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上海現狀


    吳淞江之事,給周夢臣上海之行蒙上一層陰影。


    來到上海之後,周夢臣首先看見的是滿目瘡痍的民生。


    陸家作為上海望族,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上海縣城的城牆陸家都出力不少。可以說陸家就是上海民生的代表了,結果倭寇事起,逼得陸家家主拖得病身殘軀,捍衛陸家原本的士林地位。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上海民生已經到了何等程度了。


    陸家作為上海豪門,尚且如此。上海其他百姓該怎麽活啊?


    這一切的一切都呈現在周夢臣麵前。


    此刻的上海還是一個縣級單位,所管理的地方,也是很小的。後世的上海在這個時代來看,應該是鬆江府,甚至單單鬆江府也未必能覆蓋後世上海的範圍。


    單單查過往的戰例,倭寇多次從寶山所突入上海城下,上海作為戰場,甚至有幾次圍城。周圍民生能好過才怪。


    而且朝廷的賦稅一點也沒有減免。鬆江一府承擔的賦稅。要比其他一省還多,而上海一縣要承擔的賦稅,要比其他一府還多。


    民生的恢複也可謂艱難。


    這一切,周夢臣都記在心中。隻是這些都是次要的。他首先要看得,就是港口的問題。


    隻是他首先麵對一個問題,最適合作為港口的,也就是吳淞江了。原因很簡單,吳淞江是長江最後的支流。而長江口附近,有大量泥沙淤泥,畢竟整個上海,以及崇明的很多地方,在漢唐的時候,都還泡在海裏的。別的不說,鄭和下西洋時候用的劉家港。而今也不用了。原因也是因為這個。


    所以吳淞江是周夢臣最好地選擇了。這同樣也是曆史地選擇。


    而吳淞江出海口,居然不在上海境內,這讓周夢臣有一些錯愕。不錯,在明代吳淞江出海口,是在蘇州管轄之下,在吳淞江口有兩個衛所,一是吳淞江所,一個是寶山所。真正的吳淞江口,應該在衛所下麵。


    這並不是什麽大問題。


    周夢臣有權限,將這兩個衛所的土地劃給上海就行了。畢竟吳淞江在上海境內轉了一個圈,從吳淞江逆流而上,第一個縣城是上海。


    第二個問題,就非常棘手了。


    那就是吳淞江淤塞嚴重。在出海口這一片也是一樣的,而且在明初戶部尚書夏元吉就曾經修繕過這裏的河道,讓黃浦江奪吳淞江出海。


    但是時代久遠,河道都有


    擁塞。周夢臣簡單測量了一下吃水深度,就知道,這裏做港口的話,會很麻煩的。甚至吃水比較深的船隻,都不能直接靠岸。


    這讓周夢臣皺眉不已。


    不過,他思來想去,如果想在長江出海口附近選擇一座港口的話,那麽吳淞江從上海以下到長江這一段距離的河道兩岸,是最最合適的了。


    畢竟吳淞江雖然是長江最後一條支流,但是這個時候的長江,已經非常寬闊了,幾乎與大海沒有什麽兩樣了。


    作為港口,首先要做得是有防護性,也就是能抵禦大風大浪。所以要麽修建一些防浪堤,或者就直接利用現有的地勢。


    長江南岸也隻有這一段河道是最合適的。船隻停留在這裏。足夠抵禦風浪了。


    這幾乎是唯一地選擇了。


    不過,周夢臣也知道,這一段河道太過狹窄。停不了大船。再加上淤塞嚴重,必須進行一定的維護,而且即便維護之後,看樣子,今後還是要淤塞的。


    <a id="wzsy" href="http://m.fqxsw.org">西紅柿小說</a>


    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周夢臣固然有先入為主的想法,但是思來想去上海這裏,已經是工程量最小的方案的。別的不說,在長江邊硬生生修建一道深入大海的防浪堤,比起清淤,工程量不知道大了多少。


    其實周夢臣並不知道,他所想到這一段河道,在後世不叫吳淞江,而是黃浦江。是因為在幾十年後,海瑞擔任應天巡撫,他見吳淞江水患不止,就修繕吳淞江,將黃浦江徹底倒入吳淞江,黃浦江成為主流,吳淞江變為支流,從而加大水量,將這一條河道航運條件提高了不少。


    這才讓上海具有世界級港口的潛質。


    當然了,中國最大河流,長江出海口如果有一個港口必然是一個重量級港口,但是這個港口未必是一定是上海。上海的航運條件其實一直並不是太好的。隨著航運規模越來越大,上海港口局限性也就越大。後世上海不是要新修港口嗎?


    周夢臣思量以久終於下定了決心,說道:“陸先生,江南銀行第一個項目,就是吳淞江修繕工程。我會調海寧知縣海瑞到,到時候,你就與他交接便是了。”


    陸揖激動非常,他太明白這代表什麽了。代表不僅僅吳淞江這一大害,得到了治理。而周夢臣已經確定,將來的上海港成為大明第一個開海的港口。


    不過,陸揖還是很冷靜的,說道:“學生待上海父老謝過大人,隻是這賬目該怎麽辦?”


    周夢臣說道:“就拿上海關稅做抵押吧。”


    陸揖微微一愣,說道:“學生明白。”


    而今的銀行很多東西,都是不完善的。周夢臣也沒有想過完善。他現在就是借銀行的力量聚集財力,為自己所用,將來的事情,那就將來再說。


    可以預見的未來,大明這些銀行定然一大堆壞賬。


    不過,那也是將來的事情了。


    不是周夢臣沒有遠見,而是有時候人不吃幾次虧,是不會長記性的。而且不同的時代,對銀行的要求也不一樣,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善。畢竟即便是西方金融發展,也有一段粗放狂奔的時代。


    反正這年頭的銀行與小老百姓,其實沒有什麽關聯的。小老百姓連開戶頭的權力都沒有。


    周夢臣自信將來自己能收拾得了這個爛攤子。


    周夢臣隨即又說道:“上海縣吳淞江河道選一塊地,我要在這裏修建一個造船廠。就叫作江南造船廠。我的弟子殷宗伊馬上就會到了。你先打好基礎便是了。”


    周夢臣早就去信給殷宗伊,讓他趕緊過來。


    隻是找他,就是因為殷家的產業很多都與航運有關,桑幹河上的蒸汽機船就不說了。畢竟周夢臣而今覺得蒸汽機船很長一段時間不能作為海船,因為太不安全了。


    畢竟在桑幹河上出了事故,船員隻需遊上十幾米,就能上岸。但是在海上出了問題。那就不好辦了。


    而今現在周夢臣最大的問題,並不是大明的船隻或者說造船技術不夠先進。很多人有一個誤區,似乎鄭和下西洋之後,大明造船技術就一落千丈了。其實不然。


    鄭和寶船的技術,似乎是失傳了。南京的寶船廠也不在了。但是如果說那一個犄角旮旯翻出了造寶船的技術,周夢臣是一點都不奇怪。就好像龍江造船廠與寶船廠的關係一樣,兩者地址是緊挨著的,寶船廠建立的時候,從龍江船廠調過去不少工匠。


    可以說龍江船廠與寶船廠之間,更類似於兄弟廠或者母子廠,想想就知道,寶船廠撤銷了。難道當年造寶船的人都要殺了,肯定是回原單位。


    所以寶船技術存在與否,周夢臣不清楚,但是尖端技術不在了,但是基礎的技術,還是存在的。比如沙船造船技術。單單沙船這樣的船型都能造到萬石以上,噸位在一千二百噸上下,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夠用了。誠然這些船都不是為了未來的火炮時代準備的。也不是專門的戰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名劍山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名劍山莊並收藏奮鬥在大明最新章節