此刻已經是在東海之中,長江水在進入大海之中,還保持著向東流的流向,隻是越深入大海,這種流向就越發無法維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